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章习题课
机械设计习题集1-5章

机械设计课程习题集(填空、简答、计算题部分)(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论填空题1-1 大多数机器都由( )、( )、( )三部分组成。
1-2 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对象是( ),研究的目的是( )。
1-3 进行机器设计时,除了要满足使用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满足( )和( )方面的要求。
问答题1-4 写出下列标准代号的中文名称:GB JB ISO 1-5 解释下列名词: 零件构件 通用零件 专用零件1-6 简述机器和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
1-7 简述机械零件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意义。
1-8 机械零件有哪些主要的失效形式? 1-9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选择题2-1 限制齿轮传动中齿轮的接触宽度是为了提高齿轮的( )。
A 硬度 B 强度 C 刚度 D 工艺性 2-2 因为钢材的种类和热处A -1B 0C 0.5D 1 2-4 改变轴的支承位置时,轴的刚度(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5 增大零件的刚度,其抗冲击的能力(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2-6 圆柱与圆柱间的接触应力σH 与所受载荷F 的关系是( )。
AF H ∝σ B 2/1F H ∝σ C 3/1F H ∝σ D 理对弹性模量影响甚小,欲采用合金钢和热处理来提高零件的( )并无实效。
A 硬度B 强度C 刚度D 工艺性 2-3 静应力的循环特性r=( )。
4/1F H ∝σ填空题2-7 稳定循环变应力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 )和( )。
2-8 有一传动轴的应力谱如图所示。
则其应力幅a τ=( )、平均应力τ τm τ=( )、循环特性r =( )。
2-9 低副连接的零件的连接表面产生的应力称为( ),高副连接的零件的连接表面产生的应力称为( )。
2-10 零件发生的( )现象称为振动。
2-11 零件或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能正常工作的概率称为( )。
高分子物理课后习题

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σ,实测的无扰均方末端距与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之比,σ值愈大,内旋转阻碍越大,柔顺性愈差;(2)特征比Cn,无扰链与自由连接链均方末端距的比值,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7.比较下列四组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并简要加以解释。
解:(1)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取代基极性越大,高聚物柔顺性越差;(2)聚甲醛>聚苯醚>聚苯,主链刚性基团比例越大,柔顺性越差,苯环柔顺性比亚甲基差;(3)聚丁二烯>聚氯丁二烯>聚氯乙烯;孤立双键的柔顺性较单键主链好,极性取代基是的聚合物柔顺性变差;(4)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聚二氟乙烯,对称取代的柔顺性优于单取代,取代基比例越大,柔顺性越差;第2章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3.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结晶时,可能得到哪几种主要的结晶形态?各种结晶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答:(1)可能得到的结晶形态:单晶、树枝晶、球晶、纤维状晶、串晶、柱晶、伸直链晶体;(2)形态特征:单晶:分子链垂直于片晶平面排列,晶片厚度一般只有10nm 左右;树枝晶:许多单晶片在特定方向上的择优生长与堆积形成树枝状;球晶:呈圆球状,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呈现特有的黑十字消光,有些出现同心环;纤维状晶:晶体呈纤维状,长度大大超过高分子链的长度;串晶:在电子显微镜下,串晶形如串珠;柱晶:中心贯穿有伸直链晶体的扁球晶,呈柱状;伸直链晶体:高分子链伸展排列晶片厚度与分子链长度相当。
4.测定聚合物的结晶度的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其基本原理。
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晶度是否相同?为什么?答:(1)密度法,X射线衍射法,量热法;(2)密度法的依据:分子链在晶区规整堆砌,故晶区密度大于非晶区密度;X射线衍射法的依据:总的相干散射强度等于晶区和非晶区相干散射强度之和;量热法的依据:根据聚合物熔融过程中的热效应来测定结晶度的方法。
第5章 习题课 (1)

3、按酸碱质子理论,Na2HPO4 是 (D)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20
4、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是 (C)
A. Ka=Kb
B. Ka·Kb =1
C. Ka·Kb= KW D. Kb/Ka = KW
5、H2PO4-的共轭碱是 (B)
A. H3PO4
B. HPO42-
18
质子理论
19
1、提出酸碱质子理论的科学家是 (A)
A. Bronsted-Lowry
B. Arrhennius
C. Debye Huckel
