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英汉思维对比
英汉思维差异学习

英汉思维差异学习英汉思维差异学习汉语语义流程: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强调从整体直观出发,属于后重心。
句尾封闭,语义由后向前延伸。
英语语义流程:先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信息呈现按“倒金字塔”逐次减弱,先概括后细节,先一般后具体,先判断后阐述,属于前重心。
一、英语思维特点1、英语思维受“主客二分”思想影响,具有分析型、逻辑性、外倾式、抽象化、个体性、写实性、细节化、直接性等特点,属于“法治化”语言,具有“理性”特点。
英语重形合,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句法完备,逻辑严密,用词求异,表意精确,富有变化,具有“显山露水”的特色。
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句尾可无限延伸。
2、英语名词性结构多(句子呈现静态特征),介词结构多,物称结构多,被动结构多。
静态结构多,抽象性表达多,长句多,从句多,用抽象的词表达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体现了英语的形式化和逻辑化特点,用介词表达比较虚泛的意义。
3、英语句子呈现“焦点式”特点,句子组织结构是树状或葡萄型结构。
即句子的主谓结构,尤其是谓语动词,是全句的焦点和出发点,其它修饰、限制、补充附加成分的配置都要根据主谓框架而搭建,好似主干上的旁支,借助各种关联手段(关联词、语法手段)进行空间搭架构成一种树状结构。
在表达复杂意思时,主要通过增加结构层次,旁支延伸,叠床架屋的办法,是一种空间构型的复杂化。
二、英语的布局谋篇以直线为主,段落通常是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属于直线式的篇章结构。
三、1、英语:描述事物大致可以分为按时间顺序描述和按空间顺序描述。
从时间上来说,美国人崇尚一种“人文序列”,习惯“开门见山”,从自我出发,描述时总是把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先点出来,然后是次重要的,他不考虑这个东西在时间上按什么顺序发生。
2、而中国人习惯“按部就班”地描述事物,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后。
从空间上来说,美国人总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的,而中国人通常是远远地走来,一步步贴近自我。
英汉整体与分析思维对比

整体性与分析性Leabharlann ------Made by R
中国的整体性思维
• 整体性思维: • 人与自然,人间秩序和宇宙秩序,个体与 社会看作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对 应,相互制约,平衡协调的有机整体。
• • • • • • •
太极阴阳思维模式:阴阳鱼,太极图 五行学说 道家学说 中庸,兼顾,联系 整体的动态平衡:天人合一 追求浑然一体,注重整体的关联性思维 重辩证思维,轻形式逻辑,注重事物的运动,发 展和变化,强调内在矛盾,对立和统一。
古希腊哲学重在“是什么?”, 而中国哲学则探讨“怎样做?”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精确与模糊
分析性思维
• 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 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 本质,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分别对 这个二元世界尤其突出对现象及其属性做 深入的分析研究。
• 范畴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 而非静止,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 的矛盾,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世 界。
比较
• 西方哲学崇尚灵魂自由,重过程;中国哲学更多功 利性,重结果。前者是为个体的,后者是为社会的。 西方哲学更注重思辩的过程。 在希腊哲人看来,求知是人的天性。作为爱智慧之 人,就应穷宙的来源,探索万物的根本,诘问人生的 目的。在不断地探究和追问中学得知识,并获得灵魂 自由、思想奔放,享受真正的快乐。而中国先哲强烈 的责任感、使命感,热衷于探讨和改造社会,把追求 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
中 庸
之道
• 中国式思维是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叩其两端,取 其中也。这种思维的实质是要调和甚至避免矛盾 调和的方法。 • 但是我们离不开极端。我们知道事物是互相联系 的,如环境重要还是遗传重要,我们知道都重要, 但是如果我们只这样停留在这个程度上,没有环 境论者和遗传论者,我们如何能达到对这个问题 清晰的认识?
中西语言思维差异

