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细菌和真菌》教案

合集下载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_教案教案名称:探索细菌和真菌教学目标: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不同细菌和真菌的分类;3.能够描述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及特点;2.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2.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细菌和真菌的特点。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细菌培养皿、琼脂培养基、棉签、石膏板、可见光灯、显微镜等;2.PPT课件;3.实验操作指导手册。

教学过程:Ⅰ.导入(10分钟)1.利用PPT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前一个单元所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

2.出示一张细菌的图片,请学生简要描述细菌的特点。

Ⅱ.细菌(30分钟)1.首先,讲解细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形态简单,体积小。

-细菌不同于真菌及其他复杂的生物,没有真核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

-细菌可以根据其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如球菌、杆菌、弧菌等。

2.接下来,进行细菌的实验观察。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每组取一只细菌培养皿,插入湿润的棉签,用棉签在特定环境采集微生物样本,再将棉签划过琼脂培养基上。

-将培养皿封闭、颠倒放置,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

-次日,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形态以及细菌的生长情况。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简单分析。

Ⅲ.真菌(30分钟)1.首先,讲解真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多数为多细胞菌丝体,有些真菌是单细胞的。

-真菌通常根据其菌丝和孢子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如担子菌、子囊菌等。

2.进行真菌的实验观察。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每组取一块石膏板,将其浸泡在温水中,待其湿润后,放置在暗处。

-每天观察石膏板上是否出现真菌的菌丝。

观察时间为一周。

3.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真菌的生长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真菌的生长条件和喜好环境。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教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教学背景分析细菌和真菌是生物界中最为微小的生物体,也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将通过观察、实验和探讨,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和分类;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了解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特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特征,并与其他生物进行对比。

2.讲授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特征(15分钟)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特征,包括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3.实验观察细菌的作用(25分钟)将几块新鲜的水果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水果的变化。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细菌在水果腐烂过程中的作用,并记录下实验结果和分析。

4.实验观察真菌的作用(25分钟)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中培养一些新鲜的食物,如面包、苹果等,观察食物的变化情况。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真菌在食物腐烂过程中的作用,并记录下实验结果和分析。

5.总结和讨论(15分钟)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与其他生物的作用进行对比和讨论。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看法。

五、教学延伸1.观察其他生物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如昆虫和动物。

2.设计更多的实验和观察,展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合成维生素等。

3.组织学生开展细菌和真菌的图文展览,加深对细菌和真菌的了解。

高中生物细菌和真菌教案

高中生物细菌和真菌教案

高中生物细菌和真菌教案题目:细菌与真菌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与真菌的基本特点;2.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和生活习性;3. 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和特点;2. 细菌与真菌的生活习性差异;3.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2. 实验操作;3. 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内容1.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1)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细胞核;(2) 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3) 细菌的形状有球形、杆状和螺旋形。

2. 真菌的特点和结构:(1) 真菌是多细胞生物,有细胞壁;(2) 真菌的结构有菌丝、孢子和分生子;(3) 真菌的形态有酵母菌和霉菌等。

3.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习性差异:(1) 细菌能以吸收有机物为生存方式;(2) 真菌能以分解有机物为生存方式。

4.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细菌参与了氮循环、碳循环等生态过程;(2) 真菌分解了有机物,促进了养分循环。

五、教学活动1. 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 实验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图片;3. 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习性和作用;4. 带领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六、教学反馈1. 以小组形式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 汇总讨论结果,检查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理解程度;3. 结合实验实际,做出适当评价。

七、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拓展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知识;2. 提出一个问题,研究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对细菌和真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应当明白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师应当及时总结,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教师展示一些发酵食品图片,如酸奶、豆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吃了这些食品不会生病?”、“这些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3.导入新课: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知
1.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
2.教学实施: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练习题示例:
-判断题: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填空题: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选择题:以下哪个不属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分解者B.生产者C.消费者D.呼吸者)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章节的练习题,巩固对细菌和真菌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及生态作用的理解。
-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短文,字数不限,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设计一道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应用题,要求包含问题分析、解题步骤和答案,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作业: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协作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3.针对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和正确生态观念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①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②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③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从对不同的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能力方面:首先以视频引出细菌和真菌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进而说明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的重要性,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把课前收集归纳的资料展示给大家,总结出细菌和真菌使人和动物患病。

最后以图片和视频来讲解真菌和细菌与植物共生的知识,说明真菌和细菌也有有益的一面。

●情感方面:①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②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学情分析:学生已知道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但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是如何促进物质循环的确不清楚。

所以要求教师要注意从典型案例入手,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事情,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生物学》第五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这节内容是在学习认识细菌和真菌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

它是细菌真菌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使科学知识更贴近生活,服务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②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其他生物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演示课件:苹果慢慢腐烂,最终消失了。

