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备氯化氢气体

合集下载

氯化氢的性质及其制备

氯化氢的性质及其制备
< )小,P(瓶内)___P(大气) ,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
烧瓶中,极形成结喷论泉。
➢HCl气体_____(极易/易/ 易
微/难)溶于水。
喷泉实验——思考
气体 HCl NH3 CO2 (溶若入V体解向水水):度左并断以上三种气体中是否能 做喷泉实验?实验有何现 象?
气/氢气)阀门,为什么?
2. 降量生产 氯
应该先缓缓关闭_______(氯 气
气/氢气)阀门,为什么?
总结
先通氢气氯后行 氯化氢工业生产 少通氯气先通氢气
绿色安全有保障
喷泉实验
观看视频,描述氯化氢气体的喷泉实验
现象。
➢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水沿导
管喷入圆底
烧瓶,形成
喷泉。溶液
变为红色。
现象分析
➢HCl气体溶于水,圆底烧 瓶减内压强____(增大/减小
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 品
重要的基本化学原料——盐酸和烧 碱
为了满足制 造味精所需要的 盐 酸 , 又 于 1930 年创办天原电化 厂,天原电化厂 也是我国第一家 氯碱工厂。
吴蕴初
中国近代化工 家
1891-1953(江
回顾
总反应式2: 2
电解饱和食 盐水和盐酸的工 业生产又有什么 关系呢?盐酸是 什么气体的溶液?
盐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极易挥发 ,常用的浓盐酸含氯化氢37%。
➢化学性质:
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HCl气体与盐酸的性质对比
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NaCl(固) + H2SO微4(浓热) NaHSO4 + HCl
思考:根据氧气的制法原理 请设计制备一瓶纯净的氯化

实验室中氯化氢气体的制备

实验室中氯化氢气体的制备

实验室中氯化氢气体的制备
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之前也讲过了不少,主要就是工业制取法和实验室制取法,它们的用途不同,制取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透彻它究竟有哪些使用方法和制取方法,接下来我们就针对实验室制取法,来简单的介绍下它的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H2SO4(浓)+NaCl=HCl+NaHSO4
实验步骤:1、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用分液漏斗向盛有固体NaCl的烧瓶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

3、将生成的气体用浓硫酸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尾气用稀碱溶液处理。

5、收集完毕,先折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在进行制取完氯化氢气体之后,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一定的检测,究竟是不是纯的,因此它的检验步骤也一定要明白清楚,这样才能方便我们更好的使用。

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1单元第1课时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案苏教版第一册

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1单元第1课时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案苏教版第一册

第1课时氯气的发现与制备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

能运用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理解化学变化,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核心素养.2.初步掌握实验探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方法,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1.氯气的发现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把浓盐酸与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氯气.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4HCl(浓)错误!MnCl2+Cl2↑+2H2O。

(2)实验装置①A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作用是制备气体。

②B装置为收集装置,作用是收集气体.③C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作用是吸收多余Cl2。

3.氯气的工业制法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烧碱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1)氯气的制备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错误! 2NaOH+H2↑+Cl2↑.(2)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①实验装置:②实验操作a.接通电源,观察铁棒和石墨棒上发生的现象。

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管上,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

2 min 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b.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

c.关闭电源,打开U形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结论a出现爆鸣声a管中气体为氢气b产生黄绿色的气体b管中气体为氯气c铁棒端溶液变红、石墨棒端溶液不变色U形管左端溶液显碱性、U形管右端溶液不显碱性③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是H2、Cl2、NaOH溶液。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的氯又有化合态的氯气单质。

(×)(2)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氯气. (√)(3)工业上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错误!MnCl 2+Cl 2↑+2H 2O 。

制取盐酸的原理

制取盐酸的原理

制取盐酸的原理制取盐酸的原理是通过盐酸的制备反应,即盐酸酸化反应。

通常使用氯化氢气体和水反应制取盐酸。

氯化氢(HCl)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

它是一种强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HCl(aq))。

制取盐酸的过程就是将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生成盐酸溶液。

制取盐酸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HCl(g) + H2O(l) →HCl(aq)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1. 首先需要制备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气体通常通过酸的金属盐与酸反应得到。

例如,可以通过硫酸(H2SO4)和氯化钠(NaCl)反应制备氯化氢气体。

反应式为:2H2SO4(aq) + 2NaCl(s) →2NaHSO4(aq) + 2HCl(g)2. 将制备好的氯化氢气体通入水中。

将含有氯化氢气体的气体通入到装有水的容器中,可以通过使用分液漏斗或气体导管实现。

通入气体的速率需要控制,以确保反应均匀进行。

3. 盐酸生成。

氯化氢气体与水反应后,生成盐酸溶液。

酸性溶液中的氯氢酸分子会与水中的水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结合生成盐酸的离子。

反应式为:HCl(g)+ H2O(l) →HCl(aq)4. 过程与控制。

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反应容器和设备应该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以防止盐酸对其造成损害。

