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民间融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相比,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其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融资的同时。存在着不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和脆弱性、不规范性和投机性等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正规金融;民间金融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054-01

1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

广大的中小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很难贷到款,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

1.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在正规金融活动中,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财务不透明,破产风险较大,严重依赖企业家个人素质等原因,使得面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银行要做到了解清晰,成本费用必然很高。因此大多数银行选择一个平均的风险成本对中小企业设定固定的贷款利率,这使得那些质优的中小企业不愿意承担高昂的贷款费用,而选择不贷款。而剩下愿意贷款的多数是一些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这直接使得在有多余信贷资金的情况下。银行愿意贷款给那些利润率低甚至亏损的大型国有企业,也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1.2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不符合银行要求

自1998年开始,我国银行为了减少不良贷款,一般采用抵押,担保制度。但是由于银行在抵押物上一般倾向于固定资产,尤其是房地产,地皮等不易贬值的抵押物,这使得中小企业在抵押物上很难达到银行的要求。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大量的资源都投入到生产环节,固定资产所占比率远远低于大型企业。因此,通过抵押担保方式获得银行贷款也是非常困难。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5:04:22.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作者:张郁苓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除此之外,我国环保总局也公布了有关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管内容的指导建议,同时,中国保监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也联合公布了有关环境污染在责任保险方面的指导建议。从那以后,我国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证券”三大金融业务的基本行业规范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规划,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绿色经济有了新的起点。这三方面不仅相互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各有侧重点,其主要表现为:绿色信贷主要是控制资金的流动;绿色保险重点是消除之前出现的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取利益,最终由政府为其买单,让当地群众承担环境污染的害处的弊端。同时,利用环境数据透明化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必要性 1、有利于共享经济结构层次调整的盛宴 随着政府对于绿色金融业不断的加大投入,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的经济已初步进行较快的增长期。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在节能凑拢约束性相关指标方面的预估,通过清洁发展为机制的相关公司、企业,其融资规模大概是35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在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今年CO2气体排放量的降低额度必须维持在在4.0%及以上,除此之外,其还指明全年再开工的大型水利工程达27个,施工中的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也已达到了7000亿元人民币”。所以很多专家进行了预估,在将来的五年内,我国相关绿色产业的平均年投入资金会高达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开发都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2、助于降低行业信贷风险 国内在实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的一系列的政策下,如钢铁、煤矿等一部分高污染产业结构调加快,这就让行业的风险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相应贷款不良率也日趋上升。把我国工银和建行于2015年6月末的信息当成对照,其有关制造行业的贷款不良率高达 1.95%、3.58%,该数据较其全行的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高出了0.83和1.79个百分点。但是同期该两个银行有关水利设施、环保和公共设施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却仅有0.03%和0.05%。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政府确确的指明会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能优化的政策前提下,对于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和优化信贷投向进行深入发展。 3、有利于开拓大型银行的海外市场 中国一带一路等相关经济战功的实施,使得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国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将注册资金等经济因素作为考核指标,而且对于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也已经被纳入到指标当中,其也是时下众多跨国银行应用赤道原则的缘由。所以对走国际化道路的金松机构或是大型银行而言,对绿色金融进行深度发展,对其削弱、避免融资项目的国际合作风险,改进与消费者、区域政府、百姓和新闻媒体关系,保证国际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进步意义非凡。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问题 2.1 银行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传播到我国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绿色金融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导致了银行对于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业务的交易规则缺乏、操作方式不清晰、利润空间不明确、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一直也没有较完整的体系。所以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大多数银行对于其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出现了观望的情况,不敢贸然进入,由此可知对于绿色金融的服务又是什么样的。 2.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单一 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偏少,因此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客户群体以及其业务的拓展范围。另外,由于缺乏创新的金融产业,就难以使用金融工具来减少或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比如绿色信贷业务可以通过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信用的风险等。因此绿色金融产业需要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创新出新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群体,这样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措施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措施 2013年,山东省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计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的支柱性产业。 2014年烟台市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打造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了很好的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监会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的指引以及能效信贷的指引等多项引导性政策,这种将监管性政策和产业性政策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活动,同时积极的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努力减小或避免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做好相关的服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3.2 银行自身的措施 时下,恒丰银行的管理阶层也渐渐意识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恒丰银行的主管职门的信用风险评审部于2015年第10次党委会上就绿色信贷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汇总报告,经会议党委同意,明确了由信用风险评审部带领,对

