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内部结构揭秘(七)
航空母舰及其结构特点

航空母舰及其结构特点一、概述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机编队的海上活动的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它是现代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最大,也是作战能力最强的舰种。
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地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航空母舰上部有一个供飞机起飞、降落用的宽阔而平坦的飞行甲板,飞行甲板以下有8至11层甲板,船底为双层底。
为保证有最宽阔的飞行甲板,上层建筑、烟囱及桅杆等一般集中在船体中段的右舷;上层建筑甲板有6至9层,在上层建筑内布置各种指挥部门的舱室。
飞行甲板两侧的下面为飞行甲板走廊。
舷侧有突出的舷台布置火炮、导弹、起重机及小艇等。
飞行甲板上的其余甲板面积可分为起飞、降落和待机三个区域,起飞跑到位于舰首部,飞机起飞时是向艏端冲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本舰航速以加快飞机起飞速度;降落跑道在航空母舰上称为斜角甲板,它位于舰尾部左舷其中心线与起飞甲板之间的夹角为10度左右,飞机着舰是从舰尾沿着斜角甲板进入,这样飞机的着舰速度相对减小,有利于飞机降落。
由于航空母舰上的起飞跑道长度有限,飞机滑行之甲板端是还不可能加速至起飞速度,为此在飞机甲板首部装有飞机弹射器,可使飞机加速到足以起飞的速度。
此外,飞机着舰时的降落速度仍然很高,而斜角甲板的长度也有限,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着舰后的飞机将很快中越甲板复飞或掉入海洋,为此斜角甲板后部装有阻拦索、阻拦网等,以保证飞机安全着舰和停止。
平时飞机存放在飞行甲板下的机库里,使用时依靠升降机吧飞机从机库里运升至飞行甲板上待机区。
舰员的生活、工作区也大部分在飞行甲板以下。
舰上还装有各种现代电子设备,供驾驶航空母舰和指挥作战飞机使用。
为增强航母的防护能力,在航母船体的两舷中部的水线区域(2/3船长范围内)有舷部装甲,厚度为50~150mm,最厚的达200mm。
航空母舰科普知识

航空母舰科普知识
航空母舰是一种庞大的军舰,专门用于搭载、运输和支援大量舰载机。
航空母舰可以在海上作战,拥有强大的打击能力和远程作战能力,是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以下是航空母舰的一些科普知识:
1. 船体结构:航空母舰通常具有平坦、宽阔的飞行甲板,上面有多个弹射器和拦阻索,用于发射和着舰舰载机。
船舷两侧还有多个升降机,用于将飞机从机库运送至飞行甲板。
2. 船载飞机:航空母舰可以搭载多种类型的舰载机,包括战斗机、攻击机、侦察机、直升机等。
这些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投放、接收和维护,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如作战打击、侦察情报收集和救援行动等。
3. 弹射器和拦阻索:航空母舰上通常配备有弹射器和拦阻索系统,用于将舰载机从甲板上快速发射和着舰。
弹射器可以通过蒸汽或电磁力将飞机加速到起飞所需的速度,拦阻索则能够迅速将着舰的飞机停下。
4. 水上舰群:航空母舰往往不是孤立行动的,而是与其他战舰、潜艇和辅助舰艇组成水上舰群。
水上舰群的各个舰艇相互配合,能够提供更强大的作战能力和防御能力。
5. 动力系统:航空母舰通常采用核动力系统,也有少数使用传统燃油动力系统。
核动力系统具有长航程、长时间持续性和高速度的优势,能够为航空母舰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6. 作战能力:航空母舰作为强大的海上作战平台,能够迅速投放舰载机,展开远程打击,支援地面部队,并具备空中防御和反舰作战能力。
航空母舰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和战
术作用。
航空母舰的建造和维护成本高昂,操作复杂,需要庞大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能力和作用,航空母舰在现代战争中仍然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
航空母舰集锦

航母的由来
