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 测试技术 第三章

合集下载

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全集 (2)

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全集 (2)

将fn = 800Hz, = 0.14,f = 400Hz,代入上面的式子得到 A(400) 1.31,(400) −10.57 如果 = 0.7,则A(400) 0.975,(400) −43.03 2-11 对一个可视为二阶系统的装置输入一单位阶跃函数后,测得其 响应的第一个超调量峰值为1.5,振荡周期为6.28s。设已知该装置的静 态增益为3,求该装置的传递函数和该装置在无阻尼固有频率处的频率 响应。 解: 因为d = 6.28s,所以 d = 2/d = 1rad/s 所以 当 = n时,
3ω0 5ω0 2A/π 2A/3π 2A/5π 幅频图 相频图 周期方波复指数函数形式频谱图 2A/5π 2A/3π 2A/π -ω0 -3ω0 -5ω0 -ω0 -3ω0 -5ω0
1-2 求正弦信号的绝对均值和均方根值。 解答: 1-3 求指数函数的频谱。 解答:
单边指数衰减信号频谱图 f |X(f)| A/a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2-1 进行某动态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90.9nC/MPa,将它与增益为0.005V/nC的电荷放大器相连,而电荷放大 器的输出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上,记录仪的灵敏度为20mm/V。试计算这 个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当压力变化为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 偏移量是多少? 解:若不考虑负载效应,则各装置串联后总的灵敏度等于各装置灵 敏度相乘,即 S=90.9(nC/MPa)0.005(V/nC)20(mm/V)=9.09mm/MPa。 偏移量:y=S3.5=9.093.5=31.815mm。 2-2 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s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2s和 5s的正弦信号,问稳态响应幅值误差将是多少? 解:设一阶系统, ,T是输入的正弦信号的周期 稳态响应相对幅值误差,将已知周期代入得 2-3 求周期信号x(t)=0.5cos10t+0.2cos(100t−45)通过传递函数 为H(s)=1/(0.005s+1)的装置后得到的稳态响应。 解:,, 该装置是一线性定常系统,设稳态响应为y(t),根据线性定常系统 的频率保持性、比例性和叠加性得到 y(t)=y01cos(10t+1)+y02cos(100t−45+2) 其中, , 所以稳态响应为 2-4 气象气球携带一种时间常数为15s的一阶温度计,以5m/s的上升 速度通过大气层。设温度按每升高30m下降0.15℃的规律而变化,气球 将温度和高度的数据用无线电送回地面。在3000m处所记录的温度为−l ℃。试问实际出现−l℃的真实高度是多少? 解:该温度计为一阶系统,其传递函数设为。温度随高度线性变 化,对温度计来说相当于输入了一个斜坡信号,而这样的一阶系统对斜 坡信号的稳态响应滞后时间为时间常数=15s,如果不计无线电波传送时 间,则温度计的输出实际上是15s以前的温度,所以实际出现−l℃的真 实高度是 Hz=H-V=3000-515=2925m 2-5 想用一个一阶系统做100Hz正弦信号的测量,如要求限制振幅误 差在5%以内,那么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用该系统测量50Hz正弦信号, 问此时的振幅误差和相角差是多少?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习题集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习题集

《检测技术》习题集第二章 测试系统2-1 对于二阶装置,为何要取阻尼比7060..-=ξ?2-2 解释下列概念:频率特性、频响函数和工作频带。

2-3 一个优良的测量装置或系统,当测取一个理想的三角波时,也只能作到工程意义上的不失真测量,为什么?2-4 某动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Mpa 0nc 90/.,将它与增益为)/(.nC 005V 0的电荷放大器相连,然后将其输出送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记录仪的灵敏度为V 20mm /,试计算系统的总灵敏度。

又当压力变化5MPa 3.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多少?2-5 用某一阶装置测量频率为100Hz 的正弦信号,要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问其时间常数应取多少?如果用具有该时间常数的同一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试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差分别为多少?2-6 设用一个时间常数为1s 0.=τ的一阶装置测量输入为2sin40t 0sin4t t x .)(+=的信号,试求其输出)(t y 的表达式。

设静态灵敏度1K =。

2-7 某1s 0.=τ的一阶装置,当允许幅值误差在%10以内时,试确定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

2-8 两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55s 351+和)./(2n n 22n s 41s 41ωωω++,试求串联后所组成装置的灵敏度。

(提示:先将传递函数化成标准形式。

)2-9 设一力传感器为二阶分系统。

已知其固有频率为800Hz ,阻尼比为140.=ξ,当测频率为400Hz 变化的力参量时,其振幅比)(ωA 和相位差)(ωφ各为多少?若使该装置的阻尼比70.=ξ,则)(ωA 和)(ωφ又为多少?2-10 对某二阶装置输入一单位阶跃信号后,测得其响应中数值为1.5的第一个超调量峰值。

同时测得其振荡周期为28s 6.。

若该装置的静态灵敏度3K =,试求该装置的动态特性参数及其频率响应函数。

第三章 信号及其描述3-1 试分析图3-17中各种信号属于哪类信号?3-2 将图3-18所示的周期信号展开成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操作系统习题(选择,判断)

操作系统习题(选择,判断)

