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征婚广告语体特征对比分析

中英征婚广告语体特征对比分析
中英征婚广告语体特征对比分析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1、语体是什么? 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的特点。 1.2 语体的特点 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 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用,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 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精确、严密、有逻辑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 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 符号化 区别词的大量运用 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主谓句较多。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一般性政论、文艺性政论 基本格调、要求: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词语运用时,政治词语的大量运用 感情色彩的词语的引用 句式运用时,广泛性,陈述、祈使、疑问句的运用较多。 成分共有句式的多用。 偏正结构的广泛运用。 文艺语体:适应艺术领域交际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特点综合。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起美感教育作用。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 要求和风格的基准是:形象性、美感性、情感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广泛 描绘性、文艺性词语的运用 方言、文言、熟语的运用 句式的运用时,变换形式多样。省略句、倒装句很多。 辞格手段:积极修辞比较多,主要是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 语体的交叉: 随着语体发展,语体会出现交叉的情况。 2.“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

英汉语言对比练习

Chapter 1 Ⅰ. Answer Questions Directions: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English briefly, with examples if necessary. 1. What are synthetic languages(综合语)? How are they characterized? 2. What are analytical languages(分析语)? How are they characterized? 3. How man formal changes are possible to English words? Is there any formal change(形态变化)in Chinese language? 4. Why English language is more flexible is word order(语序)? Why is it not so in Chinese? 5. What is the usual word order in English sentences? Which are the nine types of inversion in English sentences? 6. What are the E—C differences in formal words(形式词)? 7. How many kinds of formal words (形式词)are there in English language? 8. How is English phonological system(语音系统) formed? How is Chinese one? 9. Does Chinese phonological and characteristic system have any advantage in literary forms? 10. Why Chinese is called Tone Language(声调语言)? Ⅱ. Fill in the Blanks Directions: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best answer you have found in the textbook. 11.综合语的特征是,分析语的特征是。 12. 英语有变化,词序比汉语,但相对。 13. 英语属于语言。 14. 、和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 15. 形态变化就是词的变化,包括形态和形态。 16. 现代英语的变化主要包括、、、、、、、等变化。 17. 汉语的数量助词有,动态助词有、和等。 18. 汉语结构助词、、类似于应用英语形态变化,但缺乏普遍性。 19. 英汉语在主谓宾的排列上都是顺序。 20. 汉语的定语一般放在名词的,英语的定语一般放在名词的。 21.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少用或不用词,没有从句,名词之前定语的长度。 22. 汉语的事件顺序和逻辑顺序是按照、、的顺序。 23.英语的虚词包括、、、、。 24.汉语的虚词包括、和。 25. 英语的语音系统由、、和组成。 26. 汉语的语音系统由、和组成 Ⅲ.Translation between E/C Languages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Chinese/English sentences into their target langu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omission strategy. Try to make your translation brief. 27. 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what is right is right, what is wrong is wrong, no matter he is a Chinese or foreigner, dead or alive). 28. 她有野心,她姐姐野心更大,想成为一个大明星。 29. 在当今中国,人人都在练功夫,功夫课也成为中国中部地区一些中学的必修课。 30.上学的,上学了;下海的,下海了。(some went to college, and the other got into business) 31. 这是一部美国的热门影片。 32. 周恩来举止优雅,待人体贴。 33. 如蒙早日寄来样品和报价,我方将不胜感激。

