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文档

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文档
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文档

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文档

新郑一中第一届“好想你”杯

“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喜迎建国65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导广大师生热爱中华语言文字,熟悉、亲近经典,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感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树立实干兴邦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南、美丽新郑、美丽一中贡献力量。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由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赞助的第一届“好想你”杯“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

二、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师生

三、参赛类别(任选其二)

1、教师组

2、学生组

3、师生混合组

四、诵读主题

以“共筑中国梦、同牵华夏情”为主题,选择反映民族精神、时代风貌、新郑特色、郑韩枣文化和一中内涵的中华经典古诗文以及优秀现当代作品进行诵读。对师生原创佳作酌情鼓励性加分,附带推荐篇目,对选择不做硬性规定。

五、诵读形式

1、单人诵读

2、二人对诵

3、集体诵读;诵读形式要契合于作品内容与主题,充分挖掘作品内涵;可配背景音乐或者flash画面(自选自备);活泼新颖,特色鲜明为佳;时间3-8分钟,集体诵读人数在10—40人之间。

六、活动流程与时间

1、初赛:9月10——9月20日各级段统一制定活动方案、具体指导各班

开展活动并在年级统一比赛基础上产生最终成果(保证有一至两个二人对诵、一个集体诵读形式,保证至少有5名教师参赛)。

2、推荐:9月21日各年级将参赛类别、参赛选手、表现形式、参赛作品以及背景音画交教导处。

3、集训:9月22日——9月27日教导处具体聘请专家并组织语文组辅导老师对所有参赛选手进行分类指导、集中培训。

4、彩排:9月28日进行三次全程彩排,请领导现场指导,对存在的问题、演出方案进行整改、完善,将最终方案已书面报告形式呈报学校。

5、决赛:9月30日下午2:00——4:30,新郑一中艺术中心。

七、评委组成(初步拟定)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专家,教体局、教研室领导、教研员,新郑一中领导和专业教师以及学生会代表。

八、观众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各出550参与现场观赛,具体由级段长负责组织。

九、现场布置:好想你公司与新郑一中共同设计,后勤处具体实施,9月29日完成,教导处负责现场音响、画面调试。

十、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1000元)、二等奖6名(各500元)、三等奖10名(各300元),优秀组织奖2个(级段各元)、优秀辅导教师奖18名(各200元)。奖品或奖金由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赞助提供。

十一、颁奖

9月30日下午决赛结束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新郑一中联系人:

平俊杰副校长周振涛教导主任

李新峰团委书记

附1

决赛活动程序(初步拟定)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全体起立,唱国歌

三、学校领导讲话

四、“好想你”嘉宾祝辞

五、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开始

六、主持人宣布活动比赛结果

七、颁奖

八、比赛结束

附2

第一届“好想你”杯“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

推荐表

附三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一:《诗经》(3首)★郑风·风雨、★郑风·野有蔓草、★郑风·子衿二:楚辞(2首)(战国·屈原)8★离骚(前半部分)、★九章·橘颂三;汉代诗歌(8首)★羽林郎(汉·辛延年)、★长歌行(汉乐府)、★四愁诗(汉·张衡)、★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短歌行(汉·曹操)、★观沧海(汉·曹操)、★龟虽寿(汉·曹操)

四:魏晋南北朝诗(3首)、★西洲曲(南朝民歌)、★敕勒歌(北朝民歌)、★木兰诗(北朝民歌)

五:唐诗(26首)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凉州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唐·王之涣)、★望月怀远(唐·张九龄)、★出塞(唐·王昌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将进酒(唐·李白)、★行路难(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登高(唐·杜甫)、★春望(唐·杜甫)、★蜀相(唐·杜甫)、★春夜喜雨(唐·杜甫)、★望岳(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山居秋暝(唐·王维)★忆江南(唐·白居易)★长恨歌(唐·白居易)、★琵琶行(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黄鹤楼(唐·崔颢)、★乌衣巷(唐·刘禹锡)、★锦瑟(唐·李商隐)、★无题(唐·李商隐)

六:宋元明清及近现代诗词(40 首)

