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合集下载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1 概述1、1 科研得基本构成※科研选题:确定要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以及如何去研究(开题与方案设计);※科研实践:将科研计划付诸实施得过程,即验证预期设想。

需要记录实施过程,在过程中得发现证据并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科研总结:对科研实践中得发现与结果进行科研总结,分析与整理得过程(撰写论文、申报成果与专利、成果应用等)1、2 科研记录定义与特点※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得真实结果得直接记录或统计得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得直接记录。

它就是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得基础资料。

※科研记录就是对科研实践全部过程得客观、全面、准确得科学描述。

其特点就是:客观真实性(灵魂)、全面完整性(要求)、科学准确性(价值)1、3 实验记录要求※可溯源性:任何专业人员任何时候都能瞧得懂,内容记录全面;※可重复性:在相同实验材料及条件下可得到同样得结果;※科学严肃性:科研轨迹科学,记录严肃认真。

2 科研实验记录得重要性2、1 便于分析科研过程中得成败得失※便于以后追查实验细节;※发现与实验预期不一致得情况,充分把握与利用数据,分析并发现原因,以求突破;※科学记录以便发现失败之处,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2、2 便于进行科研工作得归纳与总结※科研得目得在于发现自然界中一切未知领域中有价值得现象与规律;※论文发表就是科研工作成就得具体体现;※规范得科研记录要求对各部分研究及时分析与总结,及时采集实验证据与图片资料;※科研总结使论文撰写更方便、准确;※论文或其她成果资料都应当在记录里遭到原始得依据,体现真实性。

2、3 可以提供科研重复得依据与参考※为进行本项研究所必需得必要重复实验提供参考;※为以后类似研究工作中需要得重复实验提供资料;※研究被置疑而需要进行补充或重复相同实验时,可以提供准确得参考。

2、4 有利于培养严谨得科学思维※就是培养自身能力得重要环节,不可忽视;※合格得科研记录,必须体现思考与解决问题得轨迹;※认真严谨得科研态度。

滨州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及要求

滨州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及要求

滨州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及要求实验记录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的载体,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某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研究生在科研试验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下列要求和规定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一、基本要求1. 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 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 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也可根据需要记录如天气、温度、湿度等实验条件。

4. 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

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 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

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划叉号占据相应位置。

6. 实验记录应遵循原始、及时、系统、完整、客观的原则,实验结果、表格、图表和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 实验记录本将作为研究生中期考核、申请论文答辩、发表论文和科技档案管理的依据和必备文件。

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和其他科研资料经导师和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上缴档案室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的内容1. 日期:包括年、月、日和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2. 实验名称3. 实验目的4. 实验材料:详细记录受试和对照标本、样品的来源、取材的时间、处理和制备过程等5. 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6. 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7. 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8. 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微生物控制级别); 9. 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他临床资料); 10. 试剂的配制:方法、过程等11.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12. 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科研实验记录管理制度

科研实验记录管理制度

科研实验记录管理制度一、总则科研实验记录是科研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为加强科研实验记录管理,规范科研实验记录的记录、保存和使用,确保科研实验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进行科研活动时产生的实验记录管理,包括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

三、责任方1. 科研人员:负责实验记录的记录、保存和管理。

2. 科研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科研人员的实验记录管理工作。

3. 行政部门:负责协助科研部门做好科研实验记录管理工作。

四、实验记录管理的内容1. 实验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记录实验的所有过程和结果。

2. 每个实验都必须有详细的实验记录,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

3. 实验记录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实验人员、实验设备等。

4. 实验记录应当由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在实验结束后及时归档保存。

五、实验记录的保存1. 实验记录的保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包括原始记录、复制记录等。

2. 实验记录的保存要以硬拷贝和软拷贝相结合,以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 实验记录的存档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外泄。

4. 实验记录的保存期限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五年。

六、实验记录的使用1. 实验记录只能用于科研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2. 实验记录的使用要谨慎,不得随意更改、删除或篡改。

3. 实验记录的使用要及时汇总分析,及时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七、违反规定处理1.对于违反实验记录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规定予以处理,包括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暂停科研活动等。

2.对于严重违反实验记录管理制度的行为,将直接取消科研项目资助资格。

八、附则1. 本制度经科研部门审定后正式施行,如有修改或补充,需经上级部门批准。

2. 本制度未尽事宜,可由科研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定和解释。

以上为科研实验记录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希望广大科研人员遵守并加以实施,共同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实验记录管理

