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如何做好初中科学教学改革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摘要:积极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本文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与手段,为今后科学教学的有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发展对策1、引言由于传统初中教学对升学率的要求,使得教师只注重讲授和分数,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有效提高。
因此,初中科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已经成为目前科学教学改革内容的一大重点,也具有重要的探索和研究意义。
2、初中科学教学现状纵观当前初中科学教学的现状,虽然新课标理念已贯彻多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存在较大影响。
例如,教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限于被动地接受,教学理念未改变;而对于教学手段和方法,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而忽视科学学科特有的生活性等等。
诸如此类,都无法适应初中科学教学的新要求,从而导致科学教学的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和现象,教师应该要不断反思,进而提出可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建议和看法。
3、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1)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任何教育教学,只有教师先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使教学效益得到提高。
因此,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将重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树立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知识学习的过程,树立适当的过程强化意识;同时是当地改进传统的教学形式,将传授式教学与新型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的效果提升,同时树立较强的师生角度转换意识;此外,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固定式教学,增强科学教学的个性化,培养特色教学意识。
(2)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对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组织一些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趣味中汲取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浅探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浅探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摘要:初中科学教学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
初中科学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而且考试时占据一定的比重。
因此,初中科学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学科学习,学生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能培养理性思维。
作者主要结合实践谈谈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技巧教学改革一、提问与讨论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技巧的运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就课堂本身而言,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莫过于讨论。
举个例子来讲,初中科学中有一章节的内容讲的是土壤的组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土壤的构成进行简单地介绍。
自然环境最主要的构成是水、土壤和空气。
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氧气。
水分子由一个氧和两个氢组成。
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氧气、二氧化碳、灰尘等。
那么,土壤的主要构成是什么呢?教师可以在正式进行课堂相关内容教学时先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进行推断。
他们会猜测土壤会不会和空气和水一样含有水分、空气等。
教师要在讨论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证明土壤中间有水分呢?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进行讨论。
根据讨论,学生可以自行组队,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小组报告。
有的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报告:将土壤用透明塑料袋装起来然后放在阳光下。
如果透明塑料袋在一段实践之后出现了水珠,那么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有的学生采用称重量的方法。
在对土壤进行重量测量之后将土壤放在阳光下暴晒。
一段时间之后再对突然重量进行测量,比较两次测量的数据变化。
这些方法在理论上都是可行的。
教师要对这些方法进行点评,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论。
进行评论时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鼓励。
再就其优缺点进行点评。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变革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变革摘要:针对于现代科学学科课堂的教学与现状进行反思,构建一个能够适应当代教育、教学方式的新型科学课堂。
正确的贯彻“以教为学,以学为主”的新型教学的变革,强化与培养学生们的相关科学问题、解答等能力,共同针对于现代科学课堂的教学给予建议,让师生能够共同研讨未来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反思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对于当代的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方式越来越被重视。
自古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为此我们在县教科研中心的带领下,观摩了市教科室组织的由慈溪阳光实验学校承办的“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感触颇深。
我深深地感觉到上课的老师对于每一个与科学课堂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控制,把握住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方向点,避免了一切的可能影响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但通观其过程,也不乏有不足的地方。
借鉴以往的成功教学经验、模式,为了有效地提高科学学科课堂的教学水平,更为了能够保证与积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乐趣,我们就需要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科学课堂教学新观念,不断追求创新的思想,不断的去探索与变革科学课堂的教学方式。
一、针对于以往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我国向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讲解与接受”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们很好的了解与记牢相应的知识点,其更多的是为了应试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模式很不利于科学学科的学习,更不利于思维能力培养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初中学生的学习,因此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培养探索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教师的过分讲解,造成学生过分依赖的心理,从而造成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们对科学学科的理解与深入认识,更加不利于学生们结合实际拓展知识的能力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于这一系列的弊端,进行反思。
(一)以往的教学只注重教学成果。
长期以来,科学学科从开展到教学的今天,都没有严格的将实际与真实的情景相连接,只是单单的运用生涩的文字进行叙述,要求学生们理解。
初中科学教学优秀论文3篇

初中科学教学优秀论文3篇
论文一:科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这篇论文讨论了科学教学在培养初中学生创造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过程,论文指出科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论文探讨了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论文二: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研究