- 通入氯化氢气体的速率需要控制,以确保反应均匀进行,并避免过量的气体逸出。

- 制备过程通常在有足够通风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以保证氯化氢气体的安全处理。

制取盐酸的原理可以通过酸碱理论进一步解释。

在水中,氯化氢气体会溶解产生氯氢酸分子(HCl)和氯化物离子(Cl-)。

氯氢酸是一种强酸,它能够与水分子中的氢键进行竞争性结合,从而形成离子状态的盐酸。

总结一下,制取盐酸的原理是通过盐酸的制备反应,即将氯化氢气体与水反应制备盐酸溶液。

氯化氢气体是一种强酸,其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溶液。

制备盐酸的过程需要注意反应容器和设备的耐腐蚀性,控制气体的通入速率以及在有良好通风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

《氯化氢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氯化氢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课例研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氯化氢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是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为背景。

在学习完以上知识,开展本节课的学习。

本节课一共安排了两个实验,采用固液制取氯化氢以及氯化氢的喷泉实验。

这两个实验并没有在教材中呈现,但氯化氢及盐酸的性质几乎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演示本节课的实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氯化氢和盐酸的性质;而喷泉实验是中学阶段较有趣的实验之一,既可以活跃学习气氛,又可以巩固对氯化氢可溶性的理解。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呈上启下的作用,上是对所学氯化氢、盐酸性质的巩固。

下是对第四节课题一《氨》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上:1.硫酸、盐酸的相关性质2.酸的通性3.常见物质的可溶性能力储备上:1.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2.掌握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实验现象的能力,但对灵活运用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有所缺乏。

心理特征上:勤于思考,思维活跃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与气体收集(2)掌握氯化氢的性质实验操作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探究反应原理(2)通过演示制取氯化氢气体的反应实验,掌握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与气体收集(3)通过喷泉实验,验证HCl酸的通性,巩固HCl、盐酸的相关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尾气处理,养成环保意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重点: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与气体收集难点:形成喷泉的原因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的准备课前制备用于喷泉实验的氯化氢气体2.学生的准备复习酸的通性,盐酸、氯化氢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过程】《氯化氢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李粉敏 衷明华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广东潮州 521041)【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58-02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闻导入播放“临沂郯城:氯化氢中毒三名工人当场窒息被困井下”视频提示:新闻涉及氯化氢的性质有哪些?提问:如果发生了氢气泄露,应该如何应急处理?学完本节课你是否可以回答呢?观看视频,捕捉信息“有毒,具有腐蚀性,密度比空气大”HCl 工业制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HCl 的工业制法,记不记得是怎样制取的?在本子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回忆后写出:H 2+Cl 2===2HCl设置疑问引导思考我们如何在实验室制取HCl 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制取硅酸的?对的,我们酸与其盐制成了另一种盐和酸,采用了强酸制弱酸的方法,那么我们现在依旧用这种方法来制取,假设我们采用氯化钠,那么我们可用选用什么酸呢?我们学过的比HCl 酸性强的酸有什么?本实验采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制取氯化氢气体:NaCl+H 2SO 4(浓)=NaHSO 4+HCl ↑(常温或微热)2NaCl+H 2SO 4(浓)=Na 2SO 4+2HCl ↑(500℃~600℃)它们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强酸制弱酸一般是通过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进行的。

实验室制氯化氢方程式

实验室制氯化氢方程式

实验室制氯化氢方程式
在化学实验室中,制备氯化氢(氢氯酸)是一项常见的实验。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被用于许多化学实验和工业应用中。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在实验室中制备氯化氢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氯化氢气体通常是通过盐酸和一种含有氯离子的化合物反应制备的。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盐酸和氯化钠(食盐)的反应来制备氯化氢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2HCl(aq) + NaCl(s) → 2NaCl(aq) + H2(g)。

在这个方程式中,盐酸(HCl)和氯化钠(NaCl)在水中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和氯化钠溶液。

氯化氢气体会从反应瓶中释放出来,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收集和保存。

制备氯化氢气体的实验过程需要十分小心,因为氯化氢气体具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总之,制备氯化氢气体是化学实验室中的一项常见实验。

通过
盐酸和氯化钠的反应,我们可以获得氯化氢气体,并且可以通过相
应的实验操作来收集和保存这种气体。

然而,在进行这项实验时,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一、实验目的制备氯化氢气体二、实验原理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一种气体。

当氢气与氯气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充分混合后,通过适当的触发条件(如火花、光线等),就可以使氢与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H2 + Cl2 → 2HCl三、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氢气和氯气分别通入反应容器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

