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英汉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的比较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合”( parataxis)为特点,它由于没有词形
变化、定语从句和独立主格,连接词和介 词也比英语少得多,所以往往用隐性连贯 方法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句子外形比较 松散、自由,注重以神摄形。对策:许多 词可以用汉语的动词来翻译;连接词有时 可以不译;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和独立主 格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译为短语或分句。
8
A more realistic approach towar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is tha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is concept says that a natio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n item if it can produce it more efficiently than alternative products.
例如,牛津大学在校学生数比明尼苏达州立 大学要少多了,也穷多了。牛津的在校学生数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比多伦多大学少。
我们也认识到越来越需要使某些经济部门实 行工业化。
We also realize the growing necessity to industrialize certai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英、汉语言对比
2010.3
英、汉语言的差异
1.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 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以及非谓语的变化 (不定式,分词),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形 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许多词汇还有因为添 加前后缀引起的词义的变化等等。英语通过词 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采的语言关系 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它主要 靠词语、词序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 言意义。 主要对策:翻译英语的形态变化时, 汉语一般用加词或者变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
变化、定语从句和独立主格,连接词和介 词也比英语少得多,所以往往用隐性连贯 方法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句子外形比较 松散、自由,注重以神摄形。对策:许多 词可以用汉语的动词来翻译;连接词有时 可以不译;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和独立主 格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译为短语或分句。
8
A more realistic approach towar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is tha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is concept says that a natio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n item if it can produce it more efficiently than alternative products.
例如,牛津大学在校学生数比明尼苏达州立 大学要少多了,也穷多了。牛津的在校学生数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比多伦多大学少。
我们也认识到越来越需要使某些经济部门实 行工业化。
We also realize the growing necessity to industrialize certai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英、汉语言对比
2010.3
英、汉语言的差异
1.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 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以及非谓语的变化 (不定式,分词),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形 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许多词汇还有因为添 加前后缀引起的词义的变化等等。英语通过词 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采的语言关系 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它主要 靠词语、词序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 言意义。 主要对策:翻译英语的形态变化时, 汉语一般用加词或者变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
3.中英思维方式的对比(精编课件).ppt

精品课件
4)Differences in reasoning, percepetion of time and space, etc. (英汉语在时空观等方面 的差异性)
在时空观上,英语是由小到大,汉语则是由大 到小。例如时间标记,英语里先说日期和月份, 再说年份;汉语里正好相反,先说年份,再说 月日。空间观念差异在写信地址上表现尤为明 显,英语里由小到大,如由街道而城市而省或 州而国家;汉语正好相反,由大到小。这是英 语民族重个体思维、汉民族重整体思维的语言 例证。在叙事时序上,英语里叙述事件常常是 按照时间顺序由现在向过去推进;汉语正相反, 由过去向现在推进。
英译汉时,英语的物称一般应转换为汉语的人称。人称主语从语境 内外寻找,多在句内,有时在句外。 例如: (1)The sight of the little poor boy reminded him of his childhood. 译文: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2)The bad weather prevented him from attending the meeting. 译文:天气不好,他没去开会。 (3)His passion carried him away. 译文:他因感情冲动而误入歧途。 (4) Memories of that historic and happy occasion still linger. 译文:人们对那次历史性的盛会记忆犹新。
精品课件
3)English: a strong sense of objectivity (客体 意识强)
Chinese: a strong sense of subjectivity (主体 意识强)
❖ 英语:主客体二分 ❖ 汉英语句子一般不能没有主语,且多为无灵主语(没有生命的事物)。
4)Differences in reasoning, percepetion of time and space, etc. (英汉语在时空观等方面 的差异性)
在时空观上,英语是由小到大,汉语则是由大 到小。例如时间标记,英语里先说日期和月份, 再说年份;汉语里正好相反,先说年份,再说 月日。空间观念差异在写信地址上表现尤为明 显,英语里由小到大,如由街道而城市而省或 州而国家;汉语正好相反,由大到小。这是英 语民族重个体思维、汉民族重整体思维的语言 例证。在叙事时序上,英语里叙述事件常常是 按照时间顺序由现在向过去推进;汉语正相反, 由过去向现在推进。
英译汉时,英语的物称一般应转换为汉语的人称。人称主语从语境 内外寻找,多在句内,有时在句外。 例如: (1)The sight of the little poor boy reminded him of his childhood. 译文: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2)The bad weather prevented him from attending the meeting. 译文:天气不好,他没去开会。 (3)His passion carried him away. 译文:他因感情冲动而误入歧途。 (4) Memories of that historic and happy occasion still linger. 译文:人们对那次历史性的盛会记忆犹新。
精品课件
3)English: a strong sense of objectivity (客体 意识强)
Chinese: a strong sense of subjectivity (主体 意识强)
❖ 英语:主客体二分 ❖ 汉英语句子一般不能没有主语,且多为无灵主语(没有生命的事物)。
中西方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ppt课件

