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带《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宣贯分解
儿童安全座椅国家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出行工具。
然而,由于儿童安全意识不足,以及部分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识不足,导致儿童交通事故伤亡事件频发。
为了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安全座椅的研发和推广,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国家规定,以期为广大家长提供参考。
二、儿童安全座椅的定义和作用1. 定义儿童安全座椅是指专为12岁以下儿童设计的,具有固定装置和必要安全保护功能的座椅。
它能够为儿童提供适当的保护,减少在交通事故中的伤害。
2. 作用(1)保护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安全;(2)防止儿童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受伤;(3)避免儿童在车内发生意外伤害;(4)培养儿童良好的乘车习惯。
三、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国家规定1. 标准制定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国家标准为GB 2783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
该标准规定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 类型我国儿童安全座椅分为以下几类:(1)婴儿提篮式安全座椅;(2)婴儿面向后式安全座椅;(3)儿童面向后式安全座椅;(4)儿童面向前式安全座椅;(5)增高垫。
3. 技术要求(1)材料:儿童安全座椅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冲击性、抗拉强度和耐热性。
(2)结构:儿童安全座椅的结构应合理,各部件连接牢固,便于安装和调整。
(3)固定装置:儿童安全座椅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带固定装置,且安全带应符合GB 15700的规定。
(4)安全性能:儿童安全座椅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害。
4.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标志:儿童安全座椅应标注有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信息。
(2)包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包装应结实、耐用,便于运输和储存。
(3)运输:儿童安全座椅的运输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安全。
汽车安全带敏感组件异响优化方法研究

为探寻汽车安全带敏感组件的异响优化方法,通过调查不同种类的车辆定义,了解M1类 汽车对安全带敏感组件的法规要求,并基于某整车项目开发过程,介绍了导致安全带敏感组件异响的各种动态路况。
试验和实践表明:通过调整安全带安装位置、增加damper arm 、粘贴 隔声材料这三种方法对各种动态路况下的安全带敏感组件异响优化改善效果明显。
□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张娜娜王心国于新生汽车安全带敏感组件异响优化方法研究刖吕世界上各国、各地区对于道路车辆的分类与 定义标准不尽相同,但是标准总体架构大致相同, GB/T15089- 2001《机动车辆与挂车分类》对于 M1类车辆定义如下:包括驾驶人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同时,最大总质量不 超过3 500 kg 的Ml 类车辆,也可以称为轻型汽车。
由此可见,日常家用轿车就属于这一范畴。
GB14166-2013《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 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中对各类车辆应配备何种安全带与卷收器,附录N 中有明确规定(表1 )。
其中,对于M1类车 辆,前向乘坐位置对于安全带型号的最低要求是Ar4m,见表"I 描述,即M1类车辆前向乘坐位置 应当最低配备复合敏感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的三点式 安全带。
复合敏感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的工作特点是:触 发安全带锁止器工作的信号可以是车感锁止机构(车体变化加速度、车体倾斜的角度),可以是带感 锁止机构(织带拉出的加速度),也可以是二者复 合触发而锁止。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卷收器总成结表1安全带与卷收器的最低要求A :三点式安全带(腰带和肩带)月,两点式安全带(腰带); r :卷收器;m ,复合敏感紧急锁止式卷收器;3;自动锁 止式卷收器;4:紧急锁止卷收器;N :较高响应阈值车辆类型前向乘坐位置后向乘坐位置外侧乘坐位置中间乘坐位置前排非前排前排非前排M1Ar4mAr4 mAr4 mAr4 mB 、Br3、Br4m构中必须配备敏感组件(敏感球、敏感座、敏感爪), 如图1所示,可以检测车辆加速度、织带被抽出加 速度、车辆行驶状态等,实现车感、带感、角感功能。
国家对安全带的强制要求GB1465

国家对安全带的强制要求GB1465汽车整车和安全带认证依据标准GB14166-2022《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ISOFIX儿童约束系统》和GB 14167-2022《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下称“新版标准”)已于2021年5月7日发布,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相应的旧版标准GB14166-2003和GB 14167-2006。
现将汽车产品认证执行新版标准的有关要求明确如下:新申请认证的汽车和汽车安全带产品自2022年1月1日起需按照GB14166-2013和GB14167-2013标准要求进行认证。
"对于2022年1月1日前已获证的上述产品,认证委托人应在2022年1月1日前,依据相应新版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换版工作。
换版要求如下:变更申请时,认证委托人应按新版标准要求申报技术参数或提交产品描述,以及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所有机械部件未使用聚酰胺6材料的声明。
汽车产品需按照GB14166-2022第6章和GB14167-2022的要求进行检查或检测。
对于带有减力装置的安全带或约束系统,根据差异情况需补做差异试验,试验项目为GB14166-2022的C1.6.1.1条要求的内容,试验结果应符合GB14166-2013第4.4.1.3(或4.4.1.4或4.4.1.5)条中的要求。
对于带有预紧装置的安全带或约束系统,我中心在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每工厂至少选取一个型号产品补做差异试验,试验项目和判定按上条要求。
除上述产品外的其他安全带或约束系统,换版时无需补做差异试验。
旧版标准认证证书转换工作应于2022年1月1日前完成,逾期未完成证书转换工作或未转换为已停产车型维修部件证书的,暂停旧版标准认证证书;2022年4月1日前仍未完成证书转换工作的,撤销旧版标准认证证书。
