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像艺术

合集下载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哀悼基督云石雕像,高17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498年,现收藏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也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作品。

雕像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身体痛哭的情景。

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身体如体操运动员一般细长,腰部弯曲,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

圣母年轻而美丽,形象温文尔雅,身着宽大的斗篷和长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略向后伸开,表示出无奈的痛苦;头向下俯视着爱子的身体,似乎正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细密的衣褶遮住了厚实的双肩,面罩衬托出姣美的容貌。

圣母的表情是静默而复杂的,不只倾泻了无声的哀痛,也不只充满了哀思和祈祷,它已经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包含的内容,是一种洋溢着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的感情。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

所以在这里,他突破了以往宗教作品中苍白衰老的模式,把圣母刻画成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却并未因此而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

圣母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

她所体现出的青春、永恒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高理想。

作品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构图,圣母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她四肢的形状,又巧妙地掩盖了身体的实际比例,解决了构图美与人体实际比例之间的矛盾问题。

基督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统一而富有变化。

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并对雕像进行了极其细致入微的打磨工作,甚至使用了天鹅绒进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为止。

这一切都赋予云头以生命力,使作品显得异常的光彩夺目。

而且,米开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

作品一经展出,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说课稿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说课稿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外国雕塑的历史十分悠长,从原始社会到各大文明古国,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近代到现当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期创造了数量众多的雕塑精品。

这节课是外国雕塑欣赏的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欣赏》。

继古希腊艺术之后,15、16世纪,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这就是文艺复兴。

它借用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语言,唱出新文化的赞歌,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这一时期的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思想解放,无论在创作观念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显示了旺盛的个性自由和世俗精神。

特别是雕塑,饱满地赞颂了人的内在力量与智慧,表现了巨大的信心与宏伟的气魄。

本课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时,其中最主要的是介绍意大利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通过对他作品的分析,了解文艺复兴背景下的人文主义。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喜欢美术,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学习的能力,但是对雕塑不是很感兴趣,对雕塑作品的认识还不具备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针对该高一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雕塑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雕塑艺术的美,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目的:根据新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捉高他们的审美晶位。

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结合本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米开朗基罗以及同时期雕塑家的作品,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总体分割和形象特征,从而领悟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观念。

【精品】浅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雕塑

【精品】浅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雕塑

【关键字】精品浅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雕塑摘要: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正是在这个时期,欧洲的各大国家日益强大,宗教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

“文艺复兴”的原意就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其变化的思想基础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

本文从文艺复兴初期在意大利的雕塑方面进行浅析,从而分析文艺复兴雕塑的特点,代表作及其以后的发展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文艺复兴初期;雕塑;代表作;特点与发展;影响;一·欧洲文艺复兴初期雕塑特点“复活与再生”。

反对宗教文化,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但更体现了一种人的自我觉醒和再生。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继承并发展了希腊罗马雕刻艺术的传统,以其完美的技巧、宏伟气魄和深刻的思想标志着西方雕刻史上及希腊罗马以后的第二个高峰。

在文艺复兴初期的雕塑大都和古希腊的雕塑中雄伟的雕像、精美的陶瓶相似,内容都围绕着希腊早期宗教的核心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家族。

艺术家用人文主义理想创造了宗教中的神和英雄,雕塑家手下的男性诸神,无不是希腊男性完美要萦结合的壮美典型,女性诸神无不是希腊女子完美要素结合的柔美典型。

在富有人情味的气氛中,形成一个类似人间家族般的众神家族。

我们今天发现的许多著名文艺复兴雕塑无不渗透着这种亲切的人性。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和美学家,唯物的哲学家们把美归结为数、比率等可以度量的因素。

唯心的哲学家们把美归结为神、理念等不易言传的东西,认为美是艺术家与神意的沟通。

不论这些探索在今天看来多么幼稚但他们的成就无疑莫定了后代努力的基石,是美学和艺术学方面的巨大成就。

而文艺复兴初期的雕塑是古希腊和中世纪美术遗产的精华部分与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求实精神完美结合的产物。

人文主义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是造型艺术中的“比率”和“技巧”问题,终于获得了最好的解决办法。

使其强烈的体现出了人文主义与科学求实这两大特点,在文艺复兴初期的雕塑作品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雕塑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雕塑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雕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与雕塑艺术被誉为艺术史上的里程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雕塑艺术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追求恢复古代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它们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师们使用了大理石、石灰石等高质量的建筑材料,精心雕刻细节,使建筑物更加壮观和华丽。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性。

