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四种方法

合集下载

班级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班级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班级的管理方法有哪些班级的管理方法有哪些1、加强学生交流,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

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班上进行书面调查,让他们反映教室,寝室的纪律,清洁卫生,同学关系以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等。

这样对班级管理既可以及时地进行跟踪、修正和引导,又可以给科任教师的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及时修正教学。

抽时间多到教室向学生了解班情,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管理在于花时间,勤动脑,勤动手,这样才能保证班级始终处于班主任的有效监管中。

2、认真对待特殊学生。

这部分学生往往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不太好,心里承受力低,一点点挫折就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就很情绪化面对学习中的问题。

在周围同学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他们的.学习压力大,心理压力也大。

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有消极被动的,也有积极向上的,其中最严重的是放弃。

针对学生这种特点,要有的放矢地工作,个别学生要勤跟紧管,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纠正心理偏差,鼓励学生自信、自强。

3、严格纪律要求。

班级管理要制度化,不体罚学生不等于不惩罚学生,要学生明白迟到了,早退了,旷课了,将要受到何种惩罚。

除了耐心细致的批评教育,还与家长联系通报该生的劣迹,让犯了错的学生在身体上和心灵上都过得去,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多同他们交流,给予他们信任,鼓励他们前进。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爱护公物习惯。

严禁乱扔纸屑杂物等。

5、通过学生轮流主持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增强班级凝聚力,使班级学生团结友爱。

让学生们明白“纪律是人生成功的保障”。

总之,初中三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工作要从理想教育,思想教育入手,以提高学习能力为核心,以纪律管理为手段,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发挥班级自我优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日常班级管理的方法

日常班级管理的方法

日常班级管理的方法
日常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和班干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对班级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的工作。

下面列举了几种日常班级管理的方法:
1. 定期召开班会:班会是班级教育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班会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生活困难和心理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

2. 设置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同学们的行为,明确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班级规章制度应该经过班会讨论确定,班级共同遵守。

3. 分配班内岗位:可以选举产生班干部,如班长、学习委员、组织委员等,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同学们的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4. 班级活动组织:定期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如班级运动会、文艺汇演、社会实践等,促进同学们的团结合作和自我发展。

5. 心理辅导与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课程和个别辅导师生谈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和引导。

6. 班级新闻及时发布: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或班级论坛等平台,定期发布班级通知、活动安排和学习资料,方便同学们交流和获取信息。

7. 学业指导与辅助:关注同学们的学习进展,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方法,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8. 班级建设与文化: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举办班级文化活动,培养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

以上是常见的一些日常班级管理的方法,班主任和班干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保持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班级管理四境界:“静净竞敬”

班级管理四境界:“静净竞敬”

班级管理四境界:“静净竞敬”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四境界:“静净竞敬”班级管理四境界:“静净竞敬”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通过静、净、竞、敬四个境界的教育培养,努力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为创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关于班级管理,许多优秀班主任有过成功的管理经验与办法。

笔者在汲取他人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在班级管理中,“静、净、竞、敬”四种境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静能生慧班级管理应从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入手,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入则静,出才动”的好习惯,我从不在教室里大声训斥学生。

学生犯了错误需要批评时,我会把他们从人群里带开,这种单独交流的教育方式,同学们更乐于接受,往往会收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室安静了,同学们的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即使再浮躁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打开课本,开始学习。

这种安静的学习环境,应该成为班主任努力追求的管理境界。

净能生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青少年正是爱美的年纪,班主任应该合理地利用学生的爱美之心,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追求美、创造美------身体力行地净化卫生,美化环境。

从日常生活讲起,从细微小事入手,从珍惜劳动成果着眼,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持环境卫生,主动地创造美好环境。

教室布置得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人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在净化环境的同时,也能净化人的心灵。

保持教室卫生的整洁,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

竞能生优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该组织全班同学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挖掘潜力,奋勇争先,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班主任要做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和积极地鼓励,从而激发起学生刻苦学习的强烈欲望,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

一个学习氛围浓厚,充满竞争活力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班主任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比、学、赶、帮,教育、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举例

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举例

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举例
一、指导型管理模式
在指导型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或教师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他们为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

