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习题课二

合集下载

北科大高数课件第一章

北科大高数课件第一章

第一章
习题课
8/24
1 2 n ⎛ ⎞ lim ⎜ 2 + 2 + + 2 例5 求极限 ⎟. n→∞ n + n + 1 n +n+2 n +n+n⎠ ⎝ n( n + 1) 1 2 n < 2 + 2 + + 2 解 2 n + n+1 n + n+ 2 n +n+n 2 n +n+n
(
)
n( n + 1) 1 = , 而 lim n→∞ 2 n 2 + n + n 2 n( n + 1) 1 lim = , n→∞ 2 n 2 + n + 1 2
3 ⎛ ⎛ 1 + tan x tan x − sin x ⎞ x 3 ⎞⎞x ⎛ 1 − 1 ⎟ ⎟ = lim ⎜ 1 + 原式 = lim ⎜ 1 + ⎜ x →0 x →0 1 + sin x 1 + sin x ⎟ ⎠⎠ ⎝ ⎠ ⎝ ⎝
1

1

1
⎛⎛ tan x − sin x ⎞ = lim ⎜ ⎜ 1 + x →0 ⎜ 1 + sin x ⎟ ⎠ ⎝⎝
第一章
习题课
7/24
x− y x+ y sin x − sin y = 2sin cos 2 2 x+ y x− y sin x + sin y = 2sin cos 2 2 x+ y x− y cos x − cos y = −2sin sin 2 2 x+ y x− y cos x + cos y = 2cos cos 2 2

第一二章习题课

第一二章习题课
2
0
27 e (c) ψ = πa
2 1s 3

6 r a0
r
也最大。 不能为0( 时 e 最大,因而 ψ 1s 也最大。但实际上 不能为 (电 子不可能落到原子核上), ),因此更确切的说法是 趋近于0时 子不可能落到原子核上),因此更确切的说法是 趋近于 时 1s电子的几率密度最大。 电子的几率密度最大。 电子的几率密度最大

2
6 r a0 最大,因而 最大,
r
r
为单电子“原子” (d)Li2+为单电子“原子”,组态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 ) 有关,所以2s和 态简并 态简并, 有关,所以 和2p态简并,即即 E 2s= E 2p. 原子的基组态为(1s)2(2s)1 。.对2s电子来说,1s电 电子来说, 电 (e)Li原子的基组态为 ) 原子的基组态为 对 电子来说 子为其相邻内一组电子, 子为其相邻内一组电子,σ=0.85。因而: 。因而:
结构化学第一二章习题课
章节知识要点 例题及部分课后习题
第一章知识要点
波粒二象性。 1、实物微粒的运动特征——波粒二象性。 实物微粒的运动特征 波粒二象性
其波动性被称为德布罗意波,它是统计性的几率波。 其波动性被称为德布罗意波,它是统计性的几率波。
E = hν
p = h /λ
光波的粒性体现在用光子学说圆满的解释光电效应 上:
E2s
(3 − 0.85 × 2)2 = −13.6 ×
2
2
= −5.75eV
根据Koopmann定理,占据轨道的轨道能量近似等于此轨 定理, 根据 定理 道电离能的负值. 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
I 1 = − E 2 s = 5 .75 eV

第一章 第二节 库仑定律习题课(至少两课时)

第一章 第二节 库仑定律习题课(至少两课时)

答案:负;负; (
l1 + l 2 l2
) :l :(
2
l1 + l 2 l1
)
2
结论: ①当A、B已固定,只要求C球受力平衡, 则C球的位置是唯一确定的,对其电量、 电性无要求
②当A、B未固定,要求三球均平衡, 则对C球的位置、电量、电性都有要求
两同夹一异;
两大夹一小。
拓展:如图在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处各固定一个 点电荷Q1、Q2,电性如图,则在另一个顶点再放 一个q电荷,要使q静止,Q1、Q2的大小关系如 何? q的电荷量和电性能不能确定? q? +Q1
-
例7: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沿一 条直线依次排列三个等质量的带电小球A、B、 C,在C上沿连线方向施加一恒力F后,三小 球恰能在运动中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已知A球 电量是+10q,B球电量是+q,开始时,小球 间距r也为已知,求: ⑴小球C所带电量及电性? B A C F ⑵所施恒力F?
-Q2
+Q1
f1 +Q1
f F
f1
+q -q f1 f1
F = f
Q1 2 4 Q2
F
f
-Q2 +Q1
例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电量分别为q1,
q2的两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于同一点,静止后它们恰 β.则:

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
A、若m1=m2,q1<q2,则α<β B、若m1=m2,q1<q2,则α>β C、若m1>m2,q1=q2,则α>β D、q1, q2是否相等与α,β的大小无关,且m1>m2,则α<β
k r
2
. cot 30 m a
例9 (呵呵 有点难哦!) 如 图,A,B是两个带电小 球,电量均外为q,A固定在绝 缘支架上,在A的正上方B放 在一块绝缘板上,现在手持 绝缘板使B从静止开始以加 速度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a<g﹞,B的质量为m,求 ⑴B运动到离多远处时恰好 对绝缘板无压力? ⑵如果这个位置正好将初始 的A,B高度分成2:1 ,B在 次前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和板 的支持力对B做的功的代数 和等于多少?