操作系统习题(选择,判断)【第一章自测】测试总分:100 分【xlj】的测试概况:(得分:45 分)1.判断题:编译程序需要直接使用OS的程序接口.(燕山大学,2006) 参考答案:正确2. 下列选择中, D 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A. 管理计算机裸机B. 设计,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3.判断题:多道程序设计可以缩短系统中作业的执行时间参考答案:错误4.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C .A. CPU利用率低B. 不能并发执行C. 缺少交互性D. 以上都不是5. 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中山大学,2005)A. 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 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 从响应时间的角度来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 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6. 在下列性质中,哪一个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DA. 多路性B. 交互性C. 独占性D. 成批性7. Winodws 2000是 D 操作系统.A. 单用户多任务B. 网络C. 单用户单任务D. 多用户多任务8. 配置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一台比原来的物理计算机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只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 A 计算机.A. 虚拟B. 物理C. 并发D. 共享9. D 不是一个操作系统环境.(浙江大学,2005)A. SolarisB. Windows CEC. LinuxD. 赛扬(celeron)10. 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 C 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西安电子科大,2005)A. 响应时间B. 周转时间C. 规定时间D. 调度时间11. F 不是多道程序的基本特征.A. 制约性B. 间断性C. 顺序性D. 功能的封闭性E. 运行过程的可再现性F. 上述选项中有多个12. 在操作系统术语中,C/S是 A .(南京理工,2005)A. 客户机/服务器B. 网络OSC. 实时OSD. 分布式OS13.判断题:在一个纯批处理系统中,采用时间片技术,会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参考答案:正确14.判断题: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互相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南昌大学,2006)参考答案:正确15. 操作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A .A. 用户管理B. 处理器管理和存储管理C. 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D. 设备管理16. 火车站的售票系统属于 D 系统.(北京理工,2005)A. 单道批处理B. 多道批处理C. 分时D. 实时17. B 不是设计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的追求目标.(上海交大,2005)A. 安全可靠B. 资源利用率C. 及时响应D. 快速处理18.判断题:在内存为M的分时系统中,当注册的用户有N个时,每个用户拥有M/N的内存空间.(北航,2006)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答:错误19.判断题:操作系统的不确定性是说在OS控制下多个进程的执行顺序和每个进程的周转时间是不确定的.(西安交大,2005) 参考答案:正确20. 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系统的 A .A. 实时性和可靠性B. 实时性和灵活性C. 灵活性和可靠性D. 实时性和独立性21. 多道批处理的发展是建立在硬件支持上的.A.B.C.D.22.判断题: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一台处理机上在同一时刻执行多道程序.参考答案:错误23.判断题:操作系统的目的不是用来提高吞吐量,而是用来管理应用程序的.参考答案:错误24. 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A .A. 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C. 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D. 一个大型的工具软件25.连线题:Linux 微内核UNIX C语言Windows NT 自由软件Mach 3.0 面向对象OS/2 网络操作系统26.判断题:分时系统和多道程序设计的出现,标志操作系统的正式形成.参考答案:正确27. C 系统具有同时管理和运行多个应用程序的能力.(浙江大学,2005)A. GUIB. Windows ApplicationC. MultitaskingD. Networking28.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D .(西安电子科大,2005)A. 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 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C. 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D. 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29. 如果分时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D ,则响应时间越长.B. 内存越小C. 用户数越少D. 用户数越多30. 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界面供用户使用,其中C 是专门供应用程序使用的一种界面.(青岛大学,2006)A. 终端命令B. 图形用户窗口C. 系统调用D. 作业控制语言31.判断题:采用分时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南昌大学,2005)参考答案:错误【第2章自测】1. 下面有关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是进程的两种不同状态B. 调用操作系统功能的进程称为系统进程C. 完成用户功能的进程称为用户进程D. 进程和程序实质上是一个概念2.判断题:任一时刻,若有执行状态的进程,就一定有就绪状态的进程参考答案:错误3. 对于进程和线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A. 线程是进程中可独立执行的子任务,一个进程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一个线程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进程B. 线程又称为轻型进程,因为线程都比进程小C. 多线程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如速度快,通信简便,并行性高等D. 由于线程不作为资源分配单位,线程之间可以无约束地并行执行4.判断题:进程是程序执行的动态过程,而程序是进程运行的静态文本.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进程获得处理机而运行是通过申请得到的.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进程是程序加PCB数据结构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进程A和进程B共享变量1,需要互斥,进程B和进程C 共享变量2,需要互斥,从而进程A与进程C也必须互斥.参考答案:错误8. 设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则它们之间.A. 必须互斥C. 彼此无关D. 可能需要同步或互斥参考答案:D9. 在下列的进程状态变换中, 是不可能发生的.A. 运行-->等待B. 运行-->就绪C. 等待-->运行D. 就绪-->运行参考答案:C10.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在进程的执行过程, 其状态总是在不停地发生变化的,下面关于进程状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进程一旦形成,首先进入的是运行状态B. 三种进程状态是进程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状态,进程可能同时处于某几种状态中C. 一个进程必须经过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才能结束D. 在分时系统中,一个正在运行进行的时间片到,该进程将转入就绪状态参考答案:D11. 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A. 信号量B. 原语C. 中断D. 指令参考答案:B12. 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则.A. 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B.