D. Lewis
2、按酸碱质子理论,下面哪个物质是酸?(A)
A. Fe(H2O)63+ C. NaAc
B. (CH2)6N4 D. H2NCH2COO-
H2SO4的两个H+全部被滴定,H3PO4被滴定3/2个H+
pH=9.78,H3PO4被滴定2个H+
cH3PO4 50.00 (30.00 26.00) 1.000 2
2cH
2
SO4
3 2 cH 3PO4
50.00
26.00 1.000
cH3PO4 0.16mol L1 cH2SO4 0.14mol L1
C. PO43-
D. OH-
6、已知H3PO4的pKa1 - pKa3分别 为2.12、
7.20、12.36,则PO43-的pKb1为 (C)
A. 11.88
B. 6.80
C. 1.64
D. 2.12
21
7、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 则何者碱度最强?(B)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

ω
20 0 -20
10 ωc
1
2 -20dB/dec
ω
-60dB/dec
10 ≈1 ω2 0.5 c
ω c=4.5
5 ≈1 ω c=7.9 ω 0.01 c3
第五章习题课 (5-17)
-20
低频段曲线: 低频段曲线: 20lgK=20dB φ (ω ) 0 ω1=5 ω2=15 -90 相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曲线: -180 -270 φ ( )= -90o ω ω=0 φ ( )= -270o ω ω=∞
-60dB/dec
ω
第五章习题课 (5-2)
10(s+0.2) 1.33(5s+1) (5) G(s)= s2(s+0.1)(s+15)=s2(10s+1)(0.67s+1) 解: 低频段曲线: 低频段曲线: 20lgK=2.5dB
第五章习题课 (5-7)
5-7 已知奈氏曲线,p为不稳定极点个数, 已知奈氏曲线, 为不稳定极点个数 为不稳定极点个数, υ为积分环节个数,试判别系统稳定性。 为积分环节个数,试判别系统稳定性。 Im υ=2 (b) p=0 (a) p=0 Im υ=0
ω=0 Re -1 0 ω=0+ -1 0 ω=0 Re
第五章习题课 (5-1)
5-1(1)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当输入信号r(t)=sin(t+30o),试求系统的稳态 当输入信号 , 输出。 输出。 10 G(s)=(s+1) 10 解: φ(s)= (s+11) 10 = 10 = 10 ω A( )= 2 2 112+1√ 122 =0.905 √ 11 +( ) √ ω φ ( )=-tg-1ω =-tg-1 1 =-5.2o ω 11 11 cs(t)=0.9sin(t+24.8o)
习题课1-5章

答案
(5)2008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8.64) ×5%=49.07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 整”=49.07-1000×4%=9.07万元。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7 贷:投资收益 49.07 (6)2009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借:银行存款14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税额) 20.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贷:库存商品 140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 贷: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计划成本法
华兴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 法对原材料进行日常成本核算。2007年8月1日, “原材料”账户的余额为40 000元,“材料成 本差异”账户的余额为1 700元(贷方),原材 料计划单位成本为80元。华兴公司本月材料收 入业务如下表所示:
答案
(5)200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41.1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8.89 (6)借:资产减值损失 18.86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变动 11.11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75
答案
(7)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8)借:银行存款 99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8.86 投资收益 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18.86
答案
有合同约定部分: 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1=14000万 元 账面成本=10000×1.4=14000万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零 没有合同约定部分 可变现净值=3000×1.4-3000×0.1=3900万元 账面成本=3000×1.4=4200万元
自控原理习题课_1-5章_习题

习题课说明12月14、16、21日的三次习题课,分三次练习《自控原理》前五章的经典试题,14日(1~2章),16日(2~3章),21日(5章)。
请大家事先做好试题,上课时会讲解部分经典试题并答疑。
第一章绪论1. 本章基本要求●掌握有关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明确控制系统任务、组成及控制装置各部分的作用。
