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专题练习(解析版)
有理数章节压轴题专项训练(解析版)(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4有理数章节压轴题专项训练【分析】根据所给的操作方式,求出前面的数,再分析存在的规律,从而可求解.P ,则原点是(A .M 或NB .N 或P 【答案】B 【分析】利用数轴特点确定a 、b 的关系,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因为1MN NP PR ===,所以1MN NP PR ===,(1)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度是,线段MN的中点表示的数为x.(1)3-和5关于2的“美好关联数”为______;(2)若x 和2关于3的“美好关联数”为4,求x 的值;(3)若0x 和1x 关于1的“美好关联数”为1,1x 和2x 关于2的“美好关联数”为1,2x 和3x 关于3的“美好关联数”为1,…,40x 和41x 的“美好关联数”为1,….①01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②12340x x x x +++⋅⋅⋅+的值为______.【答案】(1)8(2)6x =或0x =;(3)①1;②840【分析】(1)认真读懂题意,利用新定义计算即可;(2)利用新定义计算求未知数x ;(3)①读懂题意寻找规律,利用规律计算;②由①得到的规律写出含有绝对值的等式,一一分析到2、4、6、8、...40的距离和为1的时候两点表示的数的和的最小值,最后得出最小值.【详解】(1)解:|32||52|8--+-=,故答案为:8;(2)解:∵x 和2关于3的“美好关联数”为4,∴|3||23|4x -+-=,∴|3|3x -=,解得6x =或0x =;(3)解:①∵0x 和1x 关于1的“美好关联数”为1,∴01|1||1|1x x -+-=,∴在数轴上可以看作数0x 到1的距离与数1x 到1的距离和为1,∴只有当0101x x ==,时,01x x +有最小值1,故答案为:1;②由题意可知:-【答案】x y +的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3-【分析】分4种情况讨论:(1)<2x -,3y <;(2)<2x -,3y ≥;(3)2x ≥-,3y ≥;(4)2x ≥-,3y <.分别求出每种情况x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最后再综合起来找出x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可.【详解】(1)当<2x -,3y <时,有243x y --=+-∴3x y +=-;(2)当<2x -,3y ≥时,有243x y --=-+∴9x y =-或=9y x +;∴293x y y +=--≥或295x y x +=+<(3)当2x ≥-,3y ≥时,有243x y +=-+,∴5x y +=;(4)当2x ≥-,3y <时,有243x y +=+-,∴1x y =-或1y x =+∴215x y y +=-<或233x y x +=+-≥综上,可得:x y +的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绝对值中含有未知数时要进行分类讨论,这是解题的关键.18.阅读: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18-,8-,8.A 到C 的距离可以用AC 表示,计算方法:C 表示的数8,A 表示的数18-,8大于18-,用()818--.用式子表示为:()81826AC =--=.根据阅读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AB =______,BC =______.(2)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9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 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3)现有动点P 、Q 都从A 点出发,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P 移动6秒时,点Q 才从A 点出发,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点P 移动的时间为t 秒()019t ≤≤,写出P 、Q 两点间的距离(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10,16(2)不会改变,见解析(3)t 或12t -+或12t -【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求出点A ,B ,C 向右移动后表示的数,然后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出表示AB ,BC 的值,最后再进行计算即可;(3)分三种情况讨论,点Q 在点A 处,点P 在点Q 的右边,点Q 在点P 的右边.【详解】(1)解:()81810AB =---=,()8816BC =--=,(2)解:不变,因为:经过t 秒后,A ,B ,C 三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18t --,84t -+,89t +,所以:()8984165BC t t t =+--+=+,()8418105AB t t t =-+---=+,所以:()1651056BC AB t t -=+-+=,所以BC AB -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3)解:经过t 秒后,P ,Q 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18t -+,()1826t -+-,当点Q 追上点P 时,()1818260[]t t -+--+-=,解得:12t =,①当06t <≤时,点Q 在还点A 处,所以:PQ t =,②当612t <≤时,点P 在点Q 的右边,所以:()18182612PQ t t t =-+--+-=-+⎡⎤⎣⎦,③当1219t <≤时,点Q 在点P 的右边,所以:()()18261812PQ t t t =-+---+=-,综上所述,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t 或12t -+或12t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数轴,熟练掌握用数轴上两点间距离表示线段长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相关概念》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相关概念》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目录正数和负数 ...................................................................................................................................... 1 有理数概念及其分类 ...................................................................................................................... 2 有理数的分类 .................................................................................................................................. 2 有理数的应用 .................................................................................................................................. 5 数轴的定义 ...................................................................................................................................... 8 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 9 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带字母) .................................................................................................... 10 数轴的性质 .................................................................................................................................... 12 数轴上的应用 ................................................................................................................................ 13 相反数的定义 ................................................................................................................................ 15 相反数的性质 ................................................................................................................................ 15 相反数与数轴 ................................................................................................................................ 16 绝对值的定义 ................................................................................................................................ 17 含字母的绝对值化简 .................................................................................................................... 18 非负性 ............................................................................................................................................ 20 绝对值求值 (21)【例1】在数1- 0 3.05- π- 2+ 12-中 负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答】解:在数1- 0 3.05- π- 2+ 12-中 负数有1- 3.05- π- 12- 共4个.故选:D .【变式训练1】中国是最早采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国家.某仓库运进小麦6吨 记为6+吨 那么仓库运出小麦8吨应记为( )吨. A .8+B .8-C .8±D .2-【解答】解:仓库运进小麦6吨 记为6+吨∴仓库运出小麦8吨应记为8-吨故选:B .【变式训练2】若收入3元记为3+ 则支出2元记为( )A .2-B .1-C .1D .2【解答】解:由题意知 收入3元记为3+ 则支出2元记为2- 故选:A .【变式训练3】冬残奥会举办最理想的温度是17C ︒-至10C ︒ 若10C ︒表示零上10C ︒ 那么17C ︒-表示()A .零上17C ︒B .零上27C ︒C .零下17C ︒D .零下17C ︒-【解答】解:17C ︒-表示零下17C ︒ 故选:C .【例2】下列各数中属于负整数的是( ) A .0B .3C .5-D . 1.2-【解答】解:A 0为整数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 3为负正整数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 5-为负整数 故选项符合题意D 1.2-为负分数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训练1】在 3.5- 227 0.161161116⋯ 2π中 有理数有( )个. A .1B .2C .3D .4【解答】解:A 3.5-是负分数 故是有理数B227是正分数 故为有理数 C 0.16116111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是无理数 故不是有理数D2π是含有π的数 是无理数 故不是有理数 所以有理数有两个 故选:B . 【变式训练2】在122- 3.5+ 0 0.7- 5 13-中 负分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答】解:在122- 3.5+ 0 0.7- 5 13-中负分数有0.7- 13- 共有2个故选:B .【变式训练3】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统称有理数 B .正分数 零 负分数统称分数 C .零不是自然数 但它是有理数 D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解答】解:A .正有理数 零和负有理数统称有理数 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零是自然数 也是有理数 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说法正确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的分类:①按定义 有理数可分为:②按正 负 有理数可分为:【例3】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圆圈里: 6+ 8- 75 0.4- 0 23%37 2006- 1.8- 34-.【解答】解:如图:【变式训练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内:11- 4.8 73 2.7-163.141592634-73正分数集合:{ 4.8 163.141592673}⋯负分数集合:{}⋯非负整数集合:{}⋯非正整数集合:{}⋯.【解答】解:正分数集合:{4.8163.14159267}3⋯负分数集合:{2.7-3} 4-⋯非负整数集合:{730}⋯非正整数集合:{11-0}⋯.故答案为:4.8 163.1415926732.7 -3 4 -73 011-【变式训练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224- 5 3.14 π3-0.15.(1)整数集合:{0 5 3-...}(2)分数集合:{...}(3)有理数集合:{...}(4)非负数集合:{...}.【解答】解:(1)整数集合:{0 5 3...}-(2)分数集合:22{4- 3.14 0.15...}(3)有理数集合:{0224- 5 3.14 3-0.15...}(4)非负数集合:{0 5 3.14 π0.15...}.故答案为:0 5 3-224- 3.14 0.150224- 5 3.14 3-0.150 5 3.14 π0.15.【变式训练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6+0 8-π 4.8-7-2270.658-.整数集合{6+0 8-7-}分数集合{}正有理数集合{}负有理数集合{}非负有理数集合{}自然数集合{}.【解答】解:整数集合{6+0 8-7}-分数集合{4.8-2270.65}8-正有理数集合{6+2270.6}负有理数集合{8- 4.8-7-5} 8 -非负有理数集合{6+0 2270.6}自然数集合{6+0}.故答案为:6+0 8-7- 4.8-2270.658-6+2270.6 8- 4.8-7-58-6+02270.6 6+有理数的应用【例4】某工艺厂计划一周生产工艺品2800个平均每天生产400个但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2)已知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工艺品可得7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个另奖60元少生产一个扣100元.试求该工艺厂在这一周应付出的工资总额.【解答】解:(1)计划一周生产工艺品2800个=++--+-+-=(个)∴这周生产的数量2800(6261611158)2810(2)由(1)可知本周比计划多生产10个=⨯+⨯=(元).∴这一周应付出的工资2810706010197300【变式训练1】A水果超市最近新进了一批百香果每斤进价10元为了合理定价在第一周试行机动价格卖出时每斤以15元为标准超出15元的部分记为正不足15元的部分记为负超市记录第一周百香果的售价情况和售出情况:)第一周星期三超市售出的百香果单价为15元这天的利润是元.