★观书有感(宋·朱熹)、★书愤(宋·陆游)★正气歌(宋·文天祥)、★墨梅(元·王冕)、★石灰吟(明于谦)、★竹石(清·郑板桥)、★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五(清·龚自珍)、★对酒(近代·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近代·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近代·秋瑾)、★狱中题壁(近代·谭嗣同)、★浣溪沙(宋·晏殊)、★苏幕遮(宋·范仲淹)、★生查子(宋·欧阳修)、★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水调歌头(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定风波(宋·苏轼)29 ★鹊桥仙(宋·秦观)、★满江红(宋·岳飞)、★破阵子(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一剪梅(宋·李清照)、★醉花阴(宋·李清照)、★声声慢(宋·李清照)、★临江仙(宋·李清照)、★如梦令(宋·李清照)、★如梦令(宋·李清照)、★雨霖铃(宋·柳永)、★蝶恋花(宋·柳永)、★钗头凤(宋·陆游)、★卜算子·咏梅(宋·陆游)、★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送别(近代·李叔同)、★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长征

七:古典文赋

《道德经》(5章)、《论语》(14则)、《孟子》(3章)、《庄子》(3章)、逍遥游(前半部分)、养生主(前二节)、秋水(第一节)、礼

记·大学(第一章)、礼记·中庸(节录)、礼记·学记(节录)、报任安书(汉·司马迁)、前出师表(三国·诸葛亮)、归去来兮辞(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晋·陶渊明)、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兰亭集序(晋·王羲之)、桃花源记(晋·陶渊明)、滕王阁序(唐·王勃)、师说(唐·韩愈)、小石潭记(唐·柳宗元)、陋宝铭(唐·刘禹锡)、阿房宫赋(唐·杜牧)、岳阳楼记(宋·范仲淹)、爱莲说(宋·周敦颐)、秋声赋(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宋·欧阳修)、前赤壁赋(宋·苏轼)、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中华民谣、弟子规、三字经、百孝经八、现当代诗歌

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祈祷(闻一多)、七子之歌(闻一多)、我爱这土地(艾青)、欢乐(何其芳)、慨叹(何其芳)、回答(北岛)、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致橡树(舒婷)、等你在雨中(余光中)、乡愁(余光中)、一个字(李琦)、假如生活重新开头(邵燕祥)匆匆(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乌篷船(周作人)、天才梦(张爱玲)、故都的秋(郁达夫)、谈生命(冰心)、野草题辞(鲁迅)、寂寞(梁实秋)、梨花(许地山)

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6922-74 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并感受周恩来树立“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深入地体会周恩 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 的能力。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3、通过课文的学习,拓展认识中国梦深刻内涵和 伟大意义;鼓励学生畅谈梦想,引导学生增强作为一个 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明白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紧密相 连的,激发学生爱国之情,为实现中国梦国而刻苦学 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即使最黑暗的时候,它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人们就是因为有了梦想,人类才走向文明,也正是因为有了梦想,社会才会飞速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梦想的问题。首先请看资料: 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读课题,读出体会。 -1- (二)、开书学文。 1、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是什么?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营造书香校园,培育时代新 三、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人生。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各年级诵读内容: 七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八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古诗文必背》 六、诵读活动安排 1、领导小组成员: 由校长亲任组长,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及各班语文老师担任组员

道德经典诵读100条

道德经典诵读100条 《道德经》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5.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论语》 1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不迁怒,不贰过。 18.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9.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3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7.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9.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孟子》 40.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弟子规》 45.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46.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47.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4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50.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眦

道德经典诵读年度工作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为了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职工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基层医院。特制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社区中心文化。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体伟 副组长:邹长群,周长喜。 成员:中心全体职工 三、活动时间: 1、活动筹划:2015年2月 2、活动实施:2015年3月——12月 四、活动内容: 1、诵读的名篇:《劝学》、《论语》、《大学》、《孝经》、《正气歌》、《三字经》、《弟子规》、《孟子》、《中庸》、《诗经》、《尚书》、《礼记》等。 2、诵读时间:每周中心会课——班级诵读,假期独立自读。 3、领诵人:王体伟 4、实施快乐学习法。领导引导职工熟读,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5、营造氛围,走进中心,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科室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在中心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职工时时处

经典诵读计划

榆中县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在“大量阅读”语文教改实验的架构下,为补充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和近现代白话读物之不足,系统地组织人员编写了诵读校本教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诵读活动。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补充学生外国文化积淀,补充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之不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二、经典诵读的设定目标总体目标: 提高学生的诵读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具体目标: 1.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以诵读校本教材为内容,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依次系统地学习,使之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促进语文诵读能力的提高。 2.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并以此锻炼与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内容的质量。 3.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增强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读书、独立思考的良