金融创新优缺点分析

金融创新的负效应①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 Financial innovation negative (1) brings new financial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risk. 各种衍生金融品本身就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All sorts of derivative financial product itself with a degree of risk, such as market risk, credit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etc. 金融创新使金融产品多样化,高技术的采用使金融资产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再加上金融工具以小博大的特点,交易的规模日趋扩大,风险也日益增大。 Financial innovation has made financial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high technology adoption make financial assets have greater liquidity, plus financial too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the scale and the increasing trade increasing risk. ②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和货币下策的执行趋于复杂。 (2)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has made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and monetary decision becomes complicated execution. 由于金融创新,各种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其区分越来越难,传统的货币测量和监督采用的货币层次的划分逐渐失效,货币总量与信贷规模的监控难度和误差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从而使货币政策贯彻执行趋于不畅或复杂。 Because financial innovation, all kinds of financial products more and more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he distinction, the traditional monetary measured and monitored using monetary levels of division, monetary aggregates and gradually failure monitoring of the size of credit difficulty and error, and further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that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ed tend to stagnation or complex. ③金融创新可能导致金融投机的增加和引起金融泡沫。 (3) financial innovation may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financial speculation and cause financial bubble. 在利润的驱动下投机者可能越来越多,都想获得“一夜致富”的机会,于是投机之风可能大兴。 The profit driven by speculators may be more and more, all want to get "overnight riches" opportunity, so speculative wind may daxing. 同时,一些工业资本家或其他富有者也往往把自己的资金转向金融领域以赚取金融利润,社会资源越来越多滞留于金融领域,可能引起金融泡沫的产生。 Meanwhile, some industrial capitalist or other wealthy also often put their funds to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order to get financial profit, social resource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field, may cause stranded financial bubble production.

2019年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 20**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人民银行监督管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农村信用社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特别是从20**年以来的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使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更为活跃,主要表现在:(1)农村信用社产品与服务创新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基础上积极创新,同时在中间业务领域相继推出了银行卡、信息咨询、理财业务等金融产品。这些新兴的金融产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而且拓展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空间,拓宽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渠道。在服务方面,农村信用社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改善了信用社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传统的“银行至上”的服务形象发生了重大转变,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2)农村信用社管理素质与管理水平取得很大进展。20**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等8个省(市)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一次全面改革。20**年8月,农村信用社改革在除海南和西藏以外的21个省(区、市)全面推开。在传统的“三性”原则基础上,引入全面风险管理、

资本充足率管理等方法的基础上,20**年,中国银监会整体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改造现有金融机构,鼓励培育新的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年初开始,全国农信社系统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农村信用社系统展开了从高管人员的大规模培训,大量的农村信用社的基层高管人员被轮流培训,到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进行工作实践,大银行抽调上百人分赴各省指导五级分类,农信社六十万员工的业务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通过实行五级分类,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与商业银行的标准达到了统一。 (3)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和管理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农村信用社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与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相比起步较晚,起初主要应用在对外营业上。现在,农村信用社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以网络为依托,先后开展了电子联行及各类代收、代付等业务。除联行外,对外营业的电子化水平基本能够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持平。同时,管理信息化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通过管理信息的及时反馈,农村信用社增加了经营收益,降低了经营风险,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2、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依然面临着资产质量较差、经营效益不好、资本充足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相对于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起了步,上了路,水准低,不平衡”(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语)的现实状况,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能力更为落后,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上的一种重大创新,它结合了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来开展金融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我国金融行业迎来了巨大的转变,有助于金融机构的改革。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风险的存在将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道门槛,如果互联网金融不能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不仅会威胁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影响,故此,必须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 网络安全风险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将面临着网络安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业务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来窃取互联网金融业务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信息,如用户密码等,一旦密码泄露,就容易造成利益损失,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资金风险 在现代社会里,依托网络进行经济活动的行为越来越频繁,而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依托网络进行金融业务的时候,网络上的信息都可能是虚假的,使得互联网金融将面临着较大的信誉风险。如某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企业

