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试题
中医学妇科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妇科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妇科学是研究()的一门学科。
A. 妇女生理、病理B. 妇女生理、病理、诊断、治疗C. 妇女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D. 妇女生理、病理、诊断、预防2.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
A. 肾虚B. 肝郁C. 脾虚D. 气血两虚3. 妊娠期妇女的生理特点是()。
A. 阴血偏虚,阳气偏盛B. 阴血偏盛,阳气偏虚C. 阴血偏盛,阳气偏盛D. 阴血偏虚,阳气偏虚4. 月经病的主要病因是()。
A. 肝郁B. 肾虚C. 脾虚D. 气血失调5.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是()。
A. 月经过多B. 月经不规律C. 痛经D. 月经量少6. 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是()。
A. 月经过多B. 月经不规律C. 痛经D. 月经量少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
A. 肾虚B. 肝郁C. 脾虚D. 气血两虚8. 产后恶露不绝的主要病因是()。
A. 肾虚B. 肝郁C. 脾虚D. 气血两虚9.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
A. 月经过多B. 月经不规律C. 潮热盗汗D. 月经量少10. 妊娠期妇女的生理特点是()。
A. 阴血偏虚,阳气偏盛B. 阴血偏盛,阳气偏虚C. 阴血偏盛,阳气偏盛D. 阴血偏虚,阳气偏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妇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妇女生理B. 妇女病理C. 妇女诊断D. 妇女治疗E. 妇女预防12. 月经病的主要病因包括()。
A. 肝郁B. 肾虚C. 脾虚D. 气血失调E. 湿热13. 妊娠期妇女的生理特点包括()。
A. 阴血偏虚,阳气偏盛B. 阴血偏盛,阳气偏虚C. 阴血偏盛,阳气偏盛D. 阴血偏虚,阳气偏虚E. 气血两虚1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包括()。
A. 月经过多B. 月经不规律C. 痛经D. 月经量少E. 性交痛15. 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包括()。
A. 月经过多B. 月经不规律C. 痛经D. 月经量少E. 腹部肿块1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包括()。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A. 肝郁气滞B. 气血两虚C. 饮食不节D. 外感风寒2.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因素?A. 肾虚B. 气血不足C. 情志不畅D. 营养不良3.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带下病常用的药物归经是?A. 肝经B. 脾经C. 肾经D. 肺经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治疗痛经的常用方法?A. 温经散寒B. 活血化瘀C. 清热利湿D. 补气养血5.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妊娠期的常见症状?A. 恶心呕吐B. 乳房胀痛C. 腰膝酸软D. 月经停止6.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常用方剂是?A. 四物汤B. 六君子汤C. 四君子汤D. 八珍汤7.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产后调养的基本原则?A. 饮食调养B. 情志调养C. 过度劳累D. 休息调养8.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盆腔炎的常用药物归经是?A. 肝经B. 脾经C. 肾经D. 胃经9.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治疗闭经的常用方法?A. 活血化瘀B. 温经散寒C. 清热利湿D. 补肾益精10.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妊娠期的保健措施?A.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B. 保持情绪稳定C.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D. 过度运动答案:1-5 DCBDA 6-10 BCCC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月经不调?A. 情志不畅B. 饮食不节C. 过度劳累D. 外感风寒2. 根据中医理论,治疗不孕症时,以下哪些方法可以采用?A. 补肾益精B. 活血化瘀C. 温经散寒D. 清热利湿3.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带下病时,以下哪些药物可以选用?A. 黄连B. 黄芩C. 黄柏D. 黄精4. 以下哪些是中医妇科学中治疗痛经的常用药物?A. 当归B. 川芎C. 桃仁D. 红花5. 根据中医理论,妊娠期的保健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B. 保持情绪稳定C.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D. 适量运动答案:1 ABCD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医妇科学认为,月经不调与肝郁气滞无关。
