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写作提纲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法学专业毕业论⽂提纲法学专业毕业论⽂提纲模板2篇 论⽂是⼀项"系统⼯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章进⾏通盘思考,论⽂提纲的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yjbys⼩编为您整理的法学专业毕业论⽂提纲模板,欢迎参考阅读。
篇⼀:法学专业毕业论⽂提纲模板 (以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研究为例) 中⽂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献综述 三、⽂章结构 第⼀章虚拟财产的理论界定 第⼀节财产的民法学概念与财产本质特征 ⼀、财产的民法学概念 ⼆、财产的本质特征 第⼆节虚拟财产的界定 ⼀、虚拟财产的概念--虚拟财产真实不虚 ⼆、虚拟财产的'本质属性 三、虚拟财产⾃⾝的特点 本章⼩结 第⼆章虚拟财产之性质分析 第⼀节虚拟财产权利属性7:说讨论 ⼀、知识产权说 ⼆、⽆形财产说 三、债权说 四、物权说 第⼆节虚拟财产权是⼀种特殊的物权 ⼀、虚拟财产权债权和物权性质区分的必要性 ⼆、债权说的的不合观作分析 三、物权说的合理性分析 四、虚拟财产物权特性--虚拟财产拥有可⽀配性 ⽊章⼩结 第三章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第⼀节虚拟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 ⼀、虚拟财产归使⽤者所有的观点及分析 ⼆、使⽤者享有虚拟财产使⽤权,⽽所有权归运营商所有 第⼆节⽹络使⽤者协议分析 ⼀、使⽤者协议的特点 ⼆、使⽤者协议中霸王条款的表现 本章⼩结 第四章虚拟财产法律制度现状与完善 第⼀节虚拟财产现⾏法作制度问题分析 ⼀、我虚拟财产法律制度现状 ⼆、运营商虚拟财产体系中的地位 第⼆节虚拟财产法律制度完善 ⼀、物权法之保护 ⼆、合同法之保护 三、程序法之保护 本章⼩结 结语 参考⽂献 致谢 篇⼆:法学专业毕业论⽂提纲模板 (以论物权法业主概念体系的完善为例) 第⼀章引⾔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法 第⼆章我国物权法规范业主概念中的问题 2.1 我国物权法业主概念界定的不⾜ 2.1.1 物权法业主概念界定的不⾜ 2.1.2 物权法业主团体概念界定的不⾜ 2.2 物权法业主概念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我国物权法业主概念体系的完善 3.1 我国物权法业主概念的完善 3.1.1 明确我国物权法业主概念的性质 3.1.2 完善我国物权法业主的概念 3.1.3 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度衡量业主概念 3.1.4 从业主概念看业主⾝份的取得与丧失 3.2 我国物权法业主团体概念的完善 3.2.1 物权法业主团体的性质与概念 3.2.2 物权法业主团体的法律地位 3.2.3 物权法业主团体不成⽴的问题 3.2.4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团体的执⾏机关 结论 参考⽂献 致谢【法学专业毕业论⽂提纲模板2篇】相关⽂章:1.2.3.4.5.6.7.8.9.。
2019年法学论文提纲怎样写

法学论文提纲怎样写法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大家要了解清楚哦,以下的法学论文提纲范文,欢迎阅读浏览。
法学论文提纲【1】第1章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1.2研究方法1.3研究现状1.4创新之处第2章清代讼师的基本情况2.1讼师的发展历程2.2讼师与其他法律职业的区别2.2.1“讼师”与“讼棍”2.2.2“讼师”与“代书”2.2.3“讼师”与“幕僚”2.3清代讼师兴盛的历史背景2.3.1人口膨胀2.3.2财产流动性和可转移性2.3.3“关系”文化2.4讼师的诉讼职能2.4.1代写词状2.4.2代为交涉2.4.3代替谋划2.5司法制度对讼师的限制2.5.1禁刁讼与滥讼2.5.2查拏讼师运动2.5.3加强代书责任第3章对清代讼师的法律文化分析3.1官方对讼师的评价3.2民间对讼师的评价3.3讼师社会评价低的原因3.3.1无讼思想3.3.2法律道德化倾向3.3.3讼师参讼手段3.4讼师的价值3.4.1满足百姓需求3.4.2唤醒个人价值3.4.3职业确有楷模第4章传统讼师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启示 4.1律师的发展4.1.1律师制度的起源4.1.2律师制度在中国的发展4.1.3律师与讼师的比较4.2当代中国律师的困境4.2.1观念文化的偏见4.2.2制度实践的排斥4.3对当代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启示4.3.1落实法律法规规定4.3.2转变政府民众观念4.3.3加强律师自律自治法学论文提纲范文【2】一、法学毕业论文的目的与要求认真撰写法学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法学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初步、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
详言之,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法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并能明确、恰当、充分地表述研究的成果,开始学习、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专门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撰写论文以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
xx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xx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本的选题是:《诉讼欺诈问题的探索》。
本文是针对诉讼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而提出的,如行为人出于不法目的,故意提起民事诉讼,做虚假陈述、提供伪造的证据或串通证人作伪证,意图使法院做出错误判决,以借助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实现其占有财物、财产性利益的目的或其它非法目的。
这种行为即诉讼欺诈,它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也严重扰乱了我国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权威形象,更阻碍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1、诉讼欺诈概述;在本部分中,笔者对诉讼欺诈的一些基本概念及诉讼欺诈的行为模式展开研究;2、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研究;本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分析对比了学术界的各种观点,即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3、诉讼欺诈行为的立法和司法对策研究本部分主要论述了应该如何通过法律来控制诉讼欺诈行为,以维护合法权利人的权利,维护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
