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叙文中如何展开描写
记叙文常用的6种开头

记叙文常用的6种开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
因为老师阅读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写作文时一定要写好第一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地随着你的思路走。
有人用“凤头猪肚豹尾”一句来形容一篇好文章,那如何才能绘好这个“凤头”呢?一、教你几招,学一学: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始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对话、行动等方面的描写,直接入题。
例如:(1)唐老师病了。
快放晚学时,同学们都难过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教室里如同死水一般寂静。
(《真情》)(2)她叫王芳,我读五年级时的班长。
尽管我俩分别一年多了,但班长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有这样一位好班长》)(3)父亲抡起锄头,画了个满圈,“嘭“,一个土块碎了。
“爸,我回来帮你吧!”憋在心里的话终于吐了出来。
漂亮的弧只画了一半,锄头遵循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飞向前了。
(《父亲的爱》)(4)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定鲜花。
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
(《母亲节的礼物》)2、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
如:(1)花开的季节,到处芬芳飘香,而我却无心观赏,因为此时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强。
(《同窗好友》)(2)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
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
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3)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
教室里,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心中筑起一堵墙》)3、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文章的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王梓先导入:商店的门面漂亮,吸引来的顾客就多;文章的开头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文章的开头是整篇文章的门面。
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
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1、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直接表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帅全文。
这种方法给人一种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感觉,使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一目了然,它是我们写简短记叙文(写人,记事、状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可是不少同学总喜欢在开头上绕来绕去,说些不着边的话,既浪费许多笔墨,又影响表达效果。
《翠鸟》的开头:“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丑小鸭》“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它,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
只有祖母叫他阿长。
我平时叫他‘阿妈’,连长字都不带;但到憎恶它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只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珍珠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台阶》“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老王》“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信客》“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魏巍的《我的老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干净利落。
开头都是简捷明了,一开始就将读者带入到故事的情景中,让读者的思绪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起伏。
2、点明题目,明确主旨。
指文章一开头就入题的方式。
开头揭示题旨,入题快,益于引导读者把握文章的中心。
记叙文“五笔叙事”法

记叙文“五笔叙事”法记叙文“五笔叙事”法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该方法将复杂的记叙文写作过程简化为五个步骤,帮助写作者更好地组织素材、安排情节和刻画人物,从而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质量。
以下是关于记叙文“五笔叙事”法的详细介绍。
一、第一笔:交代背景第一笔是记叙文的开头,通常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信息。
这一部分的作用是让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情境,为后续的情节打下基础。
在第一笔中,写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开头要简洁明了,尽快进入主题。
2.背景信息要与故事情节相关,有助于读者理解故事情节。
