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秭归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通用11篇)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通用11篇)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秭归地质实习报告(通用11篇)秭归地质实习报告篇11、前言实习的目的、意义培养野外地质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深化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报告的撰写能力,为今后阅读相关文献奠定基础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实习概况实习区位置、交通、经济概况位置:秘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管辖,距湖北省会武汉市1000余公里,县城位于长江南岸的茅坪镇,著名三峡水库坝址所在区。

秘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诞生于此。

全县境域面积2400余平方公里,县辖7镇5乡,202个行政村,总人口39.5万人(20xx年〉。

交通:水、陆交通比较发达,长江自古以来是黄金交通水路要道,自三峡水库建成后,水路交通更加便捷,容量大幅提升;陆路有江宜高速公路、汉宜铁路、沿江公路干线及通往各乡镇及邻县的公路。

经济状况:全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1)煤z分布于下二叠统的栖霞马鞍山、上二叠统吴家坪、上三叠统沙镇溪和下保罗统香溪组4个层位。

2)金与金银矿z县内产地有4处,均为合金石英脉型产,富集于断层破碎带,具一定规模,品位较高。

3)铁矿z主要贮存于上泥盆统写经寺组地层中,属于低磁高磷赤铁矿,有矿床点10处,品位稳定。

1-4个矿层有一定规模,有开采利用价值。

4)地热z县内有温泉点1处,位于平睦河东,唐家堡对岸,处庙娅温泉(又名五龙温泉),出露于奥陶系灰岩中,泉出露标高46Om,无色无昧无嗅,水温29.5"C0水的总硬度为15.14德国度。

总碱度为5.05,pH值为7工属弱碱性硫酸重碳酸续水,涌水量129.6吨/日。

此外还有锺矿、铜矿、铅钵矿、石膏、磷矿、石灰石等矿产。

5)水力资源境内水系发育,除长江外,发育多条:可溪,其中8条水系水能蕴藏量17.20万千瓦,可开发量6.06万千瓦,己部分开发,仍有巨大开发潜力。

现已建成水电站多座,己纳入全国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火电装机容量3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度。

秭归基地实习报告

秭归基地实习报告

一、前言2023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实习基地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也让我对地质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此,我将结合实习经历,从实习背景、实习内容、实习收获等方面,对这次实习进行总结。

二、实习背景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中上游,是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连续完整,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岩类发育完全,褶皱与断裂等构造现象丰富。

因此,秭归县被誉为“地质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地质科研和教学基地。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基地概况实习基地位于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占地面积90.84亩。

基地设施完善,包括综合楼、学生公寓、食堂、澡堂、运动场等,能够满足实习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

2. 实习课程实习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课程:(1)地质学基础:包括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层、岩石、构造等。

(2)地质测量: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3)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层对比、岩性鉴定、构造解析等。

(4)地质灾害调查: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 野外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前往了以下地点进行野外实习:(1)三峡大坝:参观了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和地质条件,了解了地质工程的重要性。

(2)链子崖:考察了链子崖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情况,学习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3)新滩滑坡:考察了新滩滑坡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了解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4)莲沱长江大桥:考察了莲沱长江大桥的地质构造和地基处理方法,学习了地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考察三峡大坝时,我了解了地质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 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测量工作,锻炼了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

秭归地区实习报告总结

秭归地区实习报告总结

一、前言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举行的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更是对我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此,我将对这次实习进行总结,回顾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二、实习背景与目的秭归县位于长江中上游,是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是开展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野外实习(1)实习地点:三峡大坝、链子崖、九曲脑、泗溪公园等。

(2)实习内容:地层观察、岩性鉴定、构造解析、矿产勘查等。

(3)实习过程:实习期间,我们按照实习指导老师的安排,分组进行野外考察。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观察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学习如何进行野外记录和采样。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地质现象的识别能力。