2019 17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 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 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 • 但按照西方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 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 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 了中国人含蓄和西方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 同风格。
2019 20
2019 12
3.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反应
• 在与中国人进行交往中,外国人总是很吃 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和恭维中国人的时 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 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外国人对 于赞扬和恭维时,则坦然的用语言表示感 谢。
2019 13
For example:
——Oh, your dress is really nice. 中国人的回答:——well, it is just so so. 甚至有人会说:——Oh, no, my dress isn’t nice, It’s ugly. 但外国人的回答是:——Thank you.
2019 10
• 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 • 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 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 • 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 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 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 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 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 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 • 但按照西方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 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 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 了中国人含蓄和西方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 同风格。
2019 20
2019 12
3.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反应
• 在与中国人进行交往中,外国人总是很吃 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和恭维中国人的时 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 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外国人对 于赞扬和恭维时,则坦然的用语言表示感 谢。
2019 13
For example:
——Oh, your dress is really nice. 中国人的回答:——well, it is just so so. 甚至有人会说:——Oh, no, my dress isn’t nice, It’s ugly. 但外国人的回答是:——Thank you.
2019 10
• 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 • 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 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 • 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 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 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 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精品PPT课件

例句:
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 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译为: 你这个人真多疑, 我说什么你 都不信.
eg: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三、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 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
中国人:理解语言时突出“意”,力图领会 “言外之意”,不太重视对语言的科学分析;
英美人:重视理性知识,重视分析,主张通 过对大量实证的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例如,They were beaten, refused anything to read. 误译:他们受到毒打,拒绝阅读任何书籍。 正译:他们受到毒打,不准阅读任何书籍。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一、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 (cognition)
①儒家思想“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 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英美人对 天文地理有浓厚兴趣,从而形成了探求自 然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
如: SL:顺其自然
TL: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
• “胡子”
• full beard, circular beard, round beard
shadow
whiskers
handlebars
goatee
tile beard
military moustache
stubble beard
中英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 ppt课件

中英思维及语言的差异
无忧PPT整理发布
Content
1 主体思维 VS客体思维 2 综合性思维 VS 分析性思维 3 形象思维 VS 具体思维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主体思维 VS客体思维
差异
中国:“天人合一”、“万物戒备于我”、“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仁”“、 礼”——主体思维。 英语国家:“主客二分——客体思维。”
Example and exercises
4. 夏天很难保存食 物。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serve food in summer.
1. 活到老,学到老。 2.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2. If you confer a benefit, never remember it; If you rec。
无忧PPT整理发布
Examples
1. His management of the hotel is successful. 他把这家旅馆管理得很出色。
2. Your letter reached me yesterday. 昨天我收到了你的来信。
3. Excitement deprived me of all power of utterance. 我兴奋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无忧PPT整理发布
2、主题(topic) vs 主语(subject)
汉语:句子结构中,主语并不是必要的成分。无主语的 句子比比皆是。这些句子是主题句,结构为:主题+述 题。主题并非句子的主语而是说明的对象,通常置于句 首,述题位于其后,对主题进行评论、说明、解释。
英语:主语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一句话要说明的对象。 主语+谓语。 主语通常不能省略。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Content
1 主体思维 VS客体思维 2 综合性思维 VS 分析性思维 3 形象思维 VS 具体思维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主体思维 VS客体思维
差异
中国:“天人合一”、“万物戒备于我”、“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仁”“、 礼”——主体思维。 英语国家:“主客二分——客体思维。”
Example and exercises
4. 夏天很难保存食 物。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serve food in summer.