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C.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入D. 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参考答案:B13. 进程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状态是.A. 就绪状态B. 运行状态C. 阻塞状态D. 中断状态参考答案:B14. 建立多进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A. 文件B. CPUC. 内存D. 外设参考答案:B15. 下列关于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都涉及到并发进程访问共享资源的问题B. 进程的同步是进程互斥的一种特殊情况C. 进程的互斥是进程同步的特例,互斥进程是竞争共享资源的使用,而同步进程之间必然存在依赖关系D. 进程互斥和进程同步有时也称为进程同步参考答案:B16.判断题:在单处理机上,进程就绪队列和阻塞队列都只能有一个.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17.多选题:进程并发的数目主要受到和的限制.A. 内存空间B. 终端数目C. 文件数的多少D. CPU速度参考答案:A,B18.判断题:临界区是不可中断的程序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19. 进程在处理器上执行时.A. 进程之间是无关的,具有封闭特性B. 进程之间是有交往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具有并发性C. 具有并发性,即同时执行的特性D. 进程之间可能是无关的,但也可能是有交往的参考答案:D20.判断题:进程要求使用某一资源时,如果资源正为另一进程所使用,则该进程必须等待,当另一进程使用完并释放后方可使用,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进程同步现象.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21. 在操作系统中,信号量表示资源实体,是一个与队列有关的变量,其值只能用P,V 操作改变.A. 实型B. 整型C. 布尔型D. 记录型参考答案:B22. 下列对进程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A.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B. 进程是动态的概念C. 进程是有生命周期的D. 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参考答案:A23.判断题:并发是并行的不同表述,其原理相同.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24.判断题: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不能由进程自己来控制.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25. 在多进程的系统中,为了保证公共变量的完整性,各进程应互斥进入临界区.所谓临界区是指.A. 一个缓冲区B. 一段数据C. 同步机制D. 一段程序参考答案:D26.判断题:进程上下文是进程执行活动全过程的静态描述.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27. 以下不属于进程基本特性的是.A. 进程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组指令的集合,它指出了处理器执行操作的步骤B. 进程具有动态性,多个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C. 进程具有三种基本状态:阻塞态,运行态,就绪态D.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参考答案:A28. 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中, 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A. 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B. 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C. 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D.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参考答案:A29. 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A. 机器指令B. 系统调用指令C. 作业控制命令D. 低级进程通信原语参考答案:B30. 下面关于处理器及进程执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目前计算机系统是冯诺依曼式结构,具有处理器顺序执行指令的特点.B.进程是并发执行的,因此不具有顺序性C.程序在处理器上顺序执行时,具有封闭性特性D.程序在处理器上顺序执行时,具有可再现性特性参考答案:B31.多选题:进程所具有的特征是.A. 动态性B. 共享性C. 并发性D. 静态性E. 独立性F. 不确定性参考答案:A,C,F32.判断题:程序的并发执行是指同一时刻有两个以上的程序,它们的指令都在同一处理机上执行.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33.判断题:进程是基于多道程序技术而提出的,其最基本的特性是并发性和动态性;进程的执行也是在多种基本状态间多次转换的过程,但只有处于就绪,阻塞和执行三种状态的进程位于内存.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34. 若有三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互斥段,则信号量的变换范围是.A. 3,2,1,0B. 2,1,0,-1C. 2,1,0,-1,-2D. 1,0,-1,-2参考答案:B35. 进程的并发执行是若干个进程.A. 共享系统资源B. 在执行的时间上是重叠的C. 同时执行D. 在执行的时间上是不可重叠的参考答案:B36. 有交往的并发进程执行时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其原因是A. A.进程的并发性B. B.对共享资源的使用不受限制,进程交叉使用可共享变量C. C.进程具有访问共享变量的临界区D.D.进程具有访问共享变量的相关临界区参考答案:B37. 操作系统是通过对进程进行管理的.A. 进程启动程序B. 临界区C. 进程调度程序D. 进程控制块参考答案:D解答:C38. 下面关于进程通信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进程通信有两种方式:直接通信和间接通信B.直接通信固定在一对进程之间C.间接通信是通过第三个进程转发信件的,不必在两个过程间直接相互通信D.间接通信方式以信箱为媒介实现通信,信箱由接收信件的进程设置参考答案:C解答:<无>【第三章测试】测试总分:80 分【xlj】的测试概况:(得分:48 分)1. 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死锁的条件.A. 互斥B. 请求和保持C. 不剥夺D. 循环等待参考答案:D解答:B2. 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在各种作业调度算法中,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是A. 先来先服务B. 短作业优先C. 时间片轮转法D. 最高响应比优先参考答案:B解答:D3. 选择作业调度算法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率,为此应.A. 不让处理机空闲B. 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C. 使各类用户都满意D. 不使系统过于复杂参考答案:A解答:B4. 以下关于死锁的必要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只要具备了死锁的必要条件,就一定产生死锁现象B. 解决死锁问题可以从死锁的必要条件出发C. 一旦出现死锁现象,处于死锁状态的进程一定同时具备死锁的必要条件D.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但也不是等价的参考答案:A解答:A5. 死锁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多种途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死锁的防止是通过破坏进程进入不安全状态来实现的B. 通过避免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实现死锁的避免C. 死锁的检测和解除是配合使用的,当系统检测到出现死锁状态时,就通过死锁解除方法来解除死锁D. 死锁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可以避免参考答案:C解答:B6. 进程资源静态分配方式是指一个进程在建立时就分配了它需要的全部资源,只有该进程所要资源都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进程才开始运行.这样可以防止进程死锁.静态分配方式破坏死锁的必要条件A. 互斥条件B. 占用并等待条件C. 非剥夺等待条件D. 循环等待条件参考答案:B解答:C7. 设有4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西安电子科大,2000)A. 1小时B. 5小时C. 2.5小时D. 8小时参考答案:B8. 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A. 响应比高者优先B. 