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宁区2013年~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某市333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表 1 某 市 3 3例 围生 儿 出 生缺 陷 构 成 情 况 及 顺 位 3
全 市所 有 7 8所 接生 定点 单位 上 报 的 2 0 0 9年第 四
季 度至 2 1 前三 季度 分娩 的妊 娠 满 2 00年 8周及 以上 的
围生儿 , 括死 胎 、 包 死产 、 7天 内死 亡 , 大 诊 断 期 限 为 最 生 后 7天 。 同时将 < 8周 的缺 陷儿 一 并 进 行 调 查 、 2 统 计 分析 。 1 2 资料 和方 法 .
病诊断, 积极探索研究病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 降低出
生缺 陷 的发生 。
表 4 某市 3 3例 围生儿 出生缺 陷产妇文化程度构成 3
3 2 围生 儿主要 出生缺 陷发 生率 . 由数 据显示 , 天 性 心 脏 病 、 指 ( ) 总唇 裂 、 先 多 趾 、 脑积水 、 肠肛 门闭锁 或 狭 窄是 前 5位 围生 儿 出生 缺 直
成情 况 及顺 位 见表 1 。 2 2 出生 缺 陷发生 相关 因素 . 2 2 1 产 妇 年龄 构成 ( 表 2 .. 见 ) 2 2 2 城 乡构成 ( 表 3 .. 见 ) 2 2 3 产 妇 文化 程 度构成 ( 表 4 .. 见 )
DO :0 3 6/.sn 10 -2 3 2 1 .2 0 7 I1 .9 9 ji .0 65 5 .0 2 0 . 1 s
中国 医 院 统 计
21 0 2年 4月第 1 第 2期 9卷
・
短篇论著 ・
某 市 3 3例 围 生 儿 出 生 缺 陷 监 测 资 料 分 析 3
姚 桂 英
【 摘要 】 目的 通过 对 21 年 某市 围生儿 出生缺 陷发 生、 00 构成及相关 因素的分 析, 为制定干预措 施, 降低 出生缺 陷
出生缺陷监测分析报告

出生缺陷监测分析报告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我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可疑危险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以及评价效果提供依据,现对镇安县2004-2008年出生的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汇总。
1监测对象和方法1.1监测对象2004-2008年在我县县医院及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共计6223例(包括活产、死胎、死产),不包括孕满28周计划外引产的围产儿。
1.2监测方法根据《商洛市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方案》,出生缺陷儿登记卡中规定的23类主要出生缺陷的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结合B超,临床观察及生化检查,由医辽专业人员负责填写“围产儿季报表”和“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定期对上报的报表和登记卡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2、结果与分析2.1出生缺陷发生率5年共监测围产儿6223例,发现出生缺陷儿39例,总出生缺陷率为6.27%,各年度出生缺陷率见表1。
出生缺陷前四位依次为:神经管畸形13例,占出生缺陷33.33%;唇裂/腭裂11例,占出生缺陷28.21%;多指(趾)10例,占25.64%,体表畸形5例,占出生缺陷12.82%。
表1:2004-2008年出生缺陷率2.2.2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出生缺陷发生与孕母亲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逐渐增高。
表2:母亲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的关系2.3不同性别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见有3。
由表3可以看出,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59‰,女性为6.99‰,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表3围产儿性别与出生缺陷发生的关系3讨论5年总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27‰,低于同期省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但仍呈波动上升趋势。
分析原因可能有:(1)随着监测质量及诊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畸形在围产期被发现;(2)婚检质量的下滑使出生缺陷的干预失去了第一屏障,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提高;(3)由于现代化生产规模的扩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食品污染导致胎儿畸形增加,所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是各部门、各系统的共同任务。
围产儿16184例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围产儿16184例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摘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出生缺陷则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解我院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缺陷种类,找出致畸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关键词】围产儿;出生缺陷对我区近3年的16184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住我区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天的活产、死胎、死产、围产儿共16184例。
1.2方法采用1995年8月卫生部妇幼卫生司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编制的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经过专门培训的妇产科、遗传优生科、功能检查科、儿保科的中、高级医、技师组成技术协作组,进行出生缺陷产前、产后监测,指定具有中级职称并通过专门培训的产房护士长负责进行资料收集及监测结果登记。
