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剂科2016年7月份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一、前言为加强我院门诊处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药剂科于近期对门诊处方进行了全面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二、点评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情况本次点评共抽查门诊处方1000份,其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签名完整的处方占95%,存在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签名不清晰等问题的处方占5%。
针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醒,要求规范书写处方。
2. 用药合理性评价(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抽查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处方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强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2)中药处方评价:抽查处方中,中药处方占15%,其中合理用药的处方占90%,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10%。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中药品种过多、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
(3)处方用药金额:抽查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12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部分处方中,存在过度用药、滥用高价药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提醒,强调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成本。
3. 用药依从性评价本次点评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如自行停药、漏服、随意加减剂量等。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针对本次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合理用药、中药合理用药等水平。
2.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制定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明确点评范围、标准、流程等,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临床用药需求,共同探讨合理用药方案。
4. 提高患者用药教育: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用药安全。
四、总结通过本次门诊处方点评,发现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情况良好。
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结

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结一、引言药剂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负责确保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
而处方点评作为药剂科的一项关键工作,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本文将对我所在医院药剂科的处方点评工作进行小结,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点评工作的主要内容1. 处方准确性点评首先,我们对处方的准确性进行点评。
这包括药品的品名、规格、剂量和用法等是否准确无误。
关键是确保处方上的药物信息与患者实际需要一致,以避免因错误的药物使用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风险。
2. 药物相互作用点评其次,我们还要对处方中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点评。
在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我们的任务是在点评处方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3. 用药适应症点评此外,用药适应症点评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我们要对处方中的每个药物是否符合相应的适应症进行评估,并在需要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患者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4. 用药剂量评估最后,我们还要对处方中的用药剂量进行评估。
不同患者根据其情况和需要,对同一药物的剂量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处方中的用药剂量是否合理,并提出相应建议。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处方信息不完整在点评工作中,发现部分处方上的药物信息不完整,这给我们点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建议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尽可能提供完整的药品信息,以便我们准确判断。
2. 医患沟通不畅在点评工作过程中,我们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导致无法及时了解医生对患者用药方面的考虑。
建议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合作,共同为患者用药提供更好的保障。
3. 数据记录和统计不完善目前,医院在处方点评工作的数据记录和统计方面存在不完善的情况,难以对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建议医院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以便更好地监督和改进我们的处方点评工作。
7月份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萧县祖楼镇中心卫生院2017年根据安徽省卫计委《关于公布2017年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通知》(卫药秘2017-327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药品监控目录,我院组织药事管理小组成员,于7月28日对全院临床科室所有使用监控目录中七类药品的70张处方进行专项点评,详尽点评结果如下:
一、7月份抽取的70张处方,详尽参数如下:
(1)平衡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种。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5%。
(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4)注射剂使用率42%。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96%。
(6)合理处方占%,不合理处方占%。
二、分析:
1、平衡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种,符合要求。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2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下一步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50%,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用、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的20%以下的标准。
为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4、注射剂使用率42%,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平衡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由于是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点评,所以注射剂使用率明明偏高,下一步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
5、下一步加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1[1]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1[1]](https://img.taocdn.com/s3/m/9ba3501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b.png)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1[1]处方点评工作小结一、工作背景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我一直从事着处方点评的工作。
处方点评是医生书写的处方进行审核和点评,确保处方合理、安全、有效的过程。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工作内容1. 处方审核作为一名处方点评员,我每天需要审核大量的处方。
我会仔细阅读每一份处方,确保其中的药物种类、剂量、用法等信息是否符合规范,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需求。
同时,我也会对处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和修改,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2. 处方点评在审核处方的同时,我也会进行处方点评。
对于一些需要优化的处方,我会给出建议和意见,帮助医生改进用药方案。
例如,如果某处方中的药物组合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风险,我会及时提醒医生,并给出可替代的药物方案。
3. 沟通交流作为处方点评员,我需要与医生进行频繁的沟通交流。
有时候,医生对于自己的处方非常有信心,不认同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这时候,我需要耐心解释并与医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同时,我也会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和培训,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药物知识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处方水平。
三、工作体会1. 重要性处方点评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我对处方的审核和点评,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处方中的问题,避免患者因用药不当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2. 困难与挑战处方点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不同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认识可能存在差异,他们可能对我提出的建议会有不同的反应。
有时候,我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劝说医生接受我的观点。
其次,医学知识的更新和不断发展,使得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医生和患者。
3. 心理压力处方点评工作对于精确性和细致性要求非常高,一丝不苟的态度是必须的。
这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为了放松自己,我通常会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运动、阅读等,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态。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2篇)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____年____部《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____年,____部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____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
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____实施。
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____张,住院病历____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____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____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处方点评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点评的指标包括每次就诊平均用药的品种数,就诊应用抗菌药物量,就诊应用注射剂量,应用通用名比例,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
重点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提出来进行分析,并将点评结果在全院通报。
2、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我院进行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①召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员动员大会。
医院领导与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
②利用药讯和医院显示屏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合理用药的宣传。
③针对我院在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质子泵抑制剂和维生素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上级医院临床和药学的相关专家教授来院授课,解决用药中的疑难问题。
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点评总结