短作业优先C. 优先级调度D. 先来先服务参考答案:A解答:A9. 进程切换与模式切换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南京理工,2005)A. 进程相应的程序段的长度B. 进程总共需要运行时间多少C. 进程自身和进程调度策略D. 进程完成什么功能参考答案:C解答:C10. 下面关于作业调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 作业调度是实现从输入井选取作业装入主存储器的工作B. 设计调度程序应综合考虑,兼顾各个设计原则C. 调度原则应根据系统设计目标来决定D. 作业调度程序设计原则包括公平性,均衡使用资源和极大的流量参考答案:A解答:A11. 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方法解除死锁.A. 执行并行操作B. 撤销进程C. 拒绝分配资源D.修改信号量参考答案:B12.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是一种微观低级管理B. 作业的提交方式有两种但对应的作业控制方式却只有一种C. 一个作业从进入系统到运行结束需要经历后备,就绪和完成3种状态D. 多道批处理与单道批处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必须有作业调度功能和进程调度功能且内存可存放多道作业参考答案:D解答:D13. 调用银行家算法进行安全序列检查时, 不是必须要提供的参数.A. 系统资源总量B. 当前可用量C. 用户最大需求量D. 用户已占有资源量参考答案:C解答:A14. 对于处理机调度中的高响应比调度算法,通常,影响响应比的主要因素可以是.A. 程序长度B.静态优先数C. 运行时间D. 等待时间参考答案:D解答:D15.多选题: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的性能.(西安电子科大,2006)A.该算法采用动态优先级B.能满足各类型用户的需要C.不同的队列运行不同长度的时间片D.各就绪队列运行的时间片长度相同E. 由于是多个就绪队列,所以采用的是静态优先级参考答案:A,B,C解答:D16. 下面关于系统的安全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一定会发生死锁B. 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可能会发生死锁C. 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也可能会发生死锁D. 不安全状态是死锁状态的一个特例参考答案:B解答:B17. 通常不采用方法来解除死锁.A. 终止一个死锁进程B. 终止所有死锁进程C. 从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D. 从非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参考答案:B解答:B18. 银行家算法通过破坏来避免死锁A. 互斥条件B. 部分分配条件C. 不可抢占条件D. 循环等待条件E.内存使用权限保护机制参考答案:D解答:B19. 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无法破坏的是.A. 互斥条件B. 请求与保持条件C. 非抢夺条件D.循环等待条件参考答案:A解答:A20. 假定某系统中有同类互斥资源m个,可并发执行且共享该类资源的进程有n个,而每个进程申请该类资源的最大量为x(n<=x<=m),当不等式成立时,系统一定不会发生死锁. A. nx+1<=mB. nx<=mC. m(x-1)+1<=nD. m-nx+(n-1)>=0参考答案:D解答:D【第四章测试】测试总分:100 分【xlj】的测试概况:(得分:44 分)1. 在分页存储系统中,页表是由建立的.A. 硬件B. 操作系统C. 用户程序D. 装入程序参考答案:B解答:D2. 以下存储管理技术中,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是.A.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B. 页式存储管理C. 请求段式存储管理D. 存储覆盖技术参考答案:C解答:C3. 以下关于内存空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内存储器的空间分成三部分:系统区,用户区和缓冲区B. 操作系统与硬件的接口信息,操作系统的管理信息和程序等存放在内存储器的系统区C. 所有的程序存放在用户区D. 存储管理是对内存储器空间的各部分如系统区,用户区等进行管理的.参考答案:B解答:C4.判断题:由于最优算法造成缺页率最小,是非常常见的存储管理算法.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答:错误5. 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决定的.A. 分配主存时B. 用户编程时C. 装作业时D. 程序执行时参考答案:B解答:C6. 在下列存储管理方案可,不适应于多道程序设计的是.A. 单一连续分配B. 固定式分区分配C. 可变式分区分配D. 段页式存储管理参考答案:A解答:A7. 分区的保护措施主要是.A.界地址保护B.程序状态保护C.用户权限保护D. 存储控制表保护参考答案:A解答:D8. 在可变式分配方式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间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A.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参考答案:D解答:D9. 不是段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优于分页式存储管理之处(上海交大)A. 没有内零头B. 便于处理在进程执行进程中堆栈尺寸的增长问题C. 便于共享内存中数据D. 只需将进程的一部分调入内存,进程即可运行.参考答案:A解答:A10. 在分区分配方案中,需要执行靠拢(或紧凑)操作的是.A. 固定式分区B. 可变式分区C. 多重分区D. 可再定位式分区参考答案:D解答:B11.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算法是将空白区在空白区表中按次序排列.A. 容量递增B. 容量递减C. 地址递增D. 地址递减参考答案:A解答:B12.多选题:外部碎片出现在.A. 固定分区分配B. 分页存储系统C. 段页式存储系统D. 动态分区分配E. 段式存储系统参考答案:C,D,E解答:B13.判断题:A process can be swapped temporarily out of memory to a backing store,and then brought back into memory for continued execution.(西安交大)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14. 以下有关可变分区管理中采用的内存分配算法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户程序中使用的从0地址开始的地址编号是逻辑地址B. 绝对地址是内存空间的地址编号C. 动态重定位中装入内存的作业仍保持原来的逻辑地址D. 静态重定位中装入内存的作业仍保持原来的逻辑地址参考答案:C解答:D15. 在某系统中采用基址,限长寄存器的方法来保护存储信息,判断是否越界的差别式A. 0<=被访问的逻辑地址<限长寄存器的内容B. 0<=被访问的逻辑地址<=限长寄存器的内容C. 0<=被访问的物理地址<限长寄存器的内容D. 0<=被访问的物理地址<=限长寄存器的内容参考答案:A解答:A16.多选题:外层页表的概念.A. 反应在磁盘上页面存储的物理位置B. 外层页表是指向页表的页表C. 为离散分配的页表再建立一张页表D. 有了外层页表则需要一个外层页表寄存器就能实现地址对换E. 当进程运行时,该进程的外层页表放在磁盘上参考答案:B,C,D解答:D,B,E17. 联想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是用于.A. 存储文件信息B. 与内存交换信息C. 地址变换D. 存储通道程序参考答案:C解答:C18.判断题:在请求段页式系统中,以段为单位管理用户的虚空间,以页为单位管理内存空间.(南昌大学)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答:正确19. 是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与普通分页存储管理方案的区别.(青岛大学)A. 地址重定位B. 不必将作业全部装入内存C. 采用快表技术D. 不必将作业装入连续区域参考答案:B解答:A20. 某虚存系统有3页初始为空的页框,若采用先进先出的页面淘汰算法,则在下列的页面需求提出时,会产生次缺页中断?设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A. 7次B. 8次C. 9次参考答案:C解答:C21. 在页式管理中,每个页表中的每个表项实际上都是用于实现.(南京理工)A. 内存单元B. 静态重定位C. 动态重定位D. 加载程序参考答案:C解答:C22. 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二次机会"调度策略和"时钟"调度策略在决定淘汰哪一页时,都用到了.A. 虚实地址变换机构B. 快表C. 引用位D. 修改位参考答案:C解答:A23.多选题:在虚存管理中,在页表和段表中都应包含的项有: .A. 长度B. 状态位C. 修改位D. 内存始地址E. 外存地址参考答案:B,C,E24. 把程序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西北工业大学)A. 加载B. 物理化C. 重定位D. 逻辑化参考答案:C解答:C25. 在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现象.A. 请求页式存储管理B. 段式存储管理C. 固定式分区存储管理。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PPT课件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PPT课件