1. 活到老,学到老。 2.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2. If you confer a benefit, never remember it; If you rec。
无忧PPT整理发布
Examples
1. His management of the hotel is successful. 他把这家旅馆管理得很出色。
2. Your letter reached me yesterday. 昨天我收到了你的来信。
3. Excitement deprived me of all power of utterance. 我兴奋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无忧PPT整理发布
2、主题(topic) vs 主语(subject)
汉语:句子结构中,主语并不是必要的成分。无主语的 句子比比皆是。这些句子是主题句,结构为:主题+述 题。主题并非句子的主语而是说明的对象,通常置于句 首,述题位于其后,对主题进行评论、说明、解释。
英语:主语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一句话要说明的对象。 主语+谓语。 主语通常不能省略。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钢铁工业 •
水火不容 •
不管晴雨 •
✓中国: ✓重整体 ✓偏重综合性 ✓(从多到一) ✓对称与和谐 ✓语法的隐含性 ✓句法的意合性 ✓词义的笼统与
模糊性
✓英美:
✓重个体
✓偏重分析性 思维
✓(由一到多)
✓语法的外显 性
✓句法的形合
重整体重个体
• 起源——造字法
中国:形声造字法 英美:”原子主义“原子核核外电子 ”木”旁:松 柏 桃 李 树 林 ,, , , , “水“旁:江 河 湖 泊 海 洋 深 浅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语言————思体维现方式 反作用
思维方式:中英
中国思维 形象思维 本体思维 顺向思维 重整体 偏综合性思维 重直觉 “悟性” 直线思维 重伦理
英美思维 逻辑思维 客体思维 逆向思维 重个体 偏分析性思维 重实证 曲线思维 重认知
• 中国: •
英美:
• 尚像—偏重 胸有成形竹象:
• ’ 起源:象形 文字
•
.
• 时() 体 ()
• 语态() 语气()
语 • 我完全被吸引住了,死死地盯着看,
法 的
一个同伴问我是不是认识这肖像。 我就在想,除了几个我认识的人外, 我肯定是唯一知道的人了。
隐 •,
意合形合
• 意合—靠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 形合靠语言本身
•
,
,
,
.
• 由于受到顽强抵抗,吹嘘能在几小时就能 占领战略要地的敌人甚至还没能占领外围 地带,这一事实使我增强了信心。
申奥演讲看中英思维差异
•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 对比两篇演讲中的人称代词出现 的频率:政府,我 我
国,我们 李岚清
布莱尔
第二讲 中西思维方式之比较ppt课件

12
(1)
◆汉字起源于图画,是一种象形文字。虽然经过 几千年的演变和简化,象形的特色已经减色不少, 但是今天的一些汉字依然有象形的特征,汉字的形 象作用在今天仍在发挥作用。举例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且音同形异的字 多,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汉字的形、 义之间的联系强于音、义之间的联系,这是有别于 拼音文字的显著特点。拼音文字中形、义之间没有 直接的联系,又存在着严重的形、音分离现象。 ◆右脑是负责形象思维的;由于汉字是右脑优势, 促进了右脑的发展。左脑是负责逻辑思维的;拼音 文字是左脑优势,促进了左脑的发展。
3
两位篮坛巨星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但为 了体现人类崇高的体育精神走在一起,求同存异,沟通合作。
4
(1)
一、何谓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 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 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 ◆思维方式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 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 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 个动态、有机、复杂的系统。正是这些要素 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 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下页
24
(1)
◆在英美人中,姓名的结构形 式一般有两种: 一是名字•姓,如英国剧作家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 亚);二是名字•中间名•姓,如英 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George Gordon Byron(乔治•戈登•拜伦)。
25
(1)
◆中间名有的是采用父亲的名,有的 采用的是母亲的姓,还有的采用亲戚或 至交的姓,可谓五花八门。拜伦的中间 名“戈登”是父名;马克· 吐温(Mark Twain)原名为萨缪尔· 朗赫恩· 克列门 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其中 间名“朗赫恩”也是父名;美国前总统 里根的全名为罗纳德· 威尔逊· 里根 (Ronald Wilson Regan),其中间名 “威尔逊”系里根母亲的娘家姓。
(1)
◆汉字起源于图画,是一种象形文字。虽然经过 几千年的演变和简化,象形的特色已经减色不少, 但是今天的一些汉字依然有象形的特征,汉字的形 象作用在今天仍在发挥作用。举例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且音同形异的字 多,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汉字的形、 义之间的联系强于音、义之间的联系,这是有别于 拼音文字的显著特点。拼音文字中形、义之间没有 直接的联系,又存在着严重的形、音分离现象。 ◆右脑是负责形象思维的;由于汉字是右脑优势, 促进了右脑的发展。左脑是负责逻辑思维的;拼音 文字是左脑优势,促进了左脑的发展。
3
两位篮坛巨星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但为 了体现人类崇高的体育精神走在一起,求同存异,沟通合作。
4
(1)
