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铝复合膜袋质量标准
镀铝膜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

镀铝膜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镀铝膜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看似一个很专业的话题,其实也挺接地气的,尤其是在日常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咱们要关注的其实就是如何确保这些膜的质量能达到标准,不能马马虎虎,毕竟做事讲究的是“精益求精”。
所以,咱们聊聊镀铝膜的质量控制,看看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出问题。
镀铝膜是指在薄膜上镀上一层铝金属的材料,它通常用于包装、电子、汽车等多个行业。
因为铝金属有很好的反射性、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所以这种膜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它的使用效果。
如果镀铝膜的质量不过关,那不仅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还会造成浪费,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想想看,一袋用镀铝膜包装的食品,如果膜有瑕疵,密封不好,食品可能就容易变质,这可不得了!那怎么确保镀铝膜的质量呢?答案就在质量控制上。
镀铝膜的质量控制其实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得从多个环节入手。
要注意原材料的选择,铝金属的纯度、薄膜的厚度等等,直接影响到镀铝膜的性能。
如果原材料选错了,就像盖房子用错了砖,别说质量不稳定,成本也能让你翻车。
好了,原材料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镀铝工艺了。
要保证镀铝膜的质量,工艺控制很关键。
镀铝的时候,温度、压力、时间等都得精确控制,一点差错,膜的质量就不稳定,可能就出现色差、气泡或者镀层不均匀等问题。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怎么知道这些质量控制得好不好呢?是不是得有一些具体的检验方法?当然有啦。
质量检验可不是随便搞搞的,必须得严谨。
外观检查是最基础的一步。
拿到镀铝膜,首先得看看有没有明显的瑕疵,什么褶皱啊、气泡啊、脱落的地方。
这些看起来小问题,但影响可大了!不过,光靠眼睛看可不行,接下来得用一些专业工具,像是测厚仪,来检查膜的厚度是否均匀。
镀铝膜的厚度直接决定了它的质量,太薄了可能抗拉强度不够,太厚了又浪费成本。
然后是密封性测试。
这可不能忽视,要知道,镀铝膜常常是用于包装,包装一旦不严密,就得给产品“开了个口子”,搞不好产品就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或者受潮。
镀铝复合膜袋质量标准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编号:WJ-ZL-BC-009-01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质量标准批准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制定人/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物料管理部1.目的建立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检验的质量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的质量检验3.职责质检员、质检室主任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包材标准(YBB00132002-2015)5.检查内容5.1【鉴别】红外光谱取本品适量,照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YBB00262004-2015)第四法测定,每层应分别与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铝、纸成分可不做)5.2【外观】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
不得有穿孔,异物、异味、粘连、复合层间分离及明显损伤、气泡、皱纹、赃污等缺陷。
复合袋的热封部位应平整、无虚封。
5.3【阻隔性能】5.3.1水蒸汽透过量照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1037-88)的规定进行。
