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
义生文外,伏采潜发——论匾额、楹联在明清苏州园林中的审美价值

2018·06徜徉在苏州园林中,我们一般会被它的巧夺天工,宛自天成的美景所吸引,但是要理解苏州园林的内涵,欣赏和研究它美的价值,必须去关注和探究已成为园林构景一部分的匾额和楹联。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政之口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大观园)……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1]在这里,曹雪芹强调了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园林景观的灵魂,是园林深刻内涵的精神所在,如果没有它,纵使再美的景观,也只是表现了造园物质的本身,却不能生色。
何谓“生色”?即超越园林景观本身所叙述的内涵。
一、匾额、楹联的美学内涵匾额、楹联是中国园林独具的特色之一,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西方园林的构成往往是建筑、绘画、雕塑、水池、植物等,宽阔,整齐,明亮,划一,以名家的壁画、雕塑为亮点。
而中国古代园林,特别是苏州园林,匾额、楹联虽然没有西方园林中绘画、雕塑那样引人注目(从色彩、体量上说),但要深入研究园林的内涵,其作用要远远超过西方园林的绘画和雕塑,因为匾额、楹联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并非点缀或装饰,而是园林构思、主题的集中表现。
苏州园林属文人园林,其园主或是地方士绅,他们出身世家,家底富裕,构筑花园来贻养天年;或是退休官僚,叶落归根,购置园林安享晚年;或是官场失意者,欲以隐居方式保持自己人格的清高。
这三类园主都是文人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构思园林,往往先用简练的诗句构出各景区的主题,然后根据诗意作些草图,在建造时则仔细体味意境,推敲山水、亭树、花木的位置,使景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诗情画意。
而在园林大体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最后的加工,给园林建筑起名题额、配对联写诗文,通过文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所以,苏州私家园林的匾额、楹联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是园林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
匾额、楹联是从古代山水诗中脱离出来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炼的文学形式,具有诗歌凝练、精粹、含蓄、生动的特点和文学的蕴含性、丰富性、多样性。
苏州名胜楹联赏析

苏州名胜楹联赏析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一)郑燮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水阁在网师园云冈之左。
面水临崖,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
濯缨,洗涤帽带,比喻操守高洁。
这是一副字少典多意深的对联,短短的八个字,竟用了四个典故。
上联的“曾三”源出《论语.学而》。
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吾曰三省吾身。
”他每天自我反省数次,以便及时发现与改正自己的缺点。
“曾三”二字概括了曾参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的美德。
“颜四”是指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见《论语.颜渊》)凡是不合儒家道德规范的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下联“禹寸”,指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
典出《淮南子》:“大圣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大圣即禹,他把一寸光阴看得比直径一尺的璧(古代扁圓而中间有孔的玉器)还贵重。
“陶分”,指晋代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光阴。
《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联语强调个人品德修养,鼓励人们爱惜时光,勤奋工作。
在用语上显得典雅古朴。
(陶继明)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二)水面文章风写出山头意味月传来水阁池岸低矮,濒临水面,西北有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等。
出句,水面有时微波涟漪,有时浪涛翻腾,都是风的创作。
对句:山头忽而晴朗,忽而阴晦,全由月光传递出意境情味。
写、传两字,拟人传神。
另外,水阁地面狭逼,仅有水景而无山景,故在上联实写之后,作者用借景之法,把邻近的假山之景,纳入画中,以虚补实,山水风月就齐备无缺了。
(余心乐)苏州寒山寺(一)邹福保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现,幸有名贤来作主诗人題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寺在苏州市西枫桥镇,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唐初诗僧寒山曾在此住持,因而得名。
寺屡毁屡建,清光绪时苏州知府集资重建,始有今日之规模。
寒山寺因唐张继《枫桥夜泊》一诗而名闻天下。
上联说,寺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人间灾难,幸而有贤人来主持修建,才能重新恢复旧时面貌。
尘劫,佛教称一世为一劫,无量无边劫为尘劫。
杭州西湖和苏州园林楹联鉴赏