可以利用网络来制造一些虚假的信息,如果银行不能做好相关工作,一旦企业破产,就难以偿还贷款,从而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就是金融交易双方不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履行金融业务要求的一种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活跃了金融市场,同时也带来互联网金融信誉风险。例如,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求,向银行申请贷款,并签订在规定期限规范的合同,然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经济活动在市场环境下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使得企业蒙受损失,如果企业亏损,企业就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偿还贷款,从而造成信誉风险。 竞争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的竞争性会越来越激烈,互联网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纷纷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来获得客源,获得效益,从而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竞争。另外,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的出现也会恶化金融市场环境,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互联网来扰乱金融市场,从而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竞争,带来竞争风险。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它融合了互联网技术,而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使得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金融风险也不断增加。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风险的发生不仅会威胁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当下,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汤伯虹

第19卷 第9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 o l .19 N o .9 2009年9月 J O U R N A LO FC H A N G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e p .2009  收稿日期:2009-05-11 作者简介:汤伯虹(1986-),女,湖南永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金融管理方面的研究。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汤伯虹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界定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系统地研究了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并对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和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政策 中图分类号:F 8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09)09-0001-04 资金流是企业的命脉,怎样进行融资、投资等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投资、融资等又都是存在于社会金融体系中的,因此可以预期通过金融手段 对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方面的约束是有效可行的。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金融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1 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相关实践 绿色金融(G r e e n F i n a n c e )是一个新兴概念,又称环境金融(E n v i r o n m e n t F i n a n c e )或可持续性融资(S u s t a i n a b l e F i n a n c i n g ),最早约出现于1997年。关 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4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提供的定义:环境金融(绿色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看,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就是从金融和环 境的关系入手,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经济取向,改变过去高能耗、低产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金融增长方式,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模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多种绿色金融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 N S E A D )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欧美共有绿色风险投资约45家,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此外,绿色金融还有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回购协议、绿色产业基金等形式。 2003年6月,7个国家的10家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T h e E q u a t o r P r i n c i p l e s )”,即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政策,金融机构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将项目按照高、中、低级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对环境问题负责时,方可对项目提供资助。目前已经有29家金融机构实施了“赤道原则”。 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总局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环保新政”,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从而在我国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年论文 题目: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系 (部):金融系 专业:金融学 班级:银管四班 学生姓名:杨博雅 指导教师:纪同辉 职称:讲师 2016年 09 月 16 日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 系:金融系班级:银管四班学生姓名:杨博雅学号:20133210640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述 (2)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3)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典型模式 (4) (三)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5) 1.高效性和经济性 (5) 2.发展快 (6) 3.管理弱 (6) 4.风险大 (6)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6) 二、互联网金融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一)信用风险 (6) (二)环境政策问题 (7) 1.主体地位和经营范围尚不明确 (7) 2.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7) 3.金融法律相对缺失 (8) (三)安全问题 (9)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10)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 (10) (三)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11) (四)加强信息披露与信息共享,切实维护金融投资者利益 (12) (五)完善互联网金融配套征信系统 (12) 四、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级银管四班杨博雅 指导老师纪同辉 摘要: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爆炸式发展态势,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和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正冲击着当今金融产业的发展,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电子信息科技,尤其是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支付以及搜素引擎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影响了现代金融模式。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创新而改变。但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发展中探索,监管主体、机制及法律等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如果不对正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加以控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能受到阻碍,更可能对我国经济健康运行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关注点集中在互联网金融的内涵、模式以及和传统金融产业业务模式的比较等,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机制探讨比较缺乏。但这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有良好的对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探讨。本文开头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和特点,探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典型模式,发现了互联网金融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对策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对策措施 Abstract:China's Internet banking explosive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business model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 constantly enrich the posi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but some problems have emerged. Moder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79197069.html, 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分析作者:李静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4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是知识经济时代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而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驱动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必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实现突破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问题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金融体系还不不完善,特别是金融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尽管改革开放以后,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但是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仍然以传统业务为主,金融衍生品很少,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亟待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发挥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制约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 金融创新最早起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它是指通过改变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以获取新的潜在利润。金融创新有利于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基于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金融创新领域的发展还比较落后,金融结构还不合理,金融市场还不完善,许多新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在探索和学习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是在现有的经济制度下,我国依然保持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的谨慎性投资偏好导致金融创新的发展十分缓慢。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滞后等外部因素导致金融市场缺乏有序的竞争,金融创新存在很大的系统性风险。一方面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缓慢,商业银行缺乏对金融资产的定价权,导致金融机构之间同质化竞争加剧,不容易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金融创新缺乏开放发达的市场支撑。另一方面,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不强,导致金融創新的源动力不足。资本市场筹资快、增值大的特点容易滋生投机行为,企业在资本运作中往往重金融轻产业,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使金融创新无法与实体经济有效对接。二是我国缺乏高端的金融创新人才。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随着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业务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创新更加复杂化、多元化,涉及产业、金融、管理等多个领域,需要一批不仅具备专业化的金融知识还有较强的产业基础知识,又要懂得经营和管理,具有资本运作实践经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来看,这类金融“通才”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处于追赶型阶段,金融创新以模仿发达国家为主,缺乏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分析,金融创新的经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提高我国金融自主创新的能力,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度。三是政府干预的“越位”与“缺位”,影响了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由于市场失灵客观存在,政府完全放任管制会使市场系统风险积累,导致危机的发生,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已经成为多数国家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