各相关指定实验室应尽快向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和我中心上报所具备新版标准检测能力的情况,并应及时将通过新版标准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认可的情况上报备案。
浅谈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

浅谈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作者:许平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儿童虽然不是交通事故的主体,但他们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
我国即将颁布儿童约束系统强制测试法规,国内工业界也广泛开展了儿童约束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儿童乘坐在汽车后座并使用合适的儿童约束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致命和损伤风险。
关键词:儿童乘员伤害;法规;儿童约束系统;儿童乘员保护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一、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和问题近期媒体报道的几起严重校车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是我们在日常的儿童乘员安全保障系统方面却常常被忽略。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普及使用,汽车碰撞事故中儿童的伤亡也大量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调查数据,有49736名0~4岁的婴幼儿在交通事故中伤亡,同时有130835名5~14岁的儿童在交通事故当中伤亡。
交通事故对5~14岁儿童的伤害已经排在儿童各种伤害中的第二位,仅次于传播性疾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02年在10起交通事故当中就有1起涉及儿童。
而在我国,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12岁以下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为4167人,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67%。
其中,车内死亡为683人,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6.4%。
据悉,我国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二、儿童乘员安全保护研究现状面对日益严峻的儿童在汽车事故中的伤亡情况,世界汽车大国相继开发出汽车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并以法规的形式,在它的碰撞安全性能试验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使儿童乘员在车辆碰撞事故发生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特别是对于儿童乘员正面碰撞安全方面的研究,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从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而我国的该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数据表明,使用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简称CRS),能够有效地降低儿童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国家新标准

⼉童汽车安全座椅国家新标准 世界各国对⼉童安全座椅都有标准要求,我们国家如今也是有专门的标准来定义。
下⾯就由⼩编为你整理推荐⼉童汽车安全座椅国家新标准,希望你满意。
⼉童汽车安全座椅国家标准 1、GB27887-2011《机动车⼉童乘员⽤约束系统》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童乘员⽤约束系统术语、定义,在车辆上的安装及固定的要求,约束系统的结构,还有对约束系统总成及其组成部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法。
包括⼉童安全座椅的性能如抗腐蚀性能、吸能性能、抗翻转性能、动态试验、耐候性能等⽅⾯的规定。
该标准包括对⼉童安全座椅本⾝的技术要求和所有在售车辆必须强制安装ISOFIX锚固系统装置等强制性要求。
2、⼉童汽车安全座椅3C认证标准 2015年9⽉1⽇起,国家质检总局对⼉童安全座椅实施强制认证,未获得3C(CCC)认证的产品,将不得出⼚、销售、进⼝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
所谓3C认证,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缩写CCC,是为保护消费者⼈⾝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童安全座椅的3C认证主要包括:静态试验、动态试验、燃烧试验、毒性试验这四个⽅⾯。
只有4个标准都达标,才能拿到3C认证证书。
⼉童汽车安全座椅的知识 1、使⽤安全座椅能⼤⼤降低交通事故率。
发达国家普遍⽴法强制使⽤安全座椅,欧洲安全座椅的使⽤率达到95%。
车内正确安装⼉童座椅,在碰撞事故中,能够⼤⼤降低事故死亡率。
在遭到正⾯及侧⾯的撞击时,为⼉童提供⽀撑⼒及保护,将冲击⼒分散释放,保护颈部、头部等重点部位,避免受到致命伤害,极⼤的降低了意外事故中⼉童的伤亡率。
但令⼈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安全座椅对他们的孩⼦有多重要,希望有车⼀族以及即将购车⽗母必须配置⼉童安全座椅。
2、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原则上,考量到1岁以下或体重10公⽄以下婴⼉的脊椎和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应乘坐婴⼉⽤卧床或后向式安全座椅,以减少婴⼉摇晃症候群的伤害。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安装固定点-2023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技术要求 (7)5试验方法 (14)6标准实施日期 (18)附录A(规范性)ISOFIX固定点系统及ISOFIX上拉带固定点 (19)附录B(规范性)固定点最低数量和下固定点位置 (30)附录C(规范性)有效固定点的位置 (31)附录D(规范性)人体模块示意图 (33)附录E(规范性)动态试验——静态试验的替代试验 (35)附录F(规范性)假人规格 (37)附录G(规范性)i-Size乘坐位置 (38)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安装固定点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儿童约束系统安装固定点的位置、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安装了前向、后向或侧向座椅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的M和N类车辆。
