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

合集下载

秦汉漆器设计

秦汉漆器设计

• 汉 • 彩 漆 云 气 神 怪 纹 棺
• 楚文化迤逦多变的纹饰与未来的天堂和仙境得到 了完美的结合。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时期的漆画 题材出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有一种 “大汉”文化的气势。
•汉 •银 扣 金 银 漆 奁
• 汉 • 银 扣 金 银 漆 奁
• 汉代出现大型漆器如漆鼎漆钫等眛墓的漆屏风, 高1.8米,宽3米,是大型双面彩色屏风。大型漆 器的出现也体现了汉代的雄浑大气。
秦汉漆器
秦汉漆器

这一时期的漆器艺术较之战国有了更大 的发展和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
1、漆画题材的扩大并出现了大型漆器。
• 一方面出现了宣扬义士、教子、圣君、贤相等独 家题材,人们虚无飘渺的想象中注入了社会正统 观念的因素,开启了“图画为辅助经传”、艺术 为政治服务的开端;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以现实 生活为题材的画面,如狩猎、歌舞、格斗、贵妇 人出行等画面。汉代人祈求长生不死、死后同化 的道学观念使云纹、山纹在漆器上大量交替使用。
秦汉漆器
秦汉漆器秦汉漆器欣赏 彩漆木辟邪彩绘豕鸟鱼纹
素漆扁壶
对凤纹耳杯
素漆圆壶
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卮
彩绘云凤纹漆樽
彩绘云凤纹漆樽
彩绘云凤纹漆樽
戗金龙凤纹漆卮
彩绘云凤纹漆卮
彩绘星点纹漆耳杯
彩 绘 波 折 纹 漆 耳 杯
谢谢观赏
秦汉漆器秦汉漆器秦汉漆器欣赏彩漆木辟邪彩绘豕鸟鱼纹素漆扁壶对凤纹耳杯素漆圆壶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卮彩绘云凤纹漆樽彩绘云凤纹漆樽彩绘云凤纹漆樽戗金龙凤纹漆卮彩绘云凤纹漆卮彩绘星点纹漆耳杯彩绘波折纹漆耳杯谢谢观赏
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
09艺设3班李林娜
• 秦之国祚在统一后十多年被灭,但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有 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政治、经 济、文化艺术的发展。其后,“汉袭秦制”,尽管意在加 强中央集权,但在治国思想上,秦的急速灭亡也给汉代的 几代“明君”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教训。于是汉初以“无为 而至”作为其统治之基本思想,“轻徭薄赋慎刑”。“文 景之治”是采用的“休养生息”之国策,国势大振,到汉 武帝时,更将汉朝的强盛推向顶峰,广阔的疆域、统一的 政治局面,以民为本的繁荣经济思想,也使漆器艺术达到 了空前的高峰。

秦汉时期甘肃漆器艺术的装饰风格与特色

秦汉时期甘肃漆器艺术的装饰风格与特色
纹 样 中 , 占 有 一 之感 。它只寥 寥的几笔 ,就 把二 个舞者描绘得 栩栩如生 ,热 定 的 比 例 。 如 出 烈奔放的气氛 ,强烈的动感 ,使 人感到非常真 实而生动 。这
土 如 甘 肃 武 威 磨 件 漆樽上 的人 物纹 饰 ,在漆 工艺史和绘画史上 ,占有重要地
嘴 子 四 号 汉 墓 的 位 ,对人物 的表 现 ,不论在 构图技法上还是在 人物刻画上 ,
; ”形 曲线 ,充 分 流 露 出 形象 的动 态 与 气势 ,处 处 表 现 出 整 钵 口部位 以流云纹为装 饰纹样 ,用 以衬托 主体纹饰 ,骨架呈
}度量 感 、线形 的速 度 ,以及变化 的力量 ,其纹样雄 伟而 斜十字 ,以二 方连续将 云纹 组成带状 ,整体 云纹 图案奔放 豪 勺 虽悍 ,强调一种 富于 流变的形式言语 ,使纹样具有 了凤鸣 迈 ,灵 活 又不 失 规 矩 ,形 成 了华 美 庄 严 的 艺 术效 果 。
为 装 饰 ,此 器 物 样 中十分 常见 ,多 装饰在 较大型 漆器看 面之上 ” 。适 合纹
便 是 几 何 纹 为 装 样常 以动物类装饰题材 为主 ,随着秦 汉时期各种动物 类形象
饰 的典 型范 例 。
漆器器皿造型的剧减 , 适合纹样 的装饰手法的应用就更为少见
7 9
了 。秦汉 时期甘肃漆 器 中也有 少许适合纹 样的 出土 ,如 甘肃 汉 时 期 甘 肃 的 漆器 中 , 红 色 被 大 量 应 用 ,这 些 漆 器 充 分 利 用
成 县 尖 川 墓 地 出 土 的 漆 盘 上 的 卷 云 纹 ,其 纹 样 组 织 就 是 严 格 纹饰 的粗细 、疏密 以及 线条的错综搭 配和形 式的组合 变化 , 按 照 器 皿 的造 型 而 设 计 的 。 使红 色与黑色 呈现 出丰富的色彩层 次和绚丽 的视觉效 果 ,充

