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

合集下载

供应链管理—马士华 (2)

供应链管理—马士华 (2)
如图2-2所示。
平衡的供应链可以实现各主要职能(采购/低采购成本、生产/规模效益、分销/低运输成本、市场/产品多样化和财务/资金运转快)之间的均衡。
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物理功能和市场中介功能)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两种:有效性供应链(Efficient Supply Chain)和反应性供应链(Responsive Supply Chain)。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两种类型的供应链的比较见表2-1。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例如,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菲利浦(Phillip)则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 信息系统落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处理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数据处理技术落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没有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先进技术,致使信息处理不准确、不及时,不同地域的数据库没有集成起来。

GSCFmodel全球供应链论坛模型

GSCFmodel全球供应链论坛模型
2-19
Leveraging
Technology杠杆技术
Technology has been at the center of changes taking place that affect the supply chain
computing
power the Internet Enhanced

GSCF(Global Supply Chain Forum) Model
全球供应链论坛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费舍商学 院道格拉斯•兰伯特博士领导的,全球供应链论坛是 一个由非竞争性公司和学院派研究者组成的团体, 兰伯特在其著作(SUPPLY CHAIN MANAGEMENT—Processes, Partnerships, performance》中提出了全球供应链论坛模型。
分销中心
拉动 拉动
几个星期
一天
四天
2-10
2.供应链定义 The definition of Supply Chain
A
supply chain “encompasses al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flow and transformation of goods from the raw material stage 但是,供应链 (extraction), through to the end user, as well 至今没有公认 的定义 as the associated information flows.”

2-6
1980 传统的供应链
零部件制造商
总装需求
最终装配
分销中心
零售商
零售商需求 用户需求
用户

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要成功地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要抛弃传统的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做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通过信息、制造和现代管理技术,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

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物料流、管理过程的信息流和决策过程的决策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市场对生产和管理过程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一、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由顾客化需求-集成化计划-业务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组成第一个控制回路(作业回路);由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造性团队组成第二个回路(策略回路);在作业回路的每个作业形成各自相应的作业性能评价与提高回路(性能评价回路)。

供应链管理正是围绕这三个回路展开,形成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

根据集成化思想,构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如图2-6所示。

调整适应性-业务重组回路中主要涉及供需合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重建)精细化策略等问题。

面向对象的过程控制-创造性团队回路中主要涉及面向对象的集成化生产计划与控制策略、基于价值增值的多级库存控制理论、资源约束理论在供应链中的应用、质量保证体系、群体决策理论等。

顾客化需求-顾客化策略回路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满意策略与用户满意评价理论、面向顾客化的产品决策理论研究、供应链的柔性敏捷化策略等。

信息共享-同步化计划回路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JIT供销一体化策略、供应链的信息组织与集成、并行化经营策略。

二、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一)实施供应链管理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目前企业要实施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就必须面对和解决许多有关供应链的问题,主要包括:※供应链的高成本(大约占净销售值的5%~20%)※库存水平过高(库存水平经常保持在3~5个月)※部门之间的冲突※目标重构※产品寿命周期变短※外部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价格和汇率的影响※用户多样化需求,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企业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企业要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考虑企业内部的结构优化问题;(2)企业要转变思维模式,从纵向一维空间思维向纵-横一体的多维空间思维方式转变;(3)企业要放弃\"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的经营思想,向与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纽带的优势互补、合作关系转变;(4)企业要建立分布的、透明的信息集成系统,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和透明度;(5)所有的人和部门都应对共同任务有共同的认识和了解,去除部门障碍,实行协调工作和并行化经营;(6)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与原理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与原理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与原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1)资源横向集成原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纵向一体化”。

这种模式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企业必需自己筹集资金进行建设,然后自己进行经营管理。

由于企业在发觉一个新的市场机会时,假如要进行扩建或改建,则会延长企业响应市场的时间,同时还要担当丢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纵向一体化”模式还迫使企业从事自己不擅长的业务,这样的管理模式明显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在这种状况下, “横向一体化” 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并最终形成供应链管理思想。

“横向一体化” 强调资源在企业间进行横向集成,资源横向集成揭示的是新经济形势下的一种新思维。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进展的今日,企业仅靠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自己有限的资源,已经不能满意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企业所提出的要求。

企业必需放弃传统的基于纵向思维的管理模式,朝着新型的基于横向思维的管理模式转变。

企业还必需横向集成外部相关企业的资源,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去参加市场竞争,以实现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同时赐予顾客更多选择的目的。