(2)第一周超市出售此种百香果的收益如何?(盈利或亏损的钱数)(3)超市为了促销这种百香果决定从下周一起推出两种促销方式:方式一:购买不超过5斤百香果每斤20元超出5斤的部分每斤降价4元方式二:每斤售价17元.林老师决定下周在A水果超市购买40斤百香果通过计算说明应选择上述两种促销方式中的哪种方式购买更省钱.【解答】解:(1)卖出时每斤以15元为标准表格中的数据表示超出15元的部分记为正不足15元的部分记为负∴星期三超市售出的百香果单价为15元这天的利润是10(1510)50⨯-=(元)故答案为:15(2)12023501013021555450225⨯-⨯+⨯-⨯+⨯+⨯-⨯=-(元)-⨯++++++=⨯=(元)(1510)(2035103015550)5165825-+=(元)(225)825600所以第一周超市出售此种百香果盈利600元(3)方式一:205(405)(204)660⨯+-⨯-=(元)方式二:4017680⨯=(元)660680<∴选择方式一购买更省钱.【变式训练2】体育课上某小组的8名男同学进行了100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5秒下表是这个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记录(“+“表示成绩大于15秒).(2)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多少?(3)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解答】解:(1)15 1.213.8-=(秒).故这个小组男生的最好成绩是13.8秒(2)6100%75%8⨯=.故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75%(3)0.60.8 1.20.900.60.40.32-+--++--=-15(2)814.75+-÷=(秒).答: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4.75秒.【变式训练3】某粮仓原有大米148吨某一周该粮仓大米的进出情况如下表:(当天运进大米8吨记作8+吨:当天运出大米8吨记作8-吨.)运进或运出大米多少吨?(2)若大米进出库的装卸费用为每吨15元求这一周该粮仓需要支付的装卸总费用.【解答】解:(1)14832262316262198m-+--++-=解得10m=-.答:星期五该粮仓是运出大米运出大米10吨(2)|32|26|23||16||10|26|21|154-++-+-+-++-=154152310⨯=(元).答:这一周该粮仓需要支付的装卸总费用为2310元.【例5】如图是一些同学在作业中所画的数轴其中画图正确的是() A.B.C.D.【解答】解:A刻度不均匀故错误B正确C数据顺序不对故错误D没有正方向故错误.故选:B.【变式训练1】在下列图中正确画出的数轴是()A.B.C.D.【解答】A单位长度不一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没有原点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没有正方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下列数轴的画法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单位长度不一致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缺少原点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缺少正方向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训练3】下列各图是四位同学所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A.B.C.D.【解答】解:A选项中数轴缺少原点A∴选项不合题意B选项单位长度不一致B∴选项正确C选项中负方向1-和2-标错了C∴选项不合题意D选项中符合数轴的三要素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D.【例6】如图数轴上一个点被叶子盖住了这个点表示的数可能是() A.2.3B. 1.3-C.3.7D.1.3【解答】解:叶子盖住的点位于2和3之间四个选项中的数只有2.3这个适合这个位置故选:A.【变式训练1】如图在数轴上有M N两点则两点表示的数字之和不可能()A .2B .4-C . 3.45-D .7-【解答】解:设点M N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m n 且0n m << 由于点N 离原点的距离比点M 到原点的距离要大0m n ∴<<-0m n ∴+< 即两点表示的数字之和不可能为正数.故选:A .【变式训练2】数32-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是( )A .点A 与点B 之间 B .点B 与点O 之间C .点O 与点D 之间 D .点D 与点E 之间【解答】解:302-< 是负数∴在原点左侧3212-<-<-∴数32-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是点A 与点B 之间 故选:A .【变式训练3】如图 点A 是数轴上一点 则点A 表示的数可能为( )A . 1.5-B . 2.5-C .2.5D .1.5【解答】解:根据图示可得点A 表示的数在2-和1-之间 四个选项中只能是 1.5-. 故选:A .【例7】如图 数轴上A B 两点所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 和b 则a b -的结果可能是( )A .1-B .1C .2D .3【解答】解:由图可知 210.51b a -<<-<<<a b ∴-的结果可能是C .故选:C .【变式训练1】如图 点A B C D 四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d 则下列结论中 错误的是( )A .0a c +<B .0b a ->C .0ac >D .0b d< 【解答】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0a b c d <<<< ||||||||c b d a <<<0a c ∴+< 0b a -> 0ac <0bd<. 故选:C .【变式训练2】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如图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0a b +>B .0a b ->C .0a c +<D .0b c +>【解答】解:由数轴可知0b c a c b <-<<<<-A 0a b +< 故A 不符合题意.B 0a b -> 故B 符合题意.C 0a c +> 故C 不符合题意.D 0b c +<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变式训练3】如图 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 b 则a b +的值可能是( )A .2B .1C .1-D .2-【解答】解:由图可知 32a -<<- 12b <<a b ∴+的结果可能是1-.故选:C .【例8】一只蚂蚁沿数轴从原点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A.3B.3-C.0D.3±【解答】解:由题意知蚂蚁沿数轴从原点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首先点A表示的数是正数又与原点相距三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的数是3故选:A.【变式训练1】下列各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最远的是()A.2B.1C. 1.5-D.3-【解答】解:A.2到原点的距离是2个长度单位不符合题意B.1到原点的距离是1个长度单位不符合题意C. 1.5-到原点的距离是1.5个长度单位不符合题意D.3-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长度单位符合题意∴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最远的点表示的数是3-.故选:D.【变式训练2】数轴上表示数为a和4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A.2-B.2C.4D.不存在【解答】解:由题意知:a与4a-互为相反数40a a∴+-=解得:2a=.故选:B.【变式训练3】如图A B C D E为某未标出原点的数轴上的五个点且AB BC CD DE===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2B.7C.11D.12【解答】解:17(3)20AE=--=又AB BC CD DE===AB BC CD DE AE+++=154DE AE ∴== D ∴表示的数是17512-= C 表示的数是17527-⨯=故选:B . 数轴上的应用【例9】如图 点O 为数轴的原点 点A B 均在数轴上 点B 在点A 的右侧 点A 表示的数是5-65AB OA =.(1)求点B 表示的数(2)将点B 在数轴上平移3个单位 得到点C 点M 是AC 的中点 求点M 表示的数.【解答】解:(1)65AB OA = 5OA =6AB ∴=651BO AB AO ∴=-=-=则点B 表示的数是1(2)当点B 向左平移时 3CB =∴点C 表示的数是2-点M 是AC 的中点∴点M 表示的数是5(2)3.52-+-=- 当点B 向右平移时 3CB =C ∴表示的数是4点M 是AC 的中点M ∴表示的数是54122-+=- 所以点M 表示的数是 3.5-或12-.【变式训练1】在今年720特大洪水自然灾害中 一辆物资配送车从仓库O 出发 向东走了4千米到达学校A 又继续走了1千米到达学校B .然后向西走了9千米到达学校C 最后回到仓库O .解决下列问题:(1)以仓库O 为原点 以向东为正方向 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 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A BC 的位置(2)结合数轴计算:学校C 在学校A 的什么方向 距学校A 多远?(3)若该配送车每千米耗油0.1升 在这次运送物资回仓的过程中共耗油多少升? 【解答】解:(1)如图(2)4(4)8--=(千米)答:学校C 在学校A 的西边 距学校8A 千米 (3)419418+++=(千米)180.1 1.8⨯=(升)答:共耗油1.8升.【变式训练2】出租车司机小刘某天上午营运全是在南北走向的某条大街上进行的 如果规定向北为正 向南为负 他这天上午的行程是(单位:千米):12+ 8- 10+ 13- 10+ 12- 6+ 15- 11+14-.(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达目的地时 小张距上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 (2)若汽车耗油量为0.6升/千米 出车时 邮箱有油67.4升 若小张将最后一名乘客送达目的地 再返回出发地 问小张今天下午是否需要加油?若要加油至少需要加多少才能返回出发地?若不用加油 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12)(8)(10)(13)(10)(12)(6)(15)(11)(14)13++-+++-+++-+++-+++-=-(千米). 答:小张距上午出发点的距离是13千米 在出发点的南方 (2)(12810131012615111413)0.674.4++++++++++⨯=(升)74.467.47-=(升)答:需要加油 要加7升油.【变式训练3】如图 已知数轴上点O 是原点 点A 表示的有理数是2- 点B 在数轴上 且满足3OB OA =.(1)求出点B 表示的有理数(2)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 请直接写出点C 表示的有理数. 【解答】解:(1)3OB OA = 2AO =326OB ∴=⨯=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 点B 表示的数为6- 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 点B 表示的数为6 综上 点B 表示的有理数是6±.(2)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 点C 表示的有理数为:|6(2)|22242-----=--=- 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6(2)|222---=故点C 表示的有理数为4-或【例10】2022的相反数是( ) A .2022-B .2022C .12022D .12022-【解答】解:2022的相反数是2022-. 故选:A .【变式训练1】23-的相反数是( )A .32-B .32C .23 D .23-【解答】解:23-的相反数是:23.故选:C .【变式训练2】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A .1B .0C .1-D .0或1±【解答】解: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故选:B .【变式训练3】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 则这个数为( ) A .1- B .0C .1D .不存在这样的数【解答】解:最大的负整数是1- 根据概念 (1-的相反数)(1)0+-= 则1-的相反数是1 故选:C .【例11】若1x -与2y -互为相反数 则2022()x y -= . 【解答】解:1x -与2y -互为相反数 120x y ∴-+-= 1x y ∴-=-∴原式2022(1)1=-=.故答案为:【变式训练1】若m n 为相反数 则(2021)m n +-+为 2021- . 【解答】解:m n 为相反数0m n ∴+=(2021)(2021)2021m n m n ∴+-+=++-=-.故答案为:2021-.【变式训练2】若a b 互为相反数 则(2)a b --的值为 2- . 【解答】解:因为a b 互为相反数 所以0a b +=所以(2)22022a b a b a b --=-+=+-=-=-. 故答案为:2-.【变式训练3】若a b 互为相反数 则(4)a b +-的值为 4- . 【解答】解:由题意得:0a b +=. (4)4044a b a b ∴+-=+-=-=-.故答案为:4-.相反数与数轴【例12】数轴上点A 表示3- B C 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且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 3 则点C 所表示的数应是 .【解答】解:设B 点表示的数是x |(3)|3BA x =--=解得0x =或6x =-∴点B 表示0或6-由B C 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得C 点表示的数是0或6故答案为:0或【变式训练1】如图 数轴上表示数2的相反数的点是( )A .点NB .点MC .点QD .点P【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 点N 表示2-∴数轴上表示数2的相反数的点是点N .故选:A .【变式训练2】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6 它们分别表示的两个数a b 互为相反数()a b > 那么a = b = . 【解答】解:a b 互为相反数 ||||a b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6||||3a b ∴==a b > 3a ∴= 3b =-.故答案为:3 3-.【变式训练3】一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 且在原点的左边 则这个数的相反数是 .【解答】解:设此数是x 则||3x = 解得3x =±. 此数在原点左边∴此数是3- 3-的相反数是3故答案为:3绝对值的定义【例13】3-的绝对值是( )A .13-B .3C .13D .3-【解答】解:|3|3-=. 故选:B .【变式训练1】有理数2- 12- 0 32中 绝对值最大的数是( )A .2-B .12-C .0D .32【解答】解:2-的绝对值是2 12-的绝对值是12 0的绝对值是0 32的绝对值是32.312022>>> 2∴-的绝对值最大.故选A .【变式训练2】在3- 0.3 0 13这四个数中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A .3-B .0.3C .0D .13【解答】解:|3|3-= |0.3|0.3= |0|0= 11||33=100.33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故选:C .【变式训练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负数中 绝对值大的数就大 B .两个数中 绝对值较小的数就小 C .0没有绝对值D .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不一定相等【解答】解:两个负数比较 绝对值越大 对应的数越小A ∴选项不合题意B 选项不合题意0的绝对值为0 C ∴选项不合题意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可能相等 也可能互为相反数D ∴选项正确故选:D .