秦汉漆器

秦汉漆器

• 描漆双耳长盒 • 秦代 • 长27.8厘米,宽13.3厘米, 高11.8厘米 • 1976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9号秦墓出土 •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木胎。盒呈椭圆形,由盖与盒身上下扣 合而成。其两端有类似于耳杯样的双耳, 可供持捧。在盖上及外底均有弧形的矮足。盒内髹以朱漆,外以黑漆 作地,其上用红、褐色漆绘出圆圈纹、变体鸟纹等图案。图案中心, 以变体鸟纹交汇成十字,其两端各向内卷曲,如浮云翻卷。其造型、 纹饰装髹,皆可代表秦代漆器工艺的水平。
• 针划纹双层七子奁 • 西汉 • 直径31厘米, 双层通高20.5厘米 • 1974年山东省临沂县 银雀山西汉墓出土 •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 卷木胎。圆形。全器由盖、上层、下层三部分奁合组装而成。器内涂朱漆 ,器外髹以黑漆为地,内外均用细针划成云气纹装饰图案,并在针划纹内 以彩笔勾点。漆奁上层裝着一面铜镜,下层在底板上挖刻出七个凹槽,每 一凹槽内嵌放着一个不同形状的小奁盒:计有圆形三个,椭圆形一个,马 蹄形一个和盝顶式长方形两个。毎一子奁上的纹饰也以细针划刻而成,纹 饰与大奁基本相同。汉代漆器灵巧而精致,这一类内装子盒的漆器曾多次 发现,它们或五或七或九,形状各异,盛于一大器之中,益发显得玲珑可 爱,构成一组和谐的整体。
目前已出土的汉代漆器很多,出土地点的分布几乎遍及 全国,但大多为西汉时期。东汉墓葬中的漆器较少,而且质 量也远不如西汉,这表明东汉的漆器工艺处于一个衰微时期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 ,前后共发掘出各种漆器约700件,品种多,工艺精,是我 们了解汉代漆器工艺乃至汉代文化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代漆器的胎骨仍以木胎为主,但夹纻胎漆器明显比前 代增多。汉代漆器的品种较多,并且出现了形体较大的器物 ,这与当时的习俗有密切关系。在汉代的贵族阶层,漆器已 不仅作为生活的日用器,而且常常把它作为馈赠物品和礼仪 用器,对于这类漆器的制作则更讲究装饰的华美和制作工艺 的精良,因而也就更增加了这类作品的观赏价值。

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

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

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
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丰富:汉代漆器的设计非常注意色彩的运用,经常使用红、蓝、黄等鲜艳的颜色进行装饰。

尤其是红色,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在汉代漆器设计中十分常见。

2. 图案细腻:汉代漆器的图案非常细腻,常用的装饰图案包括纹饰、花卉、动植物等。

这些图案大多采用浮雕或者镶嵌的方式进行表现,制作工艺精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 主题多样:汉代漆器的设计主题多样化,既有各种神话传说的故事情节,也有人物、动物、植物等自然界元素的描绘。

此外,还有一些与汉代社会文化、历史事件等相关的主题,使得汉代漆器设计更富有内涵和智慧。

4. 应用广泛:汉代漆器的设计不仅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如盘、碗、盒等,还广泛运用于宫廷、宗庙以及墓葬中。

汉代的丧葬文化中,漆器被视为重要的随葬品,因此漆器设计更加注重豪华、庄重、富丽堂皇的表现。

总体来说,汉代漆器设计注重色彩丰富、图案细腻、主题多样,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特点。

