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美国的发展及其货币政策。

美国的发展及其货币政策。
1.美国的货币制度(一)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13年12月23日,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灵活和稳定。
《美国联邦储备法》规定,成员银行需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相当于其资本和盈余总和的6%数量的资本。
联邦储备银行则被要求每年向其成员银行支付其缴入资本的6%的红利,通常每年分两次支付。
截止2006年12月31日,联邦储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135.36亿美元,占其总资本的51.2%。
根据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规定,美国在12个主要城市设立储备银行,成为联储体系的组成部分。
这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职责包括为其成员银行进行支票交换、回收损毁货币并发放新币、对合并申请进行评估、向该区的成员银行投放贴现贷款、审查属于联邦储备成员的州立银行、就地方银行和经济状况提出分析和报告,以及进行一般的银行与经济研究并出版部分刊物。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事会由七位理事组成。
他们均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确认,任期14年。
联邦储备理事会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通常每周会晤若干次商讨与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有关的问题。
(二)美元美元硬币由美国财政部发行,币值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六种;美元纸币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发行,面额为1美元、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七种。
二、美国的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
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联邦基金利率。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
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二)美国货币政策的决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美联储系统中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制定部门。
美国的货币政策全解

美联储选择银行信用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为了刺激企业投资和个 人消费,在这个时期进一步推进低利率的廉价货币政策,使得信用急剧膨胀。
政策效果: 1974年到1975年和80年代初的两次经济危机期间,在 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 普遍大幅度上涨。
新经济时期
时间: 90年代初到现在
战后初期的政策
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滞涨时期的政策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新经济时期的政策
战后初期
背景: 在30年代后半期全球性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了凯恩 斯主义,它主张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使 经济摆脱衰退状态。这一政策措施在当时存在大量失业资 源的情况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二战结束后,由于美国 为维护其霸主地位,军事开支有增无减,导致财政赤字上 升,这样,只能用增发货币的方式来缓和;加之战时的物 价管制放开,致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很快。
政策效果: 1、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时高时低,交替进行。总的趋 势: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年份带来了经济的衰退而低通 货膨胀率则是经济增长速度回升。
原因: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滞涨时期
背景: 在经历了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的低通货膨胀率之后,从60年代后 半期开始,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进入70年代后出现了新的情况。 时间: 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 政策:
政策效果: 到1998年,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已进入了第8个年头,
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背景:雷曼兄弟公司于2008年9月倒闭 措施:在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购买了1.725亿美 元资产,主要是通过将储备贷给它们的附属机构,然 后通过直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市场影响:从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美股 标普500指数涨幅为37.14%。美国经济在2009年中期 触底反弹,当年后三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速 从负值逐步增至5%。
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比较

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比较
次贷危机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有以下比较:
1. 利率政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零利率政策,降低短期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消费。
中国央行也采取降息政策,但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将利率降至零。
相反,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几年中,中国央行提高了利率以抑制通胀。
2. 货币供应: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钞,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
相比之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对保守,更加注重保持货币稳定。
3. 汇率政策:在次贷危机期间,美元贬值,而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
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包括加强货币政策协调,控制外汇储备增长速度等。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期间都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但两国的政策重点和手段还是有所不同。
中国央行更加注重货币稳定和控制通胀,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更加重视刺激经济和增加货币供应。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在利率已经降到零或接近于零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证券的方式向市场大规模投放货币,运用非常规的手段来遏制通货紧缩导致的市场恐慌,刺激经济增长。
2010年11月初,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向市场大量注入货币。
无疑,这将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并会干扰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和动机1.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成效不佳在金融危机中倡导改革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实施了一系列新政,诸如推行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降低无力偿还房贷家庭的住房清收率;加强金融机构监管;保护消费者利益等。