1、互联网的技术风险显而易见。计算机病毒可通过互联网快速扩散与传染。在传统金融业务中,电脑技术风险只会带来局部的影响和损失,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技术风险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出现系统性风险,进而导致体系的崩溃。此外,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就存在漏洞,且层出不穷。当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投资或融资业务时,也就将个人信息及资产暴露于互联网风险之前。 2、互联网金融机构往往发挥资金周转的作用,沉淀资金可能在第三方中介处滞留两天至数周不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和监管,容易造成资金挪用,如果缺乏流动性管理,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将引发支付危机。 3、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在流动性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经验往往不足,金融人才可以引进,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其中的“学习成本”不容忽视,客户资产可能因此出现严重损失。 4、互联网金融不断涌现的各种创新行为,为客户提供了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新产品、新服务,但新的风险也潜藏其中。比如缺乏保本承诺的协议条款,一旦投资失败,就可能导致客户本金出现亏损。 5、金融监管滞后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可能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如有关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企业准入标准、运作方式的合法性、交易者的身份认证等方面,尚无详细明确的法律规范。网民在借助互联网提供或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将面临法律缺失和法律冲突的风险,容易陷入法律盲区的纠纷之中,不仅增加了交易费用,还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6、此外,由于便捷性和优惠性,互联网金融可以吸收更多的存款,发放更多的贷款,与更多的客户进行交易,面临着更大的利率风险。 7、网络交易由于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等业务活动在虚拟世界进行,交易双方互不见面,只通过互联网联系,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就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风险极大。 8、互联网金融平台因技术缺陷在某些特殊时刻无法及时应对短时间内突发的大规模交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该风险主要存在于“七夕”、“双十一”、“圣诞节”等传统电商打折促销日。由于巨量网上交易集中在一天甚至某个时点,数据量远超于日常基准数量,极易出现系统不稳定、服务器故障等问题。

【自我鉴定范文】金融学的自我鉴定

金融学的自我鉴定 学专业的您制作简历时参考 自传 李家齐,汉族,男,身高171 cm,体重63公斤。于公元1920xx年12月25日出生,祖代繁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东平镇良洞村,分别在三山中心小学、三山中学、阳东中学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学业。并于XX年9月20日进入广东金融学院学习。 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我自小独处,以坚韧和勤苦铸成了自立自强。农村生活的单调与纯朴更给我了稳重的性情和深厚的责任感。更兼父母以身言教的优良传统,深知以诚待人,以信做人,以大度结交良朋,以孜孜不倦谋求进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服务工作。 现代社会能者居之,我追求完美犹觉自身不足,虽然进入金院学习了三年,但知终归于行,望投入工作后再修得切切实实的本领充实自己,为人为己铺一条光明之路! 金融学简历自我签定范文(二) 本人性格外向、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与身边的人相处融洽,极具团体合作精神,为人正直,富有幽默感,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做事细致、严谨,学习和理解能力强. 本人对计算机方面的软件和硬件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操作,除了对计算机的了解之外,本人多外贸和销售有比较深的了解。在服务于学院及其他单位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既有单独完成任务的能力和魄力,也有与团队配合完成任务的精神和默契。