气相色谱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分子质谱分析 原子质谱分析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热分析法 放射化学分析法
14


按仪器的用途可分为:
1.成分分析类(原子、离子、分子、基团) 如:原子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
2.结构分析类(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如:
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19
概述部分的要求
1. 了解现代物质分析、仪器分析的概念 2. 掌握现代物质分析有哪几大类分析方法 3. 掌握物相、元素、微观分析的区别 4. 了解现代物质分析的特点、应用范围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20
课堂复习
1. 现代物质分析常用方法(按照原理)有_________、 __________、
• 《仪器分析原理》何金兰等,21教材,科学出版社(2002)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3
其它参考书
物相、元素分析与微观分析的区别
重要
劣质食盐
NaCl KCl Na2SO4 K2SO4
物相
NaCl、KCl、Na2SO4、K2SO4
元素
Na、K、 Cl、 S、O
微观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4
元素分析结果的表征形式:
10


重要
2.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分析方法
按仪器的工作 原理可分为:
分析方法 (工作原理)
光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 其现代它分分析测析试技方术法 (如:热分析法) 11
光学分析法----按原理分类
重要
光谱法:测量的信号是物质内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发射、吸收、散

测试技术课后答案全集—第三版

测试技术课后答案全集—第三版

《绪论》0-1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并选用少数其他单位制的计量单位来组成的。

1.基本单位根据国际单位制(SI),七个基本量的单位分别是:长度——米(Metre)、质量——千克(Kilogram)、时间——秒(Second)、温度——开尔文(Kelvn)、电流——安培(Ampere)、发光强度——坎德拉(Candela)、物质的量——摩尔(Mol>。

它们的单位代号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开(K)、安(A)、坎(cd)、摩(mol)。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的定义为:米(m)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程的长度。

千克(kg)是质量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秒(s)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安培(A)是电流单位。

在真空中,两根相距1m的无限长、截面积可以忽略的平行圆直导线内通过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2×10-7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A。

开尔文(K)是热力学温度单位,等于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摩尔(mol)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坎德拉(cd)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

2.辅助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平面角的单位——弧度和立体角的单位——球面度未归入基本单位或导出单位,而称之为辅助单位。

辅助单位既可以作为基本单位使用,又可以作为导出单位使用。

它们的定义如下:弧度(rad)是一个圆内两条半径在圆周上所截取的弧长与半径相等时,它们所夹的平面角的大小。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7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7

