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磨削工件表面波纹产生原因与预防.doc

合集下载

加工工件表面波纹问题分析

加工工件表面波纹问题分析
接 体 现 了机 床 的加 工 性 能, 因为与加 工工件 表面 质量相关 的 因素 很多 , 以当 所 加工工 件表 面质量 出现 问 题 时 , 只有 尽快 找 到 导致 加
例 1在配 FDA C : II 1控制 系统 的某 国产 V 28 MC 10

I ・ 36
Thl 工艺与检溺 eng n C0y d 0a
() 3 系统参数 是否需 要调 整 ; () 4 机床 传动部 分是 否有 问题 。 已经运 行 了一年多 , 以前 也未 出现过 加工 波纹 , 此可 据
以排除刀具、 加工程序 和工装等因素。通过对波纹和 加工程序的仔细分析发现 , 波纹出现在拐角处 , 也就是 当加工接近拐角 , 进给速度降到接近于 0 通过 L 0 ( O一 K HE D控 制 的加 工 速度 ) 然 后 通 过 拐 角 后 开始 加 A A ,
工质量出现 问题 的原 因, 才能快速有效地予以解决。
本文 以加工工件 表 面 出现 波纹 的问题 为 例 , 通过 实 例 进行 了简要分 析 , 以供 参考 。
4 2 自动控 制 。
当 S扳 到 x0点时 为 自动方 式 。在 自动方 式下 压 l
下 S 7自动启动按钮和机床联合进行工作 , B 完成节点
原 因予 以简要分 析说 明。 关键 词 :I I 加工 工件表面 波纹 FD A E C 加速度 RI
An lssf r o k ic r c p l r be ay i o r pe e Su f e Ripe P o lm W a
H U i Hu ①

WANG l g Yai ① n
工艺与检测 T ng ne e 0y ds c l t h0 a T

常见磨削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doc

常见磨削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doc
缺陷
产生原因
消除办法
直波形(多
①砂轮磨钝滑及时修理;
①及时修砂轮;
角型)
②砂轮不平衡和修整不好;
②平衡好砂轮;
③消除轴承与主轴配合间隙;
③磨床王轴或轴承破损;
④砂轮园周速过大;
④调选好转速;
⑤砂轮硬度过大。
⑤选择适当硬度。
螺旋形
①砂轮主轴有轴向串动;
①消除砂轮主轴轴向串动;
②砂轮轴心线和工件轴心线不垂
磨削液不清洁
更换磨削液
烧伤
砂轮硬度高,粒度细,组织紧
重新选择砂轮
砂轮修整过细,磨钝后无及时修整
增大修整量、修整次数
冷却液流量小
增大冷却液流量
工件有锥

工件与机床的弹性变形
减少进给量,降低磨削力
砂轮磨耗快,组织不均
提咼砂轮硬度、组织均匀性
细长杆弯曲鼓形(长度/直径〉
10)
细长杆刚性差,在磨削力作用下,工件产生弯曲变形,并出现让刀现象,形成中间磨得少,两头磨得多而形成鼓形。
②调好砂轮轴心线与工件轴心
直;
线平衡;
③砂轮修整表面凹凸不平;
③修整好砂轮;
④纵向进给量太大。
④纵向进给量适当。
划伤和划
①磨粒脱落在砂轮与工作台之间;
①消除砂轮;

②冷却液过滤不清洁。
②冷却液过滤干净,清洗过滤器。
轧辊辊身
①磨削用量过大,如砂办圆周速度
①相应提高轧辊圆周速度,减
表面烧伤
过大或工件圆周速度过低,磨削深
小切削深度;
度过大;
②正确选择砂轮。散热条件差
②砂轮硬度过高,磨削时磨粒变纯
时,应选择硬度低、粒度号小

工程陶瓷高效平面磨削表面波纹度试验研究

工程陶瓷高效平面磨削表面波纹度试验研究
维普资讯
第 1 卷 第 6期 3 20 年 1 06 2月
J u n lo gn e ig De in o r a fEn i e rn sg
工 程