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语体特征比较知识讲解

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语体特征比较 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语体特征比较:口语体和书面语体虽然都是人类语言的符号和代表,但作为不同的语言交流形式,它们在诸多方面,如组成内容、表现形式、差异特征及语境依赖等具有明显的不同。当然,口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差异还不止本文中所提及的这些。 人们运用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达思想、实现相互沟通。特定的环境,不同的方式、场合、对象及目的,要求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社会交际功能的不同需求,使语言产生了不同的功能变体,我们称这种不同的变体为文体(又称语体)。从文体的角度看,英语有亲密文体(familiar)、随便文体(casual)、口语文体(informal)、正式文体(formal)和庄严文体(frozen)之分[1]。口语体和书面语体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口语包括日常对话、即兴发言、独白、讨论和演讲等;书面语包括一般文章,学术论文,科普读物,政治评论以及文献资料等。从私下个人交流到公开的法庭辩论及审判,不同的口语类别有不同的特征。同样,不同的书面语类别其特征也有所不同,比如私人信件和时政评论就相去甚远。 中国有句古语,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说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口语是语言的基本形式,是语言学研究素材的主要来源,在现代英语中,口语和书面语有很大差别。语言学家Evans 在“The use of English”中谈道:I would only saythe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 are in the modern periods,so far apart that they almost constitute two differentlanguages. (我只想说,口语和书面语到了近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如两种不同的语言了)。 一、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概念 语言是古人类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为了适应交际的迫切要求而产生的,并一开始就伴随着有声的语言。这一时期的人类交际只存在一种口头形式。伴随着新的交流工具———文字的出现,语言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也被创造出来,这就是书面语。 美国学者切弗(W.Chafe)教授认为,口语以其结构的不完整性(fragmentation) 和说话者与说话场合的紧密依存性(involvement) 为特点;而书面语的特点则为语言结构完整(integration),语言使用者不依赖于说话场合(detachment)。他还举例说,口语使用者在自然对话中多使用“and”和“but'’等词来连接简单句,或多使用单一动词结构,而很少使用复杂的并列句或从句结构。而且,在一般会话中,由于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高度参与,说话者常使用直接引语和通俗口语语言。与口语相反,书面语中频繁出现的是主语、谓语、定语、状语、表语等复杂的从句结构。而著名的英国学者H.E.帕麦尔和J.G.布兰德弗在他们合著德《英语口语语法》导论中对“口头”和“书面”英语作了概述,认为“口头”和“书面”这两个术语可以有许多种解释。“口头英语”可以是指受过教育的英国人“在通常的会话或写信给亲密的朋友时,一般所用的那类英语”,而“书面英语”则“包括我们通常在书籍、评论、报纸、正式书信中或是在正式会谈中(特别是在陌生

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词的意义方面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英汉两种语言之所以能够转换,是由人类思维的共性所决定的。与此同时,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语言组织方式也不同。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也是如此。如英语中的goose有"愚蠢"的内涵意义,但汉语中的"鹅"却没有这种不好的内涵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义,英汉词语的词义对应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A.完全对应。这类英汉词语多为专有名词、术语或普通名 词,其数量极为有限。 如;The U.S 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机语言学 … 补充: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美国)中央情报局 smog 烟雾 carob 角豆树 cardia 贲门carbinol 甲醇 zoology 动物学 holoscope 全息照相机 B. 部分对应。有许多英汉语词语在词义上只是部分对应。它们的意义范围有广狭之分、抽象与具体之分、一般与个别

之分。如:marriage 娶、嫁 gun 枪、炮 Sister 姐、妹 Morning 早晨、上午 补充:uncle(广义)-叔父,伯父,姑父,姨父,舅父(狭义) milk 奶(抽象);人奶,牛奶,羊奶(具体);film 胶卷(一般),影片(个别)还有些英汉词语在概念意义上是对应的,但在内涵意义上却是不对应的,如:vinegar:有"不高兴,坏脾气"的内涵意义,醋有"妒忌"的内涵意义。 C. 不对应。由于文化差异,英语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尚无确切的对应词来表达。它们主要是一些具有文化含义的词语,翻译时多用加注或释义。如: hippie 嬉皮士 breaker 跳布瑞克舞者,跳霹雳舞者rigjacker 劫持近海油井设备的人;eggathon 吃煮硬了的鸡蛋的竞赛 congressperson 美国国会(尤其是众议员院)议员(男议员或女议员) D. 交叉对应。英语中有许多多义词,其各个意义分别与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语 对应。如下面各例中的light 一词就是这样: light music 轻音乐(light=intended chiefly to

