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谈养生

合集下载

a【国医大师谈养生】李振华:养生不必刻意 保养元气至要

a【国医大师谈养生】李振华:养生不必刻意 保养元气至要

【国医大师谈养生】李振华:养生不必刻意保养元气至要国医大师李振华已九十高寿,虽然因为在给病人看病后不小心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只能躺在床上,但记者见到他时,李老依然精神饱满,面色红润,思维清晰,语言响亮。

“年龄大了,要处处小心,量力而行了。

”慈眉善目,爽朗笑声,自谦话语,不懈意志,尽显大师修德。

李振华常说,养生不必刻意,但保养元气至关重要。

元气先由父母所赐,还靠后天水谷精微滋养。

中医养生的核心是保养元气,元气盛则体健少病,既病也易康复。

李老说:“保养元气不难,就是调四时,宁情志,适动静,节饮食,益肾精。

”心底无私气血畅李老行医70多年,见过无数贫穷富贵、喜怒伤悲,所以看待世态炎凉、功名利禄自有一种超脱和淡定。

他胸襟开阔,遇事从容,宽容大度,和蔼平易,接触他的不论是高官名流,还是学生徒弟和病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温暖和宽宏。

前几年在门诊,他不顾高龄和腰痛认真为每个病人望舌切脉,精心开方,还耐心开导和鼓励病人,使许多重病怪病病人,放下心理负担。

卧病在床后,每天还有许多病人慕名找上门来,年事已高的李老从不拒绝,一天看四五个病人是常事。

李老骨折后高烧住在ICU,有个病人家属问护士看李老能否开药,护士生气地想把这人赶走。

李老听到后,喊住护士,听病人家属说了病情后开了处方。

护士把此事发在微信上,感动了许多人。

在病人眼里,李老是救命恩人,而李老确实在病人需要的时候忘却了自己的病痛,无私地给病人排忧解难,扶危济困。

他说:“为病人看病是我的职责,也是一种锻炼,既解除了病人病痛,也有益于脑,一举多得。

”李老对学生、徒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体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仁心仁术有大德的胸怀。

“生活中什么事都会遇到,都会有喜、怒、忧、思、悲、恐、惊。

” 李老说,只要加强修养,宽宏大量,不记恩怨,就能情志安宁,气血通畅,健康长寿。

爱好广泛手脑灵前几天,李老在徒弟们的协助下,背靠着床,为国医大师张学文行医六十年、八十寿辰题字。

端庄、大气、潇洒的字体,透出大师的书法功力。

国医大师吕仁和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吕仁和养生之道

34益 寿长寿林苑2018.07张光茫时间。

事后,有人对王老说:“你何必这样高风亮节?真是太傻了!”王老听了,只是淡然一笑。

王老在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期间,职工们有事都去找他。

一天深夜一点多,有个退休司机的爱人找到了他,说是老伴儿的心脏病犯了,如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

王老二话没说,立即为她联系医生,直到把患者送进医院;还有一次,王老在下班后竟然有7个人上门找他,其中既有工作上的事,也有私人的事。

此时的王丹阳成了王老的“接待秘书”,她安排他们坐下一一面谈,一直忙到深夜十二点多。

可贵的是,王老在离开研究院后,仍挂念着他们。

我妈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地在保护着我爸爸王老和王丹阳相识于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

几十年来,两人在事业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生活中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诚如王老所说“几十年来,无论是平淡无奇的日子,艰难受挫的岁月,还是在鲜花和荣誉簇拥的时候,妻子一直与我风雨同舟、同苦同乐,为我的成功费尽了自己的心力”。

王丹阳回国后在外地工作,调回北京后,她又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在运载火箭研究院改行搞科技信息研究。

凭着一股子钻劲,她掌握了俄、英、法、日等国语言,成为我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批研究员。

曾有人问她:“一个留学生为什么轻易地改行了?”王丹阳说:“他比我行,为了他,我甘心牺牲自己。

”王老还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以前,我们俩配合默契,她下班下得早,回去之后先把蜂窝煤炉点着,我下班之后买菜,这时候炉子正好也着了,我们两个一起做饭。

”当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之后,“我老也回不来,她就老在家里等。

老等老等,我啥忙也帮不上了。

”王老说着,脸上带着愧疚。

而王老的女儿则说:“我妈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地在保护着我爸爸!”编辑:若愚w o xin g z h ai123@163.com吕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和肾病重点专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5长寿林苑益 寿2018.07爱好广泛、宽宏大量、不计得失恩怨、遇事不躁,就能心静志安,乐观宽宏。

