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计算式题(31——37)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4讲-三步计算式题(一)(含答案)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4讲-三步计算式题(一)(含答案)沪教版

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3.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60分钟)回顾上次课的预习思考内容:算24点(2、3、6、9)方法1:2×6=12;3+12=15;15+9=24方法2:9+6=15;15-3=12;12×2=24方法3:2+6=8;9÷3=3;3×8=24方法4:2+3=5;9-5=4;4×6=24小结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结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问题1:你能将上面的方法1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教学说明:建议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可以适当进行提醒。

如:先算2乘6的积,再算3加12的和,最后算15加9的和。

就是求“3加上2乘6的积,再加上9的和”。

=20-20=100×2=0()=200 ()(3)48+20÷4×5(4)320-15×4+40=48+20÷20=320-60+40=48+1=320-100=49()=220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20-30分钟)例题1: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75×6=450 ①460÷23=20 ②450-20=430 ③教法说明:算式①中的结果450与算式③中的被减数相同,我们就用算式75×6去替换450;同理算式②中的结果20与算式③中的减数相同,用460÷23去替换20.最终得到75×6-460÷23=430试一试:列综合算式。

(1)540÷27=20,60×9=540,20-3=17 综合算式:(2)15×8=120,115+120=235,235-25=210 综合算式:(3)12+24=36,36÷9=4,4×5=20 综合算式:参考答案:(1)60×9÷27-3;(2)115+15×8-25;(3)(12+24)÷9×5例题2:递等式计算(1)986-36×5+251 (2)86×3-990÷33 (3)660+55×12÷20教法说明: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1)8 4 6 1=24 (2)8 6 4 1=24 (3)13 5 7 4=24试一试:在下面每个算式适当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算式成立。

四年级-第14讲-三步计算式题(一)

四年级-第14讲-三步计算式题(一)

辅导教案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三步计算式题(一)教学内容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3.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60分钟)回顾上次课的预习思考内容:算24点(2、3、6、9)方法1:2×6=12;3+12=15;15+9=24方法2:9+6=15;15-3=12;12×2=24方法3:2+6=8;9÷3=3;3×8=24方法4:2+3=5;9-5=4;4×6=24小结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结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问题1:你能将上面的方法1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教学说明:建议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可以适当进行提醒。

如:先算2乘6的积,再算3加12的和,最后算15加9的和。

就是求“3加上2乘6的积,再加上9的和”。

3 +2×6 +9=3 +12 +9=15 +9=24归纳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哪一步先算,可以用直线划出来。

问题2:你能将上面的方法2、方法3分别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方法2:(9+6-3)×2=24方法3:(2+6)×(9÷3)=24归纳总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

练一练:1.将下列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9×3=27;6÷2=3;27-3=24注:综合算式中的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然后求差。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190-90÷18-97 23×10-66÷33 217-44+66×11 84+800÷20×40教学说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尝试练习,教师只是起点拨、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1. 学习目标•掌握三步计算式的概念。

•学会求解三步计算式题。

•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和准确度。

2. 学习内容2.1 三步计算式的概念三步计算式是指:两个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别进行三步计算,即先进行第一个数的运算,再进行第二个数的运算,最后将两次运算的结果进行运算求解。

例如:$$ 23 \\times 4 + 17 \\div 5 $$我们首先需要计算 $23 \\times 4$,计算结果为92;然后计算 $17 \\div5$,计算结果为3;最后将92和3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最终的答案为95。

2.2 求解三步计算式题求解三步计算式题的基本步骤: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每一个运算符两侧的数值。

2.将运算符的结果替换掉原来的式子,继续进行计算。

3.重复以上两步,直到整个式子被计算完毕,并得到最终的答案。

例如: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45 \\div 9 \\times 3 - 8 + 17 $$按照求解三步计算式题的基本步骤,我们可以先计算 $45 \\div 9$,得到计算结果5,然后将原来的式子转化为:$$ 5 \\times 3 - 8 + 17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计算 $5 \\times 3$,得到计算结果15,然后将原来的式子转化为:15−8+17最后,我们可以进行减法和加法运算,得到最终的答案为24。

3. 课堂练习3.1 练习题1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27 - 15 \\div 5 + 4 \\times 2 $$3.2 练习题2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16 + 26 \\div 13 - 5 \\times 2 + 3^2 $$4. 课后拓展4.1 拓展题1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56 \\div 7 + 32 \\times 4 - 112 \\div 14 $$4.2 拓展题2请计算下面的三步计算式题:$$ 64 - 25 + 9 \\times 2 + 15 \\div 5 + (16 - 7)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三步计算式的概念,并学会了如何求解三步计算式题。