实验记录管理

实验记录管理1.引言实验记录是科研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实验记录的管理方法和准则,以帮助研究人员有效记录、保存和管理实验数据。

2.实验记录的要求实验记录应准确、详细地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观察。

实验记录应及时记录,在实验过程中不应拖延。

实验记录应清晰、易于理解,并使用规范的科学术语和符号。

实验记录应有日期、实验者姓名和实验编号等标识信息。

3.实验记录的管理方法3.1 纸质记录纸质实验记录应使用可靠的笔记本或实验记录表格进行记录。

每个实验应有独立的页面,便于查找和追溯。

实验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和归档,以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3.2 电子记录电子实验记录应使用相应的科研实验管理软件进行记录。

实验数据应按实验日期、实验类型和实验编号进行分类和存储,方便检索和共享。

电子实验记录应定期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实验记录的保存与归档4.1 纸质记录的保存所有纸质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并采取防火、防潮等措施防止损坏。

实验记录的保存时间应符合相关法规和研究机构的规定要求。

4.2 电子记录的保存电子实验记录应保存在可靠的服务器或云存储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根据相关法规和研究机构的规定要求,制定合适的数据保存和备份策略。

4.3 实验记录的归档实验记录的归档应分为长期归档和短期归档两个阶段。

长期归档的实验记录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永久保存。

短期归档的实验记录应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进行整理和保存,以备未来的查阅和使用。

5.实验记录的管理准则5.1 实验记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实验记录应准确记载实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操作。

实验记录应包含实验条件、实验器材、实验样品等详细信息。

实验结果和观察应以客观、科学的方式进行记录,避免主观评价或个人偏见。

5.2 实验记录的保密性实验记录中涉及的机密信息应受到合适的保护和管理,遵守相关法律和保密规定。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和重点(完美版)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和重点(完美版)

科研方法重点(完美版)一、选题的范围医药卫生保健事业中有重要意义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础☺应用: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开发研究以物化研究为目的,研制出产品性物质或对生产环节进行技术工艺改进的创造性研究♠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按时间可分为1前瞻性研究:(方法——队列)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施青少年戒烟干预的有效模式研究2回顾性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缺血性脑卒中与脂、糖代谢异常的遗传流传病学家系研究。

♠按医学科研的种类及不同特点分1调查研究型的2实验观察性的3资料分析性的4.经验体会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开发应用按研究课题的来源分1有关部门下达课题2自选课题3协作课题我国:指令课题,指导、委托、自选。

(招标性课题)指导性——国家自然科学、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基金、单位科研基金二、选题的原则1需要性2创新性3科学性(选题成效与否,主要取决于选题的科学性)4可行性5效益型三、选题的程序提出问题—文献检索—建立假说—确立方案—确立选题名称题目=处理因素+受试对象+预期效应(三要素)简明、具体、鲜明、醒目四、如何选题1临床实际2学术争论3项目指南4文献的空白点5已有课题延伸中6改变研究要素组合中7学科交叉的边缘区和空白区8建立自己的课题六、科学论文☺定义:公开发表的、描述新研究结果的书面报告;必须按一定的方式撰写和发表。

☺写作要求:条理清楚,摆事实,讲道理语言简单,平实,明确,直接能被理解和接受正确、准确地使用英语用最少、最短的词☺科学论文的基本结构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IMRAD)I:What and why?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M:How?如何研究的?R:What?发现了什么?D:What?发现意味着什么?☺标题♠重要性、体现创新点,包含所有关键词(检索),吸引人,用动词和句子♠反应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广度♠包含实验的基本要素♠反应研究的性质☺摘要缩写的论文,150-250词,关键的创新点和意义☺前言:目的,意义,解决的问题☺材料与方法:材料的标准化、磁疗的可靠性和均衡性☺结果文字描述,图标表达,客观如是详尽、层次☺材料的组织:取舍,神话,层次。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践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践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践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在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践时,数据收集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准确、完整和有条理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一些科学实验和实践中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数据收集科学实验和实践中的数据收集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关键指标: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明确实验的关键指标。

这些指标应与实验的目的和假设密切相关。

例如,在研究植物生长的实验中,关键指标可以包括植物的高度、根长、叶片数量等。

2. 设定统一的测量标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需要统一测量标准。

例如,在测量植物高度时,每次测量都应该从植物的底部到最高点进行测量。

3. 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和设备。

例如,在进行微观实验时,可能需要使用显微镜或其他精密的测量仪器。

4. 确保数据的实时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数据,防止遗漏或遗忘。

可以使用实验记录表格、笔记本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记录。

5. 多次重复实验: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建议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通过多次实验可得出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二、数据整理在进行数据整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分类和排序: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将数据进行合理分类和排序。