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点评总结第一篇: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点评总结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点评总结2017年1-6月份药事科共点评处方26664张,发现不合理处方62张,全院处方合格率99.8%,大于省卫计委标准(98%)要求。
每个科室均达标,合格率较去年同期(2016年1-6月份全院合格率99.5%)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不合理处方中中诊断不规范22张,不合理用药41张。
将其中不合理用药存在问题列举分析如下:一、遴选药物不适宜如: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开具头孢唑肟钠。
(此抗生素为三代头孢,适应证应为下呼吸道感染。
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应选择一、二代头孢,选择头孢他啶为遴选药物不适宜。
)2、尿毒症患者,开具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对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25ml/分钟)的患者禁用)。
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即用三代头孢(头孢他啶),选药错误。
二、无适应症用药如:1、诊断为月经过少、月经不调开具宫炎平分散片;2、诊断为痛风开具头孢丙烯。
3、诊断为眼疲劳,开具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速高捷);诊断为眼疲劳开具复方熊胆滴眼液。
4、诊断为病毒疹,开具罗红霉素胶囊(仁苏)。
三、给药途径不适宜如:1、噻托溴铵粉雾剂(天晴速乐)口服(应为吸入)。
2、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蓉生)皮下注射(应为肌注)。
3、舒利迭外用(应为吸入)。
4、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口服(应为冲服)。
四、剂量不适宜如:1、注射用头孢他啶(赛之迅)用于67岁病人,1g*2.00瓶,Bid。
(大于65岁病人日剂量大于3g)。
2、替硝唑注射液用于手术预防厌氧菌感染,1次0.4g,qd,(应为0.8g)。
五、给药频次不合理如:1、头孢唑肟钠qd给药,(应为一日多次给药)。
2、注射用苄星青霉素bid给药(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为长效抗生素)。
3、注射用头孢美唑钠qd给药(应为tid给药)。
4、克拉霉素缓释片bid给药频次错误(应为qd给药)。
六、重复用药如:1、同时开具罗红霉素氨溴索分散片和贝莱(贝莱为盐酸氨溴索片的商品名),七、联合用药不适宜如:1、地塞米松与头孢同瓶输注;2、地塞米松与甘露醇同瓶输注;3、奥替溴铵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用(二者药理作用拮抗)。
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结

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结一、引言药剂科是医院中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处理患者处方,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处方点评是药剂科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将对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进行小结。
二、工作内容1. 处方审核处方审核是药剂科处方点评的第一步。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审查处方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通过合理的审核,可以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2. 药物选择在处方点评中,药剂师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我们要对市场上各种药品的性能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提供合理的药物选择建议。
3. 药物配伍在处方点评过程中,药剂师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配伍性。
一些药物在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警示,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4. 剂量评估药剂师在处方点评中需要对患者的用药剂量进行评估。
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剂量过高则会增加患者的风险。
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评估合理的用药剂量,并在需要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调整。
5. 给药途径评估给药途径评估是药剂师在处方点评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给药途径,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合理的给药途径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工作经验1. 持续学习药剂科处方点评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我们要关注医学研究和新药的进展,了解最新的药物治疗方案和临床指南,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处方点评的准确性。
2. 与医生密切合作处方点评需要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和沟通。
我们要了解医生的用药意图和治疗方案,向他们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与医生的良好合作关系有助于提高处方点评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经验总结与分享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总结经验并与同行分享。
不同的案例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处方点评的水平。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1500字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1500字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处方点评工作对于医院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医生处方的点评和指导,可以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医院的处方点评员,积极参与了处方点评工作,在此总结和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首先,我积极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熟悉了国家和地方对于处方点评工作的要求和规定,了解了药品的使用原则和规范,掌握了处方审核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我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进行合理的处方点评和审核。
其次,我与医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密切的沟通和互动。
在点评工作中,我不仅仅是一个审核者,更是一个协助者和顾问。
我主动与医生沟通,了解他们的诊疗思路和用药原则,与他们交流和探讨治疗方案。
我也主动向医生传授药物知识和临床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用药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与医生的不断交流和互动,我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再次,在点评工作中,我注重对处方的规范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指导。
针对存在问题的处方,我提出积极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医生进行纠错和改进。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我发现了一些用药不规范、用药错误和长期用药滥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了指导意见。
同时,我结合医院和临床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方案,帮助医生合理选择药物,提高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我积极参与药品质量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医院的药品安全工作做出了贡献。
在点评工作中,我及时发现和上报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安全问题,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我参与了医院的药品质量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药品抽检和质量评价,为医院的药品采购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我深刻认识到点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科7月份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尊敬的院领导和医务办领导:
药剂科抽查了我院2016年7月份门诊和住院处方,进行了处方点评,现将点评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7月份抽取的200张处方,具体参数通报如下:
( 1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 3.4 种。
( 2 )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 97.6% 。
( 3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91.2% 。
( 4 )注射剂使用率 60% 。
( 5 )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 93.4% 。
( 6 )合理处方占86 %,不合理处方占14% 。
(7)不合格处方26张。
二、处方书写不规范分布情况
三、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 3.4 种,符合要求。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1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我们应提倡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 97.6%,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6%,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的50%以下的标准。
为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4、注射剂使用率60%,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
而频繁使用注射剂增加感染和不良反应的机会。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93.4%,药品通用名的使用可减少处方错误,有利于学术交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商业贿赂。
我院医师存在的问题与医生个人习惯有关及之前没有重视药品通用名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医生都为了“快”,“方便”,而忽略了其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6、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我院已下发《关于调整药事管理委员会人员及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通知,但是从数据来看,执行情况还不够理想。
汇报人:药剂科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