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历次大提速回顾
中国铁路提速(推荐)

中国铁路提速(推荐)第一篇:中国铁路提速(推荐)中国铁路提速历程第1次大提速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1次大面积提速。
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
全路客车平均旅行速度由时速48公里提高到时速55公里。
第2次大提速1998年10月1日,以京沪、京广、京哈三大干线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列车速度。
最高运行时速达140公里至160公里,非重点提速区段快速列车运行时速达120公里,广深线采用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其他线路具备提速的区段列车运行速度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全路客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55.16公里。
时速140公里的线路由239公里增加到1454公里,时速160公里的线路由268公里增加到445公里。
第3次大提速2000年10月21日,全国铁路实行第3次大提速。
这次提速线路除京九线为南北纵向外,陇海、兰新、浙赣线均为东西横向。
全国铁路提速线路延展至1万公里,初步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两纵四横”提速网络。
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60.3公里。
第4次大提速2001年10月21日,全国铁路实行第4次大面积提速。
提速重点区段为京九线、武昌-成都、京广线南段、浙赣线和哈大线。
经过此次提速后,中国铁路提速网络进一步完善,铁路提速延展里程达到1.3万公里,使提速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
第5次大提速2004年4月18日,京沪、京广、京哈等干线部分地段线路基础达到时速200公里。
直达特快列车在京广、京沪等繁忙干线以时速160公里的速度长距离运行。
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时速65.7公里,直达特快列车旅行时速129.2公里,特快列车旅行时速92.8公里。
全路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线路里程达1.65万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达7700公里,时速200公里的线路里程达1960公里。
中国铁路成就

这条铁路对褐煤外运,解决 东北、内蒙地区能源不足,促进 沿线经济发展和巩固国防具有重 要意义。通霍线,主要国有铁路 干线之一。在自治区通辽市境内。 由通辽至霍林河,全长417.2公 里。1977年12月开工兴建。1984 年9月全线通车。途经通辽市和兴 安盟的3旗1县1市。线路为I级煤 炭支线,半自动闭塞,年输送能 力300万吨。
南疆铁路——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冰山”的铁路。南 疆铁路经过最低的陆地之一 的吐鲁番盆地,进入天山山 区,一处奇热,一处奇冷。
南昆铁路——风景最美最险峻的干线。
青藏铁路格拉段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 运营,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 1142公里,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 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 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 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 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全 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1] 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 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 弱三大难题。
大瑶山隧道是中国已通车的 最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 其长度在世界铁路隧道中列 第10位。 长118公里的武广客运专 线韶关段是全线控制性 工程最多、难度最大的 路段,也是我国设计时 速350公里以上铁路客运 专线最长的山岭双线隧 道。
世界将为中国上海的磁浮列 车工程震动,“磁浮速度” 将改写人类地面出行的新速 度,世界交通发展史也将掀 开瓦特发明蒸汽机和莱特兄 弟发明飞机以来的又一崭新 一页。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 界上第一段投入商业运行的 高速磁悬浮列车,设计最高 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 仅次于飞机的飞行时速。
新中国修建的第 一条铁路是成渝 铁路。 1952年
中国铁路大提速回顾

列车 ( 一站直达特快 ) 快速列车和普通列车 ( 含 、 含普通快
车和慢车 ) 。 这 次提 速 后 ,与速 度 相 对 应 的票 价 档 次 仍 然维 持原 来
车 、 速列 车 和特 快 列 车 。 然各 类 旅 客列 车 在速 度 上 均有 快 虽
进行了调研 。提速前夕 ,铁道部又派出职工培训检查组 , 分 赴上海等 1个开行2 0k h 0 0 m/ 动车组的铁 路局进行平推
式检 查 。
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执行的仍然是 19 年确定的票价。 95
北京 、济南、武汉、郑州、西安 、南 昌、上海 、广铁 ( 集 团) 司 1 个开行 2 0k h 公 0 0 m/ 动车组的铁路局 ( 公司)共
计 举 办 各 类培 训班 51 0 期 , 训 5 . 万 人 次 。各 铁 路 0 余 培 48 局 ( 司 )目前 已经基 本 完成 培 训 任 务 , 分 铁 路 局 的 个 公 部
重 点 ,进 一 步扩 大 了提 迷 范围 ,提 高 了列 车速度 ,优 化 了运
输 产品 结构和 运 力资源 配置 。
史性 突破 。在京广 、京 沪、京哈 三 大干 线 , 速列车 最 高运行 提 上运行的旅客列车速度 也有 了 同程度 的提 高。 国铁路旅客列 不 全
车 旅 行 速 度 由 19 年 图 的 时速 4 . m 3 9 8 1 ,提 高到 时速 5 . m, k 4 9k
满 足 “ .8 4 1 ”提 速 调 图 的 人 员 准备 要 求 。
我国铁路的发展概括(