行为习惯差异在行为方面,东方人一般含蓄内敛,上课的时候大多数中人、韩国人或者日本人都是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是老师教什么就吸收什么。
老师常常会说你们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打断他,但基本上没有东方人会这样做。
而那些西方人却十分活跃,在课堂上他们常常打断老师的讲话,一个高鼻子男人经常挑剔地说老师的发音不正确而他的才是正确的。
于是老师会跟他探讨这两种读音的不同。
这使我们课程的进度大减,我们这些东方人对他都很有意见,觉得他既然认为自己的正确就不要来这里上语言课好了。
但老师却似乎很喜欢他,又一次他没来上课,老师还一个劲问他为什么没来。
另一个黑人女人,我不知她究竟来自哪个家,上课的时候带来一把大扇子,一边摇扇子一边咬手指一边听课。
如果她单纯是摇扇子倒是没什么,可恨的是她手上戴了两个铃铛,所以我们的两小时人认认真真听课做笔记或背单词,西方人边喝咖啡吃曲奇饼边调课时便都伴着她摇扇子的铛铛声度过。
老师也不会提出什么异议。
她还打断老师的讲课,质问为什么这个课程没有咖啡和点心,老师为此还向她道歉,说下次他会为我们准备。
从此以后我们的课程都增加了免费的咖啡和点心,东方侃老师的发音。
有时我会想如果在国内,在我的小学或中学课堂上,这样的学生一定会被横飞过来的粉刷打中,然后会被老师揪到后面罚站一两节课或者课后冲厕所。
但在美国,难以想象的是,我的的确确感觉到老师喜欢他们比喜欢我们这些安分守己的东方人多一些。
西方人比东方人快乐,他们无论何时相聚都能开怀大笑,让自己或身边的人处于最自然最轻松最快乐的状态。
而很较真的东方人,往往看起来有很大的压力很多的哀愁。
因为东方人常常强调严谨容不下过失,这就造成了东方人习惯为“责任”而活,而方人习惯为“兴趣爱好”而活的不同局面。
中西语言思维习惯差异不同地域的语言思维是民族长期的哲学背景、文化传统之下逐步确定的,而语言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凝固作用。
中国传统习惯为从总与中国传统不同,西方人习惯把具体问题从总体中分类出体上看问题的整体思维模式。
英汉思维对比,摈除母语的负迁移

、
表达 。 三 、英 汉 思 维 对 比 1 . 造字构词中的英汉思维对 比 中国传统哲 学强调 思维上 的整体 观 ,对语言中的表现法有很深远
的影响。 国古代哲学家倡导一体思想 , 我 认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莫不 存在于一体之 中。 易经》 从《 的“观其会通 ”最早提出了以“ , 统一” 观察事 物的思想方法论 , 泛爱万物 , 到“ 天地一体也 ”《 (庄子 ・ 天下》 , )这种整体 思维观历经千百年形成 了一种思维形态 。 而西方哲学则崇 尚个体思维。 从辩 证法提出“ 整体只有在 与个体 的对立 中才能存在 ” 时起 , Sp o 到 o h— ce(9 B 一 0 B 提出“ l 4 0 C 4 6 C) s 每个人都应有 自在的个 性” 再至英 国哲学唯 理论 , 不断有哲人提倡个 体思维的价值 , 这些哲 学理论 的提出无不对英 语 的理性素质产生影响 , 并对英语的理性规范提供 了有力的依据。 东西方各 自不同的哲 学理论 和背景 ,造成 了汉民族思维重整体而 西方人思维重个体 的特点 。中国人似乎更长 于总体把握 , 而西方人则长 于条分缕析 ; 中国人强调群体 , 西方人强调个体 , 这两种思维不 同的性 质可谓泾渭分 明。 而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各 自的语 言表现形式。 也是英 汉造字构词存在差异的一种解释 。
言 的造 字 构 词 、 词语 表 达 、 句式 构 成 三 方 面进 行 探 讨 , 分析 英 汉 思 维在 语 言上 造 成 的差 异 , 助 学 生 克服 母 语 的 负迁 移 , 脱 母 语 的 帮 摆 思 维模 式 , 英 语 学 习 中取 得 突破 。 在
[ 关键词 ] 英汉思维对 比 思维模 式 负迁移 中国式英语
科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息
二 英汉语言对比