:1922年以前,大多航空母舰都是用其他舰船改装而成(如巡洋舰, 战列舰.运煤船,客船,海峡渡轮等)其名字的叫法也各不相同,通常 称水上飞机母舰.1922年初,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签约了,协定上 确定了美,英各保持15艘战列舰,日本9舰,法国和意大利各5艘;还 对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作了分配,美,英各为13.5万吨,日本 8.1万吨,法国和意大利各为6万吨.协定还给航空母舰第一次正式 下了定义:所谓航空母舰是一种标准排水量在1万吨至2.7万吨的 军舰,为装载和起降飞机的专门目的而建造,航空母舰火炮的口径 限制为203毫米,不得超过10门;而后来呢,各国航空母舰越造越大, 而航空母舰的名字就是从那时候正试定义的 The origin of the aircraft carrier: 1922 years ago, most of the aircraft carrier is modified with other ship into. In early 1922, the Washington naval 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provisions after signing the number of countries, ton of aircraft carriers, and had the official name of a aircraft carr 美国尼米兹级超级航母有大约10亿个部件,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机械系 统之一。但是在概念层面上,它们却是非常简单的。它们的基本任务只有四种: 跨海运输各种飞机 飞机的起飞与降落 作为军事行动的移动指挥中心 为工作人员提供居所为完成这些任务,航空母舰需要结合作为一艘船舰的各种元素, 它是一个空军基地,也是一座小城市。其中包括: 飞行甲板,在船顶部的一个平坦的平面,可用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机库甲板,位于甲板下方的一个区域,暂时不用的飞机就放在那里 导航室,在飞行甲板顶部的一个建筑,指挥官可以在那里指挥飞行和船只的运作 船员生活和工作的房间 动力装置和推进系统,用于为航母的航行提供动力,并为整艘船发电 其它各种系统,用于提供食物和淡水,以及处理所有城市都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污水、 垃圾和邮件,以及基于航母的广播、电视台和报纸 船体,在水面上漂浮的舰船主体下图显示了这么多部件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辽宁航母特种装置详解:拦阻索系统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制生产

辽宁航母特种装置详解:拦阻索系统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制生产在辽宁舰飞行甲板上,高效精密的特种装置、遒劲有力的特种手语、五彩缤纷的特种服装,成为歼—15战机着舰起飞训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辽宁舰副航空长李晓勇向记者介绍说,颜色和动作,是航母舰面交流的主要“语言”,各战位官兵通过它传递信息以操作各种特种装置,保障着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特种装置在滑跃甲板的一端,三片巨大的偏流板镶嵌在甲板上。
李晓勇介绍说,偏流板可以挡住战斗机起飞时释放的尾焰,把尾焰引向两侧和上方防止灼伤甲板。
在偏流板的背后,有多根巨大的铜管,大量的海水在这里循环流动,从而降低偏流板自身的温度。
在飞行甲板中部外侧,有一组成十字架状的灯光组,学名“菲涅耳”透镜。
在飞机进行着舰训练时,这套灯光组会释放不同颜色的光束,飞行员会根据光束的颜色调整飞行姿态,修正着舰航线。
置于飞行甲板后部的阻拦索装置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制造,在战机着舰时与尾钩完全咬合后,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速度从数百公里的时速减少为零,并使战机滑行距离不超过百米。
关键词:手势交流由于飞机起降时声音巨大,所有的口令都是通过手势来表达。
在一个起落架次中,记者就看到了30多种手势。
李晓勇对各种手势的含义作了详细的解答。
双臂上举,食指上指,做圆周运动。
“这是命令偏流板升起。
”一条手臂从头顶垂直方向扫向水平方向,再回到头顶。
“这是着舰区甲板引导员给出的甲板畅通手势。
”向上伸出拇指。
“这是示意飞行员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飞行助理下蹲屈身,右手臂迅速上扬,“这是示意放下止动轮挡和偏流板,飞机起飞。
因其姿势酷似举枪射击,因此飞行助理又被戏称为‘射手’。
”“飞行员头靠座椅后枕,抬起右手行礼,这是向起飞助理示意可以起飞。
”……李晓勇说,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飞,离不开航母特装人员的紧密配合。
仅完成起飞动作,就需要65个流程,任何一个流程都容不得差错。
在着舰起飞过程中,飞行员无法感知外界因素。
“因此,我们的手势要求及时、准确、规范。