中医妇科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B.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C. 儿童生殖系统疾病D. 老年生殖系统疾病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见的症状?A. 月经不规律B. 痛经C. 乳房胀痛D. 遗精答案:D3. 中医妇科中“带下”指的是什么?A. 月经B. 阴道分泌物C. 乳汁D. 尿液答案:B4.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常用的方法是什么?A. 针灸B. 拔罐C. 刮痧D. 按摩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用的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心电图答案:D6. 中医妇科中“胎漏”是指什么?A. 妊娠期出血B. 妊娠期高血压C. 妊娠期糖尿病D. 妊娠期贫血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用的治疗药物?A. 当归B. 白芍C. 丹参D. 黄连答案:D8. 中医妇科中“崩漏”是指什么?A. 月经过多B. 月经过少C. 月经不规律D. 月经闭经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用的外治法?B. 热敷C. 电疗D. 药浴答案:C10. 中医妇科中“带下病”的常见症状包括以下哪项?A. 阴道分泌物增多B. 月经不规律C. 乳房胀痛D. 遗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是研究________疾病的学科。
答案:女性生殖系统2. 中医妇科中“带下”是指________。
答案:阴道分泌物3.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针灸4. 中医妇科中“胎漏”是指________。
答案:妊娠期出血5. 中医妇科中“崩漏”是指________。
答案:月经过多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妇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中医妇科学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 阐述中医妇科中“带下病”的常见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答案: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等。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洗、针灸等。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a. 阴阳学说b. 巫术学说c. 原子学说d. 同质学说答案:a. 阴阳学说2. 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调理女性的月经?a. 针灸疗法b. 拔罐疗法c. 按摩疗法d. 饮食疗法答案:d. 饮食疗法3. 中医妇科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最容易导致妇科疾病?a. 饮食不当b. 运动过量c. 过度劳累d. 环境污染答案:a. 饮食不当4. 中医妇科学中,下列哪个病症被称为“白带三多”?a. 带下异常发白b. 带下量多c. 带下色黄d. 带下带有异味答案:b. 带下量多5. 中医妇科学中,下列哪种食物被认为对女性的子宫有益?a. 冰淇淋b. 辣椒c. 黑豆d. 红酒答案:c. 黑豆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句是正确还是错误。
1.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以女性为中心,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
答案:正确2. 中医妇科学在治疗妇科疾病时,仅仅依靠药物治疗,不注重调理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答案:错误3. 中医妇科学中,对月经不调的治疗一般只采用中药疗法,不使用针灸和按摩等方法。
答案:错误4. 中医妇科学认为,体寒的女性容易患上妇科疾病。
答案:正确5. 中医妇科学中,产后康复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特别注意调理。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案: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和中医按摩疗法。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女性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症状和减轻病情。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平衡。
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子宫区域,促进血液和气的流动,缓解症状和舒缓病情。
2. 中医妇科学中,如何预防妇科疾病?答案:中医妇科学中,预防妇科疾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摄入适量的营养,避免过度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其次,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
妇科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妇科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中药对调理月经不调的病症有效?A. 黄芪B. 当归C. 白术D. 陈皮答案:B. 当归2. 以下哪种妇科疾病可以使用灸法治疗?A. 阴道炎B. 子宫肌瘤C. 卵巢囊肿D. 盆腔炎答案:B. 子宫肌瘤3. 按中医理论,下面哪个脏腑与月经有密切关系?A. 肺脏B. 肝脏C. 胃脏D. 脾脏答案:B. 肝脏4.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时,下面哪个穴位常被选用?A. 足三里B. 后溪C. 大椎D. 神门答案:A. 足三里5. 对于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下面哪种中药具有明显疗效?A. 当归B. 川芎C. 黄芩D. 姜黄答案:B. 川芎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月经不调的病因及症状。
病因:月经不调的病因包括情绪因素、饮食不当、体质虚弱等。
症状:月经不调的症状主要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提前、月经延迟等。
2. 中医经络学中,哪些经络与妇科疾病较为相关?请解释其关系。