试验时热封面向湿度低的一侧,试验温度(38±5)℃,相对湿度(90±2)%,应符合表2的规定。
5.3.2氧气透过量除另有规定外,按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1038-2000)的规定进行。
试验时热封面向氧气低压侧,试验温度(23±2)℃,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阻隔性能定,纵、横向剥离强度平均值应符合表3规定。
5.5【复合袋的热合强度】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2015)测定。
测得值应符合表3规定。
表3机械性能5.6材料溶剂残留量(YBB00312004-2015)测定法测定,溶剂残留总量不得过5.0mg/m2,其中苯及苯类溶剂残留量均不得检出。
5.7【袋的耐压性能】取5个袋,袋内填充约二分之一袋容量的水,并热合封口(参照生产工艺采用的热合条件)。
将试样逐个放在上、下板之间,试验中上、下板应保持水平,不变形,与袋的接触面必须光滑,上、下板的面积应大于试验袋。
MS5821T001( 铝箔复合袋材料验收标准)

Q / 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Q/ZX-MS 5821T001铝箔复合袋材料技术标准发布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保证本公司产品的采购、认证、检验及例行实验而制定此标准。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康讯技术一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敏。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胡浩。
本标准于年月首次发布。
5821T001标准(试行)Q / ZX-MS5821T0011.适用范围本标准明确公司外购的用于包装的铝箔复合袋材料的质量要求,保证采购材料规范性检验标准的完善、贯彻和实施。
指导铝箔复合袋材料的供应商生产及来料检验.2.引用标准GJB2605-96 可热封柔韧性防静电阻隔材料规范Q/ZX 14.004–2001 来料包装通用技术要求GB/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3.内容:3.1.技术要求3.1.1.材料平均厚度: 80±6μm。
3.1.2.外形尺寸和偏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1.3.不得有对使用有碍的气泡、穿孔、复合层分离、异味、脏污、条纹、暴筋、塑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缺陷。
3.1.4.热封宽度≥10mm。
3.1.5.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4.检验规范4.1.厚度和偏差。
使用千分尺检验,至少测量三点,结果以平均厚度表示,计算结果准确到0.001mm。
厚度偏差及合格判定:80±6μm,合格;80±10μm,超差使用。
4.2.外形尺寸和偏差用大于被测材料宽度、分度为1mm的钢直尺,将铝箔复合袋沿平面拉开,注意确保对材料仅施加最小的拉伸,并将钢直尺置于材料上,使尺与材料纵向成直角,尺上的零刻度与材料左侧长边成一直线。
确定材料右侧长边在尺上的精确位置,精确到1mm。
判定见表2:表24.3.外观质量目测,有对使用有碍的气泡、穿孔、复合层分离、异味、脏污、条纹、暴筋、塑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缺陷,判定不合格。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质量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依据GB/T28118-2011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建立其内控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的采购、储存、检验的质量控制。
3.0职责
3.1供应链部负责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的采购,供方质量必须符合控制指标项下要求;
3.2库管员负责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的大小,“外观”等项目的验收;
3.3库房以供方质量证明或质量管理部检验报告单为依据办理入库等相关手续。
4.0质量标准
4.1外观:应平整,无皱纹,封边良好。
不得有裂纹。
4.2控制指标:
提供检验报告书。
4.4贮藏:干燥处,密封保存。
4.5复检期:12个月。
复合铝箔袋(膜)的检验标准

±0.4%
膜卷端面
不平整度
≤3mm
二、物理性能检测标准:
项目
指标标准
检测方法
耐热性能