应用文的语体特征

应用文的语体特点 □摘要: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办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所撰写的实用性文章的总称。它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有约定俗成的表达要求,行文也比较简约。究其实,应用文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说除文学作品外的其它文章都属于应用文范畴,它同文学作品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尽管应用文写作是写作学的一个分支,却有着其特殊性。把握的不是应用文严格而繁琐的格式,而是对应用文独特的语体特征的把握。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办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所撰写的实用性文章的总称。它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有约定俗成的表达要求,行文也比较简约。究其实,应用文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说除文学作品外的其它文章都属于应用文范畴,它同文学作品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尽管应用文写作是写作学的一个分支,却有着其特殊性。把握的不是应用文严格而繁琐的格式,而是对应用文独特的语体特征的把握。 一、应用文的语体特征 所谓语体,“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表达特点、风格和语感的语言体系。”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由于交际的目的、讲述的内容以及对象、范围、方式的不同,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语言表达风格,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体。就语言的传播方式来讲,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两种语体,应用文属于书面语体;就语言的表达内容和功能来分的话,又有新闻语体、政论语体、事务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休等,应用文属于事务语体。“事务语体,是机关、团体或个人之间处理政务或事务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语言体系,也是一种约定俗成、世所公认的语体。 应用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得体,得体就是得当、恰当。得体对于应用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其往往直接影响到应用文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现实效果。应用文写作的底线是不能失体,一旦失体,轻则有伤大雅,重则不伦不类,甚至造成严重的影响。 得体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就应用文写作而言,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体的选用方面。 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古人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诛尚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讲到:“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这些理论从应用文文风的角度,道出了应用文语体风格的独特性。从中不难明白,不同的应用文体有不同的功用,反映不同的行文目的和要求,有的还反映了收发双方之间不同的身份关系。例如向非上下隶属关系的有关部门请求批准,就应用“函”而不能用“请示”,否则便是搞错对象,很不得体。又如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就应用“报告”而不是“请示”。又如开店招工可用“启事”、“广告”而不宜用“通告”。 二是行文方面。 这里主要指表达方式的运用与篇章结构的安排。前者指的是要根据文体的特点来正确运用表达方式。例如“会议通知”,具有告知性、规定性。就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运用叙述、说明,而不用或少用抒情、描写,后者指的是篇章结构应适应文体的特点与要求。就拿应用文的开头来说,应用文旨在应用,要求“易见事”,其开头一般应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而不宜搞“曲径通幽”、“烘云托月”之类的写作技巧。其他如层次、段落的安排,结尾的处理等方面,不同的应用文体都各有其习惯的写法。 三是语言的运用方面。 这是应用文写作得体的主要方面。我们说应用文写作要得体,主要也就是说其语言的运用要得体。下面就着重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尽管应用文对语言有着许多特殊的要求,但最根本的要求,我认为,就是语言必须得体。也就是说,一定要根据各种应用文的写作目的、用途、受文对象、作者的身份等情况,运用贴切的语言进行表述,使文章的语言符合这种事务语体的特点。 应用文语言要得体,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论文艺语体词对构词法的选择

二○○七年第二期  南京社会科学  论文艺语体词对构词法的选择 张 礼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讲师、博士 广州 510610) 摘要:文艺语体词是指那些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特质,适应了文艺语体交际领域的需要而为其所特有专用,在其他语体中很少出现的词。在构造方法方面,文艺语体词擅长运用叠连法、结合法、拟声法、联绵法,对不同方法的选用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 关键词:文艺语体词;构词法;叠连法;结合法;拟声法;联绵法 中图分类号:H 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7)02-0129-06 所谓文艺语体词,是指那些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特质,适应了文艺语体交际领域的需要而为其所特有专用,在其他语体中很少出现的词,如:苍穹 徜徉 翩跹 荏苒 逡巡 愁肠鳞波 簌簌 心扉 雨丝 碧波 绰约 芬芳华灯 新月 涟漪 驰骋 叱咤 浩瀚 铿锵 巍峨 悲歌 低回 肃杀 凄切 呜咽 它们依附于文艺语体而存在,具有依附性,同时又是文艺语体的符号和印记,具有标志性。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它们数量较多。仅从《现代汉语词典》〔1〕 中,我们就检索出比较典型的文艺语体词近2400个 〔2〕。作为一个因功能分化而形成的词的聚 合,它值得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专门的研究,其成果将有助于语言运用、语文教学、辞书编纂等。本文特别关注文艺语体词的构造方法,重点讨论这类词所倾向选择的构词法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不平衡性,我们认为,这不但能够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词、分析词,同时也能为人们的造词活动提供可以遵循的规律和科学的依据。 关于汉语词的构造方法,刘叔新先生进行过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做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分 类,他认为主要有以下方式:词汇材料式,包括结合法、叠连法、改造法、转化法;语音材料式,包括拟声法、表情法、联绵法、音译法;混合材料式,包括半表音法、半表意法、半音译法、音译糅合意译法。〔3〕 如此众多的方法,为汉语词的产生提供了众多可能的路径,但在这三大类共十二种方法中,参与文艺语体词构造的主要有叠连法、结合法、拟声法、联绵法,其余八种鲜见使用。 一、运用叠连法产生的文艺语体词 让一个单音节的词汇材料重复出现并先后连接起来,表示一种不同于原词汇材料的新义,造成新词,这种方法叫做叠连法,一般称为重叠、重言。运用这种方法产生的文艺语体词,如:皑皑 勃勃 苍苍 匆匆 凛凛茫茫 茸茸 荧荧缕缕 袅袅翩翩 闪闪 滔滔纤纤 与各自以单音节形式存在时相比,这些词通过音节的重叠获得了一定的音乐性;在表义上,它们对原有意义有明显的强化,如“昂昂”表示很有气魄,“馥馥”形容香气很浓,“愤愤”突显了非常生气的样子,“皎皎”更加明亮,“迢迢”更为遥远,“巍巍”更显高大;另有一些叠词增加了“持续”义素,如 9 21