3.可以使用悬念或暗示等手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第二笔:铺陈情节第二笔是记叙文的展开部分,通常是在交代背景的基础上,逐步铺陈情节,让读者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在这一部分中,写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情节要紧凑有致,避免过于拖沓或跳跃。
2.描写要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增加故事的曲折性。
三、第三笔:塑造人物第三笔是记叙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物的塑造和刻画。
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可信。
在这一部分中,写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人物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避免千篇一律。
2.描写要真实细腻,符合人物所处的时代和情境。
3.可以采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多角度地展现人物形象。
四、第四笔:突显冲突第四笔是记叙文的冲突部分,主要是指故事中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冲突可以是人物之间的、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人物内心矛盾等。
通过突显冲突,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在这一部分中,写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冲突要合理自然,避免过于突兀和牵强。
2.冲突要能推动情节发展,为后续的情节打下基础。
3.可以采用隐性冲突和显性冲突等手法,使冲突更加丰富多彩。
五、第五笔:收束结尾第五笔是记叙文的结尾部分,主要是收束故事情节并为故事画上句号。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如何写初中记叙文作文

如何写初中记叙文作文写初中记叙文其实没那么难,就像讲故事一样,我来给你唠唠。
一、选个好题目。
二、开头要抓眼球。
1. 可以用对话开头。
就像这样:“‘你说,咱们能爬到山顶吗?’我气喘吁吁地问小伙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群人站在山脚下,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心里直打鼓。
”这就直接把读者带到你那个场景里去了。
2. 或者来点悬念。
“我从来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学校活动,会让我经历那么惊心动魄的事情。
那天,阳光似乎都比平常刺眼……”读者就会好奇,到底是什么学校活动,怎么就惊心动魄了呢?三、中间把故事讲好。
1. 按顺序写。
一般就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比如说写你参加一场比赛。
先写比赛前你是怎么准备的,“我每天放学后都跑到操场练习跑步,汗水湿透了我的衣服,可我一想到能在比赛里拿个好名次,就又充满了动力。
”然后写比赛的时候,“发令枪响了,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和同学们的加油声。
可是跑到一半,我突然感觉腿抽筋了,当时我心里就凉了半截。
”最后写比赛后,“虽然我没有拿到冠军,但是我坚持跑完了全程,当我冲过终点线的时候,我知道我战胜了自己。
”2. 描写要生动。
描写人物就抓住特点。
像写你的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他那稀疏的头发就像秋天的野草,风一吹就东倒西歪。
可是他的眼睛却像老鹰一样犀利,谁在课堂上搞小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描写环境也很重要。
要是写晚上害怕的事,“夜晚,四周安静得可怕。
黑暗像一块巨大的幕布,把整个世界都笼罩起来。
路灯昏黄的光在风中摇曳,像是鬼火一样。
我一个人走在这条小路上,心跳得像打鼓一样。
”3. 要有感情。
你写的故事得让读者能感觉到你的喜怒哀乐。
比如写你和好朋友吵架又和好的事,“那天我们吵架了,我气得满脸通红,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难受极了。
我想,我们这么多年的友谊难道就这么结束了吗?后来我们又和好的时候,我感觉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一下子落了地,阳光似乎都变得更温暖了。
”四、结尾要有回味。
浅析记叙文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描写

() 1 明天就要 开学 了, 妈妈仔 细地帮我 打点 变成 了 2 0 增 多了三倍。 2, 咐我到学校后要 听老 师的话 .该吃什 么就吃什 “ 妈妈仔 细地帮我 打点行装 ”改后则是“ . 妈妈把 么, 别不舍得花钱 , 还说 , 有空儿她会去看我 。 我的衣服一件件 ……侧着头想什么” 增加了动 .
么区别 呢?第一段语言直 白平实 。 是叙述 . 二 伟大。对父亲着墨不多 , 第 但一个忠厚 、 木讷 、 慈爱
段语 言形象 、 动、 生 丰满 , 是描 写 ; 段文字给人 的形象 同样令人难忘 。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 两 的感觉是 , 第一段 如瘦 骨伶仃 的老太 婆 . 说话含 看到 了父母亲身上那种 自然 的质朴纯洁 、忠厚
浅析记叙文 中如何 进 行 有 效 的描 写
一 江 苏 省 涟水 县 第一 中 学 朱 文 霞
高考作文时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喜欢写记叙 糊 . 走路摇摆 , 二段像 鲜花绽放 的少女 , 第 吐音
步履轻盈 。两段文字虽然都表现母亲对我 文, 认为这样保险 。 但事实上大部分写记叙文的 清亮 ,
议论文给他们 阅读 , 然后就议论文 的结构 。 论证 的文 字就更精彩了。 方法 , 例的选用 , 事 论点 的提 出 , 文题 的拟定等
( ) 二 调动学生观 察思考 的积极 性 。学习知 知识按 部就班进行训 练 ,学 生写完后再提供一 识的最佳途径 是由学生 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
() 2 明天就要 开学 了。吃 完了晚饭 。 妈妈 开 作描写 、 细节描写 和神态描写 ; 改前妈妈对我的 始为我打点行 李。爸爸在 一旁抽着烟。 我在一旁 嘱咐很简单 . 改后话说得 很具体 。 想得很周到 , 看 着妈妈为我忙活儿。妈妈把我 的衣服 一件件 说到 动情 处 自然 “ 眼圈红 了” 这很 自然让人想 . 整 齐地 叠好 , 仔细地抚 平每 一道褶 皱 。 一会 儿 。 起“ 慈母 手中线 。 子身上 衣”妈妈 的动情在情 游 .