【例14】有理数x y 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1)在数轴上表示x - ||y (2)试把xy 0 x - ||y 这五个数从小到大用“<”号连接(3)化简:||||||x y y x y +--+. 【解答】解:(1)如图(2)根据图象 0||x y y x -<<<<(3)根据图象 0x > 0y < 且||||x y >0x y ∴+> 0y x -<||||||x y y x y ∴+--+ x y y x y =++--y =.【变式训练1】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判断正负 用“>”或“<”填空:b c - < 0 b a - 0 c a - (2)化简:||||||b c b a c a -+---.【解答】解:(1)观察数轴可知:0a b c <<<0b c ∴-< 0b a -> 0c a ->.故答案为:< > >.(2)0b c -< 0b a -> 0c a ->||||||0b c b a c a c b b a c a ∴-+---=-+--+=.【变式训练2】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判断正负 用“>”或“<”填空:c b - > 0 a b + 0 a c - (2)化简:||||2||c b a b a c -++--.【解答】解:(1)由图可知 0a < 0b > 0c > 且||||||b a c <<0c b -> 0a b +< 0a c -<故答案为:> < <(2)原式[()][2()]c b a b a c =-+-+---22c b a b a c =---+- 2a b c =--.【变式训练3】已知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 其中O 为原点 化简|||2|||||b a a b a c c ---+--.【解答】解:根据数轴可得0c b a <<<|||2|||||(2)()20b a a b a c c a b a b a c c a b a b a c c ∴---+--=---+---=--++-+=.【例15】若|3||5|0x y ++-= 那么的值是多少? 【解答】解:由题意得 30x += 50y -= 解得3x =- 5y = 所以 352x y +=-+= 答:x y +的值是【变式训练1】已知|3||5|0a b -++= 求: (1)a b +的值 (2)||||a b +的值.【解答】解:|3||5|0a b -++=30a ∴-= 50b += 3a ∴= 5b =-(1)3(5)2a b +=+-=- (2)|||||3||5|358a b +=+-=+=.【变式训练2】如果|3|a -与|5|b +互为相反数 求a b -的值. 【解答】解:|3|a -与|5|b +互为相反数|3||5|0a b ∴-++=又|3|0a - |5|0b +30a ∴-= 50b +=解得3a = 5b =-3(5)358a b ∴-=--=+=.【变式训练3】已知|2||2|0x y x -+-= 求20202019x y -的值.【解答】解:|2||2|0x y x -+-=20x ∴-= 20y x -=2x ∴= 1y =则202020192020220192021x y -=⨯-=.绝对值求值【例16】已知||3a = ||5b = 且a b > 求2b a -的值.【解答】解:因为||3a = ||5b =所以3a =或3- 5b =或5-.又因为a b >所以3a =或3- 5b =-①当3a = 5b =-时252311b a -=--⨯=-.②当3a =- 5b =-时252(3)1b a -=--⨯-=.综上所述:2b a -的值为11-或【变式训练1】已知||3x = ||7y =.(1)若x y < 求x y +的值(2)若0xy < 求x y -的值.【解答】解:由题意知:3x =± 7y =±(1)x y <3x ∴=± 7y =10x y ∴+=或 4(2)0xy <3x ∴= 7y =-或3x =- 7y =10x y ∴-=±1.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 那么向西走8米记作( )A .8+B .8-C .5+D .5- 【解答】解:向东走5米记作5+米∴向西走8米记作8-米.故选:B .2.如果水库的水位高于正常水位2m 时 记作2m + 那么低于正常水位3m 时 应记作( )A .3+ mB .3- mC .13+ mD .13- m 【解答】解:如果水库的水位高于正常水位2m 时 记作2m + 那么低于正常水位3m 时 应记作3m -. 故选:B .3.下面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A .3-和(3)-+B .|2|-和|2|C .712和127D .14和0.25- 【解答】解:A (3)3-+=- 所以两数相等 不合题意B |2|2-= |2|2= 所以两数相等 不合题意C 712127不互为相反数 不合题意 D10.254= 所以互为相反数 符合题意. 故选:D .4.在0.2 (5)-- 1|2|2-- 15% 0 35(1)⨯- 22- 2(2)--这八个数中 非负数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解答】解:0.20> (5)0--> 15%0> 00=是非负数故选:A .5.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 某数学老师在4张同样的纸片上各写了一个正整数 从中随机取2张 并将它们上面的数相加 重复这样做 每次所得的和都是5 6 7 8中的一个数 并且这4个数都能取到 根据以上信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四个正整数中最小的是1B .四个正整数中最大的是8C .四个正整数中有两个是2D .四个正整数中一定有3【解答】解:相加得5的两个整数可能为:1 4或2 3.相加得6的两个整数可能为:1 5或2 4或3 3.相加得7的两个整数可能为:1 6或2 5或3 4.相加得8的两个整数可能为:1 7或2 6或3 5或4 4.每次所得两个整数和最小是5∴最小两个数字为2 3每次所得两个整数和最大是8∴最大数字为4或5当最大数字为4的时四个整数分别为2 3 4 4.当最大数字为5时四个整数分别为2 3 3 5.∴四个正整数中一定有3.故选:D.6.点M N P和原点O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M N P表示的有理数为a b c(对应顺序暂不确定).如果0>那么表示数c的点为()+>ab acbc<0b cA.点M B.点N C.点P D.点O【解答】解:0bc<∴c异号b+>b c所以M表示b c中的负数P表示其中的正数所以M表示数c.这样也符合条件ab ac>故选:A.7.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了3km到达小彬家继续向东走了1.5km到达小颖家然后向西走了9.5km到达小明家最后回到超市.小明家距小彬家()km.A.4.5B.6.5C.8D.13.5【解答】解:由题意画图如下:∴小明家距小彬家9.5 1.58()km -=故选:C .8.下列各组数中 互为相反数的是( )A .43和34-B .13和0.333-C .14和4D .a 和a -【解答】解:A 43和34- 虽然符号相反 但是绝对值不相等 所以它们不是相反数 故A 错误 B13和0.333- 符号相反 但绝对值不相等 所以它们不是相反数 故B 错误 C 14和4 符号相同 所以它们不是相反数 故C 错误 D a 和a - 符号相反 绝对值相等 所以它们互为相反数 故D 正确.故选:D .9.在现代生活中 手机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如果微信零钱收入100元记为100+元 那么微信零钱支出36元记为 36-元 .【解答】解:如果微信零钱收入100元记为100+元 那么微信零钱支出36元记为36-元.故答案为:36-元.10.温度升高1C ︒记为1C ︒+ 气温下降9C ︒记为 9C ︒- 【解答】解:温度升高1C ︒记为1C ︒+∴气温下降9C ︒记为:9C ︒-.故答案为:9C ︒-.11.把25%化成小数是 0.25 .【解答】解:把25%化成小数是:0.25故答案为:0.25.12.定义: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 b 可以组成一个有理数对(,)a b 我们规定(,)1a b a b =+-.例如(2,5)2512-=-+-=.根据上述规定解决下列问题:(1)有理数对(2,1)-= 0(2)当满足等式(5,32)5x m -+=的x 是正整数时 则m 的正整数值为 .【解答】解:(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2(1)1110=+--=-=.故答案为:0(2)已知等式化简得:53215x m -++-= 解得:1123m x -= 由x m 都是正整数 得到1129m -=或1123m -=解得:1m =或4.故答案为:1或4.13.测量一幢楼的高度 七次测得的数据分别是:79.8m 80.6m 80.4m 79.1m 80.3m 79.3m 80.5m .(1)以80为标准 用正数表示超出部分 用负数表示不足部分 写出七次测得数据对应的数(2)求这七次测量的平均值(3)写出最接近平均值的测量数据 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若以80为标准 用正数表示超出部分 用负数表示不足部分 他们对应的数分别是: 0.2- 0.6+ 0.4+ 0.9- 0.3+ 0.7- 0.5+(2)80(0.20.60.40.90.30.70.5)780()m +-++-+-+÷=答:这七次测量的平均值是80m .(3)参考(1)可得:因为|0.2|0.2-= 在七次测得数据中绝对值最小所以绝对值最接近80m 的测量数据为79.8m答:最接近平均值的测量数据为79.8m .14.暴雨天气 交通事故频发 一辆警车从位于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上的某交警大队出发 一整天都在这条主干道上执勤和处理事故 如果规定向北行驶为正 这辆警车这天处理交通事故行车的里程(单位:千米)如下:4+ 5- 2- 3- 6+ 3- 2- 7+ 1+ 7- 请问:(1)第几个交通事故刚好发生在某交警大队门口?(2)当交警车辆处理完最后一个事故时 该车辆在哪个位置?(3)如果警车的耗油量为每百千米12升 那么这一天该警车从出发值勤到回到交警大队共耗油多少升?【解答】解:(1)(4)(5)(2)(3)(6)0++-+-+-++=∴第5个交通事故刚好发生在某交警大队门口(2)(4)(5)(2)(3)(6)(3)(2)(7)(1)(7)4++-+-+-+++-+-+++++-=-∴当交警车辆处理完最后一个事故时 该车辆在交警大队南边4千米的位置(3)12(|4||5||2||3||6||3||2||7||1||7||4|) 5.28100++-+-+-+++-+-+++++-+-⨯=(升) 答:这一天该警车从出发值勤到回到交警大队共耗油5.28升.15.已知下列各数:5-13 4 0 1.5- 5 133 12-.把上述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正有理数集合:{ 13 4 5 133}⋯ 负有理数集合:{ }⋯分数集合:{ }⋯.【解答】解:大于0的有理数称为正有理数 ∴正有理数有13 4 5 133小于0的有理数称为负有理数∴负有理数有5- 1.5- 12- 正分数和负分数都是分数 且小数也是分数 ∴分数有131.5- 133 12-. 故答案为134 5 133 5- 1.5- 12- 13 1.5- 133 1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1.2 有理数讲练(原卷+解析版)

专题1.2 有理数典例体系一、知识点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数轴(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①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②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③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④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①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②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①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③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①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②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③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a可以表示什么数①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②a<0表示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③a=0表示a是0;反之,a是0,,则a=04.相反数(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有理数(压轴必刷30题8种题型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解析版)

有理数(压轴必刷30题8种题型专项训练)一.正数和负数(共1小题)1.(2022秋•江都区期中)“十一”国庆期间,俄罗斯特技飞行队在黄山湖公园特技表演,其中一架飞机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表: 高度变化记作 上升4.4km4.4km 下降3.2km﹣3.2km 上升1.1km+1.1km 下降1.5km ﹣1.5km(1)此时这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2)如果飞机每上升或下降1千米需消耗2升燃油,那么这架飞机在这4个动作表演过程中,一共消耗了多少升燃油?【分析】(1)根据表格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求出表格中数据绝对值之和,再乘以2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4.4﹣3.2+1.1﹣1.5=0.8(千米),答:这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0.8千米;(2)|4.4|+|﹣3.2|+|+1.1|+|﹣1.5|=10.2(千米)10.2×2=20.4升.答:一共消耗了20.4升燃油.【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正数和负数,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二.有理数(共1小题) 2.(2022秋•浏阳市期中)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下面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问题.【提出问题】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abc >0,求的值.【解决问题】解:由题意,得a ,b ,c 三个有理数都为正数或其中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z①a ,b ,c 都是正数,即a >0,b >0,c >0时,则;②当a ,b ,c 中有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时,不妨设a >0,b <0,c <0,则.综上所述,值为3或﹣1.【探究】请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解答下面的问题:(1)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abc <0,求的值; (2)若a ,b ,c 为三个不为0的有理数,且,求的值.【分析】(1)仿照题目给出的思路和方法,解决(1)即可;(2)根据已知等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判断出a ,b ,c 中负数有2个,正数有1个,判断出abc 的正负,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解答】解:(1)∵abc <0,∴a ,b ,c 都是负数或其中一个为负数,另两个为正数,①当a ,b ,c 都是负数,即a <0,b <0,c <0时,则:=++=﹣1﹣1﹣1=﹣3; ②a ,b ,c 有一个为负数,另两个为正数时,设a <0,b >0,c >0,则=++=﹣1+1+1=1. (2)∵a ,b ,c 为三个不为0的有理数,且,∴a ,b ,c 中负数有2个,正数有1个,∴abc >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能不重不漏的分类,会确定字母的范围和字母的值是关键.三.数轴(共11小题)3.(2022秋•阳新县校级期末)已知在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数分别为﹣4,20.