无明显变形、热封部位无剥离现象
生产过程中实测
跌落性能
袋与内装物总重量
≤100g
跌落高度800mm
无渗漏、无破裂
取3个样品袋,内装规定重量的实际填充物或类似内容物后封口,在水泥地上按规定高度将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自由落下一次,进行目测
溶剂残留量
≤10mg/m2
见备注一
氧气透过量
≤0.2cm3/m2·24h·atm
按GB1038的规定进行
水蒸气透过量
≤0.3g/ m2·24h
按GB/T16928的规定进行
同色密度偏差
≤0.05Ds
按GB7707-87的规定进行
套印偏差
±0.3mm
撕裂力(纵横向)
≥3.0N
按QB/T1130的规定进行,其中纵横向试样各裁取至少3个,试验时以单个试样进行测定,撕裂负荷数值,以3个试样最大撕裂负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N
偏
差
铝
箔
袋
袋宽偏差
±1mm(袋宽度<100)
±2mm(袋宽度101~400)
游标卡尺测量
袋长偏差
<400mm±1.5mm
≥400 mm±2.0mm
封口宽度
±10%
烫脚长
≤100mm≤3mm
101~400mm≤4mm
≥400mm≤5mm
厚度偏差
+ 10%
螺旋测微仪测量
铝
箔
膜
膜宽偏差
±0.5mm
游标卡尺测量
复合膜袋检测标准

复合膜袋检测标准《复合膜袋检测标准:守护包装安全的“武林秘籍”》嘿,你知道吗?在商品的世界里,复合膜袋就像是超级英雄的战衣,默默地保护着里面的宝贝。
但如果这个“战衣”不符合标准,那就像是超级英雄穿了件破洞的衣服,不但没了帅气,还可能让宝贝受到伤害呢!复合膜袋检测标准可绝绝子,是保障商品安全、品质以及消费者权益的秘密武器,要是不重视这个标准,那在商品流通的“江湖”里,可到处都是“拦路虎”呀!一、“材质大阅兵:分清好坏是关键”“在复合膜袋的材质王国里,可别做个‘糊涂蛋’,不同材质就像不同的士兵,各有各的本领。
”复合膜袋的材质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塑料与塑料复合、塑料与纸复合等。
不同的材质组合有着不同的特性和适用场景。
比如,聚乙烯(PE)材质的复合膜袋,就像一个柔软的“小棉袄”,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防潮性,常用于食品包装中的一些需要柔软包装的产品,像糕点之类的。
而聚酯(PET)材质则像是一个坚强的“盾牌”,它有着较好的强度和透明度,常常被用于一些对包装外观和强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如一些高档的电子产品包装。
如果材质选用错误,就像是让一个“文弱书生”去干“大力士”的活,那必然会出现问题,这可是个低级失误大赏!二、“印刷清晰度:美美的外观有讲究”“印刷在复合膜袋上可不能是‘鬼画符’,清晰的印刷就像模特的精致妆容。
”印刷质量在复合膜袋标准里也是重要的一环。
清晰、准确的印刷就像给复合膜袋穿上了一件漂亮得体的衣服。
从产品的标识、说明到图案,都需要清晰可辨。
如果印刷模糊不清,就像你看到一个人脸上的妆容花成了一团,那可太糟糕了。
例如,在药品的复合膜袋包装上,药品的名称、使用方法、保质期等信息如果印刷不清晰,这就像是给患者设置了一个“迷宫”,很容易导致患者误食或者使用不当。
这难道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三、“密封性能:守住宝贝的防线”“复合膜袋的密封性能啊,那可是‘城墙’,要把里面的东西紧紧护住。
”密封性能如同复合膜袋的“安全锁”。
面膜袋基本质量要求

面膜袋基本质量要求面膜袋包装通常指的是铝塑复合真空包装袋,目前多数面膜主要结构为:PET/AL/PE、PET/AL/PET/PE、PET/VMPET/PE、BOPP/VMPET/PE、BOPP/AL/PE、MAT-OPP/VMPET/PE、MAT-OPP/AL/PE等,从原料本身来分析,一般面膜包装袋主要分为镀铝袋和纯铝袋两种。
镀铝袋是高温真空状态下,把高纯度的金属铝均匀涂在塑料膜上。
纯铝袋则是纯金属铝压片延伸而成,与塑料膜复合,可以提高塑料的阻隔性、密封性、保香性、屏蔽性等功能。
也就是说,纯铝面膜袋更适合于当下面膜包装袋的市场要求。
本篇我们主要讲述下面膜袋产品的基础质量要求,仅供在优品社群中的采购包材的朋友参考:一、基本外观要求1、异色点、气泡:主视允许≤0.5mm的I个或2个不集中点但不影响LOGO及版面;非主视面许≤0.5mm的2个或3个不集中点但不影响版面;2、卫生:袋内无严重污染产品的杂质。
(头发、昆虫等)、袋表面平整,切口位置在箭头前方,不允许有穿孔、裂痕、刮伤、污染、皱折以及异物附着。
3、破裂、粘连:目测无明显的褶皱、折痕,不得有穿孔、破裂、粘连二、表面处理与图文印刷要求1、色差:膜袋的主体颜色与经双方确认的颜色标准样一致,在偏差限度内;同一批或连续两批之间也不得有明显色差。
按SOP-QM-B001进行检验。
2、印刷瑕疵:图案和文字其内容、字体、偏差、颜色、大小须符合标准样品的要求且图案或字体需整齐清楚,不得有明显的字体模糊、移位、毛边、套印不准、无重影、虚字、模糊、漏印、刀线、异色污染、色斑、白斑、杂质等瑕疵。