微观航母之舰上生活设施

于飞行甲板的下面,所以像地板、隔板和天花板等板材都隔热 和隔音,并通过具有减振的弹性连接与舰体本身相连,而且这 些板材都耐燃防火。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比常规动力航母的内部空间更大, 但在使用上仍很紧张。住舱作为舰员最主要的休息地方,在设 置时优先考虑军官的居住条件。这不仅仅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比如他们的作用更大,在舰上要服役、要住得时间更长,更多的 还是因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西方海军,依然保留着海军军官贵族 军种的规矩,这和讲求官兵一致的我国海军是有些差异的。
休闲
航母上还设有电影室、广播室、阅览室、健身房等休闲舱 室。会议室和大餐厅平时亦可作为休闲的场所。电影室主要
◎ 美国海军为鼓励各舰上的“伙头兵”积极提供高质量的饮食保障, 每年都会根据各舰饮食保障的效率、财务、安全、卫生、质量等多方 面表现综合评定,评选出饮食保障最好的舰艇,颁发年度“爱德华· F·内伊上校纪念奖”。图为 2007 年获此殊荣的 CVN-7“6 里根”号
74 Ordnance Knowledge
知识园地
体育项目。 航母上最重要的常见的舰面“集体活动”就是一人一把刷
◎ 航母上的每个区域、各个舱室都会用数字和字母来进行编码,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门牌号。这种编码叫“bull's-eye”,编码规 则是:甲板号-船肋号-距离中轴线-该区域的功能。船肋号表 示该区域舱室距离舰艏的距离,从艏到艉不断增大。距中轴线 的距离是,中轴线以左是偶数,右侧是奇数,数字向两舷增大
72 Ordnance Knowledge
饮食
美国现役的“尼米兹”级航母上设有 2 个食品分发储藏室, 6 个干货给养仓库,2 个冷藏库和 4 个冷冻库。设计上的自持能 力为 90 天,但为了让舰上官兵尽量吃上新鲜食品,舰上的日常 储备量并不会这么大,平均 7~10 天就进行一次补给。以退役 的“企业”号的数据来看航母上的日常饮食保障工作:5 000 余 名官兵,一顿饭就要消耗 3 000 磅炸鸡块,每天要用 400 磅面粉 和 120 磅糖来做面包,每个月要消耗 8 000 磅培根、60 000 个 土豆、24 000 磅汉堡包、44 000 磅热狗、12 000 磅大米、3 000 磅鱼、8 000 磅牛排、8 000~9 000 磅西兰花以及 1 800 加仑牛 奶和 4 000 加仑橙汁等。
航母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航母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航母动力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航母的动力系统一般由多台蒸汽涡轮机和蒸汽锅炉组成。
首先,锅炉将化石燃料(如煤炭或石油)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
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涡轮机,驱动涡轮机转动。
涡轮机旋转时,通过传动系统将转动能量传递给螺旋桨,从而产生推进力。
在锅炉中,燃料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进而加热水以产生高压蒸汽。
蒸汽由锅炉中的蒸汽管道输送至涡轮机,然后进入高压涡轮机。
高压涡轮机使蒸汽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旋转的轴。
高压涡轮机后面是中压涡轮机和低压涡轮机,它们通过多级蒸汽膨胀过程,进一步提取蒸汽内能,以增加涡轮转速和提高效率。
最后,蒸汽的能量被传递到连通在涡轮机上的螺旋桨,以产生推进力。
此外,航母的电力系统也是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母需要大量电力供应来驱动各种设备,例如船舶操纵系统、武器系统、通信系统等。
电力系统通常由发电机和电池组成,发电机通过涡轮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机械能为电能。
总之,航母的动力系统通过将化石燃料燃烧转化为蒸汽能量,并利用涡轮机和螺旋桨将蒸汽能量转化为推进力,实现航母的前进。
此外,电力系统为航母提供各种设备所需的电力供应。
详解战舰“大和号”

战船大和号详细背资料1941年10月30日,大和号在宿毛湾鹈来岛和冲岛标柱间进行全速公试的画面,当时的状态为公试排水量69304吨,151700轴马力,螺旋桨每分钟223.2转,由桥本敏郎拍摄(照片为人工上色)。
用兵思路分析“大和”级战列舰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的战列舰。
但是,由于日本海军的战列舰用兵思路存在致命缺陷,致使大和级在建成后始终处于一种作用不明的暧昧状态,以至于被当成联合舰队的水上豪华饭店使用。
