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建立

合集下载

隋朝是怎么建立的

隋朝是怎么建立的

隋朝是怎么建立的
隋朝建立简述如下:
1、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死,子宣帝继位。

周宣帝昏狂暴虐,诛杀宗室和大臣,用法苛刻,北周的统治阶层被削弱,统治基础实际上也被动摇。

次年,宣帝传位于子静帝,而自称“天元皇帝”,号所居为“天台”。

2、580年,宣帝病卒,时静帝还是小孩,大臣郑译、刘等遂奏请皇太后杨丽华,以外戚杨坚入宫辅政,由他总揽朝政。

杨坚原籍为弘农华阴,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

3、是北周关陇统治核心的“八柱国”之一。

杨坚承袭父爵,并且将长女杨丽华嫁给周宣帝为皇后。

杨坚在北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特别是周宣帝死后,杨坚利用外戚身份,辅政大臣的地位,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

逐步树立党羽,最终篡夺了外孙周静帝宇文阐的皇位。

公元581年,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国号大隋。

第 1 页共1 页。

隋朝历史简介

隋朝历史简介

隋朝历史简介隋朝历史简介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

隋朝(公元581—618年)共统治中国三十八年,前后仅文帝、炀帝两代,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

但是却引导了一个强大的盛世。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隋朝历史简介,希望对你有用!隋朝的历史简介隋朝(581年—618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将帝位禅让于杨坚,建立隋朝定都西安,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隋炀帝好大喜功开凿京杭大运河过度消耗民力,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大力推行科举制度,触动士族既得利益,引发贵族叛乱;对外战争失利,给叛乱贵族可乘之机。

为了巩固隋朝的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政治上,确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正式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频繁。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

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

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

隋朝的建立

隋朝的建立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封建盛世: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统一后实行的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5.一系列措施带来的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6.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①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使得人民渴望统一。

②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统治腐败。

③隋文帝励精图治,为灭陈做了充分的准备。

7.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8.运河开凿时间: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9.大运河线路: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①一个中心:洛阳②两个基本点: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③四段(由北向南):永济渠(沟通海河与黄河)、通济渠(黄河与淮河)、邗沟(淮河与长江)、江南河(长江与钱塘江)④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⑤注意长安跟前的广通渠10.大运河开通的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1.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2.对大运河的评价:①经济上,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江城市很快繁荣,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发展,造福至今。

②政治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重大作用。

③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朝的历史

隋朝的历史
隋朝历史
演讲人
目录
01. 隋朝的建立 02. 隋朝的政治制度 03. 隋朝的经济文化 04. 隋朝的灭亡
1 隋朝的建立
隋朝的建立背景
01
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 战乱频繁
02
北周武帝宇文邕统一北方, 为隋朝建立奠定基础
03
北周静帝年幼,外戚杨坚 掌握朝政
04
581年,杨坚废周建隋, 建立隋朝
隋朝的建立过程
农民起义:各 地农民纷纷起 义,反抗隋朝 统治
贵族叛乱:贵 族势力趁机叛 乱,争夺权力
唐朝建立:李 渊在太原起兵, 建立唐朝,推 翻隋朝
隋朝灭亡的影响
结束了隋朝的暴政,推动 了历史的进步
促进了唐朝的建立和发展, 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民族融合,促进了 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02
手工业:纺 织、陶瓷、 冶金等行业 发展迅速
03
商业:开通 运河,促进 南北经济交 流
04
城市:长安、 洛阳等城市 繁荣,商业 活动活跃
文化繁荣
1
科举制度: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 选拔人才,促进文化发展
2
文学艺术:隋朝文学艺术繁荣,出 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家
3
佛教:隋朝佛教兴盛,修建了许多 寺庙和佛像
4
科技:隋朝科技发达,出现了许多 重要的科技成果,如赵州桥等
科技发展
隋朝科技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天文、数学、 医学、建筑等领域取
得了显著成就。
医学方面,隋朝的医学 家巢元方编撰了《诸病 源候论》,这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部系统介绍疾 病病因和症状的著作。
天文方面,隋朝的天 文学家刘焯发明了浑 天仪,用于观测天象。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隋朝1. 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于581年统一南北朝,建立隋朝。

2. 大运河的修建: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连接黄河和长江的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3. 社会政策:隋朝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建立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设立都水监,担负治水任务。

4. 西遣使团:隋朝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各国,扩大了国际交往和贸易。

5. 隋朝的覆灭:内外因素共同作用,频繁的战争、统治者的暴政和民众的不满,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了隋朝的覆灭。

唐朝1. 唐朝的建立:唐高祖李渊在618年推翻隋朝,建立唐朝。

2. 政治制度: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建立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设立节度使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 唐太宗的外征:唐太宗李世民进行了多次外征战争,一度使唐朝领土扩张至朝鲜、西域、中亚等地。

4. 经济繁荣:唐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了种植业和水利工程;唐朝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中心。

5. 文化繁盛: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杜牧、白居易、王维等。

6.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晚期一场因宦官安禄山和史志宁叛乱而导致的烽火连天的内战,给唐朝带来了巨大伤害。

但唐朝通过消除安禄山叛乱后重建了稳定。

7. 唐朝的衰落:唐朝后期,民变、地方割据、外族入侵等问题导致了唐朝的衰落,最终在907年结束。

总结: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对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隋朝短暂而强大,奠定了唐朝的基础;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以其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繁盛而闻名于世。

然而,隋朝和唐朝都有其衰落的原因,这些原因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总结隋朝知识点归纳