应用文语体风格词练习

说明: 1、这部分内容来自于徐秋儿那本书。根据我做资料时的了解,网络上流传的公文语词填空习题很少,徐秋儿习题几乎是唯一来源,所以大家可以着重联系。 2、另外,关于“勒令”与“责令”的区别,我曾经解答过,但是徐秋儿习题的答案正好相反。按我一贯的回答,文学常识题,吴相洲是老大,同样,公文语体风格词的习题,徐秋儿是老大。老大错了,也要听他们的。因为按照教育考试院的水平,标准答案会跟着他们一起错的。 一、应用文语体风格词选择题 1、省计经委、省外经贸委如有(),应在收到备案文件之日 起15 日内提出意见,并告知审批单位。 A. 疑虑 B. 异议 C. 问题 2、各地区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作息时间,以达到充分利用日光、节约照明用电的目的。 A. 适当 B. 逐步 C. 合理 3、对纳税确有困难,经税款征收机关批准缓交的,其滞纳金可以()核减。 A. 酌情 B. 据实 C. 适当 4、各级银行要积极()税款征收部门做好这项工作。 A. 帮助 B. 辅助 C. 协助

5、对伪造国库券的,依法()刑事责任。 A. 追究 B. 追查 C. 判处 6、十多年来,《经济合同法》在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A. 权利 B. 利益 C. 权益 7、国务院法制局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A. 制订 B. 草拟 C. 拟订 8、当前,我国总人口和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很大,各地计划生育工作发展还不平衡,计划生育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A. 必须 B. 需要 C. 亟待 9、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与有关部门下达。各地区、各部门均不得()提高补贴标准。 A. 擅自 B. 随意 C. 私下 10、粮食企业要努力()提价影响,在确保评价粮食供应的 前提下,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 A. 消除 B. 消化 C. 减少 11、要把有机肥料的研究工作列入(),组织科研、教育、推 广部门协作攻关。 A. 日程 B. 计划 C. 规划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语体是什么? 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地一个重要地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不同地历史时期有不同地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地语体要素也有改变.现代汉语地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地多层次、多序列地系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问题:阅读课文,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地特点. . 语体地特点 我们从使用地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地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地语言表达特点地综合.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地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地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地联系交流地职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地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地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地多用,“应该、可以、要” 介词和介词短语地多用“对”、“为了”“按照”等 联合短语地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复杂地“地”结构主语(凡…地…)无主句地运 用,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地运用全民语言地特点综合.它地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地作用.(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精确、严密、有逻辑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地单一性 术语地大量使用和“系列性” 符号化 区别词地大量运用 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地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主谓句较多.介词结构做状 语、定语地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地运用全民语言地特点综合.它地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地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一般性政论、文艺性政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基本格调、要求: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词语运用时,政治词语地大量运用 感情色彩地词语地引用 句式运用时,广泛性,陈述、祈使、疑问句地运用较多. 成分共有句式地多用. 偏正结构地广泛运用. 文艺语体:适应艺术领域交际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地特点综合.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起美感教育作用.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要求和风格地基准是:形象性、美感性、情感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地广泛 描绘性、文艺性词语地运用 方言、文言、熟语地运用 句式地运用时,变换形式多样.省略句、倒装句很多. 辞格手段:积极修辞比较多,主要是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 语体地交叉: 随着语体发展,语体会出现交叉地情况. .“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地使用情况 不同语体地文章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地选择上存在很大地不同,因此同一种句式在不同语体中地出现频率也就有差异.下面,我们通过对“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使用频率地分析来进一步认识各类语体地特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对于”句是指介词“对于”引进某一对象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谓词性词语地句子,例如: 对于这次轰炸,美国方面一直保持沉默. 他对于这类事从来不管. 做大哥地对于弟弟地能干,表示尊重和高兴. 这样做对于解决问题起了很大作用. 问题:你认为“对于”对容易出现在哪种语体中? 我们搜集了约多万字地语体材料,口语语体主要是以老舍地《茶馆》《龙须沟》等九部话剧为样例,共约万字,其中“对于”句为例,我们又进一步搜集了接近北京口语地王朔小说,共约万字,其中“对于”句仅为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书面书体中地公文语体主要是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等法规条例为样例,共约万字,“对于”句为例;政论语体主要是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为样例,共约万字,“对于”句为例;文艺语体主要是以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夏民利编地《获奖作品佳作》(一)和(四)为样例,共约万字,“对于”句为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虽然个人风格影响着语体对句式地选择,但随机抽样结果和统计数字还是大体说明了各类语

