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知识

合集下载

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

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

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关于鲁迅,世人给予了他非常高的评价,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文学常识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供大家参阅,希望喜欢。

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主要成就:领导新文化运动。

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前期小说有:《一件小事》(1919)、《社戏》(1922)、《孔乙己》(1919)、《故乡》(1921)、《祝福》(1924)、《药》(1919)、《狂人日记》(1918)、《阿Q正传》(1921),除《祝福》出自《彷徨》,其余均出自《呐喊》。

前期杂文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爱农》(1926)是前期散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记念刘和珍君》(192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呐喊〉自序》(1923)。

后期杂文包括:《文学和出汗》(1927)、《友邦惊诧论》(1931)、《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拿来主义》(193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人生识字糊涂始》(1935)等。

六年级鲁迅知识点

六年级鲁迅知识点

六年级鲁迅知识点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六年级应该了解的关于鲁迅的知识点。

一、鲁迅的生平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笔名鲁迅。

他生于1881年9月25日,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读书人家庭,曾经先后就读于浙江绍兴府中学堂和江宁高等师范学堂。

他曾在北京、日本留学,学习医学,并且在医学方面取得了博士学位。

鲁迅在医学领域贡献卓著,但他更加为人熟知的是他的文学作品。

二、鲁迅的代表作品1.《呐喊》:这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

其中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作品,表现了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鲁迅独特的文学风格。

2.《阿Q正传》:这是鲁迅的长篇小说,也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阿Q的悲剧遭遇,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3.《药》:这是鲁迅的一部漫画书,也是他以漫画形式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作品之一。

《药》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讽刺和批判,以及对革命精神的赞颂,展现了鲁迅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三、鲁迅的思想鲁迅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思想深受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

鲁迅坚持通过文学艺术来揭示社会的黑暗、批判封建制度,呼吁人们反抗不平等和压迫。

他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人的普遍解放,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鲁迅的思想对于鼓舞人们的斗志和提高社会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鲁迅的影响鲁迅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影响深远,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弊端,也对人们的思想和觉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鲁迅的思想对于后来的一代作家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了解鲁迅的生平、代表作品、思想和影响是六年级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

六年级必考鲁迅知识点

六年级必考鲁迅知识点

六年级必考鲁迅知识点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鲁迅的生平、主要作品以及其文学思想是必考的知识点。

鲁迅出生于1881年,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来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

他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散文、杂文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这两部作品集中体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通过一个疯狂的叙述者的视角,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孔乙己》则通过一个受尽嘲笑和欺凌的穷书生形象,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不公。

《阿Q正传》则以阿Q这个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自大、无知和逃避现实的心态。

除了小说,鲁迅的散文和杂文也极具影响力。

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录了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杂文则包含了《热风》、《坟》等作品,这些作品以尖锐的笔触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弱点。

鲁迅的文学思想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揭示社会问题,唤醒民众的觉悟。

他提倡“白话文运动”,主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作,使文学更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鲁迅的生平背景、主要作品及其内容,以及他的文学思想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学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以及文学作品在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中的价值。

总之,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不仅是考试的重点,更是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

通过学习鲁迅,学生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变迁。

鲁迅中考知识点总结

鲁迅中考知识点总结

鲁迅中考知识点总结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包括《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

以下是关于鲁迅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1. 鲁迅的基本情况: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 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

3. 鲁迅的文学地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4. 鲁迅的作品特点:深刻的社会洞察、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5. 鲁迅的思想: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呼吁民族精神的觉醒。

6. 鲁迅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

7. 鲁迅的写作风格:简洁、犀利、深刻,擅长运用反语、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力。

8. 鲁迅的短篇小说特色:多以底层人民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

9. 鲁迅的长篇小说特色: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

10. 鲁迅的散文特色:笔触细腻,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以上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从而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下册鲁迅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鲁迅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鲁迅知识点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翻译等领域,被称为“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最重要的作家”。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练有力,对当时社会的贪污腐败、黑暗封建习俗进行了深刻批判,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在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鲁迅的一些知识点,下面就来详细介绍。

一、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鲁迅原名周樟寿,生于浙江绍兴,后因家庭变故改名鲁迅。

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进士出身,但在鲁迅年幼时相继去世。

他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科系,后留学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想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背景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极大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但新的民主革命却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内战。

同时,外国列强也对中国展开了殖民侵略,导致中国经济文化的衰落和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

这些都成为了鲁迅思想和创作的萌芽和基石。

二、鲁迅的主要作品鲁迅的代表作品包括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散文集《呐喊》、《朝花夕拾》、《野草》等;译文集《狄更斯的小说》、《巴金小说》等。