3、套印偏差:用精度0.5mm的钢尺测量,主体部位≤0.3mm,其他部位≤0.5mm。
4、图案位置偏差:用精度0.5mm的钢尺测量,偏差不超过±2mm。
5、条形码或二维码:识别率在C级以上。
6、印刷附着度:用3M810胶带测试,无明显脱落(字体允许轻微脱落,但不影响阅读)非LOGO、名称等重要位置7、印刷倾斜:并排最高与最低之比≤0.5mm三、产品结构要求1、长度、宽度和封边宽度:用精度0.5mm的钢尺测量,与标准样品的偏差不超过±0.5mm。
铝箔袋质量标准

不得有异味、异臭、混浊和脱色现象。
复合层间剥离采用手撮揉10次
应无明显分层现象
厚度
12±2μm(铝箔袋)
尺寸
180mm×280mm×11丝(500克铝箔袋)
170mm×220mm×11丝(200克铝箔袋)
140mm×180mm×11丝(100克铝箔袋)
尺寸偏差
宽度偏差(mm)
ABC有限公司GMP技术文件
题 目
铝箔袋质量标准
编 码:
共2页
第1页
制 定
审 核
批 准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质量部
颁发数量
份
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QC、QA、生产部、技术部
修订原因
公司组织机构变更、重新修订文件
1、目的为便于控制铝箔袋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标准GB10005-88,QB/T1871-93
±2(宽度<100mm);±3(宽度101-400mm)
厚度偏差(%)
±10
长度偏差(%)
±2(宽度<100mm);±3(宽度101-400mm)
封口宽度偏差(%)
±0
跌落性能
80cm处跌落,应无渗漏,无破裂
注:
单项不合格率不能超过1%。
3、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铝箔经粘合剂复合而成的食品包装袋。
4、责任者质量部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内容
检验项目及指标
要求
外观
平整度
应平整,无皱纹,封边良好
气泡、裂纹、孔隙和复合层
不得有明显气泡、裂纹、孔隙和复合层剥离现象
色泽、气味
色泽正常,无异味、异嗅及附着异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检验的质量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的质量检验
3.职责
质检员、质检室主任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依据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包材标准(YBB00132002-2015)
5.检查内容
5.1【鉴别】红外光谱取本品适量,照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YBB00262004-2015)第四法测定,每层应分别与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铝、纸成分可不做)
5.2【外观】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
不得有穿孔,异物、异味、粘连、复合层间分离及明显损伤、气泡、皱纹、赃污等缺陷。
复合袋的热封部位应平整、无虚封。
5.3【阻隔性能】
5.3.1水蒸汽透过量照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1037-88)的规定进行。
试验时热封面向湿度低的一侧,试验温度(38±5)℃,相对湿度(90±2)%,应符合表2的规定。
5.3.2氧气透过量除另有规定外,按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1038-2000)的规定进行。
试验时热封面向氧气低压侧,试验温度(23±2)℃,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阻隔性能
定,纵、横向剥离强度平均值应符合表3规定。
5.5【复合袋的热合强度】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2015)测定。
测得值应符合表3规定。
表3机械性能
5.6
材料溶剂残留量(YBB00312004-2015)测定法测定,溶剂残留总量不得过5.0mg/m2,其中苯及苯类溶剂残留量均不得检出。
5.7【袋的耐压性能】取5个袋,袋内填充约二分之一袋容量的水,并热合封口(参照生产工艺采用的热合条件)。
将试样逐个放在上、下板之间,试验中上、下板应保持水平,不变形,与袋的接触面必须光滑,上、下板的面积应大于试验袋。
根据表4规定加砝码保持1分钟(负荷为上加压板与砝码重量之和),目视,不得破裂或泄漏。
5.8
的热合条件)。
将试样按表5高度逐个自由落于光滑、坚硬的水平面(如水泥地面)。
目视,不得破裂。
