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工艺参数调整方法

合集下载

SMT半自动印刷机作业指导

SMT半自动印刷机作业指导

一、半自动印刷机的参数设定及调整1:启动键(开始键)7:刮刀高低压力调整螺钉2:微调旋钮(前面两个,右侧一个)8:气压表3:定位PIN 9:刮刀速度调节旋钮4:左右臂10:电源按钮5:刮刀架11:紧急开关6:左右极限置感应器二.印刷2.1 把网板调整到印刷高度,添加锡膏,使锡膏分布在网板宽印刷孔位置。

1.7 刮刀压力调整:在点动模式里选择左/右刮刀下,通过调整上方刮刀高低压力调整螺钉,使左/右刮刀刀刃与网板成水平状态。

在印刷第一块PCB时观察刮刀刮刀运行后网板开孔处锡膏残留量,过多则压力不足,调整上方螺丝下压,直至残留非常少即可,若完全没有则压力太大,需要调整上方螺丝上升。

设备名称:半自动印刷机使用人:SMT操作员设备型号:JN-CP1200设备使用部门:SMT 1.2 定位PCB:用定位PIN"⑨"将按PCB定位孔定位于印刷平台中间位置,注意PCB底部印刷平台需要平均放置顶PIN。

1.4 网板微调:通过印刷平台的三个微调旋钮"②",对印刷平台的X/Y轴进行微调,使网板开孔与PCB板焊盘完全对正。

2.3 一切正常后开始印刷,每印刷10PCS后用无尘纸擦拭网板反面,以避免焊膏溢出,或堵塞造成不良品产生。

1.6 刮刀位置调整:调松刮刀高低压力调整螺钉"⑦",调整左右极限置感应器"⑥"位置至左右臂上方处,在操作界面选择点动模式,选择左刀下,按住刮刀右移,使左刮刀向右移动,当左刮刀移动位置超出网板右边印刷孔1-2MM时停止,把右臂上方感应器左移到刚好感应刮刀头位置处,锁紧感应器,选择左刀上,刮刀右侧位置调整完毕。

选择右刀下,按住刮刀左移,使右刮刀向左移动,当右刮刀位置超出网板左边印刷孔1-2MM时停止,把左臂上方感应器右移到刚好感应刮刀头位置处,锁紧感应器,选择右刀上,刮刀左侧调整完毕。

2.4 印刷结束后, 剩余锡膏按“锡膏/红胶储存及回温工艺”作业指导书处理。

印刷机械操作手册

印刷机械操作手册

印刷机械操作手册第一章:操作手册简介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印刷机械操作的详细指南,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等内容,帮助操作员正确高效地使用印刷机械。

第二章:印刷机械基本知识2.1 印刷机械的组成部分印刷机械主要由进纸系统、印刷系统、烘干系统和出纸系统等组成。

操作员应了解每个系统的功能和关键部件的作用。

2.2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印刷机械之前,操作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紧急停机装置等。

2.3 印刷机械常见故障介绍印刷机械常见的故障类型和解决方法,例如墨水不均匀、卡纸、印刷图像模糊等,操作员需学会快速判断和排除故障。

第三章:印刷机械操作步骤3.1 开机准备操作员应检查并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包括印版、墨水供给、纸张进纳、烘干系统等,必要时进行调整和维护。

3.2 印刷工艺设置根据印刷品要求和印刷机械的特性,操作员应设置合适的工艺参数,如印刷速度、墨水浓度、温度等。

3.3 开始印刷将待印刷的纸张放入进纸系统,并确保纸张平整进入印刷系统。

操作员应保持专注,并根据需要进行监控和调整。

3.4 印刷结束印刷完成后,操作员应关闭印刷机械并及时清理和维护,以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四章:印刷机械维护与保养4.1 日常清洁操作员应定期清洁印刷机械各部件,如印刷机案板、滚筒、刀片等,以确保印刷品质量和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4.2 润滑保养对印刷机械的关键滑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操作员需选择适当的润滑剂,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润滑处理。

4.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印刷机械的关键部件和系统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防止故障发生和进一步损坏。