我国铁路的发展概括摘要:铁路行业的发展历经很长的时间,我国铁路在原有国情下,经过重重障碍,也渐渐发展起来。
我国铁路发展主要分为几个时期:开创时期;帝国主义争夺路权时期,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式时期;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铁路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将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简要谈论和分析我国铁路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式。
关键词:铁路;铁路发展;铁路概括;铁路现状;铁路展望1.我国铁路历史发展回顾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著书介绍了铁路知识,并提出了发展铁路运输的简易。
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沿伸向内地,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约0.5Km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中国铁路始建于1876年,迄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1)开创时期(1876-1893)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谋擅自唉中国的土地上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从上海到吴淞镇止,长145Km,轨距762mm,轨重每米13kg。
于1877年10月拆除。
(2)帝国主义夺权,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割地赔款,国力大损。
英、俄、日、法、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强取中国的铁路权益,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袁世凯子1912年宣布“统一路政”,解散了各省商办铁路公司,把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用以抵借外债,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高潮。
中国铁路提速

中国铁路提速改造历程中国铁路第一次提速1997年4月1日我国铁路第一次提速,主要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进行,开行9对快速旅客列车。
时速超过120km/h的路线延长为1398km,其中有588 km线路开行140 km/h快速旅客列车。
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旅行时速由1993年的时速48.1km/h,提高到时速54.9km/h;首次开行了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
中国铁路第二次提速1998年10月1日我国铁路第二次提速,重点还是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和北京至哈尔滨三大铁路干线,开行快速旅客列车增加到39对。
时速超过120km/h的路线延长为6449km,时速超过140km/h的路线延长为3522km,时速超过160km/h的路线延长为1104km。
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到55.2km/h,首次开行了行包专列和旅游热线直达列车。
中国铁路第三次提速2000年10月21日我国铁路第三次提速,提速范围扩大到了陇海、兰新、京九、浙赣等繁忙干线,北京至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开行了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
共开行“T”字头特快旅客列车49对,“K”字头快速旅客列车39对,开始了全路全面提速。
时速超过120km/h的路线延长为9581km,时速超过140km/h的路线延长为6458km,时速超过160km/h的路线为1104km。
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到60.3km/h。
中国铁路第四次提速2001年10月21日我国铁路第四次提速,主要范围是京九线、武昌—成都、哈大线、浙赣线、京广线南段。
开行“T”字头特快旅客列车和“K”字头快速旅客列车共98对,实现了全路全面提速。
时速超过120km/h的路线延长为13166km,时速超过140km/h的路线延长为9779km,时速超过160km/h的路线为1104km。
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到61.6km/h。
中国铁路第五次提速2004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五次提速,在京沪、京广、京哈等铁路干线。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史及概况 PPT课件

高铁概况
中国高速铁路
• 遂渝线
•
遂渝线是进行无碴轨道等高速铁路技术的试验线。
• 遂渝高速铁路为国家一级干线,全长128公里,起于四 川省遂宁市,途经潼南、合川到重庆,设计时速高达200 公里/小时。
•
遂渝线有我国首条成区段无砟轨道试验段。2004年9
月,该试验段在铁道部的主持下修建,经过近28个月建
•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实施, 既有线建成时速200公里及 以上提速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003公里,为加快推进我国铁路 快速客运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铁概况
中国高速铁路
二、预备阶段 广深准高速铁路
• 广深准高速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的萌芽。
• 1994年10月20日,全长147公里的广(州)深(圳)准高速 铁路,圆满结束了为时1个月的第一阶段行车试验,列 车最高时速达到 174公里,超过设计时速14公里。投入 运营后,其旅客列车速度最大达到160km/h。
,开通伊始的列车速度即可达到160公里/小时以上,设计
速度为200公里/小时,基础设施预留提速至250公里/小时
(甚至更高)的条件,其中有66.8公里的试验段,设计时
速要达到300公里。
•
中国自行研制的动车组“先锋”及“中华之星”曾于
2002年在该线进行高速测试,其最高时速分别达292及
321.5公里。
。 • 全面提高客货列车运行速度。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础
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提速网络总里程16500多公里, 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7700多公里。全路旅客列 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5.7公里,直达特快列车时速 119.2公里。 • 精心打造客货运输新产品。客运方面,新增开了19对直达 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60公里,途中一站不停 ,点到点运输;直达特快列车采用追踪连发方式,安排在客 流量较大的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始发、终到。货运方面 ,新增开三对特快行政专列,两队对快速行政专列,增加固 定车底的冷藏快运专列和集装箱快运专列。 • 千方百计扩充运输能力。安排旅客列车1172对,客车总标 记定员达到242万座,货物列车15340对,主要干线列车密 度进一步增大,重载运输加快发展。 • 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还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大范围 调整了运输生产力布局。
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