对实力不足的日本国力和日本海军兵力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回顾整个1930年代,我们会发现当时的日本海军对战列舰的速度要求,并非是以能够伴随机动部队航空母舰作战为标准,而是遵循传统的教科书式炮战思路,即“以最快速度接敌”来确定的,其目的是尽快抢占T字阵横列阵位。
日本海大海战后,“日本马汉”秋山真之(此君留美期间的导师是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马汉,被东乡平八郎誉为“智谋如泉涌”的战略家)参谋所说的“由于联合舰队具有3节速度优势,所以取得了海战胜利”的说法对此后的日本战列舰设计思路影响很大。
在海军中这种思想受到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亲王、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和舰政本部部长中村良三为首的,拥有一大批可以说都是闻着对马海战的硝烟味成长起来的十九世纪的东洋“80后”们粉丝的死硬“战舰派”的推崇。
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炮术学校的教范中将此归纳为“最大限度活用极少的机动力优势,极力缩短跟敌人的炮战斗距离”。
但是,日本战列舰部队与美国战列舰部队之间只有4~5节的速度差,并不足以带来很大的优势。
在高海况情况下,航速30节的战列舰编队与航速27节的战列舰编队相比,其速度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再有,同是在高海况状态下,像大和级这样的战列舰,其稳定性显然优于为追求高速而舰型细长的“衣阿华”级,因此命中率也会优于对方。
伏见宫博恭亲王(1875.10.16--1946.8.16),元帅海军大将,大勋位.功一等。
解密航母上的衣食住行

解密航母上的衣食住行作者:章节陶短房来源:《决策与信息》2013年第02期最近,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使航母再次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
很多人都喜欢研究航母上装备了哪些先进武器,这些高技术装备似乎才是决定航母战斗力的关键。
实际上,航母上人们的“吃喝拉撒”问题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航母的战斗力。
每天供六七千人吃喝在航母上生活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水。
一艘大型航母上通常有6000~7000人,光靠补给可不够,必须得自己“造水”。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目前,很多航母都使用反渗透技术制造淡水,其最大优点是节能。
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
美国最现代化、也是最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卡尔文森”号采用的是在较低温度下加热海水分离盐分的做法。
舰上共有4个淡水处理器,该舰日最大淡水产量1500吨,不仅足够船员的生活用水,还能满足蒸汽弹射器用水需要,甚至可以用来给航母“洗澡”。
“尼米兹”级的“豪华生活”是和其他航母相比的:常规航母因为没有核反应堆,不能经常性淡化海水,只得将许多宝贵的空间用来贮存淡水。
吃也是大问题。
美国人认为“一份可口的热餐可以鼓舞士气,并使士兵们以良好的态度去努力工作”。
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餐厅一天营业23小时,只关闭1小时用来打扫卫生。
航母的大餐厅宽敞明亮,各种菜肴摆得整整齐齐:炸鸡腿、肉排、各色时鲜水果五颜六色、琳琅满目。
此外,舰上每周都要改善生活,供应大龙虾、螃蟹、烤牛排等。
没有作战任务时,美国海军还会选择好天气在甲板上举办露天烧烤聚会。
为储存这些饮食,“里根”号航母上有11个储存食物的房间。
7间用来储存干货;另外4间则是冷藏室。
“里根”号上可存放供6000名船员生活3个月的食物。
法国核航母“戴高乐”号则只能带42天的食物。
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于航母来说,数千名船员的如厕不是小事。
美国最先进的“布什”号核动力航母使用了130个新型真空厕所,将污水通过真空管道,加少量冲洗水收集到真空罐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涅耳式”光学助降装置
60年代,英国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它在原
理上与助降镜相似,也是在空中提供一个光的下滑坡面,但这提供的信
号更利于飞行员判断方位,修正误差。70年代,美国海军又研制出了全 自动助降系统,它通过雷达测出飞机的实际位置,再根据航母自身的运