(2)系统集成原理。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掌握,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资源的利用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整个供应链内。

供应链内的企业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增加企业之间的信任,企业之间分工合作,每个企业都把资源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再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强供应链内的沟通和协调,使供应链成为一个同步协作的有机整体。

(3)多赢互惠原理。

供应链是相关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而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 其亲密合作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通过一种协商机制来谋求一种多赢互惠的目标。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应用范 围和深度将不断拓展,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不同 行业、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未来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集成化供应链管 理中,提高供应链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供应商管理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有助于制造业更好地管理供应商 ,确保原材料的供应稳定、质量可靠,降低采购成 本。
库存管理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 和预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
零售业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销售预测与需求管理
通过集成化供应链管理,零售业可以对销售数据进行实时 分析,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结构,提高客户满意度。
信息共享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提 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
跨组织协同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强调不同组织间的协同合作,打破组织 边界,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
资源优化
通过对供应链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企业能 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响 应速度,增强竞争力。
降低成本
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降低库存 成本、运输成本等,提高整体运 营效率。
提升客户满意度
通过信息共享和流程协同,提高 客户服务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客户满意度。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提高运营效率
01
通过信息共享和流程协同,减少重复和浪费,提高运

供应链管理 模型

供应链管理 模型

供应链管理模型定义
供应链管理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供应链战略:明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原则和策略,以指导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2. 供应链网络设计:根据产品、市场和竞争环境等因素,设计合理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3. 供应链协同管理:通过协同管理,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和战略合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4. 供应链计划与执行:制定详细的供应链计划,包括采购、生产、库存、运输等计划,并监控和执行这些计划,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供应链绩效评估: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供应链的运作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供应链管理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

同时,随着供应链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供应链管理模型,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090251英文名: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管理学原理等后置课:采购与供应、仓储管理等学分: 3学分课时: 48课时(含实验课8课时)主讲教师:吴志华宫丽等选定教材: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第2版)[J]。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网络设计、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 、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匹配。

3 、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4 、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 、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6 、掌握快速反应( QR )、有效客户反应( ECR )、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 CPFR )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华为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

华为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

本阶段华为ISC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
理的效A率问题。
B
C
主要考虑在优 化资源、能力 的基础上,以 最低的成本和 最快的速度生 产最好的产品, 快速地满足用
华为在这一阶段采 用DRP(分销资源 计划)系统、MRPII (制造资源计划) 系统管理物料,运 用JIT等技术支持物 料计划的执行,JIT 的应用可以使企业
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实现集成化管理,会出现部门之间的冲 突
问题:华为业务流程涉及到
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原有的 职能组织中,每一个职能部 门都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现本部门的利益,而不是从 整体出发,满足整个组织及客
户的需求。
解决方案:华为先淡化原有文 化,减少对流程变革的阻碍作 用,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必要 的优化和重整,重新界定各个 平行管理部门的职能,使组织 的整体运行处于动态最优,才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价值
华为的集成化 供应链管理模

第一组:折姣姣 雷彦超 卢甲 伟
梁静 王思璠 蔚小伟
目录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 及解决办法
华为的企业战略 B 调整及实施过程
公司简介以及相 关背景
A
启示 E
过程中遇到的 D 问题及解决办 法
华为公司的简介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 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 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 方案供应商。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华 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 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 华为的经营 领域 、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 ,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 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供应链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供应链的类型分析
一、供应链的特征
• 复杂性: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 为复杂。
• 动态性: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 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 • 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 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
• 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 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 。
3-最初的 供应商
第二层的 供应商
第二层 用户
第一层的 供应商 第一层 用户
3-n层的 顾客/最终用户
- 层 的 供 应 商
1 2 n 1 n 1 2 3 n 1 n
1 2
1 2
1 2 n 1 n 1 2 n
顾 客 最 终 客 户 /
3 n 最 初 的 供 应 商
3 n
- 层 的 客 户
3
n
n
核心企业
1. 2. 3. 4. 5.
客户关系管理 (CRM) 客户服务管理 需求管理 订单配送管理 制造流程管理
6. 7. 8.
供应商关系管理(SRM) 产品开发与商业化 回收物流管理 运作的计划与控制 工作结构设计(指明企业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组织结构 产品流的形成结构(基于供应链的采购、制造、配送的 整体流程结构) 信息流及其平台结构 权利和领导结构 供应链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 文化与态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户驱动 的设计
供应商
CAD CAM
制 造
市场营销与 销售
用 户
供应链 管理
生产计划与控制 JIT、OPT MRP、MRPII
用户订单 执行与控 制
图3-1 传统制造模式下的扩展企业模型
• 管理元素
1. 2. 3. 4.
5.
6. 7.
第二节 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 管理的运营机制
一、供应链的成长理论