计 学

Vo11 . . 3No 6
De . 2 0 c 0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 t a t sr c :Ta i g g i d n i r to n u f c v n s ft n i e rn e a c ,n me y a k n rn i g v b a i n a d s ra e wa i e so wo e g n e i g c r mis a l — l m i a a d PS u n n Z, u d r h g e f in y g i d n s e e r h a g t d f ii n n v l a i n n e i h fi e c rn i g a r s a c t r e , e i t a d e a u t c n o o me h d o r d n u f c v n s n h e s n o u f c v n s r re l e c i e .I — t o fg i i g s ra e wa i e s a d t e r a o f r a e wa i e s a e b ify d s rb d n n s fu n e f g i d n p r me e s n o o e t u f c wa i e s i n l z d t r u h c a g n l e c o rn i g a a t r o c mp n n s ra e vn s s a a y e h o g h n i g wh e s e d, fe i g p e a d rn i g d p h o h p a f r el p e e d n s e d n g i d n e t n t e l t o m o u t a h g p e s ra e f lr i h s e d u f c g id r rn e .On t e b ss o x e i e t lr s a c h a i fe p rm n a e e r h。t e a f c i g f c o n rn i l f r d n u — h fe tn a t ra d p i cp e o i i g s r g n f c v n s r n l z d a d d s u s d Th e u t n ia e t a ,i i h e f in y s r a e a e wa i e s a e a a y e n ic s e . e r s l i dc t h t n h g fi e c u f c s c g i d n fe g n e i g c r m is rn i g o n i e rn e a c ,wh e s e d a d f e i g s e d a e t e d mi a tf c o st a f e l p e n e d n p e r h o n n a t r h ta —

加工零件波纹

加工零件波纹

加工零件表面出现波纹这是什么原因?解决方法。

答:①主轴的轴向游隙超差。

②主轴滚动轴承滚道磨损,某粒滚珠磨损,或间隙过大③主轴的滚动轴承外圈与主轴箱主轴孔的间隙过大。

④用卡盘夹持工件切削时,因卡盘后面的连接盘磨损而与主轴配合松动,普通车床使工件在车削中不稳定;或卡爪呈喇叭孔形状,使工件夹紧不牢。

⑤溜板(即床鞍、中滑板、小滑板)普通车床的滑动表面之间间隙过大。

⑥刀架在夹紧车刀时发生变形,刀架底面与小滑板表面的接触不良。

’⑦使用尾座顶尖车削时,尾座顶尖套夹紧不稳固,或回转顶尖的轴承滚道磨损,间隙过大。

⑧进给箱、溜板箱、托架的三支承不同轴,转动时有卡阻现象。

解决方法:①可调整主轴后端的推力轴承的间隙。

②应调整或更换主轴的滚动轴承,并加强润滑。

③用千分尺、气缸表等检查主轴孔。

普通车床圆度允差为o.012mm,圆柱度允差为0.Olmm,前、后轴孔的同轴度允差为0.015mm,轴承外圈与主轴孔的配合过盈量为0~o.02mm。

普通车床如果主轴孑L的圆度、圆柱度等已超差,必须先设法刮圆、刮直,然后再采用局部镀镍等方法,以达到与新的滚动轴承外圈的配合要求。

如果超差值过大无法用局部镀镍的方法修复,则可采用镗孔镶套的办法予以解决。

④ca6140可先行并紧卡盘后面的连接盘及安装卡盘的螺钉,如不见效,再改变工件的夹持方法,即用尾座支持住进行切削,如乱纹消失,即可肯定是由于卡盘后面的连接盘的磨损所致,这时可按主轴的定心轴颈配作新的卡盘连接盘。

如果是卡爪呈喇叭孔时,一般用加垫铜皮的方法即可解决。

⑤调整床鞍、中滑板、小滑板的镶条和压板到合适的配合,普通车床使之移动平稳、轻便,用o.04mm塞尺检查时插入深度应小于或等于lOmm,普通车床以克服由于溜板在床身导轨上纵向移动时受齿轮—齿条及切削力的倾覆力矩的影响而沿导轨面跳跃的缺陷。

