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计算表(GBZ49-2014)正式
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精编版

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代替GBZ 49—2007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国卫通〔2014〕14号)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5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与GBZ 49—2 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取消了观察对象;——将4000 Hz听阈值纳入诊断分级指标中,进行加权计算;——将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列为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前提条件。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巡淼、章敏华、王建新、阮艳君、张巧耘、杨爱初、江志荣、马谷丰、陈嘉斌、袁伟民、谢兰兰、顾明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6152—1996:——GBZ 49—2002:——GBZ 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原则、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长期职业接触噪声所致听力下降的诊断及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T 4854.1 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1部分:压耳式耳机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GB/T 7341.1 电声学测听设备第1部分:纯音听力计GB/T 7582 声学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GB/T 7583 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用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403 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3 诊断原则根据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近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助听器处方公式

助听器处方公式助听器选配公式:听力学专业人员一直致力于在听力损失和助听器的放大特性之间寻找一种规律性的参数,使助听器的输出能达到最佳的听力补偿,产生最好的交流效果,这些参数组成了选配公式,1.以听阈为基础的选配公式:NAL,NAL-R,NAL-RP,NAL-NL1,Berger,POGO,POGOⅡ,FIG6,MSU,DSL[i/o],Libby 等。
1944年,Lybarger 提出了二分之一增益原则,该原则是目前几种选配方法的基础。
他发现患者所需的增益量约是其听力损失的一半。
而且该公式也包含了对最适阈的考虑,适用于轻中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者。
1.1线性放大的频率响应公式线性助听器对所有的出入强度产生相同的增益——频率响应,除非输出超过了助听器的限定,下面介绍两个应用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的公式。
(1)NAL公式1976年,澳大利亚国家声学实验室在二分之一增益原则的基础上,提出NAL 公式。
1986年,考虑到斜坡形听力损失的特点,增加了对500Hz,1000Hz,2000Hz 平均听阈的修正对NAL公式作了修改,称为NAL-R公式。
该公式适用于言语在舒适级的情况下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情况。
1990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极重度聋校正因素,称为NAL-RP公式,该公式通过增加低频响应、减少高频增益,使其更适用于重度和极重度聋的患者。
部分研究者认为,当听力损失超过60dB HL时,即使可以听到言语中的高频成分,其高频言语信号的有用性也显著下降。
这可能与耳蜗中死区有关——虽然听阈中还能体现残余听敏性,但耳蜗中没有对该频率起反应的毛细胞。
损伤的耳蜗就像瓶颈,仅能传送有限的信息,如信息过多,耳蜗反而不能处理所有接受到的内容,结果还不如仅给耳蜗传送少量信息效果好。
NAL公式的出发点都是假定所有言语频带通过助听器的输出使佩戴者产生相同的响度感受(如响度),该响度大概是正常大概是正常听力者得60宋。
目的是使助听器佩戴者在言语聆听强度下产生最大的言语可懂度。
2例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病例引发的思考

2例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病例引发的思考【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过程遇到的问题。
方法结合劳动者职业史相关证明,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报告等资料,再进行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结果例1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轻度)。
例2诊断为无职业性噪声聋结论加强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防护意识,加大企业和劳动者关于职业病认识和危害的宣传力度,有效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关键词】职业性噪声聋;纯音听力检查;职业健康防护中图分类号:R135.8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病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申请职业病诊断人数不断增加,其中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更是逐年增多。
耳科疾病复杂多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与临床耳科疾病诊断不同,在对该病的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劳动者职业史相关证明,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报告等资料,还需要劳动者和其所在企业的配合,目前我国虽然加大了职业病防治和监护措施,但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将2022年来我中心申请诊断的2例劳动者诊断过程报告如下,为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
1.病例资料例1 男,51岁,2012年07月至2022年02月在某企业提纯车间从事洗涤工作。
2021年职业健康体检显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来我中心申请职业病诊断。
劳动者所在岗位监测报告显示噪声8h等效声级为86.7 dB (A) ,超过《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 2. 2—2007)[1]规定的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即8h等效声级(A计权)≧85dB。
劳动者入职前未进行岗前职业健康体检,2019年入职后劳动者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未佩戴耳塞/耳罩,未采取其他防噪措施。
2020年在岗职业健康体检电测听检查(经年龄性别修正)提示双耳高频听阈大于40dB,无明显其他症状。
劳动者声阻抗检查结果提示双耳A型曲线,电子内耳镜所见鼓膜正常,已排第一作者;姚翔,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职业病诊断工作。
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代替GBZ 49—2007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国卫通〔2014〕14号)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5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与GBZ 49—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取消了观察对象;——将4000 Hz听阈值纳入诊断分级指标中,进行加权计算;——将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列为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前提条件。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巡淼、章敏华、王建新、阮艳君、张巧耘、杨爱初、江志荣、马谷丰、陈嘉斌、袁伟民、谢兰兰、顾明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6152—1996:——GBZ 49—2002:——GBZ 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原则、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长期职业接触噪声所致听力下降的诊断及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T 4854.1 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1部分:压耳式耳机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GB/T 7341.1 电声学测听设备第1部分:纯音听力计GB/T 7582 声学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GB/T 7583 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用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403 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3 诊断原则根据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近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听力损失分级及平均听阈的应用