• • • • •
起源 成长 发育 成熟 衰退 解体(灭亡)
二、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

合作机制 决策机制 激励机制 自律机制


风险机制
信任机制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扩展性
工业品批发供应链结构
生 产 者 代理人或经纪 人
代理人或经纪 人 批发商 批发商 行 业 用 户
以零售商为主体的供应链
原料(玉米、 大豆等) 食品制造厂/加工厂 食品批发商
铝材供应商
罐头盒供应商 包装 纸品供应商 粘合剂
冷冻食品批发商 农业合作 社 面粉厂 酵母 包装 报社 报纸批发商
奶制品
便利店
核心企业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
采购与供应管理 物料管理 供应链管理
分销管理 后勤供应
图1-2 供应链管理的元素
信息流
第二层 供应商 制造商 采购 生产 供 应 链 业 务 流 程 消费者/ 最终用户
第一层 供应商
R&D 产品流
物流
用户
营销 财务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服务管理
需求管理 订单配送 制造流程管理 采购 产品开发与商品化 反向物流(回流)
1. 有效性供应链:功能性产品 2. 反应性供应链:创新性产品
• 两种不同供应链运作策略
运 作 资 源
两种不同供应链运作策略
反 应 性 作 业 有 效 性 作 业
快加合柔 速工理性 反时配供 应间置应 短库商 存 低利库低 成用存成 本率最本 高小供 化应 商
不匹配
匹 配
匹配
可以预测 变化很少 品种少 价格稳定 提前期短 利润低
一、扩展企业的产生与定义
扩展企业可以定义为一个概念性的组织单元或系统 ,它包括采购公司和供应商(一个或多个),他们 通过紧密合作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分配。
扩展企业的理论模型

传统制造模式下的扩展企业模型 扩展企业的X模型
二、扩展企业的理论模型
扩展企业
合作设计 产品模式
工艺路线设计 装配设计 产品和工艺设计
(1)
公共仓库存储 (2)
食品服务配送 人
再配送
餐馆 饭店 快餐 食品杂货店 消 费 者
(2)
零售货批发的 配送人
公共仓库存储
(2)
公共仓库交叉 码头
连锁的配送中 心
连 锁
馆餐
以批发商为主体的供应链
生 产 商(供 应 商) 代理人或经纪人
批发商
批发商
零售商
零售商 消 费 者
零售商
消费品批发供应链结构
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 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
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
、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 • 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 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 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以生产商为主体的供应链
食品服务 工厂或公司的 仓库 零售 工厂或公司的 仓库 全国餐馆链 工厂或公司的 仓库 行业的组成部分 工厂或公司的 仓库 行业买主 工厂 买方配送 渠道 消费者 (1) (1) 公共仓库存储
不匹配
不可预测 市场需求 变化很多 品种多 价格先高后低 提前期长 利润高
功能性产品
创新性产品
图1-1 供应链运作策略
四、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元素
供应链管理可以被看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1. 对供应方运作的管理 2. 对需求方运作的管理 物料管理是一个比供应链管理更狭义的术语。它 是指对物料和信息在直接供应链中的流程的管理 ,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运作计划与控制、 分销管理等。
二、供应链的类型
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 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 链稳定性较强。 • 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的供应 链动态性较高。 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 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 于平衡状态。 • 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 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企业不是在最优状 态下运作,供应链则处于倾斜状态。
面类食品厂
新闻纸制造商
便利店的供应链
染料供应商


纱线供应商
布料供应商
仓 库
棉花供应商
服装加工厂
时装店
纽扣、拉链等
时装店的供应链
三、供应链运作策略
• 每个供应链都有看上去相似但竞争方式差异很 大的产品
1. 功能性产品:长期生产的产品 2. 创新性产品:满足特定需求生产的产品
• 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图1-3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三要素”说:
• OSU的Lambert教授及其研究小组提出:
network structure 2. business processes 3. management components 三个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素
1.
•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 • 供应链的业务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