本文件适用于安装了用于儿童约束系统的ISOFIX固定点系统及其上拉带固定点的M类车辆,以及安1装了ISOFIX固定点系统的其它类车辆。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i-Size乘坐位置的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551-2014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11552-2009乘用车内部凸出物GB13057-2003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14166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27887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GB13094-201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ISO6487-2002道路车辆碰撞试验中的测量技术设备(Road vehicles—Measurement techniques in impact tests—Instrumentation)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车辆类型vehicle type与安全带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ISOFIX上拉带固定点相连接的车辆或座椅构件的尺寸、外形和材料等方面以及进行i-Size乘坐位置静态试验的车辆地板强度等方面无差异的一类机动车辆。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编制说明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GB 14166-2013《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属于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中被动安全领域乘员保护项。
标准于2013年5月7日发布、2014年1月1日实施,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的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以及推动该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安全带总成、儿童约束系统、安全带提醒装置等新技术的出现,最新版UNR16 的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有较大调整和补充。
GB14166 —2013现有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滞后于当前新技术的发展要求,这种局面不利于汽车安全带和儿童约束系统产品新技术的采用和检测认证工作的开展,不能满足当前国家汽车被动安全领域的总体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行的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保护标准进行重新修订,从而使该标准更加适应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该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纳入汽车车身领域“十三•五”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体系编号为QC-101-203-318-402-502-004o2020年7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GB14166《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201959-Q-339],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东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
(二)主要工作过程1.GB14166-XXXX《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预研工作(1)从2015年开始车身分技术委员会和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不断收到整车企业和安全带企业要求修订GB14166的呼声和建议。
2015年5月襄阳中心作为原第一起草单位向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通报行业情况,并成立GB14166标准研究团队,开展UN R16修订内容的翻译工作,开展后排安全带动态试验技术和试验方法、安全带织带敏感指标等内容的技术研究工作,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天合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高田(±海)汽配制造有限公司等安全带企业多次开展技术交流。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

II. Vehicles Equipped With Safety-Belts, Restraint Systems,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and ISOFIX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发布
(送审稿)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14166—××××
目次
前 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定义 ............................................................................ 1
2.安装有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的车辆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Safety-Belts, Restraint Systems,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ISOFIX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for Occupants Of Power-Driven Vehicl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4自锁式卷收器
自锁式卷收器在卷收器锁止相邻位置之间的移动量不 得超过30 mm; 如果卷收器是腰带的一部分,在假人和卷收器之间的 自由长度上测量时,织带的卷收力应不小于7N;如 果卷收器是肩带的一部分时,进行类似测量时,织带 的卷收力应不小于2N,且不大于7 N;腰带的卷收 力必须大于2.6N,肩带或连续带的卷收力必须在 1N~7N之间; 进行5 000次拉出回卷试验。然后,进行腐蚀试验和 粉尘试验,最后再进行5 000次拉出回卷试验。完成 上述试验后,卷收器应能正常工作,并满足规定的性 能要求。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二、标准制定过程