2结果2007~2009年各年度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见表1。
2.1 检出结果 16184例围产儿中检出先天畸形缺陷28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7.36,其中男173例,女108例,单发畸形262例,多发畸形19例。
表1 各年度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检出畸形19种,前10位畸形顺位见表2。
表2 出生缺陷顺位发生率、构成比单位(1万)产前检出81例,占总检出人数的28.82%,其中b超检出27例。
能问出相关致畸因素的占22.87%,77.13%不明原因。
2.2 转归活产存活244例,死胎18例,孕期发现的严重畸形引产及死产12例,7天内死亡3例。
3 讨论2004~2006年,我区110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81‰,而2007~2009年16184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17.36‰,可能与诊断手段的进步有关,开展常见致畸病毒(torch)的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监测dna,对阳性者通过系统产前保健进行跟踪观察;应用酶联免疫开展唐氏综合征筛查,即孕早期9~13周抽孕母血查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孕中期14~20周抽孕母血查afp、hcg等,对有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相关生育史以及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列为产前遗传学诊断对象,孕前进行遗传学咨询指导,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选择8~10周进行绒毛细胞及孕16~20周羊水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出生缺陷结果分析和干预措施

出生缺陷结果分析和干预措施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发生了发育异常,它是由于不良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使胚胎发育过程发生紊乱而造成的,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出生缺陷发生后给本人、家庭造成极大的不幸,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掌握我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对妇女的孕前、孕期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尽最大可能的排除孕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现将我县2006~2010年3家监测医院出生的77例缺陷儿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2010年3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7天内死亡,不包括计划外引产)。
方法:3家监测医院发现畸形后,将缺陷儿情况,母亲情况,填入《出生缺陷儿登记卡》,上报我院,每季度各监测医院上报《围产儿数据季度报表》,我院派专人对各监测医院进行质量控制,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结果监测医院20 870例围产儿中,发生缺陷儿7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6.89/万,其中死胎18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例,治疗性引产16例。
出生缺陷发生的种类及其构成比:出生缺陷儿中有5例发生2种以上畸形,占6.49%,单纯唇裂和唇腭裂21例(27.27%),多指(趾)18例(23.38%),脊柱裂6例(7.79%),无脑儿5例(6.49%),先心病8例(10.39%),肾缺如3例(3.89%),马蹄内翻足3例(3.89%),其他畸形13例(16.88%)。
近年,神经管畸形有下降的趋势,是由于孕前、孕早期及时补充叶酸,对预防神经管畸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唇腭裂占的比例较大,有文献报道,和孕早期服用感冒退热药有直接关系。
出生缺陷与相关因素:见表1~3。
讨论本研究观察显示农村的出生缺陷率高于城镇,可能由于个人文化水平较低,自我保健意识差,对出生缺陷危害认识不够,农村三级保健网不健全,保健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慢,宣传力度不到位,使孕期接触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因此应该多让群众参加关于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帮助群众充分认识不良卫生习惯、各类传染性疾病、环境因素对孕妇的影响,可能导致缺陷儿的发生,认识到出生缺陷儿给社会和家庭的造成的危害性。
出生缺陷问题及对策分析座谈会材料

出生缺陷问题及对策分析座谈会材料第一篇:出生缺陷问题及对策分析座谈会材料全省出生缺陷问题及对策分析座谈会发言材料汉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0年6月18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基本前提。
为了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将人口资源更有力的转化为人力资源,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以贯彻实施“优生促进工程”为契机,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宣传发动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狠抓关口前移,构筑干预屏障,全市出生缺陷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近年来,随着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优生促进工程”的不断深入,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孕产期全程保健、围产期科学监控和免费叶酸制剂的推广使用等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广大育龄妇女自我保健、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提升,全市出生缺陷预防三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据统计,全市近年来出生缺陷儿发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围产儿出生缺陷率由2004年的83.4/万逐年下降至67.6/万,远低于全省141/万的平均水平。