?文明奠基:秦汉时期的陶漆砖器造物

?文明奠基:秦汉时期的陶漆砖器造物

文明奠基:秦汉时期的陶漆砖器造物时代背景——统一帝国对造物设计的影响秦统一六国后,吸收了其他五国的优秀文化,综合而形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此时青铜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除部分青铜器作为实用生活品得以继续保留外,取而代之的是发展迅速的金属器、陶瓷器,漆器等新器物。

这个统一帝国的出现,给后来汉民族的形成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兴旺发达,使手工业的艺术设计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秦汉时期的能工巧匠,创造了许多精巧的生产和生活工具,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陶瓷制品秦代的陶器经历了从“祭器”的尚礼到“用器”的崇用。

秦陶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

秦代兵士陶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秦代兵士陶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秦陶马秦代陶量(中国国家博物馆)陶量外壁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40诏书。

这种陶量出土甚多,都是当时的标准器具。

此量形似圆桶,上口略侈,宽平沿,直壁,平底。

外壁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是用是个方形四字阳文印作一排打在陶坯上焙烧而成。

此器为秦代的半斗量,容量970毫升,折算每升合194毫升。

汉代时期陶瓷的品种有灰陶、釉陶、彩绘陶、原始青瓷以及砖瓦、陶塑等。

装饰方法丰富多彩,有印纹、划纹、堆贴、彩绘、雕镂等多种。

这时期的釉陶、彩绘陶、砖瓦、陶塑等,都有出色的成就。

汉代彩绘陶茧形壶河南新乡出土东汉越窑青瓷双系罐浙江省博物馆藏东汉青釉扁壶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西汉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故宫博物院西汉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故宫博物院铅釉陶制作的成功,是汉代陶瓷工艺杰出成就之一。

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这种陶器在陕西关中地区首先出现,但在汉武帝时期的墓葬中仍然极少发现。

大约自汉宣帝以后,铅釉技术开始获得比较快的发展,此时关东的河南等地也有了较多的发现。

铅釉的主要着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釉呈现美丽的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色和棕红色。

湖北出土秦汉漆器精粹(下)

湖北出土秦汉漆器精粹(下)

湖北出土秦汉漆器精粹(下)髹漆器物统称漆器,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物最有特色的一类。

南方的漆树资源和较高的地下水位,是湖北漆器文物十分丰富并得以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

漆具有耐酸碱、耐高温、防潮、防腐等多种性能,既可施于木胎,又可施于铜、陶、皮、纻、竹等胎质,即可髹于日用器皿和家具,又可髹饰礼乐器和葬具。

考古发现的大量漆器开辟了认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新领域。

秦汉漆器的纹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既有现实生活,又有神话故事;既有珍禽异兽,又有花鸟鱼虫。

漆器的用色以黑红两色为主,辅以褐、灰、金、黄、绿、蓝、白等色,华美艳丽。

彩绘中,线条行云流水,飞扬生动;纹样适合器型,繁复变化。

这些漆器彩绘成为秦汉时期中国装饰艺术的典范。

食具商周时期,青铜食器多是重要的礼器,漆器也有礼器功能。

秦汉时期,漆木食器的仪式功能已不强烈,这使得髹漆食器更趋于实用。

总的来看,秦汉食器的种类不多,造型和功能与今天所使用的器皿几乎一致。

纹样也多为几何、植物和变形动物纹装饰,显得轻松活泼。

盒盒在器形上分圆、椭圆、方形。

一般器内髹红漆,器表髹黑漆,用红、褐色彩绘纹饰。

圆盒,木胎,挖制,整器呈球状,盖、底同大,以子母口扣合,是秦汉漆器中的典型器物。

长方盒,木胎,各部分分别斫制后粘合而成;盖与器身套合。

双耳长盒,木胎,挖制,盖与器身扣合,椭圆形,两端有耳,盖与底均有弧形假足。

此形仿铜盨造型,为秦汉特有器形。

战国·秦国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圆盒,1975年云梦睡虎地7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外底与盖上分别烙印一“亭”字。

秦代素漆耳杯盒,1975年云梦睡虎地13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盖上有烙印的“亭”字。

出土时盒内平放耳杯五只。

秦代彩绘云凤纹漆圆盒,1978年湖北云梦睡虎地43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盖顶烙印“亭”字,外底烙印“亭上”二字。