这篇论文研究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效果。
论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问题导向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能力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实施该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论文三:探索性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篇论文研究了探索性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探索性实验对学生科学观念形成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的影响。
论文通过对学生实验活动的观察和分析,指出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
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对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实验设计。
论文还提出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合理使用探索性实验的方法和策略。
以上是三篇优秀的初中科学教学论文,涵盖了科学教学在培养
学生创造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及探索性实验的应用等方
面的研究。
这些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改进和优化初中科学教学具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是指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实施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为目标,通过实践探索来改进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及其组织形式。
1、加强实验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内容的比例,提出实验教学的目标,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实验教学更加精准。
2、优化实验课堂教学。
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独特性,利用实验教学使学生更多体验,更深入了解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使学生更加自主、更加积极地参与实验教学活动,为学生培养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探索真正感受到实验的有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优化实验教学设备。
要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满足学生操作实验所需的条件,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效,更具有实践性。
5、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实践。
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实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实验情况及时调整实验指导,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论文

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论文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论文【摘要】初中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是新理念和新观念,初中科学教师可以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设计的优化,学生心理的调控等方面来加强初中科学课堂优化的进程。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初中科学为了提高科学课的效率,可以发展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活动,让鲜活灵动的教学出现,让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教师必须加强组织、参与和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推动科学探究性活动的进程,从而更好地驾驭科学课堂,让科学课堂生成的空间最大化。
一、确立科学合理的有效教学的目标在科学有效教学的目标上,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主体,预设目标。
课堂应该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指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课堂行为、情感的变化、学习的结果,从学生的角度叙述学习的目标指向,让教学向学生本位转变。
2、细化要求,确立目标。
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行为方式来制定,做到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可以理解,可以操作,可以把握的,并且具体到可以根据逐渐实施的一些过程来制定的。
3、层次分列,差异共存。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个体差异,允许在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历上的差异。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差别而设计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
这些都是学生都能达到的,从低到高层次上逐渐实现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来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收获探究的乐趣。
4、重视学生,注重生成。
教师要对教学目标产生深刻的思考,留下弹性的空间,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动态生成,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引导,提升学生的境界,培养学生的品质。
二、优化高效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板块化。
教师对科学教材的知识和外延进行充分理解和内化,在对学生思维预测的基础上,将很多的知识点设计成若干板块,并实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去倾听去发现,并根据思维实际来调整教学,为产生生成服务。
初中科学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科学实践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从当前初中科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旨在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一、引言科学实践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质量,推动科学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当前初中科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当前,部分初中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实验器材、实验室设施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深入开展。
同时,一些教师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 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在科学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3. 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初中科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初中科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初中科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1.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完善实验室设施,丰富实验器材,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 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试论新课改下的初中科学教学方法