为了刺激银行放贷,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购进总额1.15万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抵押证券和“两房”债券,导致美国的货币数量激增。
货币数量与GDP 的比例增幅超过7%,大大超过危机爆发前10年1.7%的年均增幅。
货币供给增加能否刺激经济增长,关键在于企业和个人是否有增加投资和消费的需求。
由于美国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增长的引擎依赖于消费,居民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导致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低谷徘徊,银行贷款意愿低迷,失业率在9.6%左右居高不下,经济复苏乏力。
2.奥巴马政府为争取连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美国的经济前景表示悲观,将2010年和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下调至2.6%和2.3%。
奥巴马的智囊团并没有带来当年罗斯福新政的奇迹,美国选民对“蜗牛”般的经济复苏大为失望,执政的民主党在2010年11月2日的中期选举中失败,丢掉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
奥巴马政府认识到实现经济复苏已成为其挽回政治败局、实现连任的重要前提,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成为美国政府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就在中期选举后的第二天,美联储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2011年6月底之前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预计每月购进750亿美元,联邦基金利率继续维持在0—0.25%,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

性2023-11-06•引言•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概述•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经验与启示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这些政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降低利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和抵押支持证券等。
研究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理解这些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复苏和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复苏。
研究内容本文旨在评估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重点关注政策措施对实际产出、通胀和就业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宏观经济学模型对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内容与方法02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概述非常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受到限制或失效时采取的非传统货币政策手段,以实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等目标。
非常规货币政策通常包括大规模资产购买、前瞻性指引、负利率等措施。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定义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前瞻性指引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声明或市场预期管理,引导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以实现政策目标。
负利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促使商业银行增加贷款和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
大规模资产购买中央银行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和其他资产,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长期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某些情况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资产泡沫、通货膨胀等。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力度、经济周期、市场反应等。
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中央银行需要灵活运用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评估。
03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刺激经济增长: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非常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货币政策操作美联储的若干工具创新及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货币政策操作美联储的若干工具创新及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一、概述在金融危机管理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中,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应对更是对稳定金融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经济体系健康运行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创新性以及国际协调的重要性,并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为例,分析其在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其创新工具的运用。
金融危机常常伴随着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等现象,这些现象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密切相关。
在经济繁荣时期,货币政策往往过于宽松,导致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价格膨胀,进而产生金融失衡。
当这种失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金融危机就会爆发,导致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的操作不仅需要快速、准确,还需要具备创新性和灵活性。
美联储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零利率政策、前瞻性指引等,以提供流动性支持、稳定金融市场和恢复经济增长。
这些创新工具的运用,不仅缓解了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也为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操作还需要加强国际协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单一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往往难以独善其身,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例如,美联储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了广泛的货币互换和协调一致的货币政策操作,以提供跨国界的流动性支持和稳定全球金融市场。
这种国际协调的货币政策操作有助于增强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货币政策操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以美联储为例,详细分析其在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其创新工具的运用,并探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案例和经验教训,我们可以为未来的金融危机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建议。