(1)若P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求P 点对应的数.(2)若点A、点B同时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相向运动,点M(M点在原点)同时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①几秒后点M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此时M对应的数.②是否存在M点,使3MA=2MB?若存在,求出点M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计算方法直接得出答案即可;(2)①画出图形,设t秒后点M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分别表示出AM和BM的长度,建立方程求得答案即可;②利用(2)中的AM和BM的长度,分两种情况:M在AB之间,A在BM之间,结合3MA=2MB建立方程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1)P点表示的数是=8;(2)①如图,设t秒后点M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AM=4t﹣(﹣4+2t)=2t+4,BM=20﹣2t﹣4t=20﹣6t,则2t+4=20﹣6t,z解得t=2,M表示2×4=8.A、B重合时,MA=BM,此时t=6,此时M表示24.②如图①,AM=4t﹣(﹣4+2t)=2t+4,BM=20﹣2t﹣4t=20﹣6t,∵3MA=2MB,∴3(2t+4)=2(20﹣6t),∴t=,∴点M表示×4=;z 如图②,AM =4t ﹣(﹣4+2t )=2t+4,BM =2t+4t ﹣20=6t ﹣20,∵3MA =2MB ,∴3(2t+4)=2(6t ﹣20),∴t =,∴点M 表示×4=. 【点评】此题考查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利用图形,得出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2022秋•鲤城区校级期末)如图,数轴上点A 、C 对应的数分别为a 、c ,且a 、c 满足|a +4|+(c ﹣1)2=0.,点B 对应的数为﹣3,(1)求a 、c 的值;(2)点A ,B 沿数轴同时出发向右匀速运动,点A 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点B 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若运动时间为t 秒,运动过程中,当A ,B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时,求t 的值;(3)在(2)的条件下,若点B 运动到点C 处后立即以原速返回,到达自己的出发点后停止运动,点A 运动至点C 处后又以原速返回,到达自己的出发点后又折返向点C 运动,当点B 停止运动时,点A 随之停止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A ,B 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说明:直接在横线上写出答案,答案不唯一,不解、错解均不得分,少解、漏解酌情给分)【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解即可得到a 、c 的值;(2)求出AB ,再根据到原点距离相等时,分两种情况:①点A 、B 重合,②点A 在原点的右边,点B 在原点的左边,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由(2)可知A ,B 两点第一次同时到达的点为﹣2,A ,B 两点第二次同时到达的点,是在A 点到达C 点返回与B 点相遇的点,A ,B 两点第三次同时到达的点,是在A 点返回到出发点后又折返向点C 运动,与B 点运动到点C 处后返回的相遇点.【解答】解:(1)∵|a+4|+(c ﹣1)2=0,且|a+4|≥0,+(c ﹣1)2≥0,∴a+4=0,c ﹣1=0,∴a =﹣4,c =1;(2)由(1)可知A点表示的数为﹣4,C点表示的数为1,∵点B对应的数为﹣3,∴AB=1,由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分两种情况:①点A、B重合,②点A在原点的右边,点B在原点的左边①当点A、B重合时,A、B均在原点的左边,此时A点运动的距离等于B点运动的距离+1,即:2t=t+1,解得:t=1;②当点A在原点的右边,点B在原点的左边时,A、B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即:(2t﹣4)+(﹣3+t)=0,解得:t=,综上所述当t=1或t=时,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3)由(2)可知A,B两点第一次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A,B两点第二次同时到达的点,A点从﹣2到达C点(C点表示1)时,用时1.5秒,此时B点运动1.5个单位长度,到达﹣2+1.5=﹣0.5的位置,A、B之间相距1.5个单位长度,经过1.5÷(1+2)=0.5秒,A、B相遇,此时A、B两点均在原点,即A,B两点第二次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0;A,B两点第三次同时到达的点,在第二次相遇后,B到C点用时1秒,A点到出发点(表示﹣4的点)用时2秒,此时B点有到达原点,A、B两点再一次相遇用时4÷(2+1)=秒,此时A、B两点均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综上所述,在此运动过程中,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0,﹣.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借助数轴分析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5.(2022秋•新城区期中)一辆货车从仓库0出发在东西街道上运送水果,规定向东为正方向,依次到达的5个销售地点分别为A,B,C,D,E,最后回到仓库0.货车行驶的记录(单位:千米)如下:+1,+3,﹣6,﹣1,﹣2,+5.请问:(1)请以仓库0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选择适当的单位长度,画出数轴,并标出A,B,C,D,E的位置;(2)试求出该货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3)如果货车运送的水果以100千克为标准重量,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则运往A,B,C,D,E五个地点的水果重量可记为:+50,﹣15,+25,﹣10,﹣15,则该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分析】(1)根据数轴的三要素画出数轴,并根据题意在数轴上表示出A、B、C、D、E的位置;(2)求出行驶记录的数据的绝对值的和即可;(3)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取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2)1+3+|﹣6|+|﹣1|+|﹣2|+5=18,答:该货车共行驶了18千米;(3)100×5+50﹣15+25﹣10﹣15=535(千克),答: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535千克.z【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和数轴,掌握数轴的画法,掌握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2022秋•法库县期中)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满足|a+2|+|b﹣4|=0;(1)点A表示的数为 ;点B表示的数为 ;(2)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分析】(1)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确定出a,b即可;(2)①根据运动确定出运动的单位数,即可得出结论.②根据(I)0<t≤2,(Ⅱ)t>2,根据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a+2|+|b﹣4|=0;∴a=﹣2,b=4,∴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4,故答案为:﹣2,4;(2)①当t=1时,∵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甲小球1秒钟向左运动1个单位,此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3,∵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乙小球1秒钟向左运动2个单位,此时,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4﹣2=2,故答案为:3,2;当t=3时,∵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甲小球3秒钟向左运动3个单位,此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5,∵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乙小球2秒钟向左运动2个单位,此时,刚好碰到挡板,改变方向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1秒钟,运动2个单位,∴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2.②当0<t≤2时,得t+2=4﹣2t,解得t=;当t>2时,得t+2=2t﹣4,解得t=6.故当t=秒或t=6秒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5,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点的运动特点,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运动特点确定出结论.7.(2022秋•宜兴市期中)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a,b,且(a﹣1)2+|b+2|=0.(1)求a,b的值;(2)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c,且与A、B两点的距离和为11,求c值;(3)小蜗牛甲以1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其左边6个单位长度外的食物爬去,3s后位于点A 的小蜗牛乙收到它的信号,以2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也迅速爬向食物,小蜗牛甲到达后背着食物立即返回,与小蜗牛乙在数轴上D点相遇,则点D表示的有理数是什么?从出发至此时,小蜗牛甲共用去多少时间?【分析】(1)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的性质得到a﹣1=0,b+2=0,求出a、b的值;(2)分类讨论:点C在点B的左边时或点C在点A的右边,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表示方法得到关于c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c的值即可;(3)设小蜗牛乙收到信号后经过t秒和小蜗牛甲相遇,根据题意得到t+2t=1﹣(﹣2)﹣(﹣6)+(6﹣1×3),解方程得t=4,点D表示的有理数是1﹣2×4,小蜗牛甲共用的时间为3+4.【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1=0,b+2=0,解得a=1,b=﹣2.(2)①当点C在点B的左边时,1﹣c+(﹣2﹣c)=11,解得c=﹣6;②当点C在点A的右边时,c﹣1+c﹣(﹣2)=11,解得c=5;(3)设小蜗牛乙收到信号后经过t秒和小蜗牛甲相遇,根据题意得:t+2t=1﹣(﹣2)﹣(﹣6)+(6﹣1×3),∴t=4,∴1﹣2×4=﹣7,3+4=7.答:点D表示的有理数是﹣7,小蜗牛甲共用去7秒.【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的三要素: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也考查了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的性质以及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8.(2022秋•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数轴上有A、B、C三个点,A、B、C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24|+|b+10|+(c﹣10)2=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z(1)求a 、b 、c 的值;(2)若点P 到A 点的距离是点P 到B 点的距离的2倍,求点P 对应的数;(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可得a+24=0,b+10=0,c ﹣10=0,解可得a 、b 、c 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可求点P 的对应的数;(3)分类讨论:当P 点在Q 点的右侧,且Q 点还没追上P 点时;当P 在Q 点左侧时,且Q 点追上P 点后;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左侧时;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右侧时,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是4,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1)∵|a+24|+|b+10|+(c ﹣10)2=0∴a+24=0,b+10=0,c ﹣10=0解得a =﹣24,b =﹣10,c =10(2)﹣10﹣(﹣24)=14,①点P 在AB 之间,AP =14×=, ﹣24+=﹣,点P 的对应的数是﹣; ②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AP =14×2=28,﹣24+28=4,点P 的对应的数是4;(3)设在点Q 开始运动后第a 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当P 点在Q 点的右侧,且Q 点还没追上P 点时,3a+4=14+a ,解得a =5;当P 在Q 点左侧时,且Q 点追上P 点后,3a ﹣4=14+a ,解得a =9;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左侧时,14+a+4+3a ﹣34=34,a =12.5;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右侧时,14+a ﹣4+3a ﹣34=34,解得a =14.5,综上所述:当Q点开始运动后第5、9、12.5、14.5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再结合数轴解决问题.9.(2022秋•临平区月考)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1)请写出与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M所对应的数;(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你知道C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3)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 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请问:当它们运动多少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分析】(1)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解;(2)此题是相遇问题,先求出相遇所需的时间,再求出点Q走的路程,根据左减右加的原则,可求出﹣20向右运动到相遇地点所对应的数;(3)此题是追及问题,分相遇前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相遇后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列出算式求解即可.z【解答】解:(1)M点对应的数是(﹣20+100)÷2=40;(2)A,B之间的距离为120,它们的相遇时间是120÷(6+4)=12(秒),即相同时间Q点运动路程为:12×4=48(个单位),即从数﹣20向右运动48个单位到数28;(3)相遇前:(100+20﹣20)÷(6﹣4)=50(秒),相遇后:(100+20+20)÷(6﹣4)=70(秒).