蝶欲护花尤护粉,
莺初学啭尚羞簧。
注释:既要爱护才华,也要谦虚谨慎。
6:石林小屋匾额
• 洞天一碧
联:曲径每过三益友, 小庭长对四时花。
1:大厅匾额: 云林逸韵 大厅楹联: 枕水小桥通鹤市, 森峰旧苑认狮林。 2:燕誉堂:
北厅匾额: 绿玉青瑶之馆
3:小方厅 • 狮子窟中岚翠合 细林仙馆鹤书频
4:真趣亭 • 浩劫空踪,畸人独远 园居日涉,来者可追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
留园篇
天灾人祸而独存,能长留天地间的园林。 中国最大的厅堂五峰仙馆,楠木厅有江南第 一厅之称。 体积最大的厅山。 最长的走廊。 最大的鸳鸯厅。 最高的湖石峰
1:敞厅(穿堂厅)匾额
苏州富庶甲天下,金阊门外允称繁盛。庾申变起。
环数十里高台尽为煨烬,为刘氏一园岿然独存。天 若留此名胜之地,为中兴润气也。顾十数年来,水
西湖楹联鉴赏:
1:西湖天下景亭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2:小瀛洲牌坊
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
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注:上联写荷花盛开于轩边池里,花艳香郁使人心醉。“十亩,三径 ”皆为虚词,形容数多。条条幽径旁翠竹万丛,凭轩远眺,绿野
涌绿云,此园仿佛为天赐。
•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 飞不去, 执持手印,眼前佛面 即如来。
大雄宝殿
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传留诗,苏公判牍, 胜缘结香火,来游初地,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入殿参三世释迦,不须问过去未来, 仗现在一尊,微笑拈花,指点群迷登觉岸, 开山是东晋慧理,无论为云门临济, 均禅宗嫡派,顶香持戒,永传家法守丛林
4:荷风四面亭
• 爽借清风明借月 动观流水静观山
江南园林楹联匾额分析调查》

江南园林楹联匾额分析调查摘要:江南园林中的匾额与楹联不仅是一种无止境的探索宝库,而且是一个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地方。
江南花园越长哈随着维修次数的增加,原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联和斑块中的自然景观也在增加或减少。
对其现状的分析作为一种深刻而深刻的文化渊源,它是一个狭窄的话题,并产生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江南园林;匾额;楹联;现状分析Abstract: the inscribed plaques and couplets in Jiangnan gardens are not only an endless treasure house of exploration, but also a place with more profound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 longer the Jiangnan garden is, the more the maintenance times increase,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has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in the couplet and patch is also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he analysis of its present situation, as a profound and profound cultural source, is a narrow topic and has produced some practical results.Key words: Jiangnan garden; plaque; couple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目录第1章绪论 (3)1.1 引言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1.2.1 研究目标 (4)1.2.2 研究意义 (4)第2章关于江南园林匾额楹联现存状况的分析 (5)第3章匾额、楹联的分类 (6)第4章江南园林名胜楹联的特点 (7)4.1 明显的区域特征 (7)4.2 独特的文化内涵 (7)4.3 采用自对手法 (7)第5章江南园林景观楹联的价值 (8)5.1 具有历史价值。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
如果把园林设计比喻为龙的话,那么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无疑是它的眼睛!既表达的设计者的思想,也写活了园林。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苏州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园林主人和设计者的心声和思想的写照。
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的写景,有的抒情,写景的托物言志,抒情的只抒胸臆,还有的既写景又抒情。
比如沧浪亭石柱上的那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
”楹联,就是既写景又抒情的杰作。
此联由嘉庆年间进士梁辛矩所书。
这是一副集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长诗,下联来自园主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上下联浑然一体,让人看不出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上联写景自然贴切,下联抒情一目了然。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园林主人那种超然物外,纵情山水之心由此可窥全貌。
这一份淡泊宁静, 这一种磅礴的天地间坦荡博大的情怀,也只有在江南才能体会。
这是江南的根,也是江南园林的灵魂。
苏州园林中的楹联和匾额无一不是名宿大儒的大手笔,这并非是园林主人不学无术,附庸风雅,而是园林主人本身就都是饱学之士。
如网狮园濯缨水阁南墙上的那副“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楹联,乃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亲书亲写。
全联言简意赅,寥寥数字,发人深省。
联中的“曾”字,即孔子弟子曾参。
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故曰曾三。
“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故称“颜四”。
“禹寸”指的是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
《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光阴”。
“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
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作者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囊括了广博深邃的内容,让人钦佩,更让人值得钦佩和学习的是作者的这种积极的思想。
此联在于激励人们要珍惜人生的大好时光,积极学习,用以完善自己。
苏州园林题字精妙