总结隋朝知识点归纳

总结隋朝知识点归纳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 隋朝的建立隋朝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他在南北朝时期是北周的武将,之后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帝的身份统一全国的政权。

2. 统一战争隋朝统一战争分为北周、东魏和西魏三战。

杨坚发动了数次战争,最终在公元58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隋朝。

3. 政权建立建立隋朝后,杨坚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如设立宫刑六部进行官制改革;取消地方豪强,收归国有土地;实行均田制,促进社会稳定等,为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二、隋朝的政治1. 政治制度隋朝政治以皇帝为中心,设立宫刑六部,实行中央集权的制度。

又设立三公九卿,具体分工,便于管理国家事务。

2. 官制改革隋朝在官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设立宫刑六部,推行科举制,实行地方官制,设立州县,统一度量衡等。

3. 地方官制隋朝实行地方官制,设立州县,各地设立州府、郡县,实行地方行政管理。

三、隋朝的农业1. 均田制隋朝采取了均田制,这是一项重大的农业改革。

均田制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土地,实行平均分田,调整土地的分配。

2. 农业技术隋朝发展了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改良旱田制,推广轮作制等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 园艺隋朝还重视园艺的发展,对水、土、肥料进行细致的研究,推广了园艺技术。

四、隋朝的经济1. 国家财政隋朝建立了完善的财政制度,开发了大量的国有土地,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家经济体系。

2. 对外贸易隋朝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周边国家进行了贸易往来,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3. 纳税制度隋朝对纳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逐田本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五、隋朝的文化1. 教育制度隋朝推行科举制,设立了国子学和府学,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科举制度大大促进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2. 文学艺术隋朝是文学艺术的繁荣时期,有诗人李白、王之涣、颜真卿等的出现,也出现了鲜卑舞、胡笳阕等歌舞艺术。

3. 建筑艺术隋朝的建筑科技,对日后中国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隋朝历史知识点

隋朝历史知识点

隋朝历史知识点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历史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于581年废北周皇帝自立为帝,建立
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的统一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恢复,经济文化得以发展。

2.隋朝的政治制度: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

例如,隋文帝废除了九品
中正制,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使得选拔官员的标准更加公正,也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此外,隋朝还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隋朝的经济政策:隋朝在经济政策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改革。

例如,实行了均田制,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隋朝还开凿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4.隋朝的文化和艺术:隋朝的文化和艺术也十分繁荣。

例如,隋朝的建筑艺术独具特
色,如隋朝的宫殿、陵墓等建筑都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此外,隋朝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5.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与隋炀帝的暴政有关。

隋炀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滥用
民力,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最终,在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朝灭亡。

总的来说,隋朝虽然历史较短,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朝的建立
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七八岁,大权落到外戚杨坚手里。

581年二月,杨坚发动政变,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都城仍在长安。

次年,隋文帝在旧长安城东南建新都,名为大兴城。

583年,迁都大兴城,习惯上仍称长安。

隋炀帝即位,以洛阳为东京,后改称东都。

朝廷百官常驻东都,东都成为实际上的首都。

杨坚代周立隋
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死,子宣帝继位。

周宣帝昏狂暴虐,诛杀宗室和大臣,用法苛刻,举朝为此不安。

次年,宣帝传位于子静帝,而自称“天元皇帝”,号所居为“天台”。

580年,宣帝病卒,时静帝还幼,大臣郑译、刘昉等遂引杨坚入宫辅政,由他总揽朝政。

杨坚原籍为弘农华阴,父杨忠为北周的开国功臣,府兵十二大将军之一,被封为“随国公”。

后杨坚袭父爵,并将长女嫁周宣帝为后,地位显赫。

宣帝死后,杨坚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

杨坚当政引起部分朝廷贵族不满,群起叛乱,但很快就为杨坚所平。

接着他又诛杀周室诸王,率兵平定尉迟迥、王谦和司马消难的叛乱,逐步为自己登帝位而铺路。

公元581年,杨坚以“受禅”为名,废静帝而自立,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

隋文帝统一中国
东晋南渡后,北方长期在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之下。

隋取代北周后,文帝反对民族隔离,采取胡汉一体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

此外他又革除了前朝的许多暴政,勤政节俭,经济得以逐渐恢复,为结束长期南北分裂,及实现全国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时,南朝后主陈叔宝是个沉迷酒色、不恤政事的皇帝,使民众不堪忍受。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修复山阳(今江苏淮安)、江都(今江苏扬州)间从淮河入长江的水道,又出兵进据江陵,灭掉后梁,为平陈渡江铺好道路。

次年,设淮南行台省于寿春(今安徽寿县),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全面负责灭陈战役,以杨广、杨俊、杨素为行军元帅。

杨广率兵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出永安,刘仁恩出江陵,王世积出蕲春,韩擒虎出庐江,贺若弼出广陵,燕荣出东海,多路隋军共五十一万八千人,东自海,西至巴蜀,向陈朝全面进攻。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贺若弼自广陵渡江,韩擒虎自采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渡江,二军从东西两路直指陈朝首都建康(今南京)。

陈军突遭袭击,仓卒抗拒。

二月,韩擒虎进军神速,首先攻下建康。

陈主叔宝及其二名爱妃为求脱身,藏匿于枯井中,但为隋军所俘,陈朝遂亡。

陈朝各地亦纷纷降附于隋。

开皇十年八月,隋将韦洸招降岭南、南越,冼夫人率所部迎洸入广州,岭南悉平,南北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