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区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的意见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本文旨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本文将介绍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和意义。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___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推动人才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强调创新驱动、人才优先,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将有助于培养一大批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对于实现中国梦、推动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举措旨在培养和引进高级人才,提升国内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融入全球人才交流与竞争体系,成为世界级人才中心。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目标是打造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以及创新人才评价和评估体系。
这将有助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具有重要性。
首先,它将促进国际人才的流动和交流,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工作和创新,推动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
其次,它将带动人才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人才来华发展,推动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升级。
此外,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还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的若干意见》为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人才支撑和保障作用,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鼓励引育高层次人才,实行工资外津贴制度(一)对企业正式引进或培育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高级技师等高层次人才实行工资外津贴制度(正式引进指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人事档案迁至秀洲区或按规定在秀洲区缴纳社会保险,下同),工资外津贴标准为:1.在秀洲区担任实职或一年内实际到秀洲区工作时间满六个月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在秀洲区聘期内给予工资外津贴每月5000元;2.在我区培育入选的国家和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人员,在聘期内分别给予工资外津贴每月4000元和3000元;3.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员,百、千、万人才在聘期内分别给予工资外津贴每月3000元、2500元和202x元;4.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浙江省特级专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等,在聘期内给予工资外津贴每月202x元;5.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省部级人才工程重点资助的培养人员,在聘期内给予工资外津贴每月202x元;6.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二、三层次人员在培养期内分别给予工资外津贴每月1500元、1000元和800元;7.列入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入选南湖百杰的人员,在培养期或管理期内给予工资外津贴每月800元;8.在聘期内,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经省级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评审通过,下同)人员,每月工资外津贴1500元;博士(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下同),每月工资外津贴1000元;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经省级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评审通过,下同)人员、硕士(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下同)、高级技师,每月工资外津贴800元(该项补助仅限于企业员工)。
推进人才集聚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推进人才集聚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推进人才集聚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完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留用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同时,加强人才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良好待遇。
2.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包括配套的办公场所、实验设备、研发资金、科研人员等支持。
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孵化服务和培训。
3. 加强高校合作: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
4. 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为人才提供完善的生活、教育等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医疗机构、学校、公园等。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5. 加强交流互动:定期举办人才交流活动,组织学术研讨会、创新创业比赛等,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建立人才交流平台,为人才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6. 增强城市吸引力: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
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
7.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城市的人才集聚区建设成果,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
展示城市的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机制,让更多的人才了解和关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推进人才集聚区的建设,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促进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人才工作意见建议

人才工作意见建议篇一: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和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单位实际,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1、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开发为重点,以现有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为主线,以优化政策环境、提供事业平台为保证,以激发活力提高创新力为目的,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全力构建人才聚集高地,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单位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主要目标。
坚持人才战略目标与单位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单位“4+5”产业体系相协调,人才能力建设与单位技术创新需求相匹配,通过引进一批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带动实施“169”人才工程(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选拔培养省部级以上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能手、单位级杰出人才100名左右;地厅、单位级拔尖人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00名左右;单位各基层单位拔尖人才900名左右),努力打造四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党群工作人才队伍、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3、强化人才教育培训。
创新教育培训的理念、内容和方法。
教育培训方式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参观考察与进行调研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制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进度、质量要求和保障措施,逐步形成统一协调、分工合作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人才强区建设实施方案

人才强区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强区建设已成为各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构建人才强区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因此,制定并实施人才强区建设方案,对于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人才强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形成创新创业氛围,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任务。
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人才引进、激励、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针对各行业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如引进政策、优厚待遇等,吸引人才到本地区发展。
3.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本地区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4.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构建人才发展平台,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5. 推动产业发展。
依托人才优势,推动本地区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四、保障措施。
1.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政策体系,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人才强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推动人才强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3.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对人才强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人才建设经费需求。
4. 完善服务保障。
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构,为引进、培养、激励等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
五、实施路径。