⑥在夹紧刀具后用涂色法检查方刀架底面与小滑板接合面的接触精度,应保证方刀架在夹紧刀具时仍保持与它均匀地全面接触,否则应用刮研法予以修正。

磨削裂纹的产生与防止

磨削裂纹的产生与防止

切深以 0.02mm为宜。,并增加对砂轮刃口的修磨次数。
发现粗磨的初始阶段是磨裂的关键时刻,绝大多数裂纹是在这阶段产生的,如初始阶段未产生裂纹,随
后即使采用更大的磨削用量,也不会形成裂纹。相反,初始阶段已发现磨裂,随后即使改用更小的切深量
(0.01~0.02mm),往往也难以把裂纹磨除。此时施行 160~200℃,8~12h低温回火,会顺利地把裂纹
火(<Ac1)烧伤区呈暗黑色(黑斑、黑烧伤),在二次淬火(>Ac1)烧伤区呈亮白色(白斑、“白烧伤”),磁粉探 伤无法显示烧伤。较严重的裂纹显龟甲状(封闭网络状),其深度大致为 0.03~0.15mm,用酸浸蚀,裂纹显
而易见。第二种磨削裂纹是典型的表面裂纹,其垂直深度一般不超过 0.5mm,最浅的仅 10~20μm,而深的
减少磨削热的产生)、合理选用和修整砂轮、采用良好的冷却措施、磨削分两步进行(粗磨和精磨)。充分消
除内应力后磨削。凡是砂轮太细、太钝、太硬、进刀量太大、冷却不良等,均易引起磨削裂纹,裂纹一般细而密
集。
热处理方面:材料与热处理是影响磨削裂纹的重要因素。碳素工具钢、刃具钢、模具钢、轴承钢等淬火低
温回火件、渗碳淬回火、表面淬回火、铸铁淬回火件易出现磨削裂纹。热处理涉及到的显微组织状况(马氏
磨除。
·薄鑫涛·
《热处理》 2019年第 34卷 第 1期
·51·
体、残留奥氏体、碳化物)、回火是否充分及含氢量等均对磨削裂纹有一定的影响。热处理应力大,引起的磨
削裂纹一般比较稀疏粗长。
3 已形成磨削裂纹的工件处置
已经形成的磨削裂纹,有时可在随后改用更小的磨削切深的办法予以磨除。磨除前,工件先进行一次低
温回火,或 160℃热油中时效 12h,效果更佳。磨削方向与原来的垂直,尤是平行状的裂纹,更应如此。磨削

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磨削力过大

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磨削力过大

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磨削力过大、冷却不充分,工件表面温度过高,而导致工件表面烧伤或产生淬火组织,并以下参数选择有关:1.与砂轮的选择有关,渗碳淬火件宜采用硬度较的的磨轮。

可选用棕刚玉砂轮,粒度为80-100,硬度为K-M,陶瓷5-6粘结剂。

2.冷却必须充分。

3.进刀量应尽量小,一般一次磨量不宜超过0.02mm(单边)。

磨削裂纹有两类:一类是磨削热使工件温度升高至180℃左右(与回火第一阶段相对应),裂纹与磨削进给方向垂直且呈平行线状,这种裂纹叫做第一类磨削裂纹;另一类是磨削热使工件温度升高到250~300℃左右(与回火第二阶段相对应),裂纹呈网状,这种裂纹叫做第二类磨削裂纹。

检查磨削裂纹可以利用热酸蚀法,这时的显微组织为屈氏体或索氏体。

磨削热是在砂轮与钢的接触和挤压摩擦条件下产生的,因此,砂轮的种类和粒度以及钢种均对磨削热产生影响。

钢件硬度越高,硬质碳化物数量越多或导热系数越低,越易产生较多的磨削热而使工件温度升高。

含碳量高且含有铬和钼的合金钢也易产生大量的磨削热使工件温度升高。

①材料缺陷:材料本身存在严重的非金属夹杂物(如硫和磷)和碳化物偏析等内部缺陷(一般不超过2.5级)。

例如,硫在钢中以FeS的形式存在,FeS与Fe形成易溶共晶体,其中熔点为985℃,分布与晶界。

由于材料局部含硫较多,具有热脆性,当高温淬火时,由于材料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变化,则会因这种热脆性而导致开裂。