二、英汉语言差异性对比——句法
1. 句子结构
英语:形合 (hypotactic)
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 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汉语:意合 (paratactic)
句中的语法和逻辑关系用词语和分句的意义来表达。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英语否定词not 的位置
He hasn’t come yet.
他还没有来。
He did not come because he wanted to see me. 他并非因为要见我才来。 I can’t see that it really hurts anybody. 我看这实在不会损害任何人。
英语目前的情况很好,它正按照它那不易为人发现 的方式起着变化,而不像树上掉下的李子那样在逐渐腐烂。
复数概念
He made sincere apologies to each of the teachers.
他像每位老师一一道歉,态度很诚恳。 The first acts were finally hammered out by the Western countries led by Franc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a rapprochement with that country. 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终于拟就了第一批行动计划, 目的在于探索与中国修好的种种可能性。
英语的代词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
如实保留 删去不译 换成它所指代的名词 改译成“其”、“之”之类的汉语代词
The first point about chores is that they are repetitive. They come every day or thereabouts, and once done they require after a certain time to be done again. 家务事的第一个特点,是反反复复。几乎天天都有,而且 做完之后,过一定时间又要重做一番。
第二章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 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思维是语言的工具。刘宓庆认为:“思维 支配语言。”可见思维对语言有着决定性 作用,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方式的 差异在语言中得到了反映。 •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强调“悟 性”,重形象思维。其反映在语言上,则 重意合,不强求语言形式。其反映在语言 上,则重意合,不强求语言形式,少用连 词,多无主句,少被动语态句,形文求全 面,不怕重复,词句求平衡与对称。
例句
• (1)你来了,我走。 • (2)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 (3)小辣椒见是书记,一愣,松开手,跟着就瘫了下来,滚 地皮,大哭大叫。 • 其中例(1)没有连接词,故可作几种解释。如:如果你来, 我就走;既你来了,我可以走了;当你来时,我就走。例 (2)是无主句。例(3)借助动词,按事物发展顺序道来,也没 用连词。 • 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 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 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 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 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 塞其中的是“道tao”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 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 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 痛医头,脚疼医脚。
如:SL: 个人主义
TL: individualism
• 亲属称谓 • “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 李丹的姑母,李丹的母亲是张明的舅母.” Zhang Ming and Li Dan are cousins. Zhang Ming’s mother is Li Dan’s aunt who is the sister of Li Dan’s father, while Li Dan’s mother is Zhang Ming’s aunt who is the wife of Zhang Ming’s mother’s brother.
英汉思维对比

英汉思维对比2014年《英汉语言对比》课程论文英汉思维对比及其翻译上姓名:乐燕平学号:201220500218摘要: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人文环境等因素而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形成英汉思维的差异。
而这思维上的差异也就是使英汉互译变得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英汉思维的不同,并加以举例分析,旨在让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用英语的思维思考,进一步更好的学习英语。
一、引言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就形成英汉思维的差异。
作为交际工具来讲,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属性是相同的,因此,用英语或是汉语在表达思想的时候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我们会发现中英文间的区别也有很多,而我此次要讨论的就是中英文间的思维差异。
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学习英语很多年了,但是他们仍然觉得英语很难学,那是因为他们是运用中文思维来学习英语,那自然就很难了。
他们一般在说英语前会先想自己要讲的中文,再在脑中把它翻译成英文,这样一来,时间就过去了,没有人会等你翻译过来之后再与你交流。
这产生的结果就是同学们常常觉得自己讲不出来,也没什么好讲的。
而且,即使翻译出来了,也大多都是些中式英语,与那些英语为母语的人所说的地道的英语相差很大。
我们如果能够学会如何用英语思维思考的话,英语学习就会变得十分简单了。
本文就是对英汉思维进行对比,研究其在翻译上的体现,从而让人们更加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并让英语学习者能够更好的利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
二、英汉思维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上的体现人有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是人类的思维活动。
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相差甚远,思维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本质上的思维活动却是相同的,也因此,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才能够相互进行翻译,但翻译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
第二章英汉对比

