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 教学设计
《公输》教案(优秀10篇)

《公输》教案(优秀10篇)《公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2、了解墨子;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公输》教案设计7.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叙事说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熟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1、导言: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下册中的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公输》教案设计7》。
你能说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流派吗(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兵等)?由“墨家”导入课文。
墨家的创始人是谁,你知道吗?2、墨子和《墨子》介绍:(1)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信息。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dí),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
《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
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
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反映了墨家的思想。
墨子宣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等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板书:《公输》)3、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了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理解墨子的劝说艺术,分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体会墨子“非攻”思想的内涵,理解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阻止战争的文章——《公输》,看看墨子是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来阻止一场战争的。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墨子(约前 468—前 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小组合作,交流疑难词句,教师答疑解惑。
(四)再读课文,理清情节1、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讲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
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便从鲁国出发,经过十天十夜的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郢,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先后说服了公输盘和楚王,最终成功阻止了楚国攻打宋国。
2、文章围绕“墨子止楚攻宋”这一事件,是如何展开情节的?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与公输盘模拟攻守、墨子成功阻止楚国攻宋这几个情节。
(五)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公输》教学设计9篇

《公输》教学设计《公输》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输》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输》教学设计1下面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本篇是墨子表达“非攻”主张的代表篇目。
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同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审美体验,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把握能为当今社会所用的文化质素。
感悟内容1.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写了墨子、公输般、楚王三个人,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2.师:文中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因为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了攻城的先进武器(云梯之械),使宋国形势危急,墨子不辞劳苦,行十日十夜至于郢,目的是制止战争,推行“非攻”主张,那么楚王、公输盘会听从墨子的吗?快速默读全文,墨子是怎样制止公输盘,楚王攻宋的?(生读文回答后,明确,墨子阻楚攻宋分为三个步骤)品味人物师:墨子要达到阻楚攻宋的目的,他要先见楚王,还是先见公输盘更好呢?生讨论后明确:还是先见公输盘为好。
因为楚王赖以攻宋的基础是公输盘为他制造了“云梯”,如果公输盘放弃制造云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公输盘会听墨子的吗?1.分角色读1~12段(一生读公输盘,一生读墨子,一生读旁白),品味人物内心。
要求揣摩心理,读准语气,出示多媒体读文的提示。
师:墨子第一个回合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于是只好答应引墨子见楚王,结果又会怎样呢?2.齐读:13~16段回答:墨子是用什么办法劝阻楚王的?他达到目的了吗?(明确:墨子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用楚宋两国物产比较,得出楚攻宋是“与此同类”的结论。
)3.师:楚王尽管无话可说,口说“善哉”,其实他内心未必肯放弃攻宋的打算。
品读“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教学设计罗志群

《公输》教学设计罗志群《公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以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进一步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揣摩人物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3、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教法学法:以读促思、合作研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自主读文,温习旧知。
用一句话概括*的故事情节。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三、精读课文,合作研讨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分析第一回合:墨子战胜公输盘的策略问题①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不说”)问题②墨子进一步说可以“献金”,采用激将法,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问题③墨子怎样给予公输盘致命一击的?(学生讨论)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师生归纳明确)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2、分角色朗读13~16段。
分析第二回合:墨子怎样劝说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的问题①: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问题②: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小组讨论完成)问题③: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来的计划?(设计以上3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
《公输》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准确翻译课文。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理解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动作,把握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墨子“非攻”思想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2)学习墨子机智勇敢、敢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追求正义、维护社会公正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理解文意。
(2)分析墨子的论辩技巧,体会其逻辑严密、言辞犀利的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墨子“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对墨子和公输盘的形象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战争的图片或视频)同学们,战争总是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在古代,也有一位思想家极力反对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输》这篇课文,看看墨子是如何阻止一场战争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提问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分组合作,逐句翻译课文,遇到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翻译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4、教师重点讲解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以及特殊句式。
(四)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盘的?(引导学生分析墨子的语言,如“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巧设陷阱,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的观点,然后进行反驳)2、墨子又是如何说服楚王的?(引导学生分析墨子的类比推理,如“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生动形象地说明楚国攻打宋国是不智之举)3、从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论辩中,你能看出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墨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坚守正义、敢于斗争的人)4、公输盘和楚王又是怎样的人?(公输盘是一个有技艺但阴险狡诈、顽固不化的人;楚王是一个贪婪霸道、虚荣愚蠢的人)(五)探究主题,拓展延伸1、墨子的“非攻”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意义吗?(引导学生结合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思考“非攻”思想的现实价值,如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2、如果你是墨子,你会用什么方法来阻止战争?(让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公输》这篇课文,了解了墨子的非攻主张和他高超的论辩技巧,也认识了墨子、公输盘和楚王等人物形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篇一: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17、公输[教材分析]:《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
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
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
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学本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研习课文。
先设疑,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然后点拨总结、拓展延伸。
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墨子的劝说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热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
二、资料助读: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公输》教案教学设计

