实用文库汇编之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区别

合集下载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测量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和水平。

免疫球蛋白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抗体分子,可以识别并结合到体内外的抗原上,从而参与免疫应答。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通过利用单克隆抗体,可以高度特异性地检测目标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并实现对其数量的定量测量。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例如临床诊断、药物研发和治疗监测等。

在临床诊断中,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特定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判断疾病的进展程度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在药物研发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效力和稳定性。

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其他生物学研究,如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技术流程,并探讨该方法相对于其他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了解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简要概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随后,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正文部分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介绍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优点。

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介绍部分,将详细介绍该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技术原理及其在临床及科研领域的应用情况。

其中包括从样本采集到检测结果的整个流程,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介绍。

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优点部分,将重点突出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的优越性。

例如,该方法具有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特点,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并量化分析。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区别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区别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区别一、单克隆抗体(一)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

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hybridoma)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 细胞杂交瘤。

1975年分子生物学家G.J.F.克勒和C.米尔斯坦在自然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创建立杂交瘤技术,他们把可在体外培养和大量增殖的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抗原免疫后的纯系小鼠B细胞融合,成为杂交细胞系,既具有瘤细胞易于在体外无限增殖的特性,又具有抗体形成细胞的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将这种杂交瘤作单个细胞培养,可形成单细胞系,即单克隆。

利用培养或小鼠腹腔接种的方法,便能得到大量的、高浓度的、非常均一的抗体,其结构、氨基酸顺序、特异性等都是一致的,而且在培养过程中,只要没有变异,不同时间所分泌的抗体都能保持同样的结构与机能。

这种单克隆抗体是用其他方法所不能得到的。

(二)优势和局限性1.单克隆抗体的优点(1)杂交瘤可以在体外“永久”地存活并传代,只要不发生细胞株的基因突变,就可以不断地生产高特异性、高均一性的抗体。

(2)可以用相对不纯的抗原,获得大量高度特异的、均一的抗体。

(3)由于可能得到“无限量”的均一性抗体,所以适用于以标记抗体为特点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如IRMA和ELISA等。

(4)由于单克隆抗体的高特异性和单一生物学功能,可用于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和免疫导向治疗。

2.单克隆抗体的局限性(1)单克隆抗体固有的亲和性和局限的生物活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由于单克隆抗体不能进行沉淀和凝集反应,所以很多检测方法不能用单克隆抗体完成。

(2)单克隆抗体的反应强度不如多克隆抗体。

(3)制备技术复杂,而且费时费工,所以单克隆抗体的价格也较高。

(三)应用1.检验医学诊断试剂作为检验医学实验室的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以其特异性强、纯度高、均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分析、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

多克隆抗体特点

多克隆抗体特点

多克隆抗体特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多克隆抗体是一种由多个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抗原特异性和更广泛的抗原识别能力。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相对简单,能够同时识别抗原上的多个表位,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首先介绍多克隆抗体的定义和原理,包括多克隆抗体的组成、产生过程以及克隆筛选的方法。

接着,将详细探讨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抗原免疫、脾细胞融合、杂交瘤筛选等步骤。

同时,还将介绍如何利用多克隆抗体对特定抗原进行鉴定和检测,以及多克隆抗体在各种实验和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最后,本文将总结多克隆抗体的优点,包括更好的抗原识别能力、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将展望多克隆抗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药物研发、病毒检测、免疫治疗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多克隆抗体的特点和应用前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的潜力,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介绍和概述。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1. 引言)用于引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多克隆抗体的特点进行概述,说明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和目的,即本文要对多克隆抗体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正文部分(2. 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小节:多克隆抗体的定义和原理(2.1)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2.2)。

在多克隆抗体的定义和原理中,将从理论角度对多克隆抗体的概念进行解释,并介绍多克隆抗体的产生原理。

而在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一节里,则会详细介绍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和方法。

结论部分(3. 结论)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列举多克隆抗体的优点,并探讨了多克隆抗体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对多克隆抗体特点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多克隆抗体,为其在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介绍了多克隆抗体特点。