2. 室内实习(1)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

(2)实习内容:地质图绘制、地质剖面图绘制、地球化学分析等。

(3)实习过程:在室内实习阶段,我们根据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地质图绘制、地质剖面图绘制和地球化学分析。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地质学知识,提高了地质绘图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知识收获(1)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我们对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地质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野外实习,我们学会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了地质绘图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室内实习,我们掌握了地质图绘制、地质剖面图绘制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技能。

2. 能力提升(1)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指导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提高了沟通能力。

地信秭归实习报告

地信秭归实习报告

地信秭归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是我国野外实践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这个夏天前往秭归实习,进行为期一周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实践。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秭归实习基地。

基地设施完善,包括综合楼、学生公寓、食堂、澡堂和运动场等。

在综合楼内,我们了解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对即将进行的实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接下来几天,我们分组进行了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我们使用GPS定位仪在实习基地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图测量,记录了各地的经纬度、高程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使用无人机对实习基地周边的地形地貌进行了拍摄,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采集完数据后,我们回到实验室进行了数据处理。

我们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采集到的GPS数据和无人机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生成了详细的地理信息地图。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实习基地周边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和自然资源分布等情况。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秭归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的参观。

中心是我国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机构,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成果。

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种类、成因和防治方法,加深了对地质灾害的认识。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了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

同时,我还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提高了自己的防灾减灾意识。

实习期间,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一周。

总的来说,这次秭归实习是一次富有成效和收获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秭归实习报告叉角溪

秭归实习报告叉角溪

一、前言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叉角溪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

叉角溪位于长江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现象丰富,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二、实习基地简介叉角溪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地势险峻,地质构造复杂。

实习区内地层出露连续完整,岩性多样,地质构造现象丰富,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绝佳地点。

三、实习目的与内容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培养学生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和分析的能力;2. 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岩石等基本地质知识;3.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和填图的基本方法;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

实习内容包括:1. 野外地质观察:对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等进行观察和描述;2. 地质填图:运用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实习区进行地质填图;3. 地质剖面测量:对实习区的地质剖面进行测量和描述;4. 地质灾害调查:对实习区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分析。

四、实习过程1. 野外地质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我们发现,实习区内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如何分析地质构造现象。

2. 地质填图在地质填图过程中,我们运用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实习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

通过填图,我们了解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发现了多条断层和褶皱,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3. 地质剖面测量在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我们运用地质罗盘、测绳等工具,对实习区的地质剖面进行了测量和描述。

通过测量,我们了解了实习区的地层厚度、岩性变化等地质特征。

4. 地质灾害调查在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我们重点调查了实习区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和防治措施。

五、实习收获1. 增强了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2. 提高了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和分析的能力;3. 学会了野外地质调查和填图的基本方法;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

秭归实习报告总结

秭归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举行的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地质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学习和实践:1. 地质基础知识学习:通过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物学等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2. 野外实地考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了三峡库区、九曲脑中桥、银杏沱混装码头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我们了解了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的规律。

3. 地质测量与绘图:我们学习了地质测量的基本方法,如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等,并在野外进行了实际操作。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地质图的绘制,通过实践掌握了地质图的绘制技巧。

4. 地质灾害防治:我们了解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困难,相互帮助,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野外生存能力: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如何寻找水源、如何搭建临时住所等生存技能。

4. 爱国情怀: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

四、实习反思1. 实习期间,由于天气原因,部分实习内容未能按计划完成,这对我们的实习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2.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部分同学对地质现象的观察不够细致,导致对地质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3. 在团队合作中,部分同学缺乏沟通与协作,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效率。

五、总结总之,这次秭归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野外生存能力等综合素质。

秭归基地实习报告

秭归基地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8月1日至8月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综合地理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基地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基地总规划面积90.84亩,分为教学区和科研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