(徐秋儿)应用文语体风格词练习

说明: 1、这部分容来自于徐秋儿那本书。根据我做资料时的了解,网络上流传的公文语词填空习题很少,徐秋儿习题几乎是唯一来源,所以大家可以着重联系。 2、另外,关于“勒令”与“责令”的区别,我曾经解答过,但是徐秋儿习题的答案正好相反。按我一贯的回答,文学常识题,吴相洲是老大,同样,公文语体风格词的习题,徐秋儿是老大。老大错了,也要听他们的。因为按照教育考试院的水平,标准答案会跟着他们一起错的。 一、应用文语体风格词选择题 1、省计经委、省外经贸委如有(),应在收到备案文件之日起15日提出意见,并告知审批单位。 A.疑虑 B.异议 C.问题 2、各地区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作息时间,以达到充分利用日光、节约照明用电的目的。 A.适当 B.逐步 C.合理 3、对纳税确有困难,经税款征收机关批准缓交的,其滞纳金可以()核减。 A.酌情 B.据实 C.适当 4、各级银行要积极()税款征收部门做好这项工作。 A.帮助 B.辅助 C.协助

5、对伪造国库券的,依法()刑事责任。 A.追究 B.追查 C.判处 6、十多年来,《经济合同法》在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A.权利 B.利益 C.权益 7、国务院法制局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中华人民国经济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A.制订 B.草拟 C.拟订 8、当前,我国总人口和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很大,各地计划生育工作发展还不平衡,计划生育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A.必须 B.需要 C.亟待 9、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与有关部门下达。各地区、各部门均不得()提高补贴标准。 A.擅自 B.随意 C.私下 10、粮食企业要努力()提价影响,在确保评价粮食供应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 A.消除 B.消化 C.减少 11、要把有机肥料的研究工作列入(),组织科研、教育、推广部门协作攻关。 A.日程 B.计划 C.规划 12、同胞来祖国地探亲旅游的()增多,这对于促进海峡两