第五章:常用操作技巧5.1 墨水控制技巧介绍控制墨水使用量的技巧,包括调整墨水浓度、选用合适的墨水供给方式等,以提高印刷质量和节约成本。

5.2 色彩管理技巧操作员应掌握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调整印刷机械的色彩平衡、色彩校正和色彩匹配等,以满足不同印刷需求。

让印刷效率提高的三条完整方案

让印刷效率提高的三条完整方案

让印刷效率提高的三条完整方案一、让设备提高开机率才是硬道理。

减少印刷机调机时间是我们提升印刷机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假如我们每天每台印刷机做20个订单,每次换单时间在20分钟,那么每台印刷机一天就要换单停机高达400分钟。

若能做到换单只需10分钟,就直接节省了200分钟时间,效率直接提升50%。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合理地安排从印刷前准备到现场调试、人员分工等一系列工作。

只有让设备提高开机率才能达到效率提升50%的目标!如何做到呢?二、做好印前准备工作,事半功倍。

先来谈下印前准备工作中需要重视的点滴细节控制之处。

印前准备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如何保障准备到位呢?1、准备印刷机所需要油墨。

领取油墨,检查油墨的PH值、粘度、色相是否符合标准。

因pH酸碱度控制印刷对纸张的吸附力,尤其是做网点叠印最为突出。

假如你pH酸碱度调整是前一个红色pH酸碱度设为9而后面叠印色蓝色pH酸碱度设定为8,这样叠印出来的效果就是蓝色盖不住红色,叠印效果就会差。

同样粘度是控制印刷品质最关键因素之一,粘度过高会出现印刷不清晰,脱墨等现象,所以一定要检测。

不检查色相,上墨发现不对后再清洗油墨,就会损失2公斤的油墨及花费最少15分钟停机换墨。

查看印刷生产排程后,安排人员去领当天需要使用的油墨并放置到现场车间。

上机前先搅拌油墨,然后上墨循环生产。

2、准备印刷机所需要的印刷版。

在我们印刷过程中常常出现印刷版上机后发现印刷版不对或发现印刷版磨损导致不能印刷情况,从而造成换单停机。

每次会导致30分钟的停机浪费及每次清洗油墨的浪费最少也是2-4公斤墨量。

那如何来克服此类状况发生呢?(1)版房人员按照生产排程单拿印刷版,送至印刷机。

(2)拿版人员先对印刷版进行基础检测,如文字是否正确。

(3)检查版面是否有污迹或磨损等,再送到机台并核对印刷版号是否正确。

3、纸板准备。

在印刷过程中,印刷版、油墨都上机了,发现纸板没有出来,而导致机器换单洗墨,这类事情时有发生。

[指南]印刷机工艺参数的设定

[指南]印刷机工艺参数的设定

00印刷机工艺参数的设定0一般情况下,对于每种PCB除了尺寸及可印刷的最小节距等性能参数外,还有多个工艺参数(如刮刀速度、刮刀压力和漏印间隙等)需要调整与设定。

00在PCB焊点上的焊料厚度一般为0.08mm。

由于焊膏在印刷时,体积大致有其最终形成的焊点两倍,因此焊膏在印刷时厚度大概为0.18-0.12mm,00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焊料量。