接触辊法
接触辊式速度检测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如图1所示把旋转辊轮(测量辊)接触在行进的 物体上,被测物体以速度v行进并带动测量辊转 动.由测量辊的转速和周长求得物体的行进速度。
v r
图1 接触辊式速度测量 •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塑料板带、布、钢板带等速度检测。 •注意测量辊与被测物之间的滑移所造成的测量误差。
图2 光束切断式速度测量
L v NT
相关法
相关法检测线速度,是利用随机过程互相关函 数的方法进行的,其原理如图3所示。被测物体以 速度V行进,在靠近行进物体处安装两个相距L相 同的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传感器检测易于从被测物体上检测到的参量(如表 面粗糙度、表面缺陷等),例如对被测物体发射 光,由于被测物表面的差异及传感器等受随机因 素的影响.传感器得到的反射光信号是经随机噪 声调制过的。图中传感器2得到的信号x(t)是由 于物体A点进入传感器2的检测区得到的。当物体A 点运动到传感器1的检测区.得到信号y(t)。当 随机过程是平稳随机过程时,y(t)的波形和x(t) 是相似的,只是时间上推迟了t0(=L/v),即
多普勒测速
• 当光源和反射体或散射体之间存在相对 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入射声波 频率存在差别的现象称为光学多普勒效 应,是奥地利学者多普勒于1842年发现 的。 • 当单色光束人射到运动体上某点时,光 波在该点被运动体散射,散射光频率与 人射光频率相比,产生了正比于物体运 动速度的频率偏移,称为多普勒频移。
图3 相关测速原理图
Rx ( t0 )
y(t ) x(t t0 ) 1 T 1 T Rxy ( ) T x(t ) y(t )dt lim x(t t0 ) x(t )dt lim T 0 T 0 T

第三讲 局部放电检测的原理和仪器

第三讲 局部放电检测的原理和仪器
测试回路
Us
SNR=Us/Un ≧2
SJTU-OMRC
电气工程系 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中心
5. 脉冲分辨率
脉冲分辨率是指在50Hz正弦波的一个象限内,能分辨的脉冲数。 脉冲分辨率取决于
检测单元分辨率 放大器分辨率 示波器分辨率
SJTU-OMRC
电气工程系 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中心
6. 放电量标定/校正
局放仪的脉冲分辨时间不应超过l00μs。在有关技 术文件中应提供此数据。
2.6 脉冲重复率n
局放仪的脉冲重复率测量误差δn应不大于±10%。 本条规定仅针对有此测量功能的局放仪。
2.7 测量灵敏度qs
局放仪的有关技术文件中应提供仪器自噪声水平及 对特定试品电容量所能达到的测量灵敏度值。
SJTU-OMRC
局放仪概况:局放仪基本功能
放大器:
3db低端:lOKHZ、20KHZ、40KHZ、80KHZ; 高端:80KHZ、200KHZ、300KHZ 。
增益调节范围>120db。
时间窗:
窗宽15°~150°,窗位置可旋转0°~1 70°
试验电压表:
量程50KV(可扩展),3 1/2位LED数字表,显示0-1000, 误差<±2%
TEST OBJECT
COUPLING UNIT PD DETECTOR
SJTU-OMRC
电气工程系 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中心
放电转移条件
为了确认所有校正电量q0 被临时储存在测试电 容Ca中,以下条件必须被满足:
C0 << Ca
SJTU-OMRC
电气工程系 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中心
Examples for PD Calibrators 局放校正器

上海交通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复试笔试考纲及2005年真题

上海交通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复试笔试考纲及2005年真题

课程一:《微机原理及其在检测技术及仪器中的应用》参考教材:《微机及其在检测技术及仪器中的应用》阙沛文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第二版)蔡美琴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复习大纲:1 微型计算机数的表示(定点、浮点)及各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三微概念;(2)总线结构技术;(3)堆栈;(4)中断;(5)典型微处理器内部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F寄存器的作用。

3 微型计算机的存贮器(1)半导体存储器分类;(2)掌握常用的存贮器芯片的外特性(数据线、地址线,选片线,透写线);(3)会设计、会读CPU与存贮器芯片的连接图,并能写出存贮器芯片的内存空间(线选法、译码选择法)。

4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技术(1)I/O端口的编址方式;(2)I/O传送方式,重点掌握查询方式及中断方式的概念,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3)掌握常用的I/O接口芯片的特性及使用(8155,8255,0809,0832芯片)。

5 MCS—51单片机原理(1)掌握与编程有关的一些内部结构单元,如定时器,中断源及寄存器结构;(2)能用MCS—51指令系统编写检测应用程序。

6 微机在检测技术及仪器中应用(1)掌握微机检测技术中的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软件);(2)掌握微机测控技术及系统中的一些常用处理方法(传感器非线性校正,仪器零点漂移的校正方法,A/D芯片的转换指标,D/A转换芯片及指标);(3)键盘输入,显示输出技术。

课程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参考教材:《传感器技术》贾伯年、俞朴主编东南大学出版杜《传感器》强锡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复习大纲:1.了解传感器的定义、构成和分类。

2.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地位,掌握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3.了解传感器的静、动态数学模型,掌握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及指标。

