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设计
秦汉漆器设计

• 汉 • 彩 漆 云 气 神 怪 纹 棺
• 楚文化迤逦多变的纹饰与未来的天堂和仙境得到 了完美的结合。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时期的漆画 题材出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有一种 “大汉”文化的气势。
•汉 •银 扣 金 银 漆 奁
• 汉 • 银 扣 金 银 漆 奁
• 汉代出现大型漆器如漆鼎漆钫等眛墓的漆屏风, 高1.8米,宽3米,是大型双面彩色屏风。大型漆 器的出现也体现了汉代的雄浑大气。
秦汉漆器
秦汉漆器
•
这一时期的漆器艺术较之战国有了更大 的发展和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
1、漆画题材的扩大并出现了大型漆器。
• 一方面出现了宣扬义士、教子、圣君、贤相等独 家题材,人们虚无飘渺的想象中注入了社会正统 观念的因素,开启了“图画为辅助经传”、艺术 为政治服务的开端;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以现实 生活为题材的画面,如狩猎、歌舞、格斗、贵妇 人出行等画面。汉代人祈求长生不死、死后同化 的道学观念使云纹、山纹在漆器上大量交替使用。
秦汉漆器
秦汉漆器秦汉漆器欣赏 彩漆木辟邪彩绘豕鸟鱼纹
素漆扁壶
对凤纹耳杯
素漆圆壶
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卮
彩绘云凤纹漆樽
彩绘云凤纹漆樽
彩绘云凤纹漆樽
戗金龙凤纹漆卮
彩绘云凤纹漆卮
彩绘星点纹漆耳杯
彩 绘 波 折 纹 漆 耳 杯
谢谢观赏
秦汉漆器秦汉漆器秦汉漆器欣赏彩漆木辟邪彩绘豕鸟鱼纹素漆扁壶对凤纹耳杯素漆圆壶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卮彩绘云凤纹漆樽彩绘云凤纹漆樽彩绘云凤纹漆樽戗金龙凤纹漆卮彩绘云凤纹漆卮彩绘星点纹漆耳杯彩绘波折纹漆耳杯谢谢观赏
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
09艺设3班李林娜
• 秦之国祚在统一后十多年被灭,但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有 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政治、经 济、文化艺术的发展。其后,“汉袭秦制”,尽管意在加 强中央集权,但在治国思想上,秦的急速灭亡也给汉代的 几代“明君”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教训。于是汉初以“无为 而至”作为其统治之基本思想,“轻徭薄赋慎刑”。“文 景之治”是采用的“休养生息”之国策,国势大振,到汉 武帝时,更将汉朝的强盛推向顶峰,广阔的疆域、统一的 政治局面,以民为本的繁荣经济思想,也使漆器艺术达到 了空前的高峰。
元代螺钿漆器设计

汉代时期,漆器从中国传到了日本。特别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随行有漆器工匠,更得中国漆器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日本漆器尽显金 银色泽,极其华贵,形成独特的和式风格。到了近代,日本漆器畅销国 际,回流到了中国。如今,漆器已成为日本民族的另一种代表。世界上 最昂贵的漆器全都出于日本,胜过中国漆器。
元 代 螺 钿 漆 器 设 计
.
目 录
一、螺钿漆器的引入 二、螺钿的相关介绍 三、元代螺钿漆器的制作 四、元代螺钿漆器的器型设计 五、元代螺钿漆器的色彩设计 六、元代螺钿漆器的状况 七、元代螺钿漆器的代表作品 八、对外的影响以及文化反思
八六
一 螺钿漆器的引入
一、螺钿漆器的引入
螺钿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品种之一。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 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就高档漆器的设计与生产来说,元 代的螺钿漆器制作精细、密致,光彩闪耀,可谓独树一帜。
11)(挖开涂层)细细打磨
4)披麻挂灰
12)推光、揩清
5)涂漆
6)剪裁螺片
7)绘图并粘贴螺片
8)再涂浅色漆
四 元代螺钿漆器的器型设计
四、元代螺钿漆器的器型设计
元代螺钿漆器器型丰富多样,与宋代差别不大,但更多的是 圆盘,漆盒。并且不仅有圆盘,也有方盘;不仅有圆盒,也有方 盒,其次,元代螺钿在家具上应用颇多。
七、元代螺钿漆器的代表作品
(2)广寒宫图嵌螺钿黑漆盘
北京市元大都后英房遗址中发现的嵌 螺钿广寒宫残片,是国内所知唯一的元代 嵌螺钿漆器。因碎片中有“广”字痕迹, 与景物印证,定名“广寒宫图”不同物象, 采用《髹饰录》所谓“分裁壳色,随彩而施縀”的做法。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金属设计,漆器设计,玻璃设计