可以按照时间、地点、实验条件等进行分类,有助于后续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2. 数据清洗和筛选: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去除异常值和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数据。

清洗后的数据更加可靠和准确。

3. 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

可以使用图表、图像和统计量等方式,直观地展示数据分布和规律。

4. 结果呈现: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将数据整理成合适的形式进行结果展示。

可以选择表格、图表、图像、报告等方式进行结果呈现。

5. 结论和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深入讨论。

结论应该准确、简明扼要,并与实验的目的和假设相一致。

临床试验研究病历

临床试验研究病历

临床试验研究病历临床试验研究病历:走近医学研究的关键一步引言:医学科研的发展离不开临床试验,而临床试验的核心便是病历记录。

病历是医生和研究人员记录患者信息、病情发展和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临床试验研究病历的重要性、内容架构以及对医学研究的意义。

一、病历的重要性病历是临床试验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基础。

它记录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以及病情的变化等内容。

病历的完整和准确对于研究的可信度和临床医生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病历可以为临床试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严谨的病历记录能够保证研究的数据完整和准确,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保障。

同时,对于随机对照试验等需要众多参与患者的研究项目,病历记录也是追踪患者情况和治疗效果的必备工具。

其次,病历可以提供研究数据的分析依据。

比如,临床试验的统计学分析需要根据病历数据进行,从而评估治疗效果和研究假设的成立度。

与此同时,病历还可以用于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既往患者的病历,总结和发现新的治疗方案和临床规律。

最后,病历对于临床医生的决策和患者的随访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通过对病历资料的梳理和分析,能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调整策略,提高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患者来说,病历也是追踪疾病进展和了解自身病情的重要依据。

二、病历内容的架构病历的内容架构如下: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 主诉和现病史:患者来访的原因和当前的病情描述,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程度等。

3. 既往病史: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和药物过敏史等,以及家族疾病史的记录。

4.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记录体格指标和异常发现。

5. 辅助检查结果: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病理学等实验室和检查科室的结果报告。

6. 诊断和鉴别诊断:医生根据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7. 治疗方案:医生根据疾病诊断和临床实际,制定治疗计划、用药指导和手术方案等。

医学研究实验报告册(3篇)

医学研究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某疾病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二、实验目的1. 探究某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2. 分析基因表达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3. 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原理某疾病相关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低表达状态,而在疾病状态下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疾病组织、正常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

四、实验材料1. 实验组:某疾病患者组织样本。

2. 对照组:正常组织样本。

3. 细胞系:某疾病相关细胞系。

4. 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5. 反转录试剂盒。

6. DNA提取试剂盒。

7.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8. 紫外分光光度计。

9. 低温离心机。

10. 其他试剂及耗材。

五、实验方法1. DNA提取: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织样本DNA。

2. 反转录:采用反转录试剂盒将提取的DNA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

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PCR扩增,检测某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 数据分析:采用2-ΔΔCt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六、实验步骤1. 组织样本的收集:收集某疾病患者组织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

2. DNA提取: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3. 反转录:按照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按照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5. 数据收集与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收集实验数据,并采用2-ΔΔCt法进行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1. 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某疾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2. 某疾病相关基因在疾病相关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系。

八、讨论与分析1. 某疾病相关基因在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该基因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 某疾病相关基因在疾病相关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升高,进一步证实了该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3. 本研究结果为某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发生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1 概述1、1 科研的基本构成※科研选题:确定要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以及如何去研究(开题与方案设计);※科研实践:将科研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即验证预期设想。

需要记录实施过程,在过程中的发现证据并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科研总结:对科研实践中的发现与结果进行科研总结,分析与整理的过程(撰写论文、申报成果与专利、成果应用等)1、2 科研记录定义与特点※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得真实结果的直接记录或统计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

它就是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科研记录就是对科研实践全部过程的客观、全面、准确的科学描述。

其特点就是:客观真实性(灵魂)、全面完整性(要求)、科学准确性(价值)1、3 实验记录要求※可溯源性:任何专业人员任何时候都能瞧得懂,内容记录全面;※可重复性:在相同实验材料及条件下可得到同样的结果;※科学严肃性:科研轨迹科学,记录严肃认真。