4.了解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掌握差动式传感器的构成原理和优点。

5.掌握电阻应变计和应变式传感器、自感式(电感式)和互感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镜8的显微读数镜头中,可看 到三种刻线重合在一起: 一种是玻璃刻线尺5上的刻度 (图中的 7、8),其间距为 lmm; 一种是目镜视野中间隔为 0.lmm的刻度(图 中的 0至10) 一种是有10圈多一点的阿基米德 螺旋线刻度(图中上部的35、 40、45),螺旋线的螺距为 0.1 mm,螺旋线里面的圆周上刻有 图的读数为 7.141 mm。 100格圆周刻度,因此每格圆周 不确定度:±(1.5+ L/100) 刻度代表0.001mm。 um
在工具显微镜 上用光学灵敏 杠杆测量端面 定位孔的直径 时,可用两种 方法确定采样 点的位置。
1. 找拐点法 2. 测弦找中点法
D = x2 − x1 + d
立式接触式干涉仪
立式接触 式干涉仪 是一种高 精度测微 仪。
接触式干涉仪测量方法
用接触式干涉仪测量时使用白光,即移出滤 色片,使视场中出现零级黑条纹。根据测头 先后与标准件及被测件接触时零级条纹位置 间的距离,即可测得被测量相对于标准量的 偏差值。 例如检定量块:测头与标准量块接触时,零 级条纹位于a=-l(格),测头与被检量块接 触时,零级条纹位于a=+4格,若仪器分辨力 i=0.1um,则被测量块相对于标准量的中心长 度偏差为i ×(a2-a1)=+0.5um
(1)对研合性及平面平行性偏差规定为:l、
2等与0级,3、4等与1、2级,5、6等与3、 4级分别相同。 (2)“等”和‘级”可以代替使用。 例如,0、1、2级量块的中心长度制造极限 偏差分别与3、4、5等量块的中心长度测量 极限误差相同,因此,0、l、2级量块可分 别代替3、4、5等量块来使用。
3.光栅、容栅的栅距和感应同步器的线距。 ①测量效率高; ②容易实现数字显示和自动记录, ③可以实现测量自动化和自动控制。
测长机 测长机是机械制造中测量大尺寸的精密仪器, 仪器的种类很多,按其测量范围来分,有1, 2,3,4,6m,甚至还有12m的。该仪器主 要进行绝对测量,但也可用于比较测量。绝 对测量是将被测工件与仪器本身上的刻度尺 进行比较;而相对测量则是将被测工件和一 个预先用来对准仪器零点的标准件(如块规等) 相比较,从仪器上读取两者之差值。 1. 仪器工作原理
卧式测长仪 卧式测长仪又称为万能测长仪。 万能测 长仪是把测量座作卧式布置,测量轴线成 水平方向的测长仪器。万能测长仪除了对 外尺寸进行直接和比较测量之外,还可配 合仪器的内测附件测量内尺寸。
卧式测长仪(万能测长仪) 卧式测长仪(万能测长仪)
卧式测长仪的毫米刻线尺和测量轴水平卧放在仪器 的底座上,并可在底座的导轨上作左右方向的移动; 它主要由底座7、测座1、万能工作台5和尾座6组 成。
与 C”’之间的距离应按下式计算:
测量时,应先用标准器具调整零位,即平面 反射镜的镜面与光较仪中的光轴相垂直。由 于采用比较测量法,因此当被测尺寸和标准 尺寸有差异时,测杆就将沿着导轨做直线移 动,从而推动平面反射镜P绕支点O摆动。测 杆移动的距离为s时,反射镜偏转了a角,其 关系为
s = btgα
被测件最大长度: 180mm
光较仪管是自准直光管和正切杠 杆机构的组合。 在物镜焦平面上的焦点C发出的 一束光,经物镜后变成一束平行 光射到平面反射镜。 若平面反射 镜与光轴垂直,则经过平面反射 境反射的光仍按原路汇聚到发光 点C处,即发光点C与象点C’重合 若反射镜与光轴不垂直而偏转一 个a角,根据反射定律则反射光 束与入射光束间的夹角为2 a 。 此时反射光束汇聚于象点 C’’,C
杠杆齿轮式测微仪
测杆微小的直线位移经杠杆齿轮机构放大后 变为指针的大位移。此种仪器一般用于比较 测量,因此刻度尺的示值范围多取为±0. 1mm其放大比K为:
光学比较仪(光学计) 光学比较仪(光学计)
光学比较仪又称光学计,它是一种精度较高的 光学机械式计量仪器。光学比较仪主要用作相 对法测量,在测量前先用量块或标准件对准零 位,被测尺寸和量块(或标准件)尺寸的差值 可在仪器的刻度尺上读得。 光学比较仪由光较仪管和支架座组成。光较仪 管可以从仪器上取下,装在其它支架座上,做 其它精密测量之用。
图为万能工具显微镜接触瞄 准系统——光学灵敏杠杆的 工作原理示意图。由照明光 源1照亮的分划板2上的三对 双刻线,经透镜3后由与测 杆相连的反射镜4反射,再 经物镜5放大,最后成像在 测角目镜分划板6上。反射 镜4随测杆摆动时,三组双 刻线的象随之左右移动。仅 当测杆中心线与显微镜光轴 重合时,双刻线的象位于米 字分划板的中心位置。
量块是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测量面中心之间的距离 来确定其工作长度的一种高精度量具。 量块是单值量具,可以组合使用。 量块的公称尺寸和实测尺寸。
量块的精度分级又分等 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0、1、2、3、4级,其 中0级精度最高, 按检定精度分为1、2、 3、4、5、6等,其 中1等精度最高。
量块“等”和“级”之间的关系是: 量块“ 之间的关系是:
工具显微镜
显微镜光学系统 显微镜法是将被测件的尺寸、轮廓或用光干涉法 产生的干涉条纹等,经过显微放大,以便于观察 测量。
