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国精神——读《中国精神》有感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读后感作文:读《中国精神》有感_1000字

六年级读后感作文:读《中国精神》有感_1000字

读《中国精神》有感_1000字中国精神,是不屈不挠的力量,是万众一心的栋梁,是以人为本的作风,是百折不回的信心,也是抗震救灾的精神,更是报效祖国的勤奋,关怀人民的爱心!回想起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

波及范围最广。

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迎难而上。

顽强拼搏,夺得了与大灾难斗争的伟大胜利。

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抚平我们痛彻心扉的创伤;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我们点燃重建家园的希望;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我们勃发坚强不屈的中国力量!是什么让汶川地震受灾的人民看到了重建家园的希望?是祖国,伟大而无私的祖国母亲!是她让我们有了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的精神。

但谁也想不到,强大的祖国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腐败和落后,但再大的困难也击不垮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在艰险的道路也阻挡不了祖国向前迈进的脚步。

多难兴邦。

我们看见,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无数次大灾大难之后,依旧在世界名族之林中昂首挺胸。

祖国是我们胜利的源泉!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继承他们的优良血统,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华民族应该表现得更加从容。

坚强。

灾难唤起了我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我们前所未有的爱心奉献精神,增强了我们对祖国强烈的认同感。

抗震救灾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还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哪怕多搬走一块砖,多捐献一块钱,多一句问候语来安慰受灾人民……这都是浓浓爱国情的见证呀!2008,无法忘却的记忆;2008,顽强抗震的民族;2008,坚强不屈的精神。

2008,涌出了多少个不畏艰难。

舍己为人的英雄烈士。

林浩,自从汶川地震后就一直家喻户晓,“鼎鼎有名”的“抗震小英雄”。

9岁的林浩从倒塌的校舍自救脱险后,没有呆在安全地带,。

《读中国精神颂读后感》

《读中国精神颂读后感》

《读中国精神颂读后感》在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在近现代的抗争中,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党,最终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最真实写照。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了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之后,民族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且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刚毅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如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英雄的大庆人凭借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为国家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上缴利税1.7万亿元,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贡献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振兴中华的“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和过程。

“两弹一星”的精神也使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有了一种战天斗地的大气概。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产生了“三峡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击冰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历史,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不断奋斗。

三峡工程是一个世纪性的大工程,其中移民工程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

“三峡人”为了大家舍小家,发扬“集体主义的精神”,毅然离开了故土,奔走于他乡,他们创造了一种精神——三峡精神,这是集体主义的最佳实践。

1998年,当洪水肆虐时,人民解放军站在了第一线,他们肩挑背扛,他们风中走雨里行。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他们甚至用身体作为堤坝,用生命去拦截洪水,洪水拦住了,他们却走了。

他们用生命去保护人民,他们是英勇无畏的人民解放军,“抗洪精神“是他们用生命书写的。

2003年,那是一个春天,本是春意盎然、万物勃发,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期而来。

中国精神读后感

中国精神读后感

中国精神读后感《中国精神》是中国作家费孝通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

这本书回顾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种种风云变幻,并探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

阅读完《中国精神》,我不禁深感自豪和自觉。

费孝通在书中指出,中国精神并非固化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中国人民的精神核心是敬畏天地,尊重传统,崇尚和平与和谐。

这种精神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费孝通对中国精神的深刻解读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哲学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

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以中庸之道为指导。

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中的所有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等。

中国人民乐观、谦虚、坚韧的品质正是受到这种哲学思想的熏陶。

与西方哲学中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的价值观不同,中国精神更注重集体意识和共同体标准。

这种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形成了深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间的相互关怀。

中国人强调家庭团结,对长辈、孩子和亲人的敬重和关心,这是中国人精神上的传统价值。

此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思想家和文人墨客们的影响也贯穿了中国精神。

如孔子、墨子、老子等人的思想理念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些思想理念强调仁爱和紧密相关的社会责任,鼓励人们以高尚的品格示范他人。

