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有余数的除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 完整版PPT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 完整版PPT课件

6÷2=3(盘)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正好摆3盘 。
二、探究新知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 在你还会摆吗?
二、探究新知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摆3盘,还剩1个。
7÷2=3(盘) ……1(个)
怎样把摆的过 这程 个用 算算 式式 表是 示什 么出意来思呢??
三、巩固练习 2(1)9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 )4人,还 剩( )支。 1
9÷2= 人4 …… 支 1
三、巩固练习
2(2)9支铅笔,平均分给4人。分一分,把分的结果画出来。 多出1支
每人分 支2,还剩 支。 1 9÷4= 支2 …… 支 1
三、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有21个面包,选一种装法圈一圈,填一填。
余数表示什么?
7÷2=3(盘) ……1(个)

… … …
被 除商 除数 数
余 数

(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下的数)
为了分清商和余数,我们在商和余数的中间用6个 小圆点隔开。
7÷2=3……1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二、探究新知
7÷2=3(盘) ……1(个)
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
后剩下的数量,所以余 数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 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还剩1个草莓。
二、探究新知 比一比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7÷2=3(盘)……1(个)
余 数 从分草莓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平均分时,会出现 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当有 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就把剩余的数叫余数。
二、探究新知

有余数的除法PPT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PPT课件

课件contents•引入与概念•运算方法与步骤目录•实例分析与计算•应用场景与拓展•练习题与答案解析引入与概念01如何分配物品,使得每个人得到的数量不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能整除的情况怎么办?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引入问题有余数除法定义有余数除法的概念两个整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商为整数,余数为非零整数的除法运算。

余数的定义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乘积后所得的数。

有余数除法表示方法a ÷b =c …… r,其中a为被除数,b 为除数,c为商,r为余数。

无余数除法中,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商为整数;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商为整数,余数为非零整数。

结果差异无余数除法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有余数除法不满足这些运算性质。

运算性质无余数除法常用于等分、计算比例等问题;有余数除法常用于解决分配、周期等问题。

应用场景与无余数除法区别运算方法与步骤02将被除数、除数和商按照竖式格式排列。

列竖式如果余数大于除数,说明试商偏小,需要调大;如果余数小于除数,说明试商偏大,需要调小。

调整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估计一个接近的商。

试商将试商与除数相乘,得到积。

相乘将被除数减去积,得到余数。

相减0201030405竖式运算方法运算步骤详解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商的位数。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依次与除数相除,得到每一位的商和余数。

将每一位的商相加,得到最终的商。

根据被除数的最高位和除数的最高位进行试商,确定商的最高位。

010204注意事项在列竖式时,要保证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数对齐。

在试商时,要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估计,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试商。

在相乘和相减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符号问题。

在得到最终的商后,要检查余数是否为零,以确保运算的正确性。

03实例分析与计算03例子1:23 ÷5 = 4...3计算过程:23 -5 ×4 = 3被除数为17,除数为3,商为5,余数为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课件)(共17张PPT)
1 2
合作探究
小棒根数
9根 12根 10根 11根
每几根摆一个三角形 摆成几个三角形
3
3
3
4
3
3
3
3
还剩几根
1 2
算式
9÷3=3(个) 12÷3=4(个) 10÷3=3(个)……1(根)
11÷3=3(个)……2(根)
10÷3=3 10÷3=3剩1(根) 10÷3=3多1(根)
探究新知
有10根小棒,能摆几个 ?
圈了( )组,剩下( )个。 17 ÷ 2= (组)…… (个)
1.圈一圈,填一填。 (2)23个 ,3个3个的圈。
圈了( )组,剩下( )个。 23 ÷ 3= (组)…… (个)
2.填一填。 9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 )人, 还剩( )支。
9 ÷ 2= (人)…… (支)
2.填一填。 9支铅笔,平均分给4人,把分的结果画出来。
每人分( )支,还剩( )支。
9 ÷ 吧!
欢迎大家!
有9根小棒,能摆 几个三角形?
有10根小棒,能摆几 个三角形?
有11根小棒,能摆 几个三角形?
有12根小棒,能摆 几个三角形?
合作探究
小棒根数
9根 10根 11根 12根
每几根摆一个三角形 摆成几个三角形
还剩几根
摆一摆
利用信封里的学具,小组合作,数 出相应数量的小棒,摆出三角形。
1.先想一想,摆一摆,再填一填。 2.如果没有剩余不用填写。 3.1人数、1人摆、1人检查。 4.计时5分钟。
合作探究
小棒根数
9根 10根 11根 12根
每几根摆一个三角形 摆成几个三角形
还剩几根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数学教学PPT课件(8篇)

《解决问题》数学教学PPT课件(8篇)