5位国医大师的长寿养生秘诀

5位国医大师的长寿养生秘诀

5位国医大师的长寿养生秘诀国医大师“是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国家级中医大师。

首届国医大师共有30人。

这些国医大师传承了中华国粹,并将其运用到了生活中。

他们除了在中医药临床工作中个个身怀绝技以外,在养生方面也各有高招,平均寿命很高。

下面民间养生网就介绍一下这些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1.邓铁涛邓铁涛(1916~)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首批国医大师、我国中医药界的领袖人物。

如今,邓老已经97岁高龄,但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仍坚持在临床岗位上工作。

他说,自己的长寿秘诀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不争名夺利,凡事顺其自然。

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③每天早上练一套八段锦。

邓老说,常练八段锦可使人全身的每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拉伸,并可取得疏通经络、调节阴阳气血、养心怡情的效果。

④进行冷热水交替浴。

邓老说:”我经常交替使用冷水和热水来冲凉。

进行冷热水交替浴,可使血管发生有规律的收缩和扩张,就如同做血管按摩一样。

“(邓老所指的冷水和热水只是相对来说的,温差不会过大。

)2.朱良春朱良春(1917~)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我国首批国医大师。

他从医70余年,为中医事业投入了毕生的精力。

现在朱老虽已96岁,但他的思维清晰敏捷,行动利落自如,每天能接诊30多位患者,并经常出席国内外各种会议。

数十年来,朱老长期坚持吃一种”黄芪养生粥“,取得了很好的延年益寿效果。

此粥的制法是:取绿豆、薏仁、莲子、扁豆各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黄芪250克(由于体质的原因,朱老所用的黄芪剂量偏大,普通人只需使用30克就足够了)。

将黄芪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将绿豆、薏仁、莲子、扁豆、大枣洗净,与黄芪水一起放入沙锅中用大火煮沸,再用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再煮10分钟即成,可将此药粥平均分成5份,每天服1份,在早饭前和晚上各服半份。

3.颜德馨颜德馨(1920~)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的中医领袖。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养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追求的重要课题,而养生第一要养心,是指我们在保养身体的更要注重心灵的健康和平衡。

这一观点由国医大师孙光荣提出,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发现,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只有保持心境舒畅、内心平和,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效果。

养生要从内心开始,因为情绪的不稳定和负面情绪往往是导致身体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理状态,当我们情绪愉悦时,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有益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提升身体的抵抗力;相反,当我们情绪低落或者处于压力状态时,会产生大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养生至关重要。

养生第一要养心也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于调节身体内部平衡的重要性。

我们所面对的现代生活中,频繁的压力、焦虑、烦恼等都会导致我们的身心俱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很难恢复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

而一个平衡的身体状况是养生的前提,只有身体保持了平衡,才能有效地抵御疾病的侵袭。

要想达到养生的效果,我们必须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避免过度的紧张与焦虑。

养生第一要养心还提醒我们要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孙光荣指出,负面的情绪是我们身体的一种"酸",而积极的情绪则是身体的"碱"。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但是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情绪,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我们过分纠结于痛苦和困惑中,抑制消化和排泄功能,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的身体疾病。

而如果我们能积极面对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释放困扰自己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能够保持健康和平衡。

在中国传统养生中,也十分注重了心的修养。

诸如太极拳、气功养生等运动方式,都在培养人们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智慧人士认为人的心灵与身体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单纯地只关注身体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三位女国医大师分享养生经

三位女国医大师分享养生经

龙源期刊网 三位女国医大师分享养生经作者:杨璞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24期女人像花,应当被珍视呵护,女人爱美,想容颜永驻,可女人生来又要承受比男人更多的操劳事,比如做家务、生育、相夫教子,一生要经历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绝经期,在不同年龄时期会面临不同的健康困扰。

那么,女人应该如何养生呢?一生应该如何防病?不妨向以下三位女国医大师取经。

邹燕勤(86岁):药渣泡脚,吃不过“三”,不碰冷饮86岁的女国医大师邹燕勤,面容红润,谈吐敏捷,因保养得法,近年来有“85后美女代言人”的美称。

邹老有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且常用中药渣泡出来的热水泡脚。

很多用于煎煮的中药方都是根据患者疾病对症开方的,虽然经过煎煮,但还有残余药性,用药渣泡出的水泡脚,药性从皮渗透,可以有效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达到外治的效果。

中药渣物尽其用,不仅帮助治疗疾病,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活血通络、滋养容颜、改善睡眠。