试论新课改下的初中科学教学方法发表时间:2015-07-23T16:41:52.57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2期供稿作者:黄笑敏[导读]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为学生构建出适合学习的教材内容黄笑敏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第六中学325802一、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1.教材具有较强的整合性教材中的内容包括整个自然界系统,还包括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和国家等,可谓是内容丰富,但是,教材中对这些丰富的内容实现了有机整合,体现了较强的系统性。
从现代有机自然观和科学哲学观出发,初中阶段的科学教材对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空间科学、科研探究、STS五个内容作了较强的整合,形成了教学内容的大系统。
2.教材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新课改下的科学具有较强人文特征,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社会(STS)思想问题的融入,还体现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融入,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科学教材的过程中更产生了兴趣,更能理解内容了。
科学问题是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的,在科学学习中融入社会问题,能够加强科学课程的实用性,还能够促进社会价值观的正确确立。
此外,教材的人文特征还体现在教材版面设计方面,通过生动的教材版面,合理的版面设计,形象的插图穿插、简洁的文字说明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实验、探究环节,让学生更能理解教材内容。
二、分析提高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效率策略1.明确教学目标初中科学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发挥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前提,大到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科章节目标,小到每一节课的目标,都应该做好明确工作,促进科学学科培养具有一定的计划性。
有些科学教师在树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没有注重学科目标、章节目标和课堂目标的统一性,强制性地将其割裂开,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因此,在科学学科的初中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科的教学目标方向,又要确立每一个章节和每一节课堂中的学习知识传授、学习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如何做好初中科学教学改革
摘要: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科学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实现从实验验证到理性思维跨越”的思想,从教学要以验证科学事实为前提、教学要以逻辑推理为主线、教学要以质疑创新为动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初中科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验证;推理;质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21-001
初中科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用科学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学教师要大力研究科学教学,以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现从实验验证到理性思维跨越”是科学教学的核心思想,围绕这一思想,我们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进行大力改革,笔者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着借鉴意义。
一、从实际出发,对实施验证
科学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对事物进行验证然后过渡到对比观察。
我们知道,经验事实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所有的事实都是从验证开始,但是,这并意味着科学的本质就是事实。
科学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已经有了的,是已知信息的一个单元,它可以看得见、是具体的,而不是存在于理论上的形式上的。
初中科学课程就是注重事实,以事实为基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物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为9.8m/s2,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重力加速度,还知道地球自转一周
是24小时,可燃物的燃烧离不开氧气等等。
所以,我们科学老师在对科学事实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所引用事物的典型性与生活性,还要考虑它的基础性,是具有一定科学代表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我们所举的这些例子,激发他们去验证、比较与观察,让学生更好的达到验证事实的目标,逐步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实证意识。
二、把逻辑推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他不是凭空就产生的,科学课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严格的自身的体系结构,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的事实,只能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推理,只有这样,才能系统的掌握初中科学课程所包含的各种知识。
初中科学课程里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如对物质、能量的认识,还有信息技术、生态环境等科学不是单一的,它还包括物理一般的概念,诸如压强、对物体施加的力、物体的密度、物体组成的最小单位分子、原子,也有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长,还包括化学反应等。
我们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思想的传递并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比如对科学概念的解释要逻辑推理,对知识的归类要推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物质的溶解性”教学时,笔者拿了两种不同的物质:蔗糖、松香粉,在做实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不断的强调他们的溶解是不同的,这是笔者用了知识性概念为主线逻辑推理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事物证明,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学习都会起到很了不起的作用。
三、启发学生学会质疑,敢于创新
知识的学习是在“疑”的情况下进行的,提出质疑是一种创新的表现,是发挥主体性的表现,也是一个过程。
我们在初中科学教学时,要对这一点引起重视,不间断的对学生要多质疑,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积极的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要有主见,这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
在初中,科学学习刚刚开始,对很多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概念开始的,所以,概念成为教学的重点,这一点是科学学科的特点。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了什么是原子与分子,我们只要知道这个理论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部分科学知识被称为“理论”就很少有人问起,为什么有些称为“定律”,为什么有些称为“原理”呢?那些教科书上列出的结论和知识,更少有人问起。
说起来,这也是教育的一个缺陷,学生已经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是正确的,是要无条件相信的,他们已经习惯于教师的教学,这样,学生对理论、对课本的盲目信从,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让学生对于书本中的思想教条进行批判性的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性的学习。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课程包涵了很多种事物,这些事物是繁杂的、系统的、全面的,这些都是教学的要素,教师首先要坚持从实验验证到理性思维的跳跃式转变,以验证科学事实为前提,以逻辑推理为主线,以质疑创新为动力,对初中科学课堂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深入挖掘课堂教学的内涵,不
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蔡培阳.解读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2]高洁,胡继飞.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04)
[3]潘丽华,曹明富.初中科学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4]郭红霞.关于科学课程的理性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