好习惯与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学习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经典诵读的基本方法 1.每日一读。我校的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各班都应下载经典诵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 4.不求甚解。经典诵读重在“读”,读得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宜作过多地讲解,对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越是经典的篇目,越难以理解,甚至发生歧义,当前的任务是让学生记忆牢固原文,等待将来学生的阅历和知识丰富了,自己会寻找到最佳的答案。 5.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经典诵读要与抄录、绘画、歌咏、手抄报、辩论、演讲、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把诵读变成了“苦读”。四、经典诵读的原则 1.模糊性原则:要求正确朗读,熟读成诵,不要求理解内容,对于其中的生字生词能够识记即可。

放飞梦想 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

《放飞理想,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 南华初中三年级 1 班 班主任:续得前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畅谈,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少年梦想。 2.讲述纯美梦想,思考实现梦想需要如何行动? 3.同学们要体会自己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活动过程 1.开始仪式: 中队长:全体整队,各小队出列 小队长:立正、报数 报告中队长,本小队原有(18)人,实到(18)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中队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并祝你们中队会圆满成功。 中队长:稍息。出旗,敬礼。 礼毕,唱队歌。 中队长:我宣布,三(1)中队,放飞梦想,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

2.学生活动: 主持人(男):尊敬的老师们! 主持人(女):亲爱的同学们! 主持人(合):大家好! 主持人(男):三(1)班“放飞理想,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女):理想是个诱人的字眼。 主持人(男):理想是灯塔,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照亮人生前进的路程。 主持人(女):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就像打桩的没有准备。 主持人(男):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 主持人(女):罗勃朗宁曾把他的《索尔》中说过: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 主持人(男):福尔摩斯也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走。 主持人(女):是啊,"想做什么"、"朝什么方向走\"指的就是我们头上的一颗指路明星--理想。下面请听我们带来的小合唱《七色光之歌》。 主持人(男):真好听。就如歌词中所说,今天我们在阳光下成长,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 主持人(女):是啊,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那三尺讲台上,为好些天真的孩子们讲课。望着那一双双渴望得到新知识的大眼睛时,我会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骄傲。

《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四年级 一、活动主题:我的中国梦 二、活动目的: 激发同学们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勇攀高峰的热情,有利于进一步增 强同学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充分的展 示现代小学生的风貌和能力。 三、活动内容: 1、参赛要求: (1)演讲作品符合演讲主题。 (2)演讲必须脱稿。 (3)时间限制:每位选手的演讲时间限时3—5分钟。 2、具体分工: (1)会场布置(负责会场的器材,调试话筒,准备音响,保证赛场的音响正常工作)、海报宣传、填写奖状。 (2负责演讲比赛的人事工作,包括联系参赛选手、抽签决定选手出场顺 序等一系列比赛时工作。 (3)演讲准备 四、比赛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 (2)选手按照赛前抽签顺序依次上台演讲(自我介绍、主题演讲)。 (3)评委点评并评分,宣布上一轮得分。 (4)主持人宣布比赛成绩和名次。 (5)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五、注意事项 (1)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 (2)比赛开始后,各参赛选手不得无故退出比赛。 六、评分过程 (1)得分采用累计形式,每轮得分累加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决出:个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团体奖:班级两名参赛选手得分之和排序前三名 (2)整个评分过程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七、评分标准 分稿件内容、语言表达、仪态表情、时间把握、综合印象五部分对演讲选 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计算分值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累加后求平均值即为选手最后得分。 1、稿件内容:3分。 (1)紧扣主题;(2分) (2)文笔流畅,真情流露;(0.5分) (3)题材新颖,内容丰富;(0.5分) 2、语言表达:5分。 (1)脱稿演讲,语言规范,口齿清晰;(2分) (2)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表达流畅;(2分) (3)事例鲜活,情感丰富,肢体语言,激情昂扬。(1分)

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濮阳市实验中学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1、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