秦代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圆盒,1978年湖北云梦睡虎地25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外底针刻文字“东郧但”。

简述秦汉漆器在造型和装饰上的设计特点

简述秦汉漆器在造型和装饰上的设计特点

简述秦汉漆器在造型和装饰上的设计特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秦汉漆器是中国古代漆器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有着独特的设计特点。

秦汉时期的漆器与汉字

秦汉时期的漆器与汉字

秦代漆器
这一时期漆器工艺是我国漆器工艺史上继往 开来的新阶段。秦时以结束了战国期间群雄 争霸的局面,社会与经济相对稳定,商业和 手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时的漆器制造 更是推陈出新;制法的改进、品种的创新、 纹饰的变革以及造型的拓展,这一切都为西 汉漆器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代漆器
•描漆圆盒 •秦代 •高19厘米 •1976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卷木胎。圆盒内髹朱漆,外以黑漆作地, 其上以红、褐色漆绘成云气纹、卷云纹、 变体凤纹及几何形纹。为了制作圆筒状 器物,用大张薄木片来圈制卷木胎,下面另外装底。木片接口处, 两边削成斜坡状,使其交搭平整、匀称。它表现出相当高超的工 艺技巧。秦代漆器过去一直鲜为人知,直到1976年云梦睡虎地墓 葬的发掘才使我们有了比较确切的认识。在十二座秦墓中,总共 出土了一百八十多件漆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都很精美。这 件描漆圆盒,图案设计对称中有变化,静谧中又寓含强烈的旋动 感,表现出较高的设计制作水平,是这批漆器中的佼佼者。
•描漆兽首凤形勺 •秦代 •高13.3厘米 •1976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9号秦墓出土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木胎。此器造型为一只圆雕的游凤,其颈部 高高昂起,但首部却是一只兽头。朱漆里, 外髹红漆为地,以红、褐色漆绘成凤鸟身上的羽毛及兽首的口、眼、 鼻、耳等部位。兽首双耳向后耸立,颈上有两道朱色圆圈,腹部以 红、褐色漆绘成片片羽毛。身体中空,背上开有一个略呈椭圆形的 大孔,孔上无盖。尾都呈羽状向后翘起。在尾下部,有“咸口”与 “□□亭□”烙印文字二处。此勺造型奇特,如一只悠游于湖面的 天鹅,恬淡、安宁,保留了浓郁的楚文化风格。尾部下的烙印文字, 与1977年在睡虎地34号秦墓出土的另一件凤形勺相似。在那件凤形 勺的勺内底部,有“郑亭”烙印文字,大概是漆器出产地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

一、漆器的起源与发展。

漆器,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
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
术品等,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
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
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在中国,从
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
以制器。

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
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
水平。

商代中期的黄陂盘龙城遗址发现
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的木椁板印痕,
河北藳城台西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中,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

战国的漆工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

西汉漆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的风格,但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

东汉魏晋南北朝期间漆器的出土,比起前代显得十分稀少,这与葬俗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唐代漆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夹绽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

两宋曾被认为是一色漆器的时代,但发掘出土许多有高度纹饰的两宋漆器,改正了过去的认识。

明初承元代肥硕圆润的风格,宣德以后,堆漆渐薄,花纹渐蔬,至嘉靖时磨工少而棱角见,至万历时刻工细谨而拘敛。

入清以后,日趋纤巧繁琐。

百宝嵌是
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珊瑚、玛瑙、琥
珀、玉石等做成嵌件,镶成五光十
色的凸起花纹图案,明代开始流
行,清初达到高峰。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
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二、秦朝时期的漆器设计。

秦朝在我国漆器工艺史上处
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这时候的漆器,用料考究、工艺精良、器皿造型美观大方,装饰纹样瑰丽多采,设色富丽而庄重,充分显示了秦代漆器工艺的惊人成就。

它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推动与丰富今天的艺术创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出土漆器来看,大部分器物都是在黑漆地上用褐、红彩漆绘制凤纹、鸟纹、鱼纹、梅花纹、云气纹等装饰图案。

三、汉朝时期的漆器设计。

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漆器的发展延续了战国漆器工艺的精华,在艺术上有更多楚文化的痕迹。