2. 野外实习(1)翻坝物流园采石场:我们首先来到了翻坝物流园采石场,观察了花岗岩的出露情况,了解了花岗岩的成因、结构和构造特征。

(2)陡山沱:我们沿江东行20公里,到达陡山沱。

在此,我们观察了新元古代莲沱组沉积岩与黄陵岩基花岗岩古风化壳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并使用罗盘测量了莲沱组长石石英砂岩的产状。

(3)莲沱长江大桥:在莲沱长江大桥的长江对岸,我们观察了莲沱组长石石英砂岩与黄陵岩基花岗岩的古风化壳不整合接触关系,了解了长江流域的地质构造特征。

3. 实验室实习(1)岩石学实验:我们学习了岩石的分类、命名、鉴定方法,并进行了岩石薄片观察、显微镜操作等实验。

(2)矿物学实验:我们学习了矿物的光学性质、化学成分等特征,并进行了矿物的鉴定实验。

(3)地质构造实验: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类型及识别方法,并进行了地质构造模拟实验。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3. 地质知识储备: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野外生存技能: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地形、辨别方向、处理突发状况等生存技能。

四、总结本次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们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秭归实训报告心得感悟

秭归实训报告心得感悟

时光荏苒,转眼间,为期一周的秭归实习已经落下帷幕。

在这短暂而充实的实习期间,我深刻体验到了野外地质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对地质学这门学科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一些心得感悟。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前,我对地质学只有纸上谈兵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大量的地质理论知识,但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地质现象。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沿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杉木溪大桥、九曲脑中桥、泗溪公园、银杏沱混装码头、湖锦天城采石场、三峡大坝、链子崖等线路进行实地考察。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观察岩石、地层、构造等地质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野外工作的艰辛与乐趣野外地质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烈日炎炎、大雨滂沱的恶劣天气,也品尝了蚊虫叮咬、水土不服的滋味。

然而,正是这些艰辛,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实地考察的机会。

在野外,我们不仅学到了地质知识,还收获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会互相帮助、共同克服。

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野外地质工作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对地质学的新认识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才能了解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其次,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球化学等多个领域。

最后,地质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地质工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四、对未来的展望这次实习让我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未来的展望:1. 深入学习地质理论知识,为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积极参与野外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

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

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

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

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5万人(2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

全县耕地面积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甚产各种天然奇石。

秭归县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矿与金矿,此外为灰岩及建材。

因此区内矿产开发业不发达而且难以发展。

但是,其余有关经济发展项目却存在较好前景。

图1-1
2,交通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3,自然地理
a 地貌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阶梯的第二阶梯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

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b 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实习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因此6米以下形成逆温层,即在冬天形成沿江两岸的冬暖带,年均气温18℃,极端最低温只有-3℃,有利于柑桔特别是脐橙的生长三,地质实习概况
1,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为了巩固与加强我们所学的《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加深学生们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们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a)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要求步骤;
b)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
c)掌握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
d)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与要求;
e)具备一定的资料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为以后
的学习与工
作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

2,实习时间及组队情况
本次实习自211年9月2日至211年9月_ 日。

小组由6491班的金标胡林一林晓宝宋雪莲及研究生许霄霄5位同学组成,指导老师为陈丽霞。

一,新元古界
1,南华系
南华系主要出露在实习区的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等处,包括南坨组(Nh2n)和莲沱组(Nh1l)。

莲沱组(Nh1l)在泗溪莲陀组分为1段。

总厚度212米。

包括两个韵律,分别为莲沱组一段(Nh1l1)
一层紫红色石英砂岩;
二层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
三层紫红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
四层紫红色中层石英中砂岩与紫红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互层;
五层紫红色中层细砂岩;
六层紫红色中—薄层粉砂岩与绿色泥岩互层;
七层紫红色中厚层细细砂岩夹紫红色泥页岩;
八层紫红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与紫红色薄层泥岩互层;
莲沱组二段(Nh1l2)
九层灰绿色中厚层长石石英中砂岩,底部含砾石;
十层紫红色中薄层细砂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南沱组(Nh2n)在实习区主要出露在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主要是灰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