故当它们运动50秒或70秒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数轴上点的运动,还有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注意用到了路程=速度×时间.10.(2022秋•南安市月考)点A、B、C为数轴上三点,如果点C在A、B之间且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3倍,那么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奇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表示0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3,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奇点;又如,表示﹣2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3,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奇点,但点D是{B,A}的奇点.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3,点N所表示的数为5.(1)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奇点;数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0,点B所表示的数为30.现有一动点P从点B出发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什么位置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分析】(1)根据定义发现:奇点表示的数到{ M,N}中,前面的点M是到后面的数N的距离的3倍,从而z得出结论;根据定义发现:奇点表示的数到{N,M}中,前面的点N是到后面的数M的距离的3倍,从而得出结论;(2)点A到点B的距离为80,由奇点的定义可知,分2种情况讨论:①P是{A,B}的奇点;②P是{B,A}的奇点.【解答】解:(1)5﹣(﹣3)=8,8÷(3+1)=2,5﹣2=3;﹣3+2=﹣1.故数3所表示的点是{ M,N}的奇点;数﹣1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故答案为:3;﹣1;(2)∵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0,点B所表示的数为30,∴AB=30﹣(﹣50)=80.分2种情况:①P是{A,B}的奇点,PA=3PB,∴PB=20,P点表示的数为10;②P是{B,A}的奇点,PB=3PA,∴PB=60,P点表示的数为﹣30;故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10或﹣30的位置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动点问题,认真理解新定义:奇点表示的数是与前面的点A 的距离是到后面的数B的距离的3倍,列式可得结果.11.(2022秋•魏都区校级月考)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操作一:(1)折叠纸面,使表示的1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3表示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2)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①5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11,(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A、B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分析】(1)1与﹣1重合,可以发现1与﹣1互为相反数,因此﹣3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2)①﹣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折痕点为1,因此5表示的点与数﹣3表示的点重合;z②由①知折痕点为1,且A、B两点之间距离为11,则A表示1﹣5.5=﹣4.5,B点表示1+5.5=6.5.【解答】解:(1)∵1与﹣1重合,∴折痕点为原点,∴﹣3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故答案为:3.(2)①∵由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可确定折痕点是表示1的点,∴5表示的点与数﹣3表示的点重合.故答案为:﹣3.②由题意可得,A、B两点距离折痕点的距离为11÷2=5.5,∵折痕点是表示1的点,∴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4.5,6.5.【点评】题目考查了数轴上点的对称,通过点的对称,发现对称点的规律,题目设计新颖,难易程度适中,适合课后训练.12.(2022秋•槐荫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是AB 的中点,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x>0).(1)当x= 秒时,点P到达点A.(2)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是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当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x的值.【分析】(1)直接得出AB的长,进而利用P点运动速度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得出P点运动的距离减去4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当点P运动到点C左侧2个单位长度时,当点P运动到点C右侧2个单位长度时,分别得出答案.【解答】解:(1)∵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AB=10,∵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z∴运动时间为10÷2=5(秒),故答案为:5;(2)∵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是:2x﹣4;故答案为:2x﹣4;(3)点C表示的数为:[6+(﹣4)]÷2=1,当点P运动到点C左侧2个单位长度时,2x﹣4=1﹣2解得:x=1.5,当点P运动到点C右侧2个单位长度时,2x﹣4=1+2解得:x=3.5综上所述,x=1.5或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正确分类讨论得出PC的长是解题关键.13.(2022秋•和平区校级期中)数轴上点A,C对应的数分别是a,c,且a,c满足:|a+6|+(c﹣1)2=0,点B对应的数是﹣2.(1)填空:a= ,c= ;在数轴上描出点A,B,C;(2)若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m,且满足|m﹣1|+|m+6|=15,则m= ;(3)若A,B两点同时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点A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在运动过程中,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时,点A对应的数是多少?【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c的值,再在数轴上描点即可得;(2)分m<﹣6、﹣6≤m≤1、m>1三种情况去绝对值符号,再解所得方程可得;(3)设运动时间为t,则点A表示的数为﹣6+2t,点B表示的数为﹣2+t,根据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列出方程|﹣6+2t﹣1|=3|﹣2+t﹣1|,解之可得.【解答】解:(1)∵|a+6|+(c﹣1)2=0,∴a+6=0且c﹣1=0,z解得:a=﹣6、c=1,如图所示:,故答案为:﹣6、1;(2)若m<﹣6,则1﹣m﹣m﹣6=15,解得:m=﹣10;若﹣6≤m≤1时,1﹣m+m+6=5≠15,此情况不存在;若m>1,则m﹣1+m+6=15,解得:m=5;综上,m=﹣10或5,故答案为:﹣10或5;(3)设t秒时,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则此时点A表示的数为﹣6+2t,点B表示的数为﹣2+t,则|﹣6+2t﹣1|=3|﹣2+t﹣1|,整理,得:|2t﹣7|=3|t﹣3|,∴2t﹣7=3(t﹣3)或2t﹣7=﹣3(t﹣3),解得:t=2或t=,∴点A表示的数为﹣2或,答: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点A对应的数为﹣2或.【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与数轴,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四.绝对值(共6小题)14.(2022秋•包河区期末)若不等式|x﹣2|+|x+3|+|x﹣1|+|x+1|≥a对一切数x都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数形结合.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y|表示数轴上两点x,y之间的距离.【解答】解:数形结合.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y|表示数轴上两点x,y之间的距离.画数轴易知,|x﹣2|+|x+3|+|x﹣1|+|x+1|表示x 到﹣3,﹣1,1,2这四个点的距离之和.令y=|x﹣2|+|x+3|+|x﹣1|+|x+1|,x=﹣3时,y=11,x=﹣1时,y=7,x=1时,y=7,x=2时,y=9,可以观察知:当﹣1≤x≤1时,由于四点分列在x两边,恒有y=7,当﹣3≤x<﹣1时,7<y≤11,当x<﹣3时,y>11,当1≤x<2时,7≤y<9,当x≥2时,y≥9,综合以上:y≥7 所以:a≤7即|x﹣2|+|x+3|+|x﹣1|+|x+1|≥7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从而a的取值范围为a≤7.【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15.(2022秋•深圳校级期中)已知a,b,c,d分别是一个四位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且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当|a﹣b|+|b﹣c|+|c﹣d|+|d﹣a|取得最大值时,这个四位数的最小值是.【分析】依题意a≤b≤c≤d 原式=(b﹣a)+(c﹣b)+(d﹣c)+(d﹣a)=2(d﹣a)最大,所以d=9,a=1,即可求解.【解答】解:依题意a≤b≤c≤d,则原式=(b﹣a)+(c﹣b)+(d﹣c)+(d﹣a)=2(d﹣a)最大,则d=9,a=1 四位数要取最小值且可以重复,故答案为1119.【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同时要根据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进行逻辑推理.16.(2022秋•定远县期中)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5﹣(﹣2)|= ;(2)同样道理|x+1008|=|x﹣1005|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点到﹣1008和1005所对的两点距离相等,则x=(3)类似的|x+5|+|x﹣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点到﹣5和2所对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5|+|x﹣2|=7,这样的整数是 .(4)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分析】(1)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2)=7;(2)在数轴上,找到﹣1008和1005的中点坐标即可求解;(3)利用数轴解决:把|x+5|+|x﹣2|=7理解为:在数轴上,某点到﹣5所对应的点的距离和到2所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为7,然后根据数轴可写出满足条件的整数x;(4)把丨x﹣3丨+丨x﹣6丨理解为:在数轴上表示x到3和6的距离之和,求出表示3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解答】解:(1)|5﹣(﹣2)|=7;(2)(﹣1008+1005)÷2=﹣1.5;(3)式子|x+5|+|x﹣2|=7理解为:在数轴上,某点到﹣5所对应的点的距离和到2所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为7,所以满足条件的整数x可为﹣5,﹣4,﹣3,﹣2,﹣1,0,1,2;(4)有,最小值为﹣3﹣(﹣6)=3.故答案为:7;﹣1.5;﹣5,﹣4,﹣3,﹣2,﹣1,0,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去绝对值和数轴相联系的综合试题以及去绝对值的方法和去绝对值在数轴上的运用,难度较大,去绝对的关键是确定绝对值里面的数的正负性.17.(2022秋•南城县校级月考)先阅读,后探究相关的问题【阅读】|5﹣2|表示5与2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2|可以看作|5﹣(﹣2)|,表示5与﹣2的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1)如图,先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点2.5的相反数的点B,再把点A向左移动1.5个单位,得到点C,则点B和点C表示的数分别为和,B,C两点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如果|AB|=3,那么x为;(3)若点A表示的整数为x,则当x为时,|x+4|与|x﹣2|的值相等;(4)要使代数式|x+5|+|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分析】(1)根据数先在数轴上描出点,再根据点得出两点间的距离;(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z(3)根据到两点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两个点的中点,可得答案;(4)根据线段上的点到这两点的距离最小,可得范围.【解答】解:(1)如图,点B为所求点.B点表示的数﹣2.5,C点表示的数1,BC的长度是1﹣(﹣2.5)=3.5;(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x﹣(﹣1)|,如果|AB|=3,那么x为﹣4,2;(3)若点A表示的整数为x,则当x为﹣1,时,|x+4|与|x﹣2|的值相等;(4)要使代数式|x+5|+|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5≤x≤2,故答案为:﹣2.5,1,3.5;|x﹣(﹣1)|,﹣4,2;﹣1;﹣5≤x≤2.【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由数轴上点的关系,得出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到两点相等的点是这两点的中点,到两点距离和最小的点是这条线段上的点.18.(2022秋•隆昌市校级月考)同学们都知道,|4﹣(﹣2)|表示4与﹣2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同理|x﹣3|也可理解为x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4﹣(﹣2)|= .(2)若|x﹣2|=5,则x=(3)同理|x﹣4|+|x+2|=6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4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4|+|x+2|=6,这样的整数是 .【分析】(1)根据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可得|4﹣(﹣2)|=6.(2)根据|x﹣2|=5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可得x=﹣3或7.