4、诉讼欺诈责任制度研究本部分主要阐述了应该如果追究诉讼欺诈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分别从刑事责任、司法责任和民事责任三个角度展开。
本课题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三稿,并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完成了论文的修改工作。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是在老师的指点下都克服了。
目前在最后的阅读、纠错阶段,等到最后的定稿以及答辩。
本课题研究完成得比较好,基本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
本文得以完成,离不开老师的辅导,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英语翻译都是本人亲手进行的,单词、语法的校对也是我亲自进行的。
所完成的英语翻译符合英语语法规范。
英文翻译和原文的匹配性良好,文句通顺,可读性强。
本人在完成本论文的过程中表现良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学到了很多知识,获益匪浅。
总体自我评价优秀。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者其他机构已经发表过或者撰写的研究成果。
法学论文提纲范文模板(参考)

法学论文提纲范文模板法学论文提纲范文模板法学论文提纲范文一摘要 3-4ABSTRACT 4目录 5-8第一章绪论8-121.1 论文背景和意义8-101.1.1 本论文的背景 8-9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9-10 1.2 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0-111.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0-111. 2 论文研究实施方案 11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1-12第二章网络消费侵权概述 12-25 1 网络消费界定 12-18 1.1 网络消费的概念 12 1.2 网络消费的起源及发展现状12-131.3 网络消费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3-151.4 网络消费者消费者权利内容及其保护原则 15-18 2 网络消费侵权的基本原理-221 网络消费侵权的概念2 网络消费侵权的分类-203 网络消费侵权有关主体类别 204 网络消费侵权的特点 20-223 网络消费中的侵权表现 22-233.1 网络消费中侵犯财产权表现 223.2 网络消费中侵犯人身权表现 22-23 3.3 网络消费中侵犯精神权益表现234 网络消费者权利救济维护的法律意义 23-254.1实现了网络消费者与传统消费者的平等、公平的保护 244.2 有效维护网络消费者与网络经营者间的利益平衡244.3实现网络消费主体权利的基本价值 24-25第三章国外网络消费权利侵害的法律救济经验 25-283.1美国网络消费强调经营者自律,依托法律规范维护消费者权益 25-263.2 欧盟网络消费维权有所侧重,注重保护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权利263.3日本网络消费者权益维护以对旧有法律的完善为主,注重交易各方权责的明晰界定 26-28第四章我国网络消费中的权利侵害与侵权救济现状28-334.1 我国网络消费中权利侵害现状 28-294.2我国网络消费中权益损害救济现状 29-304.1 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救济体系建设发展现状294. 2 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损害维护救济现状 29-30 4.3 我国网络消费中的侵权与损害救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0-33 4.3.1网络消费侵权救济法律的缺位 30 4.3.2 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使责任主体逃脱制裁30-314.3.3网络交易合同问题成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温床 314.3.4网络交易的特殊性使网络消费者维权成本高314.3.5 网络交易争议中消费者举证成本高 314.3.6网络交易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侵害个人隐私权 31-32 4.3.7网络消费支付方式面临财产安全风险 32-33第五章我国网络消费侵权损害救济制度的具体思考33-425.1 我国网络消费侵权损害责任的承担33-365.1.1 网络消费侵权的归责原则 33-34 5.1.2网络消费侵权的构成要件 34-355.1.3 网络消费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损害认定的具体计算依据35-365.2 完善《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内容与保护措施 36-375.3 建构良好的网络消费平台,促进网络消费经济良性循环37-395.3.1 网络消费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37-385.3.2 网络消费平台建设的路径选择 38-39 5.4 我国网络消费侵权的损害救济程序的适用 39-425.4.1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双方协议和解救济路径 39 5.4.2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消费者协会解救济路径 39-40 5.4.3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行政申诉救济路径405. 