邹老的饮食很简单,有啥吃啥,从不挑食,不过,她从来都不会触碰这个原则:再好吃的东西,不超过三块,而且从父亲那里学来从不吃冷饮。

因为“胃喜温不喜凉”,肾也是“喜暖不喜寒”。

人体的气血、五谷营养,都要靠脾胃来吸收运化,靠肾脏排出人体代谢毒素,所以保护好脾胃和肾脏非常重要。

刘敏如(86岁):女性为了健康应自律86岁的女国医大师刘敏如,作为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她并不主张盲目地为他人调节身体。

她认为女性的健康应讲求自律,更应该分年龄段进行不同方面的养护。

青春期是女性一生中健康美丽的黄金期,但为了美丽而不顾健康,超常训练塑造体形,节食改变身段,反而会引起很多不良后果。

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功能,才能达到健美。

4位平均年龄85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

4位平均年龄85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

养心。每天晚上临睡前经常按摩手上 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可以起到心肾 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养心主要是养神 ,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 不 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在食物补 养方面,常用西洋参泡水喝,常吃桂圆、 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 。重视中午的休息。心在午时活动最为活 跃,休息能保住心气。
除了勤动脑,还要勤动手,随时随地坚持运动 。这 是我养生的主要心得之一。我经常走路,而 且走得很快。别人都说,如果不是满头的银发, 看背影还以为这是一位中年人。我的运动包括: 每天坚持去买菜;上班时 舍电梯而选走楼梯;看 电视人家坐着看,我则站着活动关节;家里地板 自己擦……每个人都可因自己的不同情况而选择 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保持坦然心安,少留遗憾,也是一条重要的 养生原则。
饮食以素淡为主,少吃甜食,少 吃脂肪类,多食水果及蔬菜。养生之 道“自俸甚薄”,平时吃得简单,不 吃什么特别贵重补品。中国人的传统 饮食里带糖的比较多,像元宵、粽子 、月饼,故从青年开始就有意识地不 吃糖,所以至今和高血压、糖尿病这 类富贵病不沾边。
生活有规律对养生保健至关重要。吃的要做到 膳食平衡,什么都吃些,什么都别多吃才好。 用则进,废则退。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很重要, 若自己60岁就退休,就没今天这样好的身体,身 心健康均在于运动。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是延年益 寿的灵丹妙药。 作为中央保健医生,现在仍坚持 每天上班,一周除了门诊,还要随时出诊、会诊。 看病出诊可以防止脑筋老化,工作的繁忙令人感到 生活充实。每天忙完工作,不管多累,还要读书看 报。每天保证睡眠7个小时,白天再午睡1小时, 这样就会感觉精力充沛。
李济仁:强健五脏
年近八旬,思维 敏捷,步履轻盈。国 医大师,皖南医学院 教授,首批“全国 500名老中医”,首 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 经验继承人指导教师 ,首批中国百年百名 中医临床家。编写《 中医基础理论》等高 等学校规划教材。

九旬国医李辅仁谈养生

九旬国医李辅仁谈养生

活 动。 有 的 老 年 人 喜 欢 长 时 间 上 网 或 者 熬 夜 看 电 之幼”,是李老常说的几句话。不能把医疗工作看
视剧,有的老年人不控制饮食甚至暴饮暴食,还 成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对待患者不能麻木不仁,
有的抽烟酗酒,或觉得自己喜欢什么就毫无克制 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痛苦。有的疾
地吃喝个够,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养生的。俗话 病虽然不算严重,但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说“ 好 吃 不 如 饺 子, 舒 坦 不 如 倒 着 ”, 而 实 际 上 医 生 要 尽 自 己 所 能, 千 方 百 计 地 帮 助 患 者 摆 脱 疾
卧床久了比走路多了还累,过分劳力劳神也不好, 病的困扰。比方说湿疹患者奇痒难忍,比疼还痛苦,
保专健家 亲访历谈
九旬国医李辅仁谈养生
文 / 高超
专家简介
李辅仁,1919 年出生,卫生部北 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1939 年拜名 医施今墨为师,成为施派之嫡传弟子。 1954 年至今,在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 科从事保健医疗和老年病中医防治工 作。1991 年 10 月 1 日, 获 国 务 院 颁 发的“表彰发展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 突出贡献”荣誉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 当 选 为 第 七、 八、 九、 十、 十 一 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于 1990、1993、 1996 及 2000 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表 彰。1998 年,为表彰他在祖国中医药 事 业 方 面 的 突 出 成 就, 国 务 院 副 总 理 李 岚 清 亲 自 为 其 颁 发“ 特 殊 贡 献 奖 ”。 2002 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药监 局联合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他在培养 中医药人才方面的杰出贡献。2009 年 6 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 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首届 “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五位国医大师的养生建议