中医经络学中,任脉、冲脉、足太阳膀胱经与妇科疾病较为相关。
任脉主要经过子宫,冲脉能调节子宫功能,足太阳膀胱经与盆腔有密切联系。
这些经络的调理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从而对妇科疾病产生治疗作用。
3. 请列举三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妇科疾病。
A. 当归:调经补血的作用,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效。
B. 川芎:活血化瘀,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疗效。
C. 白芍:具有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经期腹痛等症状。
4. 请简要介绍中医针灸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达到调理内分泌、调整子宫功能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后溪等,针灸能改善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5. 请简述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
中药汤剂可以调理内分泌,消散乳腺结节;针灸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拔罐可以消散症状。
(完整)中医妇科学试题

中医妇科学试题五一、名词解释1.带下病: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发生异常,或忧愁气,伴有全身症状或局部症状者。
2.不孕症:不孕症是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或曾经孕育过未避孕而又两年以上不再受孕者。
3.胎动不安:胎动不安是指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出血者.4.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指子宫沿阴道下降,子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脱出阴道口外.5.妊娠恶阻: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
二、填空1.第一首治疗妇科疾病的方剂是《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2.《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3.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月经来潮.4.正常的带下对阴道有润泽的作用。
5.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6.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7.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治病与安胎并举。
8.缺乳的病机为化源不足、乳汁运行受阻。
10.胞宫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恶露。
11.中医治疗滑胎以预防为主,重视孕前调治、孕后早治。
12.凡不属于经、带、胎、产疾病范围,但又与妇女解剖、生理密切相关的疾病,称为杂病。
三、简答题1.简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及论治过程中注意要点答:月经病的治疗原则是:调经以治本。
临症需注意:(1)辨经病与他病的关系,若是他病而导致月经病者应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
反之,若是因月经病而导致其他病者应先调经,调经则病自除;(2)辨疾病的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3)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经前勿任补;经后勿滥攻;(4)辨不同的年龄阶段,青春期重视补肾,育龄期重视调肝养肝,老年女性则应重视调补脾胃。
2.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须注意哪三审?答: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须注意三审。
首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有无停止;次审大便痛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三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的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中医妇科学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妇科学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肝气郁结证不孕,下列选方中哪项是错的A、百灵调肝汤B、开郁种玉汤C、逍遥散D、苍附导痰丸E、柴胡疏肝散正确答案:D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子宫内膜病理A、只呈增生变化B、只呈增生、分泌变化C、只呈分泌不良变化D、只呈分泌变化E、只呈增生过长变化正确答案:A3.血热胎漏、胎动不安的最佳治法是A、清热凉血,养血安胎B、清热养血,固冲安胎C、清热柔肝,养血安胎D、滋阴清热,养血安胎E、清热凉血,益气安胎正确答案:A4.下列哪个病与血瘀关系不大A、崩漏B、异位妊娠C、月经先后无定期D、产后恶露不绝E、痛经正确答案:C5.某产妇,新产后持续高热,小腹疼痛剧烈,拒按,恶露排出不畅,秽臭如脓,烦渴引饮,大便燥结。
舌紫黯,苔黄燥,脉弦数。