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区别

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区别

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区别多克隆抗体特点:1.识别任一抗原上的多个表位。

所得血清为异质性抗体混合物,其亲和力各有不同。

2.多克隆抗体主要由 IgG 亚类组成。

3.通常使用多肽免疫原制备以独有表位为靶标的多克隆抗体,尤其是针对高同源性的蛋白家族。

抗体制备:制备成本低廉且制备速度较快。

制备过程比单克隆抗体简单。

优点:多克隆抗体可识别任一抗原上的多个表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a.高亲和性:由于靶蛋白上的多个表位能够结合不止一个抗体分子,多克隆抗体可放大低表达水平靶蛋白的信号。

但是,这会影响定量实验(如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b.可识别多个表位,有利于免疫沉淀 (IP) 和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 实验获得更好的结果。

c.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对微小抗原变化(例如多态性、糖基化异质性或者轻微变性)的包容性更强。

d.可识别与免疫原蛋白质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蛋白质,还可用于筛查非免疫原物种的靶蛋白。

通常是检测变性蛋白质的首选。

f.多表位通常可提升检测的稳定性。

缺点:a.易产生批次间差异。

b.产生大量非特异性抗体,可能会在某些应用中产生背景信号。

c.由于具有多个表位,检测免疫原序列的交叉反应性非常重要。

d.不适用于探测抗原的特定结构域,因为抗血清通常会识别多个结构域。

单克隆抗体​特点:1.不易产生批次间差异。

2.仅由一种抗体亚型组成(例如 IgG1、IgG2、IgG3)。

如需使用二抗进行检测,应针对正确的亚类选择抗体。

抗体制备:技术要求较高。

应用技术之前需接受专门培训。

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制备杂交瘤细胞。

优点:a.制得的杂交瘤细胞为持续且可再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来源,而且所有批次均相同,有助于提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水平。

b.单克隆抗体只检测每个抗原上的一个表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切片和细胞染色产生的背景信号更少。

特异性地检测一个靶表位,不易与其它蛋白质发生交叉反应。

由于具有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非常适于用作实验中的一抗,其产生的背景染色信号通常显著低于多克隆抗体。

抗体相关基本知识

抗体相关基本知识

抗体相关基本知识抗体相关基本知识抗体(antibody)是⽣物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Ig)。

按抗体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抗体和⼈⼯制备的抗体,是通过对特定⽣物体免疫接种特定抗原物质后⽽获得。

⼈⼯免疫动物制备的抗体应⽤甚为⼴泛,既可以⽤于科学研究,也可以⽤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体⼀、抗体的基本结构的基本结构经x线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发现,抗体Ig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各肽链之间由数量不等的链间⼆硫键连接。

Ig可形成“Y”字型结构,称为I g 单体,是构成抗体的基本单位。

(⼀)重链和轻链天然Ig分⼦含有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量较⼤的两条链称为重链(heavy chain,H),⽽分⼦量较⼩的两条链称为轻链(Light chain,L)。

同⼀Ig分⼦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1.重链分⼦量为50000~75000,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同。

据此,可将抗体Ig分为5类(class),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µ链、δ链、γ链、α链和ε链,商品化的抗体绝⼤部分都是IgG。

不同类的Ig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链内和链间⼆硫键的数量和位置、结构域的数量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均不完全相同。

即使是同⼀类的Ig,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硫键的数量、位置也不同,据此⼜可将同类Ig分为不同的亚类(subclass)。

IgG的亚类利⽤不同种属动物制备的IgG存在不同的亚类,常见的不同种属IgG亚类如下:兔:IgG(⽆亚类)⼩⿏:IgG1,IgG2a,IgG2b,IgG2c,IgG3⼤⿏:IgG1,IgG2a,IgG2b,IgG2c,IgM⼭⽺:IgG1,IgG2在进⾏某些抗体相关实验(如IF和FCM)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仔细看⼀下所订购商品化抗体的IgG亚类,以⽅便我们选择同型对照(isotype control)IgG(即与⽬的蛋⽩抗体相同来源种属的相同类型正常IgG)作为抗体的阴性对照进⾏平⾏实验,以排除可能的⾮特异性染⾊结果。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单克隆抗体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单克隆抗体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1、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血清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比较:名称产生特点血清抗体由B淋巴一般从血清中分离,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分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知识点拨:1、融合的结果是有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如有2个B淋巴细胞融合的细胞等,所以要进行筛选。