• Why?
• 西方“主客二分 ” VS 中国 “天人合一”
• 翻译贴士:变主谓结构为“主题-评论”结构(不 要动不动把主语放在句首)。 • We are greatly honor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ttend the China-ASEAN Expo. • 有机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both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in such fields a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 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是非常 重要的。
•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 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 有知。
2.2 英汉文化对比 文化心理
• • • • • • • 颜色 blue She looks blue. pink 动物 magpie swan
Ode to the West Wind Percy Bysshe Shelley •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 Wind,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语言 文化 思维
语言与思维
• 语言是思维的艺术(语言反映思维) • 思维决定语言 VS 语言决定思维
2.1 英汉语言对比
• • • • • • • 主语subject-prominent VS 主题topic-prominent 主语凸显: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结构的最基本语法单位。 Impossible means I’m possible. 主题凸显:话题-评论是句子结构的最基本语法单位。 食堂今天吃饺子。 这道题我不会。 汉语有近50%的句子是话题-评论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具体词语
• The stars twinkled in transparent clarity. • 星星在清澈的晴空中闪烁。
• In America, Wang computers have become a fixture in offic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Lead a life for extreme hardship
腓尼基字母
• 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 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 一样,都是辅音字母 (abjad),没有代表元 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 断。
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 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字母 (abjad), 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
3. 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an situation and the injustice of the social order demand far mor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ociety itself than some politicians are willing to admit in their speeches.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语言——体现——思维方式 反作用
思维方式:中VS英
中国思维
➢形象思维 ➢本体思维 ➢顺向思维 ➢重整体 偏综合性思维 ➢重直觉 “悟性”
➢曲线思维
➢重伦理
英美思维
➢逻辑思维 ➢客体思维 ➢逆向思维 ➢重个体 偏分析性思维 ➢重实证
➢直线思维
➢重认知
1. 形象思维VS逻辑思维
• 中国:
课内练习
现在请大家翻译以下句子。
1. A son, a job and housekeeping forced romance out. 有了儿子,又要工作,又要做家务,就不能卿卿我我了。
2. But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my case. 但我的事现在已经搞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
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的 词——抽象 事物——借 物言志
抽象思维:
抽象名词— —具体事 物——指称 意义
• 小伙子年轻年轻漂亮,脑子里 却是一张白纸。
• A nice enough young fellow, you understand, nothing upstairs.
• 我军势如破竹,打得敌军落花 流水。
• Our army won a smooth and overwhelming victory.
• 三个人品字式坐下,随便谈了 几句。
• The three men sat down facing each other and began casually chatting.
• 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 渴掘井。
• 在美国,王安公司的电子计算机已成为各地办公室的必备之物 。
请翻译下面这段文字
• To help myself live without fault. I made a list of
what I considered the 13 virtues. The virtues are
1. Temperance 2. Self-control 3. Silence 4.
声也没有。
3.2 本体VS客体思维
• 我想到了:这是只熟鸟,也许自幼养 在笼中。
• It occurs to me that it must be a tame bird.
• 他赢钱赢得那么多,无怪乎眼红的人, 赌输的人,有时说起这件事情便发牢 骚。
• His successes were so repeated that no wonder the envious and the vanquished spoke sometimes with bitterness regarding them.
有了这种信用卡,就无需随身携带大量现金,而且在急需用钱 时非常有用。
3.2 本体思维VS 客体思维
• 中国:本体型思维 • 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
和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 • 汉语常以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 英美:客体型思维 • 把客观自然界作为观察、分析、
推理和研究的中心 • 英语多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 I understand he’s in for a job in the company. – 我知道他在申请公司的一个职位。
– If there’s any profit to be got out of the deal. I’m going to be in on it.
– 如果这次买卖可以赚到钱,我打算凑一份。
Figurative thinking
英美:
Logical thinking
尚像—偏重形象 起源:象形文字
尚思—偏重抽象 起源:腓尼基字母
胸有成竹:
To have a bamboo in one’s chest
To have a well thought-out plan 水深火热的生活:
Lead a life in deep water and hot fire
增加范畴词语
2. Any discourtesy shown to Chinese persons by any official of the Government will be cause for immediate dismissal.
[译文1] 任何政府官员对华人的不敬都将构 成直接被开除的原因。 [译文2] 任何政府官员,如果对中国人有任 何粗暴行为,必须立即予以开除。 运用具体词汇
1.名词化
• in every step of his swift, mechanical march, and in every pause of his resolute observation, there is one and the same expression of perfect egotism, perfect independence and self-confidence, and conviction of the world’s having been made for flies.
Order 5. Firmness of mind 6. Savings 7. Industry
8. Honesty 9. Justice 10. Cleanliness 11.
Calmness 12. Morality 13. Humbleness
»
(Benjamin Franklin)
• 为了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特列出我认为应 该身体力行的13条守则。这些守则是:1. 节制饮 食 2. 自我克制 3. 沉默寡言 4. 有条不紊 5. 坚定信 念 6. 勤俭节约 7. 工作勤奋 8. 忠诚老实 9. 办事公
• 每当它敏捷而机械地迈出一步,或者果断地驻足观 察,总是流露出一付自命不凡,不求他人,十分自 信的神情,俨然认为世界就是为苍蝇而创造的。
2. 词义虚化
• 1.虚化词缀构词:
– 前缀: » pan- 泛 » inter- 相互 » micro- 微 » pro- 先 内 » multi- 多 » ultra-超
和有些政客们在演讲中愿意公开承认的事实相比,人类生存状 态和社会不公正现象目前已经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要求 社会结构进行根本性改革。
4. With the credit card it is unnecessary to carry large amounts of cash and are always useful in emergencies.
2. 范畴词
• He was described as impressed by Deng’s flexibility. • 据说他对邓的灵活态度印象很深。
• He discussed greatness and excellence. • 他探讨了伟大和杰出的涵义。
• The sight of his native place called back his childhood.
with rotten fly evening crows;
➢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lear stream flows;
➢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
---- 许渊冲 译
英语词语虚化手段。
1. 动词取代抽象名词。
• He had surfaced with less visibility in the policy decisions.
• 在决策过程中,他已经不那么抛头露面了。 • These problems defy easy classification. • 这些问题难以归类。
3.2 本体VS客体思维
➢She has been a widow only six months.
➢译1:她只当了6个月的寡妇。 ➢译2:她的丈夫死了至今不过半年。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
美国词典编纂家及作家诺阿·韦伯斯特对美国英语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具体词语)
4. Her good work and obedience have pleased her teacher. 她学业优良、性情温顺,深得老师喜欢。(具体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