这些价值观仍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中国精神》后,我深感中国人民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的顽强精神和不屈毅力。

费孝通在书中描绘了中国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迎难而上、不断奋发向前的形象。

这种精神丰富了中国文化,也使中国人民在同样困境下保持着乐观和自知之明。

《中国精神》一书还提醒我们,作为中国人民,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国精神。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其他文化的价值,而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基础上。

我们要从中得到启示和灵感,将中国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精神》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思考。

《中国精神》读后感

《中国精神》读后感

绵竹中学2013级1班范兴宇铭记奋进————读《中国精神》一书面对这次灾难,所有的中华儿女诠释了一个最响亮的名字——中国;诠释了一个最伟大的名词——生命;诠释了一个最深邃的名词——中国精神。

——题记在拿到读本时,我将目光停留在封面硕大的标题“中国精神”许久。

作为一位极重灾区的孩子,一幕幕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我看到了,捐款箱前那只颤巍巍的,有点脏的手——“他们比我更需要帮助。

”我听到了天府广场上,此起彼伏的呼喊——“汶川不哭!四川雄起!”我感受到了警笛长鸣时,默默致哀的人群的鼻息。

是的,我们不能忘记:用生命保卫我们安全的老师;慷慨解囊的普通人,企业家;远赴灾区,参与志愿服务的义工;亲身于群众之中,驱散阴霾的心理专家;始终与生命赛跑,日夜奋斗的白衣天使...... 太多太多。

是的,我们已经证明:小英雄林浩,马晓凤,王波,宋雪,郎铮......一个个鲜亮的名字!或许我们是饱受诟病的80后,90后,但我们不是跨掉的一代。

我们活跃在志愿者的群体中,我们活跃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是的,我们应该铭记:在我们最危难的时候,祖国以他强有力的臂弯保护着我们;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那句让人振奋的话语“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让人如此振奋;在我们重建的时候,援建方与灾区人民的心手相联;还有,那些宁可自己淋雨挨饿,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军队,那些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再救一个人,还能救一个人”的军队。

还有,那些熟悉的面庞,还是那些熟悉的声音……读着《中国精神》,我的内心时而悲痛,时而感动,时而沉重,时而振奋,但最多的是热血沸腾,为伟大的祖国而心奋,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我们的祖国,正以自己的“中国速度”“中国态度”创造了“中国形象”,这些不都是我们的“中国精神”吗?那种被五千年中国文化浸润的,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心心相连的伟大精神。

读着《中国精神》,我将用我的生命反复吟诵“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那一刻我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奋进今年的绵竹春节特别的热闹,河灯璀璨耀眼,中国绵竹年画节热闹非凡,绵竹人的脸上洋溢的是幸福。

中小学生作文《弘扬中国精神》5篇2020

中小学生作文《弘扬中国精神》5篇2020

中小学生作文《弘扬中国精神》5篇2020再向上追溯,就是清末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了,清庭不理百姓疾苦,百姓发动一场场起义。

我们仇视侵略者,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参考学习。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传承中华精神1从盘古开辟鸿蒙起,从夏启建立第一个朝代起,从秦始皇正式称帝起,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一代一代传袭下来。

四大发明,验证了我们无与伦比的智慧。

有许多人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壮大投身于历史的洪流中,他们吟出动人的诗篇,写出励志的文章。

我们热爱祖国,我们热爱民族,我们勇往直前,我们无所畏惧,这是最勇敢的人的写照。

中国经历了好多次灾难,很多次都危在旦夕。

最近的一次应该是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了几千万生灵涂炭。

当年,日本人打进来时说:“灭中国,三个月足矣。

”可是他们打了八年,可是他们输了。

那些豪言壮语都被中国人狠狠地掐灭了。

他们之所以会输,是因为他们太不了解中国人了。

他们没打进来时,中国军阀混战,国内一片狼藉;可当他们打进来后,所有人的枪口一致对准了他们。

他们不懂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民族,就算分散、仇视了再久,遇到共同的敌人,也会一致对外。