如何写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写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1. 选择一个有趣的主题或事件:记叙文通常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或经历展开的,选择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或具有情感共鸣的事件,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
2. 划定时间和空间范围:明确你要叙述的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时给予读者必要的背景信息和上下文。
3.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描写: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人物、场景和感受的真实性。
使用五感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事物的味道、声音、气味和触感,使故事更具有代入感。
4. 结构合理:记叙文常常采用线性结构,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要确保事件之间有适当的衔接和过渡,使故事情节自然流畅。
5. 刻画人物: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给予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动作和语言习惯。
通过人物的言行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使读者对他们有更深的认识。
6. 运用对话:适当运用对话可以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出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动。
7. 丰富情感描写:记叙文可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来让读者与故事产生情感共鸣。
8. 注意节奏和节制:要掌握好叙述节奏和节制,不要让故事过于冗长或太过急促。
要有适当的停顿和休息,让读者有时间消化故事内容。
9. 编辑和修订:完成初稿后,进行修改和润色。
注意句子结构、用词准确性和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错误,并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写记叙文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记叙文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顺叙的文章,截取事件的发端放在开头直接展开记叙内容,落笔入题,紧扣文章内容。
运用此法,可以使文章十分紧凑。
此法又称总起的开头,也叫概括式的开头。
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韵致先生。
”(巍巍〈我的老师〉)“我的好朋友叫小不点,他和我爱好相同,那就是喜欢集邮。
”二.悬念倒叙法截取事件的结局或某一事件发生的情况放在开端,作为文章的起点,先揭示出事物的矛盾,激发读者的兴趣。
三.介绍人物法截取你要写的人物外貌、经历、性格等,把他们作为文章的起点,放在开头介绍给读者,然后再展开情节,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对你所写的人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
常见于写人的文章。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扣人心弦。
四.勾画背景法截取要记叙的人物的活动背景——某种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在开头用一段文字把他描绘出来,作为文章的起点,然后再展开记叙内容,引入具体情节。
此法有利于了解人物活动的场所或背景,进而了解文章所要表现的深刻主题。
五.渲染气氛法在展开故事情节之前,截取人物活动的环境,极力渲染其气氛,以此作为文章的起点。
这样写,可以把读者带入特定的境界中去,使人产生身临其境感觉。
六.介绍缘由法截取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材料作为文章的起点,把他们放在开头介绍。
此法使文章显得交代清楚、有条有理。
七.睹物思昔法截取材料中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通过描述呈现在读者面前,再接写由这个事物引起的作者或作品人物对往昔的回忆、怀念,然后展开情节,写出事情的全过程。
运用此法,使文章形成某种线索,便于抒情。
八.触景生情法在选好的材料中,截取要写的某种景物,一开头就把景物描绘出来,再写由景引起的某种感触,生出的一些情感,如对亲人的怀念;对往昔的追悔;对味来得的憧憬。
九.描写细节法从选择的材料中,截取要写的人、事、物的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文章的起点,在开头加以刻画,给读者一个强烈、鲜明的印象,然后再展开完整记叙,这样写,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记叙文的五种构思方法

记叙文的五种构思方法中小学教材中的记叙文,以记事文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
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
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构思方法。
一、巧用穿插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
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
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1.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表现人物形象;3.深化文章主题;4.变化文章结构;5.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从中考作文来看,在作文中巧用穿插,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一、优化文面结构,第二、表现构思水平。
而这两项对于提高中考作文得分是十分有好处的。
先看看如何进行穿插、穿插什么内容:1.穿插描写【例】《孔乙己》中有十几处写到众人的“笑”。
作者处处突出旁人的嘲弄、哄笑,在每一层描叙之后,都以“哄笑”、“笑声”一类语句作结,以至形成一种节奏,使“笑声”在小说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力量。
2.穿插议论或抒情【例】《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感受,揭示中心;然后每叙述一个故事,就用抒情之笔,穿插一段文字;结尾安排了大段文字,进行抒情和议论,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激发人们的情感。