0.3㎝的小片)三份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70℃±2℃)、65%乙醇(70℃±2℃)、正己烷(58℃±2℃)200ml浸泡2小时后取出,放冷至室温,用同批试验用溶剂补充至原体积作为供试液,以同批水、65%乙醇、正己烷为空白液,备用。
5.9.1重金属照重金属检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限量检查法第一法目次0821 P101)测定,应符合规定。
5.9.2易氧化物精密量取水浸液20ml,精密加入高锰酸钾滴定液(0.002 mol/L)20 ml 与稀盐酸1ml,煮沸3分钟,迅速冷却,加入碘化钾0.1g,在暗处放置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 mol/L)滴定,滴定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液0.25 ml,继续滴定至无色,另取水空白液同法操作,二者消耗滴定液之差不得过1.5 ml。
5.9.3不挥发物分别取水、65%乙醇、正己烷浸出液与空白液各100 ml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105℃干燥2小时,冷却后精密称定,水不挥发物残渣与空白残渣之差不得过30.0㎎;65%乙醇不挥发物残渣与其空白残渣之差不得过30.0㎎;正己烷不挥发物残渣与其空白残渣之差不得过30.0㎎。
5.10【微生物限度】取试样开孔面积为20㎝2的消毒过的金属模板压在内层面上,将无菌棉签用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换1支棉签再擦抹5次,每个位置用2支棉签共擦抹10次,共擦抹5个位置100㎝2。
每支棉签抹完后立即剪断(或烧断),投入盛有30ml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锥形瓶中(或大试管)中。
全部擦抹棉签投入瓶中,将瓶迅速摇晃1分钟,即得供试液。
取提取液照微生物限度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附录1100)测定。
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微生物限度指标
5.11【异常毒性】照异常毒性检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生物检查法目次1141 P153)测定,应符合规定。
附件:检验规则
1、产品检验分为全项检验和部分检验。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标准的要求,进行全项检验。
(1)产品注册
(2)产品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后,重新生产
(3)监督抽验
(4)产品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
3、产品批准注册后,药包材生产、使用企业在原料产地、添加剂、生产工艺等没有变更的情形下,可按标准的要求,进行全项检验。
4、外观检验:复合膜按每卷膜取2米进行检验。
5、尺寸偏差见表7。
应商提供的该批物料全项检验合格报告单原件的基础上,我公司按下列内控检验。
6.1外观:
6.1.1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
不得有穿孔、异物、异味、粘连、复合层间分离及明显损伤、气泡、皱纹、脏污等缺陷。
复合袋的热封部位应平整、无虚封。
6.1.2版面布局:文字或商标图案的位置布局应与标准标本一致。
6.1.3颜色式样:颜色、式样、色度等应与标准样本一致。
6.1.4文字检查:印刷的文字、字体、字母、符号或图案标志等应与标准样本一致,误差不得过±3%。
6.1.5印刷情况:用手擦拭版面,文字或图案等不得脱落或掉色。
6.2规格尺寸:用尺子、游标卡尺测量,规格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
钠-蛋白胨缓冲液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换1支棉签再擦抹5次,每个位置用2支棉签共擦抹10次,共擦抹5个位置100cm²。
每支棉签抹完后立即剪断(或烧断),投入盛有30ml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锥形瓶(或大试管)中。
全部擦抹棉签投入瓶中后,将瓶迅速摇晃1分钟,即得供试液。
取提取液照微生物限度测定。
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微生物限度指标
6.4数量
7、物料基本信息:
7.1 经批准供应商:见供应商目录
7.2 取样规程:ZK-SMP-GG-046-01
7.3 检验规程:ZK-SOP-BC-009-01
7.4 贮存条件:常温贮存,保持于干燥、清洁处。
7.5 复验期: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