重庆召开的2007年度车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会 暨标准审查会上,提出修订意向。 2007年底至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了草案。 2008年4月北京标准研讨会上对修订内容进行了 介绍和研讨,会后形成送审稿。 2008年10月珠海标准审查会对送审稿进行了讨 论,收集了修改意见,会后形成报批稿 。 2009年~2010年GB14166、GB14167和 GB27887儿童约束标准协调、按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进行了格式上的修订。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3带扣 带扣的术语修改 将封闭环式带扣按钮更改为封闭式带扣 ,将非封闭环 式带扣按钮更改为非封闭式带扣 带扣开启面积 明确带扣开启面积测量方法。(标准4.2.2.2 ) 标准要求带扣开启力的测量方向是投影到垂直于按钮 最初运动方向 带扣按钮表面颜色 增加了设置红色警示灯的内容。(标准4.2.2.2 ) 如果乘员扣上安全带后警示灯熄灭,当乘员坐上座 椅时,允许在带扣的任何部位设置红色警示灯。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 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 国家标准宣贯会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XiangFan )
w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1 2 3 标准制定依据和任务来源 标准制定过程 标准内容说明 新增重点内容介绍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3安全带调节装置 全部调节装置应进行强度试验,在承受9800 N载荷后,不得出现断裂或脱开; 任何手动调节机构的操作力不得超过50 N ; 连接件应能承受14700 N载荷 ,安全带高度 调节器应能承受14700 N载荷 ,在规定载荷 作用下,不应破裂和脱开。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3 本标准与ECE R16主要差异 1)适用范围修改为M、N类车辆 2)增加了卷收力台架试验方法(本版的5.6.4.3) 3)删除了ECE R16中关于认证程序及认证标志的 内容 4)删除了ECE R16中的第15条“过渡规定” 5)儿童约束系统方面的定义,直接采用GB 2788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 中的相关内容。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1 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 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 Safety-belts, restraint systems,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and ISOFIX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for occupants of power-driven vehicles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1总则 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应满足:当正 确安装和由乘员正常使用时,其功能正常,并在 交通事故中降低对身体的伤害程度 。 安全带的织带应不易出现危险形状。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3带扣 无论车辆处于什么位置,即使带扣不受力,也 应保持锁止状态。不能存在偶然或用小于10 N的力打开带扣的可能性。 开启力施加表面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对于封闭式带扣: 面积不小于450mm2, 宽度不小于15mm; 对于非封环式带扣:面积不小于250mm2, 宽度不小于10mm; 带扣按钮表面应为红色,带扣其他部分不得呈 红色。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二、标准制定过程
为保证标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先进性,2012 年8月31日在北京做了最后一次修改。
修改了其中部分编辑性的错误和口语化的语句。 增补ECE R16法规发布了新的增补件内容。
当两个带扣合并成一个部件供两个总成共用时,将属于一 套总成的带扣部件插入属于另一套总成的配合部件(如果 使用时带扣可以采用该方法装配的话),也要进行强度和 开启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2 标准适用范围 1) 前向或后向座椅上安装了作为成年乘员独立装 备单独使用的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的M、N类车辆。 2) M、N类车辆前向或后向座椅上作为成年乘员独 立装备单独使用的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3) 安装了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 的M1和N1类车辆。 4) 装有安全带提醒装置的M1类车辆 。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由于聚酰胺6具有吸水变形的特性,所以所有 机械部件不应使用具有聚酰胺6这种特性的材料, 这种材料操作时很可能有不利影响。 这里的机械部件是指卷收器内的运动部件。如 锁舌上的覆盖层、导向件上的覆盖层、卷收器 上的导向口等零件可以使用 。 推荐:采用申报资料审查和后续工厂检查的方式。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图 1锁舌、导向件上的覆盖层
图 2 卷收器上的导向口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3带扣 带扣应能排除任何误操作的可能性,尤其应使带 扣不处于部分啮合的位置,开启带扣的方法应明 确,可能与佩戴者身体接触的带扣部件,在距接 触面不超过2.5 mm处的接触区面积不得小于2 000 mm2,宽度不得小于46 mm。对于全背 带式安全带带扣部分,如果带扣同佩戴者身体的 接触区域在2 000 mm2 ~4 000 mm2之间, 则认为满足要求。
全背带式安全带带扣可以在不是全部锁舌插入的情况下进 行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3带扣 带扣强度 带扣应进行强度试验,承受规定的负载时,带扣 不得断裂、严重变形或自行开启。 增加两个带扣合并成一个部件供两个总成共用的 部件带扣强度试验方法。(标准4.2.2.7 )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3带扣 带扣耐久试验 带扣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受5000次开闭循环; 带扣开启力不大于60N; 全背带式安全带的带扣试验方法。(标准 4.2.2.4 )
2012年10月10至11日在武汉进行了标准复审 会,对修改内容进行了行业内的意见征集和确认。 本标准的修订工作跨度较长,在标准制定过程中, 标准起草人与高田(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 限公司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 公司 、AUTOLIV(上海) 、丰田纺织(中国) 有限公司等对具体标准问题进行多轮次的研究和 讨论,再次表示感谢。
三、标准内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