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识别和免疫

合集下载

免疫细胞的识别和调节

免疫细胞的识别和调节

免疫细胞的识别和调节免疫系统是人类身体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它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外来病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攻击。

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包括免疫细胞、免疫蛋白和免疫器官。

其中,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它们能够识别和攻击侵入人体的外来物质,从而保护我们免受疾病的侵袭。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免疫细胞的识别和调节机制。

一、免疫细胞的识别机制免疫细胞在识别外来物质时,主要依靠两种机制:抗原特异性和模式识别受体。

1. 抗原特异性抗原是指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真菌和肿瘤细胞等。

免疫细胞会通过表面上的抗原受体,对抗原进行识别和结合。

抗原受体通常是一种膜蛋白,在细胞膜上表达,它的结构决定了它所能识别的抗原类型。

例如,B细胞表面上的IgM和IgD抗体,可以识别和结合不同的抗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2. 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是一类能够识别微生物分子的分子,它们是免疫细胞中的重要识别机制。

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微生物的共性结构,如病毒的核糖核酸和细菌的细胞壁成分等。

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RIG-I样受体和C 型凝集素受体等。

它们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分子,并通过激活信号通路来引发免疫反应,从而保护人体。

二、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免疫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不仅限于识别和攻击外来物质,还包括对免疫反应的调节和控制。

免疫细胞的调节主要包括激活和抑制两种机制。

1. 激活机制激活机制是指免疫细胞在识别外来物质后,通过产生细胞因子来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类小分子,它们能够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激活巨噬细胞和增强抗体的产生等。

典型的细胞因子包括IL-1、IL-2、IFN-γ等。

2. 抑制机制抑制机制是指通过产生调节因子来抑制免疫反应的过程,从而避免免疫过度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调节因子包括抑制性细胞因子和免疫抑制分子。

免疫细胞识别和抗原呈递的机制

免疫细胞识别和抗原呈递的机制

免疫细胞识别和抗原呈递的机制
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物防御系统之一,可以通过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
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其中,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抗原呈递机制是免疫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过程。

一、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它们能够通过识别和攻击入
侵体内的微生物防止感染。

其中,T细胞主要负责杀死已经感染的细胞,B细胞则
负责寻找并摧毁外来入侵的病原体。

二、抗原
抗原是指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包括蛋白质、糖蛋白、多糖等。

抗原
可以被免疫细胞识别并启动免疫反应。

三、免疫细胞识别机制
免疫细胞通过表面上的受体分子来识别外界的抗原。

这些受体分子,也被称作
免疫球蛋白,是由基因产生的。

每个受体分子都只能结合一种抗原。

当抗原与受体分子结合时,会引起一系列的信号传导,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则会
引发免疫反应。

四、抗原呈递机制
免疫细胞需要将抗原展示给其他免疫细胞来激发免疫反应。

树突细胞是其中最
重要的呈递细胞。

当树突细胞摄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时,会将这些微生物分解成小碎片,并将这些碎片展示在细胞表面上。

当其他免疫细胞接触到展示抗原的树突细胞时,树突细胞会释放一种信号分子,激活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

总的来说,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识别和抗原呈递的机制十分复杂。

但这些过程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感染。

细胞免疫的概念

细胞免疫的概念

细胞免疫的概念一、引言细胞免疫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一种主要免疫反应方式。

它通过特定的细胞识别和杀伤病原微生物,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免疫的概念、机制及其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意义。

二、概念细胞免疫是指通过特定的细胞识别和杀伤外来微生物等异物,以保护机体不受感染和疾病侵害的一种主要免疫反应方式。

它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体液免疫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免疫系统。

三、机制1. 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的第一步是识别异物,这个过程由特定类型的白细胞完成。

这些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它们能够通过表面上特定类型的受体与异物结合,从而识别出它们的存在。

2. 细胞激活:一旦白细胞识别了异物,它们就会被激活。

这个过程中,白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的化学物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吸引其他类型的白细胞到达感染部位,并增强它们的杀菌能力。

3. 细胞杀伤:最后一步是杀伤异物。

这个过程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完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它们通过各自特定的机制来消灭异物,如吞噬、分泌毒素等。

四、重要意义1. 抵御感染:细胞免疫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能够有效地抵御多种感染,如病毒、细菌等。

2. 预防肿瘤:除了抵御感染外,细胞免疫还能够预防肿瘤发生。

自然杀伤细胞能够杀伤癌细胞,从而防止它们进一步生长和扩散。

3. 免疫记忆:细胞免疫还具有免疫记忆的作用。

一旦机体遇到相同的病原微生物再次入侵,免疫系统就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识别和杀伤它们。

