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学曾国藩讲课教案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教学设计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教学设计
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予说过:“每日
当三省酱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灌就是3《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兜平乱世,戎马倥偬闻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窍练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总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仕为.很多人部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恩趟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各致,说:。
暂谓曾文
正柴,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览过曾国藩文集,他1l “玛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t“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晟厉害
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足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
吾人之师资4.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扳一眼的模仿曾罾藩,简直将曾国灌奉为偶像·
那么,曾围藩最为成功的仕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他著名的"#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曾国藩家风教案

曾国藩家风教案教案标题:曾国藩家风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曾国藩的家风及其对后人的影响;2. 分析曾国藩家风的重要价值观,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曾国藩的兴趣;2. 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曾国藩的了解程度。
主体:1. 介绍曾国藩的生平和贡献,重点强调他的家风对后人的影响;2. 分析曾国藩家风的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勤勉、正直、孝顺等;3. 将这些价值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讨论如何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这些价值观;4. 分组讨论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家庭或社区中遇到的与曾国藩家风相关的案例,并讨论如何应对;5.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曾国藩的家庭场景,让他们亲身体验曾国藩家风所传递的价值观。
总结:1. 回顾课堂上的讨论和活动,强调曾国藩家风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将曾国藩的家风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人。
教学资源:1. 曾国藩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 视频或音频材料,展示曾国藩的生平和家风;3.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相关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成果;3. 学生的书面反思和总结。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历史人物的家风,并与曾国藩进行比较;2. 邀请家长或社区中的长辈分享他们的家风和对价值观的看法;3.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历史遗迹或博物馆,深入了解曾国藩及其时代的背景。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曾国藩天津教案简短

曾国藩天津教案简短教案标题:曾国藩天津教案简短教学目标:1.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和贡献,特别是其在天津的重要事迹。
2. 掌握曾国藩在天津推行的改革措施和其对当地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曾国藩及其思想的尊重和认同感。
教学内容:1. 曾国藩的背景和生平简介。
2. 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事迹和改革措施。
3. 曾国藩对天津的影响和贡献。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通过讲解曾国藩的背景和生平,向学生介绍他的成就和贡献。
3. 详细介绍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事迹和推行的改革措施。
4. 强调曾国藩对天津的影响和贡献,包括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
讨论与互动:5.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曾国藩的看法和理解。
6. 引导学生思考曾国藩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巩固练习:7.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视频片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曾国藩的事迹和思想。
8.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检验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9.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曾国藩和他在天津的事迹的信息。
10.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演讲或展示等方式,展示他们对曾国藩的理解和评价。
总结回顾:1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性和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1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曾国藩的精神和思想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评估:13. 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学生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14. 针对学生的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曾国藩的事迹和思想。
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引入课题的素材- 曾国藩的相关资料、书籍或文章- 阅读材料或视频片段- 练习题和评估表格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讲解、讨论、练习和拓展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全面了解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事迹和对当地的影响。
《曾国藩家书》教案

《曾国藩家书》教案曾国藩家书教案【导言】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鼎臣,号希尹,湖南湘阴人。
他是清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在治国、任官、家教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
《曾国藩家书》是他给家人的书信,这些信件记录了他的思想、人生哲学和家教观念,深受后人的敬仰和学习。
本教案将以《曾国藩家书》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一、背景介绍;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一、背景介绍】《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给亲属的书信集合,内容包括他的个人经历、家庭生活、家教理念等。
这些信件通过语言朴实、感人至深的方式传达了他对待人生、家庭和社会的看法,展示了曾国藩高尚的品格和智慧。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了解曾国藩的背景和家庭教育观念;2. 分析曾国藩家书中的思想与哲学;3. 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曾国藩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方法;2. 曾国藩家书中的思想与哲学;3. 曾国藩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教学方法】1. 列举曾国藩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方法,进行讨论和比较;2. 阅读曾国藩家书中的经典篇章,分析其主旨和表达手法;3.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撰写自己的家书,展示对曾国藩家书的理解。
【评价方式】1.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曾国藩家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学生展示:评价学生对家书的理解和理论运用能力;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四、教材推荐】1. 《曾国藩家书选编》2. 《曾国藩家书及其书法作品》【五、拓展延伸】1. 阅读更多曾国藩的文学作品,了解他的人生和思想;2. 研究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统治策略;3. 比较曾国藩与其他近代中国重要人物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六、延伸阅读】1. 《曾国藩日记》2. 《曾国藩家书教程》【结语】通过对《曾国藩家书》的深入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曾国藩的思想和家教观念,还可以通过比较研究,培养自己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曾国藩讲稿