1.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人才强区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2.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人才强区建设的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人才强区建设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人才强区建设任务的完成。
六、预期效果。
关于进一步加快人口集聚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人口集聚的若干意见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健康良好的人口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为扎实推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加快城市人口集聚,保持城市长远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奋斗目标,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遵循发展规律,抢抓战略机遇,发挥本土优势,以引进经济活力型人口为主要目标,做大城市人口规模,优化城市人口质量,推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将加快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美丽新城。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吸引经济活力人口为重心,打造更有活力和创新力的新。
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继续重视引入年轻人口,提升“海纳百川”的城市包容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二是坚持城市集聚、产业集聚为主线,促进人口发展。
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城联动、园城互动发展。
紧抓“人、产、城”三个要素,努力实现人、产业和城市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人口规模与结构优化并重。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巩固人口结构既有优势,强化人才引进与培育,同步优化人口户籍结构与素质结构,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四是落实三孩政策和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构建性别平等、儿童优先、老年幸福、代际和谐的家庭友好型社会。
(三)发展目标按照“90万城区人口”目标,加快发展城市经济,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建品质,增强人口集聚力。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高中心城区人口比例,努力实现人口规模适度扩大、人口结构持续优化。
按2020年常住人口99万计,力争到2025年底,常住人口达110万(其中新增的11万为:经济技术开发区4万、港新区4万、三星镇3万,不包含区内转移人口,其他区镇人口保持动态平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o二、主要举措(一)打造互联互通的江户,以区位优势集聚人口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高起点、高质量推进同城化、一体化建设,积极承接上海超大城市功能疏解,承接上海和苏南的溢出效应,通过高性价比的房价水平、高端的物业水平,每年吸引100O人。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鲁玉栋;明志国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工业》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是所有社会资源中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资源.煤炭企业应始终把人才资源摆在同企业发展所依托的煤炭资源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更新人才理念,强化人才培养开发,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鲁玉栋;明志国
【作者单位】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新汶矿业集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筑巢引凤共筑人才集聚高地——省政协月度专题协商会助推“我选湖北”计划实施
2.暖巢引得“海归”来——海口高新区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3.构筑高技能人才集聚高地
4.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科技人才集聚高地r——本溪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5.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打造油田人才高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意见》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23•【字号】内党办发[2013]20号•【施行日期】2013.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意见》的通知(内党办发〔2013〕20号2013年10月23日)各盟市委,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和各人民团体:《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意见》已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人才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就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总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着力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服务发展。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使人才结构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优先。
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确保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环境优先改善,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着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经理吴彦超
80
威海惠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李惠静
80
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春亭
80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专家袁建平
60
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邬春晖
80
齐鲁首席技师
在我区申报并入选留学人员来鲁创业支持计划、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文化英才、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的,一次性给予人才2万元、用人单位5万元补助资金。
《环翠区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的意见》兑现意见来自(征求意见稿)项目类别
政策依据
资助企业及人才
扶持金额
(万元)
泰山产业
领军人才
在我区申报并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在享受省、市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产业创新类领军人才兼职在我区工作的,给予人才20万元、用人单位40万元补助资金;领军人才全职在我区工作的,给予人才20万元、用人单位60万元补助资金;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给予80万元补助资金。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组副主任卢荡
10
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技术顾问王栋
10
威海银兴预应力线材有限公司
技术部副总经理张建东
10
威海迈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郭新东
20
环翠区人才
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
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授予“环翠区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荣誉称号,每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10名左右。产业创新类领军人才兼职在我区工作的,一次性给予用人单位5万元补助资金;领军人才全职在我区工作的,一次性给予用人单位10万元补助资金;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资金。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刘丽
5
威海西港游艇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刘春太
5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研究室主任刘军
10
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佰玲
10
威海奥生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博
10
威海深蓝奇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胜利
10
威海韩之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培盛
10
环翠区服务
贸易领军人才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刘洪强
7
威海市人才
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
在我区申报并入选威海市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在享受市级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产业创新类领军人才兼职在我区工作的,一次性给予用人单位10万元补助资金;领军人才全职在我区工作的,一次性给予用人单位20万元补助资金;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助资金。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集聚,每年选拔一批有突出业绩、熟悉服务贸易相关产业领域国际规则、掌握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或研发成果的创新创业人才,授予“环翠区服务贸易领军人才”荣誉称号。每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5名左右,一次性给予用人单位5万元补助资金。
威海方正国际合作有限公司
董事长于春晓
5
威海建设集团国际工程公司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于泳水
1
威海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工程师王磊
1
威海博宇食品有限公司
工程师孙兆敏
1
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马文启
1
威海西港游艇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陈书虎
1
威海怡和专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乔春茹
1
总经理赵秀荣
5
山东九日进出口有限公司
外聘教授李小平
5
山东格瑞特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长崔洪才
5
威海市孙家疃医院
副院长邓旭光
5
环翠区青年
科技奖
着眼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面向全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相关科学领域中的青年科技人才,选拔一批年龄在40周岁以下、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颁发“环翠区青年科技奖”,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激情和活力。每3年评选1次,每次评选5名左右,每人一次性奖励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