4. 免疫调节:细胞免疫还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

当机体处于过度激活状态时,细胞免疫能够通过释放抑制性因子来抑制其活性,从而避免自身组织受到损伤。

五、结论细胞免疫是机体抵御外来微生物侵害的重要反应方式。

它通过特定的细胞识别和杀伤异物,保护机体不受感染和疾病侵害。

同时,它还具有预防肿瘤、免疫记忆、免疫调节等多种重要作用。

免疫学中的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

免疫学中的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

免疫学中的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系统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异己物质侵袭的方面的学科。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本文将从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两个方面来阐述免疫学中的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的重要性和机制。

一、细胞识别细胞识别是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的过程。

细胞识别来自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这些受体可以识别和结合到病原体表面的分子。

这种具有特异性的结合过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包括抗体介导的识别和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识别。

1.抗体介导的识别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合成的特异性分子,它们可以结合到病原体的表面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抗体的Fc区域结合到免疫细胞上的Fc受体,从而介导免疫活性。

抗体的结构决定了它们能够识别的病原体。

抗体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五个类型:IgG、IgM、IgA、IgE和IgD。

每一种抗体都具有特定的识别特性。

2.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识别除了抗体外,免疫细胞的表面还有一些受体,它们可以结合到病原体表面的分子。

这些细胞表面受体通常分为两类: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上的受体和固有免疫细胞上的受体。

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受体是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合成的受体。

这些膜蛋白的变异区可以识别病原体表面的分子,从而激活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上也有一些受体,例如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

这些受体可以识别病原体的分子,从而激活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

二、信号转导当免疫细胞识别到病原体时,信号转导过程将被启动,这将导致细胞的激活和繁殖。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激活、信号转导和响应。

1.激活当免疫细胞识别到病原体后,膜上的受体受到启动信号,开始激活。

这导致了受体的构象变化、多聚、聚集和磷酸化。

这些变化使受体能够与信号转导分子相互作用,并将信号从受体传递给信号传递分子。

2.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分子信号的传递。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效应机制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效应机制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效应机制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防御机制,它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和效应机制来清除和抑制病原体的入侵。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识别、激活和执行三个阶段,其效应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1.识别:免疫系统首先要识别和区分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如病原体)。

这是通过免疫系统的适应性特性实现的,即通过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抗原可以是病原体的表面蛋白、多糖或其他分子。

2.激活:当抗原被识别后,免疫系统会激活相应的免疫细胞和分子来对抗病原体。

这个过程包括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并刺激T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

3.执行:激活的免疫细胞和分子开始执行清除和抑制病原体的功能。

这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

细胞免疫主要依赖于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而体液免疫主要依赖于抗体的产生和效应。

1.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来介导。

当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时,激活的T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的亚群,如辅助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Tc)和记忆T细胞。

辅助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来增强和调节免疫应答,激活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则能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

通过这些亚群的协同作用,细胞免疫可以直接清除感染的细胞,并提供免疫保护。

2.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主要依赖于B细胞和抗体的产生和效应。

当B细胞识别到抗原并受到刺激后,它们会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和记忆B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

抗体可以通过多个方式完成体液免疫作用,包括中和或凝集病原体、介导巨噬细胞的吞噬和刺激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

通过这些机制,体液免疫可以迅速清除病原体并控制感染的扩散。

除了这些基本的过程和效应机制外,免疫应答还包括其他重要的调节和调控机制。

其中,免疫记忆是免疫应答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免疫记忆,机体可以对再次接触同一抗原作出更快、更有效的应答,以实现对再次感染的快速清除。

简述细胞免疫过程

简述细胞免疫过程

简述细胞免疫过程
细胞免疫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消灭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

细胞免疫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抗原识别: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被免疫系统中的吞噬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捕获并处理。

这些免疫细胞会将病原体的抗原信息传递给 T 细胞和 B 细胞。

2. T 细胞和 B 细胞激活:当 T 细胞和 B 细胞接收到病原体的抗原信息后,它们会开始激活并增殖。

T 细胞会分化成效应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而 B 细胞则会分化成效应 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3. 效应 T 细胞和效应 B 细胞产生:当病原体被消灭后,效应 T 细胞和效应 B 细胞会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抗体,从而消灭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

4. 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效应 B 细胞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的表面蛋白结合,从而引导效应 B 细胞对病原体进行杀伤。