我们会内讧,是因为立场不同,观念不同,可我们毕竟是一家人,身上流着共同的血。

但别人打进来就不能容忍了,他们在残杀的,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无法容许,所以我们要反抗,要合作。

再向上追溯,就是清末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了,清庭不理百姓疾苦,百姓发动一场场起义。

我们仇视侵略者,更仇视向侵略者投降的中国人,他们更可耻,背弃了祖国的人,会被所有人背弃。

我们应当为中国自豪,她跨过了十几个朝代,战胜了许多的艰难险阻,她最终带领我们登上了梦想的高峰。

她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

在她的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她经过了太多太多,她身上所背负的,不仅是如今15亿中国人的期许,还有曾经那些为了她献出生命的烈士的愿望。

而那曾被无数中国人信仰的精神就是:勇往直前,正直无畏。

传承中华精神2中华,是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她孕育了所有的炎黄子孙,而经历过千百年时间的洗礼后,又传承给炎黄子孙许多精神上的文化!爱国诗人陆游说“位卑未敢望忧国”。

2021高三联考作文”读中国精神,做强国少年“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联考作文”读中国精神,做强国少年“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联考作文”读中国精神,做强国少年“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郑重地向学生推荐近期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

这本书精选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

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也有入选中学教材的林觉民《与妻书》、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同学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简要叙述情境事件——老师在“读书沙龙”活动中,郑重地向学生推荐《中国精神读本》;二是展现同学们对于该书选文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情境的核心部分,是考生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出发点,不可脱离或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

对本题任务指令的准确理解,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精神是核心概念;二是要以“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即认为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中国精神读本》没有益处或益处甚微的观点为靶向,不可偏离或替换。

关于中国精神的演讲稿范文5篇

关于中国精神的演讲稿范文5篇

关于中国精神的演讲稿范文5篇关于中国精神的演讲稿范文(一)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精神》。

浩浩华夏,文明流长!泱泱中国,精神永继!怀着这份自信与骄傲,我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追寻你精神的源头;从卷帙浩繁的古籍中接受你精神的濡养;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感受你精神的内涵;从日益喷薄的现在展望你光辉的未来。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每一节每一段都书写着中华精神。

北京人取自然火的智慧,神农氏尝百草的坚韧,尧舜禅让的谦和,文王待民的仁爱,文景之治的和谐,贞观长歌的励精图治,康乾盛世从容大度,中华文明的步伐与中国精神的传承血脉相连。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首先要传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气魄与胸襟。

儒家“仁”“和”的思想胸怀人民,和则“大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胸怀自然,尊重自然;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大爱无疆,热爱和平,他们启示我们要想进步与发展,就要胸怀世界、自然。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还要传承“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铮铮铁骨。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的执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无畏。

正是这种种精神,挺起了我们中国人的脊梁。

我们要像范仲俺“先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像岳飞“精忠报国”,要像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要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更要传承“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开创精神。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人间天堂的苏州园林;有巍峨的青藏高原,广袤的塞北高原;更有如玉带般翩飞的长江,锋芒般倚天的珠峰。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翻天巨变,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一日千里。

由于您的强大,长江三峡工程得以建成;由于您的强大,08年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您的强大,2022年世博得以成功举办;由于您强大,“神舟号”和“嫦娥号”得以成功发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雄厚的物质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您开拓创新的羽翼,相信您你的未来将与日同辉!作为祖国的希望,作为未来的开拓者,我们理应胸怀大志为祖国,敢于创新写人生!90后的朋友们,“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高三作文“中国精神”原题解析及范文[2020年最新]

高三作文“中国精神”原题解析及范文[2020年最新]

高三作文“中国精神”原题解析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下列人物是2019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网友评论他们才能代表国家精神。

孙家栋作为我国人造卫星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生都在追‘星’,而他也是我们一代代航天人最应该追的‘星’。