4.4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消费者仲裁机构救济路径 40-415.4.5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司法救济路径 415.4.6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事件中其他救济路径 41-42第六章结束语 42-44参考文献 44-47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7-48致谢48法学论文提纲范文二摘要 3-4ABSTRACT 4-5目录6-8第一章绪论 8-1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8-9 1.1.1研究的背景 81.1.2 研究的意义8-91.2研究的现状 9-101.3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0-11第二章附随义务理论概述11-141 关于附随义务理论的历史考察及产生依据 11-12 2 关于附随义务涵盖内容的争议 12-14第三章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基本理论 14-20 3.1 基于劳动关系下的附随义务14-163.1.1 劳动关系的内涵 14-163.1.2 劳动关系下的附随义务 163.2 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法理基础 16-183.3 劳动合同附随义务与其他义务之比较-20 3.3.1附随义务与基本义务义务之比较3.3.2附随义务与法定化义务之比较-20第四章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相关研究 20-22 4.1 德国 20-21 4.2 英国214.3台湾地区 21-22第五章我国关于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规制现状及问题22-255.1 我国关于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规制现状 22-235.1.1 《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225.1.2 其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22-235.2 我国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现有法律规制问题 23-25 5.1《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之问题235.2 其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之问题23-25第六章我国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体系之构建 25-361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类型化研究 25-311.1先合同义务 26-281.2履行中的附随义务28-29 1.3 后合同义务 29-31 2 违反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31-36 1 归责原则的选择31-32 2 违反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的责任方式32-36 结语36-37参考文献 37-39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9-40致谢 40法学论文提纲范文三摘要 3-4Ab strat 4目录 5-71 前言 7-91.1 选题由来71.2 研究现状 7-8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8-92商业贿赂概述 9-151 我国反商业贿赂的立法现状 9-11 1.1 相关法律的规定 9-101.2 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10 1.3司法解释的规定10-112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 11-12 1 商业贿赂的主体 112 商业贿赂的主观方面 113 商业贿赂的客体114商业贿赂的客观方面11-12 3 商业贿赂的危害12-15 3.1 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12 3.2 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2 3.3 恶化国内投资环境 12-133.4 助长权力寻租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13-153商业贿赂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15-253.1 商业贿赂受贿主体规定粗疏 15-17 3.1.1受贿主体的现行规定容易造成误解 15-163.1.2 商业贿赂的现行规定导致实务中法律适用的争议16-173.2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的贿赂范围厘定不清-22 3.1我国学者有关贿赂范围的几种学说-183.2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贿赂范围的规定-203.3 反不正当竞争法下贿赂范围的理论争议20-223.4 小结 223.3 行政责任资格罚缺失且处罚幅度小 22-253.3.1 行政处罚种类单一且资格罚缺失 233.3.2行政处罚幅度小 23-254、完善商业贿赂法律规制的建议 25-434.1 准确界定商业贿赂的受贿主体 25-28 4.1.1适格商业贿赂受贿主体的认定标准 25-274.1.2 商业贿赂受贿主体的界定27-284.2 明确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将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纳入商业贿赂的贿赂范围 28-334. 1 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贿赂的贿赂形式采取利益说的合理性分析 28-324.2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的界定 32-334.3 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资格罚33-344.3.1 加大处罚力度 33-344. 3.2 增加资格罚 344.4 建立商业贿赂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34-43 4.4.1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黑名单制度的介绍及评析 34-374. 4.2 商业贿赂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分析37-404.4.3 商业贿赂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的具体构建40-43结语43-44参考文献 44-47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7-48致谢 48。
法律毕业论文提纲三篇

法律毕业论文提纲三篇法律毕业论文提纲三篇篇一:法律毕业论文提纲(1)仅供参考(结业论文提要之法律毕业论文提纲(1))标题:xxxxx一:法律毕业论文提纲(1)的前言提出我黎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中大量存在无证人出庭作证既奇特又正常的征象。
为引入正文作铺垫。
二:证人出庭之现状首先提出执法要求证人作证的使命。