巨大魅力,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受到高尚道德品格的熏陶,在与古人关于励志、修身、勉学、处世的经典对话中,锻炼人格、塑造品德,提高人文修养。 3、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把道德文章转化为道德观念,自觉践行 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任务要求 要充分发挥学校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主阵地的作用,坚持把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每个学期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具体就是要做到坚持五个原则,通过五条途径,抓好六个落实。(一)坚持五个原则 1、坚持“三贴近”原则。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精选内容,创新形式,增强诵读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每名学生参加诵读活动,组织各类比赛活动,人人参与,人人锻炼,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心理素质。 2、坚持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紧密结合时代特点组 织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 道德观和理想信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年级《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 资海蓉 一、活动主题: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养成时时说普通话的好习惯,人人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提高热爱汉语、说标准普通话的意识。 3.培养说普通话的兴趣并懂得在生活中运用普通话。 4.积极主动的坚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三、活动时间:20XX年9月22日 四、活动地点:一年级各班教室 五、活动主持:班主任 六、活动准备: 1、黑板主题词。 2、普通话学习资料 七、活动过程: (一)1、由主持人谈谈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什么叫普通话呢?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民族共同语。为使普通话在全国普及,自19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有人也许认为“推普周”活动是小事一件,实则不然。推普活动具有

多方面的得要意义。由国家教育部指导督办的《语言文字周报》“宣传周特刊”上有这样一条宣传标语: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的确,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和国旗、国歌一样,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讲好普通话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之一。所以,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实际是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话应该是每个人不陌生的,但是近期,国家调查显示,中国人只有一半能说普通话,同时有四成人看不懂繁体字,但仍有0.92%的人坚持使用繁体字书写。这是26日在人民大会堂揭晓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约为53%,8%的人从出生就开始讲普通话。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越高;其中在家讲的最少,在单位最常用。目前,方言还是家庭成员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多数人学普通话最主要的困难是“周围的人都不说,说的机会少”和“口音不好改”。此外,全国95.25%的人平时主要书写简化字,3.84%的人简化字和繁体字同时使用。 (二)讲不好普通话很容易闹笑话,请看一下这些笑话。 例一:四川话讲鞋子为"孩子"读音. 有一次四川人到北京去买鞋子,只呼店主:"我买孩子,买个孩子." 吓的店主报了警,结果误会。 例二:(课件出示) (三)自由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讲普通话?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自信。 围绕“我的中国梦”主题,以主题宣讲、参观展览、网上畅谈、社会实践、寻找榜样、文化建设、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激励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工作目标 通过看一看、讲一讲、唱一唱、画一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新变化,激发对未来的向往、对“中国梦”的憧憬。 三、活动内容 (一)组织开展一次班队会 班队会上,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班主任解读“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2.班主任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前进方向、宝贵经验和辉煌成就。也可结合视频来解读。宣讲稿1000字左右,结合学生特点抓住一个点宣讲就可,不用太长。 3.学生演讲。 4.唱一支革命歌曲。 5.谈收获(结合自己的梦谈中国梦)。 各班根据时间安排,自行开展好主题班队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6月8日之前将宣讲稿(1000字左右)、学生以电子稿的形式拷到教务处。 (二)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绘画比赛。 美术老师以“美丽日照我的家”为主题,用a4纸,利用美术课组织学生用绘画形式展现日照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厚的历史底蕴、崭新的城市风貌和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充分展示“开放、生态、和谐、幸福”新日照的建设成果,抒发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结束后,美术老师从每班选取五份作品上交教务处。 (三)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综合实践活动。 周四下午,全校师生共同围绕端午节来感知中国端午文化的博大精深。综合实践活动老师(一二年级班主任)根据“日照市金海岸小学XX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开展好活动,并做好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推荐书目、篇目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推荐书目、篇目 一、四书五经 1、《论语》(名句) 2、《孟子》(名句) 3、《诗经》(部分)(1)《关雎》(2)《子衿》(3)《鸡鸣》(4)《伐檀》(5)《硕鼠》 4、《礼记》(1)《苛政猛于虎也》(2)《不食嗟来之食》(3)《学记?教学为先》 5、《左传》《曹刿论战》 二、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歌)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三、劝学励志篇(10篇) 1、《劝学》(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室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四、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诗》(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王维)6、《送友人》(李白)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9、《春望》(杜甫)10、《过零丁洋》(文天祥)11、《泊秦淮》(杜牧)12、《题临安邸》(林升)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5、《望岳》(杜甫)16、《观书有感》(朱熹)17、《元日》(王安石)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21、《游园不值》(叶绍翁)22、《登颧雀楼》(王之涣)23、《春晓》(孟浩然)24、《枫桥夜泊》(张继)25、《饮湖上?初睛后雨》(苏轼)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7、《江南春》(杜牧)28、《春夜喜雨》(杜甫)29、《初春小雨》(韩愈)30、《示儿》(陆游)31、《卖炭翁》(白居易)32、《望庐山瀑布》(李白)33、《如梦令》(李清照)34、《西江月》(辛弃疾)35、《石壕吏》(杜甫) 五、寓言故事(10篇)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拔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卖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10、《朝三暮四》(《庄子》) 六、神话故事(5篇) 1、《精卫填海》(《山海经》) 2、《夸父逐日》(《山海经》)