玻璃设计 由于中华文化对于玉石的特殊偏爱, 由于中华文化对于玉石的特殊偏爱, 以及根深蒂固的陶瓷文化不断蓬勃 发展, 发展,中国古代的玻璃艺术始终生长 在玉器与陶瓷的浓重阴影里。 在玉器与陶瓷的浓重阴影里。 但是丝绸之路却为中国程式化的玻璃 艺术输入了新鲜空气。 艺术输入了新鲜空气。
琉璃钵 (宋代) 宋代)
金属设计 金银细工的兴盛,日用青铜器物 金银细工的兴盛, 的日趋衰落, 的日趋衰落,是这个时期的总趋 势。
鹿角马头金冠饰 内蒙古出土) (北朝 内蒙古出土)
金铜佛坐像
鸡心形金饰 南京幕府山) (北宋中期 南京幕府山)
错金银辕饰 (魏国) 魏国)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出土) (魏国 河南辉县 出土)
淡黄绿色玻璃瓶 河北定县) (北宋 河北定县)
天青色扁圆形玻璃瓶 (玻璃壁厚仅1毫米) 玻璃壁厚仅1毫米) (北魏,河北定县出土) 北魏,河北定县出土)
魏晋南北朝玻璃碗 魏晋南北朝玻璃碗
萨珊风格玻璃碗 宁夏固原李贤墓出土) (北周 宁夏固原李贤墓出土) 萨珊艺术风格开始影响中国玻璃的造型与色 与传统的沉稳厚重不同, 彩。与传统的沉稳厚重不同,器物开始轻薄透 明起来,色彩也日趋亮丽。 明起来,色彩也日趋亮丽。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 金属设计,漆器设计, 金属设计,漆器设计,玻璃设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属设计,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属设计, 漆器设计, 漆器设计,玻璃设计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东西文化的大 融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这个时期的工艺匠师,一方面继承秦汉以来 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吸收各民族和 外来的艺术形式,使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都 有了新的发展,在工艺装饰手法和风格上都 出现了许多新特色。
嵌 螺 钿 工 艺 与 平
古代漆器的装饰与案

古代漆器的装饰与案漆器,又称为“漆泥”,是一种使用天然漆制成的器物,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和优异的耐久性。
在古代,漆器被广泛用于饰品、家具以及宗教仪式中,其装饰手法和案式设计也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与审美观念。
本文将探讨古代漆器的装饰与案。
一、漆器的装饰技法古代漆器的装饰技法主要包括雕刻、彩绘和嵌饰等。
其中,雕刻是最常见的一种装饰方式。
古代工匠们经过反复琢磨,使用各种工具将漆器表面雕刻出各种纹饰图案,如花卉、动物和人物等。
雕刻可以通过线条的加粗和线条的密度的控制来表达出不同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漆器更加精美而生动。
彩绘是另一种重要的漆器装饰技法。
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天然矿物料、植物染料和动物提取物等,漆器的表面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色彩。
彩绘的技法不仅包括平面的绘画,还包括渐变、蓝白等特殊效果的创造,使漆器更加饱满而有趣。
嵌饰是一种将贵重的宝石、玉石、金属等嵌入到漆器上的装饰手法。
嵌饰可以增加漆器的质感和豪华感,同时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物质富裕程度。
嵌饰通常在漆器的边缘或特定位置上使用,如漆盒的锁扣、镶嵌在器物上的宝石等。
二、漆器的案式设计古代漆器的案式设计通常与使用场景和宗教信仰有关。
首先是使用场景方面,漆器通常用于家具上的装饰,如屏风、柜子和椅子等。
在设计上,漆器会考虑到整体的和谐性和平衡感,以及与家具风格的协调。
而古代家具风格以华丽、精致为主,因此漆器的案式也常常呈现出华美、繁复的特点。
其次是宗教信仰方面,漆器在宗教仪式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不同宗教的信仰,漆器的设计和装饰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佛教寺庙中,漆器通常会雕刻以莲花和神像为主题的图案,以表达对佛教的崇敬和追求。
而在道教场所,漆器则可能会以神仙和仙境为题材,体现出道教的神秘与超然。
三、古代漆器的意义与影响古代漆器的装饰与案式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首先,漆器作为一种奢侈而且耐久的器物,凸显了古代贵族阶层的身份与地位。
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