各类出生缺陷类型以先天性心脏病居多,其次分别为神经管类、眼部畸形、肢(指)体畸形和第二篇:出生缺陷聊城市人民医院产科新生儿出生缺陷报告制度一、建立新生儿缺陷登记本,有缺陷的新生儿出生后随即登记。
二、缺陷儿生后在其母亲出院前报告给医务处,并将其缺陷病种一并报告。
三、缺陷儿在其母亲出院前将其可能的致缺陷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将分析讨论结果告知产妇及医务处。
四、年终汇总新生儿缺陷病种,分析其致畸原因,上报医务处。
五、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新生儿缺陷讨论会议。
第三篇:什么是出生缺陷我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在我国,每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790万严重缺陷儿出生,约占出生总人口的6%。
在这些出生缺陷儿中,至少有330万死于5岁之前,320万出生缺陷儿童将发展成为残疾。
19075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与研究

后 数月之 内 , 因此 这部 分 病 例 不在 监 测 范 围。( ) 2 本
区正不断提 高产前筛查 率 , :1 如 2 —3体 综合 征及 神经
管缺 陷的筛 查率 , 因此有一部分 孕妇 因于孕 2 8周前确 诊 患 以上疾 病 行 引产 术 , 在 本 监测 范 围。 ( ) 区 不 3本 在 婚检过程 中 , 大力 宣传孕前 及 孕期 知识 , 宣传 孕 前 3 个月 一 孕后 3个月服用 叶酸 的重要 性 , 视孕 期保健 , 重
质量进行监 测 。 12 监测 方法 . 采用 全 国统一 的《 妇幼工作 季报表 》 《 、 出生 缺陷
22 20 . 04年 一 07年 西青 区主 要 畸形 顺 位 构 20 成, 见表 :
【 作者简介】 文颖 (96 , , 蔡 17 一)女 天津人 , 医师, 主要从事 中医
4 . 1万 。 14/
科并取得 《 产技 术 合格 证》的 医疗 保健 机 构 内分 娩 助
的, 孕满 2 8周 至产 后 7天 内 的围产儿 , 由经过 培 训 的
专业人 员 定 期 上 报 全 国 统 一 的 《 幼 卫 生 季 报 表 》 妇 ,
《 围产儿数季 报表》 《 及 出生缺 陷报告 卡》, 并定 期对 其
・
临床医学 ・
105例 围产儿 出生 缺陷 监测 结果 分 析 与研 究 97
蔡文颖 西青 区妇幼保健 所 ,天津 3 00 000
【 摘 要】目的 : 通过分析西青区 20 20 04~ 07年 105例 围产儿 出生缺 陷发生率 , 97 主要畸形发 生顺位 、 构成比 , 探讨
降 低 出生缺 陷发 生 率 的 干预 措 施 。方 法 : 对监 测 医疗 单位 的监 测 资料 进 行 统计 分 析 。 结 果 : 区 4年 出 生 围 产 儿 105 该 9 7 例 , 中 出生缺 陷 8 其 4例 , 出生 缺 陷 率 4 .4 万 , 前 五 位 顺 位 依 次 为 : 裂 合 并腭 裂 、 柱 裂 伴 脑 积 水 、 心 痛 、 体 短 4 0/ 其 唇 脊 先 肢 缩、 并指 。 结论 : 区 出 生缺 陷发 生 率 明显 低 于 全 国 水平 , 强 孕 前 期 及 孕期 保 健 , 力 宣传 优 生优 育 知 识 , 孕前 3个 本 加 大 于
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分析

21
及时发现胎儿畸形有关。
*应对措施
✓ 需要整个社会各部门努力,全民参与:
加强城镇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做好
水、食品安全等各方面工作。
✓ 卫计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将出生缺陷
防治科普知识带到城区的各街道、小区、
城中村等,提高城镇居民知晓率,避免孕
2020年 1-6月
全市医院监测围产儿48166例,在 所有围产儿中,农村多于城镇,男 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15:1, 25-29岁、30-34岁为生育年龄高 峰,农村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城市。
4
(一)围产儿城乡分布情况
90
80
70
60
50
40
22.71%
30
25853人
20
10
0
城市
77.29%
前及孕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孕
前及孕期检查的自觉性。
22
2.不同性别分布情况
表3 2019年和2020年1-6月不同性别 出生缺陷分布情况
2019年出生缺陷
2020年1-6月 出生缺陷
性别 报告例数 比例 报告例 比例
(人) (%)数(人)(%)
男 2840 57.28 1408 56.41
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受到追求事业、生活习惯的改变
以及更好的避孕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越
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选择将生育期延后、
大龄生育。
10
(四)围 产 儿 死 亡 情 况
相关概念
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 ≥1000克)至出生后7天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 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但不包括计划 外引产。 围产儿死亡原因主要有:先天畸形,早产, 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脐带胎盘因素、新生儿 窒息等。 围产儿死亡是衡量一个地区围产保健工作开 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 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标志 11 之一。
常州市区2000年至2004年45727例围产儿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医疗活动中 , 与患 者接 触机会 多 , 发生 错误 概率 高 。充分 认识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 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 , 是提 高护理质量 , 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 , 提高患者满 意度 的重要保
证。
参考文献 : [ ] 姜国和. 1 医疗风险与风险转移[ ] 中国医院 ,0 26 3 :6 J. 20 ,( ) 1 . [ B V O A 医疗服务质量改进与风险管 [ ] 中华 医院管理杂 2] A AR J . J.