共筑梦主题班会

共筑梦主题班会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 三年级(2)班主任:安园 一、活动目的 1、了解中国近代发展历程,熟悉国家经历的大事件;了解中国梦,明白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相连;鼓励学生畅谈梦想、确立梦想,激起为梦想而奋斗的激情。 2、通过活动,令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明白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存在阻碍,中学生应付出实际行动;列举江声优秀学子事例,引导学生努力奋斗,担当复兴大任。 3、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树立为祖国为民族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时间:1课时 三、活动开始 央视新闻国庆特别节目:《爱国,让我想起…….》街头采访视频导入,通过林丹、戍边战士、叙利亚使馆工作人员等的叙说,创设爱国情境,让学生情感得以带动。 第一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 1、观看视频,了解祖国过去所遭受的苦难。 2、小采访:过去祖国所遭受的苦难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3、主持人小结:在深重的苦难中,中华民族拉开了复兴大幕——实现中 国梦。

第二篇章:人间正道是沧桑 1、通过视频,解读中国梦。 2、抢答竞赛:你能说出这些照片中的大事吗 3、快板表演:《改革开放三十年》 4、讨论交流: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有哪 一些 5、主持人小结:近代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我们仍须努力。 第三篇章:长风破浪会有时 1、讨论交流:你愿意分享你的梦想吗 2、明确: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紧密相连的。 3、身边的榜样:引用江声优秀学子官亚夫、彭宇峣的话,引导学生努力 奋斗,爱班爱校。 4、集体朗诵《一路江声,一路歌谣》 班会总结 本次班会大家认真聆听中国梦歌曲,大胆地畅谈自己的中国梦,朗诵者朗诵的饱含深情,很好的表达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这场活动同学们树立了自己的信心,看你们自信的表情听你们充满豪情的语言,我相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_共10篇.doc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_共10篇 范文一: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2014.3达旗实验小学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达旗实验小学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星河璀璨,圣贤千古,德播乾 坤,文以载道,继往开来。时代需要我们的教育继承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元素,让那些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思想精粹的睿语哲思熏陶孩子们的言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根本愿望。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以下诵读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 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的道德规范。开展道德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是对全校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我校旨在通过诵读道德经典,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植民族精神,建构正确的人生信念,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4年3月—4月,学校通过教师会、班会、给家长写信等形式宣讲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并制订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诵读实践。2014年4月开始,各班组织开展丰 富多彩的诵读实践,开展诵读系列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主动亲近经典诗文。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2014年9月起,不定期地举办全校 性的诵读比赛,巩固取得的成果,积极组织道德经典诵读研讨会,交流经验。参与活动成果展示,推动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 三、具体实施要求 1、实施对象及文化志愿者。