(3)因为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所以使得|x﹣4|+|x+2|=6成立的整数是﹣2和4之间的所有整数(包括﹣2和4),据此求出这样的整数有哪些即可.【解答】解:(1)∵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4﹣(﹣2)|=6.(2)|x﹣2|=5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3或7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若|x﹣2|=5,则x=﹣3或7.(3)∵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使得|x﹣4|+|x+2|=6成立的整数是﹣2和4之间的所有整数(包括﹣2和4),∴这样的整数是﹣2、﹣1、0、1、2、3、4.故答案为:6;﹣3或7;﹣2、﹣1、0、1、2、3、4.【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含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x﹣a|既可以理解为x与a的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x与a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19.(2022秋•花垣县月考)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进行以下探索:。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实数113,0 3.1415926 4.21,3π中,有理数的个数为( ) A .3 B .4 C .5 D .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B .非负数就是正数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 .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3.在+8.3,﹣4,﹣0.8,15-,0,90中,分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有下列说法:①最小的自然数为1;①最大的负整数是-1;①没有最小的负数;①最小的整数是0;①最小非负整数为0,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下列各数中最小非负数是( )A .-2B .-1C .0D .16.下列各数中,既是正数又是分数的是( )A . 2.5-B .6C .0D .3.2二、填空题7.在有理数-3,13,0,72-,-1.2,5中,整数有________,负分数有_______. 8.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负数,请你写出一个负数,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这个负数是____,它的实际意义是_____.9.下列各数中12.0.3 , π,_______;是无理数的有_______.10.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它不是_______,也不是______.11.下列各数中7π,1,0,﹣3.14,16,﹣7,••3.131,3.131131113…(两个3之间依次多1个1)有理数有___个.12.已知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三数的和为_______.13.下列数字﹣112,1.2,π,0,3.14,37,﹣111113中,有理数有______个.三、解答题14.下列六个数中:﹣2.5,132,0,+5,﹣4,12-.(1)整数有个;负分数有个;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2)把所有数据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5.现场学习:无限循环小数0.3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求解过程是:设0.3x=,由0.30.3333=⋅⋅⋅⋅⋅⋅可知,10 3.33x=⋅⋅⋅⋅⋅⋅,所以1030.3333x=+⋅⋅⋅⋅⋅⋅,103x x=+,103x x-=,解方程,得13x=.解决问题:请你将0.05化成分数的形式.16.一个数值转换器,如图所示:(1)当输入的x为256时.输出的y值是______;(2)若输入有效的x值后,始终输不出y值,请写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并说明你的理由;(3)若输出的y x值:______.17.把下列各数填入到它所属的集合中.+8,+34,-(-0.275),-|-2|,0,-1.04,-227,13,-(-7).正数:{……}整数:{……}负数:{……}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判断即可;【详解】在实数113,0-1,3.1415926,21,3π中,有理数有113,0 3.14159264.21,有理数的个数为6.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分类,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A .整数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错误;B .非负数就是0和正数,错误;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确;D .零、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数和负数的定义, 熟知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分数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分数,分数分为正分数与负分数,对各数进行一一区分即可.【详解】解:分数有+8.3,﹣0.8,15-, 分数共有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掌握分数定义是解题关键.4.B【分析】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负整数是-1,没有最大的负数,没有最小的负数,有最小的非负数,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详解】解:①0是最小的自然数,故①说法错误;①最大的负整数是-1,故①说法正确;①没有最小的负数,故①说法正确;①没有最小的整数,故①说法错误;①最小非负整数为0,故①说法正确;综上,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认真掌握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负数的定义与特点.注意整数和正数的区别,注意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5.C【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求解.【详解】解:①-2、-1是负数,0、1是非负数,且0<1,①题中最小非负数是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应用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6.D【分析】根据大于零的分数是正分数,可得答案.【详解】解:A 、是负分数,故A 错误;B 、是正整数,故B 错误;C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C 错误;D 、是正分数,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于零的分数是正分数,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整数.7. 3-,0,5 72-, 1.2- 【详解】解:整数有3-,0,5. 负分数有72-, 1.2-. 故答案为:3-,0,5;72-, 1.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和负分数,熟记整数的定义(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和负分数的定义(小于0的分数即为负分数,或是可以化成分数的负有限小数和负无限循环小数)是解题关键. 8. -5 温度下降5①【分析】根据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可直接求解.【详解】解:温度上升-5①,这个负数是-5,它的实际意义是温度下降5①.故答案为:-5,温度下降5①.【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数与负数,属于基础题.9. 12、.0.3 π、【分析】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求解即可.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详解】解:4=,①有理数为:12、.0.3π、.故答案为:12、.0.3 、π、.【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10. 分数 有理数【解析】略11.6【分析】根据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可解答. 【详解】解:下列各数中7π,1,0,﹣3.14,16,﹣7,••3.131,3.131131113…(两个3之间依次多1个1)有理数有1,0,﹣3.14,16,﹣7,••3.131,共6个,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分类,熟练掌握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是解题的关键.12.0【分析】根据最小正整数的定义、负整数的定义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 、b 、c 的值,从而求出结论.【详解】解:①最小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①a+b+c =1+(﹣1)+0=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性质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掌握最小正整数的定义、负整数的定义、绝对值的非负性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解题关键.13.6【分析】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整数分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分正分数和负分数.【详解】解:﹣112,1.2,0,3.14,37,﹣111113是有理数, π不是有理数,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定义,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1)3,2,0(2)见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分类进行分类即可;(2)根据数轴的定义,将数据表示在数轴即可.(1)解:整数有0,+5,﹣4共3个,负分数有﹣2.5,﹣12共2个,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0. 故答案为:3,2,0;(2)解: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和数轴表示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和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15.10.0518= 【分析】按照题目描述方法步骤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0.05x =,由0.050.0555=⋅⋅⋅⋅⋅⋅得100.555x =列方程,得100.5x x -=解方程,得118x =所以10.0518=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理解题目描述的方法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6.(1;(2)当0x =和1时,始终输不出y 的值,理由见解析;(3)5和25.(答案不唯一)【分析】(1)直接输入256,利用数值转换器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逐步计算即可求解;(2)0和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们本身,故始终不能输出y ;(3)根据运算法则,进行逆运算即可求得满足条件的数.【详解】解:(1)256的算术平方根是16,16是有理数,16不能输出,16的算术平方根是4,4是有理数,4不能输出,4的算术平方根是2,2是有理数,2不能输出,2,是无理数,输出,(2)①0和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们本身,0和1是有理数,①当0x=和1时,始终输不出y的值;(3)25的算术平方根是5,5故答案为:5和25(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确理解数值转换器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7.见解析【分析】根据正数比0大的数,前面有一个符号“+”,通常省略.负数比0小的数,用“-”表示.负分数的定义,小于0的分数为负分数,或是可以化成分数的负有限小数和负无限循环小数.即可求解.【详解】解:①-(-0.275)=0.275,-(-7)=7,-①-2①=-2,①正数:{+8,34+,-(-0.275),13,-(-7)……}整数:{+8,-①-2①,0,-(-7)……}负数:{-①-2①,-1.04,227 -……}负分数:{-1.04,227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分类,化简多重符号,求绝对值,熟练掌握分类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己知点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是.20,点B对应的数是80.现在有一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 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A C B—« -------- 1 ------- 1——>-20 80(1)与4、占两点相等的点C所对应的数是.(2)两动点卢、Q相遇时所用时间为秒:此时两动点所对应的数是.(3)动点P所对应的数是纭时,此时动点Q所对应的数是.(4)当动点P运动刀秒钟时,动点P与动点Q之的距离是单位长度.(5)经过秒钟,两动点P、Q在数轴上相距化个单位长度.【答案】(1)30(2)20; 40(3)52(4)25(5)12 或28-20+80---------- =30【解析】【解答】(1)AB的中点C所对应的数为: 2 . (2)设两动点相遇时间为t秒,(2+3)t=80.(.20)解得:020(秒)80-21=80-2x20=40, ^-20+3x20=40・•・此时两动点所对应的点为40; (3) 22.(.20)=42, 80.42+3妃=52动点,所对应的数是纭时,此时Q所对应的数为52:(4) •.•20秒相遇,.•.(2+3) x25- [80-(-20)]=25(5) P、Q两点相距40个单位长度,分两种情况AB=80-(-20)=100①相遇前,(100-40)+(3+2)=60+5=12(秒)②相遇后,(100+40)+(2+3)=140:5 =28(秒)经过12或28秒钟,两动点,、《在数轴上相距如个单位长度.【分析】(1)根据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为a、b,则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可以用a + b公式2计算;(2)设两动点相遇时间为t秒,P、Q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为总路程,列方程求解即可:用80-2t即可求得此时两动点对应的数:(3)先求出动点P对应的点是22 时运动的时间,再根据Q和P运动时间相等计算Q点运动路程,进而求得点Q对应的数:(4)根据题意P、Q两点25秒运动的路程和减去总路程就是PQ两点间的距离;(5)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①相遇前相距40个单位长度,②相遇后相距40个单位长度,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2.认真阅读下而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我们已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又如|5+3| = |5- (-3) |,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1.2 有理数测试(原卷+解析版)