最佳选方是A、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红藤、益母草B、解毒活血汤加银花、益母草C、五味消毒饮D、清营汤E、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正确答案:A6.除下列哪项外,均属肝肾阴虚型经行发热之主证A、腰膝酸软B、两颧红赤,五心烦热C、舌红而干,脉细数D、经期或经后乍寒乍热E、经行量少而色红正确答案:D7.“气血失调”是妇科最常见的发病机理,主要理论依据是A、百病皆生于气B、气为血帅,血为气母C、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D、血病必及气E、气病必及血正确答案:C8.经行情志异常的临床表现,除以下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正确的A、经行前后出现情志变化B、昼日明了,入夜谵语C、情志抑郁,喃喃自语D、伴随月经周期而反得发作E、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正确答案:B9.气滞证妊娠腹痛的主方是A、柴胡疏肝散B、四逆散C、胶艾汤D、乌药汤E、逍遥散正确答案:E10.月经过少实证的发病机理为A、热扰冲任,经行不畅B、气滞血瘀,经脉阻滞C、寒凝血瘀,经脉不行D、痰湿阻滞,经脉闭阻E、冲任受阻,血行不畅正确答案:E11.下列妇科病证,哪项与热邪无关A、子肿B、崩漏C、月经先期D、月经过多E、带下过多正确答案:A12.脱花煎出自于A、《金匮要略》B、《景岳全书》C、《傅青主女科》D、《叶氏女科证治》E、《和剂局方》正确答案:B13.固阴煎用于A、脾气虚证月经先期B、气虚证月经过多C、肾气虚证月经先期D、阴虚血热证月经先期E、血热证月经过多正确答案:C14.妊娠期间应慎用或禁用的药物是A、补气药B、破血药C、健脾药D、升提药E、行气药正确答案:B15.患者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黯淡,苔白,脉沉紧。
中医妇科试题

中医妇科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妇女阴道出血以经前和经后出血为主要表现,经量多少适合中医诊断“崩漏”?A. 术中或行经量多于80ml。
B. 两次连续月经间期小于5天。
C. 行经量多胜过80ml。
D. 每次月经延长逾7天。
2. 下列哪一种病症适合中医的“痰饮凝滞”证型?A. 妇女阴道炎。
B. 子宫肌瘤。
C. 子宫出血。
D. 卵巢囊肿。
3. 久治不愈的宫颈炎以及上述几种病症,可能存在下列哪一种证型?A. 血瘀瘀络。
B. 痰瘀两结。
C. 寒凝郁滞。
D. 气滞血瘀。
4. 子宫内渗出物是下列哪一种妇科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A. 子宫内膜异位症。
B. 卵巢囊肿。
C. 子宫肌瘤。
D. 子宫颈糜烂。
5. 妇科疾病中,下列哪一种最适合中医的“寒凝瘀滞”证型?A. 子宫脱垂。
B. 子宫颈糜烂。
C. 子宫肌瘤。
D. 子宫内膜异位症。
6. 下列哪一种中医证型适合于“血瘀”?A. 寒湿质。
B. 血瘀郁滞。
C. 内热外寒。
D. 血虚不足。
7. 产后恶露过多、时间过长,可能遵循下列哪一种中医证型?A. 血虚不足。
B. 寒湿质。
C. 寒凝郁滞。
D. 气滞血瘀。
8. 产后经血过少,时间过短,可能遵循下列哪一种中医证型?A. 血虚不足。
B. 寒湿质。
C. 寒凝郁滞。
D. 血瘀瘀络。
9. 子宫肌瘤可能遵循下列哪一种中医证型?A. 气虚阳萎。
B. 寒湿质。
C. 痰饮凝滞。
D. 寒凝瘀滞。
10. 妇女月经不调可能遵循下列哪一种中医证型?A. 深居后院。
B. 痰饮凝滞。
C. 痰湿化热。
D. 气虚阳萎。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针灸疗法是中医妇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请解释其作用机理。
2. 中药煎剂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疗效,请讨论其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
3. 中医将妇科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型,具体有哪些证型分类?请列举并简要解释。
4. 中医妇科诊断过程中,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历和症状得出的诊断叫什么名字?请解释其基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学试题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傅青主女科》产生的年代是
A宋代 B清代 C明代 D晋代 E春秋战国
2.妇科发展史上的第一首方剂是
A温经汤 B胶艾汤C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D桂枝茯苓丸 E当归芍药3.在产生月经的机理中,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A心肝肾 B脾肺肾 C心肝脾 D肝脾肾 E心肺肾
4.气虚月经先期的治则应是
A益气养血 B补益中气 C益气健脾 D补气升陷 E补气摄血
5.下列哪组是生化汤的药物组成
A川芎当归桃仁干姜炙甘草B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C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 D当归川芎桃仁生姜炙甘草E当归红花桃仁生姜炙甘草6.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气,绵绵不断,多属于
A脾虚带下 B肾虚带下 C湿热带下 D湿毒带下 E阴虚夹热
7.泰山盘石散为妇科临床常用方,出自
A《金匮要略》B《景岳全书》C《千金要方》D《产宝》E《妇人大全良方》
8.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
A调经以治本 B滋肾补肾 C疏肝养肝 D健脾和胃 E调理气血9.下列哪种产后病与血瘀无关
A产后血晕 B产后发热 C产后大便难 D产后身痛 E产后恶露不绝10.治疗癥瘕的代表方剂是
A香棱丸 B桂枝茯苓丸 C桃红四物汤 D血府逐瘀汤 E通窍活血汤11.久婚不孕,月经先后无定期,经前乳胀,胸胁不舒,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红,脉弦。
应诊断为
A肾虚不孕 B肝郁不孕 C血瘀不孕 D痰湿不孕 E宫寒不孕
12.《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由五味药组成,即
A桂枝茯苓丹参赤芍桃仁B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C桂枝茯苓川
芎赤芍桃仁D桂枝茯苓丹皮红花桃仁E桂枝茯苓丹皮白芍桃仁13.久婚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腰酸肢冷,性欲淡漠,舌淡,脉沉细,首选方
A养精种玉汤 B启宫丸 C毓麟珠 D内补丸 E开郁种玉汤
14.症见阴部干涩,灼热瘙痒,或带下量少色黄,甚者血样,五心烦热,烘热汗出。
可诊为
