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思维导图素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_2

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
要是为了
( C)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
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
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艰难时刻,
来自日本的援助感动了很多人。据考证,该诗句与唐朝时东渡日本弘扬
佛法的高僧有关,他是 A.李白
()
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
原因:鉴真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日本,不辞辛苦传播佛法和唐文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堂 · 素养培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校七年级的师生对“山川异域,风月 同天”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线上形式开展了主题为“鉴古知 今话中日”的探究活动。
历史上的玄奘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他与小说
中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进入
本课的学习。
《西游记》封面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重点难点 1.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2.理解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 日本总共向唐朝派出使团 19 次,(2) 材 料 二 反 映 出 日 本 派
实际上到达唐朝的有 15 次,其余 4 次, 出 的 遣 唐 使 团 有 什 么 特
要么受命未行,要么到达了朝鲜半岛。遣 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虚 心
唐使的官员有正使、副使、判官、录事等, 其余成员有水手、工匠、留学生、留学僧 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是什 等,人数为 250 人左右到 800 人不等。 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阅读《隋唐史》、《唐朝史》等相关的史书,以深入了解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视频资源:《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的纪录片,以直观地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给予学生的时间太少,导致部分小组没有充分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下次我应该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成果。
此外,我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候过于严格,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我应该更加注重营造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怕犯错误。
最后,我也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个别关注不够。下次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①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念和重要性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唐朝时期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重要性: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是唐朝繁荣与开放的重要体现。
②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情况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学生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竞赛、撰写历史论文等活动,以提高对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历史解释:通过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价,培养学生的History解释能力。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一、隋的统一: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2、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的措施?①、发展经济。
②、编订户籍。
③、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隋朝措施的政治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二、开通大运河:1、开通大运河时间、人物、目的:隋炀帝(杨广)从605年起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开通大运河能够开通的原因:①、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
②、以天然河道为基础。
3、大运河的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大运河的长度和地位: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隋朝大运河的影响(积极、消极):积极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影响: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人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7、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三、开创科举取士的制度: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4、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思维导图素材 新人教版

作用
鉴真 东渡
目的 地
天竺
时间 贞观年间
玄奘 西行
经历
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玄奘遍访天竺名寺,学习佛法
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
贡献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贡献
退 出
思维导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经过意义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鉴真东渡经过作用历经艰难先后7次东渡日本前6次均未成功鉴真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
流
思维导图
和同为一家
唐朝的
中外文
玄奘 西行
化交流
鉴真 东渡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 经过
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 展,增进了汉藏两族
的友好关系
意义
和同 为一 家
历经艰难,先后7次 东渡日本,前6次均
未成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过
鉴真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 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
做出了卓越贡献。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交流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唐朝对外交往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幻灯片显示)旧金山唐人街: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幻灯片显示)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对外交往的一个场面。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三、讲授新课(一)遣唐使(出示幻灯片)同学们,上图是一艘遣唐使船的模型。
隋唐时期曰本人到中国乘坐的就是这样的船。
“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曰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
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pdf)新人教版

讲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定义,包括其主要交流方式和文化成果。
详细介绍唐朝时期佛教、诗歌、科技等方面的对外传播,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案例分析(15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进行分析。
- 让学生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对现代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影响。
- 鼓励学生探讨唐朝时期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交流中的互动与影响,以及如何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 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或文章。
通过这些拓展与延伸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会从多元角度审视历史问题,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佛教:玄奘西行、佛教文化的影响
- 诗歌:唐诗的外传、文化交流的作用
- 科技: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进步的影响
- 贸易: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促进
2.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 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 提升了唐朝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 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和交流方式
3.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 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
2.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
3. 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审视历史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材料二:长安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国际大都会。
——七下历史课本
唐朝国家实力强大,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根本原因)
材料三:隋、唐、宋是的域外交通很发达,尤以唐中叶为盛。无论从交通路线的远 近谁,或是从交通密度的疏密说,唐均为隋、宋所不及。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 流史》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玄奘为什么要去取经?
前往天竺,求取佛经
➢ 概况: 时间: 贞观初年 西行路线: 从 长安 出发,经 河西走廊 到西域,跨葱岭经中亚往 南最终到达 天竺 。
那烂陀寺遗址
➢ 贡献:
玄奘——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
①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日语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 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
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为何如此相似?
【日本茶道】
【唐人茶道】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3. 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唐朝时中外文化频 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1.(2022·北京市·6)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
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
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 )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C.民族关系和睦
D.南北交流加强
A
2.(2022·广西百色·2)“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到达天竺,访遍名寺研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2. 鉴真东渡:学生将了解鉴真东渡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
3. 遣唐使:学生将了解遣唐使的背景、组成、任务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作用。
4.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学生将了解唐朝与周边国家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3. 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5. 时空观念: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运用时空观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历史知识,我们需要分析所教年级的学生层次、知识储备、能力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
5. 唐朝的对外贸易:唐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 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什么?他如何将佛经带回中国?
2. 鉴真东渡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努力对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遣唐使的作用是什么?通过遣唐使,唐朝与周边国家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交流?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具体知识点如下:
1. 玄奘西行:了解玄奘西行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包括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多年到达印度,学习佛法,并将所学的佛经带回中国,对中印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鉴真东渡:了解鉴真东渡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包括他如何五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对日本佛教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
思维导图
和同为一家
唐朝的
中外文
玄奘 西行
化交流
鉴真 东渡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 经过
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 展,增进了汉藏两族
的友好关系
意义
和同 为一 家
历经艰难,先后7次 东渡日本,前6次均
未成功
经过
鉴真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 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
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用
鉴真 东渡
目的 地
天竺
时间 贞观年间
玄奘 西行
经历
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经返回长安
贡献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贡献
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