汉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壶、钫、樽、盂、卮、杯、盘等饮食器皿,奁、盒等化妆用具,几、案、屏风等家具,种类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

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

汉墓出土还有漆棺、漆碗、漆奁、漆盘、漆案、漆耳杯等,均为木胎,大部为红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绘红色或赭色花纹。

在漆器题材上,一方面出现了宣扬义士、孝子、圣君、贤相等儒家题材,人们虚无缥缈的想象中注入了社会正统观念的因素,这是与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而另一方面汉代人们祈求长生不老,死后羽化的道学观念使云纹、山纹在漆器上大量交替使用,楚文化伟逦多变的纹饰与未来的天堂和仙境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举例。

彩绘鸟云纹圆盒
木胎,旋制。

由盖与器身相扣合而成。

器表及口沿内、内底正中与中部一圈髹黑漆,余髹红漆。

内底正中在黑漆地上用红、灰黑无光漆绘鸟云纹、变形鸟纹、圆卷纹等纹样,内底第二圈用红漆绘变形鸟纹,口沿内外绘变形鸟头纹,口沿上绘波折纹、点纹。

外底有烙印文字。

彩绘凤形勺
此器将实用的木胎漆勺与神奇的凤鸟造型合二为一,以勺体为凤体,以勺柄为凤鸟的长颈,以柄首为凤首。

在勺体与勺柄的对称部位,雕刻出凤尾。

勺体内红外黑。

在凤颈与凤尾,都用红彩与褐彩,绘出凤的目耳鼻口和凤体羽毛。

彩绘鸟云纹方平盘
木胎,斫制。

长方形,周
边起棱较高,平底,底部四角
有曲形足。

盘外与内壁髹黑漆,
盘内底髹红、黑漆各三周,并
在黑漆地上用红、褐、灰黑无
光漆彩绘花纹:中心花纹与第
三圈花纹均以鸟云纹为主,其
间填绘圆卷纹和点纹等优美图
案;第二圈为变形鸟头纹。


土时,盘里尚有牛排和鸡骨等
食物。

彩绘双虎头形盾
该器物盖、底为厚木胎,
斫制;盖壁与器壁为薄木胎,
卷制。

由盖与器相套合而成,
整器呈椭圆形,直口,直壁,
平底,盖顶微隆起。

器内髹红
漆,器外表髹黑漆。

素面。

彩绘木胎漆盘
木胎漆盘内外均满涂漆而不露胎,盘内并有漆绘彩画。

宽厚的口沿上以黑漆为底,其上以红漆绘出水波纹,盘底中心部则在黑地上绘出四组红色卷云纹并以红色镶边,卷云纹
之间有红漆隶书"君幸食"三
字。

盘内壁的其他部分,则是
大面积鲜艳洁净的红漆髹地,
十分醒目而热烈。

黑与红的搭
配与净地与彩画的对比,使装
饰效果既热烈奔放又庄重肃
穆。

彩绘鹤纹匜
彩绘鹤纹漆匜,盥器,西
汉早期,此匜近长方形,四角
均呈圆形。

有流,其侧壁与匜
身的侧壁接角处转折明显,略
外倾。

彩绘神人纹龟盾
整器作龟腹甲状,背面有
盾把手。

龟盾正面上部绘一神人:人首,人身,鸟足,身穿豹斑纹的衣裤,作奔走状,头部前后还各有一蛇形物。

其下绘一神兽:鸟首,兽身,三个鸟形足(前足在上,后两足着地),头上有一角,尾巴回卷,亦作奔走状,前足间绘有云雷
纹。

有的学者参照有关文献考证,神人即禺疆;神兽是鲧的神像,即神话传说中鲧于羽山之渊所化的黄龙。

背面盾把两侧各绘一人,拱手相向而立,身穿宽袖上衣和长裤,腰束带,足穿翘头鞋,头戴冠,腰间佩长剑。

此画据人物的服饰看,似为武官。

有人推测是墓主生前的写照,也有人认为是描写的宾主相见的场面。

参考文献: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轻工业出版社1984-08
1 《漆器工艺技法撷要》沈福文
李大树
2 《漆艺》乔十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05
3 《漆与艺术》祝重华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01
4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11
5 《中国雕塑艺术史》王子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03
6 《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吴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08
7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
王力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12 典》
8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06
9 《中国工艺美术史》王树良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1
张玉花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2 10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吴明娣
袁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