文体与语体

第三节文体与语体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弄清楚两个理论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文体与语体。因为历史的影响,过去一般都认为语体和文体是一回事,现在基本上意见达成了一致,认为二者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这二者之间是否就毫无关联呢?如果有联系,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习完下面的内容,相信大家会有一定了解。 一、语体与文体性质不同【板书】 在汉语里,“语体”和“文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区别明显,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从语言学着眼,一从文章学着眼。 (一)内涵不同:【板书】 1.语体的形成是由于交际领域、目的、对象和方式等的非语言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由于这些不同,在语言(既指口语,也指书面语)运用上形成了一定的音调、词语、句式、修辞方式等方面的语言特点,这些特点的综合体就构成了语体。 2.而文体是因为人们书面交际中思想主旨、思维方式、写作内容、表现方式、目的对象与作用功效等等不同而形成的文章的样式。 (二)研究对象不同【板书】 1.语体所研究的只是语言运用中形成的言语特点规律,对象比较单一。 2.文体所要研究的除了涉及其所形成的语言特点系列外,还涉及到选材、立意、组织结构、表现方法以及作家的思想情感、学识才能、民族气质等。文体现象十分复杂,它横跨众多的学科领域,体现着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 (三)外延不同【板书】 语体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文体则仅指书面语 (四)学科归属不同【板书】 语体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文体则属于文章学的范畴。 二.下面举个例子: 假如从语体的角度分析小说,它所关注的是小说中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在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的运用上所体现出来的特点,研究的是特定语境下的语言形式;而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小说时,则着重探讨小说的情节结构、叙述方法以及立意、语言、篇章等,研究的是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的。 以上Nida所言,有一点需要加以纠正。他说:“我们也可以说It is 1ate,I must leave.” 此议不妥,因为这样缺乏连接词的英句是不合其表达习惯的,至少也是拙句(C1umsy Sentence)。比如: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 译文: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那读上去还有英语味吗? There was an Englishman.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H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同理,假如我们将此句译成: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英国人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读上去便稍有绕口之嫌。 从语法范畴分析, 英语动词的时体显得极为丰富,从理论言,英语有十六个时态。若就“形态结构”的视角进行观察比较,似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就语法范畴言,英语的代词(名词)可以有性、数或格的形态变化, 动词还可有时、体、态、气等形态变化,等等。

浅论公文语体与文艺语体的区别

浅论公文语体与文艺语体的区别 王 琼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云南 昭通 657000) 关键词:公文语体;文艺语体;区别 摘 要:文艺语体则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公文语体与文艺语体(口头文艺除外)都属于书面语体,因而它们有不少共同之处。公文的作用是经世致用,及时准确传达公务信息,因此公文语体一般来说感情色彩不是很强烈,不强调主观抒情性,风格平实。公文语体选词造句以准确简练为基本要求;一般也不刻意追求词语运用的双声、叠韵、炼字、平仄等形式美,但非常注意用词的分寸感和得体性。文艺语体不仅利用叠音、双声、叠韵、平仄等来追求语音的形式美,它更注重词语的选择与锤炼,即/炼字0与/炼词0,用以营造意境,深化主题。公文语体一般较少运用夸张、比拟、双关、婉曲、拈连、通感等辞格,而文艺语体中,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仿词、反语、婉曲、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对比、映衬、反复、设问、反问、通感、警策等各种辞格都被广泛运用。公文语体一般使用陈述句、祈使句,而在文艺语体中,为了表达的需要,省略句、倒装句、变式句等大量运用。 中图分类号:H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55(2009)02-0145-03 收稿日期:2009-01-26 作者简介:王琼(1967) ),女,云南镇雄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学及应用语言学。 公文语体包括党和国家机关的文件、法令、条约、照会、公报,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的合同、规章、协议书、计划、调查报告等形式。文艺语体则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公文语体与文艺语体(口头文艺除外)都属于书面语体,因而它们有不少共同之处。由于公文与文艺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领域和交际目的,又决定了它们在语体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明确性、简要性和规格性,是公文语体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而文艺语体则努力追求艺术化,以具体生动的形象,让人获得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具体说来,公文语体与文艺语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别 公文的作用是经世致用,及时准确传达公务信息,因此公文语体一般来说感情色彩不是很强烈,不强调主观抒情性,风格平实。比如国家新颁布的5劳动合同法6,几乎都是平实的陈述语气,看不到强烈的爱憎等感情色彩。但公文也不完全是有些人说的/零度风格0,在某些特殊语境下,也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例如:/军长叶挺,领导抗敌,卓越功勋;此次奉命北移,突破亲日派阴谋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愤慨之余, 殊深轸念。0(5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 如果说公文除了在某些特殊种类和语境下,一般不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话,那么文艺是以移情审美为目标的,其创作必然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5送孟东野序6中强调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0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也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0[1](p570)/感染越深,则艺术越优秀。0[1] (p577) 每一位作者创作时的境遇和心理状态不 同,所以文艺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或爱,或憎,或激愤,或苦闷,或欢乐,或哀伤,或悲悯,由此引发的读者情感体验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点,现代学者梁启超曾经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我本蔼然和也,乃读林冲雪天三限,武松飞云浦一厄,何以忽然发指?我本愉然乐也,乃读晴雯出大观园,黛玉死潇湘馆,何以忽然泪流?我本肃然庄也,乃读实甫之5琴心6、5酬

