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的楹联匾额
红楼梦大观园紫菱洲的匾额和楹联

红楼梦大观园紫菱洲的匾额和楹联红楼梦大观园是中国古代文学巅峰之作,其中有一处重要场景就是紫菱洲。
紫菱洲是大观园内的一处美丽园林,其匾额上书着“紫菱洲”三个字,字迹端庄秀美,充满着古典气息。
而在紫菱洲的正门两侧,悬挂着一副楹联,其中上联写着:“苇席垂堦拂汉芳,花香引凤隐梧桐。
”下联为:“波影宁静鸥寻落,林深袅娜凤隐空。
”这幅楹联生动描绘了紫菱洲的景致,表现出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苇席垂堦拂汉芳,花香引凤隐梧桐”这句上联描绘了紫菱洲内的一片幽静景致。
苇席垂堦,堦即指地面,苇席轻垂,仿佛从水中冉冉升起,汉芳意指着荷花的芳香,使得整个园林充溢着花香。
而“引凤隐梧桐”则生动地描绘了凤凰在梧桐树上隐匿的情景,给人一种遥远神秘的感觉。
下联“波影宁静鸥寻落,林深袅娜凤隐空”,更是突出了紫菱洲的幽静和神秘。
波影宁静,鸥寻落,流水潺潺,鸥鸟在此嬉戏轻叫,使得宁静与生机相融合。
而“林深袅娜凤隐空”则展现了整个园林深邃的景象,凤凰在空中翱翔,配合林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雅高贵的氛围。
总的来说,紫菱洲的匾额和楹联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园林景致的生动描绘,展现出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通过这幅楹联,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雅士对自然景物的领悟和抒发,同时也为我
们指引了品味和欣赏这一古典园林的方向。
愿我们在探索紫菱洲的过程中,感受到古典之美,体会到大观园的独特魅力。
以潇湘馆 稻香村为例说说大观园的题匾额对联有何讲究

以潇湘馆稻香村为例说说大观园的题匾额对联有何讲究潇湘馆,《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寄居荣国府的住所。
贾宝玉曾提匾额:“有凤来仪”,后文中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而更名为潇湘馆。
稻香村,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贾宝玉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题为“杏帘在望”,又取“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名之“稻香村”,并题联为“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大观园的题匾额对联有何讲究,一句话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现实中人们往往容易追求“最好”,上学要上最好的学校,工作要到最好的单位,衣服要最潮的,车子要最豪华的……最好的选择,其实是“最合适”。
就如大观园题咏,园子造得已属能力范围内最好,那么与此相配的,也应该配以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匾额对联;贾府也有足够的面子和财力请得名家大笔题写最出彩的匾联,但贾府用的却是宝玉这小小少年的题咏。
因为他们充分考虑到了修建大观园不是接驾,而是迎接入宫的女儿元春省亲,而元春最疼其弟宝玉,宝玉的稚嫩与进益是最能令元春动情的。
做家长的恐怕都有这体会,自家小孩子的随手画,明明只是涂鸦,但在父母心里,可不正是无与伦比的好画?所以贾府用了最合适的方案,也成了最好的方案。
对我们现实中人来说,这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做人做事,除了充分考虑“能力范围内”,也要考虑“情理范围内”,不让我们的人生挣扎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不够好”里。
红楼梦大观园匾额题名道理

红楼梦大观园匾额题名道理在《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有着不同的做法。
有人直接移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翼然”二字;有人借鉴化用“泻出于两峰之间”中的“泻”字,并题名为“泻玉”;也有人根据情境独创“沁芳”二字。
三种题名皆有不同艺术效果,“翼然”“泻玉”沁芳”,对优秀传统文化,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即创造性地传承。
“移用”与“化用”是根本,而“独创”则是我们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行、历久弥新的根源。
在时代发展中,传承与创新缺一不可,我们要在传承中锐意创新。
传承为浅层,唯有从浅层积累,方能扎实根基。
德·斯宾格勒说:“一个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
”文化是民族之基础,国家之根本。
假如一个国家缺乏文化的传承,那么民族精神与个体灵魂便会无所依托,便会逐渐走向虚无。
天津城市文明保护者冯骥才深知珍惜、保护与延续城市文明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于是他四处奔走呼吁保护天津旧城,不仅组织专家对老城遗迹展开地毯式考察,还出版了大型画集《旧城遗韵》和文化图册《小洋楼风情》《东西南北》,向大家展示天津旧城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正是有人传承城市文明,百姓精神得以依托,人们精神踏实,国家方能稳定前行,也正是有人学习并使用“有亭翼然”“泻出于两峰之间”这些优美句子,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社会方能更加美好。
创新为深层,唯有向深层发展,方能迈步未来。
“翼然”“泻玉”两个题名固然不错,但相较之下“沁芳”更为新雅,既不落俗套,点出了花木映水佳境;也思虑周全,契合了元妃省亲之事。
活用“沁”“芳”二字,便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传承中锐意创新,美好未来在前方。
故宫,不止步于传统的展示,勇于寻求创新,与现代科技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
现在故宫已向腾讯平台开放了很多展品,比如《十二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海错图》……故宫的创新不仅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更是使无数人自发成为传承者。
大观园题匾额对联作文题