五位国医大师的养生建议

五位国医大师的养生建议作者:张芳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8年第03期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30位名医名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我国第3次评选表彰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们德高望重、医术精湛、各有绝活,特将他们独特的养生经分享给读者。

国医大师吕仁和:“二五八”方案防治糖尿病吕仁和从医55年,擅长治疗糖尿病、肾病等疑难病,提出了糖尿病分期辨治、“二五八”方案和“六对论治”方法。

“二五八”方案是吕仁和诊病思想的精粹。

“二”是指两个治疗目标,即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五”是指糖尿病患者要常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和症状5项指标;“八”是指饮食治疗、心理治疗、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胰岛素治疗、中医药治疗、针灸按摩治疗、气功治疗8个防治措施。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增长迅速。

这和大家暴饮暴食、缺乏运动、抽烟喝酒和脾气急躁密切相关。

防治糖尿病有3个基本措施:一是饮食合理。

每餐七分饱,多吃果蔬,蛋类、奶类不能少,肉类每天1~2两。

若常头晕耳鸣,吃点枸杞、薏仁。

如腰膝酸疼、失眠多梦,吃些洋葱、芹菜。

二是运动适当。

心烦易怒、手足心热的糖尿病患者宜进行快走、跑步等强度稍大的运动,其余患者建议做太极拳等轻缓运动,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三是心态平衡,少发脾气。

吕仁和推荐了一款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山楂橘皮饮,把生山楂、荷叶、橘皮、炒薏仁按5∶2∶2∶1的比例配备,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国医大师许润三:养生有套“四字箴言”许润三从医70余年,擅用经方治疗妇科疑难杂症。

对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中医文献中没有与之对应的病名,他根据现代医学病理诊断,独创性地提出“应属中医瘀血范畴”。

在治疗中,许润三将《伤寒论》中用来疏肝理脾的“四逆散”加味,配丹参、三七,促使瘀血消散,配皂角刺、路路通等,疏通开输卵管炎症导致的粘连、堵塞。

这一疗法填补了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空白。

近年来,很多女性面临不孕的困扰,这和4点原因有关:一是频繁流产;二是对阴道感染等炎症过度治疗;三是盆腔炎症造成输卵管粘连;四是临近器官疾病波及盆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谈养生
静以养神《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刘元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

”所谓“静则神藏”“静以养之”,是指神静而不妄思,即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

静是一种心态,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不为名利所困扰的自然之静。

这种静有助于神气的潜降内守。

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为名利所诱惑,往往容易耗伤人的元气。

静以养神的方法,过去的医家讲了很多,但归纳起来还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

对于名利要少思少虑,要常乐观,无邪念妄想。

意守、调息、静思,这些都有利于神气的内守。

起居有序也是静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可见养神乃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前提。

淡泊名利
人的一生,转瞬即逝。

人活着是为了奉献,而不是为了名利。

人生几十年,地位、金钱都是身外之物。

要善于自我调节情感,以便养神治身。

对外界的名与利,既要有所感受,又要思想安定,保持和谐稳定的心理状态。

生活俭朴
我自幼不喜欢大鱼大肉,而习惯于朴素、简单、有序。

《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这里说的是食物要杂,不要挑三拣四。

凡能供人营养健康的食物都要吃一点。

但“谷肉果菜”不是依次排列,而应以谷薯、蔬菜为主,肉类次之。

《黄帝内经》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意思是说,大鱼大肉吃得多了,容易生疮和疔。

我一日三餐,不偏食,不多食,不过辛温,不过寒凉。

总之,物质生活不要要求太高,有营养的东西都要吃一点,对健康很有好处。

修德长寿
古人把道德修养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儒家创始人孑L子早就提出“德润身”“仁者寿”的理论。

他在《中庸》中进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一个人长寿与否与品德有密切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古代圣人“所以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我的一生都从事中医教学与研究,是治病救人和培养人才的工作,来不得一点敷衍和轻率。

我今年八旬有余,仍然坚持出诊看病,确实有点累,但看到患者的痛苦减轻,我就不觉得累了。

对于带教青年学子,我更是乐此不疲。

对于研究生的论文,我从不敷衍,逐字逐句地修改,绝不能误人子弟。

综合调养
中医养生非常重视人的整体平衡。

整体平衡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平衡,机体的内外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

保持这种平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综合调养。

综合调养的内容包括顺四时、调饮食、戒色欲、调情志、动形体,以及针灸、推拿按摩、药物养生等诸方面。

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采取的养生方法也不同。

我的养生体会是:静思、守真、敬业、俭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更多相关文章请参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