过去几十年间,在老一辈航天人的带领下,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飞跃,我们的许多梦想逐一变成了现实。

”于敏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为国铸核盾卫和平,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不赞成被人称为“氢弹之父”。

盛名之下,始终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

让我们中国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就在几天前,袁隆平参加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上万名学子变身“粉丝”夹道欢迎。

这“火爆”的追星场面,令人动容,这本就是追星该有的样子,因为他们是共和国最闪亮的星!不久前,袁老刚过完90大寿,虽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可依旧心系“稻香”扑在田间地头,退休对他而言,尚且早呢!屠呦呦在当时科研条件十分艰苦,都是土法上马,做临床试验时,屠呦呦和另外两个同事先试服,她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

但他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必须持之以恒。

”她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青蒿素的中国女性。

就像一株挺立的青蒿,顽强、倔强、执着地向高处生长,拥有着克服困难的巨大勇气。

李保国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课堂搬进山沟,把实验室放在果园,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中国精神——读《中国精神》有感
_1初中读后感
伟大的中国精神——读《中国精神》有感 _1200字初中读后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

0级特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我们大家措手不及,但是,当我们一起伸出双手时,就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我读了《中国精神》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在这场灾难中体现出的不是一个受伤的中国,而是一个强大的中国。

这是一位母亲的故事。

当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停止了呼吸。

清理完废墟,人们发现他的身躯下躺着一个婴儿。

婴儿被被子包裹着,看上去有三四个月大,小宝贝毫发未伤,安静的睡着,当救援人员揭开被子准备给婴儿做进一步检查时,发现了一部手机。

手机上面有一天编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在朦胧泪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位伟大母亲对孩子的爱——超越生死——不惜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撑起一切。

这是一位老师的故事。

在汶川县映秀小学,一位四年
级的语文老师严蓉在地震时为了尽快疏散学生,被留在了最后。

等第13个学生跑出来,教学楼就倒了。

学生们得救了,而严老师却匆匆走完了她光辉灿烂的人生当看到这里时,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在生与死的瞬间,严蓉老师用自己娇小而伟大的身躯为学生开辟了生命通道,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学生,树立起了一座大爱无私的里程碑。

又有这样一个藏族女孩,她在映秀小学(?)年级是班长,也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

地震发生后,教室开始左右摇晃了,她临危不惧,主动协助老师组织学生撤离,后来,已经跑到2楼楼梯口的她听到一个同学的求救声,又毫不犹豫的返回教室。

不幸的是,教学楼倒塌了,她也没能跑出来。

她的名字叫邹雯樱,她是汶川县体育运动会第5名的运动员,她是有能力跑出来的,可她用稚嫩的生命换来了其他同学生的机会,她小小的身躯里有怎样感人至深的爱呀!
还有一个叫邓清清的女孩。

她是什邡市华镇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当救援人员在废墟里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忍着伤痛、孤寂和恐惧,就着这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当她被救出来后,她说当时又冷又饿又害怕,看着书就什么也不怕了,就能坚定活下去的信心。

她的坚强和不屈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我也深深被震憾:邓清清那种不惧死亡威胁、在地震后的废墟下还能打着手电筒读书的精神真是
值得我们学习啊。

还有很多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
大难无情,人间有爱。

当我合上《中国精神》这本书后,我的眼里再次闪烁着泪花。

灾难中那感人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石块下的同学们唱起了国歌;废墟下,黄月、张扬两姐妹互相鼓励的画面;救援者们紧张忙碌、奋不顾身的身影不管是遇到灾难的人们,还是去救援的人们,都向世人证明了一点:地震震垮的只有建筑、房屋,震不跨的是中国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灾难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灾难过后,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坚强的站起来,与援建者手牵手、心连心,克服困难,共建新家园,废墟上开出了自强不息的幸福之花!
这场灾难已经过去,但是,却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安息吧,不幸遇难的人们!奋进吧,幸存下来的人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拥有伟大的不可磨灭的坚强不屈的中国精神!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第一初级中学杨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