大观园题匾额对联作文题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
"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大观园匾额赏析

大观园匾额赏析大观园匾额赏析分享到编辑文章大观园盖了一年才完工,惜春将园中景致入画竟费了半年的光景。
盖大观园易,画大观园难。
宝钗体谅到画园子的三大难处,给了惜春半年的假。
可惜不能一饱眼福。
好在大观园各处匾额具已题完,细细地品味多少能窥测大观园景致的妙处。
诸多匾额中最耐人寻味的则是“蓼汀花溆”这一四字灯匾。
贾妃有言“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贾政听了,即忙移换。
“蓼汀”二字究竟有何不妥?一代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独具只眼,从音韵学角度论证出因为“花溆”的“溆”字,其形似“钗”音似“恭”;而“蓼汀”二字反切”就是“林”字。
以此认为元春已属意宝钗了。
先生学养深厚我深为敬佩,但先生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
以下是我个人对大观园一二处匾额的理解,有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首先贾妃一开始不知道“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这是贾政给元春的一个惊喜。
元春在皇宫中长年不能与父母亲人相见,回家省亲如果满目所见皆是应制颂圣的一套虚式,必然无趣。
但是出自自己亲弟弟所题的匾额就备感亲切了,何况元春未出阁时还手引口传地教授过宝玉。
所以贾政“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
其次,宝玉毕竟是一少年,所题匾额虽然经过清客们的仔细斟酌,半天之内题完所有匾额难免会挂一漏万。
贾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皇宫的标准眼光来评判匾额,自然会对“蓼汀花溆”不满意。
当她得知宝玉居然能题匾额且都是他一人所题后含笑说“果进益了”,后来还命宝玉导引游园。
“命旧有匾联俱不必摘去”,这是对宝玉的一种鼓励。
“蓼汀花溆”若是单独从词法来看,属于并列结构;“蓼”与“花”同义,“汀”与“溆”同义;在匾联上犯了重复语病。
因而元春认为单“花溆”二字就很雅致。
宝玉的用意是把它与其它三个匾额“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连在一起,寓意贾家元迎探惜四姐妹。
“梨花春雨”点“春”字;“蓼汀花溆”点“夏”字;“桐剪秋风”点“秋”字;“荻芦夜雪”点“冬”字。
同时分别为大观园中春夏秋冬四景之写照。
大观园中的对联

大观园中的对联有很多,例如: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藕香榭对联)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元妃题大观园)
凝晖钟瑞(薛宝钗)(匾额)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源(林黛玉)(匾额)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幽窗棋罢指犹凉(贾宝玉)(有凤来仪)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麝薰兰麝溢清芳(贾宝玉)(蘅芷清芬)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绿竹入幽径(林黛玉)(蘅芜苑)奇草仙藤映石栏,名花瑶草喷香泉。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
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烟霞闲骨格(探春)(秋爽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寒雪梅中尽(李纨)(栊翠庵)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苔石随人古(薛宝琴)(蘅芜苑)山光拂面香。
独鹤归孤霁(湘云)(枕霞旧友)空山鸣涧音。
以上是大观园中的对联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昆明大观园楼长联

昆明大观园楼长联
昆明大观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
园内。
昆明大观园楼长联是一幅对联,由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撰写。
对联原文如下:
紫禁寒松听箫声,玉阶仙韵汲琼芳。
一楼天地垂衣帛,千古文章动洛阳。
这道对联分为上下两句,上联描述了大观园的建筑风格和景观,
下联则表达了园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典故。
上联中的“紫禁寒松”是指皇宫里的寒松,表示园林的景致与皇宫风范相得益彰;“玉阶仙韵”是指仙境中的音乐,表达了园林的音乐喷泉和景观;“一楼天地”是指一楼的宽敞空间和宏伟气势,寓意着大观园是一方天地,充满了想象
力和创造力。
下联中的“垂衣帛”是指古代的锦缎,可以用来制作衣服,也象征着园林的奢华和富贵;“千古文章”是指千古文章,表达了
园林中丰富的文学典故和历史价值;“动洛阳”是指洛阳是中国古代
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这句表达了昆明大观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
影响力。
这道对联不仅展现了昆明大观园的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还寓意
着园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昆明大观楼对联摘要