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
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丰富:汉代漆器的设计非常注意色彩的运用,经常使用红、蓝、黄等鲜艳的颜色进行装饰。
尤其是红色,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在汉代漆器设计中十分常见。
2. 图案细腻:汉代漆器的图案非常细腻,常用的装饰图案包括纹饰、花卉、动植物等。
这些图案大多采用浮雕或者镶嵌的方式进行表现,制作工艺精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 主题多样:汉代漆器的设计主题多样化,既有各种神话传说的故事情节,也有人物、动物、植物等自然界元素的描绘。
此外,还有一些与汉代社会文化、历史事件等相关的主题,使得汉代漆器设计更富有内涵和智慧。
4. 应用广泛:汉代漆器的设计不仅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如盘、碗、盒等,还广泛运用于宫廷、宗庙以及墓葬中。
汉代的丧葬文化中,漆器被视为重要的随葬品,因此漆器设计更加注重豪华、庄重、富丽堂皇的表现。
总体来说,汉代漆器设计注重色彩丰富、图案细腻、主题多样,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特点。
漆器设计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漆器设计特点漆器,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
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秦朝时期的漆器设计秦朝在我国漆器工艺史上处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这时候的漆器,用料考究、工艺精良、器皿造型美观大方,装饰纹样瑰丽多采,设色富丽而庄重,充分显示了秦代漆器工艺的惊人成就。
它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推动与丰富今天的艺术创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出土漆器来看,大部分器物都是在黑漆地上用褐、红彩漆绘制凤纹、鸟纹、鱼纹、梅花纹、云气纹等装饰图案。
汉朝时期的漆器设计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漆器的发展延续了战国漆器工艺的精华,在艺术上有更多楚文化的痕迹。
汉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壶、钫、樽、盂、卮、杯、盘等饮食器皿,奁、盒等化妆用具,几、案、屏风等家具,种类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
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
汉墓出土还有漆棺、漆碗、漆奁、漆盘、漆案、漆耳杯等,均为木胎,大部为红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绘红色或赭色花纹。
在漆器题材上,一方面出现了宣扬义士、孝子、圣君、贤相等儒家题材,人们虚无缥缈的想象中注入了社会正统观念的因素,这是与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而另一方面汉代人们祈求长生不老,死后羽化的道学观念使云纹、山纹在漆器上大量交替使用,楚文化伟逦多变的纹饰与未来的天堂和仙境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魏晋南北朝的漆器设计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东西文化的大融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这个时期的工艺匠师,一方面继承秦汉以来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吸收各民族和外来的艺术形式,使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都有了新的发展,在工艺装饰手法和风格上都出现了许多新特色。
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

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秦汉时期是我国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此时漆器的各方面发展较战国时期有了更大的提高,也可以说是古代漆器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
一、秦汉时期-漆器形制秦汉时期的漆器是我国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的漆器形制丰富,大致有盘、樽、勺、盒、耳杯、扁壶、屏风、家具几、漆砂砚、漆枕和漆面罩等。
虽然很多器形源自战国时期,但是也有所变化,如漆鹿、鸟架鼓等此时并未见到。
1.秦代漆器形制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各个行业从而得到发展,漆器制造业已经非常发达,以生活用品为主,器形丰富,有圆盒、盂、双耳长盒、凤形勺、匕、扁壶、卮、樽、耳杯盒、耳杯、杖等十几种,以耳杯为最多,有的模仿动物形象和青铜器、陶器的器形。
当然,这个时期漆器的选材与用料,也是相当考究的。
而且动物形象也趋于简洁。
例如凤形勺(图1)的造型,为昂首曲颈张尾之凤,简化了凤之双翅与双足,于凤背上挖制成勺,它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形不失真,造型新颖别致,反映了秦代造型艺术的特点。
秦代仿铜陶器的器皿造型之漆器,数量也不少。
例如云梦发现的双耳长盒,就是仿制铜盔的器血造型,作椭圆形,有弧形假足,双耳似猪嘴而微秃,更富于变化。
漆樽也是仿制青铜樽的(图2),但它的盖顶有三个“S”形铜钮饰,腹外有铜环形銴,底下有三个铜蹄足,有的还有铜或银箍加固,整个造型显得精巧,而与浑厚庄重的铜樽风格迥然不同。
秦代漆器的器皿造型,继承了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基本法则与制作规律,并加饰各种彩绘的优美花纹,但它又有所发展,对于费工费料、又不大符合实用的一些器皿造型,如雕刻各种动物形象的漆器及曲形盒等,在种类与数量方面都有较大的减少。
图1彩绘风型漆勺(秦代)图2双耳长盒(秦代)2.汉代漆器形制汉代漆工艺在继承战国和秦代传统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工艺之精、生产地域之广,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漆器制作规模日趋增大。
漆艺专业介绍