《公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公输》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解读《公输》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能够理解《公输》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公输》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公输》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通过实践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对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3)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1)全班齐读《公输》全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
(2)个人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 课文理解:(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全班交流,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公输》的内容和意义。
(2)掌握《公输》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解读《公输》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2)分析《公输》中的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观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运用实践练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估学生对《公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文中人物的论辩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
体会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辞辛劳的顽强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
分析墨子的论辩技巧,体会其机智善辩的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墨子“非攻”思想的内涵。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言文的韵味,理解文意。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战争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战争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战争的感受。
然后引出课题《公输》,并介绍墨子和他的“非攻”思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注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3、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遇到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互相讨论解决。
4、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检查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1、公输盘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公输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表现了他的虚伪。
2、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劝说公输盘和楚王放弃攻宋的?学生分角色朗读墨子与公输盘、墨子与楚王的对话,体会墨子的论辩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墨子的论辩思路,如先用“义不杀少而杀众”的道理使公输盘理屈词穷,再用“模拟攻守”的方法让楚王明白攻宋是不明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九课题公输1 备课时间主备人使用人课型新学课课时数授课时间
三维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4. 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复习回顾1、《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
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主张•兼爱”“非攻”。
二次备课与反思
自主学习翻译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
胡不已乎? 胡不见我于王?
此为何若人?
“四学一测”:“四学”即学案导学、课前自学、合作互学、教师助学,“一测”即达标检测。
教师助学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
1、研读第五一12段。
问题①: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问题②: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问题③: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问题④: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问题⑤:“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
点拨: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问题6:“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来的计划了吗?
2、研读第13~16段。
问题①: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达标检测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2)逻辑性强。
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
分
层
作
业
1、积累基础知识。
2.练习册
“四学一测”教学模式核心理念: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思为主攻、测为主评;“四学一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层次化。
府谷县高石崖九年制学校“四学一测”高效课堂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年级九课题第五单元测试讲评备课时间10、19 主备人张改转使用人张改转课型试卷评讲课课时数授课时间
三维目标1、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情况。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基础知识积累
2、学会阅读小说、分析小说。
3、积累文学常识。
教具
准备
投影仪
试题剖析本次试题内容包括三大板块:积累与应用(24分),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
阅读)占46分,作文50分。
这是对第五单元综合能力的一次考查,总体来看,
题量适中,题目难度不大。
二次备课与反思
成绩分析
35人参加考试,13人及格,90分以上有3人,80-90分段有6人,70-80分段有
7人,60-70分段有9人,60分以下有10人
府谷县高石崖九年制学校
FUGUXIANGAOSHIYAXUEXIAO
“四学一测”:“四学”即学案导学、课前自学、合作互学、教师助学,“一测”即达标检测。
精评精讲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考查第五单元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词语运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比较好,只有个别同学把“作揖”的“揖”读作“jí”;文学常识积累这部分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有记住四大名著应该实计的知识点,;综合性学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涉及课内小说一篇,课外小说一篇,材料对比阅读一篇,考查内容涉及小说的三要素以及对关键语句的含义的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审题不清,答不出问题的关键点,所以得分不高。
第三部分“作文”为半命题作文。
我喜欢()这个成语,试卷中给出了20多个参考的成语,学生也可自行选择,作文完成的较好。
补漏练习
(1)填空式默写
给出古诗文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应的上句或下句
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理解性默写
给出要求背诵的语句的文意,或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要求考生据此写出原句来
例如: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学一测”教学模式核心理念: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思为主攻、测为主评;“四学一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层次化。
府谷县高石崖九年制学校“四学一测”高效课堂 学科教学设计
年 级 课题
备课时间
主备人
使用人
课型
练习课
课时数
授课时间
三 维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具 准备
回 顾 要 点
二次备课与反思
精 讲 突 破
府谷县高石崖九年制学校
FUGUXIANGAOSHIYAXUEXIAO
“四学一测”:“四学”即学案导学、课前自学、合作互学、教师助学,“一测”即达标检测。
针
对
练
习
达
标
检
测
分
层
作
业
“四学一测”教学模式核心理念: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思为主攻、测为主评;“四学一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层次化。
府谷县高石崖九年制学校“四学一测”高效课堂 学科教学设计
年 级 课题
备课时间
主备人
使用人
课型
复习课
课时数
授课时间
三 维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具 准备
基 础 回 顾
二次备课与反思
知 识 框 架
府谷县高石崖九年制学校
FUGUXIANGAOSHIYAXUEXIAO
“四学一测”:“四学”即学案导学、课前自学、合作互学、教师助学,“一测”即达标检测。
典
例
剖
析
尝
试
练
习
分
层
作
业
“四学一测”教学模式核心理念: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思为主攻、测为主评;“四学一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层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