建筑师们运用对称的平面布局和圆顶构造,创造出宏伟的内部空间。

建筑设计也考虑了使用功能,如教堂的安排和公共建筑的布局。

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品1. 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殿)-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该教堂始建于1506年,由多位著名建筑师参与设计和建造,包括米开朗基罗和伯劳狄奥。

其特点是拥有巨大的圆顶和宏伟的正立面,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精髓。

2. 桂尔达大剧院 - 佛罗伦萨桂尔达大剧院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中心,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典范之一。

该剧院采用了古罗马剧院的形式,并结合了新古典主义的元素,如弧形门廊和柱廊。

三、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受到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追求人体的真实再现和自然的姿势。

雕塑家们对人体解剖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逼真和立体。

雕塑艺术家采用了大理石、青铜等材料,注重细节的塑造和表情的传达。

他们通过使用光与影的技巧,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的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宗教题材,也有古典神话和人物雕塑。

四、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代表作品1. 大卫雕像 - 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由米开朗基罗于1501年至1504年创建。

这个雕塑刻画了圣经中的大卫英勇的形象。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1. 《大卫》 2. 《摩西》 3.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1 《大卫》
《大卫》是米开朗基罗传世的 经典作品之一。他是根据《圣经》 中的大卫故事创作的。
图9-14 《大卫》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图9-15 《摩西》
2 《摩西》
米开朗基罗的《摩西》,是为 教皇朱理二世陵墓所创作的雕像。 摩西是基督教《圣经》中所传说的 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宗教领袖 和立法者,他曾率领以色列人摆脱 埃及法老的奴役,又在上帝的授意 下与人民相约订立了法律,即“摩 西十诫”,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英 雄人物。
3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
图9-16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意大利人波拉约洛(约1431-1498 年)的《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取材 于希腊神话故事,表现大地女神之子安 泰乌斯与英雄赫拉克勒斯殊死搏斗的情 景。这是西方雕塑史上第一件人体脱离 底座的作品,作者在处理雕像的重心和 人物之间动态的平衡方面也显示了很高 的艺术技巧,使西方雕塑在表现剧烈的 运动状态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那里当助手开始的。 • 多那太罗作品风格丰富多变,体现出罕见的深度和力度。他深入研究了古
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的雕塑作品,重新发现了希腊美术的精华,并加以发扬 广大。他打破了中世纪古板的雕塑造型模式,通过细致的观察和高超的雕 塑技巧,在作品中逼真地表现了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人体,使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栩栩如生。 • 他是第一位推崇和借鉴希腊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大雕塑家,也是他结束了 一千多年的中世纪美术史,开创了文艺复兴的新纪元,确定了文艺复兴时 代意大利雕塑艺术发展的基本路线。 • 多那太罗的作品中贯穿着很强的民主主义艺术思潮,受到后来著名艺术家 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的尊崇。 • 代表作:青铜雕像《大卫》、《格太梅拉达骑马像》等。
• 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 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 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 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 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 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 《儿童唱诗班》,1431-1438年,云石, 97*61厘米,佛罗伦萨大教堂作品馆
• 《圣母子》,1455-1460年,彩陶,直 径180厘米,佛罗伦萨圣米迦勒教堂
• 哀悼基督与两名胜利天使壁龛,14411443年,云石,彩陶,佩雷托拉圣玛利 亚教堂

《哭基督之尸》,1544年, 云石,67*182厘米,巴黎卢浮宫
• 《女像柱》,云石,1550年 ,巴黎卢 浮宫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 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 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约14世纪至17世纪初)是欧洲艺术与文化的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雕塑艺术也经历了巨大的进步与创新。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以其自由和自然的人体解剖构造、精确的比例和优美的姿势而闻名于世。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主要从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中汲取灵感,同时加入了新的创新元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探索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并试图以更真实的方式再现人体形态。

他们追求艺术作品的完美,通过深入研究解剖学来提高人体雕塑的准确性。

这种对人体的研究和模仿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重要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代表作之一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这座巨大的雕塑作品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表达了人类的力量和勇气。

大卫像展现出了精确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尤其是肌肉和骨骼结构的准确性。

这座雕塑透露着战胜困难和追求完美的气息,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对人体的深入了解和热爱。