6米=60分米
60÷8=7 (口条答):·最·多·能·够·扎·(4(7 元))个礼品盒饭?
学以致用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PT
买整箱饮料平均每瓶比零买便宜多少钱?
36÷ 9=4(元) 5-4=1(元) 便宜1元
整理与复习
6 3
6 7
课件PPT
6 5
整理与复习
2、用竖式计算
7
49 4
8
72 8
课件PPT
7
56 0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课时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分析问题、自主解答 问题的过程。 2、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实际 问题,能比较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愿意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问题,体会解决 问题的数学基本思想。
25×(64+36) =25×100 =2500
294÷(336÷8) =294÷42 =7
要使两个人的书同样多,亮亮要给红红几 本书?
观察上图,说一说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要使两个人的书同样多,亮亮要给红红几 本书?
一双手套和一双袜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观察上图,说一说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答?
18
9
先算出3双袜子多少钱。 54-27=27(元)
电视机厂3天生产电视机108台。 (2)照上面的情况,完成900台电视机的 生产任务,需要多少天?
108÷3=36(台) 900÷(108÷3)
900÷36=25(天) =900÷36
=25(天) 答:需要25天。
练一练
1.王阿姨是一位做儿童服 装的巧手,一周可以做75 套儿童服装。
(1)照这样计算。15天可 以做多少套儿童服装?

有余数的除法.ppt ppt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ppt ppt课件
9支铅笔 给3个人 ( 3 )支
9 3 = 3(支)
有余数的除法.ppt
有余数的除法


一共有 平均分 每人分到 剩下
9支铅笔 给2个人 ( 4 )支 ( 1 )支
有余数的除法.ppt
余数
9支铅笔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 4 支,多 1 支。
9 ÷2 = 4(支) ……1(支)
读作:9除以2,商4余1
7 5 37
35 2
7 4 28
28 0
4
5
5
26 20
6
改正
×
5
26
25 1
6
4
3
14 18
2
改正3
×
14
12 2
有余数的除法.ppt
有21个面包。
第一种装法:
第二种装法:
第三种装法:
你想选择第 种包装方法。这些面包可以装 袋,还剩 个。 并列出除法算式。
有余数的除法.ppt



书53
21个面包
ppt???平均分给33个人一共有99支铅笔每人分到支33刚好分完9??33支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ppt
三年级上学期
有余数的除法.ppt LZH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最大能填几?
6×(5)<33 8×(4 )<36 4×(7 )<30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共12张PPT)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共12张PPT)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
合作要求:
1、数一数:你们组的礼物一共有多少 个。
2、分一分:把礼物平均分给你们小组 的4个同学。
3、说一说: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们是怎 么分的。
8
8 9
8 9
10总数Leabharlann 18 29 3104
12
平均分给4个同 学
剩余情况
正好分完
总数
平均分给4个同
8

12
剩余情况
分后还有剩余
总数
平均分给4个同
9

剩余情况
10
圈一圈,填一填
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7)组, 剩下( 2)个。
23÷3=7(组)…… 2(个)
想一想,说一说
16÷3=5……1
游戏——抱一抱
规则:听到数字几,几名同学就抱在一起,组成1组。
423
在今天的课堂中你有 什么收获?
谢谢观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PPT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PPT课件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 和除数的关系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7÷2=3(盘)……1(个)
…余数
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7÷2=3(盘)……1(个)
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演讲人: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 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巩固练习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 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2. 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7 )组,剩下( 2 )个。 23÷3= 7(组)…… 2(个)
例2 用小棒摆正方形
1. 分别用8根、9根、10 根 、 11 根 、 12 根 小 棒 摆 正方形,你能摆几个这 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 摆一摆。

《解决问题例》有余数的除法PPT课件2 (共10张PPT)

《解决问题例》有余数的除法PPT课件2 (共10张PPT)

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
是星期几?
完成建议 :第一问独立完成。

第二问指导找关键信息:30天、7天,体会商和余数 与这个问题的关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梳理: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在研究3位 同学的想法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 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 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 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2、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 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 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5、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一)审读题意,独立尝试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最多”是什么意思?

2. 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四、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问题:1. 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 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3. 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四、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三)对比感悟,提升认识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 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一)独立尝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 我们一起看一看。
问题:1. 这个问题和刚才解决划船的问题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2. 刚才余下“2人”就要增加1条船,现在余下“1元”, 怎么不增加1个面包呢?

3. 想一想今天研究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五、课堂作业
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1~3题。

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有27 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 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 至少要运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 监控:为什么要“加1”。

四、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例5)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1. 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 “至少”是什么意思? 2.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三)讨论辨析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1. 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 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 2. 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
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