1. 金融危机背景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作为一种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常常源自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如经济衰退、金融市场波动、资产价格下跌等。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作者:李茂培代闯沈世锺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5期李茂培代闯沈世锺摘要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全世界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十周年多了。
在危机期间美联储使用非常规手段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它对全世界有很大影响,尤其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量化宽松金融危机政策一、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在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使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它是一种非常规手段。
量化宽松俗话讲“印钞票”,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央行大量印本国货币方式购买本国国债或企业债券的,向市场投入大量本国货币,增加市场货币的流动性。
主要是下调国内利率,刺激美国实体经济增长。
美联储从危机发生到2012年12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综合当时情况考虑和委员讨论共用4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美联储首次是在次贷危机发生后金融机构面临的危机和破产,美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金几乎瘫痪,市场出现很严重流动性枯竭。
美联储多次向市场注入美元,但美国经济金融依然糟糕。
2008年伯南克7次降低联邦基准利率,接近实行零利率。
这一轮量化宽松货币主要为了阻止市场恐慌和美国经济崩溃。
第二轮伯南克和委员们决定从2010年8月,到2011年6月期间他每个月向大型银行金融机构上花费75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
这次量化宽松主要是为解决美国财政部危机。
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基于当时美国经济糟糕状况在2012年9月开始的。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决定每个月购买40亿美元的抵押支持债券,同时持续以0%至0.25%的利率为美联储基金利率。
还向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出售短期国债和购买长期国债的操作。
是为了增加就业人口,复苏美国往日的经济。
第四轮量化宽松始于2012年12月,当时美联储继续每个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尤其是房利美和房地美证券和45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为了深入刺实体激经济发展和增加市场需求降低失业率。
通过观察伯南克实施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把联邦基准利率下调,还使用购国债向市场注入资金方式。
9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9美联储的货币政策2022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据CNBC文章,摩根大通国际(JPMorganChaseInternational)主席JacobFrenkel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2022年美联储将会加息3到4次。
他认为,目前美国所处的经济环境有利于美国利率正常化。
因此美联储不会在犹豫是否多次加息。
JacobFrenkel概括称:“美国的经济活动现在还比较强劲,失业率也非常非常低,美国综合失业率也比较健康,而且美国通胀率压力也慢慢增大,美国通胀率已经非常接近2%。
”上周五在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超过预期之后,美国金融市场对美联储3月份的加息概率预期又上涨了25个基点。
JacobFrenkel称,考虑到目前长期利率的合理性,本月加息可以看做是未来12个月以来的首次加息。
现在美联储的利率仍然处在0附近,要想加息到3%,美联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JacobFrenkel补充称:“我们不认为美联储这次加息这是一项举措,它是一个加息旅程的开始。
”他警告称,美国利率长期处在较低的水平上,会面临许多风险。
到明年这个时候,美联储的利率应该比现在高出1%左右,目前美国的利率范围为0.25%到0.5%之间。
利率正常化的时间越晚,美国所有付出的成本就会越高,甚至会影响美国经济的正常走势,干扰美国金融市场。
原因是低利率导致表面的人为的金融投资增加,而不是金融投资真的增加了。
我们都希望看到经济增长,看到更多的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投资。
对于美联储加息对于其它国家的潜在影响,Frenkel指出,在欧元区的决策者看来,欧央行可能会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这更利于欧元区的经济。
Frenkel补充称,考虑到美国和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分离,预计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会进一步贬值,这对于欧元区来讲是比较有利的。
欧洲需要的更高的生产率,更高的营收能力,因此欧元贬值对于欧洲是有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加息对欧洲来讲实际上是非常有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2007年底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单位:十亿美元)
资产 项目 黄金 特别提款权 硬币 证券、回购、TAC、贷款 直接购买政府机构债券 持有政府机构回购协议 再贷款 其他 资产总额 金额 11.0 2.2 1.7 826.1 779.6 46.0 0.5 40.0 885.0 100 53.7 22.0 比重% 项目 现钞 逆回购协议 存款 存款机构存款 美国财政部存款 托收现金 其他 资本 负债与资本合计 负债 金额 776.7 37.4 26.2 21.1 4.7 17.8 5.9 17.8 885.0 100 36.3 比重%
拍卖便利的操作。美联储授权通过定期资产支持证券信贷便利的展期,
新发行的商业地产抵押支持证券到2010年6月30日,所有其他此类抵押 证券展期到2010年3月31日。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三、美联储救市措施的退出
(二)市场平稳过度措施 2009 年8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为了使市场平稳过渡, 逐步放缓购买国债的步伐。2009 年9 月,公开市场委员会对机构证券
次调高贴现率。随着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出现好转,从美联储的资
产负债表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已非常充裕,上调贴现率将增加 商业银行运用商业票据进行融资的成本,有助于抑制可能出现的通货膨
胀和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同时,根据历史数据来看,贴现率一般比联
邦基金利率高出1 个百分点,上调贴现率也使其与联邦基金利率的利差 趋于正常化。
率曲线来看,这样的操作相当于将曲线的较远端向下弯曲
,这也是扭曲操作得名的原因。约半个世纪前,美联储曾 采取过类似行动,而扭曲操作得名于当时的一首热门歌曲。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四、后危机时代的美联储货币政策
(一)扭曲操作OT
2011年9月21日,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宣
布,维持0-0.25%的现行联邦基金利率不变。FOMC在声明
专题: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下调联邦基金利 率水平、量化宽松政策、对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创新、对金融机构
实施紧急救助等,这些措施对金融市场实施全方位的救助,增加了基础
货币的供应,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恢复,同时也使美联储的资产额大幅增 加。由于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金融机构不愿意放贷,美联储通过各
一、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的救市措施