3.穿插主题句【例】《白杨礼赞》在文中反复穿插“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句子,不断地点示着文章的主题。
其实这种主题句也是“结构句”,不仅极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且也有机地组织起文章的结构。
在以上内容的“穿插”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手法就是“反复穿插”。
可以说,没有“反复”就无所谓“穿插”。
正是由于有了“反复”,才能在“穿插”中形成文意的递进,才能形成前后内容的呼应,才能形成一唱三叹的感情波澜,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文章的思路。
二、横向组合横向组合,就是在文章中将一个一个的情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加”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在记叙文中如何展开描写一、审题题目:没想到我如此……(浮躁、虚荣、坚强、幸运、依赖父母)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题目只出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词语,补全题目然后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方式。
这种题目从本质上讲,只是划出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同学。
它的好处在于同学有较多的选择权利,有利于同学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风采。
写作半命题作文,一要认真审题,把握关键词,正确理解题意;二要确定好写作范围、主题,并选好角度;三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写作。
补全题目(标题)是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工作。
只有在先补全题目的条件下,真正的文章写作才能继续进行。
在写作半命题作文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情况确定选材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确立主题,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全题目。
就本文题来说,“没想到我如此……(浮躁、虚荣、坚强、幸运、依赖父母)”,显然要求取材于个人生活经历,着眼于现实生活,以“我”眼观察生活,以“我”手书“我”心。
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这个题目看似没有设置审题障碍,实则对写作范围作出了限制:必须“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
也就是说,虽然是半命题作文,但同学的自主选择空间受到了限制,相当于从五个命题作文题里选一个题目来做。
通过对要求的解读,还有两点要注意:文体作出了限制,必须写记叙文,要有叙事,至少要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三种以上的表达方式;字数也作出了限制,必须600字以上。
明确了这些限制,就能按命题要求正确构思了。
本题的写作关键在于以我为主,突出自身经历,以及在经历中的情感体验、个人感悟,还有这个过程中的独特体会。
尤其要善于发掘内心的真情实感,表现生活的真善美,显现深远的立意。
二、描写的含义:描写就是运用艺术的语言,把所选择的人物、事件、景象具体地、形象地、生动地描绘、刻画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从而收到更深刻的感染。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一)人物描写。
描写刻划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
丁玲说:"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
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那么,有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呢?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首先,我们来研究正面描写。
所谓正面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心理和语言、细节描写等。
1、肖像描写例: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作者在细致入微地描写鲁迅的外貌时,紧紧抓住“瘦”的特点,反复描写,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一面》)2、动作描写例:……便排出九文大钱。
——“排”表明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同是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以遮掩自己被嘲笑的窘态。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摸”有从袋里往外挖出的意思。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人矮了半截,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神情沮丧。
与前文“排”对比,鲜明的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孔乙己》)3、心理描写例: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通过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对敌人禁教法语的讽刺和轻蔑。
(《最后一课》)4、语言描写例:“阿!闰土哥,——你来了?……”——见到久违的童年朋友有很多话要说,但一下子不知从何说起,一种莫名的陌生感使我说不出话。
(《故乡》)5、细节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
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时,认为这部小说经常采用衬托的手法来刻划人物性格。
他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的评语中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
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
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
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例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写听众的反应,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口技》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