0刮刀速度慢利于网板的回弹,但同时会阻碍焊膏向PCB焊盘上传递,而速度过慢会引起焊盘上焊膏的分辨率不良。

另一方面刮刀的速度和焊膏的粘滞度有很大的关系,刮刀速度越慢焊膏的黏稠度越大;同样,刮刀速度越快,焊膏的粘稠度越小。

0通常对于细间距印刷速度范围为12-40mm/S,而较大间距适合的速度为50-150mm/S。

当在印刷时,刮刀虽然和网板表面平行移动,但只涂上了小量的焊膏,这是由刮刀速度及网板设计两方面造成的。

造成焊膏没有充分涂上的原因是刮刀通过网板孔的时间太短,焊膏不能充分渗入网板。

假设刮刀以12m/S的印刷速度通过0.3mm的网孔的话,它通过网孔的时间其实只有25ms。

0因此,适当降低刮刀的印刷速度,能够增加印制板的焊膏量。

有一点很明显:降低刮刀的速度等于提高刮刀的压力;相反,提高了刮刀的速度等于降低了刮刀的压力。

0快速印刷时刮刀的压力要比慢速时大。

刮压力的变化,对印刷的质量来说影响重大,太小的压力,一般为0.2-0.4mm。

对于刮刀的宽度:如果刮刀相对于网板过宽,那么刮刀就需要更多的压力。

刮刀的变化主要是材料和形状。

0当印刷间距大于0.3mm时,金属刮刀是最佳的材料,而聚氨酷刮刀会被压入网板开口内而把焊膏挖走,使得焊训的高度不一致。

例如,当印刷只有0.13mm宽的开口时,金属刮刀趋于横向剪切焊膏,而聚氨刮刀趋于推动焊膏进入网板开口使焊膏得以顺利地沉积到焊盘上。

刮刀的参数包括刮刀的材料、厚度和宽度、刮刀相对于刀架的弹力以及刮刀相对于网板的角度等,这些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焊膏的分配。

移印机操作规程

移印机操作规程

移印机操作规程标题:移印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移印机是一种常用的印刷设备,操作规程的严谨性直接影响印刷效果和设备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移印机的操作规程,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操作设备,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

一、设备准备1.1 确保移印机处于稳定状态,四脚平稳支撑在地面上。

1.2 检查移印机的电源线路是否正常,插头是否牢固连接。

1.3 清洁移印机的印刷部件,确保无灰尘或杂物影响印刷效果。

二、调整印刷参数2.1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调整印刷速度和压力,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2.2 调整印刷机构的位置和角度,保证印刷位置准确。

2.3 检查印刷油墨的颜色和粘度,调整适合的油墨用量,避免油墨过多或过少影响印刷效果。

三、安全操作3.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避免意外伤害。

3.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品伸入印刷部件,以免造成事故。

3.3 在更换印刷品或调整印刷参数时,务必先停机并断开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四、印刷品质量检查4.1 每次印刷完成后,及时检查印刷品的质量,确保无漏印、模糊或其他问题。

4.2 对印刷品进行抽检,检查颜色、位置、清晰度等指标,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4.3 对印刷机构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稳定性和印刷质量。

五、设备关机5.1 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移印机的电源,避免长时间待机造成设备损坏。

5.2 清洁印刷部件和印刷台面,保持设备清洁并延长使用寿命。

5.3 定期对移印机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运转,确保设备稳定性和印刷效果。

结语:遵守移印机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延长设备寿命,减少故障发生。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印刷工作顺利进行。

同批次印刷色差原因,改善整改报告

同批次印刷色差原因,改善整改报告

同批次印刷色差原因,改善整改报告报告标题:同批次印刷色差原因分析及改善整改报告一、引言在最近的印刷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同批次印刷品存在色差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产品质量,也对客户的满意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

二、问题描述在近期的印刷过程中,我们发现同批次印刷品存在明显的色差。

具体表现为印刷品的颜色与预期存在偏差,有的偏深,有的偏浅,且分布不均匀。

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度,也对我们客户的满意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原因可能导致同批次印刷品的色差问题:1.印刷机老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印刷机的零部件磨损,从而影响颜色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2.墨水质量不稳定:使用的墨水质量不均,或者墨水存放不当,可能影响印刷品的颜色效果。

3.印刷工艺参数调整不当:如压力、速度等参数设置不当,可能导致颜色偏差。

4.操作人员技能不足: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低,或者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色差问题。

四、改善措施根据上述原因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善措施:1.更新印刷机:对老化的印刷机进行更新,以保证印刷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严格控制墨水质量:选择质量稳定的墨水供应商,并确保墨水存放环境符合要求。

3.优化印刷工艺参数:根据产品类型和特点,调整合适的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减少色差。

4.提高操作人员技能: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意识。

五、整改计划为了确保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计划:1.确定整改负责人:明确一名负责人来负责整改计划的推进和监督。