●了解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正确理解负反馈控制原理。
●正确理解对控制系统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通过练习,掌握有系统工作原理图画出系统方框图的方法。
●掌握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特点,能够判断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系统。
2. 典型例题1)根据图题1.1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1)将a,b 与c,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系统;(2)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 1.12)图题1.2所示为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在任何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c 维持不变,试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图 1.23)下列各式是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其中,r(t)为输入变量,c (t)为输出量,判断哪些是线性定常或时变系统,哪些是非线性系统? (1) 3232()()()748()()d c t d c t dc t c t r t dt dt dt+++= (2) 2()8()()c t r t r t =++ (3) ()()8()()3dc t dr t t c t r t dt dt⋅+=+ (4) ()()sin 3c t r t t ω=+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1. 本章基本要求●熟悉建立系统(或元部件)微分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牢固掌握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掌握系统结构图的建立、等效变换及其系统开环、闭环传递函数的求取 ●掌握从其他不同形式模型求取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2. 典型例题1)列写图2.1 RLC 网络的运动方程和传递函数,图中电压1()u t 和2()u t 分别为输入输出量图2.12)列写图2.2 RLC 网络的微分方程,图中电压()r u t 和()c u t 分别为输入输出量图 2.23)列写图2.3 RLC 网络的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图中电压()r u t 和()c u t 分别为输入输出量图 2.34)试化简如图2.4所示系统结构图,并求系统传递函数()/()C s R s 。
国际税收1-5章习题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理解国际税收的本质、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国际税收问题的的产生与开展趋势。
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2.涉外税收3.财政降格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5.恶性税收竞争二、填空题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形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一环节课税的,称为。
4.根据商品在国境上的流通方向不同,可将关税分为:、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假设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开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表达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涉外税收 B. 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 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表达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边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 UN本4.〔〕是重商主义时代最著名的贸易协定,也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电化学原理习题课-资料

(+) Ag eAg
02.3F RT lo1g0 (.4)0 02.3F RT lo1g0 (.7)2
E 2 .3 R[T l1 o 0 .4 g) 0 (lo 0 .1 g 0 .7 () 2 0 .0V 44 F
设计电池时要写对电池组。
0(P|S t 2 n , S4 n)0.15 V4
E 0 0 ( P |F 3 , t F 2 e ) 0 e ( P |S 2 , t S n 4 ) n 0 . 7 0 . 1 7 0 . 5 6 1 V 4 1
所以,E E 0 2 .3 RlT o c S2 g n c F 23 e 0 .6 1 0 .0 75 lo 0 9 .0 g 1 0 (0 .0 1 )21 0 .6V 5
2 F cc 2 S4 n F 2 e
2 0 .0 ( 1 0 .0)2 01
问题:
2.3RT
① 200C时, F 0.0581 250C 时,2.3RT 0.0591
同时第6章习题F4也有类似情况。