(二)环境描写分为两类:1、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例: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的如“绿色大理石桌面”。
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
但出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我的叔叔于勒》)2、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如我们写一个学生,就不能不写他所求学的社会环境:学校,学校中班级里的教师、学生及与他们的关系,有时,还要写到他的家庭、父母、亲友。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例:四下里一片寂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
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作者以简洁的笔法勾勒出案件发生的环境,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只用寥寥数笔就真实地再现出沙皇统治的社会的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象,反映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阴森可怖的黑暗面貌,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凋敝萧条。
(《变色龙》)三、作文修改没想到我如此坚强天空不会永远是晴空万里,大海总会有惊涛骇浪,道路也有蜿蜒曲折,正如人生的困境与失意。
但是,当你获得成功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如此坚强!面对孤单,我不悲伤。
像大多数家庭一样,我的父母也不得不为生活整日操劳,所以更多的时候都只有我一个人。
偶尔也会感到寂寞,但我会给自己找乐,所以每当爸爸妈妈问起时,我总会笑着回答说“没什么”。
后来当同学向我们述说自己因思念父母而在夜里无法入睡时,又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说到动情处,有的同学泣不成声。
但我总能坦然面对,并耐心地劝慰她们。
在这样的时刻,我总会发现我是如此坚强。
面对打击,我不气馁。
进入中学后,大大小小的考试多了起来,有过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则是打击。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升学的压力,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处在低靡之中,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倦,但想起爸爸妈妈以及老师的信任和鼓励,我就不甘心再堕落下去。
我默默地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庆幸的是我没有放弃,最后终于走出了那可怕的低谷。
现在想起,那时的我应该是坚强的吧!面对死别,我不哭泣。
人总有一天会升去天堂,只是没想到这件事会如此突然地发生在自己家中。
去年暑假的某一天里,老家那边突然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爷爷病重,让我们赶紧回家见爷爷最后一面。
当我和妈妈赶到时,爷爷已经去世了。
送爷爷去火葬的那天,亲人们都很悲伤,尤其是爸爸。
我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我想爷爷是不想看到我们悲伤的样子的。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但我知道我要坚强。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所以不论什么困难、挫折或是打击,只要坚强面对,就一定可以战胜!四、展示《没想到我如此》的几处精彩描写段落:校园的铃声刚刚响起,就看见两个背着书包的身影匆匆跑过,然后在教室门口猛然刹住,在老师锐利的目光中灰溜溜地走进教室。
趁老师不注意,还互相扮个鬼脸,“呵呵”地偷着乐一把。
报纸上,一张占了整个版面的小女孩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长长的头发凌乱地披散在肩上,本应该是迷人的黑色中夹杂着些许的灰灰黄黄,是灰尘?是土?我不知晓。
额前的头发似乎遮住了她的眼睛,但是那灵动清澈却在发丝中若隐若现,沾满灰的鼻子,应是白皙的皮肤却留下了一条深深的血印,仿佛向人们讲述着那些惨痛的经历。
干燥破裂的嘴唇微微开启,要说些什么却又似有苦说不出,眼泪往肚里流。
天正下着大雨,路是那么泥泞,仿佛一不小心便会滑倒。
迎面走来一个妇女,抱着小孩,挎了一大包东西,撑着伞吃力地走着。
雨水溅湿了她的面孔,却掩饰不住那焦虑的神情,好象是送急病的孩子上医院去。
该帮她上医院吗?可体力对我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呀!这不是太自私了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迎上前去,帮她拿包袱、撑伞。
路似乎更艰难了,练完功的疲惫、劳累笼住了我整个身体。
突然,脚下一滑,我一下子摔倒了,脚扭了一下。
哎呀,会不会伤了脚?但看到那妇女焦虑而又关切的目光,我没有细想,忍着痛送她们到了医院。
当我看到那妇女宽慰而感激的笑容时,兴奋、喜悦充满了我的心田……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
楼梯并不高。
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
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
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
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
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天使走进危险。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候。
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短发,一身黑色衣服,笑时给人温暖,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
那时,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容外人涉足,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考前的那个下午,我记忆犹新。
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亲情:加油,好好考,我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我不禁笑了,这是妈妈“走”后,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