本人欲求得一份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丰富自己的人生,完成自己的梦想。只要公司有一定的发展前途,依法经营,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作用,我都会尽所能为其服务。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让自己做得更出色。 金融学个人自我鉴定范文(三) 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使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矗一直都认为学无止境,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年均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金。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积极参加,并在院学生会工作,对工作热情、认真,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有广泛爱好的我也特别擅长舞蹈,利用假期曾多次在校外参加文艺演出及礼仪活动等,并在暑假为一些企业员工及迎宾进行礼仪知识的培训。 当今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时刻注重自身的全面提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个人较强的组织、沟通协调等能力的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 多年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铸就了我勤劳诚实,积极热情的性格,培养了我拼搏向上的精神,提高了自我判断、策划、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本人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及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成为多方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发展基金,破除绿色资金瓶颈,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但是我国仍处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金融创新;环境保护 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需求,尽管我国不断推出一些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新的金融产品,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市场上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而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所占比重明显较少,碳期货及碳期权等衍生工具市场几乎还是空白。产品创新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绿色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二是我国对绿色金融产品只做局部创新;三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不注重安全、经营风险等问题。(二)政策支持和法制建设不完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没建立起发展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体制和法律环境。在政策支持上,我国公布的开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体制和法律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国家对环保产业的贷款缺乏相对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对应的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坏账准备的计提等补偿政策,从而影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法治建设中,缺乏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指导绿色金融的发展,以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直接导致绿色金融的发展缺乏贯彻执行的法律依据,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三)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已达23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绿色信贷市场40%的份额,但是绿色信贷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占比还是很小,产品涉及范围有限。在市场深度方面:中国低碳金融发展报告显示,18家总资产较多的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数量与总资产之比约为1.81%,在这些金融机构中,兴业银行位于首位,其绿色信贷所占比例只有3.46%。并且绿色信贷主要用于政府介入的环境保护项目,用于中小环境保护企业的绿色信贷很少。在市场广度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在设计产品时往往只重视融资渠道,而忽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刘艳 摘要:当下,互联网业蓬勃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到来,加之传统金融体系需要不断的推进改革,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其对促进传统金融体系改革;促进金融创新;满足个人、中小企业等的信贷融资需求,个人的投资理财需求等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其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互联网信息安全性问题,监管体系、信用体系不完善问题等等,因此本文将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依靠大量数据的积累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信贷、融资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了网络信贷、众筹融资和其他网络金融服务。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7.9%,由此可见,互联网市场是比较庞大的。另外,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04亿,网上支付的比例达到46.9%;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17亿,增长率为73.2%,如此强大的市场需求更是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根据《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2014年年底,网贷运营平台已达1575家,全年累计成交量高达2528亿元。另外,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我国2014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8万亿,同比增长50.3%。尤其,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领军品牌“余额宝”,截至2015年一季度,其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客户数超过4900万户。由此可见,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将成为金融创新以及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由此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征信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完善等等。 (一)互联网信息缺乏一定安全性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总体网民中有46.3%的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我国个人互联网使用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在安全事件中,电脑或手机中病毒或木马、账号或密码被盗情况最为严重,分别达到26.7%和25.9%,在网上遭遇到消费欺诈比例为12.6%。同时,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它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了解客户的习惯、需求、信用等信息,进而对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可是,由此也为客户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威胁,隐私保护受到严重威胁,《征信业管理条例》中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而当下,信息主体本人登陆网站后,平台可以自动记录信息主体的网络行为,显然,这是在未 经主体同意否,平台就直接完成了信息的采集,这必然会影响到 到个人、企业乃至国家信息的安全。 (二)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征信系统建设不完善 征信系统可以使互联网金融的违约成本得到提高,降低风险;可以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对融资企业的历史信用等情况快速进 行了解,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一点将很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 难的问题,加速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但,当下我国的征信系统对 互联网金融尚未规范,人民银行征信体统尚未纳入互联网金融的 信息。