另一个著名的雕塑艺术家是多纳泰罗。

他的《大卫像》也是文艺复兴的杰作。

不同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多纳泰罗的作品展现出了更温和、优雅的特点。

雕塑家通过精确的比例和姿势来表达他对人体的理解和追求。

他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体形态上具有准确性,还在表情和动作上展示了优雅和柔和的特点。

此外,雕塑家安德烈亚·长期罗的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以雕塑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玛利亚的雕塑而闻名。

长期罗的作品展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并通过精确的细节和优美的曲线来表达。

“长期罗·毛尔泰”的作品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之一。

总的来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以其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和对完美的追求而著称。

雕塑家们通过精确的细节和比例展示了人体的真实形态,并通过优美的姿势和动作表达了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些作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并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的特征
14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开始不断发展壮大,这不仅动摇了封建教会势力1000余年的统治,而且促进了新思想与世俗文化的萌芽和发展。

于是,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发生了。

这场在欧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运动一直持续到16世纪末,故而14——16世纪这段时间,便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期间,欧洲雕塑逐渐脱离了建筑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美术形式。

其创作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表现出与在宗教神学思想笼罩下的中世纪雕塑截然不同的特征。

首先是对人体美的歌颂。

从多纳泰罗到米开朗基罗,这些大师们创造了一尊又一尊完美的人体雕像,一次来肯定人多饿存在,赞美人的力量。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世俗化。

尽管这一时期许多作品仍取材于《圣经》,但他们充满了人情味和现实主义色彩,表现出艺术家对生活得热爱。

此外,作者在创作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使作品饱含生命的激情。

在艺术处理上,雕塑家们以古希腊罗马雕塑的表现形式为基础,用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求实精神,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观察的写实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等,使雕塑艺术无论在圆雕还是浮雕方面都达到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的高峰。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以完美和规范化为原则,追求对称、协调、均衡、稳重。

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雕塑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像艺术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古希腊雕塑的特点:
总体特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古希腊雕塑的主要发展阶段:
(一)迈锡尼工艺雕塑:迈锡尼城位于希腊半岛南端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部。

发生于这个地区的文化因迈锡尼城而得名,史称“迈锡尼文化”,成为克里特文化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

在荷马史诗的记载中,荷马常用“多金的”这个词来形容迈锡尼。

其实它并不盛产黄金,但是金银工艺制品相当发达,这是由于迈锡尼人同产金国,尤其是埃及人直接贸易所形成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面具、金酒器等。

当今考古发现除狮门有装饰雕刻外,雕塑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金银工艺制品上。

克里特历经盛衰,特洛伊战争使特洛伊毁灭,迈锡尼衰落,一帮野蛮的游牧民族阿提卡人南下,一代古老文明便在铁蹄下变为一片废墟。

但就在这文明的废墟上滋生出了古希腊文明。

(二)希腊雕塑艺术:
由于北方蛮族南下毁灭了克里特和迈锡尼的文明,希腊人被迫重新创造自己的文明。

希腊文明主要表现在希腊神话、建筑和雕刻上。

希腊雕塑分4个时期,即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8世纪),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风时期(公元前750年—6世纪末),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334年),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

1、荷马时期•希腊神话——古希腊雕塑的源泉:荷马时期的开始,是以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半部南下为标志的,约在公元前12世纪末到11世纪。

这个时期是氏族部落社会,已进入铁器时代,它改变了荷马时期的社会面貌: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进入奴隶社会,这时期政治上盛行原始民主制。

到荷马时期末已由部落的管理机构开始向国家统治机关过渡。

2、古风时期的雕塑:
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落首领的权力完全消失,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在希腊形成,开始建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

由于陆地贫瘠,城邦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海上扩张和殖民统治。

这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希腊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很快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在荷马时期,雕刻艺术仅是一些小雕像。

真正古希腊雕刻史的首页应从古风时期开始。

因为古希腊雕刻中最突出的人体雕刻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

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曾说:希腊人表现人体还有一种全民性的艺术,更适合风俗习惯与民族精神的艺术,或许也是更普遍更完美的艺术,这就是雕塑。

人体雕刻艺术是古希腊雕刻艺术之冠。

3、希腊过渡时期雕塑:
在希腊艺术发展进程中,由古风发展到古典时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指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