例如,老师可以设定一个学期阅读目标,然后定期检查每个学生的进度,以确保他们按照计划进行。

二、参与型管理模式
参与型管理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让他们有更多的话语权。

例如,当决定班级活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然后大家一起投票决定。

三、自主型管理模式
自主型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责任,让他们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然后每周提交一次学习报告。

四、混合型管理模式
混合型管理模式是以上三种模式的结合。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管理模式,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决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在一些重要决策上采取指导型模式,而在一些日常事务上采取参与型或自主型模式。

总结:
班级管理的模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无论是哪种模式,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

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举例

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举例

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举例
标题: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举例
一、教师主导型管理模式
在教师主导型管理模式中,教师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

例如,教师会制定课程计划,安排学习任务,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对学生的学术表现进行评估。

这种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指挥官,引导并控制着班级的运行。

二、学生自主型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自由,他们可以参与决定班级规则,组织活动,以及自我管理。

例如,学生们可能会选举出班长和班委会成员,由他们来负责日常的班级事务。

教师则更多的是扮演顾问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三、家长参与型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家长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家长可能会参与到班级规则的制定中,或者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议,与教师共同讨论学生的教育问题。

此外,家长也可能被邀请到学校,参与一些课堂活动,以更直接的方式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四、混合型管理模式
混合型管理模式结合了上述三种模式的特点。

它既强调教师的领导作用,又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同时也鼓励家长的参与。

例如,教师可能会设定基本的班级规则和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同时,教师也会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并寻求他们的建议和帮助。

总结:
以上就是班级管理的四种主要模式。

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适用的情况,关键在于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灵活选择和运用。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管理方式4篇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管理方式4篇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管理方式4篇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管理方式第1篇班主任所做的班级工作中,班级管理是最重要的。

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大致可分四种类型:班主任治班型这种类型在许多学校属于主流,班主任跟的紧、管得严、抓得细,几乎就是二十四小时跟踪服务。

班级特点表现为一抓就好,一管就优,班主任在与不在简直就是两个绝然不同的天地。

班主任前前后后地跟着、跑着,虽然很累.但班级管理效果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一般不会太差,即使治班效果不理想,班主任也能因为其辛勤的劳作而博得人文的原谅。

这种管理往往会培养出这样的学生。

学生普遍行事小心翼翼,课桌怎样摆放、何处张贴课程表、窗户该不该关,自习课做什么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学生均需要班主任的一声令下,才敢有所行动。

学生普遍的没有班级主人翁意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班只属于班主任一人。

而且这种意识还将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

习惯了听从,习惯了被管’学生的自主意识几乎是无从谈起,顺民大都从此诞生。

班干部治班型这类班主任非常善于培养自己的助手,调动学生管学生,班主任只是宏观调控,在高处密切注视班级动态,虽不需要时刻跟着,他总是紧张的看着,如果幸运,班上有几位“天生的政治家”那么班主任就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了。

班干部治班常常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分派,总有一些不服班干部的人所形成的“在野党”, 会因为找不到冲央"而自立冲央・,一跃成为“革命党”,成为“造反派”。

班干部治班,需要班主任真正的把决策权、执行权下放,班干部如果只是班主任的代言人,那么情形又回到了班主任治班型,或者班干部不得力,班主任也得不由自主的越位而又回到班主任治班的老路子上。

班公约治班型班级管理不再是人管人,而是采用班级成员共同制定的“班公约”来导引言行,由人为管理走向法制管理。

难的是有两个方面,一是班公约的制定,需要呈现出学生自愿,广泛细致,合理可操作,动态调整等特征;二是执行监控,“法"总是相对的完整,“法”总是相对的公平。

班级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班级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1.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活动。

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作用。

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良的班风。

2.平行管理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实质上就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4.目标管理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班级管理的方法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

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

ﻫ一、班级框架需合理化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班级是学生成长的第二环境,要组织好班级,就需班级框架合理化,班级框架就是指学生座位的排列,一般都采用秧田式排列。

排列时需互相搭配好,即前后、左右、男女生、动静、学习态度、思想状况等要兼顾好,设计出合理的框架,这样有利于管理,有利于互相激励,更有利于团结同学,形成合力,为班级管理打下一定基础。

同时也需注意教室的环境布置,挂一些伟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为老师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ﻫ二、班级组织功能化一个组织健全的班级,能有利于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四个原则

