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停车场规划研究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大城市停车位需求分析

大城市停车位需求分析
Analytic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orecast studying achievement to some city Of
some area,not only provided the certain theories basis,but have propped up for the plan adminislxative department provides decision-making resolve a city.
First,The article analyses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big city motor stoppage problem producing,and then point out the problem of city creation
2007年3月30日 重庆交通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07年3月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飞速增长,停车难已 成为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当务之急。停车位需求分 析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会给交通管理者提供 一个重要决策依据,对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指导意义。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荽趟缸
只期: p’)年4月5同
指导教师签名:
同期:们年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立题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数 量迅速增加,导致停车需求迅速增长。而停车泊位的严重不足所引起的动静交通 问题间的冲突,加重了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有动静之分,静态交通就是车辆的停放。过去,当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 较低时,停车问题显得不很突出,对停车问题的研究也没有引起重视。但随着我 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鼓励小汽车进入家庭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私人小汽车 保有量迅猛增长,停车问题逐渐呈现,并走向尖锐,有的城市或区域“停车难” 比“行车难”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研究解决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否 则由于停车难的问题将导致一系列的城市社会问题和交通问题。目前,停车难的 问题在我国的所有大城市都存在,已经成为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 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来的。 1.2立题的意义

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

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

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论文结构安排 (5)二、相关工作 (7)三、系统需求分析 (8)3.1 功能需求 (9)3.2 性能需求 (10)3.3 系统安全需求 (12)四、系统设计 (13)4.1 系统架构设计 (14)4.2 数据库设计 (16)4.3 模块详细设计 (17)五、系统实现 (19)5.1 开发环境 (20)5.2 核心功能实现 (21)5.3 系统测试 (23)六、系统应用与推广 (25)6.1 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26)6.2 用户反馈与评价 (28)6.3 推广前景与展望 (29)七、总结与展望 (30)一、内容描述本论文主要研究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停车场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收集停车场内车辆信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同时为停车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手段。

本文首先对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进行了阐述,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价值。

对国内外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系统的优缺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详细设计了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展示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

在数据采集模块中,采用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停车场内车辆数量、位置、状态等信息的实时采集。

在数据处理模块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在数据展示模块中,通过图形界面和报表形式,为用户和管理者提供直观的停车信息展示。

在系统管理模块中,实现了对停车场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了停车场的运营效率。

停车场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设计

停车场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设计

停车场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设计目录一、内容综述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7)1.4 论文结构安排 (8)二、系统需求分析 (9)2.1 功能需求 (10)2.2 性能需求 (11)2.3 安全性需求 (12)2.4 可用性需求 (13)三、系统设计 (15)3.1 系统架构设计 (17)3.1.1 系统总体架构 (17)3.1.2 模块划分 (19)3.2 数据库设计 (19)3.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20)3.2.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22)3.2.3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22)3.3 用户界面设计 (23)3.3.1 界面布局设计 (25)3.3.2 界面交互设计 (26)3.3.3 界面美观设计 (28)四、系统实现 (29)4.1 开发环境搭建 (31)4.2 核心功能实现 (31)4.2.1 车辆信息管理模块 (33)4.2.2 停车位分配模块 (34)4.2.3 收费管理模块 (36)4.2.4 导航与监控模块 (37)4.3 系统测试与优化 (38)4.3.1 单元测试 (39)4.3.2 集成测试 (41)4.3.3 性能优化 (42)五、系统部署与运行 (44)5.1 系统部署环境准备 (45)5.2 系统部署步骤 (46)5.3 系统运行与维护 (47)六、结论与展望 (50)6.1 研究成果总结 (51)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52)6.3 未来工作展望 (53)一、内容综述本毕业论文设计旨在构建一个智能化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旨在提高停车场车辆进出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并且提供车位信息监测功能,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本设计将综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以实现对停车场进行高效、便捷和安全的管理。

需求分析:本系统首先需要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确定用户的具体需求,包括车辆识别、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以及信息展示等。

停车位调研报告

停车位调研报告

停车位调研报告
《停车位调研报告》
为了解城市停车位的利用情况和停车难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停车位调研。

通过对城市不同区域的停车场和街边停车位的调查,我们总结了以下情况:
1. 停车位稀缺:在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停车位非常稀缺。

许多驾驶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找寻停车位,甚至只能采取停在远离目的地的地方。

2. 停车位资源浪费:虽然在一些区域停车位很紧缺,但在其他区域,停车位资源却被浪费。

一些商业区或办公区的停车场在部分时间内空置率很高,而街边停车位使用率也不高。

这造成了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3. 停车管理混乱:停车位的管理方式多样,有些停车场需要人工管理,而有些采用电子停车系统。