2.制定整改计划表:明确各项改善措施的执行时间和责任人,确保按计划进行。

3.实施整改措施:按照计划表逐步实施各项改善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

4.监督和评估: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整改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5.持续改进:在整改期满后,对色差问题进行再次检查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改善措施。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标题:印刷机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印刷机作业是印刷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可以保证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是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印刷机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从操作前的准备、印刷机的基本操作、印刷质量控制、故障处理和日常维护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操作前的准备1.1 确认印刷品种和规格:在操作印刷机之前,要确认印刷品种和规格,包括纸张尺寸、颜色要求等。

1.2 准备印刷版和油墨:根据印刷需求准备好印刷版和相应的油墨,确保印刷质量。

1.3 调整印刷机参数:根据印刷品种和规格,调整印刷机的参数,包括印刷速度、压力等。

二、印刷机的基本操作2.1 启动印刷机: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正确启动印刷机,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2 调整印刷机位置:根据印刷品种和规格,调整印刷机的位置,确保印刷位置准确。

2.3 开始印刷作业:根据印刷需求开始印刷作业,注意监控印刷质量。

三、印刷质量控制3.1 定期检查印刷质量:在印刷过程中定期检查印刷质量,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3.2 调整印刷机参数:根据印刷质量情况,适时调整印刷机参数,保证印刷质量稳定。

3.3 处理印刷质量问题:如果发现印刷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以便后续改进。

四、故障处理4.1 定期维护印刷机:定期对印刷机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等,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4.2 处理常见故障:掌握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如印刷机卡纸、印刷位置偏移等,及时处理。

4.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故障,及时寻求厂家或专业人员的帮助,避免影响生产进度。

五、日常维护5.1 清洁印刷机:定期清洁印刷机各部件,保持设备清洁,延长设备寿命。

5.2 润滑印刷机:定期对印刷机各部件进行润滑维护,减少磨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3 记录维护情况:建立维护记录,记录印刷机的维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结语:印刷机作业指导书是印刷行业中的重要工具,正确使用和遵循操作规范可以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印刷工艺流程及技术措施

印刷工艺流程及技术措施

印刷工艺流程及技术措施一、印刷前准备在印刷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印刷内容:根据客户需求,确定需要印刷的文字、图片、色彩等。

2.选择合适的纸张: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和克重。

3.确定印刷尺寸和数量:根据产品需求,确定印刷品的尺寸和数量。

4.确定印刷工艺:根据产品需求,确定所需的印刷工艺,如平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

5.准备印版和胶片:根据选择的印刷工艺,准备相应的印版和胶片。

6.检查印刷机和相关设备:确保印刷机和相关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能够正常运行。

二、印刷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调整印刷机参数:根据产品需求和印刷机的性能,调整印刷机参数,如印刷压力、速度、墨量等。

2.放置印版和胶片:将准备好的印版和胶片放置在印刷机上,确保位置准确。

3.开始印刷:启动印刷机,进行印刷。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印刷品的颜色、墨迹、版面等内容,及时调整印刷机参数。

4.印后处理: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印后处理,如晾干、覆膜、装订等。

三、印后处理印后处理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晾干:对于需要晾干的印刷品,需要及时将印刷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晾干,避免由于潮湿而引起变形。

2.覆膜:对于需要覆膜的印刷品,需要及时将膜放置在印刷品上,并进行热压处理,以达到保护印刷品的目的。

3.装订:对于需要装订的印刷品,需要及时进行装订处理,以达到客户要求的效果。

四、质量检测与控制质量检测与控制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颜色检测:对于彩色印刷品,需要对每个颜色进行检测,以确保颜色达到客户要求的效果。

可以采用色卡、色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

2.墨迹检测:对于黑白或彩色印刷品,需要对墨迹进行检测,以确保墨迹均匀、清晰。

可以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

3.版面检测:对于多色或复杂图案的印刷品,需要对版面进行检测,以确保版面完整、无误。

可以采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机工艺参数调整方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印刷机工艺参数调整方法
印刷的工作原理
• 丝网印刷原理:控制流体的运动。

• 印刷前,丝网上的浆料因粘度较大不会自行流动而漏过丝网。

• 印刷时,刮刀把浆料压入网孔,在刮板及丝网的作用下,浆料受到切应力而粘度迅速下降,并滚动运动,在滚动压力的作用下流过
网孔,从而与硅片接触,在丝网回弹过程中附着到硅片上。