第二版_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后答案

第二版_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后答案
16
第一章习题课
[解] 矩形截面的水力直径为
dH
2ab 2× 1× 2 4 = = mm = mm a +b 1+ 2 3
l dH 120 = = 90 >> 4, 4/3
长度与水力直径之比为 故可视为细长孔。 故可视为细长孔。
根据流经细长孔液流的流量公式,由液压缸左腔沿4 根据流经细长孔液流的流量公式,由液压缸左腔沿4条矩 形槽泄漏到右腔去的流量为
kT 1 1.4 × 293.16 T2 = = K = 357.8K p1 0.25 (k 1 ) 1 + (1.4 1 ) 1+ p2 0.68
23
第一章习题课

t 2 = (357.8 273.16
)° C
= 84.6 ° C
按等容过程计算降至室温后罐内空气压力为
T3 293.16 p3 = p2 = 0.68 × MPa = 0.56MPa T2 357.8
8
第一章习题课
[解] 取1、2两截面列伯努力方程有
2 2 pa α 1υ1 p α 2υ2 + = + H + + hw ρg 2g ρg 2g
流速 雷诺数 层流有
q 4q 4 × 150 × 10 3 /60 υ= = × m/s = 0.885m/s 2 2 A πd π × 0.06
υd 0.885 × 0.06 Re = = = 1562 (层流) 层流) 6 ν 34 × 10
pA + ρAgzA = pB + ρB gzB + ρ汞gh
6
第一章习题课
p = pA pB
= g(ρB z B + ρ汞h ρA z A )Pa = 9.8 × (1200 × 0.18 + 13600 × 0.06 900 × 0.2)Pa = 8350Pa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植物的类群 第二节 种子植物(习题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植物的类群 第二节 种子植物(习题课件)

(2)菜豆种子的两个豆瓣是 子叶 ,作用是 储存营养物 ⁠ 质。 ⁠
(3)⑤步骤中将玉米种子剖开时应沿着图中 a (填字母)线进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⑥步骤中滴加的染液为 碘液 ,玉米种子中被该染液染 成蓝色的部分是 胚乳 。

(5)像玉米种子这样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属于 单子叶 ⁠ 植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 B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C.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于藻类,其判断依据是 甲无根、茎、叶的分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他在树下的潮湿处发现了许多矮小的植物乙,他想探究乙 植株矮小的原因,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A组将整 株乙浸没在滴加红墨水的水中,B组只将“根”浸入滴加 红墨水的水中,2小时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A组植株全株 变红,B组植株只有“根部”变红。
6. 关于种子和孢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孢子只是一个细胞,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B. 种子比孢子的寿命长 C. 孢子比种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D. 孢子只有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而种子在比 较干旱的环境中也可以萌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此他得出结论:植物乙没有 输导 组 织,因此无法运输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习题课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习题课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返回导航
2.若某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ⅢB族
B.该元素原子价层电子数为2
C.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N层共有8个电子 解析:该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d15s2,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ⅢB族,
第ⅠA族元素,也可能为副族元素,如铬元素、铜元素。
3.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n-1)dxnsy的元素的族序数一定为
(x+y)吗?
提示:不一定。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n-1)dxnsy的元素的
族序数可能为x+y(x+y≤7),也可能为第Ⅷ族(10≥x+y>7),还
可能为y(x=10)。
返回导航
V。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
(2)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什么? 提示: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B族。 (3)按核外电子排布划分,该元素属于哪个区? 提示:该元素属于d区。
返回导航
2.基态原子的N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ⅠA 族元素
吗?
提示:不一定。基态原子的N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
B.f区指的是镧系和锕系,镧系和锕系在第六、七周期的第ⅢB 族,第五周期不含有f区
元素,故B说法错误;
C.d区和ds区均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C说法正确;
D.s区的价层电子排布为ns1~2,s区所有元素原子的p能级电子均为全满或全空状态,故
D说法正确。
返回导航
12345
2.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习题课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习题课
dv at c 1 2 ds dt s bt ct v b ct 2 2 ( b ct ) v 2 dt an R R R b 当at=an求得 t c c
质点运动学
30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一章习题课
9 一质点在半径为0.10m的圆周上运动,设t=0时 质点位于x轴上,其角速度为ω=12t2。试求
质点运动学
23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一章习题课 5 一小轿车作直线运动,刹车时速度为v0,刹车 后其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而反向,即a=-kv,k 为正常量。
试求
(1)刹车后轿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2)刹车后轿车最多能行多远?
解:
dv 1 kt 由 a kv kv dv kdt v Ce (1) dt v
(3) v R 25 1 25m s
1
a R m s 2
质点运动学
29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一章习题课 8 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质点所经过的弧 长与时间的关系为s=bt+ct2/2,其中b,c为常量, 且Rc>b2。 求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大小相等之前所经历的 时间 解:
答案:B
质点运动学
4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一章习题课
4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 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 以匀速率v0 收绳,绳不伸长且湖水静止,小船的速率 为v,则小船作( )
质点运动学
5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一章习题课
v0 (A) 匀加速运动, v cos
(B) 匀减速运动,
第一章习题课