班级管理的四个原则

班级管理的四个原则小伙伴们,咱们今天来聊聊班级管理的那些事儿,特别是那四个让人眼前一亮、又能让班级氛围嗨起来的原则。

这可不是啥干巴巴的理论课,而是活生生的班级运营秘籍,保证让你听了直呼过瘾!想象一下,班级就像一艘即将启航的大船,每位同学都是这艘船上不可或缺的船员,而老师呢,就是那掌舵的船长,引领着我们向知识的海洋进发。

但要想让这艘船行驶得既稳又快,就得遵循那么几条黄金法则,咱们姑且称之为“班级管理的四大秘籍”。

秘籍一:沟通无阻,心心相印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沟通就像是那条看不见的纽带,紧紧连接着每个人的心。

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是不是就像春天里的百花齐放,绚丽多彩?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那个愿意倾听每个声音的知心朋友。

遇到问题,一个微笑,一句“咱们聊聊”,就能让隔阂烟消云散,班级自然和谐共生。

秘籍二:尊重差异,个性飞扬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擅长画画,有的对数字情有独钟,还有的体育细胞爆棚。

在班级管理上,我们要做的是鼓励这种多样性,让每个人的特长都能得到展现。

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舞会,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舞步,共同编织出一场精彩的表演。

尊重差异,就是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性,让班级成为展现个性、放飞梦想的舞台。

秘籍三:目标一致,携手前行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班级要想蒸蒸日上,就得有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这个目标可以是学习上的进步,也可以是班级文化的建设,甚至是对未来的一份美好憧憬。

当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为什么而奋斗时,那份力量将是无穷的。

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位选手都拼尽全力,只为将那根承载着希望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秘籍四:奖惩分明,激励成长当然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管理自然也离不开一套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

这不仅仅是为了约束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正面的激励和适当的引导,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想象一下,每当有人取得进步时,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温暖的拥抱,是不是比任何物质奖励都要来得更加珍贵?而面对挑战和错误时,耐心的指导和及时的纠正,则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的四种方法
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好坏,对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影响深远。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倡导者、教育者和指挥者,是学生个性成长的引路人,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

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总结出了“以情明理,真诚相待,宽严有度,身正为范”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一、以情明理
在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要以正确的、正面的情感来引导和熏陶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班的李浩同学,原来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表现极差,从来不做作业,一上课就睡觉,还三天两头在学校惹事。

我接任以后,首先让全班同学都接纳他,和大家一起给他情感关怀,并给他讲当前的形势,问他今后的打算,让他明白现在应该做什么。

后来他逐渐有所醒悟,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也开始交作业了,这一可喜的变化让我很欣慰。

二、真诚相待
关心学生——关心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还要关心他们的家庭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

我班有一个女生,平日里活泼好动、有说有笑的,可最近却心事重重,上课无精打采。

看到这种情况,我首先做了家访,得知她的父母几天前离婚了,她现在跟父亲一起生活,而父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现在病又犯了,急需用钱。

这个女生非常孝顺,为了能让父亲养病,她想辍学,外出打工挣钱。

家访回来后,我召集班干部开了一个会,大家决定在班内发动一次募捐来帮助这个女生,让她感受班级的温暖。

事后,这个女生非常感激地说:“我要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和同学们。


第1页共3页
尊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教师只有先尊重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尊重。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听取他们的建议,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

信任学生——心灵的沟通,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而互相信任是心灵沟通的前提,也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

班主任的信任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获得信心,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创优良班风。

三、宽严有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管理要严,严是好事,但严有严的方法、严的策略,要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太严会让学生感到苛刻,缺乏人情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不能只靠凭空说教,要有章可循,要建立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制度上墙,让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当然严格的管理也不能流于形式,要长期坚持,使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变强制为自觉。

四、身正为范
曾经有学生问我:何老师,你们班上为什么总能保持清洁?学生总是那么有礼貌?”我的回答是:“我每一次进教室,只要一看见地板上有垃圾,不管是多脏的垃圾,总会伸手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还有我们学校偏远,多数学生走读,每次在路上看见学生经过,我总是微笑着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这样就带了一个好头。

”实际上,现在的学生对教师都具有向师性,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自己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做好学生的楷模。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只有采用恰当的工作方法,才能从思想上启迪学生,从感情上打动学生,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

第2页共3页
第3页共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