加之,我国信用信息无法进行共享,一方面,各个网络平台 无法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另一方面,难以规避借款人的重复融资, 如此会造成相应的风险,以及一连串的网络平台利益受损问题。 (三)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不完善 虽然当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门槛比较低。尤其当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良莠不齐,单就截至到2014年12月,出现提现困难、倒闭、“跑路”等问题的P2P平台就达338家;甚至有的P2P平台“疯狂”营销,将一些高风险的产品推销给一些如退休老人等不具备 风险识别能力的人群。再有,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支付交易在 网络环境中进行,对于双方的身份、交易的事项等等会存在审查 不严格的情况,很有可能为不合法的资金提供“便利”。这些问题 都需要进行监管来加以控制,而我国当下在该领域的监管还处于 不完善、不到位的情况,比如P2P缺乏监管主体、规范,缺乏行业 标准,存在大量的风险;再有,互联网金融会对消费者存在信息不 对称的问题,因为消费者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会比较缺乏相关 的金融知识以及风险识别的能力,易于受到欺诈等行为侵害自身 的权益。加之,没有畅通的维权渠道,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 行为难以得到制止,由此甚至会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 (四)缺乏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当下,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很大,急需互联网金融 人才,急待需要高端管理、产品研发以及兼具金融、信息技术等综 合性的人才,特别是在大数据领域,要求人才拥有较强的业务理 解能力、数据资产管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数据挖掘能力。 除此以外,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显露的更为突出,由此带来 信息安全保护、信用共享机制急待完善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人才 的保证。而由于大数据时代刚刚起步,相关的专业人才还不能满 足市场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教育存在缺乏时代前瞻 性的问题,人才培养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急待进行 改革调整;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缺乏完善的人 才培养体系,尤其传统的金融企业缺乏人才培养的创新精神。 三、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由于大数据时代刚刚起步,互联网金融难免会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要提出加强隐私保护、完善监管体系、完善 融与财会 10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程熙文?钟一滨 (江西理工大学一应用科学学院?江西一赣州一341000) [摘一要]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陆续完善?商业银行同时也面临着多重考验?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若想保持优势?适应外部的宏观经济大环境?就不得不实施金融创新?文章阐述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以供读者参考?[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 33 1一引一言 如今?银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商业银行必须实施金融创新才能增强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指出?要坚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金融创新是实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佳途径?而金融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在金融创新改善了资源配置的同时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那么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在金融创新是存在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又应该如何做出对策和改善? 2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已经不是一个新词了?但是目前对金融创新这个术语还没有标准二统一的定义?主要是在于金融创新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各个领域二不同时期创新的手段二特征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很难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金融创新可以笼统地概括为金融机构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工具进行的改造与再开发?以获得当前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工具无法获得的利润为目的?起到促进金融业发展的作用?它也是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催化剂?也是可持续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当前的重点是严格对待金融创新?以寻求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3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一中国的现代商业银行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40年来?从由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商业银行?再到股制改革上市二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商业银行一路风雨兼程?商业银行不断创新?推动改革发展?不断改变业务战略和模式?并通过机制二管理二产品二服务创新等手段?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利润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历史较短?并且在这发展与运行当中留下了许多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未能迅速融入市场经济浪潮?因此需要总结和研究40年来创新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善于发现问题所在?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仍具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1一创新信息技术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银行业创新转型的巨大机遇?新兴的前沿技术正日益成为银行解决痛点和改变创新的关键因素?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今非昔比?较于过去陈旧老套的技术手段已不足以应对内外变革的需求?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够保障金融体系稳定的安全措施?还需要一个能够及时掌握银行内客户信息和资源的系统或手段?若在这方面未落实到位?这将阻碍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探索?并导致金融创新落后于市场? 3 2一金融创新人才稀缺 人才资源是金融创新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资源?客户体验师二精通战略策划且金融创新熟悉的人员二研发创新人员等都是金融创新所需的重要人才资源?目前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具有极大的人才缺口?而且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起步较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严重缺乏金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3 3一创新层次较低 当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都推出了不少新的金融产品?但自主研发的新金融产品数量少之又少?而且新开发的产品在市场上尚未得到广泛推广?无法实现一定的规模效应?另外?商业银行的一些金融创新产品是通过国际市场引进的?这类产品在创新层面上相对较低?甚至很多产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同质化很普遍?这不利于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虽然产品创新的范围很广?但大多数都是易于掌握?易于操作?技术含量低的低级新品种?原创型很少? 3 4一外部环境尚待改善 首先?中国的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属于垄断行业?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行业内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收入层次较低?消费理念和对财富的管理意识淡薄?在金融投资方面的需求较低?最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严格?对每个新业务都进行审批?甚至有些监管措施不符合目前的金融创新业务?这也是进行金融创新的一大障碍? 3 5一存在众多监管 灰色地带 在金融创新时所衍生出的新产品二新交易模式或新功能等?往往意味着对原本的监管框架的突破?所以?在创新时候更热衷于监管框架相对薄弱二监管力度较弱的 灰色地新财经一2019年第9期(总第306期) 金融研究 2019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