人教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排列组合习题课》

人教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排列组合习题课》

一、基础题
• 本部分题目限时回答,到时间 之前由答题员将本组答案写在 题板上,到时间不答的不得分, 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每题 10分。小组讨论后不再讲授。
1、 8名同学争夺3项冠军,获得冠 军的可能性有多少种?
• 8名同学争夺3项冠军,获得冠 军的可能性有多少种?
【解析】:重复排列求幂法(住店法) 。
同室4人各写一张贺卡,先集中起来,然后 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年卡,则4 张贺年卡不同的分配方式有多少种?
标号排位树状图
6、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 丙各需一人承担,从10人中选出4人承担 这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多少种?
• 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丙 各需一人承担,从10人中选出4人承担这 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多少种?
• 马路上有编号为1,2,3…,9的九只路灯,现 要关掉其中的三盏,但不能关掉相邻的二盏或 三盏,也不能关掉两端的两盏,求满足条件的 关灯方案有多少种?
• 相离问题插空法 (屁股上绑着的凳子!)
• 把此问题当作一个排队模型,在6盏亮灯的5个
空隙中插入3盏不亮的灯共有 满足条件的关灯方案有10种.
C53
课程名称:排列组合习题课 学 科: 数学 年 级:高二 上/下册: 选修2-3第一章第2节 版 本:人教A版
排列组合智力快车
学习目标
• 1、加深对排列组合技巧的理解,会选择 合适的方法应用在题目中。
• 2、激发兴趣,领会知识来自于平时的积 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Βιβλιοθήκη 3、培养全体同学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种方法,所以
4、停车场划出一排10个停车位置,今 有6辆车需要停放.要求空车位置连在 一起,不同的停车方法有多少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课二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场线、等势面和运动轨迹的综合[精典示例][例1] 如图1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图1A.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C.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解析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与速度、合外力的关系可知,带电粒子在R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沿电场线向右。

假设粒子从Q向P运动,则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假设粒子从P向Q运动,则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速度减小,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由于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只有动能与电势能之间相互转化,则带电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故C项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E=ma,又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得出Q、R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E R>E Q,则带电粒子在R、Q两点处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R>a Q,故D项错误。

答案 A(1)已知等势面的形状分布,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相互垂直可以绘制电场线。

(2)由电场线和等差等势面的疏密,可以比较不同点的场强大小,电场线或等势面密集处,场强较大。

(3)根据电荷的运动轨迹可以判断电荷受力方向和做功的正负,从而判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注意电场力与电场线相切,且指向运动轨迹的凹侧。

[针对训练1] 如图2,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图2A.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D.a b>a c>a a,v a>v c>v b解析由库仑定律F=kq1q2r2可知,粒子在a、b、c三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关系为F b>F c>F a,由a=Fm,可知a b>a c>a a。

根据粒子的轨迹可知,粒子Q与场源电荷P的电性相同,二者之间存在斥力,由c→b→a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且W ba>|W cb|,结合动能定理可知,v a>v c>v b,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电场中φ-x图像的应用[精典示例][例2] (多选)(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期中)某静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与x轴重合,其电势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

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点电荷,该负点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在-x0~x0区间内()图3A.该静电场是匀强电场B.该静电场是非匀强电场C.负点电荷将沿x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不变D.负点电荷将沿x轴负方向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解析由题中图像知,电势φ沿x轴正向均匀升高,沿x轴负向均匀降低,故电知,E 场线方向向左,沿x轴负向,且为匀强电场,A正确,B错误;由a=Eqm不变,a一定不变,D错误;负点电荷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即沿x轴正向,故C正确。

答案AC解答图像类问题的关键解答图像类问题时,往往要从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上突破,在φ-x图像中,图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E,同时图线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针对训练2] (多选)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4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4A.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D.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解析由x1处电势为零可知,两点电荷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A正确;在φ-x 图像中,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则x1处的电场强度不为零,B错误;且有x1到x2电场强度逐渐减小,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D错误;由E p=qφ可知,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的电势能低,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C正确。