2 科研实验记录的重要性2、1 便于分析科研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便于以后追查实验细节;※发现与实验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充分把握与利用数据,分析并发现原因,以求突破;※科学记录以便发现失败之处,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2、2 便于进行科研工作的归纳与总结※科研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中一切未知领域中有价值的现象与规律;※论文发表就是科研工作成就的具体体现;※规范的科研记录要求对各部分研究及时分析与总结,及时采集实验证据与图片资料;※科研总结使论文撰写更方便、准确;※论文或其她成果资料都应当在记录里遭到原始的依据,体现真实性。

2、3 可以提供科研重复的依据与参考※为进行本项研究所必需的必要重复实验提供参考;※为以后类似研究工作中需要的重复实验提供资料;※研究被置疑而需要进行补充或重复相同实验时,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

2、4 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就是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合格的科研记录,必须体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轨迹;※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

2、5 实验记录审查合格才能毕业答辩※实验记录就是证明您做过科研,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发表论文的唯一依据。

3 实验记录书写原则3、1 客观真实※必须如实记录,当实验出现操作错误或失败时,不可篡改编造;※有意或无意造成实验记录错误都将降低其科学价值;※第一时间记录,不要写回忆录(当天写完,随身携带)3、2 科学准确※使用专业词汇、词语,避免歧义或内容模糊;※对实验数据量化处理,使用国际标准单位;※采集的图片、照片客观准确。

3、3 结构完整※实验记录应体现整个课题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结论前后均须一致3、4 简明扼要※科研记录不就是以时间为顺序的流水账,不仅要表明我们做了什么,更重要的就是我们怎么做的,需要以完整的科研思路为主线;※科研实践中完全重复的技术操作可以先整理出标准操作技术规程记录,重复时可以写“按XX页XX 操作进行”;※需要重点介绍或描述的部分一定要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清楚。

3、5 标准规范※科研记录就是为以后使用而进行的,为便于阅读与查找,科研记录各部分应根据研究内容、实验内容、实验过程等分层次记录;※研究内容、实验内容与实验过程等都应该通过不同的标号[一、(一),1、(1)等]标记清楚;※实验记录本的页码应该就是连贯的,不能重复、缺页或跳跃——反映记录的严肃性与严谨性;※科研记录应该按照标准与规范书写,记录的研究资料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4 科研记录的正确书写格式4、1 科研记录的组成部分4、1、1 科研设计方案:通常放在记录本最前面。

※简述整个研究,包括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希望证明或发现什么?研究方案——通过怎样的过程完成;前期准备情况——标本、试剂、技术方法。

另外,标本信息应包括:标本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入选数量、统一代码与编号等。

4、1、2 科研实践记录部分(重点)※重点记录科研数据获得过程。

4、1、3 科研数据整理分析过程记录4、1、4 重要参考资料※包括重要的参考文献与相关技术方法的操作手册、指南等;通常放在记录本的后部,便于随时查阅。

4、2 科研实践记录的基本组成4、2、1 封面: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4、2、2 1~10页:预留填写开题报告与研究总体设计方案(立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特色与创新性、研究条件、存在问题、预实验结果、总体进度安排等)。

4、2、3 具体实验记录※实验题目:具体到实验内容;※实验目的:解决什么理论、应用或技术上的问题;※实验背景:相关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与拟解决什么问题;※实验时间:年、月、日、上下午,天气情况,温度;※实验地点:具体到某研究室;※实验人员:记录每一个参与操作的人员;※实验材料:实验动物种属、品系、周龄/年龄、雌雄、病患群体;所有实验动物/个体名称统一编号,标明前期处理过程;主要试剂批号、公司及配制时间;仪器名称、编号、测量范围、分度值等;※实验方案设计:流程图/主要实验步骤;※中途观察记录:观察实验的细节情况;※实验结果:切片、照片与标本等要妥善保存,原始数据及统计分析均要详细记录,并标注实验结果取得的时间;实验结果的记录应该力争客观与量化;能用计量指标记录的尽量用计量指标;※结果分析:对非预期结果要通过与同学与老师讨论、查阅文献资料、回顾实验过程等,从设计、技术与操作等层面认真分析原因;无论成功、失败或出现异常结果都要分析可能原因;提出新的可能与假设以及下一步实验改进措施;※阶段性总结:在完成一组实验后,硬度对科研设计、技术方法、结果的完整性与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阶段性研究结论;将数据处理成表格、线形或柱状图、照片等;重新审视原有科研设计与技术路线,为圆满完成课题研究把握好工作方向,也为最后阶段的论文发表做好准备;※下一步计划: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排除没有研究价值或偶然因素引起的结果;根据结果确定重复或改进设计与方法;※实验者及导师签字。

