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接铭训【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0(030)006【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预测1 500 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9×1012m3,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为弄清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前景,在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系地层,主力煤层的构造、分布.煤储层的物性、饱和度等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及煤层气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煤层具有较好的含煤性、含气性和可采性;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进行了整体评价,提出了渭北区块的韩城一合阳井区、临汾区块的午城一窑渠井区、吕梁区块的柳林一三交井区、吕梁区块的保德一神府井区是4大煤层气富集区.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资源探明率和资源转化率、勘探程度均较低,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商业化产气能力和形成大型煤层气田的条件,必将成为全国煤层气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的"甜点"区.【总页数】6页(P1-6)【作者】接铭训【作者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地应力状态及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J], 李勇;汤达祯;孟尚志;吴鹏;;;;;;;;;2.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J], 宁正伟;王明寿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 [J], 匡立春; 武瑾; 张磊夫; 施振生; 郭雯; 张素荣; 董大忠; 何文渊; 温声明; 孙莎莎; 李树新; 邱振; 廖新维; 李勇4.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地应力状态及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J], 李勇;汤达祯;孟尚志;吴鹏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天然气低产原因剖析 [J], 徐延勇;韩旭;张兵;陆小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受到重视。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且储层特征多样,该区域煤层气勘探开发面临着理论和技术上的一系列难题。

本文将讨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层位难点及对策1. 煤层分布不均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分布不均匀,需要通过精细的层位勘探,提高勘探成功率。

采用高密度的地震勘探,结合各种地质、地球化学方法,确保煤层气储量的准确评估。

2. 煤层连通性差:煤层气储层有很高的渗透性差异,导致煤层之间的连通性差,难以全面开发利用。

因此,需要采用压裂、水平井和冲击孔爆破等技术手段,提高煤层气井的连通性,增加开采效率。

二、储层难点及对策1. 煤层孔隙度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较小,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开采。

需要采用地面化学药剂和低渗透压裂液技术,增加储层孔隙度,提高气藏透气性。

2. 煤层中的水气共存: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中的水气共存现象较为普遍,增加了煤层气开采的难度。

可采用抽采、降压和注水等方法,有效地减缓煤层水气共存对煤层气开采的不利影响。

三、开采难点及对策1. 参数评价准确性低:由于储层特征复杂多样,现有的参数评价方法通常难以准确地评估煤层气资源潜力和开采量。

因此,应充分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和数学统计方法,提高参数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开采技术成本高: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开采技术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需要进行技术研发,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

在此基础上,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篇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一、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其东缘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然而,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技术难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概况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层气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使得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三、理论技术难点1. 地质构造复杂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质构造复杂,煤系地层褶皱、断裂发育,导致煤层气赋存状态难以预测。

同时,煤层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对煤层气的生成、运移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2. 煤层埋藏深深部煤层埋藏深度大,地应力高,导致钻井工程难度大,易发生井漏、塌孔等工程事故。

此外,深部煤层气储层压力高,对储层保护和排采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储层非均质性强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储层渗透性差异大,给煤层气的开采带来了困难。

同时,煤层气储层的物性参数变化范围大,对开发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勘探开发技术不成熟目前,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勘探手段和开发技术。

此外,现有技术难以满足高产量、低成本、环保等要求。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地质研究针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问题,应加强地质研究,深入分析煤系地层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特征,掌握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和运移规律。

同时,应加强煤层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2. 优化钻井工程针对煤层埋藏深的问题,应优化钻井工程设计,采用合适的钻井工艺和设备,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应加强储层保护技术研究,防止井漏、塌孔等工程事故的发生。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作者简介:接铭训,1956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长期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及研究工作,曾任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现任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地址:(100028)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金星园8号楼中油昆仑大厦B 座。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接铭训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接铭训.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天然气工业,2010,30(6):1 6.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预测1500m 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9 1012m 3,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为弄清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前景,在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系地层,主力煤层的构造、分布,煤储层的物性、饱和度等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及煤层气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煤层具有较好的含煤性、含气性和可采性;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进行了整体评价,提出了渭北区块的韩城 合阳井区、临汾区块的午城 窑渠井区、吕梁区块的柳林 三交井区、吕梁区块的保德 神府井区是4大煤层气富集区。