昆明大观园内对联摘要
1、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2、千秋环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
清朝同治云南省提督
马如龙(建水人)提于昆明大观园
3、史载千秋资借鉴,书读万卷启文明。
袖珍椰子、银叶合果芋、
4、天下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云仪,北走蛇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团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欢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楝,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碌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昆明孙髯翁先生旧句
光绪十四年戊子春正月二日西林岑毓英重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匾额和楹联,别具魅力
衡芜苑
匾额:蘅芷清芬
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简析:这幅对联上联赞薛宝钗诗才,下联述其性情:“吟成豆蔻才犹艳”是多层意思编织到一起。
“豆蔻”既是指十三、十四岁女子的妙龄,指人,又是指杜牧的《赠别》诗:“婚聘袅袅十三徐,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指诗。
连起来即是说,人似诗一样美好,诗像人一样才情满满。
下联有两层意思的跳跃,花似人之香睡,人似花般的梦酣。
宝钗于“花事了”之时,犹能“睡足”,
“梦亦香”,足见其镇定、淡然。
这种淡然从衡芜苑的气氛,到其匾联,皆是如此。
潇湘馆
匾额:有凤来仪
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简析:上联说宝鼎已经不再煮茶了,但室内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言棋局已罢,但手指却感到一丝凉意。
这其实是一种模糊性的表达,处于室内,却感到竹影摇曳,因室外的翠竹之绿,误以为室内茶烟尚绿;因室外的竹荫生凉,而感觉室内主人指之犹凉。
这是视觉形象与触觉感知的融合。
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幅楹联就把潇湘馆内的主要植物竹子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了。
怡红院
匾额:怡红快绿
简析:怡红快绿是题贾宝玉住所怡红院的匾额。
这是园中最为华丽的院落,也是园中姐妹们聚
会的场所。
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
“红”、“绿”看似是在说色彩,实则还是写植物。
“红”暗寓门前西侧的西府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
沁芳亭
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简析: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
三篙:指水的深度。
一脉:指溪流。
上联写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水质芬芳,好似这一脉之水,分隔了两岸的花香。
对联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水。
柳绕堤离不开水,这是借“绕堤”、“隔岸”反衬溪水;“三篙”乃是从水上之景写到水下之深,这是借“三篙”、“一脉”反衬水深和溪形。
曹雪芹把水色、水质与四周的环境和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了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画面。
翠嶂
匾额:曲径通幽处
简析:此匾为入山口镜面白石留题处。
寓意只有沿曲径蜿蜒穿洞而过、方能领悟园中幽雅的景致。
这处题点想必是由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想来。
宝玉认为,此处的山并非主山正景,而是采用进门障景的手法,让观者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心里期待,所以可直接书“曲径通幽处”。
既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开门见山”的特色,又运用了“藏景”的手法。
山分隔了园内外空间,若没有此山,进入园中,所有景色全部一览无余,毫无趣味。
正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
”
芦雪广
匾额:荻芦夜雪
简析:荻芦夜雪可解释为,若是恰逢夜雪纷飞,芦雪广四面掩覆的芦苇和白皑皑的雪地全部白茫茫的一片,一派银装素裏的景象。
一般来说,山崖罕有人迹,若是在夜里则更为安静,再加上纷飞的雪片创造的隔音效果,可以想象,这是一处静谧、凄凉而又非常唯美的景观。
栊翠庵
匾额:苦海慈航
简析:第四十九回写道:“(宝玉)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
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白雪红梅,更显红梅的俏丽,身居佛殿的妙玉便是那孤僻过洁的红梅精神。
此外,白雪红梅冷中有热,正符合主人身在佛门,心向红尘的性格。
按照佛家的说法,正因为妙玉执迷不悟,心中有“魔”,才会苦难无边。
佛以慈悲救度众生,犹如以舟航渡人,因此称苦海慈航。
稻香村
匾额:杏帘在望
楹联: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简析:这副对联是宝玉的应景谀词。
贾府为元春省亲,肆意挥霍,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大观园”,却又偏偏在其中修建一处田庄茅屋,以示淡雅。
宝玉借“天然”二字,对这种“穿凿扭捏”的做法给以尖锐的批评,指出这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谁知这话当众戳到了贾政的痛处,还没说完,“贾政气得喝命‘杈出去!’才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巴!’宝玉吓得战兢兢的,半日,只得念道:“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由此可见,这副对联完全是逼出来的,并非宝玉的真情实意,不能代表宝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