专题1.2 有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一期中)以下是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A.B.C.D.2.(2020·四川省初三其他)73-的相反数是()A.73-B.73C.37D.37-3.(2020·河南省初三期中)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A.﹣3B.﹣1C.0D.1 4.(2020·湖北省初三其他)如果a的相反数是2,那么a等于( )A.-2B.2C.12D.12-5.(2020·湖北省初三二模)计算-3的结果是()A.3B.13C.﹣3D.3±6.(2020·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初三一模)0这个数()A.是正数B.是负数C.是整数D.不是有理数7.(2020·辽宁省初三二模)如果a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一(-a)互为相反数B.+a和-a一定不相等C.-a一定是负数D.-(+a)和+(-a)一定相等8.(2020·广东省初三学业考试)实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A.a B.b C.c D.d9.(2020·河北省初三其他)若()2--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A .12B .12-C .2D .2-10.(2020·江门市蓬江区荷塘中学初三二模)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2B .2C .±2D .不能确定11.(2020·河北省初三二模)下列各数中,比1-小的数为( ) A .0B .0.5C .2-D .112.(2020·广东省初三月考)如图,数轴上有O ,A ,B 三点,点O 表示原点,点A 表示的数为-1,若OB =3OA ,则点B 表示的数为( )A .1B .2C .3D .413.(2020·安徽省初三二模)0,-1,4,-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是( ) A .0B .-1C .4D .-214.(2020·河北省初三二模)如图,数轴上的四个点A ,B ,C ,D 对应的数为整数,且AB =BC =CD =1,若|a |+|b |=2,则原点的位置可能是( )A .A 或BB .B 或CC .C 或DD .D 或A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12分,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15.(2020·广东省初三一模)比较大小:2______-3(填写“>”,“<”,“=”). 16.(2019·山东省初一期中)在数轴上与-3的距离等于5的点表示的数是 . 17.(2020·山东省初三二模)33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8.(2020·河北省初三一模) 将一列有理数﹣1,2,﹣3,4,﹣5,6…如图所示有序排列,4所在位置为峰1,﹣9所在位置为峰2…. (1)处在峰5位置的有理数是_____;(2)2022应排在A ,B ,C ,D ,E 中_____的位置上.三、解答题(本题共8道题,19-21每题6分,22-25每题8分,26题10分,满分60分)19.(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初一月考)将下列各数填入适当的集合中: 2,-5, -12, π,5.6 , 0 , 60%,-3.14 , 1.3,- 0.101001… 有理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20.(2020·辽宁省太和区第二初中初一月考)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2-, 0,133, 1.5-,5, 3.5-21.(2020·江门市第二中学初一月考)已知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a ,b . (1)对照数轴填写下表:(2)若A 、B 两点间的距离记为d ,试问:d 和a ,b 有何数量关系?(3)在数轴上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点P ,使它到5和-5的距离之和为10,并求所有这些整数的和; (4)若点C 表示的数为x ,当点C 在什么位置时,12x x ++-取得的值最小? 最小值是多少? 22.(2019·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初一期中)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下列各数用“<”号连接起来.()231,1,2,2,,04-----23.(2020·辽宁省太和区第二初中初一月考)已知230a b ++-=,求ab -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 .且 .(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AB|=2,那么x=________;(3)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3;3;4(2)1;-3(3)−1⩽x⩽2【解析】【解答】解:(1)、|2−5|=|−3|=3;|−2−(−5)|=|−2+5|=3;|1−(−3)|=|4|=4;( 2 )、|x−(−1)|=|x+1|,由|x+1|=2,得x+1=2或x+1=−2,所以x=1或x=−3;( 3 )、数形结合,若|x+1|+|x−2|取最小值,那么表示x的点在−1和2之间的线段上,所以−1⩽x⩽2.【分析】(1)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得出AB=,又 |AB|=2 ,从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x+1|+|x−2| 表示数x的点到-1的点距离与表示x的点到2的点距离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当表示x的点在-1与2之间的时候,代数式|x+1|+|x−2|有最小值,从而得出x的取值范围.2.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点表示的数,点表示的数,是最大的负整数,且满足 .(1)求,,的值;(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与点重合,求与点重合的点对应的数;(3)点,,在数轴上同时开始运动,其中以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以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点以单位每秒的速度运动,当,相遇时,停止运动,求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答案】(1)解:∵是最大的负整数,∴b=-1,∵,∴a=-3,c=6(2)解:设当点与点重合时,对折点为D,则D点的坐标为(-2,0),∴此时与点重合的点对应的数是-10(3)解:由(1)和(2)可知,运动前BC=7,由题意可得,运动后,相遇时,可计算出经历的时间为7s,此时C点坐标为(-8,0),当A点向左运动时,此时C点坐标为(-24,0),可得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当A点向右运动时,此时C点坐标为(18,0),可得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6【解析】【分析】(1)根据是最大的负整数得出b=-1,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由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求出a,c的值;(2)设当点与点重合时,对折点为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点D所表示的数是-2,故CD=8,在点D的左边距离点D8个单位的数就是-10,从而得出答案;(3)由(1)和(2)可知,运动前BC=7,由题意可得,运动后,相遇时,可计算出经历的时间为7s,然后根据点A向左或向右运动两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3.对于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观察下列各式:,,.(1)计算: ________, ________.(2)若,则 ________ (填入“ ”或“ ”).(3)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且,求的值.【答案】(1)19;(2)(3)解:由数轴可得,,,则,,∵,∴,∴,∴,∴.【解析】【解答】(1),;(2)∵,,,∴,或综上可知,【分析】(1)根据定义计算即可;(2)分别根据定义计算a b和b a,判断是否相等;(3)由定义计算得到|a+b|=5,再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判断a+b<0,再计算[(a+b)(a+b)][a+b]4.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a1=,第2个等式:a2=,第3个等式:a3=,…请解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5=________=________;(2)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 n=________=________(n为正整数);(3)求a1+a2+a3+…+a2019的值.【答案】(1);(2);(3)解:a1+a2+a3+…+a2019=+…+=【解析】【解答】第1个等式:a1=,第2个等式:a2=,第3个等式:a3=,∴第4个等式:a4=,第5个等式:a5=,故答案为: (2)第n个等式:a n=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规律,得出第5个等式:a5=;(2)根据规律,得出第5个等式:a n=;(3)将提出后,括号里进行加减,即可求出结果.5.点P,Q在数轴上分别表示的数分别为p,q,我们把p,q之差的绝对值叫做点P,Q之间的距离,即.如图,在数轴上,点A,B,O,C,D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请探索下列问题:(1)计算 ________,它表示哪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________(2)点M为数轴上一点,它所表示的数为x,用含x的式子表示PB=________;当PB=2时,x=________;当x=________时,|x+4|+|x-1|+|x-3|的值最小.(3)|x-1|+|x-2|+|x-3|+…+|x-2018|+|x-2019|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1)5;A与C(2)x+2;-4或0;1(3)1019090【解析】【解答】解:(1)|1−(−4)|=|1+4|=|5|=5,|1−(−4)|表示点A与C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5,点A与C;(2)∵点P为数轴上一点,它所表示的数为x,点B表示的数为−2,∴PB=|x−(−2)|=|x+2|,当PB=2时,|x+2|=2,得x=0或x=−4,当x≤−4时,|x+4|+|x−1|+|x−3|=−x−4+1−x+3−x=−x≥4;当−4<x<1时,|x+4|+|x−1|+|x−3|=x+4+1−x+3−x=8−x,当1≤x≤3时,|x+4|+|x−1|+|x−3|=x+4+x−1+3−x=6+x,当x>3时,|x+4|+|x−1|+|x−3|=x+4+x−1+x−3=3x>9,∴当x=1时,|x+4|+|x−1|+|x−3|有最小值;故答案为:|x+2|;−4或0;1(3)|x−1|+|x−2019|≥|1−2019|=2018,当且仅当1≤x≤2019时,|x−1|+|x−2019|=2018,当且仅当2≤x≤2018时,|x−2|+|x−2018|≥|2−2018|=2016,…同理,当且仅当1009≤x≤1011时,|x−1009|+|x−1011|≥|1009−1011|=2,|x−1010|≥0,当x=1010时,|x−1010|=0,∴|x−1|+|x−2|+|x−3|+…+|x−2018|+|x−2019|≥0+2+4+…+2018=1019090,∴|x−1|+|x−2|+|x−3|+…+|x−2018|+|x−2019|的最小值为1019090;故答案为1019090.【分析】(1)由所给信息,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可求;(2)由绝对值的性质,分段去掉绝对值符号,在不同的x范围内确定|x+4|+|x−1|+|x−3|的最小值;(3)由所给式子的对称性,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将所求绝对值式子转化为求0+2+4+…+2018的和.6.阅读材料:在数轴上,点 A 在原点 0 的左边,距离原点 4 个单位长度,点 B 在原点的右边,点 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为 14个单位长度.(1)点 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 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2)点 A、B 同时出发沿数轴向左移动,速度分别为 1 个单位长度/秒,3 个单位长度/秒,经过多少秒,点 A 与点 B重合?(3)点 M、N 分别从点 A、B 出发沿数轴向右移动,速度分别为 1 个单位长度/秒、2 个单位长度/秒,点 P 为 ON 的中点,设 OP-AM 的值为 y,在移动过程中,y 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 y 值;若变化,说明理由.【答案】(1)-4;10(2)解:由题意知,此时为速度问题里面的追击问题,则由速度差×相遇时间=相距距离可知:设经过x秒后重合,即x秒后AB相遇.则(3-1)x=14解得:x=7故7秒后点A,B重合.(3)解:y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设运动时间为x秒,则AM=x而OP=则y=OP-AM=故y为定值,不发生变化.【解析】【解答】解:(1)由A在原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可知A点表示的数是-4,由B 在原点右边且与点A距离14个单位长度可知,-4+14=10,则B点表示的数是10.【分析】(1)由A在原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可知A点表示的数是-4,再根据B 在原点右边且与点A距离14个单位长度,可由-4+14=10可得B点表示的数.(2)把A,B看成距离为14个单位长度的追击问题,由速度差×相遇时间=相距距离列出等式求解.(3)设移动时间为x秒,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出OP与AM的长度,然后根据y= OP-AM列出关系式判断,若式中不含x项则不发生变化,含x项则发生变化.7.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满足|a+2|+|b﹣4|=0;(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2)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________【答案】(1)-2;4(2)3;2;5;2;能.理由:当0<t≤2时,t+2=4-2t解之:当t>2时,t+2=2t-4解之:t=6∴当或6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解析】【解答】解:(1)∵a、b满足|a+2|+|b﹣4|=0,∴a+2=0且b-4=0解之:a=-2且b=4,∵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4.故答案为:-2,4.(2)当0<t≤2时,甲小球距离原点为(t+2)个单位长度;乙小球距离原点为(4-2t)个单位长度;当t>2时,甲小球距离原点为(t+2)个单位长度;乙小球距离原点为(2t-4)个单位长度;①当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1+2=3;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4-2×1=2;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3+2=5;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2×3-4=2;故答案为:3,2;5,2【分析】(1)利用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一个数都是0,建立关于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就可得到点A,B所表示的数。