此外,效应 T 细胞也可以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来消灭被感染的细胞。

5. 记忆细胞形成: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记忆 T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会逐渐形成。

这些记忆细胞会在体内随时等待病原体的出现,从而能够快速地激活免疫系统并消灭病原体。

细胞免疫是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能够识别和消灭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

细胞识别与免疫汇总

细胞识别与免疫汇总


有(表面约有 1000个相同抗原 识别受体,有特 异性)
释放淋巴因子
三者关系?
机体各种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
抗原 呈递
增殖 分化
抗原 呈递
吞噬细胞
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反应
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抗体
抗 原
抗体
相似性 Y型结构
特异性
Y的两臂末端的氨基酸种类 和序列有差异
思考:我们经常患流感,却无法获得
终生免疫,这是为什么?
组成:皮肤、粘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第一道

防线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人体的三 第二道 道防线 防线
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在细胞识别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蛋白 糖脂
抗原: 所有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异物的物质
• 1、引起人类感冒的病毒或细菌 • 2、引起禽流感的病毒 • 3、引起SARS的病毒 • 4、引起艾滋病的病毒 • 5、引起过敏症状的花粉 • 6、人体内衰老的细胞 • 7、人体内损伤的细胞
组成: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呼吸道黏膜上 的纤毛
功能:阻挡病原体和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目标对象:一切抗原类物质如细菌、病毒、外源蛋白
巨噬细胞
吞噬免疫
衰 老吞 、入 死、 亡溶 、解 突、 变清 细除 胞
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
1
2
3
4
1——吞噬
2——形成吞噬泡
3——溶酶体与吞噬泡融合,病原体被“酶解”
【新华社深圳电】经过16个小时 的手术,患病17个月的女婴日前 终于成功接受了活体肝移植手术, 为其捐出左外叶部分肝脏的是救 女心切的年轻母亲姜英。主刀医 生介绍说手术关、感染关都已平 衡度过,因为是亲属供肝,排异 会更少一点。姜英捐肝救女的举 动引起深圳各界关注,许多人请 求设立一个爱心捐助账户,以帮 助这对母女渡过难关。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传导机制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传导机制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传导机制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保护系统,它可以保护我们免受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伤害。

免疫系统中包含了许多免疫细胞,它们通过复杂的识别和信号传导机制来协调保护人体免受疾病的攻击。

本文将重点探讨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传导机制。

一、免疫细胞识别机制免疫细胞的识别机制是保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

免疫细胞的识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来抗原,二则是通过配体结合受体的方式识别其他细胞和信号分子。

1.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来抗原在免疫系统中,T细胞和B细胞是两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可以识别和适应各种外来抗原。

B细胞通过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来识别并捕获抗原,然后通过内吞作用将抗原分子摄入到细胞内。

而T细胞则通过T细胞受体(TCR)来识别抗原,但与B细胞不同的是,T细胞只能识别细胞表面上呈递的抗原肽-MHC复合物。

2.通过配体结合受体的方式识别其他细胞和信号分子免疫细胞不仅可以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来抗原,还可以通过配体结合受体来识别其他细胞和信号分子。

比如,NK细胞可以通过表面上的NK受体来识别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等,并引发相关的免疫反应。

另外,标记细胞受体(FCR)也是免疫细胞重要的识别受体之一,它能够与抗体结合并识别靶细胞。

二、免疫细胞信号传导机制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是实现免疫细胞功能的重要基础。

免疫细胞信号传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外在信号的感知和处理,二则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过程。

1.外在信号的感知和处理免疫细胞通过受体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感知和处理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受体和配体之间的结合会激活一系列细胞内信号分子的活动,这些信号分子可以传递信号并影响细胞的功能表现。

2.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过程免疫细胞内部的信号传导是实现细胞功能的关键步骤。