提起晚清,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距离今天最近的变革年代,因为它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确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的新鲜事物涌入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许多有识之士也走上了探索求富和求强的道路,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之下,这个家喻户晓的晚清人物,曾经有过怎样痛苦的思考,,又有着怎样艰难的思考,今天我想讲一下晚清重臣曾国藩。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晚清动荡的历史舞台上,他又起过什么样的作用?今天允许我为大家讲解剖析一下曾国藩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一、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及其历史坐标在19世纪这么一个历史时代,在距今200年前,在湖南的一个穷乡僻壤,曾国藩出生了。
他在北京考中进士,取得了他进入文官的这么一个学历资格,那么我们可以说,他在科举道路上是一个成功者。
他考秀才很不容易,考进士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并且考中以后,名次不高,只有三甲。
在这个时候他还有最后一搏,经过朝考,一篇文章,得到了道光皇帝的亲睐,把他从第三名拔至到第二名,所以他进入了翰林院。
一般来说,三甲是很难进入翰林院的。
他进入翰林院,表明他可以冲击高级文官这么一个学历资格,这是他的第一个成功。
第二个成功呢,就是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
在封建时代的晚期,宋明理学已经成封建思想的一个指导,他开始了专注理学训练,使他成为一个理学名臣,所以在这一点上,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
那么我们再来看他所处的这个时代。
在他进入封建政权这个机构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冲击中国的大门。
英国的船队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游弋北上,鸦片战争已经是一触即发,这是他处的第一个时代背景。
第二个就是说太平天国起义,并且横扫大半个中国,在这个时候,他受命开始了,冲击他人生的第二个高峰,就是治国平天下。
再是他第三个高峰,就是说他开创他的湘淮军政集团,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并且在他的生命的最后,推动了留学事业的发展。
所以整的来讲,他还是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曾国藩治家【教案】

掌握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方式。学习中国古代文人的读书方法和文化素养的培育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 具
黑板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1872),乳名宽一,名子城,又名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出生于湖南长沙湘乡,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他科甲出身,后又授翰林院检讨,开始了漫长的仕宦生涯。1847年即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849年又升授礼部右侍郎,此后九年中,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掌管机枢军政大事,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创造了清廷任官的奇迹。而铸造曾国藩政治生涯顶峰的就是剿杀席卷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严格砥砺自己,他一面笃于修身,精研理学,格物致知,雅好诗文,自成一格;一面又适应时势的要求,探讨解决内忧外患的治国方略,同时接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倡导洋务。
(3)以恒修学。曾国藩对子女的期望,不是高官厚禄,而是读书明理。他既教子女为学方法,更注重恒心韧劲,他切切告诫儿子:“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4)恒久不辍,一丝不苟。曾国藩在数十年时间里坚持写家书,以治学的“恒”之精神贯穿其中。写作精细,无论是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等堂上大人还是给诸弟、子侄的信,都以严肃态度对待,书写工整,极少涂抹,偶因身体不适或公务过忙而字迹稍乱,便在信中“自责”。
三、总结全文
像曾国藩这样的作为权倾四省、位列三公的清廷重臣,在教育子女时能够做到“爱之以其道”,同样可贵的是,他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对于自己的缺陷勇于承认,在子女面前不遮丑,这也正是教育子女严谨做人的好材料。值得我们今天为人父为人母所借鉴、学习。
曾国藩 教案

