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5]5号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
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
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精神,为扎实推进XX 县“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课题研究和“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工作,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特制订本方案。
一、测评保障1.组织领导。
为认真落实好“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工作,特成立领导小组:2 .艺术师资。
县教体局继续通过招聘特岗教师、定向招聘艺术教师等方式,按照艺术课程设置标准和教师编制规定,综合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师资配备情况,努力实现各学区内艺术师资满足教学需要并基本均衡,为各学校配齐专兼职艺术教师并逐年提高专职艺术教师比例。
3 .加强培训。
为做好“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工作,我局将按计划定期开展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研讨、培训活动,让艺术专干、学校领导和艺术教师理解并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工作;4 .经费保障。
为使“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工作取得实效,县教体局向财政申请专项经费推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和“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实验、研究工作。
二、测评计划1.试行阶段。
20XX年秋季,各学区、学校根据《XX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制定学区、学校测评方案并按照方案认真做好测评试行工作;收集整理测评中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测评工作;5 .完善阶段。
20XX年根据测评情况,修订、完善《XX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指导学区、学校不断总结、改进测评工作;6 .总结测评。
20XX年进一步总结、推行《XX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三、测评对象XX县中小学校全体学生四、测评标准建立县、区、校三级测评体系,一是由德卫艺股牵头,参照20XX 年《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制定XX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二是由县教研室牵头,根据《XX县中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细则》和《XX县中小学美术素质测评细则》分年级制定测评细则,三是由各学区牵头,学校具体负责,结合本学区、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可操作的测评标准和实施细则。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25
发展指标
5.校外学习
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
10
6.艺术特长
(加分项)
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的某一艺术项目的特长(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绘画、书法等)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
分值
基础指标
1.课程学习
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25
2.课外活动
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
15
学业指标
3.基础知识
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
25
4.基本技能
10
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案嘿,各位客官,今儿个给您聊聊如何打造一套完善的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咱不求高大上,但求实用接地气,让老师们省心,学生们开心。
咱得明确测评目的。
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在艺术领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测评结果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咱们聊聊测评内容。
测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四个方面。
具体如下:1.艺术知识:涵盖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如音乐理论基础、美术史、舞蹈动作要领等。
2.艺术技能:包括演奏、绘画、舞蹈等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作品。
3.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包括分析作品主题、风格、技法等。
4.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具有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作品等。
测评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
1.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在学期末进行,采用考试、作品展示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在艺术领域的综合素质。
现在,咱们来谈谈测评流程。
1.制定测评方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艺术素质测评方案,明确测评内容、方式、时间等。
2.组织实施:学校成立测评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测评工作。
教师应按照测评方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
3.数据收集:教师应及时记录学生的测评成绩,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4.数据分析:学校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艺术领域的整体水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5.反馈与指导:教师应根据测评结果,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艺术素质。
6.持续改进:学校应根据测评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持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咱们聊聊测评结果的应用。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 [2015]5 号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 分;发展指标 20 分,其中加分项目10 分。
90 分以上为优秀,60-74 分为合格, 60 分以下为不合格。
分;学业指标 50 75-89 分为良好,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
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分值1.课程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25 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基础指标2.课外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15 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分值3.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25 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学业指标掌握和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4.基本技能准要求的基本技能的情况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5.校外学习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发展指标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的某一艺术6.艺术特长项目的特长(包括声乐、器乐、舞蹈、(加分项)戏剧、戏曲、绘画、书法等)25 10 10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旨在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该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并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关注学生艺术课程研究水平和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特长激励。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研究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研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个性发展。
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
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
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的教学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艺术活动: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艺术教师:拥有专业的艺术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
条件保障: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器材,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为学生的艺术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特色发展:注重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发展,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水平和影响力。
中生艺术素质测评

中生艺术素质测评中生艺术素质测评是对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和提升的重要方式。
艺术素质是指学生在审美、创造、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能力、对艺术创作的表现能力等。
中生艺术素质测评旨在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艺术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测评内容中生艺术素质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能力: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能力等。
通过对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进行测评,可以了解他们对美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
2.创造能力:包括对艺术创作的表现能力、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能力等。
通过对学生的艺术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可以了解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3.表现能力:包括对艺术表演、表演、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学生的艺术表演、表演作品进行评价,可以了解他们的表现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综合能力:包括对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对学生在审美、创造、表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他们的艺术素质水平。
二、测评方法中生艺术素质测评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考试测评: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
考试内容可以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对艺术创作的表现等。
2.实践测评:通过实践的形式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
实践内容可以包括艺术创作、艺术表演、艺术表达等。
3.综合测评:通过综合的形式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
综合内容可以包括对学生在审美、创造、表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三、测评意义中生艺术素质测评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可以促进他们在审美、创造、表现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艺术潜能:通过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可以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中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中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是为了评估中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设计的一种测评方式。
艺术素质是指学生在审美、创造、表现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艺术素质测评,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依据。
一、艺术素质的内涵艺术素质是指学生在审美、创造、表现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在审美方面,学生应具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在创造方面,学生应具备艺术创作的能力,能够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表现方面,学生应具备艺术表演的能力,能够通过舞台表演、朗诵等方式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二、艺术素质的测评内容艺术素质的测评内容包括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三个方面。
在审美能力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程度来进行评价。
在创造能力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艺术作品来评估其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表现能力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艺术表演来评估其表演技巧和舞台魅力。
三、艺术素质的测评方法艺术素质的测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艺术表现和潜能。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测试和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艺术能力进行量化评估。
综合运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
四、艺术素质的培养途径艺术素质的培养途径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美术课、音乐课、舞蹈课等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作能力。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艺术活动、参观艺术展览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经验。
五、艺术素质的评价标准艺术素质的评价标准包括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三个方面。
在审美能力方面,评价标准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程度。
在创造能力方面,评价标准包括艺术作品的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