②能斯特方程“+”“-”号, 平衡电位——氧化态、还原态 电动势——反应物、生成物
③活度计算公式
所以电极表面带正电。 ①当电极在零电荷电位时电极表面无双电层结构,界面层
中正负离子浓度相等,电位为0,如下图所示。
0
C+=C—
a 0
X
X
②电极在平衡电位时,其双电层结构示意图和双电层内离 子浓度分布与电位分布图如下图。
a
a 1
注意:①画图紧密层厚度为d; ②外电位写法为ψ1 ,而不是φ1。
子平均活度系数 0.5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 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1,V2,则 (A) V1>V2 (B) V1<V2 (C) V1=V2 (D) 无法确定 6.下列四个反应: (1) CaCO3(s)→CaO(s)+CO2(g); ∆rHm=179.5 kJ· mol−1 (2) C2H2(g)+H2O(l)→CH3CHO(g); ∆rHm=−107.2 kJ·mol−1 (3) C2H4(g)+H2O(l)→C2H5OH(l); ∆rHm=−44.08 kJ·mol−1 (4) CS2(l)+3O2(g)→CO2(g)+2SO2(g); ∆rHm=−897.6 kJ·mol−1 其中热效应|Qp|>|QV|的反应是 (A) (1),(4) (B) (1),(2) (C) (1),(3) (D) (4),(3)
11.理想气体的atto循环由下面四个可逆步骤构成: (A) 气体绝热可逆压缩 (B) 恒容升温,气体从环境吸热 (C) 气体经绝热膨胀作功 (D) 恒容降温回到原态 该循环过程的T−S图为
T T
(A) T
S T
(B)
S
(C)
S
(D)
S
13.1 mol的单原子理想气体被装在带有活塞的气缸中,温度是 300 K,压力为1013250 Pa。压力突然降至202650 Pa,所以气体 在202650 Pa的定压下做绝热膨胀,则该过程的∆S是 (A) ∆S<0 (B) ∆S=0 (C) ∆S>0 (D) ∆S≥0 14.在等温等压下进行下列相变: H2O(s,−10℃,p$)=H2O(l,−10℃,p$) 在未指明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情况下,考虑下列各式哪些是适 用的? (1) dQ/T=∆fusS (2) Q=∆fusH (3) ∆fusH/T=∆fusS (4) −∆fusG=最大净功 (A) (1),(2) (B) (2),(3) (C) (4) (D) (2)
21.在298 K时,向甲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6的大量的苯−甲苯 理想溶液中,加入1 mol纯苯,这一过程苯的∆G,∆H,∆S为 (A) (B) (C) (D) ∆G/J 0 −1266 −2270 −542.6 ∆H/J 0 0 0 0 ∆S/J 0 4.274 7.618 1.821
22.在400 K时,液体A的蒸气压为4×104 Pa,液体B的蒸气压 为6×104 Pa,二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A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0.6,则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0.60 (B) 0.50 (C) 0.40 (D) 0.31
36.已知反应2NH3=N2+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N2+(3/2)H2=NH3的 标准平衡常数为 (A) 4 (B) 0.5 (C) 2 (D) 1 37.若298K时反应N2O4(g)=2NO2(g)的=0.1132,则 (1) 当p(N2O4)=p(NO2)=1 kPa时,反应将 (2) 当p(N2O4)=10 kPa,p(NO2)= 1kPa时,反应将 (A) 向生成NO2的方向进行; (B) 向生成N2O4的方向进行; (C) 正好达化学平衡状态; (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 38.反应CO(g)+H2O(g)=CO2(g)+H2(g)在600℃,100 kPa下达到 化学平衡,当压力增大到5000 kPa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 g(CO2)=1.90,g(H2)=1.10,g(CO)=1.23,g(H2O)=0.77。则平衡点 (A) 向右移动 (B) 不移动 (C) 向左移动 (D) 无法确定
7.石墨(C)和金刚石(C)在25℃,101325 Pa下的标准燃烧热分别 为−393.4kJ· mol−1和−395.3kJ· mol−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热 ∆fH(金刚石,298K)为 (A) −393.4 (B) −395.3 (C) −1.9 (D) 1.9 8.人在室内休息时,大约每天要吃0.2 kg的酐酪(摄取的能量约 为4000 kJ)。假定这些能量全部不储存在体内,为了维持体温不 变,这些能量全部变为热使汗水蒸发。已知水的蒸发热为44 kJ· mol−1,则每天需喝水 (A) 0.5 kg (B) 1.0 kg (C) 1.6 kg (D) 3.0 kg 9.完全燃烧8 dm3乙炔需多少体积的空气? (A) 20 dm3 (B) 120 dm3 (C) 100 dm3 (D) 4 dm3
10.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若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 据此可以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大于零? (A) ∆U (B) ∆H (C) ∆S (D) ∆G 12.纯液体苯在其正常沸点等温蒸发,则 (A) ∆vapU$=∆vapH$,∆vapA$=∆vapG$,∆vapS$>0 (B) ∆vapU$<∆vapH$,∆vapA$<∆vapG$,∆vapS$>0 (C) ∆vapU$>∆vapH$,∆vapA$>∆vapG$,∆vapS$<0 (D) ∆vapU$<∆vapH$,∆vapA$<∆vapG$,∆vapS$<0