②碳和合金元素的影响。

淬火马氏体是碳在a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过高的碳量增加了马氏体组织中碳的过饱和度,增大了马氏体组织应力,降低了组织的塑性,导致淬火层脆性增加,引起工件开裂。

试验证明,含碳量不同的材质所制成的试样,经表面淬火后出现以下情况:含碳量0.54~0.46%的50MnSi和5CrMnMo。

裂纹敏感性较强,棱角、尖角几乎都有裂纹;含碳量0.45~0.46%的50钢和50Mn要好些,但也有少量裂纹,而含碳量0.38~0.45%的40Cr和42CrMo的试样,经一次淬火均未发现裂纹,仅在重复淬火时才出现裂纹。

浅析平面磨床生波纹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浅析平面磨床生波纹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浅析平面磨床产生波纹的原因和消除方法表面波纹是平面磨床磨削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它是介于表面粗糙度和形状误差之间的周期性形状误差[1]。

既影响美观,又影响使用性能。

在某些场合是造成锈蚀和裂纹的祸首,使零件失效。

1影响波纹的主要原因波纹产生的原因除了砂轮的粒度和修整,砂轮的圆周速度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以及工件的纵向运动速度之外,主要是砂轮主轴、轴瓦的精度和刚度;砂轮及其法兰的静平衡精度、电机转子的动平衡精度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振动[2]。

1.1砂轮主轴的动平衡精度的影响从实际工作我们可以看到高速转动的零件容易产生振动,因为高速转动零件由于制造木准确或安装的误差往往造成高速转动零件的重心偏移,因此就形成了偏心转动,产生了很大的向心力F作用的轴上(见图1)。

图l向心力作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用示意图F:MCo)2式中F-向心力(N)M-高速旋转零件质量(kg)e-重心偏移距离(m)旷一角速度(S-I)平磨砂轮主轴、风扇、挡圈、电机转子等因大修解体后,需更换和修整,重新组装易破坏磨头的平衡性。

当e值增大时,磨床主轴在高速∞旋转下将会引起整个磨床振动,破坏了平面磨床运转的平稳性,加工零件就容易产生波纹。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2加工或装配上的原因影响由于加工或装配上的原因使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问的径向间隙不均匀,如图2所示。

即81≠娩影响转子整个磁场的不均匀性。

其间隙不均匀度若超过0.05mm,在不均匀的磁场作用下,平面磨床的磨头要产生振动,使零件产生波纹。

如何解决板材加工中出现波浪纹的问题

如何解决板材加工中出现波浪纹的问题

如何解决板材加工中出现波浪纹的问题
作者:木业中国
最近,经常有板材企业的技术人员网友向我们咨询,为什么会在板材加工时出现波浪纹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板材质量. 波浪纹重时,直接面队就可以看的见,实测厚度,各部分数据有变化,加工后的板材只能沦为低档产品.波浪纹轻时,直观近乎没有,但如果是端起从一侧看,确能看到,如果遇到有经验的客户就很难蒙混过去,造成板材品质的降低.就此,我们咨询了临沂德利德机械制造的技术人员.他们说,其实出现波浪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砂光机在工作时出现的不断震荡造成的.
而出现震荡现象的原因有多种:
一是因为机型较小,而采用的动力偏大,加工强度和速度加大造成.特别是支架式砂光机因先天性的原因就更容易产生震荡,而市场上的产品有90%以上为支架式;如果是框架式砂光机这个问题可能就没有.当然,也有一些小的砂光机制造企业因自身经验不足随意乱配置也是原因之一.
二是砂光机使用的轴承误差较大,造成震荡.
三是砂光机的砂辊不标准,各部分之间有误差.四是砂带,传送带有收缩性也会造成误差性波纹.
改进方法是:
一尽量结合现有机型和结构,配置适当电机,不易随意提高加工速度和加工强度.以利于机器的稳定.
二是尽量去选用误差较小的优质轴承,德利德的技术人员推荐说,最好选用德国进口轴承.
三是经常对砂光机进行精度检修,及时调节,调整.四是尽量选购整体框架式的砂光机,虽然价格稍贵,但生产的板材质量相对提高了.同时,输送部分也应该说辊式输送产生的误差要更小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磨削工件表面波纹产生原因与预防
2012-12-31 来源:作者: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机械系杨庆文
1 引言
利用平面磨床加工各种零件的平面时,尺寸公差可达IT5 级-IT6 级,两平面平行度误差小于0.01mm,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4~0.2,精密磨削可达Ra0.01~0.1。