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建国六十周年以来,中国的交通,环境和文化都有了大大的提高,铁路的提速,更是让人吃惊。
1997年4月1日零时,铁路第一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拉开了铁路提速的序幕。
这次提速,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提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了140公里,三大干线上运行的其他旅客列车和其他线路上运行的旅客列车速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旅行速度由1993年图的时速48.1公里,提高到时速54.9公里,增加了6.8公里。
首次开行了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
全国铁路以沈阳、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公里、旅行速度在时速90公里以上的40对快速列车;同时,开行了78列夕发朝至列车,被旅客赞誉为“移动宾馆”。
1998年10月1日零时,中国铁路第二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开始实施。
提速线路进一步延长,列车速度进一步提高。
快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了时速160公里,非提速区段快速列车最高速度达到了时速120公里。
京九、浙赣、侯月、宝中、南昆线和兰新线武威至乌鲁木齐段列车运行速度也有一定幅度提高。
旅客列车旅行速度和技术速度与1997年相比,也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直通快速、特快客车平均时速达到71.6公里,提高了4.5公里。
2000年10月21日零时,中国铁路第三次大面积提速,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又提高了5.1公里,达到60.3公里。
2001年10月21日零时,铁路提速延展里程达到13000公里。
2004年4月18日零时实施的第五次大面积提速,部分地段时速达200公里,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65.7公里,比2001年提高了4.3公里.第六次大提速后,最高时速达250公里,全路旅客列车速度普遍有较大提高,主要城市间旅行时间总体压缩了20%—30%中国铁路的发展真是惊人啊!。
高铁提速发展历程

高铁提速发展历程高铁是一种以高度为特点的现代化铁路交通工具,它具有速度快、运行平稳、高效安全的优势。
自20世纪初以来,高铁发展经历了许多变迁和突破,实现了从初步提速到全面提速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北京至天津铁路。
这条铁路的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铁路之一。
此后,我国相继建设了多条高速铁路,如成都至重庆、广州至珠海等,初步形成了高铁网络。
然而,这些高铁线路的速度并不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1997年,我国启动了京沪高铁的建设,这条铁路的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是我国首条全面提速的高铁线路。
京沪高铁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高铁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后,我国高铁技术逐步成熟,开始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2007年,我国成功研制出自主品牌的高速列车——“复兴号”。
这款列车采用了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能够以时速350公里的速度行驶。
复兴号的问世,大大提升了我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高铁的一大亮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我国高铁的速度也不断提高。
2010年,沈阳至大连高铁开始运营,成为我国首条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铁路。
2014年,我国开通了时速达到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了传统铁路和高铁线路之间的无缝衔接。
2017年,我国高铁突破设计极速,实现了时速达到400公里的里程碑式突破。
如今,我国的高铁运行速度已经超过日本的“子弹列车”,成为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铁路系统。
高铁的提速发展离不开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
同时,我国高铁企业也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这些积极的措施和努力,为高铁的提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铁的提速发展不仅带来了运输效率的提升,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铁的运输能力大大提高,能够快速、便捷地连接各地,促进了人流、货流的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铁路历次大提速回顾
1、我国铁路历次大提速
第一次1997年4月1日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
第二次1998年10月1日全面提速最高运行时速达140—160公里非重点提速区段快速列车运行时速达120公里,广深线采纳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
第三次2000年10月21日京九、陇海、兰新、浙赣线东西大提速东西时空距离的缩短,为西部大开发进程提速
第四次2001年10月21日哈大线、京广线南段,条件较好的单线铁路汉丹线列车最高时速达140公里
第五次2004年4月18日京沪、京广、京哈等干线部分地段线路最高时速200公里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65.7公里/小时
第六次2007年4月18日大面积提速最高时速250公里既有线提速干线旅客列车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
火车提速后每秒可达60米,掀起风速14米/秒。
2、行人小心被“吸”进铁轨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由于列车速度越来越高,制动距离长,且在高速列车疾驰过程中强气流作用下,铁路路外事故的发生机率也相应会增大。
为确保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顺利实施,铁路部门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加大修筑防护设施的投入,以保障铁路沿线的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同时加强对铁路沿线开展护路防伤以及有关铁路提速方面情况的宣传,增强铁路沿线居民的自我防范和守法意识
铁路上发生事故,有别于其他交通事故,因为火车是沿着两条固定的轨道运行,不能避让行人。
随着铁路的一次次提速,列车速度越来越高。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以后,全国将有6003公里的延展运营里程铁路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每秒速度达到60米以上,而且制动距离长(均超过1000米以上),一旦发明铁路上有行人,即使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由于列车前进的巨大惯性,也特别难幸免撞人,势必造成人员伤亡。
全国铁路提速后,乱穿铁路面临的危险将被放大。
专家指出,时速达到200公里时,500米以外的列车只需9秒钟就能到达横穿铁路的行人面前。
此外,时速200公里的列车通过时,在铁路边掀起的风速值将大于14米/秒,超过人站立所能承受的风速值,铁路边的行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因此被吸进铁道。
因此铁路沿线的居民要提高自我防范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爱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