英汉对比研究试题

《英汉对比研究》试题 一、简单解释下列术语(40%): 1.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 2.历时与共时研究 3.显性与隐性 4.形合和意合 二、通过汉英版本对比,简略说明汉英中的柔性与刚性的语法特征(15%):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Staying Idle in My Room Letters from my wife and old dreams with her Are both remote and vague. There is only clear autumn To accompany me on my empty bed. With crimsoned trees and Green mosses Under the stepping-stone. I feel solitary during the rain And melancholy under the moon. 三、试用分析下列英汉版本,总结替代和重复在英汉话语组织法方面的特征(15%): After watching the fish for some time, they asked me for pairs of several different kinds, pointing them out as they walked down the rows of tanks. I netted their choices into a traveling container and slipped it into an insulated bag for transport, handing it to the boy. “Carry it carefully,” I cautioned. 他们注视着那些鱼类好一会儿后,便要我给他们几对不同的鱼,一面在水箱之间走来走去,一面将所有的鱼指出来,我把他们选定的鱼用网捞出来,先放在一个让他带回去的容器中,再(…) 装进一个不漏水的袋子里,以便携带,然后将袋子交给那个男孩儿。“好好地提着(…)”我指点他。 四、简述下列问题(30%): 1.为什么要进行汉英对比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汉英对比研究? 2.如何看待对比分析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的异同 重点、难点:英汉句法的异同 方法: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内容: 两个民族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和思想方法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的性质和特点。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从语义上来说,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包含四大类:(1)物体词(objects),表示发出动作的人和物;(2)活动词(events),表示动作过程或事物的状态;(3)抽象词(abstracts),表示事物活动及其他抽象概念的特性、数量和程度;(4)关系词(relations),表示其他三类中词与词间的关系。 1999年毕业的大学生 the class of 1999 一块肥肉 a piece of fat meat 汉语: 猫头鹰和狗 “燕”、“玛”、“松”、“梅”、“雪”、“月” 在…肯定?与…否定?的表述方式上 英国人是针对对方提问的“事实”是否肯定来回答的。中国人则是根据自己是否同意对方提出的问题来回答的。 You don't like it,do yon?你不喜欢,是吗? No,I don't like it.是的,我不喜欢。 Yes,I like it very much.不,我很喜欢。 “You haven't finished your home work,have you? The student shook his head and said,“No, I have not.” 你还没有完成作业吧,是吗? 学生点点头说,“是的,还没有。” 因为中西方习惯的不同,有时对同一概念英语用肯定的说法,汉语用否定的说法,有时则相反。 请勿受潮Keep dry 油漆未干Wet paint! 反饥饿游行hunger march 反恐怖活动的战争terror war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摘要: 本文主要以英汉语言实例为出发点,力求多方位,全角度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汉语为突出主题,注重意合,具有静态性,实说性和临摹性的分析语;而英语为突出主语,注重形合,具有动态性,虚用性和剪辑性的综合分析语。认识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特征有助于英汉互译工作,并能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英语特征;汉语特征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 Based on practical examp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dicat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is atopic prominent , paratactic , dynamic, concrete, and chronicle, analytic language while English is a subject prominent, hypotactic, stative, abstract, non chronicle, 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languages is a great help to translation.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正是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有着不同的语言类型、文字系统、语音系统以及词法上的差异,因此英汉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译汉时必须使用汉语的句法来表达英语的意思。如果按照英语句法直译,译文将受到英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违反汉语表达习惯。反之,汉译英时也必须采用英语的句法来表达汉语的意思,尽可能适应英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因此,熟悉英汉语言句法上的差异对正确地进行英汉翻译十分重要。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特征上的最主要区别之一。所谓形合是指主要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所谓意合是指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英语句法特征是“形合”,注重语法形式和功能。句子要按照语法规则来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