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资源探明率和资源转化率、勘探程度均较低,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商业化产气能力和形成大型煤层气田的条件,必将成为全国煤层气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的 甜点 区。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煤层气 资源量 单井产量 勘探开发前景 富集区 大型煤层气田 DOI:10.3787/j.issn.1000 0976.2010.06.001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煤层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盆地东缘行政区域隶属内蒙古、陕西、山西3省(区),北起内蒙古准格尔市,南抵陕西铜川县 韩城市,西起陕西神木县 佳县 宜川县一带,东至盆地边界,主体沿黄河流域呈南北向分布,南北长逾560km,东西宽50~200km,面积约8 104km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可供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区块总面积约8.8 104km 2,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缘,由南向北分为渭北、临汾、吕梁3大含气区块,其中煤层埋深在1500m 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9 1012m 3。

潘新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阶煤层气勘探潜力分析-7.30修改(1)

潘新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阶煤层气勘探潜力分析-7.30修改(1)

果显示 4+5 号煤 Ro,max 介于 0.80 ~ 1.15 %之间,8+9 号煤为 0.86 ~ 1.39 %,同一口井两套煤层 Ro,max 之间相差 0.1 ~ 0.2 %;分析煤岩 Ro,max 测试结果可知,8+9 号煤 Ro,max 与顶板标高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图 4),研究区地 表虽有起伏,但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整体单斜构造控制,自东向西埋深逐渐增加,参考东部保德地区煤样测试
根据最新一轮的油气资源调查,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量约占总量的 43.5%[2]。中国主要在准噶尔盆地、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
DOI: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潘新志(1966-),男,湖北浠水人,汉族,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勘探工作。Tel:022-66907009,
E-mail:panxz3@
Beijing, 100011) Abstract: The late Paleozoic coalbed burial is deep in Shenmu-Fugu area, east of Erdos basin, most of the area is range from 1 000 to 2 100 m. The degree of coal metamorphism is low, Ro,max is between 0.6 ~ 1.2 %.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coalbed methane (CBM) resource potential evaluation in this area, combined with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 data from coal proximate and maceral analysis, Ro,max,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hydrocarbon-generation capacity for main coalbeds were contrasted and No.8+NO.9 coalbed is higher than No.4+No.5. Free gas, dissolved gas and the whole gas content were calculated in this article. The influence factors for CBM enrichment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structure, sealing capping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underground water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Reference the desorption experiment data and contrast the Baode block, the CBM content is low in uplifting area of east, which is absorbed gas mainly. Otherwise, coal and underground water conditions are disadvantage for the generation of biological 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is insufficient. However in west where stratum has small dip angle, especially in anticline area, free gas content will increase even more than adsorbed gas because of the pore and permeability developed in mid-low coal. High rank coal reservoirs → low rank coal reservoirs → 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s, the gas occurrence state may changed from adsorbed gas → adsorbed gas and free gas → free gas mainly. Combining the other enrichment conditions, “structural highs” and traps can be the favorable direction for the CBM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Keywords: east of Erdos basin; mid-low rank coal; deep; coalbed methane; hydrocarbon-generation capacity; exploration direction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宁正伟 王明寿(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摘 要:本文作者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石炭、二叠系煤层的沉积特征和含气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区内具有生成煤层气的物质基础和赋存地质条件。

以影响煤层含气性为重点,详细论述了煤层含气性特征,导致煤层含气性变化较大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煤的演化变质程度、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和上覆盖层条件。