这种混乱的管理方式增加了驾驶者的不便,也增加了停车资源的浪费。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停车位规划: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需求,合理规划停车位资源,确保城市各处的停车位供需平衡。

2. 推广智能停车系统:引入智能停车系统,使停车位的管理更加高效、智能化,减少资源的浪费。

3. 加强管理与监管:建立严格的停车位管理与监管机制,加强对停车位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确保停车位资源的公平分配。

通过停车位调研报告,我们希望城市相关部门能够认识到停车位问题的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市民停车难题,提升城市停车位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车位研究报告全文

车位研究报告全文

车位研究报告全文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家车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城市中,车位成为一个日益紧张的资源。

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研究车位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车位进行全面研究,探讨车位规划、管理和优化的方法,并提出一些解决城市停车难的策略。

二、车位规划2.1 车位需求分析首先,对城市的车位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是必要的。

通过调查市民出行方式和车辆拥有情况,可以了解到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车位需求。

2.2 车位布局设计车位布局设计是确保合理利用空间的关键。

根据道路规划和建筑设计,可以合理规划车位的位置、数量和类型。

例如,在商业区周边设置停车塔楼,提供多层停车位,以满足高峰期的停车需求。

2.3 车位规划软件辅助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车位规划更加智能化。

借助车位规划软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和优化,快速得出最佳车位布局方案。

三、车位管理3.1 车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车位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该系统可以集中管理车位的使用情况、收费情况和违规情况,以便更好地统筹规划和管理。

3.2 充电桩合理布局由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的合理布局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分析城市电动汽车的分布和充电需求,可确定充电桩的合理位置和数量,提高充电效率。

3.3 车位共享平台建设建设车位共享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车位资源。

通过手机App等工具,市民可以查找附近可用的车位,并在线支付停车费用,实现车位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四、车位优化4.1 智能停车导航系统智能停车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车位的使用情况,引导车辆快速找到可用的停车位。

这种系统可以减少车辆在寻找车位上的时间和燃油消耗,提高停车效率。

4.2 智能车位预定系统通过智能车位预定系统,市民可以提前预定停车位。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车辆在路上的等待时间,还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停车位供应,达到优化停车资源的目的。

4.3 车位共享经济模式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可以将个人闲置的车位出租给其他车主使用,实现车位的共享和良性循环。

国内外立体车库现状及发展综述

国内外立体车库现状及发展综述

国内外立体车库现状及发展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私家车的普及,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平面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立体车库因其节约空间、提高停车效率等优点,逐渐成为城市停车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本文将对国内外立体车库的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

一、国内立体车库现状近年来,我国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立体车库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国内立体车库主要分为机械式和自动化两种类型。

1. 机械式立体车库机械式立体车库是最早出现的立体车库,其主要特点是由机械设备将车辆自动升降至停车位。

目前,机械式立体车库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住宅等多个领域。

例如,北京市的地下立体停车场、上海市的长宁区立体停车场等。

机械式立体车库具有节约空间、提高停车效率等优点,但其存在机械故障、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2. 自动化立体车库自动化立体车库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立体停车设施,其主要特点是由自动化设备完成车辆的升降、转移等操作。

自动化立体车库在我国的应用还比较少,目前主要应用于商业、住宅等高端场所。

例如,北京市的华贸中心、上海市的环球金融中心等。

自动化立体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小、停车效率高等优点,但其市场价格较高。

二、国外立体车库现状国外立体车库的发展比我国更早,其技术水平也更加成熟。

目前,国外立体车库主要分为机械式、自动化、半自动化等多种类型。

1. 机械式立体车库机械式立体车库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特点是由机械设备将车辆自动升降至停车位。

机械式立体车库在国外应用的场所也比较广泛,包括商业、住宅、机场等多个领域。

例如,美国的纽约市和旧金山市都有大规模的机械式立体车库。

机械式立体车库具有节约空间、提高停车效率等优点,但其存在机械故障、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2. 自动化立体车库自动化立体车库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特点是由自动化设备完成车辆的升降、转移等操作。

自动化立体车库在国外的应用场所主要集中在商业、住宅等高端场所。

研究停车场运营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研究停车场运营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研究停车场运营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停车场运营是城市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对于停车场的运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研究停车场运营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决策支持工具,旨在帮助停车场管理者和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高停车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I.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停车成为城市中的一大难题。

如何合理规划停车场、优化资源配置和提供高效的服务,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停车场经营者的重要任务。

而在面对庞大的停车场运营数据时,如何进行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以支持决策和提供决策依据,就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II. 数据收集与处理停车场运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首先需要确定收集哪些数据。