但是如果在磨削方法、砂轮、磨削用量的选择等方面出现失误,则加工质量将急剧下降,甚至出现废品。

其中工件表面波纹的出现将大大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和美观程度,因此,在对工件进行平面磨削时如何预防和消除表面波纹,显得极为重要。

2 波纹类型及预防
2.1 等距的直线波纹
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如出现图1 所示等距离分布的直线波纹,表明存在着强迫振动,其振源主要来自砂轮或电动机的不平衡。

因此,应检查并调整磨头电动机的转子与定子间隙是否均匀。

修整砂轮时,金刚石应安装在工作台面上,而不宜装在砂轮架滑枕外端,见图2,由于这种装法砂轮修整时向前移出甚多,磨头因自重而倾斜变形,造成砂轮母线与磨头移动方向不平行,磨削时砂轮与工件接触不良。

砂轮振动又会使修整器同时振动,而影响砂轮的修圆效果。

因此砂轮修整器应放在工作台面上,且位于磨削工件的位置,这样可通过修整来减小砂轮不平衡量的不良影响。

2.2 单条波纹
平面磨削时,如工件两边出现单条波纹或一边出现单条波纹(见图3),说明工作台换向时产生冲击,而使磨床的立柱摇晃。

当工作台换向后,工件再次进入磨削,此时立柱正在晃动,因而工件的两边或一边出现单条波纹的缺陷。

故应调整工作台换向撞块的位置,使之适当,调整工作台换向节流阀螺钉,减小工作台换向冲击。

2.3 菱形波纹
磨削平面时如出现菱形波纹,说明砂轮与工件有振动(见图4)。

由于砂轮每分钟转数与工作台每分钟行程次数之比,多数情况下不是整数,因此出现菱形波纹比出现等距分布的直形波纹的机会要多。

故应提高磨头系统刚度,适当减小垂直进给量。

2.4 表面拉毛
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可能留下磨屑,或砂轮罩壳上落下的磨屑、砂粒落入工件、砂轮之间一同运动,而产生拉毛划伤(见图5)。

改进冷却液喷嘴,经常清理砂轮罩壳等,可以防止表面划伤(见图6)。

此外,为了有效防止拉毛,平面缓进给精磨时不宜采用逆磨(见图7),如采用逆磨,磨削液不易进入磨削区,脱落的磨粒会擦伤已加工表面,故精磨时应采用顺磨,其冷却条件好,可顺利地把磨削液带入磨削区,当有磨粒脱落时,只会落在已加工表面上,被磨削液冲走,不会划伤已加工表面,而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另外,磨削时为了能使磨削液不分流而进入磨削区,以防止工件烧伤,应在易烧伤端紧靠零件处装一导流板进行导流。

顺磨时由于有待加工面可以导流,开始磨削时磨削区有充分的磨削液,当工件磨至末端时磨削液开始分流,致使磨削区内磨削液不足而出现烧伤拉毛,故顺磨时导流板应装在工件末端。

而逆磨时导流板应装在工件的始端,以防止工件烧伤拉毛,如图8。

3 砂轮的改进
采用厚度方向开槽的碳化硅砂轮磨削平面工件时,工件受到的是间断磨削力,磨削质量好,能有效地防止表面烧伤和波纹的产生。

图9 为平形砂轮的开槽形式:
(1)沟槽的配置方式采用90°内不等分,圆周上槽数一般为12~24;
(2)在圆周上制成斜槽,斜角为25°~35°。

方向为右旋;
(3)沟槽在圆周上对称分布,沟槽宽度、深度一致。

为了更好地减少工件与砂轮的接触面积,改善冷却与排屑条件,还可以选用如图10 所示的镶块砂轮。

4 结语
平面磨削时表面波纹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工时应根据波纹的形状判别波纹形成的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预防之。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