综合本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可划分为有利区、较有利区两类。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 煤层气 勘探开发 前景Prospect of CB 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in Shilou Areain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Ning Zhengwei,Wang Mingtao(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Ltd.,Beijing 100011)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e authors have made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 teristics and gas -bearing capacity of coal sea ms of Carboniferous and Per mian Syste ms in Shilou area in the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and consider that there exists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forma -tion of coalbed methane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occurrence of CB M.Focusing on fac tors that influence gas -bearing capacity of coal sea ms,the authors desc ribe in details the gas-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ea ms.The major geological factors that lead to great variation of gas content of coal seams are:degree of metamorphism in evolution of c oal,the effec tive thickness and capping c ondition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ervoir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occurrence of CB M,the prospects of CB M e 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 gories,namely,the favorable and fairly favorable zones.Keywords:Shilou area in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CBM;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rospect1 前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部,煤层埋藏深度小于2000m 区分布面积约3500km 2。

8.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 - 王香增

8.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 - 王香增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王香增1王念喜1 胡玉杰1杜海峰1(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煤盆地之一,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07235.7×108m3,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1/3。

其中,1000m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7597.2×108m3,占7%;1000~1500m煤层气资源量为38483.4×108m3,占36%;1500~2000m煤层气资源量为61155.1×108m3,占57%,中深层煤层气资源量巨大。

研究表明,盆地内广泛发育的石炭—二叠纪主要为中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煤级高,因此煤层含气量也较高。

现今的勘探证实,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具有保存条件好、煤系地层压力高、地应力影响相对较弱的优势,为煤层气的聚集成藏及高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预示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至2009年底,已提交800m以浅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700×108m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全区分布有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其中以山西组和本溪组为主要含煤层段,煤层气资源丰富。

盆地内埋深1000-2000m煤层气资源量达99638.5×108m3,占93%[1],盆地中深层巨大的煤层气资源预示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1 地质概述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石炭-二叠纪煤田煤资源普查资料,高煤化度的贫煤(11#)和无烟煤(4#)分布稳定,检测发现良好的煤层气显示;钻井在山西组、本溪组见煤层4层,煤层埋深1370-2560m,煤层总厚度在4.0-9.4m,具有东厚西薄的特点。

其中本溪组11#煤层、山西组4#、5#煤层分布稳定,单层厚度在2.5-6.0m。

1.1含煤地层及煤层本区含煤地层主要有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9.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页岩气勘探前景与发展建议 - 门相勇

9.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页岩气勘探前景与发展建议 - 门相勇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页岩气勘探前景与发展建议门相勇1 丁蓉1王丹(1.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摘要:本文是在对国外页岩气发展现状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二叠系页岩气的勘探前景,提出可行的页岩气发展建议。

论文首先分析了页岩气的基本特点,指出与煤层气在成藏和开采机理上有相似性;其次,分析了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情况,总结了对国内发展页岩气的主要启示;再次,重点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二叠系的页岩气地质特征,指出具有泥页岩厚度大、分布稳定、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程度处于大量生气阶段、泥页岩裂缝发育以及气测显示具有“多层系、多类型”的特点,形成页岩气、砂岩气、煤层气连续型非常规气藏等有利的地质条件,并与美国的主要页岩气盆地进行了初步对比,认为该区具有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良好前景;最后,分析了目前发展页岩气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该区发展页岩气的总体思路与拟采取的具体措施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二叠系;美国;页岩气;非常规油气;勘探前景;发展建议在当前全球油气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工作受到了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在部分国家已经实现了产业化。

1 页岩气基本特征页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聚集,气体或游离于基质孔隙和裂缝中,或吸附于有机质和黏土矿物表面,在一定质条件下聚集成藏并达到经济开采价值。

据估算(Rogner, 1997),全球页岩气资源量约475×108m3,相当于全球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资源量之和。

其中,美国和中国都是页岩气资源量最丰富的国家。

页岩气成藏具有以下特点:有热成因、生物成因和混合成因类型;自生自储,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储层物性差,富集程度与产能高低与裂缝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多数高产页岩层相对平缓、厚度大、预见性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宁正伟 王明寿(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摘 要:本文作者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石炭、二叠系煤层的沉积特征和含气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区内具有生成煤层气的物质基础和赋存地质条件。