施。
[ 关键词 ]围产期 ; 死率 ; 病 死因 [ 中图分 类号]R 2 [ 72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6 1 0 8 20 )12 2 一2 17  ̄ 9 (0 7 2 - 2o 9 笔者就常州市区 20 00年至 2 0 0 4年的4 2 57 7例围产儿死 2 2 围产儿死 因顺位 . 从表 2可知 , 中前 5位 围产儿死 5年
[ ] 钱 萍. 3 加强亿 元风险管理 的必要性[ ] 护 理 管理 杂志 ,0 4, J. 20 6
( ) 1 —9 6 :7 1 .
( 区 20 0 0年 至 20 0 4年 4 2 57 7例 围产 儿 死 亡
监 测 结 果 分 析
3 .2 2 / 5 ) 6 6 %( 0 5 7 。显示 低出生体重儿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 4 构成部分。分娩方式以顺 产居多 , 36例 , 为 4 占围产儿死亡 总
高护士 的工作能力 , 减少差错 , 保证护理质量。告知制度的建 立是护士进行 自我保护的需要 , 是尊重患者权利 的需要 , 也是 建立 良好 的护患关系 的需 要 , 善的管理 是完 成一切 工作 的 完 保证。 3 3 加强 护士培训是基础 为 了加强护 士对危 险因素的充 . 分认识 , 不断组织学习有关规章制度 , 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 。正 确掌握各项护理操作 技能 , 定期培训 , 格考核 , 严 特别对 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天宁区2013年~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09T16:46:35.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作者:唐翠
[导读] 主动进行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定期接受孕期保健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早进行干预,以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常州市天宁区妇幼保健所江苏常州 213000)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75-02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结构或功能发生的异常。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估计每年有30~40万例体表先天畸形婴儿出生,加上生后数年才表现出来的缺陷或遗传病,先天残疾儿童超过90万,约占出生人口的5.6%[1]。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不仅给患儿家庭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为全面了解天宁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收集了2013年~2015年天宁区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3年~2015年常州市天宁区5家分娩医院出生的妊娠满28周至生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儿,死胎死产儿。
1.2 统计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中的23类主要缺陷的诊断标准进行上报,同时参照“出生缺陷疑难和微小畸形报告指南”。
由各个分娩医院的专科医生负责填报统一的《围产儿情况登记表》和《江苏省出生缺陷儿登记表》。
天宁区妇幼保健所每月负责收集、审核和上报报表及出生缺陷个案,并每季度完成质量控制。
2.结果分析
2.1 2013年~2015年天宁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2013年~2015年天宁区分娩医院共分娩49639例围产儿,出生缺陷532例,出生缺陷率10.72‰。
其中本地户籍分娩3373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413例,出生缺陷率12.24‰,流动人口分娩15908例围产儿,出生缺陷119例,出生缺陷率7.48‰,男性围产儿26054例,出生缺陷327例,出生缺陷率12.55‰,女性围产儿23583例,出生缺陷儿204例,出生缺陷率8.65‰,另有1例性别不明。
见表1。
错误!链接无效。
2013年~2015年天宁区围产儿死亡中因出生缺陷引产的比例,围产儿死亡420例,其中因畸形引产94例,占围产儿死亡的22.38%。
表2 围产儿死亡中因畸形引产的比例
3.讨论
3.1 2013年~2015年天宁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平均为10.72‰,低于全国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的153.23/万[2],考虑其原因可能为: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缺陷儿在孕28周前发现已引产,还有少部分缺陷儿如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的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等,出生时不能立即确诊,造成了漏报。
2013年~2015年天宁区出生缺陷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生活方式、环境改变、社会压力增大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空气质量、水质、食品安全、噪声等都是影响胎儿发育的外部因素。
3.2 2013年~2015年天宁区分娩医院本地户籍出生缺陷率远高于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监测结果不一致[3],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分娩医院填写原始资料是未认真询问户口情况引起。
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宁波市江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一致[4]。
3.3 2013年~2015年天宁区围产儿死亡中的因缺陷引产的比例为22.38%,与武汉市汉阳区监测结果一致[5]。
说明出生缺陷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
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就要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3.4 2013年~2015年天宁区出生缺陷顺位,先天性心脏病逐年增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水平提高、检出率升高有关[6]。
3.5 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
而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高龄产妇越来越多,高危因素也越来越多,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积极预防,尽可能避免不良环境因素,主动进行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定期接受孕期保健检查,发现
问题应及早进行干预,以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全国出生缺陷监测培训教材.23-28.
[2]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7.
[3]唐玲,吴清明,王荣华.嘉善地区基层医院出生缺陷围产儿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8):108-109.
[4]张海虹.宁波市江北区流动人口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2):98-100.
[5]胡昭昭.214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514-2516.
[6]李进华,张英奎,李江等.河北省2001~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0):1077-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