一、何谓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 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 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 ◆思维方式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 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 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 个动态、有机、复杂的系统。正是这些要素 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 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下页
24
(1)
◆在英美人中,姓名的结构形 式一般有两种: 一是名字•姓,如英国剧作家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 亚);二是名字•中间名•姓,如英 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George Gordon Byron(乔治•戈登•拜伦)。
25
(1)
◆中间名有的是采用父亲的名,有的 采用的是母亲的姓,还有的采用亲戚或 至交的姓,可谓五花八门。拜伦的中间 名“戈登”是父名;马克· 吐温(Mark Twain)原名为萨缪尔· 朗赫恩· 克列门 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其中 间名“朗赫恩”也是父名;美国前总统 里根的全名为罗纳德· 威尔逊· 里根 (Ronald Wilson Regan),其中间名 “威尔逊”系里根母亲的娘家姓。
翻译英汉思维与语言的异同

汉语以妙言为贵,讲究希言,强调知识真谛是非语言所能把握
和交流的。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大弊。 What is most perfect seems to have something missing; Yet its use is unimpaired.
语言表达形式上具体体现为:焦点式与散点式、树型与线性句
英汉思维与语言的异同 (1)
汉英思维方式对比:
1.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 我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儒家的孟子亦云:“万物皆备于我矣,” 国学大师钱穆指出,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以人生为本位,最富人文意识,
2
2. 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
分析型思维和综合型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分析型: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 优点:比较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
缺点:往往易于见树不见林。
综合型:把事物的各部分联成一气,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综合型和分析型思维是东西方民族共有思维方式,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 “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 西方哲学认为,自然宇宙始终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认识宇宙、征服自然是 人类的根本任务;人和自然这两者处于永恒的矛盾对立之中。在近代科学 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采用综合法,但主要靠的是分析法。 中国人惯于采用的却是综合法。源于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 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惯于从总体上观察 事物的特征,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
11
Paraphrase these terms
和交流的。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大弊。 What is most perfect seems to have something missing; Yet its use is unimpaired.
语言表达形式上具体体现为:焦点式与散点式、树型与线性句
英汉思维与语言的异同 (1)
汉英思维方式对比:
1.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 我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儒家的孟子亦云:“万物皆备于我矣,” 国学大师钱穆指出,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以人生为本位,最富人文意识,
2
2. 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
分析型思维和综合型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分析型: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 优点:比较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
缺点:往往易于见树不见林。
综合型:把事物的各部分联成一气,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综合型和分析型思维是东西方民族共有思维方式,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 “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 西方哲学认为,自然宇宙始终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认识宇宙、征服自然是 人类的根本任务;人和自然这两者处于永恒的矛盾对立之中。在近代科学 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采用综合法,但主要靠的是分析法。 中国人惯于采用的却是综合法。源于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 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惯于从总体上观察 事物的特征,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
11
Paraphrase these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