曾国藩教案教案标题:曾国藩教案目标:1.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和贡献,认识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2. 分析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探讨其对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研究和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曾国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曾国藩有了解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知识讲解:1. 通过讲解曾国藩的生平和贡献,介绍他在清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事业。
2. 分析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包括他的儒家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
3. 引导学生思考曾国藩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并与当代教育现状进行对比。
讨论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展开讨论,探讨其对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
扩展活动:1. 学生自主研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曾国藩相关的话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并撰写一份小研究报告。
2. 学生展示: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如海报、PPT或口头报告等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总结评价: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他们对曾国藩的理解和认识。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对历史人物和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引入活动、知识讲解、讨论活动、扩展活动和总结评价等环节,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曾国藩的生平和贡献,深入探讨他的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和展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
近代历史人物 曾国藩 课件

•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日即卑 污。曾國藩說,余於此二者常加克治,遺憾的 是尚未能掃除淨盡。 •曾國藩正是經常把自己擺在一個渺小的位置上 來保持自己的心態平衡的。 •越是能看到自己不足而又有信心的人,就是越 能有所長進,就會越能更多地擁有別人的長處, 就會有更大的成功之可能。
8.盡信書不如無書
1.內聖外王,折作天地完人
•曾國藩說,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 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 愧為天地之完人。也就是說要志當存遠。 •讀書做官,升官發財,在當時幾乎彌漫在所有 讀書人的心目中,牢不可破,可是曾國藩是一 個例外。 •他在做京官的時候,年齡不過三十多歲,他便 立誓不發財。 •曾國藩一生立誓不發財,幾十年節儉自守,不 逾越一寸一分。因此他雖官至總督,每日吃飯, 以一葷為主,有客始略略增之。時人號為「一 品宰相」。
5.以懦弱無剛為大恥
•曾國藩後來的成功,他晚年總結出許多「因 緣」,但「受祖父之訓誨」是很重要的原因。 遂自撰一副對聯,長年掛在書房裡: •『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耕半讀,但將箕裘 承祖澤; •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巨付 兒曹。』 •可以說,曾國藩成功的自然稟賦中,以他祖父 和母親對他的影響最大。
6.篤志而行,常想未竟之業
•從某種角度上說立志並不難,難的是時時刻刻 按照自己的志向去踏實苦幹,勤懇地踐履自己 的志向。 •一遇挫折或世態變遷,就給自己找個理由,違 背自己的志向沈淪下去,是凡夫俗子所犯的通 病。 •曾國藩則沒有這樣,他說,余自咸豐三年冬以 來,久已以身許國,原死疆場,不願死牖下, 本其素志。近年在軍辦事,盡心竭力,毫無愧 怍;死即瞑目,毫無悔憾。
4.自以為是,多言必失
•曾國藩在今人眼中似乎是個手執羽扇, 不苟言笑。沉穩木訥的君子形象。實際 上這代表了他成熟時期的性格。早年的 曾國藩多言健談,愛出風頭,喜於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跟曾国藩学智慧,向胡雪岩学绝学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这句话百年以来流传于民间的谚语,深刻的揭示了精通内圣外王之术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和深谙智慧权谋之术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曾国藩以及胡雪岩做事在为人处事方面对人们的影响。
而曾国藩和胡雪岩就是那些无法让人玩却的历史人物。
曾国藩,从一个山村穷秀才,一步一个脚印,
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大情圣哲”。
毛泽东东年轻时就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并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身捧读不辍。
胡雪岩,从一个身无分文钱庄的穷伙计,赤手空拳在乱世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成为名扬天下的“一代巨贾”“红顶商人”,他传奇的赚钱神话使得无数人为之痴迷,成为所有商人的终极梦想。
没有谁能够轻易让人们奉为圭臬,没有谁轻易在历史上刻下名字。
他们俩个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做人做事绝学,才使得他们能够从芸芸众生中脱瘾而出,成就其他人难以建立的功业。