引用.齐文远.姚莉.邹斌:>,载>1997年第6期,崔敏:>载>1998年第1期中证人出庭作证征象之稀疏作为本文论据之一,评释这种征象之紧张。
三:证人缺席的危害证人缺席将使执法真实偏离客观真实,对当事人的正当职权造成侵害,同时将侵害执法公正。
重要表现在1无法保证书面证言的真实性;2无法保证书面证言的统一性。
统一性是指提出的证据未被更换,最初提出的证据与庭审中出现的证据系统一物。
引用张卫平主编>清华大学出书社;3褫夺了正当的质证权利。
四:证人缺席的源头分析诉讼是一种执法举动必须依法举行,执法的健全是诉讼运动的保障,这是诉讼的客观要求。
诉讼必须由人即诉讼主体来实验,诉讼主体的意志必将在诉讼历程中打下自身的烙印,这是诉讼中的主观体现。
因此证人不出庭作证作为诉讼中的征象,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探求答案。
即证人不出庭题目的剖析必须置之于整个诉讼的配景下举行——这是本文的重要论点。
五、我国执法在实体方面和步伐方面临质人出庭的范例都存在肯定的缺陷篇二:法律毕业论文提纲(2)前言一, 法学毕业论文提纲(1):超期羁押的界定二,法学毕业论文提纲(1):超期羁押的危害性(一)超期羁押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二)超期羁押严重妨害了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实现(三)超期羁押妨碍了刑事诉讼的效率,增加诉讼成本(四)超期羁押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三,法学毕业论文提纲(1):超期羁押形成的原因篇三:法律毕业论文提纲(3)1.有合理的项目一般在毕业论文题目之下,编制出两个或三个层次的小项目。
例如,写明:第一,题目(中心论点);第二,三至四个分论点(下位论点);第三,一至四个论据。
法学论文提纲怎么写

法学论⽂提纲怎么写
法学,⼜称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论⽂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
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
有了⼀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的基本⾻架,使论⽂的结构完整统⼀;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资料,决定取舍,最⼤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
大学法学毕业论文提纲最新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法学毕业论文提纲最新
导读:本文是关于大学法学毕业论文提纲最新,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科毕业论文提纲包括(按顺序):封面、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提纲内容等三部分。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大学法学毕业论文提纲。
(一)毕业论文提纲封面、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二)毕业论文提纲内容
1. 毕业论文提纲结构说明:论文提纲要求至少列出论文的章、节、目三级标题,用以反映论文的结构框架和逻辑层次;此外,论文提纲的各级标题后都应有简洁的文字陈述观点,必须准确、清楚、合理地表达其涵盖的内容。
2. 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要求
(1)毕业论文提纲提纲内容文字。
(2)毕业论文提纲内容标题:提纲一级、二级、三级及以下标题格式要求。
法学毕业论文提纲格式例文

法学毕业论文提纲格式例文
一、引言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文章目的与研究问题
3.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二、相关理论与概念解析
1.法学基本概念
2.相关理论介绍
3.相关概念解析
三、法律问题分析
1.法律问题的提出
2.法律问题的原因分析
3.法律问题的影响与危害
四、借鉴外国经验与对策建议
1.外国相关经验介绍
2.对策建议的制定原则
3.对策建议的具体方案
五、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1.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论
2.统计数据和实证分析结果
3.案例分析与讨论
六、立法建议与政策建议
1.立法建议的制定原则
2.立法建议的具体内容及原因解释
3.政策建议的制定原则
4.政策建议的具体内容及原因解释
七、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写作提纲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中超期羁押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已经出台了的有关纠防超期羁押的制度也未得到真正落实.为此,本文在阐述了超期羁押的概念,危害性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一些解决超期羁押的对策: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填补现行法律漏洞,完善羁押立法规定;完善对超期羁押的监督机制和救济程序;建立羁押的替代措施
[关键词]超期羁押概念危害性原因对策
前言
一,超期羁押的界定
二,超期羁押的危害性
(一)超期羁押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
(二)超期羁押严重妨害了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实现
(三)超期羁押妨碍了刑事诉讼的效率,增加诉讼成本
(四)超期羁押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
三,超期羁押形成的原因
(一)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仍较为严重
(二)过于强调惩罚犯罪刑事诉讼目的而忽视了人权保障目的
(三)立法存在着一些明显缺陷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救济机制
(五)落后的侦查手段和模式的制约
四,解决超期羁押的对策
(一)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1,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
2,转变"重惩罚,轻人权"的观念
(二)填补现行法律漏洞,完善羁押立法规定
1,完善《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羁押的规定
2,完善《国家赔偿法》中关于超期羁押发生后的国家赔偿的规定(三)完善对超期羁押的监督机制和救济程序
1,完善检察机关监督机制
2,建立超期羁押的救济程序
3,建立羁押的替代措施
结束语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