苏州私家园林中文字和题名背后的深层涵义搜集-bfziye 来源-::≮子夜园林设计站≯::作者:居阅时时间:2006-1-14 阅读:242 次苏州私家园林的主人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地方士绅,他们出身世家,家底富裕,往往构筑花园贻养天年;退休官僚,清代苏州藉状元27名,占114名状元总数的1/4强,这些人年老退休,叶落归根,购置园林安享晚年;官场失意者,他们从官场上败退下来,欲以隐居方式保持自己人格的清高,却怕过远离物质世界隐遁山林的真正隐士生活,就在城中摹仿自然建造园林,当一名象征性的隐士。
这三类园主都是文人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以含蓄优雅的文字给园林建筑起名题额配对联写诗文,通过文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苏州私家园林的文字和题名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是园林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文字与题名的第一种涵义是自我标榜,体现孤高傲世的文人风骨和士大夫情调,其表达较为含蓄。
留园“五峰仙馆”为苏州园林最大的楠木厅堂,庭院内堆一数峰耸立的假山,象征庐山五老峰,庭院以石板铺地,象征山的余脉。
“五峰仙馆”名借李白《望五老峰》诗中“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的意思,暗喻园主隐遁山林,不为官宦的心态。
堂内有对联表白道: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辜负清风明月;借他乡一廛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厅内楹联又写道: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留园中部“涵碧山房”右侧有一去处题名“恰航”,取自杜甫诗“野航恰受两三人”的句意。
“恰航”三面环设吴王靠,前方山池相映,波光潋滟,宛如舟行水中,“恰航”的含义是此等高雅处只好知己二三同坐,“古来圣贤皆寂莫”,能与我为友的不过二三人罢了,表白园主的孤高心态。
对面“远翠阁”楼下是“自在处”,题名取意陆游“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的诗句意。
苏州园林题字精妙

苏州私家园林中文字和题名背后的深层涵义搜集-bfziye 来源-::≮子夜园林设计站≯::作者:居阅时时间:2006-1-14 阅读:242 次苏州私家园林的主人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地方士绅,他们出身世家,家底富裕,往往构筑花园贻养天年;退休官僚,清代苏州藉状元27名,占114名状元总数的1/4强,这些人年老退休,叶落归根,购置园林安享晚年;官场失意者,他们从官场上败退下来,欲以隐居方式保持自己人格的清高,却怕过远离物质世界隐遁山林的真正隐士生活,就在城中摹仿自然建造园林,当一名象征性的隐士。
这三类园主都是文人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以含蓄优雅的文字给园林建筑起名题额配对联写诗文,通过文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苏州私家园林的文字和题名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是园林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文字与题名的第一种涵义是自我标榜,体现孤高傲世的文人风骨和士大夫情调,其表达较为含蓄。
留园“五峰仙馆”为苏州园林最大的楠木厅堂,庭院内堆一数峰耸立的假山,象征庐山五老峰,庭院以石板铺地,象征山的余脉。
“五峰仙馆”名借李白《望五老峰》诗中“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的意思,暗喻园主隐遁山林,不为官宦的心态。
堂内有对联表白道: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辜负清风明月;借他乡一廛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厅内楹联又写道: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留园中部“涵碧山房”右侧有一去处题名“恰航”,取自杜甫诗“野航恰受两三人”的句意。
“恰航”三面环设吴王靠,前方山池相映,波光潋滟,宛如舟行水中,“恰航”的含义是此等高雅处只好知己二三同坐,“古来圣贤皆寂莫”,能与我为友的不过二三人罢了,表白园主的孤高心态。
对面“远翠阁”楼下是“自在处”,题名取意陆游“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的诗句意。
苏州留园楹联选