印刷相关参数的作用
• 印刷压力:用于在印刷时提供给刮刀垂直力,以保证在印刷过程中能把浆料刮干净
• 印刷间距:保证网板与硅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保证在印刷后网板的回弹。

• 印刷速度:印刷速度决定了整线的产量,但也不能过快。

因为浆料在印刷时会滚动运动并产生两种力,一个反作用力和一个朝网板&朝刮刀的上下力,速度越大,力越大;从而浆料刮到硅片的量也会加大。

网板张力
• 网板的张力对印刷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如刮不干净浆料,碎片)
• 网板的张力在新的时候最大,随着印刷次数的增加,网板张力程线性下降
• 随着网板张力的下降,在不改变其它印刷参数的情况下,最明显的就是刮不干净浆料。

在加大压力后能把浆料收干净,但因为网板张力减小,加大的印刷压力就可能全部加到硅片上,从而导致碎片或隐裂。

印刷过程中碎片产生的原因
• 硅片在印刷的过程中受到压力过大,从而造成碎片(试想如果没外加压力,硅片在印刷台面是不会碎的)
• 网板张力改变时,未改变间距,只加大压力,硅片可能因为承受压力过大而碎片
• 前段刮刀胶条不平,造成硅片背极不平,在印刷栅线时碎片
• 台面不平(或不干净),清理网版与台面上的杂物,更换台面纸.
印刷参数
• Pressure (印刷压力) Snap-Off (印刷间距) Printing Speed (印刷速度) Down-Stop Position (印刷时刮刀下降高度)
参数相互关系
• 压力与间距:压力越大时,间距也大;因为压力大时,刮刀与网板接触的地方凸出来也多,间距小的话,硅片承受的压力加大,碎片的概率会加大。

两个参数当中的一个改变,另外一个不改,就可能加大硅片碎的可能性或影响印刷质量
• 印刷速度影响到产能,同时也影响到印刷到硅片浆料的多少
参数的调整
• 先把印刷速度改小,以方便在调试时能很好的观察(如印刷速度为
50mm/s)。

• 先设定印刷间距:印刷间距以浆料能很好的印刷到硅片为宜,无粘片和虚印。

(推荐为:1500+300um)
• 在间距定下后,设定印刷压力。

压力由小到大慢慢加,加到在印刷时浆料能收干净为宜。

• 在压力和间距设定好后,印刷一片看看印刷是否合格,否则再作微调。

(印刷速度未改)
• 然后加快印刷速度,并测印刷重量,如过大,则减速,过小,则加速。

(推荐200mm左右).
参数实时调整
在正常的生产印刷过程中,由于网板张力下降,或更换网板,以上参数都要修改。

如张力下降时,印刷压力要加大,这时间距可能要稍微加大。

而如果换网板,则都可能要重调。

生产常见问题
• 铝背场粘片:印刷间距过小,适当加大间距(并适当加大刮刀的印刷压力)。

• 铝背场局部浆料被网板带走:间距大并且印刷压力也大,网板反弹快,使浆料还没完全附着到硅片。

• 铝背场印刷过重:在间距和压力都调整适当的情况下,改变印刷速度能改变印刷到硅片的浆料重量,快能增加重量,慢能减少(但在速度加大到非常快时,因为浆料来不及穿过网板,重量反而会小)。

加大压力也能改变但会增加碎片的机率。

• 铝背场印刷不良:印刷机空闲时间过长,网板孔有可能堵塞(或刚换新网板时网孔还没润滑)。

把印刷速度放慢,印刷几十片后再恢复到正常速度即可。

• 栅极印刷断线:擦(换)网板。

或印刷机空闲时间过长,网板孔有可能堵塞(或刚换新网板时网孔还没润滑)。

把印刷速度放慢,印刷几十片后再恢复到正常速度即可。

• 网板浆料收不干净:网板随印刷次数增加而张力下降,适当加大压力,但同时间距也增加。

手压网板试下张力,如明显张力不足,更换网板。

• 印刷时,网板有残留一条线浆料:刮条已经磨损或不平。

更换刮条。

• 在某个点有固定的碎片:更换台面纸,擦拭网版,去上道检查隐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