这些绝学是他们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无数成败得失而总结出来的,是他们人生的智慧谋略的深刻体现。
这些绝学既体现了他们对中华5000年传统智慧的独特性应用,又展示了他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创造性见解。
这些绝学不但是每一个想达到内圣外王之道的人所应遵循的道路,也是每一个想建功立业的现代人应学习和掌握的智慧。
曾国藩
曾国藩的谨始慎钟之绝。
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
《管子》中说:“其所谨着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着大,则其所立亦大。
”谨慎是成大事之人不可缺少的素质。
人生之路,慎一
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诸葛一生唯谨慎,曾国藩以其为人生楷模,以“慎”字撑起了人生之舵,谨言慎行、谨始慎终,这使得他能够从各种危机中从容度过,成为一代圣贤。
曾国藩的和气致祥之妙。
和则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
成事之要,首先在于人和。
在为人处事上坚持“和”字,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策略,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达成己事。
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中坚持和气;在治家理政中坚持和睦;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中坚持“中和”等,这使得他获得了家人、朋友、上级和下司的的鼎力支持,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实务,知进退。
曾国藩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
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屈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度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的借人成事之功。
单打独拼不能成就大业,成就一番事业也需要众人的合作努力。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终究有限,只有那些善于用人之长一补己之短的人,充分借助他人力量的人,群策群力,才能成就伟业。
曾国藩以儒臣督师,削平大难,蔚成中兴大业,离不开他人的借人成事之功。
他的知人之明、用人之智和树人之道,都是想成大事者必须学习的法宝。
曾国藩的务实力行之义。
言易行难。
世界上的事,没有什么可一蹴而就,都要经过由小而大,不断积累的过程。
如果只往大处看,而不从小事上着手,就会犯一屋不扫而扫天下的毛病,最终会让自己两手空空。
曾国藩主张实事求是,不讲空言,是做人第一义,认为只有脚踏实地,从浅处、实处着手,事业上才可长久。
纵观曾国藩一生的各方面的成就,都体现了他务实力行的功夫。
胡雪岩
胡雪岩的谋而后定之绝。
“谋,而后定;不谋,而衰矣”,“谋深,虑远,成知因也”。
这是《菜根谭》谋略篇中的两句论断,它深刻的揭示了谋与虑在成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胡雪岩在做事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谋略,凡事都力求做到深谋远虑,盘算局势,先谋再战,从而使得他能够占领生意场上的制高点,谋取做事过程中的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胡雪岩的因人致用之慧。
韩非子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意思是说,只会用自己力量的人,是下等君王;能用别人力量的人,是普通君王;善于激发臣下智慧的人,才算的上高明的君王。
韩非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人,虽不能事必躬亲,但必要善用他人。
胡雪岩成为一个集钱庄、丝行、军火、典当、粮食、房地产生意为一体,经营范围涉及浙江、江苏、上海几乎半个中国,甚至还把手伸到外国人那里去的红定商人,其秘诀就在于他因人致用,集中众人力量为己所用,从而创造出经营上的奇迹,
胡雪岩的有胆有识之举。
人生无处不风险,不敢承担风险,唯唯诺诺,终不会有大气候,要想出人头地、称雄一方就必须具备大气魄、大胆识和果断的豪情。
胡雪岩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有胆有识,敢于冒风险。
他经营的钱庄、药店、典当、军火等生意,以及向洋人借款等等,都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他拥有过人的眼光,敢于刀口舔血,这让他屡屡成功,成为一代商家巨贾。
胡雪岩的守信谋利之德。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不能仗义而行,全无诚实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
经商之道也就是做人与待人之道,如若人际关系处理不好,顾客将丧失,同行将敌视,只有破产路一条。
反之,则定会生意兴旺。
胡雪岩在处事经商过程中,始终坚持从正道上取财,重信轻义,言出必行,恪守守信谋利之道,这不仅为他带来了至上的荣誉,也为他带来了长久不衰的滚滚财富。
胡雪岩的寻机运机之妙。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是决定命运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机会只有对于那些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能够很好的去抓住机会、利用机会的人,才称其为机会。
胡雪岩从一个山间的无名小卒到杂粮行打工者;从钱庄学徒到业务经理,再到资助王有龄;从依靠他人开钱庄老板到成为红顶商
人、江南药王,这与他的寻机运机之妙是分不开的。
他牢牢地抓住机会,把握住每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在没有机会时创造机会,在抢占机会时行动果断,从而成为当时的全国首富。
朋友,如果你是那智慧之道、成功之道的追寻着,那请仔细阅读此文章,汲取其中的智慧并践行其中的道理,开创属于自己的奇迹,成就自己的梦想,不愧于着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