其中,《狂人日记》以狂人自述的方式,深刻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荒唐;《阿Q正传》则通过阿Q的转生和死亡,道出了中国百姓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蹂躏的无奈与绝望。

鲁迅的作品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的性格缺陷,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反响。

三、鲁迅的思想和风格鲁迅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性的批判”,他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和中国文化的弊端,提出了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这三个方面的主张。

他反对旧文化、封建思想的束缚,鼓励人们进行自我批判,披露人性中的丑陋和卑劣,倡导个人的独立和勇敢,探索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鲁迅的文学风格极富独特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他强调“无聊的文字是不可容忍的”和“文学要干净”,语言简明、意境深远、表现力凌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鲁迅作品文学常识1.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2、请背《渔歌子》、《己亥杂诗》答案: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关于巴金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4、关于郭沫若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5、请问唐宋八大家都是谁?答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6.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谁?答案: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7.四史都是什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8. 南宋四大家都是谁?答案: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9. 边塞诗人都有谁?答案:高适、岑参、王昌龄10. 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是谁?答案: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1. 谁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答案:严监生12. 元曲四大家都是谁?答案: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常用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常用知识点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为了更好地了解他和他的作品,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与他相关的常识。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鲁迅先生的一些常用知识点。

一、鲁迅的生平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杂文家、小说家、文化评论家、思想家。

鲁迅早年接受传统的孔孟之学教育,后来因接触到西方文化而受到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观点。

他的作品主要批判了传统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中国人的奴隶性格,为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鲁迅的代表作品及主题1.《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第一部创作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精神病者的自述,通过疯子的口吻揭示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种种黑暗和愚昧。

2.《阿Q正传》:这是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通过阿Q这个自以为是的“英雄”,揭示了中国人的奴隶性格和对外来文化的自卑感。

3.《药》:这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市井小民因贪图小利而出卖自己亲人的故事,道出了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沦丧和人情冷漠。

4.《孔乙己》:这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一个贩夫走卒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和困境。

三、鲁迅思想的主要特点1.反对儒家传统文化:鲁迅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他批判了儒家教育的落后和封建道德的束缚,主张要传统文化。

2.倡导个人解放和自由:鲁迅呼吁人们要挣脱传统道德的束缚,追求个性发展和自由,实现个人的解放。

3.批判社会现实:鲁迅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的悲惨命运,批判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争取社会进步和民主进程。

四、鲁迅的影响和地位通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思想和观点。

鲁迅的作品唤起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觉醒,对于中国的文学和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影响仍然持续至今,他被广大读者和学者所景仰和研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初中鲁迅知识点整理

初中鲁迅知识点整理

初中鲁迅知识点整理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和文化评论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中国文学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初中阶段学习鲁迅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 鲁迅的生平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农民家庭。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和思想,对中国现状产生了深刻的不满和思考。

他回到中国后,开始了他在文学和社会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创作之路。

鲁迅一生坎坷,经历了内外交困、个人悲剧等。

他于1936年逝世,享年55岁。

2. 代表作品鲁迅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

这些作品以鲜明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通过对平凡人物的刻画,他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软弱,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反思。

3. 鲁迅的文学思想鲁迅主张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直观地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

他主张文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要让文学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鲁迅的文学思想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从传统文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思想的自由和艺术的真实。

4. 鲁迅的思想观点鲁迅对中国的封建社会和旧文化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个人自由的主要原因。

他提出了"救亡图存"的主张,认为要挽救中国社会就必须先批判现状、救亡图存。

他批判了旧的思想观念和观念的束缚,提倡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

5. 鲁迅的教育思想鲁迅强调实践教育和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倡导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勇敢追求真理和正义。

6. 鲁迅与革命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关注社会问题,支持革命,并且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他的文学和思想对于中国现代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诞生了许多后来的革命作家和思想家。

7. 鲁迅对后人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和文学作品不仅在他生前就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在他逝世后更是被世人广泛传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渴求通过学习获得改变旧中国的现状的能 力。
影像资料
社会背景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 路:其一是读书作官,再者,当不上官去做 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 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 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 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 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
图片展示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鲁迅纪念馆
祖父周福清及家人
鲁迅生平
出生于一个封建士大夫家 庭的鲁迅,7岁启蒙,12岁 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 问,博学多才,课余喜读 各类书籍,对绘画产生浓 厚兴趣,打下坚实的文化 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 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 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 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给鲁迅很大的影响。
重要事件 日本留学
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 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 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 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 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 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 国人的健康状况。
现在却不同了,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
重要事件
弃医从文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 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 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 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 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 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 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 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 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 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 文学活动。
鲁迅格言
鲁迅的名言很多,至今仍不断被引用。 下面列举一些: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 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 的是牛奶。 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 满的人前进。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 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问等。 2011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
周海婴夫妇共育有四个子女: 长子周令飞,从事大众传播工作; 次子周意飞(周亦斐),在私营公司工作; 三子周令义(周令一),在日本广播学会北京办事机构担任摄像; 女儿周宁,远嫁日本。
鲁迅的家人
在 上 海 与 许 广 平 结 婚 , 并 生 下 周 海 婴