(一)调整联邦基金利率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一、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的救市措施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禁”,指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 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 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该政策通常是往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 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 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 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四、债务危机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央行可谓是竭尽所能,为了能在迎合多 数欧元区领导人意志的前提下缓解欧债危机,在货币政策方案的 制定上可谓是费尽心力,无所不用其极。欧洲央行实施了包括10 余次降息;扩大抵押资产担保范围;证券市场计划(SMP);与 美联储,日、英、瑞士等央行合作提供外汇流动性;长期再融资 计划(LTRO);直至无限制购买重债国国债的直接货币交易 (OMT)在内的具体举措。
和机构抵押支持证券的购买作出了类似的陈述。2009 年10 月完成了对
公布数额国债的购买。2009 年11 月,美联储宣布对机构债券购买的总 额度是1750亿美元,比之前宣布的少一些。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三、美联储救市措施的退出
(三)正常化窗口贴现率与基准利率的利差 贴现率是美联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10年2月18日,美联 储宣布将商业银行贴现率由0.5% 上调至0.75%,这是美联储3 年来首
年或以下,随后这项计划在今年6月份被延长到年底。FOMC强调,这
些操作将给长期利率带来向下压力,有助于总体金融市场环境更加宽松。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四、后危机时代的美联储货币政策
(三)第四轮量化宽松 第四次量化宽松( a fourth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ing ,简称QE4 ),2012年12月12日,美联储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月采
融稳定性。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四、债务危机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二)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 发行背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欧元区多个国家就迎来了旷 日持久的“主权债务危机”,即目前常说的欧债危机。在市场对于
现钞
逆回购协议 存款 存款机构存款 美国财政部存款 托收现金 其他 资本
849.7
88.3 1242.0 819.4 407.3 2.5 33.7 21.1
37.6
55.0 36.3
其他资产 资产总额
619.8 2258.7 100 负债与资本合计 2258.7 100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三、美联储救市措施的退出
(四)未来可能采取的退出策略 1、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 2、逐步缩小自身的资产负债规模 3、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4、…………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四、后危机时代的美联储货币政策
(一)扭曲操作O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所谓的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0T)即卖出较短 期限国债,买入较长期限的国债,从而延长所持国债资产 的整体期限,这样的操作将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从收益
种金融工具投放出去的流动性又流回美联储。如果经济好转、市场信心
恢复,这些流动性投向市场,将对经济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未来 的退出步骤将与救市步骤相反,即先通过数量化工具收回市场上过多的
流动性,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达到正常的水平,再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就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美国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美联储的低 利率政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中宣布将推出价值4000亿美元的扭曲操作。
扭曲操作的目的是压低较长期利率,从而刺激抵押贷
款持有人进行再融资,降低借贷成本,刺激经济增长。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四、后危机时代的美联储货币政策
(一)扭曲操作OT 推出OT,为的是替代量化宽松政策(QE)。 因为量化宽松是直接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等于是债务货币化,实 质上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债而推出基础货币,这样会导致经济和金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一、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的救市措施
(三)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危机的不断升级,尤其是雷曼公司破产引发的新一轮冲击波 愈演愈烈,各国央行尤其是美联储不得不选择各种非常规措施,包括定
期拍卖便利(TAF)、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定期证券借贷
便利(TSLF)以及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TALF)等在内的一些 新的流动性支持工具陆续推出。这些创新工具与传统工具相比,有的延
融流通领域货币投放过多,可能招致的反对较多;而使用扭曲操作,投
向金融流通领域的基础货币总量是不变的,但通过抛短买长,可以使美 国的收益率曲线平缓化,也就是说,通过相对压低长期利率、抬高短期
利率的办法来促使资金投向长期贷款等领域,以这种方式诱导信贷增加。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四、后危机时代的美联储货币政策
2008年底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单位:十亿美元)
资产 项目 金额 比重% 项目 负债 金额 比重%
黄金
特别提款权 硬币 证券、回购、TAC、贷款 直接购买政府机构债券 持有政府机构回购协议 定期信用招标(TAC)* 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 ** 其他贷款
11.0
2.2 1.7 1213.7 497.0 80.0 450.2 332.0 187.0 14.7 53.7 22.0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四、债务危机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一)证券市场计划SMP SMP是指由欧央行出资购买欧元区债务受困国国债以缓解融资压 力,降低其出现违约的可能性,稳定市场情绪的变相宽松货币政
策之一。
其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购债来拉低受困国国债发行成本,且在
债务到期时可通过债务减记等措施延迟还债,其效果是最为直接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三、美联储救市措施的退出
(一)紧急融资工具的退出 部分紧急融资工具到期自动关闭。如表1、2所示,货币市场投资 者融资便利2009 年10 月30 日到期;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
同基金流动性便利、商业票据融资便利、 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和定期
证券借贷便利2010 年2 月1日关闭;也是在2010 年2 月1 日,与其他中 央银行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到期。2010年3 月8 日进行了最后一次定期
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第三轮量化宽松每月400亿美元
的的宽松额度,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并用量化数据指标 来明确超低利率期限。该政策目标是进一步支持经济复苏和劳工市场。
此外,美联储决定,在失业率高于6.5%、未来1年至2年通胀水平预
计高出2%的长期目标不超过0.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将继续把联邦基金 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
二、救市措施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
从资产负债表看美联储的救市与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