A带下—湿热型 B带下—湿毒型 C阴痒—湿热下注型 D阴痒—肝
肾阴虚型 E带下—肾虚型
15.产后病的病理特点
A寒热交替 B气虚血亏 C亡血伤津 D瘀血内阻 E多虚多瘀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气虚、血热、血瘀可导致哪些疾病
A月经过多 B月经先期 C经期延长 D崩漏 E闭经
2.关于受孕的条件,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女子必须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 B男性必须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 C受孕须有一定时机.掌握“絪緼的候”之时 D必须男精女血充盈,两精相合 E女性发育至14岁,男性18岁就具备受孕条件
3.痛经临床常见证型有
A气滞血瘀 B湿热蕴结 C寒凝胞中 D气血虚弱 E肾气亏损
4.肾阴虚可导致下列哪些妇科病
A闭经 B月经先后无定期 C经间期出血 D崩漏 E月经先期
5.由气血虚弱导致的月经病有
A经行头痛 B经行身痛 C经行乳胀 D经行眩晕 E经行衄血
6.产后发热应根据多虚多瘀的特点,治疗应以为主
A清热解表 B发汗解表 C调气血 D和营卫 E和营解表
7.下列哪些疾病,均与肝气郁滞有关
A经行发热B月经先后无定期C经行乳房胀痛D经行吐衄E缺乳8.产后缺乳的发病机理为
A气虚不运 B血虚不行 C气血虚弱 D肝郁气滞 E瘀血阻络
9.少腹逐瘀汤可用于治疗下列哪些妇科疾病
A月经过多 B妇人腹痛 C癥瘕 D崩漏 E不孕症
10.下列哪些情况.宜从速下胎益母
A胎漏B胎动不安C胎元不正D胎堕难留E胎死腹中
11.产后三急是指
A呕吐 B自汗 C盗汗 D腹痛 E泄泻
12.产后三审是指
A审小腹痛与不痛 B审恶露下与不下 C审汗出多与不多 D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的多少 E审大便通与不通
13.用于活血化瘀法治疗的病症有
A胎死不下 B妊娠腹痛 C产后腹痛 D产后恶露不下 E产后发热14.下列属于妇科杂病的是
A不孕症 B子宫脱垂 C妇人腹痛 D脏躁 E阴痒
15.妇人腹痛相当于西医的
A盆腔炎 B子宫颈炎 C痛经 D子宫肌瘤 E卵巢囊肿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激经:
2.胎漏:
3.绝经:
4.癥瘕:
5.带下病:
四、问答(每题5分,共10分)
1.崩漏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治崩三法临床如何应用
2.试述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主证、治法、方药。
五、病例分析(共15分)
某患者,女,49岁,已婚,月经紊乱近2年多,半月~2个月一行。
现停经半年多,觉头晕耳鸣,腰酸肢软,烘热汗出。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皮肤干燥。
舌红苔少,脉细数。
妇检未发现异常。
(要求写出:诊断、证型、辨证分析、病位、病机、治法、方药)一、单选题
1 B
2 C
3 D
4 E
5 B
6 A
7 B
8 A
9 C 10 B
11 B 12 B 13 C 14 D 15 E
二、多选题
1 ACDE
2 ABCD
3 ABCDE
4 ABCD
5 ABD
6 CD
7 ABCE
8 CD
9 BDE 10 DE
11ACE 12ADE 13ABCDE 14ABCDE 15 AB
三、名词解释
1.激经:孕后仍按月行少量的月经,而无损于胎儿。
亦称“盛胎”、“垢胎”。
属生理上的异常现象。
2.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
3.绝经:健康女子一般到49岁左右月经停止,称为“绝经”,或“断经”。
4.癥瘕:妇女下腹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者,称为癥瘕。
5.带下病: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症状者。
四、问答题
1.答:崩漏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缓急,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是止血。
崩漏以失血为主,止血乃是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具体运用止血方法时,还要注意崩与漏的不同,治崩以固摄升提,不宜辛温行血,以免失血过多导致阴竭阳脱;冶漏宜养血行气,不可偏于固涩,以免血止留瘀。
治以可选用十灰散、云南白药等。
澄源,即求因治本。
崩漏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对因论治,采用补肾、健脾、理气、清热、化瘀等法,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疗。
临床上塞流、澄源两法常常并用。
复旧,即调理善后。
在血止之后以固肾扶脾为主。
总之,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总宜灵活变通,崩中塞流为主,兼以澄源;漏下澄源为主,佐以塞流;血止后复旧为主。
2.答: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温痛减,经血量少,色暗有块,形寒肢冷,面色青白,小便清长,舌紫暗,苔薄白,脉沉紧。
治以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药物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芍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五、病例分析
诊断:经断前后诸症辨证:肾阴虚型
证候分析:患者经断前后,天癸渐衰,肾阴不足,精血衰少,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紊乱,周期不定。
精亏血少,髓海不充,故头晕耳鸣;腰为肾之府,肾又主骨,肾阴不足,故腰酸肢软;肾阴不足,虚阳上越,故烘热汗出;水亏不制心火,心神不宁,故失眠多梦,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津液不足,口操咽干;精血不足,肌肤失
养,故皮肤干燥,舌脉皆为肾阴不足之证
治则:滋肾益阴.育阴潜阳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生龟版、生牡蛎、石决明
药物: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知母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