漆艺专业介绍
漆艺是一门以漆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艺术和工艺学科,涉及漆器的设计、制作、修复、保养以及相关艺术表现形式。
下面是一个漆艺大学专业的简要介绍:
专业名称:漆艺
专业概述:漆艺专业培养具备漆器设计、制作、修复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漆器的材料特性、制作工艺、装饰技法以及漆器艺术的理论知识。
此外,学生还将培养创新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课程:漆器设计、漆器制作技法、漆器装饰与绘画、漆器修复与保养、漆器史与理论、漆工艺美学、漆器材料与工艺、漆器创意设计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漆器制作企业、文化艺术机构、博物馆、艺术品鉴定机构、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等从事漆器设计、制作、修复、研究和相关艺术管理工作。
他们也可以成为独立的漆艺工作室的创办者和经营者。
专业特色:漆艺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将传统的漆器工艺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创造出独具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漆艺作品。
同时,漆艺专业还注重对传统漆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养学生对漆器艺术的研究和理论思考能力。
漆艺专业是一门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技术与艺术能力,旨在传承和发展漆器文化,为推动漆艺的创新与传承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呈现出我国漆工艺大发展的趋向,不仅官方设有漆器
生产的专门管理机构,而且民间制作漆器也很普遍。
宋代漆器品种:雕漆、金漆、螺钿等。
金漆和雕漆是宋元漆艺发展的最高成就,尤以雕漆的成就较大。
雕漆,是漆雕的总称。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
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 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剔黄”、“剔绿”及 “剔犀”名目 剔红 剔黄盘子
明代 缠枝莲纹 螺钿 黑漆 洗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清代漆器除用以木胎外,还有瓷胎、紫砂胎、皮胎等。
紫砂胎 剔红 山水人物图 执壶 乾隆年间剔红锦纹书本式盖盒
皮胎枕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清代雕漆与明代雕漆有显著不同,
比如在漆色上、装饰上、刀工上、磨工上、胎骨上等。
明代剔彩牡丹香盒
清代剔红云龙宝盒
生活用具:杯、
豆、盒、壶、奁 (lián)、 羽殇等。
漆器奁
彩绘漆涡纹方耳杯,耳杯又名羽殇, 此耳杯所饰变形鸟头纹是战国漆器 中最具特点的装饰纹样。
漆器盒 漆器豆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丧葬用具:木棺,托板等。
彩绘漆棺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剔黑
剔犀执镜盒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元代木漆工艺处于一个过渡转变阶段,技法上仍以“剔红”、“剔犀”、“戗
金”为主。
张成、杨茂是卓越的漆器设计家。 剔犀漆盒
剔红栀子花纹圆盘
朱漆 戗金 莲瓣形人物花卉纹 奁盒
花卉纹剔红尊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明代的漆器设计,著名的有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福建的脱胎,浙江的金漆等。 剔红 雕漆云龙纹 盖盒 明代《髹饰录》是中国现存唯一漆工艺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漆器的制作和装 饰方法。
乐器:琴、瑟、鼓、等。
漆器古琴
彩绘射猎图漆瑟残片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战国漆器的成型, 除了传统久远的雕 木为胎外,开始采 用卷木和夹纻等成 型技术。 在之后的魏晋时 期,由于佛教盛行, 这一技术也被广泛 运用。
魏晋夹纻漆佛像
铜佛像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都。 出土的漆器有:彩绘漆座屏, 漆双凤鼓。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盒
汉代最具代表性 的是湖南长沙马王 堆西汉墓的184件 漆器的品种有耳杯、 漆盘、漆盒、漆罐、 漆奁、漆卮、漆案、 漆钫fāng等。 16种器件:鼎、 钫、钟、盒、匕 、 卮zhī 、勺、耳杯、 盘、盂、案、奁、 几、 屏风
匕:是用来舀取鼎中 食物的工具
戗金龙凤纹卮,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 漆器设计
什么是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 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 及工艺品、美术品等, 一般称为“漆器”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漆器的发展
战国开 始发展
汉代继承发展, 并且是在战过 后的一个高 峰· 唐代发 展到高 峰 宋 呈现 漆工艺大 发展趋向
元代 过度 转变阶段
明清在各方 面有显著不 同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隋唐时期有许多新的创新和革新涌现,在唐代经济繁
荣,漆器发展到了高峰。工艺品种也比较齐备,有彩绘、夹 纻、螺钿镶嵌、金银平脱、描金等技法,还有新创的雕漆。
螺钿镶嵌、金银平脱技法是在前代基础上成熟起来
金银平脱龙纹 漆镜
嵌螺钿 人物花鸟纹 漆背镜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战国时期漆工艺开始发展起来,漆器已部分取代了粗笨的青铜器。
战国时期青铜器
战国时期漆器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漆器品种:
生活用具:杯、豆、盒、壶、奁(lián)、 羽殇等。 丧葬用具:木棺,托板等。 兵器:甲胄、盾、弓箭等。 乐器:琴、瑟、鼓、等。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彩绘漆座屏 漆双凤鼓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汉代漆器设计继承了战国楚文化的传统,但在生产规模和
艺术水平上都可以说是及战国之后的又一个高峰,例如多子盒 的设计
多子盒
中国古代文明设计——漆器设计
汉代漆器造型还增加了大件物品,如漆鼎、漆壶、
漆钫以及礼器。
漆钫(盛酒的器皿)
漆鼎
漆钟 (也算是一种酒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