四年级上数学试题——----第9讲-三步计算(沪教版)有答案

四年级上数学试题——----第9讲-三步计算(沪教版)有答案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2.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能结合数状算图,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回顾上次课的预习思考内容用2、4、6、8四张牌算出的得数“24”。

说明:重点需要强调画树状图和列综合算式,可以先让学生分别汇报下各自的做法,学科教师最后总结。

2×6=12 12+8=20 20+4=24方法一2×6+8+4 =12+8+4 =20+4 =24练习:1.把下面三个式子合并成一个式子。

(1) 73+37=110 (2) 72+23=95 (3) 87-78=9 12×110=1320 283-95=188 23-9=14 1320-37=1283 69×188=12972 126÷14=9 2.按要求完成文字题。

(1) 360加上15与28的积,所得的 (2) 24除960减去120的差所得的商乘16,和被39除,商是多少? 积是多少?分布算:分布算:① ① ② ② ③ ③ 列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2×6=12 12+8=20 20+4=24方法三6×8÷(4÷2) =48÷2 =244÷2=2 6÷2=3 3×8=24方法二6÷(4÷2)×8 =6÷2×8 =3×8 =24(此环节设计时间在40—50分钟)例题1:根据算式画出树状算图并计算。

(1)40×(25+79) (2)3495-15424÷32答案:4160 3013试一试:果园里种了160棵桃树,苹果树比桃树多9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2倍,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利用树状算图解题)分析:首先把相关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搞清楚谁多谁少.从已知条件分析可以知道:苹果树=桃树+90,梨树=苹果树×2.(树状算图略)答案:(160+90)×2=250×2=500(棵)答:果园里有梨树500棵.例题2:爷爷今年84岁,是小明年龄的7倍,爸爸今年比小明年龄的3倍大4岁,爸爸今年几岁?(要求先画算图)试一试:工程队修一条840米的路,平均每天修35米,修了12天后,剩下的要在10天完成,这10天平均每天修多少米?(要求先画算图)例题3:先标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

三步计算式题

三步计算式题
=0×5
=0
4、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821-21×(40-28) 821-(21×40-28) 400÷(100÷25)×4 400÷(100÷25×4 )
计算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应当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里面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应当 从左往右 。 小括号里面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要先算 乘 、 除 ,后算 加 、 减 。
请帮她画出树状算 图。
你能帮助把小巧编 的算式合成一个综 合算式吗?
判断: (9+6-3)×2 =15-3×2 பைடு நூலகம்12×2 =24
1.在下面○里填上“>”、“<”或“= ”
16÷(8÷4)×2 ○16 ÷(8÷4×2) (10×4)÷(10×4)○10×4÷10×4
2、选择 a、下列题中,先算 40-28 的是 哪个?( ) ①821-21×40-28 ②821-﹙21×40-28﹚ ③821-21×﹙40-28﹚
三步计算(2)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口算: 40+60÷20= 40×(20+20)=
(100-70)×6= 8÷2+24÷12 =
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 74+400÷10×40
25×10-88÷44
小巧利用9、6、3、2算24 她编的算式是:
9+6=15 15-3=12 12×2=24
b、(1070+28×289)÷18 正 确运算顺序是( ) A、加法 乘法 除法 B、乘法 加法 除法 C、除法 乘法 加法 D、加法 除法 乘法
3、指出下面两题的错误,并改正。 ①524-(75+25÷5)
=524-(100÷5) =524-20 = 504

六年级三步计算式题(一)

六年级三步计算式题(一)

精锐教育学科辅导教案授课日期XX年XX月XX 日时间 A / B / C / D / E / F 段主题三步计算式题()教学内容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3 •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动探索(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 60分钟)回顾上次课的预习思考内容:算24点(2、3、6、9)方法1 2 X 6= 12; 3 + 12= 15;15 + 9= 24方法29 + 6= 15;15 —3 = 12;12 X 2 =24方法3 2 + 6= 8;9 - 3= 3; 3 X 8 = 24方法4 2 + 3= 5;9 —5= 4; 4 X 6 = 24小结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小结2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问题1 :你能将上面的方法1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教学说明:建议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可以适当进行提醒。