以影响煤层含气性为重点,详细论述了煤层含气性特征,导致煤层含气性变化较大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煤的演化变质程度、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和上覆盖层条件。

综合本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可划分为有利区、较有利区两类。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 煤层气 勘探开发 前景Prospect of CB 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in Shilou Areain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Ning Zhengwei,Wang Mingtao(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Ltd.,Beijing 100011)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e authors have made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 teristics and gas -bearing capacity of coal sea ms of Carboniferous and Per mian Syste ms in Shilou area in the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and consider that there exists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forma -tion of coalbed methane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occurrence of CB M.Focusing on fac tors that influence gas -bearing capacity of coal sea ms,the authors desc ribe in details the gas-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ea ms.The major geological factors that lead to great variation of gas content of coal seams are:degree of metamorphism in evolution of c oal,the effec tive thickness and capping c ondition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ervoir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occurrence of CB M,the prospects of CB M e 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 gories,namely,the favorable and fairly favorable zones.Keywords:Shilou area in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CBM;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rospect1 前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部,煤层埋藏深度小于2000m 区分布面积约3500km 2。

煤层层数多、含气量较高、煤层气资源较丰富,地质构造简单、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中有利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先后有外国公司及中石油、中石化、煤炭作者简介 宁正伟,男,1951年生,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和评价选区研究。

第6卷第2期 中国煤层气 Vol 6No 22009年4月 CHINA COALBED ME THANE April 2009等部门在该区及邻区进行过煤层气勘探开发,并取得了一定勘探成果。

2 煤层气地质特征2 1 沉积特征从大地构造背景分析,本区位于华北地台中西部。

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受华北地台晚古生代聚煤环境的控制。

奥陶纪晚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一直处于抬升剥蚀状态,经过漫长的(1 3~1 6亿年)风化剥蚀逸平后,形成近平原化低地,至中、晚石炭世逐渐下沉,并接受一套滨海环境的碎屑沉积。

岩石组合主要为一套灰、灰绿、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灰岩夹煤层;进入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沉积时受北部古陆抬升的影响,海水逐渐向东南退缩,发育了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支间沼泽及支间平原亚相为主;进入下石盒子组后沉积环境相变为以河流相为主,河道经历了横向上反复变迁,纵向上多期叠置的沉积;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沉积时,河流逐渐萎缩被河湖相所代替。

石炭、二叠系沉积厚度900~1200m。

随着盆地的逐渐下降,该区上覆连续沉积了三叠系,受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侏罗纪、白垩纪整体逐渐抬升剥蚀,之后受喜山构造运动的影响,又逐渐下沉接受新生代沉积。

该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之后,主要表现为沉积稳定,厚度大。

现对含煤地层分述如下:石炭系中统本溪组:本组由铁铝岩、铝质泥岩、细砂岩、薄层石灰岩及0~3层薄煤层或煤线组成,煤层基本无工业价值。

本组一般厚度为16 ~40m,平均厚度27m。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主要由灰色中、细粒砂岩,灰~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及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一般厚度为81~116m,平均厚度96m左右。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由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

自下而上由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形成的3~4个旋回。

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地层厚度43~80m,平均60m左右。

2 2 煤储层特征2 2 1 煤层该含煤区发育15个煤组,其中山西组含5个煤组;太原组含10个煤组。

太原组8、9、10号煤层为主要煤层,累计厚度达13m左右,平均厚度7m。

山西组4、5号煤层为主要煤层,累计厚度8m 左右,平均厚度2 7m左右,是区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