被测件AB位于物镜的物方焦点F1之外,但不超过距物镜 两倍焦距的距离,被测件被物镜放大成一倒立的实象 A’B ,此实象位于目镜的物方焦面右方的分划板上 分划板上,经 分划板上 明视距离J 目镜再次放大在明视距离J=250mm 明视距离 250mm处成一可从目镜视 场中看到的虚象A'B '
第四章 长度测量
4.1基本概念4.1.1 长单位:米的定义我国和国际的长度单位是米。在1983年第十七 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通过米的新定义如下: “米是光在真空中 /299792458秒的时 米是光在真空中1/ 秒的时 米是光在真空中 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米原器
4.1.2 长度量值传递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常使用下 述两种实物基准:量块和线纹尺。 首先由稳定激光的基准波长传递到 基准线纹尺和一等量块,然后再由 它们逐次传递到工件,以确保量值 准确一致。
4.1.3 长度测量的标准量
标准量是体现测量单位的某种物质形式, 标准量是体现测量单位的某种物质形式,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光波波长:直接使用米定义咨询委员会推 荐使用的五种激光和两种同位素光谱灯的 任一种来复现。
式中,b为测杆到支点O的距离。
这样,测杆的微小移动S就可以通过正切杠杆机 构和光学装置放大,变成光点和象点间的距离 CC”,其放大比为
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K2,因此光学计的总 放大倍数为KK2倍。 KK2倍 KK2 0.2~0.25) ±(0.2~0.25)um
测长仪和测长机
测长仪和测长机结构中带有长度标尺,通常是线纹尺, 也可以是光栅尺。测量时,用此尺作为标准尺与被测长 度做比较,通过显微镜读数以得到测量结果。 量程较短的称为测长仪。根据测量座在仪器中的布置 量程较短的称为测长仪 分立式测长仪和卧式万能测长仪(简称万能测长仪)两 种。立式测长仪用于测量外尺寸;卧式测长仪除能测量 外尺寸外,主要用于测量内尺寸。 量程在500mm以上的仪器体形较大,称为测长机 量程在500mm以上的仪器体形较大,称为测长机。 500mm以上的仪器体形较大 测长机常用于绝对测量。
物镜放大倍率为
目镜放大倍率为
显微镜的放大倍率为
非接触瞄准 照明光源射出的光经 滤色片2、可变光阑3、 反射镜4和聚光镜5后 变为平行光照明被测 工件。经物镜放大后 的工件轮廓成象在分 划板11上,再经目镜 放大后观察。根据所 要求的放大倍数,可 更换物镜。在分划板 前设置一正象棱镜, 使视野内所观察的象 为正象。目镜头可以 更换.
图4-2所示为三用卡尺,其 测量范围一般为0-125和0一 150mm两种。
Vernier Caliper
其读数方法如下:
首先读出游标零刻线所指示的左边尺身上的毫米刻 线整数;然后观察游标刻线与尺身刻线对准时的格数, 将游标对准的格数乘以游标读数值,即为毫米小数;最 后将毫米整数与毫米小数相加,即得被测工件的尺寸读 数。 如图4—2所示,游标读数值为0.10mm,
工作台1上放置被测件2,通过测 量轴体4上的可换测量头3与被测 件接触测量。测量轴体4是一个 高精度圆柱体,在精密滚动轴承 支持下,通过钢带8,滑轮9,平 衡锤12和阻尼油缸13完成平稳的 轴向升降运动。配重7用来调整 测量力。 测量轴体的轴线上固定有基准 标尺(玻璃刻尺)5,其上有l01条 刻线,刻度间隔为1mm。由光源 11发出的光,经透镜10,再透过 基准玻璃刻尺,将毫米刻线影象 投射入螺旋读数显微镜6,进行 读数。
黑白透射光栅
感应同步器的绕组
4.1.4 长度测量的基本原则 阿贝原则:在长度测量时,为了保证测
应使被测零件的尺寸线( 量的准确,应使被测零件的尺寸线(简称 应使被测零件的尺寸线 被测线)和量仪中作为标准的刻度尺( 被测线)和量仪中作为标准的刻度尺(简称 标准线)重合或顺次排成一条直线。 标准线)重合或顺次排成一条直线。符合 阿贝原则的测量,可尽量减小导轨直线度 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图中6是机身,在它的床面上镶有刻线尺7和分划 板14。刻线尺7上从0到100mm内共有刻线1000 条.故每格为0.1mm;分划板14共有10块,每块相 距100mm,在每一块上面刻着两条刻线和0,1, 2,…,9之间的一个数字,分别代表每一块分划 板距刻线尺7零刻线的距离的分米数值。
光线自光源15,经聚光镜,滤光片、反射镜 后照亮了分划板14。由于分划板位于物镜组 11的焦平面上,故光线通过分划板14后,经 直角棱镜12和物镜组II后便形成平行光束,经 过同样焦距的物镜组9和棱镜8后,使分划板 14成象于刻线尺7上(因刻线尺7亦放置在物镜 组9的焦平面上)。通过读数显微镜3进行读数。 小于0.1mm的读数由光学计管2完成。
4.2 长度尺寸的测量
4.2.1长度计量中常用的量具与量仪
游标量具 应用游标读数原理(图3一1)制成的量具叫 游标量具。它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可用于测量内外尺寸、高度、深度等。 1. 游标读数原理 游标量具读数部分主要是由尺身与游标组成, 其原理是利用尺身刻线间距与游标刻线间距差 来进行小数读数,如图所示。 来进行小数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