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都要参加道德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师 作为经典诵读的文化志愿者和主要实施者,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建立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形成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网络。 2、内容选择。 以《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经典与古诗词为重点,配 以儿童诗、对韵、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内容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充分参考《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好书伴我行》等资料。各年级段制订必读内容与选读内容目录。 3、诵读要求。 对学生原则上采用“素读”方式,以记忆为主、不求甚解。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道德思想,在诵读总自然而然地养成文明礼仪,在实践中体味经典的人文营养,在实践中修养自己的道德心灵。 4、时间安排。 (1)倡导“每日诵读”。学校在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安排5分钟的“每日一诵”时间,诵读内容由语文老师摘抄于黑板上的诵读角,并让学生在课余时记载到诵读摘录本中,利用晨间活动等零碎时间进行读背,确保每日诵读10—15分钟。 (2)倡导“学科整合”。每周利用儿童校本课时间开展班级读书会与经典诗文赏析活动,并注意“学科整合”。比如在美术课上,让学生给古诗配画;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吟唱配乐诗词,使高深典雅的诗词在学生的口中变得更优美,更亲近。 (3)倡导“校外延伸”。各年级段要激励和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统一制订假期经典诵读内容与要求。 5、活动载体。 (1)环境渲染。学校将悬挂一些推广道德经典诵读的宣传标语,并利用诗、画或学生亲笔书写的名言佳句妆点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专栏内都有活动成果,比如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兴趣活动。每学年,学校将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读书节”或“诵读节”活动,平时各班可以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开展“经典朗诵会”、“诵读音乐会”、“诵读擂台赛”、“知识大考场”等活动。在让学生读准读熟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歌咏、故事等形式

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

“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 三年级(2)班主任:安园 一、活动目的 1、了解中国近代发展历程,熟悉国家经历的大事件;了解中国梦,明白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相连;鼓励学生畅谈梦想、确立梦想,激起为梦想而奋斗的激情。 2、通过活动,令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明白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存在阻碍,中学生应付出实际行动;列举江声优秀学子事例,引导学生努力奋斗,担当复兴大任。 3、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树立为祖国为民族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时间:1课时 三、活动开始 央视新闻国庆特别节目:《爱国,让我想起…….》街头采访视频导入,通过林丹、戍边战士、叙利亚使馆工作人员等的叙说,创设爱国情境,让学生情感得以带动。 第一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 1、观看视频,了解祖国过去所遭受的苦难。 2、小采访:过去祖国所遭受的苦难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3、主持人小结:在深重的苦难中,中华民族拉开了复兴大幕——实现中国梦。 第二篇章:人间正道是沧桑 1、通过视频,解读中国梦。 2、抢答竞赛:你能说出这些照片中的大事吗? 3、快板表演:《改革开放三十年》 4、讨论交流: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有哪一些? 5、主持人小结:近代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面临着风险和挑战,我们仍 须努力。 第三篇章:长风破浪会有时 1、讨论交流:你愿意分享你的梦想吗?

2、明确: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紧密相连的。 3、身边的榜样:引用江声优秀学子官亚夫、彭宇峣的话,引导学生努力奋斗, 爱班爱校。 4、集体朗诵《一路江声,一路歌谣》 班会总结 本次班会大家认真聆听中国梦歌曲,大胆地畅谈自己的中国梦,朗诵者朗诵的饱含深情,很好的表达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这场活动同学们树立了自己的信心,看你们自信的表情听你们充满豪情的语言,我相信,你们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是的,梦是还没有实现的东西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这要求我们好好把握今天,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梦想的实现前提是把握人生。把握人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它需要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力、恒心与毅力。更多的时候,把握人生的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习惯,坚持自己的原则。而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恒心与毅力,在征服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命运靠自己主宰,人生由自己把握臧克家说过: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要熔炼。而人生最好的淘金者和冶金人便是你自己,把握人生,让自己的年轻发挥极致。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四年级(2020年最新)

【精品】2020年四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实施 方案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根据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活动开展,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道德、文化、情操、智能等方面 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四、活动内容 1、参加人员:全体同学。 2、诵读内容: 《小学生必背古诗20首》 《道德经》前20章。 五、活动的时间及形式 1、每天利用上、下午预备铃前、后,进行5—10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学习委员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 表演,可吟诵,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年级诵读内容并结 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语文课前2-3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3、双休日各班语文教师可安排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内容; 4、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时间,由各班语文老师具体指导本班学生 的国学经典诵读。 5、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经典教育特色。 6、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