苏州留园楹联选留园位于阊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筑的东园,由著名画家周秉忠设计。
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
经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
光绪初年,盛旭人归田后,卜居金阊,购刘氏园林,名曰“留园”。
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
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
其间以曲廊相连。
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
中辟广池,西、北为山。
东、南为建筑。
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
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
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
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故园的上体建筑,楼阁如前舱。
敞厅如中舱。
形如画舫。
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
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
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气浮动,沁人心脾。
此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
池中小蓬莱岛浮现十碧波之上。
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
错落有致。
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亢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
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
土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
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
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
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
冠云峰高6.5米,玲珑剔透,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
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
均为赏石之所。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的内容,具体内容:。
如果把园林设计比喻为龙的话,那么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无疑是它的眼睛!既表达的设计者的思想,也写活了园林。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
如果把园林设计比喻为龙的话,那么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无疑是它的眼睛!既表达的设计者的思想,也写活了园林。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园林主人和设计者的心声和思想的写照。
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的写景,有的抒情,写景的托物言志,抒情的只抒胸臆,还有的既写景又抒情。
比如沧浪亭石柱上的那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
"楹联,就是既写景又抒情的杰作。
此联由嘉庆年间进士梁辛矩所书。
这是一副集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长诗,下联来自园主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上下联浑然一体,让人看不出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上联写景自然贴切,下联抒情一目了然。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园林主人那种超然物外,纵情山水之心由此可窥全貌。
这一份淡泊宁静, 这一种磅礴的天地间坦荡博大的情怀,也只有在江南才能体会。
这是江南的根,也是江南园林的灵魂。
苏州园林中的楹联和匾额无一不是名宿大儒的大手笔,这并非是园林主人不学无术,附庸风雅,而是园林主人本身就都是饱学之士。
如网狮园濯缨水阁南墙上的那副"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楹联,乃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亲书亲写。
全联言简意赅,寥寥数字,发人深省。
联中的"曾"字,即孔子弟子曾参。
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故曰曾三。
"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故称"颜四"。
"禹寸"指的是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
《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光阴"。
"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
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作者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囊括了广博深邃的内容,让人钦佩,更让人值得钦佩和学习的是作者的这种积极的思想。
此联在于激励人们要珍惜人生的大好时光,积极学习,用以完善自己。
苏州园林的匾额和楹联一样,也都是写景抒情的上作。
离苏州石路不远处有一留园,留园曲桥的东方有一亭,名曰:"濠濮亭"。
这是一副蕴涵深刻哲理的匾额,取自《庄子.秋水》中庄子垂钓濮水以及和惠子濠梁问答的故事。
谁都知道,庄子是一个无心名利,超然物外的世外高人,主人以此作为亭名,并且经常在此垂钓观鱼,显然是要学那庄子,"宁做泥中龟,不作椟中神。
"主人官场失意,决心归隐山林,做一个世外闲人,此不正是主人思想的写照吗?
苏州园林中是楹联和匾额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与园林主人以及园林
主题思想息息相关。
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是远香堂南檐的匾额,乃著名书法家沈德潜所写,后来遗失又由张辛稼补书,此额取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句意。
大意是荷香传的越远越清淡,表面上是写景(荷花),实际上是主人以荷花自喻,把自己比喻成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有着高尚的品德,声名远播。
拙政园主人王献臣官场不得志后归隐田园,建造园林,寄情山水。
主人将自己的园林取名"拙政",并不是他自己不擅从政,而是他厌倦了官场中的种种明争暗斗,故而"守拙归田园"。
而莲素有花中君子之称,也是佛教圣花,佛家的清心寡欲,还有君子的高尚品德不正是主人所要追求的吗!苏州园林和其它皇家园林不同,它小而能精,富贵而典雅,处处以小见大。
一石则太华千峋,一勺则江湖万里。
比如沧浪亭石柱上的那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
"中所写的山水,其实并非指真的山水,代指而已。
苏州城历史悠久,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感觉。
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园林是"园言志","园言情"。
苏州园林通过清泉明月、假山花木、匾联书画来启发观赏者的情趣、联想、思维,进而使观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与假山花木建筑一样,都是在表现一定的主题和思想,他们都是一代又一代设计者和主人智慧和思想的结晶,苏州园林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成就,我认为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其实无论是园林还是它的匾额和楹联,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是他们留给我们不可多的的财富!
书籍介绍
本书收集了苏州十余个园林中的匾、联、石刻,逐一作了今译并加以评析介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每个园林以游览路线为序。
故本书又是形象的文化导游图。
出版时间1991语言简体中文ISBN7800539303版本影印版作者曹林娣开本16页数371页类别文学书名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品牌华夏出版社语种简体中文目
录1基本介绍2内容介绍3目录
1基本介绍编辑
原名
作者曹林娣
译者N/A
出版时间1991
国家中国
类别文学-文学
版本影印版
语言简体中文
页码371页
ISBN 7800539303
2内容介绍编辑
书中所收匾额楹联以现存为主,酌收部分遗佚的名家作品。
以苏州市区的主要古典园林为主,并以建国的时代先后序次,每个园林基本上按游览观赏路线为序。
析解融学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以雅俗共赏为宗旨,一般分三个部分:一、"译意",用现代汉语解释匾联语意;二、"作者",包括撰人和书写者,介绍撰书名家的简历和书法特色;三、"简析",重在诠释词义,考核典实,为了便于游人了解某睦具有校高欣赏价值的景点,特加"按"语,交代一些背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