为帮助听障儿童实现回归主流社会的愿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康宝莱专项基金资助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资助患儿进行术后听力语言康复。
真正帮助这些孩子告别无声的世界,命运也将从此改变。
“天使听见爱”与您共同 关注听障儿童健康成长冀飞 何雅琪JI-Fei, HE Ya-qi听力损失分级及平均听阈的应用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2005200);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NCRCG-PLAGH-2019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81820108009);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670940,81770991)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军事声损伤防护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9作者简介:冀飞 博士 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临床听力学和医用声学计量测试通讯作者:冀飞,E-mail:*****************准确的纯音听阈是所有听力学检查的金标准。
截止目前,纯音气骨导听阈测定是在测试设备、测试方法、信号零级等各方面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听力学测试方法。
为了使听力检查标准化、规范化,并能在国际学术界交流,我国相继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纯音听阈在临床上的应用,往往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平均听阈(dB HL)作为判别指标。
不同的应用场合,涉及到的频率各不相同,分级或判据的临界值也不相同。
本文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听力损失分级标准,总结平均听阈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以供参考。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听力损失分级世卫组织(WHO)于1980年日内瓦会议中推荐的听力损失分级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5个等级,每15~20 dB为一级,听阈是0.5、1、2 kHz等3个频率的平均值。
1997年WHO日内瓦会议听力损失分级标准修改为4个等级,每20 dB为一级,听阈为0.5、1、2、4 kHz等4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见表1[1,2]。
职业健康科普教你轻松看懂职业病噪声聋

(四)听力损失曲线为水平样或近 似直线者
13
五、噪声职业健康检 查周期
五、噪声职业健康检查周期
工作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5dB(A),1年1次 80≤工作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且<85dB(A),2年1次 工作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0dB(A),终生暴露不致引起听力损伤,不须进行噪声体检 六、职业病噪声性耳聋(噪声聋)的诊断要求
特别说明
自行计算的噪声聋等 级和工伤等级只是做 参考用,因为是否属 于职业病是需要通过 职业病诊断专家组进 行鉴别诊断的
2
一、我们先了解几个 基础概念
3
(一)听阈
(一)听阈
4
(二)骨导与气导
(二)骨导与气导
1 气导:声音在空气中经过外耳、
中耳传到内耳的过程。气导测试, 用耳机将测试信号发给受试者
25
(一)双耳听力损失 ≥91dB,四级
26
(二)双耳听力损失 ≥81dB,五级
27
(三)双耳听力损失 ≥71dB,六级
28
(四)双耳听力损失 ≥56dB,七级
(四)双耳听力损失≥56dB,七级
1
(五)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 耳≥91dB,八级
2
(六)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 耳损失≥71dB,九级
增加5dB估算
-
谢谢聆听
xxxxxx
(二)为什么要掩蔽?打个比方,右耳听力比左耳好,当 给你的左耳声音强度很大,会出现左耳其实没听见但你 右耳偷听到了的情况,这时你就会反应,但是这时你的 反应能代表左耳的听阈吗?肯定比你实际听阈要好,所 以测听人员会在你右耳加噪声,不让你右耳偷听左耳的 声音,这样测出来的左耳听力称掩蔽之后的听阈 左耳掩蔽之后的气导用小正方形来表示
纯音听力检查(2015.8)

37
四、职业健康监护
3.应急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职业性爆震聋(按GBZ/T 238-2011执行)
38
四、职业健康监护
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职业性噪声聋
39
参考一:客观听力学检查
1.听觉诱发电位 对感音神经性耳聋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帮助鉴 别耳蜗、蜗后以及中枢听力损失。 包括: 1)听性脑干反应(ABR),对2KHz-4KHz敏感。 2)40Hz听性相关电位(40Hz-AERP),500Hz1KHz敏感。
4
一、纯音听力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上升法、升降法,多采用上升法。 一般先检查听力较好耳,然后再查较聋耳。 整个测试过程应限于20分钟内完成。 测试频率的次序是按:1KHz、2KHz、3KHz、 4KHz、6KHz、8KHz、250Hz、500Hz、1KHz进行 的。
5
一、纯音听力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职业性噪声聋
4.临床表现
1)听力下降
22
二、职业性噪声聋
4.临床表现
2)耳鸣 是噪声性聋的早期症状之一。 多为双侧性、高音调、间歇性。 耳鸣发生率与听力损伤程度有明显关系。 耳鸣的频率与听力损伤最严重的频率相符合。 3)其他 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均可受危害。
23
纯音听力检查(电测听)在 职业健康领域的应用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李忠信 2015.08内来自涉及以下文件: GBZ 188-2014 GBZ 49-2014 GBZ 238-2011 GB/T 16403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 声学 测听方法 纯音气导 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
听力语言残疾评定标准和方法——津京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9年度第二季度学术研讨会报道

听力语言残疾评定标准和方法——津京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9年度第二季度学术研讨会报道刘欣;曲春燕【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年(卷),期】2019(017)004【总页数】3页(P608-610)【作者】刘欣;曲春燕【作者单位】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大力支持下,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承办的津京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9年度第二季度学术活动于6月29日举行,共有90余人参加。
本次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听力学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包括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的六家医院代表,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还有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及北京各区县妇幼保健院和社区、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的医务工作者。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听力语言残疾评定标准和方法”。
北京同仁医院黄丽辉主任进行了“儿童听力损失—从综合评估到精准诊断”的报告,用病例分享的方法全面细致的诠释了儿童综合听力评估的重要性,只有做到全面评估才能进行精确诊断。
其中一个病例中,患儿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气导阈值为右耳50dB nHL,左耳70dB nHL,骨导阈值为右耳30dB nHL,左耳30dB nHL;鼓室声阻抗测试双耳均为A型;声反射阈同侧和对侧均未引出;该患者双耳纯音听阈较高,而镫肌声反射需在纯音听阈上70dB以上才能引出,本病未引出声反射不提示声反射弧环节有病变,纯音测试结果和客观测试结果基本相符。
交流过程中发现,患儿言语清晰度较差,言语测听结果显示单音节易词和单音节难词的言语识别率分别为30%和20%。
随后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耳聋基因的测序,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耳蜗顶周和中周融合,SLC26A4基因的IVS7-2位点纯合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