爱党爱国共筑中国梦班会主题教案

爱党爱国共筑中国梦班会主题教案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嘹亮悠扬的歌声在耳边响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爱党爱国共筑中国梦班会主题教案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爱党爱国共筑中国梦班会主题教案1 人民之于一个国,不仅是绵延千年的坚实根基,更是繁荣昌盛的动力源泉。祖国之于一个人,既是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环境,亦是寻求心灵归宿的精神家园。爱国不是一种社会强加的规训,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本能。国与家本为一体,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青年一辈应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步履铿锵、勇毅笃行。我们决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做新一代时代弄潮儿! 通过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和实干精神,让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也让同学们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本次主题团日活动圆满成功。 爱党爱国共筑中国梦班会主题教案2 近日,_一小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 学校利用电子显示屏、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群等平台,在师生中广泛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意义,加强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各班级以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深化校园民族文化教育,强化少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学校德育处还向在校回族学生赠送了励志书籍和学习用品,引导他们融入到旌德县文明创建活动中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爱党爱国共筑中国梦班会主题教案3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教育引导青少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四川省关工委、成都市关工委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和中国关工委的工作部署,开展“腾飞中国·辉煌70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启动仪式上,成都市关工委邀请了省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志愿者、市“五老”志愿者宣讲团成员、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韩万斋教授为大家作“国歌·国魂”宣讲报告。韩万斋教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有讲有唱及音乐专业的角度,向大家展示了我国国歌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国歌之一,通过充满节奏和力量的旋律以及激励人心的歌词表现了国家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的形象,以及中华优秀儿女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强大英勇不屈、百折不挠的坚强决心。韩教授希望同学们紧抓机遇、认真学习、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将来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活动现场,省、市关工委号召各级关工委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腾飞中国·辉煌70年”为主题,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精心组织开展内容新颖、喜闻乐见、便于青少年参与

中国梦活动方案

中国梦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我的中国梦 二、活动目的: 激发大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勇攀高峰的热情,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增强同学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充分的展示现代大学生的风貌和能力。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院学习部 四、活动参与对象 东校区全院师生 五、活动内容: 1.参赛要求: (2)演讲作品要求:观点新颖、文字简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欣赏性和时代性,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青春、责任、梦想、奉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表达形式新颖多样,有独创性,选手可以围绕主题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根据个人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想,内容要求积极向上。 (5)时间限制:每位选手的演讲时间限时3—5分钟。 2、参赛人数:

要求各系部必须选派10人参加比赛,各系部必须于3月22日之前上交参加比赛选手名单,交由东304办公室。 3、本次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次比赛从参见预赛的选手中选出 10名优秀选手参见决赛一分胜负。 4、活动时间地点 (1)预赛:3月26日中午12:40东202教室 5、具体分工: (1)院社联:会场布置(负责会场场的器材,调试话筒,准备音响,保证赛场的音响正常工作)、海报宣传。 (2)宣传部:负责本次演讲比赛的宣传工作,包括广播宣传、海报、展板等宣传工作。 (3)学习部:主要负责各场演讲比赛的外事工作,包括邀请嘉宾、评委等,并担负动员选手、联系参赛选手、协调选手出场顺序等一 系列工作。 六、活动流程 (一)宣传及报名 A.院宣传部:制作宣传板,海报和横幅,借助校广播站进行宣传,安排相关人 员到各个班级进行宣传统计报名同学。 B.与各班学习委员合作,将宣传细化,深入化。 C.报名方式:周贝: (二)活动实施 初赛 1、评委:院团委安排 2、比赛流程: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推荐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 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昆教委《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根本,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把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载体和平台。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1.建立一支经典诵读团队,各年级挑选3-5名诵读基础比较出色的学生,组建校经典诵读团队,定期排练节目,并根据这些学生的表现及

时更换人选,以备参加校级、镇级、市级等比赛和展示活动。主要负责:校长室。 2.编印一份诵读教材,先由教科室收集整理中华经典诗文,然后由总务处协助编印。主要负责:教科室、总务处。 3.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具体时间和指导老师(各班语文老师)安排见教导处下发的课外活动安排表,并由教导处定人定期检查(崇真楼熊瑛主任、笃实楼张红梅主任、致远楼王万萍主任)。主要负责:教导处。 4.每班开辟一个经典诗文角,每周更换一次内容。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每堂课的课前两分钟、吃饭前的两分钟,放学的路队上 等时间,每班都在班长的带领下诵读老师布置的每周诵读内容,做到熟读成颂。主要负责:各班班主任。 5.每周播出一期“书香广播”,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每期都进行有奖竞猜活动,激发学生收听和参与的兴趣。主要负责:冯丽萍。 6.进行校园内的阅读文化环境布置。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要求辟有诗园,内容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等。主要负责:总务处。 7.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