常见的停车场数据包括车流量、停车时长、停车位置等。

数据的收集方式可以是手动记录、感应器监测、摄像头识别等。

数据处理方面,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清洗数据可以对异常值进行剔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处理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去重和转换,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建模。

III. 数据分析方法1.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对停车场运营数据进行长期的数据趋势观察和分析。

可以借助图表绘制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来识别出停车场运营数据的长期变化趋势。

例如,通过观察车流量的季节性和逐年增长的趋势,可以提前预测和规划停车资源。

2.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对停车场运营数据在空间分布上的观察和分析。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可以将停车场位置和停车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识别出不同区域的停车需求差异。

例如,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停车需求热点和瓶颈位置,可以优化停车场布局和规划新的停车场。

3. 关联分析关联分析是通过挖掘停车场运营数据中的关联规则和模式,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以通过关联规则挖掘、频繁项集和序列模式等方法,找出停车场数据中的相互关联。

例如,通过分析停车时长和停车费用的关联规则,可以预测不同停车时长对应的收费标准。

国内外城市停车系统相关策略分析与研究

国内外城市停车系统相关策略分析与研究

国内外城市停车系统相关策略分析与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停车难题也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车辆增长速度快,停车位不足、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停车系统管理,推出一系列相关策略,以期减缓停车难的困扰。

本文将围绕国内外城市停车系统相关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其优缺点以及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启示。

1. 收费停车系统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停车系统实行收费停车的政策是常见的。

通过对停车位的收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城市提供一定的收入。

英国的伦敦市就实行了相对较高的收费标准,通过这种方式控制车辆的流量,减少道路拥堵。

2. 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是近年来一些国外城市推广的一项新型停车管理方式。

它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停车场系统中,通过感知技术、车辆自动识别和计费系统等,实现车辆的快速入库和出库,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减少停车位搜索时间,从而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3. 停车政策调整一些国外城市通过调整停车政策,如加强对非法停车的处罚力度、对城市内部实行限时停车等,来遏制车辆增长速度,有效减少城市道路的拥堵。

日本的东京市搭配了多种类型的停车位,在街道、居民区和商业中心分布均匀,减少了车辆寻找停车位的时间,缓解了交通拥堵。

二、国内城市停车系统相关策略1. 增加停车位资源当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增加停车位资源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多渠道开发并规划停车场、停车楼,提高市区停车位的数量,来解决停车难题。

2. 倡导公共交通在解决停车问题时,我国一些城市也在倡导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鼓励市民减少自驾车出行,从而减少了城市内部的车辆拥堵问题。

3. 实施智能化停车系统目前,一些国内大城市也开始逐步推广智能化停车系统,例如在停车场设置车牌识别系统、自动缴费系统,这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停车效率,缓解了停车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停车场规划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宋汝玫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4期
摘要:城市停车问题依然日益突出,处理好停车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加快规划停车设施的建设,加强系统性的停车政策法规体系的实施,是今后许多城市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对全面改善城市静态交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国外停车场规划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规定只有1988 年由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及《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很显然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目前许多省市都制订了地方性的规定,对停车场的规划提出了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及指导性要求,各地的标准差异较大。

由于各城市对停车场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以下问题:没有形成间隔一定路段就设置有一个停车场的规划,特别是在路边很少设置有社会性的小型停车场;一些较大型商场虽设有停车场,但没有明显的停车标志,不能有效引导车主入内停车;有些停车点停车后步行距离过远,致使车主不愿停车。

此外,多数旧的住宅区没有增加停车泊位,新建大厦和住宅区也没有设立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一些大型建筑物内的地下停车场被侵占它用,等等。

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涉及规划、城建、公安、交运、工商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和相对完备的法规体系,造成停车设施在选址、规模、收费等方面的诸多不合理性:一是停车设施建设与城市开发相脱节。

在城市开发中,停车设施用地常常无法得到保证,公共停车场建设只能见缝插针,布局很不均衡,导致部分路外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过大,停车不便;二是路内、路外停车设施的规划管理相脱节。

路边停车带的设置较少考虑周围地区路外车位的供给状况,未能与路外停车场的布局相结合;三是路内、外停车价格倒挂。

目前路内停车场无偿占用道路这一公共资源,建设成本和日常经营成本低,因未计入社会成本,收费相应便宜,而路外停车场的初期建设成本大,收费一般远高于路内停车场的标准。

路内、外停车场的非公平竞争,直接导致路外停车场的低停放率现象,无法有效发挥其社会效益。

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由于经济水平发展早,小汽车的停车问题很早就成为各国的普遍问题。