2. 在适当条件下使氢气和氯气充分混合。

3. 在一定条件下触发氢气与氯气的反应,观察气体变化情况。

4. 收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

四、实验器材及试剂1. 反应容器2. 氢气气瓶3. 氯气气瓶4. 检测装置(如PH试纸、氯化氢灯等)5. 安全防护设备(如护目镜、防护服等)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条件下,观察到氢气与氯气在触发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

观察到气体的性状、颜色等情况,并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和验证。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需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确保安全操作。

2. 实验中需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在安全环境下进行操作。

3. 实验中需注意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比例、温度、压力等条件,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4. 实验过程中需保持警惕,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氯化氢气体,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了解了氢气与氯气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

也加深了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对化学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八、参考文献1. 《化学实验指导与技术手册》,XX出版社,20XX年。

2. 《化学实验操作规程》,XX出版社,20XX年。

实验探究氯化氢气体的制备方式在化学领域,氯化氢气体的制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学习实验操作技巧以及化学安全知识。

除了上述的制备氯化氢气体的实验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制备氯化氢气体的方法。

氯化氢乙醇溶液的制备

氯化氢乙醇溶液的制备

氯化氢乙醇溶液的制备
制备氯化氢乙醇溶液的方法如下:
材料:
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一般以氢氯酸或氯化钠和硫酸反应产生)无水乙醇
步骤:
1、准备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可以通过氢氯酸和浓硫酸反应来制备。

将氢氯酸缓慢滴加到浓硫酸中,同时注意控制温度,以避免溅射。

2、收集氯化氢气体: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通过适当的装置收集,并确保收集到足够的气体用于后续步骤。

3、溶解氯化氢气体:将收集到的氯化氢气体缓慢通入无水乙醇中,并轻轻搅拌。

氯化氢气体会在乙醇中溶解,生成氯化氢乙醇溶液。

4、调节浓度: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控制氯化氢气体通入量和乙醇的比例来调节溶液的浓度。

制备氯化氢乙醇溶液需要谨慎操作,特别是与氢氯酸和气体有关的操作,应具备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注意防止氯化氢气体泄漏,避免发生意外。

如果没有相关经验,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备氯化氢气体
松江四中李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2. 能设计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装置,收集方法及尾气的吸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顾和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体验寻找规律,分析总结的过程。

2. 通过探索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手搭建实验装置程,使学生获取成就感,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2.通过设计、讨论并改进实验装置,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态度。

【学生已有知识】
在以往的化学课程(初三)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包括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

但是,学生基础较差,迁移能力和设计能力较弱,在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尚不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制取一瓶纯净的干燥的气体,需要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

另外,学生动手搭建实验装置的经历不多,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搭建实验装置,他们的能力尚且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辅助。

【教材内容要求】
从教材内容整体看,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氯化氢的性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并设计出实验室制取装置。

教学内容首先需要对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原理进行介绍,并依据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要求学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自主选择合适的装置,设计出实验室氯化氢的装置,从而更深入地巩固和掌握氯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从能力培养上看,教材通过对氯化氢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规律总结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相互合作交流能力和实事求是能力。

【教学思维结构】
本节课以让学生回忆初中化学中所学过的气体H2、O2、CO2制取装置为起点,,归纳出几种常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引出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

然后,介绍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药品,让学生讨论“上述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能否作为制取氯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

在学生对上述两套装置进行否定后,要求学生改装上述两套装置,使其成为可制取氯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了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原理,同时对不同原理的反应所需的发生装置进行了比较。

接着提出问题“我想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
.....氯化氢气体,请大家考虑我还需哪些配套装置?”学生还自然想到还需“干燥装”和“收集装置”。

这时教师先肯定学生的设计思路好,但同时给他们一个悬念“在氯化氢气体制取过程中我们可以忽略干燥装置,直接连接收集装置,为什么?”经片刻的思考和小组的讨论,学生很快就领悟了不需要干燥装置的原因。


堂程序进入对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

在这一模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画出收集装置,教师选取个别同学的成果运用多媒体展示和点评。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出问题“在制取氯化氢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过多的氯化氢气体,这一部分气体如果直接排空既造成浪费有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尤其是有毒气体),那么我们何不将它充分吸收来制取盐酸溶液呢?那么我们该如何吸收多余的氯化氢气体?”学生设计装置,教师播放一段录像“产生氯化氢气体的导管直接插入水中”,学生亲眼看到了这一操作的后果——倒吸。

从这一现象让学生思考其原因,然后提出问题“如何防止倒吸?”让学生小组讨论选择教师提供的几种装置,并搭建装置。

教师点评设计的防倒吸装置,并播放实验室制备氯化氢气体的录像,观看倒扣的漏斗在尾气处理装置中的作用。

最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多种防倒吸装置的演示,总结一套完整的氯化氢气体的制取装置。

【教学思路】
已有基础经验困难和障碍新知识
教学过程
制取氧气:收集用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收集用
选择该装置
用圆底烧瓶代替锥形瓶。

圆底烧瓶中食盐。

因为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另外氯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

干燥管【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