鲁迅三兄弟
老大周树人 老二周作人
老三周建人
鲁迅的主要作品
杂文集: 热风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三闲集 二心 集 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 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 野草 回忆性散文: 朝花夕拾 论文和讲义: 坟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 诗文集: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补篇 其他作品: 鲁迅自然科学论著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 两地书
• 五字笔名有7个: 朝花社同人 中国教育社 奔 流社同人 诸夏怀霜社 译文社同人 铁木艺术社 旅沪一记者;
鲁迅生平
鲁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周福清是进士, 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 鲁瑞。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私 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周 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 则被安插大舅的家中避难。祖父被判“斩监 候”,入狱8年,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 使他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
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 年70岁。
鲁迅的家人 唯一的儿子 ---周海婴
周海婴,男,1929年9月生于上海,鲁迅和许广平仅 有的1个儿子。
代表作品:《我与鲁迅七十年》、《鲁迅家庭大相簿》。 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 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 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 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 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 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
鲁迅生平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而童年的生活场 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 一带的农村等地,都成为后来鲁 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 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 材来源。
鲁迅在俄文版《阿Q正传》的序 文里写到:“我于1881年生在浙江绍 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 读书的;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 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 计。但在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 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被称为乞 食者”。这个“变故”,指的就是他 的祖父周福清,为他的父亲周用吉科 场作弊的事。
走近鲁迅
个人概况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 人。字豫才。我国伟大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中国现代 文学的奠基人。
中文名:周树人 别 名:周樟寿(曾用名鲁迅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
鲁迅的笔名
• 一字笔名有16个:卂 飞 树 俟 独 洛 干 豫 L 干 敖 隼 旁 迅 直 庚;
鲁迅格言
•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 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 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 工作上了。
•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 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 11、沉着、勇猛,有辨别, 不自私。
• 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 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Thanks 谢谢大家
1936年10月22日举行鲁迅丧仪 胡风、巴金等16位作家扶灵柩上车。
鲁迅的家人 两个妻子
第一任妻子
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朱安 祖上做过知县一类的
官。虽是鲁迅的妻子,但 却有名无实,不被鲁迅认 可,1936年鲁迅去世也没 给朱安留下有个自己孩子 的希望。1947年6月29日凌 晨69岁时,孤独离世,身
图片展示 令人深受刺激的幻灯片
解析:上课时日本老 师和同学观看的幻 灯片令鲁迅受到极 大的刺激。这使他 认识到,精神上的 麻木比身体上的虚 弱更加可怕。鲁迅 把个人的人生体验 同整个中华民族的 命运联系起来,奠 定了他后来作为一 个文学家、思想家 的基本思想基础。
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做俄国人走狗的中国人 一群中国人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旁无一人。
鲁迅发妻 朱安
第二任妻子
许广平

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
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祖籍
福建 ,1926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毕业 。
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 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 两人相识;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 式确立关系;1929年,生子周海 婴。1932年12月,通信集《两地 书》出版。
• 二字笔名有116个:翁隼 唐俟 旅隼 朔尔 家干 苇索 杜斐 何干 一尊 等。
•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 齐物论 唐丰瑜 唐元 期 周樟寿 黄凯音 戛剑生 康伯(白)度 隋洛 文 葛何德 董季荷 敬一尊 朝花社 编辑者 孺子 牛;
• 四字笔名有5个:宴之教者 宴之敖者 ELEF 旅 沪记者 楮冠病叟;
鲁迅生平
回国后的生活
1909年鲁迅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 的留日生涯,回到故乡。1912年5月, 鲁迅北上,开始了北京长达十四个春秋 的生活。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
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 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
等校授课 1927年许广平认识了鲁迅。
1929年生下儿子周海婴。
鲁迅生平
1935年,鲁迅先生的身体 每况愈下,加上国内斗争日趋紧 张。苏联作家几次邀请鲁迅先生 去黑海养病,鲁迅都拒绝了: “我并不怕敌人,敌人怕我。我 离开上海到莫斯科,只会使敌人 高兴。我知道苏联同志爱惜我, 但我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就这 样鲁迅先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鲁迅生平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 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 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Fra bibliotek鲁迅生平
1921年12月,他生动 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 篇小说《阿Q正传》。1924 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 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 《语丝》。
鲁迅生平
1912年5月,首次用"鲁 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 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 《坟》、《热风》、《彷 徨》、《野草》、《朝花夕 拾》、《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