在这段时期里希腊经历了一场反抗波斯入侵的著名的希波战争。

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就在这个时期。

4、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艺术:
历时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终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结束。

在希波战争中,雅典是希腊各城邦的盟主,城市虽然遭到战争的破坏,但是战争胜利而缴获的大量财富,又使希腊的经济繁荣起来。

作为城邦盟主的雅典,对外以霸主身份发展自己的势力,对内实行民主政治,给人民以更多的富足与自由,从而使雅典成为当时欧洲最美丽繁荣的城市,也使雅典自公元前5世纪中叶进入了“伯里克利斯的繁荣新时代”。

古希腊雕刻进入古典时期后出现了新的繁荣,雕刻家们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突破古风程式,试图在人体直立的基础上将人体的重心移至一足,使另一足自然地表现出一些动态,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运动感。

这是古代艺术家美学观的新发展,意味着雕刻家对人与人体美的认识的提高。

这时期创造的作品更接近现实的完美人体。

5、希腊化时期雕塑艺术:
希腊化时期一般指公元前334—30年,又称希腊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前后共300余年。

1、菲狄亚斯(公元前5世纪初—431年): 古代希腊艺术可以用一个人的名字来象征,那就是菲狄亚斯。

古代学者认为菲狄亚斯的艺术风格是姿态宁静而高贵,表情肃穆而温雅。

对此,后人称为“神明的静穆”。

菲狄亚斯正是理想化的巨擘,在他的生前死后,古典风格的特性一直支配着希腊雕塑艺术。

2、伯利克里托斯(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伯利克里托斯是与菲狄亚斯同时代的阿戈斯地方的雕塑家,他自成一派,故称他为阿戈斯派雕塑家。

人们只知道他最擅长表现青年运动员的形象,所使用材料都是青铜,现在看到的是大理石复制品。

3、普拉克西特列斯: 战争给希腊带来极大的破坏,国家再无财力兴建神庙和装饰。

大型装饰雕刻逐渐减少,单独的圆雕开始增多;敬神的雕像少了,安慰人们不安心灵的和平女神、爱神、酒神多了。

人们在评论希腊雕刻时,往往把巴特农神庙的雕刻比作壮丽的史诗,而对普拉克西特列斯所雕作的那些男女裸体雕像则喻为迷人的抒情诗。

在他所有迷人的作品中审美价值最高、最迷人的是维纳斯雕像,其中最杰出的是《克尼多斯维纳斯》。

4、利西普斯利西普斯是古典时期最后一位重要雕刻家,擅长青铜雕刻,是西库翁学派的代表。

他是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宫廷雕刻家,艺术活动于公元前370—312年间,传说他生平创作了1500余件作品,但没留下一件原作,后世复制的也不多。

他承继了波里克列托斯的传统。

利西普斯是位大胆的革新者,善于处理空间,精于掌握瞬息变化的运动姿态,表达人物的个性。

他首创了有鲜明空间和着重长宽高三方面的雕像结构和表现复杂动作的方法。

他加深了对人体的研究,测定了新的人体比例标准,创作了8∶1的规范,在审美观上倾向于灵巧纤长,人体有细长轻捷之感,具有新的审美理想。

他的名作有《刮汗污的运动员》,这件作品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十分完美,所以是公认的古希腊雕刻中第一件真正的圆雕。

还有《竞技优胜者》和《休息的赫剌克勒斯》。

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
古希腊雕塑中的好几项都位列世界十大雕塑中,如:
1、《掷铁饼者》(作者:米隆)
米隆的《掷铁饼者》高约152 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 年。

原作已佚,现为复制品。

雕像选取运动员投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动作,这正是铁饼出手前一系列瞬间万变动作中的暂时恒定状态,运动员右手握铁饼摆到最高点,全身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趾反贴地面,膝部弯曲成钝角,整个形体有产生一种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的感觉。

形体造型是紧张的,然而在整体结构处理上,以及头部的表情上,却给人以沉着平稳的印象,这正是古典主义风格所追求的。

2、《维纳斯》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这尊雕像还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3、《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
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

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

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

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古希腊雕塑以其恢弘而博大的崇高感,体现了人对美的理想范式及美好生活的寻求,它是积极、健康而鼓舞人心的艺术。

尽管它产生于那么久远的年代,但作为典范,无论是艺术还是精神,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