从发达国家的停车规划和布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基本都是从被动的增加停车位来满足停车需求的增加,逐渐发展到以停车需求控制用地,以停车位的供给来控制
交通量,即从被动建设转变为主动引导。

并且结合交通结构的调整,合理布局停车场和提高已有停车场的利用率相结合。

在长期的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中,各国积累的许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美国——从严格的停车位配建到车位供给的管理
早期,美国一些州为了确保停车场建设,实行了投入-利益分担制,要求新建停车场服务范围内的开发商负担一部分停车场建设费用,通常按均一费率或受益率向开发商征收,以此来促进地区的停车场建设。

在加州的帕罗阿尔特市规定,如果在停车场服务范围内的开发商没有满足配建停车场的标准的停车场,则根据建筑物的面积负担每13 ㎡一个车位的建设费用。

上世纪70 年代末,政府开始转向控制和管理停车场,提出征收就业地点停车税的方案,实施包括停车管理在内的“智能”增长战略,以减少交通拥挤,增加公交出行量。

在这些政策的规范下,美国目前的停车场布局呈现的是随城市布局均匀而合理地分布,只要有大量吸引人流的建筑的地方就有配建的停车场,在城市的中心地区一般以大型停车楼为主,而在城市边缘一般以地面停车场为主,而且停车场的容量和规模都略超过现状停车需求。

(2)英国——以保证中心地区交通为目标合理规划停车场
英国伦敦是欧洲大城市中交通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为了解决伦敦的交通问题,伦敦市在最中心的约10000 公顷的内伦敦停车地区(The Inner London Parking Area,简称为ILPA)控制路旁停车,实施路上停车管制。

从2003 年5 月12 日起,6:00-20:00 进入ILPA 地区的车辆将被征收通行费。

同时,在居民集聚的地段特别为居住区设置了特别停车区域,以极低的使用费提供给当地居民。

为了限制太多的停车场,限制在建筑物内设过多专用停车场,新建办公楼406的专用停车场设置了限度,办公楼与商店的配建停车场设置了上限,并动员私有停车场的所有者将其停车场向公共开放。

ILPA 区内严格控制停车场规模,以供给车位的数量来控制进入该地区的车辆。

目前,伦敦的停车场布置十分清晰,ILPA 边缘地区环绕着大量大型停车场,而在ILPA 区域内则均匀分布着许多停车场。

(3)德国——与城市交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停车场布局
德国在经历了爆炸式的停车需求增长后,许多的城市都采用了限制私人汽车交通,保障公共交通和行人优先的策略,由此来调整城市的交通结构。

而停车场的布局则紧密结合调整需要,合理地进行规划。

科恩市在城市中心采取了人车分离的措施,在中心区周边地区规划停车场,进入中心地区的车辆停放到这些停车场,然后步行进入中心地区,实行边缘停车的策略。

汉堡市通过建设高速铁路网,设置郊外P&R(Parking and Ride)停车场,提高换乘的便利性,来限制市区内的停车。

P&R 停车场采用统一收费价格,并在停车场附近建设了购物中心等服务设施。

亚琛市通过停车场诱导系统,利用交叉口和道路上的信息系统,实时发布各停车场信息,引导车辆合理利用停车场,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

(4)日本——完善的停车场法规规划停车场布局
日本很早就出台了停车场建设、规划、管理的相关法规,在法律的保障下确保了停车场的用地布局和规划的合理性。

在购车的同时,要求购车者自备停车位。

对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民间企业给予停车场规划费、建设费等的补助。

上世纪70 年代后,为了削减中心地区的停车需求,缓减交通压力,提高了市中心的停车费,并采取累时加倍收费的办法。

同时,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动态停车诱导系统显示停车场停车位信息和路径信息;或通过通讯手段预约停车位,提高停车位利用率。

(5)新加坡——独具特色的MSCP 停车库
新加坡在 80 年代后期经历了机动车的快速增长,而由于前期的规划中,只是在每个组团或前后两栋楼楼距间围出一片空地,在其中留出单向行车道后,用白线划出10-3O 个车位。

此方法满足了当时的需要,但随着车辆的增加,则造成了停车场周边停放的现象,堵塞了交通。

在接下来的住宅区建设及旧区改造中高度重视并倾力解决其中的停车问题,多层停车楼(Multi-storey car Park,简称为MSCP)被广泛采用。

多层停车楼一般选址在居住区用地的“边缘”(比如高层建筑的巨大阴影区里、南北向狭长地块)地段,用地紧凑、空间效益高,所以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建设中具有很强的综合效益。

新加坡的停车场布局是以居住区为块分布,而大多的居住区停车场采用的都是MSCP 式停车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