答案AC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电势能的综合[精典示例][例3] 如图5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绝缘直杆AC与半径为R的圆周交于B、C两点,在圆心处有一固定的正点电荷,B点为AC的中点,C点位于圆周的最低点。

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套在杆上的带负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点距过C点的水平面的竖直高度为3R,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gR。

求:图5(1)小球滑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2)若以C点作为参考点(零电势点),试确定A点的电势。

解析(1)因为B、C两点电势相等,故小球从B到C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

由几何关系可得BC的竖直高度h BC=32R根据动能定理有mg·32R=12mv2C-12mv2B解得v C=7gR。

(2)小球从A到C,重力做正功,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由动能定理有mg·3R+W电=12mv 2C,又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电=E p A-E p C=-qφA-(-qφC)。

又因为φC=0,可得φA=-mgR 2q。

答案(1)7gR(2)-mgR 2q静电力做功的四种求法[、b 间的距离与b、c间的距离相等。

在O点处有固定点电荷。

已知b点电势高于c 点电势。

若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先从c点运动到b点,再从b点运动到a点,则()图6A.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相等B.前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后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C.前一过程中,粒子电势能不断减小D.后一过程中,粒子动能不断减小解析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表明O点处的点电荷带正电,场强方向沿abc方向。

带负电的粒子从c向a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由于ab=bc,且越靠近点电荷,场强E越大,所以由U=Ed可知U ab>U bc,再根据电场力做功W=qU可知W cb<W ba,A、B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粒子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C正确,D错误。

答案 C1.(电场线、等势线和运动轨迹)(多选)如图7所示,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图7A.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B.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D.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解析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故选项A正确,B错误;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同一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故选项C错误;粒子从M点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AD2.(φ-x图像的理解)(多选)某静电场沿x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8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A.在O~x1之间不存在沿x正方向的电场B.在O~x1之间存在着沿x正方向的匀强电场C.在x1~x2之间存在着沿x正方向的匀强电场D.在x1~x2之间存在着沿x正方向的非匀强电场解析由E=U ABd和U AB=φA-φB可知E=φA-φBd,所以φ-x图像中图线的斜率或切线斜率表示该位置的电场强度E,故选项A、C正确。

答案AC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电势能的综合)如图9所示,匀强电场的场强E=30 000 V/m,A、B两点相距0.2 m,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的夹角是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A.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U=1 500 VB.若取A点的电势φA=0,则B点的电势φB=-3 000 VC.电荷量q=+2×10-4 C的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增加0.6 JD.电荷量q=-2×10-4 C的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0.6 J解析U AB=Ed AB cos 60°=3 000 V,A错误;由U AB=φA-φB得φB=φA-U AB=-3 000 V,B正确;电荷量q=2×10-4 C的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W =qEd AB cos α=0.6 J,故电势能减少0.6 J,C错误;q=-2×10-4C的电荷从A 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D错误。

答案 B4.(能量守恒的应用)(2019·上海崇明区高二期末)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油滴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沿虚线所示的运动轨迹从a运动到b。

若此带电油滴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为E1,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为E2,则E1、E2的变化情况是()图10A.E1增加,E2增加B.E1增加,E2减小C.E1不变,E2减小D.E1不变,E2不变解析根据轨迹可知,粒子带负电,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大于重力,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所以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E2减少,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所以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E1增加,B正确。

答案 B基础过关1.(多选)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1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运动到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A.粒子必定带正电B.由于M点没有电场线,粒子在M点不受静电力的作用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解析根据粒子运动轨迹弯曲的情况,可以确定粒子受静电力的方向沿电场线方向,故此粒子带正电,选项A正确;电场线是人为画出的,没有电场线的地方,不一定没有电场,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粒子受到的静电力就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也越大,故此粒子在N点的加速度大,选项B错误,C正确;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静电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得此粒子在N点的动能大,故选项D正确。

答案ACD2.(多选)若在某电场中将5.0×10-8C的电荷由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6.0×10-3 J,则()A.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1.2×105 VB.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3.0×10-10 VC.若在A、B两点间移动2.5×10-8 C的电荷,则静电力做功3.0×10-3 JD.若在A、B两点间移动1.0×10-7 C的电荷,则静电力做功3.0×10-17 J解析由公式W=qU可得,电势差U=W1q1=6.0×10-35.0×10-8V=1.2×105 V,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若移动2.5×10-8C的电荷,静电力做功W2=q2U=2.5×10-8×1.2×105 J=3.0×10-3 J,选项C正确;若移动1.0×10-7 C的电荷,静电力做功W3=q3U=1.0×10-7×1.2×105 J=1.2×10-2 J,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