提出问题:(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1、苹果为什么消失了?2、谁让苹果消失的?3、消失的苹果变成什么了?学生思考后发言学生:1、被分解者分解了2、细菌和真菌(在学生回答时延伸: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类型是什么?细菌和真菌要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存,所以是异养)3、变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了。

提问:通过以上回答,谁能以二氧化碳为例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生讨论后回答: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然后一部分有机物被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和大多数真菌是体形微小等;2.知道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

二、技能目标1.了解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和食物保存的方法;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证得看待细菌对人类的利和害;2.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及分布。

2.难点: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一副图片:“走进缤纷的自然界,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图片中的各个景物。

质疑是不是还有其它的东西呢?学生简单讨论后回答。

引出课题-----细菌和真菌。

二、细菌主要特点1.分布的广泛性: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2.细菌是微小的生物(微生物):教师简单介绍细菌大小,直径(举例如300个细菌按宽度平行排列的厚度相当于一张普通纸的厚度),所以用肉眼看不见,要用特殊的仪器——显微镜观察。

学生讨论发言:(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细菌这两个字,在他们的心目中,细菌等同于疾病,有恐惧的心理。

)A.谈谈你对细菌的印象是怎样的?B.细菌都是有害的吗?3.细菌的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多数有利:A.可用在制作酸奶、食醋、泡菜等;B.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

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C.人体内多种细菌有益健康。

(2)少数有害:A.使生物体患病;B.使食物腐败。

展示图片:展示各种细菌的类型。

4.细菌分类: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教师简单讲述、分析)通过一张面包上面的霉菌图片引出真菌。

二、真菌教师讲述:除了霉菌以外,还有酵母菌,食用真菌(蘑菇、木耳等)都是真菌,大概数量10多万种。

1.霉菌:展示各种霉菌图片。

教师讲述:霉菌多数生活在食物上,能使物体发霉,但也能制作出药品和做食品。

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初中细菌真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包括它们的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

2.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

2.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实验材料:细菌和真菌样本、显微镜、培养皿、培养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真菌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细菌和真菌有什么了解?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5分钟)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包括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包括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包括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细菌和真菌样本,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分布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强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实验观察,撰写一篇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短文。

2.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细菌或真菌,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验操作、课堂讨论和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分布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细菌和真菌的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细菌和真菌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掌握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细菌和真菌的图片和标本;3. 实验用具和材料;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一幅图画或短视频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和生态;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细菌和真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强调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氮循环等;3. 解释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影响,如致病和食品腐败等。

实验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实验方案和所需材料;2. 实验一: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条件差异;a. 学生在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b. 观察并记录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情况,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3. 实验二: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差异;a.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的样本;b. 学生绘制并描述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特征。

讨论与总结: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条件和形态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3. 总结细菌和真菌的分类、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

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2.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进行讲座,介绍细菌和真菌的最新研究成果;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与细菌或真菌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小组报告。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2. 检查学生在练习册上的答案;3.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报告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深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竞赛或科学展览,展示他们对细菌和真菌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细菌和真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和大多数真菌是体形微小等;
知道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

技能目标
了解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和食物保存的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证得看待细菌对人类的利和弊;
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及分布。

教学难点
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细菌主要特点
1、分布的广泛性
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2、细菌是微小的生物(微生物)
教师简单介绍细菌大小,直径(举例如300个细菌按宽度平行排列的厚度相当于一张普通纸的厚度),所以用肉眼看不见,要用特殊的仪器——显微镜观察。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细菌这两个字,在他们的心目中,细菌等同于疾病,有恐惧的心理。

3、细菌的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多数有利:可用在制作酸奶、食醋、泡菜等;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

(2)少数有害:使生物体患病;使食物腐败。

4、细菌分类
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教师简单讲述、分析)通过一张面包上面的霉菌图片引出真菌。

二、真菌
除了霉菌以外,还有酵母菌,食用真菌(蘑菇、木耳等)都是真菌,大概数量10多万种。

1、霉菌
展示各种霉菌图片。

霉菌多数生活在食物上,能使物体发霉,但也能制作出药品和做食品。

教师可以适当讲述青霉素的发现过程及对人类的贡献。

2、酵母菌
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用做来面包发酵(有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酿酒(缺氧:生成等二氧化碳和酒精)等。

展示图片,加强学生影响
3、多种多样的食用真菌
说明某些真菌可以实用,但是并非所有的类似菌类可以食用,教师可以举例有关误吃有毒菌类而中毒身亡的惨痛教训。

4、其它真菌
通过展示图片或影片来简单介绍另外的一些真菌。

三、食物的保存
1、保存方法。

2、述巴斯德消毒法。

四、小结
1、细菌和真菌合称为微生物。

2、都是单细胞生物,自然界中分布很广。

3、真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

多细胞真菌又可以分为霉菌和食用菌。

4、多数的细菌和真菌都对人类有益,少数对人类有害。

5、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作用很大,能分解动植物尸体和排泄物,在自然界中充当分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