4、3 电子文件的整理与保存※在正确地进行科研记录的过程中,电子文件与资料的保存十分重要;※在纸质记录中要注明电子资料的页码;※在电子记录中要注明保存相关电子文件与资料的文件夹与名称;4、4 整个研究的分析与总结记录科研记录不仅仅就是实验操作记录。

在完成所有实验操作过程后,对研究结果的整理分析过程也就是科研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整记录。

4、5 科研记录的整理与装订在完成所有学业后,应对科研记录进行必要的整理与装订,扉页应根据科研记录的具体内容列出目录,供以后参考与备查。

5 科研记录的书写技巧5、1 从心里重视实验记录的书写5、2 实验进行前需严谨设计※对于需要多次重复的技术操作,可通过预实验来确定实验操作参数与步骤,并整理出标准操作技术规程;※成品试剂盒第一次使用后,可整理出操作技术路线,仅对修改的部分进行记录即可保证记录简洁。

5、3 原始数据、图片采集技巧※实验原始数据与原始图片就是发现新现象、证明新假设的总要证据;※需要记录时间——用带时间的数码相机拍照;※需要记录大小——与对照或客观参照同时采集;※需要记录变化——变化前后的结果尽量拍摄在同一张原始图片上;※原始数据尽可能原始化、计量化、及时化;※尽可能与原始标注如标本序号等同时采集。

6 科研记录书写中的错误做法※不分主次,层次混乱(章节、段落等);※重复记录多次重复的操作;※为了美观或其她目的修饰图片与数据;※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涂改过多,缺少整洁(表观上不严谨);※不按规范进行记录(遗失重要信息);※标本没有唯一的统一编号;※保留的图片不在当时做详细说明与标注;※记录内容不完整:有过程无结果/有结果无分析讨论/有分析讨论无研究结论);※研究内容缺少呼应:论文中提及的n个指标或标本,而记录中没有对这些指标或标本的具体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科研记录采用电子方式:原始记录必须使用纸质书写。

7 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必须由实验者自己记录,不能让她人代记;※必须随实验随记录,不能作回忆性记录,如有必须注明;※用笔应注意其性能使书写笔迹能长期保存;※记录用纸应有可靠的编页方式,不能丢弃任何“废页”;※实验记录就是记录实验的过程与结果,每次实验工作结束时,应有分析性小结或总结;※原始记录必须存档。

8 实验记录达到坏习惯※用纸片随手记录实验数据,容易造成遗失;※实验记录不及时,积累多天实验过程后回忆性记录;※数据整理不及时,难以从中发现实验的某些规律,也难以对后续实验的实施与调整提供正确指导;※不记载实验的年份与时间或仅记录月日,影响资料的长期保存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仅保留阳性结果或与预期结果相符的结果;附:研究生实验记录规范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科学研究实验记录质量,根据国家与我校科技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体研究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生除外),包括非学历教育博、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从入校之日起,每天的活动包括阅读文献、预实验、正式实验、临床实践、教学实践、社会调查、撰写论文、参加会议,即使休息也须如实记录,直至完成整个培养过程。

第三条实验记录就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者资料分析的方法,根据真实结果直接记录或统计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声像等原始资料。

第四条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完整、及时、规范。

不得伪造或者编造数据,不得随意涂改或者取舍,不得从其它本子上摘抄,不得写“回忆性”记录,须为真正意义的原始记录。

第五条实验记录的内容通常应当包括课题名称、实验设计、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实验人员、实验环境、实验方法、实验仪器与材料、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等内容。

(一)课题名称。

首次实验记录必须注明课题名称与经费来源。

(二)实验设计。

研究生的实验设计一般即为开题报告内容,研究生须将开题报告附于实验记录本首页,研究生与导师同时签名。

(三)实验名称。

每个实验开始前须注明实验名称。

(四)实验时间。

每次实验必须在记录纸的左上方按照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日期与时间,例如:2011-3-21 8:00—11:00。

(五)实验人员。

详细记录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

(六)实验环境。

对于环境条件敏感的实验,要详细记录实验当天的天气情况与实验室微小气候。

(七)实验方法。

常规实验方法应当在首次实验记录时注明方法来源,创新实验方法必须详细记录步骤与细节。

(八)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研究: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微生物控制级别、来源及合格证编号;实验用菌种(含工程菌)、瘤株、传代细胞系及其来源;其它实验材料的来源与编号或批号;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主要试剂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及有效期;自制试剂的配制方法、配制时间与保存条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