(2)①根据两个小球的运动方向及速度,可以分别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当0<t≤2时,甲小球距离原点的距离和乙小球离原点的距离,当t>2时,甲小球距离原点的距离和乙小球离原点的距离,然后将t=1和t=3分别代入相关的代数式,即可求解;②利用(2)中的结论,分情况分别根据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
2.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什么数?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答案】(1)4;7(2)1;2(3)﹣13;9(4)解: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m+n﹣p,A、B两点间的距离为|n﹣p|.【解析】【解答】解:(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A、B两点间的距离是7;(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A、B两点间的距离为2;(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3,A、B两点间的距离是9;【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2)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3)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4)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3.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1)当a=﹣2,b=6时,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直接填结果)(2)若该数轴上另有一点M对应着数m.①当m=2,b>2,且AM=2BM时,求代数式a+2b+20的值;②当a=﹣2,且AM=3BM时,小安演算发现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老师点评:你的演算发现还不完整!请通过演算解释:为什么“小安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答案】(1)2(2)解:①当m=2,b>2时,点M在点A,B之间,∵AM=2BM,∴m﹣a=2(b﹣m),∴2﹣a=2(b﹣2),∴a+2b=6,∴a+2b+20=6+20=26;②小安只考虑了一种情况,故老师点评“小安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当点M在点A,B之间时,a=﹣2,∵AM=3BM,∴m+2=3(b﹣m),∴m+2=3b﹣3m,∴3b﹣4m=2,∴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当点M在点B右侧时,∵AM=3BM,∴m+2=3(m﹣b),∴m+2=3m﹣3b,∴2m﹣3b=2,∴代数式2m﹣3b也是一个定值.【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得出,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2,故答案为:2.【分析】(1)首先根据数轴的性质,即可得出中点对应的数值;(2)①首先判定点M 在点A,B之间,然后根据等式列出关系式,即可得解;②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求解:点M在点A,B之间和点M在点B右侧时,通过列出等式,即可判定.4.若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c满足|a+5|+|b﹣2|+|c﹣3|=0.(1)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PC?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每秒5个单位长度沿着数轴正方向运动经过t秒后,试问AB﹣BC的值是否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a,b,c满足|a+5|+|b﹣2|+|c﹣3|=0,∴a=﹣5,b=2,c=3.设点P对应的数为x.当x<﹣5时,﹣5﹣x+2﹣x=3﹣x,解得:x=﹣6;当﹣5≤x<2时,x﹣(﹣5)+2﹣x=3﹣x,解得:x=﹣4;当2≤x<3时,x﹣(﹣5)+x﹣2=3﹣x,解得:x=0(舍去);当x≥3时,x﹣(﹣5)+x﹣2=x﹣3,解得:x=﹣6(舍去).综上所述: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得PA+PB=PC,点P对应的数为﹣6或﹣4.(2)解:AB﹣BC的值不变,理由如下: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对应的数为t﹣5,点B对应的数为3t+2,点C对应的数为5t+3,∴AB﹣BC=3t+2﹣(t﹣5)﹣[5t+3﹣(3t+2)]=6.∴AB﹣BC的值不变.【解析】【分析】由绝对值的非负性可求出a,b,c的值.(1)设点P对应的数为x,分x <﹣5,﹣5≤x<2,2≤x<3及x≥3四种情况考虑,由PA+PB=PC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找出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B,C对应的数,进而可求出AB﹣BC=6,此题得解.5.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1)在数轴上标示出-4、-3、-2、4、(2)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表示-2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如果表示数a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即那么a=________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3和2之间,则的值是________;③当a取________时,|a+4|+|a-1-|+|a-4|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1)解:如图所示:(2)6;2;1或-5;5;1;8.【解析】【解答】解:(2)①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2)=6,表示−2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4)=2;∵|a−(−2)|=3,∴a−(−2)=±3,解得a=−5或1;②因为|a+3|+|a−2|表示数轴上数a和−3,2之间距离的和,又因为数a位于−3与2之间,所以|a+3|+|a−2|=5;③根据|a+4|+|a−1|+|a−4|表示一点到−4,1,4三点的距离的和,所以当a=1时,式子的值最小,此时|a+4|+|a−1|+|a−4|的最小值是8.故答案为:6,2,−5或1;5;1,8.【分析】(1)数轴上原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表示负数,原点右边表示正数,然后在数轴上找出表示各个数的点,用实心的小原点标记,并在实心小圆点上方写出该点所表示的数;(2)①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解含绝对值的方程,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解即可;②因为数a位于−3与2之间,故a+3>0,a−2<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合并他即可;③根据|a+4|+|a−1|+|a−4|表示一点到−4,1,4三点的距离的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当a=1时,式子的值最小,从而将a=1代入即可算出答案。
6.已知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a、b、c(1)填空:abc________0,a+b________ac,ab-ac________0;(填“>”,“=”或“<”)(2)若|a|=2,且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① 当b2=16时,求c的值② 求b、c之间的数量关系③ P是数轴上B,C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当P点在运动过程中,bx+cx+|x-c|-10|x+a|的值保持不变,求b的值【答案】(1)<;>;>(2)解:① 且 , ,且 , .∵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 ,∴②∵ , ∴ ,③依题意,得∴原式=∵∴原式= 【此处不取-2没关系】∵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无关∴ ,∴【解析】【解答】解:(1)由题中的数轴可知,a<0<b<c,且∴abc<0,a+b>ac,ab-ac>0,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特点得出a<0<b<c,且,从而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加法法则、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2)①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及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乘方确定a、b的取值,进而根据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即即可求解;②根据数轴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及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即,即可得结论;③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把算式化简,再根据当P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无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7.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数轴上给定两点,以及一条线段,若线段的中点在线段上(点可以与点或重合),则称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下图为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的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如图1,在数轴上,点为原点,点表示的数为-1,点表示的数为2.(1)①点,,分别表示的数为-3,,3,在,,三点中,________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②点表示的数为,若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4,-3,当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线段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秒,问为何值时,线段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答案】(1)点C和点D;1≤x≤5(2)解:移动时间t(t>0)秒时,点H,K,L表示的数分别是-5+t,-4+3t,-3+3t,此时,线段HK的中点设为R1,表示的数为,线段HL的中点设为R2,表示的数为,当线段R1R2,在线段OM上运动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当R2经过点O时,2t-4=0时,t=2,当R1经过点M时,时,,所以当时,线段R1 R2在OM上运动,所以当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解析】【解答】解:(1)①与点A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需要满足:这个点与A点的中点在线段OM上,点B表示的数是-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2,不在线段OM上,所以点B不是;点C表示的数,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在线段OM上,所以点C 是;点D表示的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1,在线段OM上,所以点D是;综上,答案为点C,点D;②结合数轴可知当点x与点A的中点落在点O与点M之间时(包括端点O与M)正确,即,解得,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进行验证解答即可;(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列出点x与点A中点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答案;(3)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点H,K,L和线段HK与线段HL的中点列式计算即可.8.平移和翻折是初中数学两种重要的图形变化.(1)平移运动①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是(________)A. B.C. D.②一机器人从原点O开始,第1次向左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右跳2个单位,第3次向左跳3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4个单位,……,依次规律跳,当它跳2019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2)翻折变换①若折叠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则表示2019的点与表示________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9(A在B的左侧,且折痕与①折痕相同),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A点表示________B点表示________.③若数轴上折叠重合的两点的数分别为a,b,折叠中间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答案】(1)D;-1010(2)-2017;-1008.5;1010.5;【解析】【解答】解:①∵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3)+(+2)=-1故答案为:D.②∵一机器人从原点O开始,第1次向左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右跳2个单位,第3次向左跳3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4个单位…∴-1+2-3+4-…+2018-2019=(-1+2)+(-3+4)+…+(-2017+2018)-2019=1+1+…-2019=1009-2019=-1010故答案为:D,-1010.(2)①∵折叠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对称中心为:,∴2019-1=2018,∴与表示2019的点重合的点在1的左边,∴1-2018=-2017.②∵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9,折痕与①折痕相同∴点B和1,点A和1之间的距离相等,∴点A和1之间的距离为2019÷2=1009.5∵A在B的左侧,∴点A表示的数为1-1009.5=-1008.5点B表示的数为:1009.5+1=1010.5;③根据以上规律可知数轴上折叠重合的两点的数分别为a,b,折叠中间点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2017、-1008.5、1010.5、.【分析】(1)点在数轴上平移的规律为:左减右加,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