如:先算2乘6的积,再算3加12的和,最后算15加9的和。

就是求“ 3加上2乘6的积,再加上9的和”。

3 + 2X 6 + 9=3 + 12 + 9=15 + 9=24归纳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哪一步先算,可以用直线划出来。

问题2 :你能将上面的方法2、方法3分别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方法2 : (9+ 6 —3 )X 2 = 24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方法 3: (2+ 6 )X( 9 十 3)= 24归纳总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

练一练:1将下列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9 X 3 = 27;6-2= 3;27- 3 = 24注:综合算式中的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然后求差。

2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190-90 - 18-9723X 10-66- 33217-44 + 66 X 1184+ 800- 20X 40教学说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尝试练习,教师只是起点拨、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 力。

三步计算式题 2

三步计算式题 2

四年级数学学科设计课题三步计算式题教学前端分析本课的计算试题仅限三步,数据不宜过大,重点放在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上,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如自觉复核。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审题,能较为熟练说出对应的数量关系式。

2.结合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思想探索文字计算题的结构。

3.根据文字计算题,能熟练的运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树状算图,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教重点和难点:结合树状算图进行计算,使学生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及工具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备注一、复习四则运算多媒体独立练习一、根据文字题画出数状图。

1、360除以20的商减去2乘5的积,差是多少?2、360除以20减去2的差,所得的商再乘5,积是多少?3、360除以20减去2乘5的积的差,商是多少?师:请同学们认真审题,看看最后一步求得是什么?根据数状图,列出综合算式。

二、学会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二、连线:师:根据所列出的算式正确的找到自己的朋友。

360÷(20―2)× 5 360除以20的商减去2乘5的积,多媒体探究交流讨论差是多少?360÷(20―2×5) 360除以20减去2的差,所得的商再乘5,积是多少?360÷20―2×5 360除以20减去2乘5的积的差,商是多少?二、练一练:用下面的卡片编题。

2个50相加的和 2个10相乘的积除100除以商是多少?例:小亚编的题:2个10相乘的积除以 2个50相加的和商是多少?10×10÷(50+50)=100÷100=1师:请你把你编写的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并列出综合算式计算。

(完成后在实物投影上反馈)1、2个50相加的和除以 2个10相乘的积商是多少?(50+50)÷10×10=100÷100=12、100 除 2个10相乘的积商是多少?10×10÷100=100÷100=13、2个50相加的和除 100 商是多少?100÷(50+50)=100÷100=14、100 除 2个50相加的和商是多少?(50+50)÷100=100÷100=1三、总结学到的知识自我小结引导学生说出今天上课时学习到的关键点板书设计:三步计算式题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在每个算式的运算符号下标出计算的顺序:
(1)600-25×20+30 (2)48×15-96÷16 (3)440÷(32-12)+18
(4)75+92÷23×26 (5)(275-35)÷(28-12)(6)19×30 - 32÷2
二计算下面式题
600-25×20+30 48×15-96÷16 84-84÷4+2
440÷(32-12)+18 75+92÷23×26
(275-35)÷(28-12)
三列式计算
(1)650减去34乘15的积,差是多少?
(2)50加上50的2倍,所得的和除450,商是多少?
(3)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商是多少?
(4)280被16与54的和除,所得的商比80少多少?
四判断下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38+62×4÷8=50 ()(2)20-80÷5×0=4 ()
(3)18×2×5+20=200 ()( 4 ) 98÷7×7=98÷49( )
趣味填空:
使用+、—、×、÷和括号,使得下面算式的答案分别是0、1、2、3、4、5、6、7、8。

4 4 4 4 = 0 4 4 4 4 = 1 4 4 4 4 = 2
4 4 4 4 = 3 4 4 4 4 = 4 4 4 4 4 = 5
4 4 4 4 = 6 4 4 4 4 = 7 4 4 4 4 = 8
一写出下面三道题的运算顺序。

(1)(84-48)÷4+2 (2)84-48÷(4+2)(3)(84-48)÷(4+2)( 4 ) 84-48÷ 4+2
二判断下面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如果错了请把正确的计算写在右边 (1) 721-21×5+95 (2) 340+(78-18)×25
=721-105 =340+60×25
=616+95 =400×25
=711 =10000
三计算
3640÷(442-26×13) (731+12×101)÷67
(10800-800×4)÷4 (1275-975)÷(135+165)
四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文字题,用线连起来.
(1)36×18-36÷18
(1)36乘以18的积再减去36所得的差,除以18,商是多少?
(2)(36×18-36)÷18
(2)36与18减去36除以18所得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3)36×(18-36÷18)
(3)18乘36的积,减去18除36的商,差是多少?
五把下列两组算式分别列成综合算式。