2 2 2 煤岩煤的岩石特征是反映成煤物质的质量标志之一,其不同的煤岩类型对煤层气的生、储条件有着直接的影响[1]。

通过对该区主要煤层观测,宏观煤岩特征,成分以亮煤、暗煤为主,次为镜煤和丝炭,煤岩类型均以光亮煤和半亮煤为主,次为半暗煤。

多呈条带状、线理状及均一状结构,具参差状或贝壳状断口,在镜煤分层中见有眼球状断口。

据显微煤岩组分统计,镜质组含量平均在67 5%~ 78 27%;半镜质组在2 47%~4 20%;惰质组含量平均在19 27%~29 07%;稳定组含量0~ 2 50%(表1)。

从煤层显微煤岩组分变化特征看,太原组煤层镜质组含量相对略高于山西组,惰质组含量略低于山西组。

综上所述,宏观煤岩类型以光亮煤和半亮煤为主,煤岩类型相对较好,结构简单;显微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含量相对较高,这些特征均反映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和储集。

表1 显微煤岩组分统计表组分煤层显微煤岩组分(%)镜质组半镜质组惰质组稳定组山西组2煤69 44 225 632 33煤73 43 423 52 54煤69 83 6326 135煤67 52 929 6太原组8煤78 272 4719 279煤77 233 0519 6510煤67 933 6929 072 23 煤质煤的灰分产率对煤层气的生成、吸附和产出有一定的影响[2]。

依据区内煤层采样分析资料统计,原煤灰分产率变化在2 68%~50 97%,一般在15 00%~25 00%。

其中,山西组变化在2 68%~ 50 97%,平均在18 07%,属低灰~中灰煤。

太原组变化在10 01%~50 13%,一般在20 00%~ 23 00%,属低灰~中灰煤(表2)。

综上所述,该区煤层灰分产率除个别煤层外,均以低~中灰煤为8中国煤层气 第2期主。

反映煤质较好,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吸附和产出。

表2 主要煤层灰分产率表层位灰分 (%)山西组太原组2煤3煤4煤5煤8煤9煤10煤最小9 436 262 6815 2210 0110 5111 43最大50 2213 1250 9747 1448 6836 1450 13平均17 218 5218 4928 0720 8820 3322 362 2 4 演化程度煤层演化程度与煤层的储集性有着一定的相关性[3、4]。

随着演化程度的增高,累计生成甲烷及内孔隙表面积逐渐增高,所生成的甲烷易被吸附在内孔隙表面中,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煤层演化程度的增高,煤层含气量增加。

本区煤层热演化程度已进入肥煤、焦煤和瘦煤。

在纵向上煤级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太原组比西山组煤层煤级变高趋势。

2 3 含气性煤层含气性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的决定性因素之 。

据本区煤层气勘探井不同煤层含气量数据统计,最高在18 73m3/t(表3),平均在12 64m3/ t。

通过对本区各煤层含气量资料研究发现,制约煤层含气量的地质因素主要有煤演化程度、上覆有效地层厚度、上覆盖层条件和灰分产率,现对制约煤层含气性的地质因素分析如下。

表3 石楼区煤层气勘探井含气量表井号含气性(m3/t)3煤4煤5煤8煤9煤10煤SH15 6812 012 876 72921SH218 7313 9611 0911 888 114 74 SH37626 241 9814 5214 1210 96 SH56 956 574 295 674 61 SH67 286 7313 738 1713 05 SH78 5910 3711 8815 8911 72 SLB-VO1C14 9717 0613 60SLB-VO2C14 582 3 1 煤层演化程度据区内含气量资料统计,煤层含气性与演化程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图1)。

从图可看出,随着煤岩化程度的增高含气量有逐渐增高趋势。

研究表明煤的演化程度对含气量的控制作用与以下机理有关:从生气角度看,随着演化程度的增高,累计生成甲烷就越多,气源充足有利于煤层吸附更多的甲烷,另外煤的演化程度影响到煤的内孔隙表面积,大致从肥煤起,随着煤层演化程度增高,内孔隙表面积逐渐增大,使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增强[5-7]。

从以上煤的演化变质程度与含气性的关系分析,在该含煤区内煤层含气量资料较少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煤的演化变质程度与含气性的关系进行含气性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