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可以分为胞外信号和胞内信号两个部分。

胞外信号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激素等,而胞内信号则涉及到各种信号分子的激活、信号通路的激活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识别和免疫
思考: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生活着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在通常情况下病原体并不能侵入人体;既使侵入人体内使人生病,一般也会自然痊愈,这是什么原因呢?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分子
有些免疫细胞产生,如:抗体、淋巴因子
免疫系统通过免疫发挥作用
例: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
异种动物的血清
同种异体的组织细胞等
2、内源性抗原
少数;机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突变后细胞
免疫反应
第二步:细胞免疫----机体对抗原产生排斥的过程
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皮肤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内生活着大量的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但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发病。皮肤和管腔如何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第一道防线:机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
[1]物理屏障:阻挡病原体或有毒物质进入
[2]化学防御:分泌多种物质杀菌
汗液酸性分泌物+皮脂中不饱合脂肪酸+胃酸
[3]生物拮抗:一定数量的正常菌落
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巨噬细胞伸伪足,将病原体以胞吞形式吞进,形成吞噬泡
2、溶酶体与吞噬泡融合,利用溶菌酶、蛋白质水解酶,杀灭、消化病原体
人工免疫常用方法:预防接种疫苗
疫苗: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生物制品
[1]活疫苗:选用毒力低或经减毒的活病原微生物制品
[2]死疫菌:经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品
接种对象:应选择最易发病、受疾病威胁最大的人群
当人体第一次遭受天花病毒侵染时,人体发生初次免疫反应,体内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及致敏T细胞和记忆细胞
当天花病毒再次侵染人体时,人体迅速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产生大量抗体和致敏T细胞。
通过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为天然免疫
根据天然免疫原理,用人工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称人工免疫
练习
1、除哪项外,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器官?
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第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请概括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生来就有的天然免疫
在进化中形成并通过遗传巩固下来
[2]对各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
无特殊的针对性
3.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点:
[1]淋巴细胞参与的后天性免疫
发生在淋巴细胞与抗原接触后
[2]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清除作用具有特殊的选择性(特异性),即每一种淋巴细胞只能识别和结合一种抗原,并引起免疫反应
B、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记忆B细胞随血液、淋巴循环,随时“监察”
D、记忆B细胞对抗原终生记忆,可终生免疫
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能杀灭抗原,但并不是所有抗原都能引发抗体的形成。对付病毒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移植到体内的异体组织细胞,有时要靠T淋巴细胞的作用,T淋巴细胞是如何发挥作用呢?
B、抗体Y型两臂末端具特殊形状,是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决定了抗体特异性
C、抗体分布于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等体液内,能直接杀死病原体或促使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表现为特异的抗感作用
[2]记忆B细胞:寿命长,能记忆已入侵的抗原
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
2、二次免疫反应
A、记忆B细胞能记忆已入侵的抗原,多位于淋巴结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思考:B淋巴细胞如何参与免疫反应呢?
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
1、初次免疫反应
B淋巴细胞遇抗原,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
受到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两类细胞
[1]浆细胞
富含内质网,高效而短命(数日)
功能:能产生和分泌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体
A、一种抗原只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相应抗体
第三道防线:_______________
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力,称天然免疫
天然免疫原理:
当人体第一次遭受病原体侵染时,发生初次免疫反应,体内产生抵抗病原体的抗体及致敏T细胞和记忆细胞
当病原体再次侵染人体时,人体迅速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产生大量抗体和致敏T细胞
用人工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称人工免疫
4.人工免疫
[2]对________都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
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点:
[1]发生在淋巴细胞与抗原接触后,所以称为___________
[2]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清除作用具有__________,即每一种淋巴细胞只能识别和结合一种抗原,并引起免疫反应
C、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落
D、具吞噬作用的吞噬细胞
免疫系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抗原:所有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____的物质
多为______或糖蛋白
分___性抗原和___性抗原
免疫反应:免疫细胞识别各种“异已”的抗原并产生排斥
免疫包括___免疫和___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1]__________天然免疫
思考:威尔逊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存在着细胞识别现象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起重要作用
[1]相同种属的细胞表面带有相同标志
[2]带有相同标志的细胞通过相互识别而聚集在一起
所有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异己”物质并受免疫反应排斥的物质
____抗原
抗原化学性质
多为蛋白质,还有多糖和脂类
抗原种类
1、外源性抗原
大多数;自身不存在的异种或异体物质
A、肝脏
B、脾脏
C、淋巴结
D、骨髓
2、细胞膜表面起识别作用的物质是:
A、磷脂
B、糖蛋白和糖脂
C、核酸
D、蛋白质
3、所有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异己”物质并受免疫反应排斥的物质被称为
A、酶
B、抗体
C、抗原
D、激素
4、在人体免疫第二道防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分泌胃酸的胃腺细胞
B、分泌不饱合脂肪酸的皮脂腺细胞
免疫:免疫系统识别和区分“自己”和“异己”物质,并对“异己”物质产生排斥
问题: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和区分“自己”和“异己”成分?又是如何对“异己”产生排斥作用的?
1.细胞识别
免疫反应
第一步:细胞识别
识别各种“异己”的抗原
1907年威尔逊试验
将细胞分散开
将两种细胞混合在一起
一段时间后,同种细胞自动重新组成细胞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