动,由航母计算机得出飞机降落的正确位置,再在指令计算机中比较后
发出误差信号,舰载机的自动驾驶仪依据信号修正误差,引导舰载机正 确降落。
阻网则是让降落的飞机免于意外的一项保险,最初 当飞机要降落时甲
板人员要上前挂住钩索,而后进步成飞机降落时会开动下方的着舰钩来 勾住甲板上并排的“拦阻索”,拦阻索两端连入甲板下的液压制动器,
吸收 飞机剩余的动能,进而让其在甲板上停下。如果没有挂到拦阻索,
拦阻网可以避免飞机撞上甲板停放的飞机或是摔出飞行甲板,亦不会毁 损机体,还可以调整降落位 置,因此拦阻网的发明大幅提升了飞机的
美国海军备有4道拦阻索,第一道设在距斜甲板尾端 55米处,然后每
隔14cm设一道,由弓形弹簧张起,高出飞行甲板30-50cm。 当舰载
机降落时,尾钩放下,其位置比起落架还低,着舰点在1、2道拦阻索
之间为好,这就要求飞行员有很高的操纵技术。
拦阻网
美军华盛顿号航母在加设拦阻网
目前现代航母普遍使用的是液压式阻拦系统,它由以下部分构成;
航母内部结构揭秘(七)
航母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就是航母舰面上供舰载机起降和停放的上层甲板,又称为 舰面场。早期飞机由于起降速度不大,可以从军舰首部或主炮塔上部 铺设的小型甲板上起飞,从舰尾的短小甲板上着舰。但现代航母都是 贯通全舰的大面积的上层甲板。需要指出的是,航母的飞行甲板要比 舰体宽得多。从正面看,飞行甲板从舰体上面向两舷张出,形状很怪 异。飞行甲板要承受飞机着舰时的强烈冲击载荷,所以要用高强度钢 板制成。二战时航母飞行甲板表面要铺设一层木质甲板,而现代航母 的飞行甲板表面都是金属的了。
舰载光学助降设备
“菲涅耳式”光学助降装置
戴高乐航母前甲板的激光助降设备
舰岛后面的舰载机助降镜
拦阻索
在螺旋桨飞机和直式甲板航母时代,飞机着舰后必须在飞行甲板
三分之二处停住,否则就会冲入前方停机区。在直式甲板航母上设有
10-15道拦阻索和3-5道防冲网。而现代航母上的喷气式舰载机降落 时并不关闭发动机,情况不好可以马上复飞,所以拦阻索大大减少。
动能大部分会被转换为热能,所以还需要强大的冷却系统。
拦阻索将一架在美军航母上降落的战机停稳
舰载机着舰阻拦索盘
美军士兵在拦阻索机构维护
尼米兹级航母上的拦阻装置机舱
斜角甲板
斜角甲板
起飞甲板
飞行甲板
意大利凯沃尔号航母飞行甲板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甲板
早期,航母降落作业困难,发生事故伤亡多,因而最早在美军航母
“兰利号”上出现了两种革命性辅助降落之制度:设置“降落指挥官”
与使用拦阻网,前者于甲 板上判断降落条件、飞机高度等来挥动旗帜 打信号,一般由技术纯熟的飞行员担任,而后此制度传入英国。至于拦
三角形停机区。斜式甲板的斜度以斜角甲板中线与航母首尾中线夹角来表示。
斜角甲板的优点是着舰飞机未能钩住拦阻索时,可马上拉起复飞而不致于与 前甲板停放的飞机相撞。另外,舰载机起飞和降落可同时进行。
直式飞行甲板
斜角甲板
斜角甲板分为两部分。起飞区和降 落区各一个,使飞机起飞、降落、停 放、牵引等井然有序。为了充分利用 甲板面积,从甲板下面的机库运上来 的待飞的飞机,都是一架紧挨一架地 斜向排列在待机区,每架飞机间只留 30 厘米左右的间隔,并用绳索捆住, 以保证在风浪颠簸的情况下飞机的安 全。除少数待飞的飞机可停留在飞行 甲板之外,大部分飞机都停放在下层 机库中,随时可以快速升到甲板起飞。 斜角甲板的优点是着舰飞机未能钩住 拦阻索时,可马上拉起复飞而不致于 与前甲板停放的飞机相撞。另外,舰 载机起飞和降落可同时进行。
包括制动机械,包括带有滑轮系统的阻拦机构。如油缸和活塞,用于
产生制动力,带有质量选择器的 控制阀,可以根据飞机的质量要求 来保持飞机制动缸中的压力,带有复位系统的蓄压器,以保证拦阻一
架飞机后能够迅速的回位。液压缓冲系统;用于降低制动初始 瞬间
的过载,以延长系统的寿命,阻拦索组件、动力传递装置、控制系统 等,由于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这些
直式飞行甲板和斜角甲板
直式飞行甲板
从航母出现直到50年代初,航母的飞行甲板都是直式的。其形状为矩形, 防冲网把甲板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供飞机起飞、停放用,后部则是飞机降 落区。当防冲网放下时,前后两区合二为一,舰载机就能从舰尾向前做不用 弹射器的自由测距滑跑起飞了。随着喷气式飞机的上舰,直式甲板的局限性 就显露出来了。50年代初,英国海军上校卡梅尔提出了斜角甲板设想,经试 验后证明它有许多优点,遂成为现代航母的标准甲板样式。斜角甲板分为两 部分。舰前部直甲板为起飞区,后半部斜角甲板为着舰区,斜直相交处形成
降落效率,在1923年未使用拦阻网时美国海军最佳的成绩是7分钟降落3
架飞机,使用后则是4分20秒降落了6架。
舰载机的降落引导设备
50 年代以前,航母由站在飞行甲板左端的着舰引导官 ( LSO )双手持旗板打信号指挥飞机着舰。但喷气式飞机上 舰以后,这种方法已不适用。1952年,英国海军中校格特哈
特从女秘书对着镜子搽口红的动作中得到启发,设计出了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