2、筛选出能够分泌所需抗体的杂种细胞。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5、单克隆抗体的作用: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治疗,可制成“生物导弹”,也有少量用于治疗其它疾病。

知识拓展: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筛选:筛选是将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以及BB融合、瘤瘤融合的细胞通过选择培养基淘汰,筛选出B瘤融合的细胞。

筛选是将产生特定抗体的B瘤细胞通过细胞培养用相应抗原检测的办法筛选出来。

因为从体内取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时取出很多种,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有很多种,所以需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单克隆抗体制备
七、抗体纯化
• 硫酸铵沉淀法:简易价廉、浓度高,但纯度不高 • 辛酸沉淀法:纯化IgG类抗体,价廉,但纯度不高 • DEAE柱层析法:起始抗体PH只高于抗体等电点,抗体与 DEAE结合,用离子强度逐渐增强的缓冲液洗脱。 • 蛋白A、蛋白G柱纯化抗体免疫亲和层析:从多克隆血清 中纯化特异性抗体方法
• 免疫亲和层析法:
(1)用抗原免疫亲和柱纯化:对多克隆血清,纯化特异性
抗体唯一方法 (2)用抗Ig免疫亲和柱纯化抗体:分离大鼠单克隆抗体
八、抗体的保存
• 血清、组织或培养上清、腹水保存:0.02%NaN3;分装保 存
• 纯化抗体保存:PH值调整,PBS或其他等渗溶液,浓度 不宜过低,如果不用于标记可在低浓度抗体中加1%BSA 以提高蛋白浓度,加NaN3;分装冻存。
抗体制备
多克隆抗体制备 一、免疫动物
• 动物选择:种类多。哺乳类或禽类。选择适龄、健壮的动

• 原则:需要血清量、抗原从何种种属动物分离获得,需要 单抗时,有多少抗原可使用。 • 常用种类:兔、小鼠、大鼠、豚鼠、中国仓鼠 • 商品用动物:猪、马、牛、羊 • 多抗制备常用兔(得到500ml血清!)
动物选择
• 小鼠:首次50-100ug/次;大鼠:100ug-1mg/次,兔0.51mg/次 • 加强免疫的剂量为首次剂量的1/5-2/5 • 高度特异性抗血清:策略为低剂量抗原短程免疫法 • 高效价的抗血清:策略为大剂量抗原长程免疫法。
三、佐剂的应用
• 颗粒性抗原或全细胞抗原不需要佐剂 • 可溶性抗原须用佐剂,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 反应的类型,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 • 佐剂种类:弗氏(Freund’s)佐剂、脂质体佐剂、氢氧化 铝佐剂,SAF-1和RAS • IFA:羊毛脂1份,石蜡油5份,每毫升IFA中加入1-20mg 卡介苗即为CFA。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
以上,否则组织中心固定不良影响效果。 组织固定后应充分水洗,去除固定液,以减少固定液
造成的人为假象。
3、固定方法:
浸入法(Immersion method): 将组织浸泡在固定液内, 必要时可在低温
(4℃)环境下进行,固定时间可根据抗原的稳定 性以及固定液性质而定, 一般在2~12h之间。
灌注法(Irrigation method): 此法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灌注法固定可
培养细胞标本的取材:
可根据培养的细胞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某些 细胞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只需将载玻片或盖玻片插 入培养液内即可收集到理想的细胞标本。某些细胞 只能在培养液中生长,可用上述体液沉淀离心涂片 法处理。
2、组织标本的取材:
组织标本主要取之于活组织检查标本、手术切 除标本、动物模型标本以及尸体解剖标本等。前三 者均为新鲜组织,后者是机体死亡 2h以上的组织, 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自溶, 其抗原可能有变性消失, 严重弥散现象,因此, 尸检组织应尽快固定处理, 以免影响免疫组化标记效果。
2、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通过免 疫动物(大多数为小鼠)而制备的。它是针对一种 抗原决定簇的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
㈢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没有抗原的刺激,机体不能产生抗体;没有抗 原物质,也无法检测抗体的存在,利用抗体可以检 测抗原物质。
二、细胞和组织标本的取材和固定
1、石蜡切片脱蜡到水: 2、预处理:需要时可选用3%过氧化氢溶液阻
断过氧化物酶。
3、抗原修复处理:根据需要选用
4、染色:

PBS液洗涤:5分钟×2次;

正常山羊血清封闭:室温或37℃20分钟;

滴加一抗:37 ℃1-2小时或4 ℃过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角狂风*
作品编号:1547510232155GZ579202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有很多区别
首先
1.制备上的区别
经过特定抗原处理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得到杂交瘤细胞,经HAT培养基筛选、ELISA检测效价后就得到阳性克隆株,最后进行细胞培养或将细胞注入到动物(一般为balb/c小鼠)腹腔中用腹水培养,收集上清/腹水纯化后就能得到单克隆抗体。

而制备多克隆抗体就没有单克隆抗体繁琐,只需将抗原(纯度越高越好)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进行免疫,经过3~4次免疫,ELISA测其效价合格后,收集血液离心得到上清,纯化后即能得到多克隆抗体。

因此制备多抗的周期就比单抗的短,首次制备价格也比单抗要低。

2.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和多抗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与优势。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一旦制备成功就可以永续的生产完全一致的抗体,因此可以对其特异性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

但如果所识别的抗原表位被破坏,实验的结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单抗的缺点之一。

而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差,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抗原制备多抗,不同批次间也会存在差异,因而在特异性、一致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

所以在用多抗做免疫检测时,更容易造成背景,例如在WB中有杂带,在IHC中背景较深等等。

虽然还存在着交叉反应*的问题,但由于多抗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即使是有少数几个抗原表位被破坏或者抗原构象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多抗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于丰度偏低的蛋白也更容易检出。

单抗与多抗的区别是什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定义,并介绍单抗、多抗在制备流程、特点及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与多抗的定义
抗原上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分子结构叫做抗原决定簇,也称为抗原表位。

一个抗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机体也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抗体。

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而由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受到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并可以与多种抗原表位结合的抗体就是多克隆抗体。

从某种角度而言,多抗是多种单抗的混合物。

制备上的区别
经过特定抗原处理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得到杂交瘤细胞,经HAT培养基筛选、ELISA检测效价后就得到阳性克隆株,最后进行细胞培养或将细胞注入到动物(一般为balb/c小鼠)腹腔中用腹水培养,收集上清/腹水纯化后就能得到单克隆抗体。

而制备多克隆抗体就没有单克隆抗体繁琐,只需将抗原(纯度越高越好)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进行免疫,经过3~4次免疫,ELISA
测其效价合格后,收集血液离心得到上清,纯化后即能得到多克隆抗体。

因此制备多抗的周期就比单抗的短,首次制备价格也比单抗要低。

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和多抗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与优势。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一旦制备成功就可以永续的生产完全一致的抗体,因此可以对其特异性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

但如果所识别的抗原表位被破坏,实验的结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单抗的缺点之一。

而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差,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抗原制备多抗,不同批次间也会存在差异,因而在特异性、一致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

所以在用多抗做免疫检测时,更容易造成背景,例如在WB中有杂带,在IHC中背景较深等等。

虽然还存在着交叉反应*的问题,但由于多抗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即使是有少数几个抗原表位被破坏或者抗原构象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多抗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于丰度偏低的蛋白也更容易检出。

如果对抗体的特异性要求高,用量较大或需要长期使用一致的抗体,制备的抗体应用要求多(WB/IP/IF/ICC等),可以选择制备单克隆抗体。

若对抗体的特异性要求不高,需要做沉淀和凝集反应的检测性实验或者只需做ELISA检测,可以选择制备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对比表格
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对免疫原的要求免疫原纯度越高越好不纯的免疫原也能得到高纯度的抗体
特异性高(抗原亲和纯化)高
稳定性较好相对较差,对理化条件敏感
标准化较难,不同批次的抗体质量差异大易于标准化,批次间差异小
作者:角狂风
作品编号:1547510232155GZ579202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