(A) (1)、(4)是偏摩尔量;(2)、(3)是化学势 (B) (1)是偏摩尔量;(2)是化学势;(3)、(4)都不是 (C) (1)是偏摩尔量;(2)、(4)是化学势;(3)都不是 (D) (2)是化学势;(3)、(4)是偏摩尔量;(1)都不是 18.某物质溶解在互不相溶的两液相a和b中,该物质在a相中 以A形式存在, 在b相中以A2形式存在,则α和β两相平衡时 (A) madna=mbdnb (B) ca=cb (C) aa=ab (D) 2ma=mb
选择题: 1.已知挥发性纯溶质A液体的蒸气压为67 Pa,纯溶剂B的蒸气 压为26665 Pa,该溶质在此溶剂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2,则此饱和溶液(假设为理想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为 (A) 600 Pa (B) 26133 Pa (C) 26198 Pa (D) 599 Pa 2.下列宏观过程: $ (1) 1p ,273 K的冰融化为水 (2) 电流通过金属发热 (3) 往车胎内打气 (4) 水在101325 Pa压力和373 K下蒸发 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 (A) (1),(4) (B) (2),(3) (C) (1),(3) (D) (2),(4)
17.把下列化学势与偏摩尔量区别开来。 S H (1) (2) n B S , p ,n nB T , p , n
C B
C B
(3)
U n B T ,V ,nCB
(4)
A n B T ,V ,nCB
32.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 (A) C=2,F=2,f=2 (B) C=1,F=2,f=1 (C) C=2,F=3,f=2 (D) C=3,F=2,f=3 33.在373.2 K时,某有机液体A和B的蒸气压分别为p和3p,A 和B的某混合物为理想液体混合物,并在373.2 K,压力为2p时 沸腾,那么A在平衡蒸气相中的摩尔分数是 (A) 1/3 (B) ¼ (C) ½ (D) 3/4 34.在400 K时,液体A在蒸气压为4×104 Pa,液体B的蒸气压 为6×104 Pa,二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衡时在液相中A的摩 尔分数为0.6,在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 (A) 0.31 (B) 0.40 (C) 0.50 (D) 0.60 G $ 35.在一定温度下(1)Ka;(2) ; (3)∆ G r m ;(4)Kf四个量 T , p 中,不随化学反应体系压力及组成而改变的量是 (A) (1)、(3) (B) (3)、(4) (C) (2)、(4) (D) (2)、(3)
23.图中M是只允许水能透过的半透膜,A为蔗糖浓度是0.01 mol· dm−3的溶液,B为蔗糖浓度为0.003 mol· dm−3的水溶液,温 度为300K,则 (A) 水通过M从A流向B A B (B) 水通过M从B流向A M (C) 水在宏观上不动 (D) 水在A中的化学势等于B中的化学势 24.(1)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 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 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份 (2) 为达到上述目的,选用下列几种盐中的那一种比较理想? (A) NaCl (B) NH4Cl (C) CaCl2 (D) KCl 25.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肥料不足 (D) 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15.1mol理想气体在室温下进行恒温不可逆膨胀(Q=0),使体系 体积增大一倍,则∆S体/J· K−1· mol−1,∆S环/J· K−1· mol−1, ∆Siso/J· K−1· mol−1为 (A) 5.76,−5.76,0 (B) 5.76,0,5.76 (C) 0,0,0 (D) 0,5.76,5.76 16.25℃时,1mol理想气体等温膨胀,压力从10×p$变到p$, 体系吉氏自由能变化多少? (A) 0.04 kJ (B) −12.4 kJ (C) 1.24 kJ (D) −5.70 kJ
3.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Cp−nR)dT进行计算的是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4.体系经历一个正的卡诺循环后,试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 误的? (A) 体系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B) 再沿反方向经历一个可逆卡诺循环,最后体系和环境都没 有任何变化 (C) 体系复原了,但环境并未复原 (D) 体系和环境都没有任何变化
30.298 K时,纯水的蒸气压为3167.7 Pa,某溶液水的摩尔分数 x1=0.98与溶液成平衡的气相中,水的分压为3066 Pa, 以298 K,p$为纯水的标准态,则该溶液中水的活度系数为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D) 不确定 而且水对Raoult定律是 (A) 正偏差 (B) 负偏差 (C) 无偏差 (D) 不确定 31.氯仿(1)和丙酮(2)形成非理想液体混合物在T时测得总蒸气 压为29398 Pa,蒸气压中丙酮的物质的量分数y2=0.818而该温度 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为29571 Pa,则在溶液中氯仿的活度a1为 (A) 0.500 (B) 0.823 (C) 0.181 (D)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