(1)180÷5=36 75×6=450
(2)100-36=64 460÷23=20
(3)64+20=84 450-20=430
一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二文字题:
(1)8除104的商乘以52与34的和, 积是多少?
(2)(2)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商是多少?
(3)280被16与54的和除,所得的商比80少多少? 三
四年级(上)数学练习(34)班级( ) 姓名( )学号( )
一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56—72÷9×4 200—150÷25 487+161—312÷13 36×6—47 840+272÷34×52 346+370×0÷68 952÷17—966÷23 26×38—987÷21 165÷11+12×7 120+300÷5—12 8160÷24÷5—32 85÷17+52÷13
二先填运算符号,再计算。

例题:40÷8+4×2=
4 0 8 4 2= 4 0 8 4 2= 4 0 8 4 2=
三在等号的左边填上数学符号,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3 3 3 3 = 1 3 3 3 3 = 6 3 3 3 3 = 2
3 3 3 3 = 7 3 3 3 3 = 3 3 3 3 3 = 8
3 3 3 3 =
4 3 3 3 3 = 9 3 3 3 3 = 5
3 3 3 3 = 10
四指出下面两题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524-(375+625÷25)(37-555÷15)×5
=524-(1000÷25)=(37-37)×5
=524-40 =1×5
=484 =5
五在下面里填上“>”“<”或“=”
100÷10÷2 ()100÷(10÷2)270÷9-3 ()270÷(9-3)
500-20÷4 ()(500-20)÷4
六在正确表述算式意义的文字叙述题后面的括号里,画上"√",错误的画上"×"。

(420+84)÷2
(1)420加上84除以2的商,和是多少?()
(2)420加上84的和,再除以2,商是多少?()
(3)2除420加上84的和,商是多少?()
(4)把比420多84的数,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多少?()
七下面算式中的▲和★各代表什么数?
(1)5×▲-18÷6=12;
(2)6×3-45÷★=13
四年级(上)数学练习(35)班级( ) 姓名( )学号( )
一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3128+1938)÷(312—278)(112—97)×(112+97)3721—(1757+68×13)(989+2119)÷37×12
(36+42)×(87—29)(641+267+769)÷13
(559+197)÷27×19 (229+22×37)÷7
(378+522)÷(191—166)(1964+3895)÷9—369
二在"90-30÷3×2=70"这道式题中添加一个或两个小括号,使它们的得数分别改为:
40、160、85和10
三在下面的数之间填上+、—、×、÷或括号,使运算结果为24。

8 4 6 1 = 24 8 6 4 1= 24 1 3 5 7 4 = 24
四列综合算式解下面各题.
(1)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5)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商是多少?
四年级(上)数学练习(36)班级()姓名()学号()
一.口算
420+90=450-300=560+350=720÷90=
480+270=370-180=536+98=140×50=
410-101=27万+55万=77万-18万=77÷11=
9100÷1300=56×100=2400÷20=0÷695=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48×66+3788 960÷24-16
(2400+125)÷25 99×102-1484
三应用题
1..修路队第一天修路350米,第二天修330米,第三天修的比前两天的总和少180米,第三天修多少米?
2.某果园里有桃树250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的2倍还多40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3.果园里有苹果树900棵,比桃树的2倍还多400棵,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
4修路队从9月2日开始修路,到9月22日完工,平均每天修65米,问这个修路队一共修了多长的路?
5.鸡的价钱等于一只鸭的价钱,12只鸭的价钱等于一只羊的价钱,每只鸡15元,那么每只羊多少元?
6.师父要加工1240个零件,4天加工220个,照这样计算,加工12天后还剩多少个?
四年级(上)数学练习(37)班级()姓名()学号()一、计算
[1285—(892+369)] ÷8 [130—(79+37)] ×6
49×[200—(74+36)] 864÷[(2193—1457)÷23]
963÷[732—(496+227)] 17×[586—(863—365)]
863×[183—(521—338)] 342÷[(2268÷6)÷21]
87×[386—(238+79)] 2070÷[(1804—274)÷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