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消毒指南(中毒相关)

合集下载

诺如病毒消毒办法-摘自防控指南 (1)

诺如病毒消毒办法-摘自防控指南 (1)

诺如病毒消毒方法一、病人呕吐物、粪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

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用含有效氯5000mg/L 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 后处理。

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污染物,可小心倒入足量的5000 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 以上,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 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二、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用于消毒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液,应含有效氯1000mg/L。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家具和生活设施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墙壁可直接用消毒剂按100ml/m~300ml/m 用量擦拭或喷洒消毒。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 ~300ml/m,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

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三、衣物、被褥等织物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

先将固体污秽物移除后浸在有效氯为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30 分钟,然后清洗。

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 分钟。

若不能即时消毒,应把它们放置在密封的袋内,并尽快处理。

四、食品用具餐(饮)具和食品加工工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 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五、皮肤、粘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 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六、医疗废物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一次性诊疗用品采用双层医疗废物袋,按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

诺如病毒的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掮措施

诺如病毒的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掮措施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消毒方法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

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泄物或其它物质(如水等)所污染。

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一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例如,食物暴露引起的点源暴发常会导致在一个机构或社区内出现续发的人与人之间传播。

(一)病例管理鉴于诺如病毒的高度传染性,对诺如病毒感染人员进行规范管理是阻断传播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手段。

原则如下:1、病例: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应进行隔离。

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症状重者需送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医疗机构应做好感染控制,防止院内传播。

2、隐性感染者:建议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72小时内进行居家隔离。

3. 从事食品操作岗位的病例及隐性感染者:诺如病毒排毒时间较长,尽管病例症状消失72小时后,或隐性感染者自核酸检测阳性算起 72小时后的病毒排出载量明显下降,但仍可能存在传播的风险。

为慎重起见,建议对食品从业人员采取更为严格的病例管理策略,需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二)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中的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各集体单位或机构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肥皂、水龙头等),要求相关人员勤洗手。

此外,还需注意不要徒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三)环境消毒1.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和医疗机构应建立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诺如病毒隔离制度

诺如病毒隔离制度

诺如病毒消毒隔离制度
一、消毒:
1、呕吐物:蘸有5000MG/L-10000MG/L的有效氧消毒液(1L水配20片-40片健之素)的吸水性毛巾覆盖消毒;
2、物体表面:玩具表面、水龙头、门把手、晨检牌、椅子、水杯柜、毛巾柜、保温桶、毛巾、玩具、梳子等,健之素1000MG/L,擦拭,滞留30分钟。

3、抹布、墩布、便池、地面、挡板:健之素1000MG/L,擦拭,滞留30分钟。

4、餐桌、餐车:健之素250MG/L,擦拭,滞留10分钟。

5、空气:由于患者在呕吐时,会产生气溶胶,因此,诺如病毒经空气传播而感染的可能性不能忽略。

开窗通风60分钟。

离园后紫外线消毒2H。

6、图书、木制玩具:日晒6小时。

二、隔离要求:
幼儿发生呕吐后,教师立即将幼儿立即带离教室,通知保健医、进入隔离室、并通知家长一起带幼儿就诊。

教室内开窗通风1小时并彻底消毒,1小时后幼儿可回班活动。

幼儿如若真是诺如病毒、需开复课证明方可复课。

消毒指南 (6)

消毒指南 (6)
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 分钟。 门把手、桌椅扶手、楼梯扶手、水龙头、饮水机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是消毒的重点区域,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
病毒消毒
配制方法举例 消毒片:某含氯消毒片,每片含有效氯500mg。1L水加2片 1000mg/L 某含氯消毒液(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混匀 • 5%=50000mg/L, • 50000mg/L 1L=50L N2, • N2=1000mg/L 推荐1份消毒液,加入40份水,理论浓度1219.5mg/L
病毒消毒
消毒液含有效氯1000mg/L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家具和生活设施用消 毒液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墙壁:可直接用消毒剂按100mL/m2~300mL/m2用量擦拭或喷洒消毒。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
病毒消毒
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易污染性:消毒剂使用液常有微生物污染,随着存放时间
延长,污染程度加重。配制、存放消毒液的容器应该清洁, 必要时应先消毒。 消毒剂储存:在常温下阴凉处避光保存,儿童不易拿到, 不能存放于冰箱,以免腐蚀。部分消毒剂易燃易爆,保存 时应远离火源,如环氧乙烷和醇类消毒剂等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皮肤、粘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 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 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病毒消毒
医疗废物: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一次性诊疗 用品采用双层医疗废物袋,按医疗废物集中收 集处置。

诺如病毒感染环境消毒方法资料提纲

诺如病毒感染环境消毒方法资料提纲

(五)食品用具
1.餐饮具和食品加工工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min。 2.也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作用 30min,然后清洗。
(六)皮肤、粘膜
1.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 性吸水材料沾湿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min以上,用 清水清洗干净。
3.
3.塑料、橡胶、无纺布制品 4)一般血清学反应使用过的塑料板,可直接浸入1%盐酸溶液中2h以上。 5)橡胶制品:橡胶手套等受污染后可用0.5%—1.0%肥皂液或洗涤剂溶液煮沸 15min-30min,然后清水洗涤沥干后,121℃,15min高压灭菌处理。 6)纺织品:棉织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一般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用70℃以 上热水加洗涤剂洗涤。有明显污染时,随时喷洒消毒剂消毒或放入专用的污 物袋中,121℃,15min高压灭菌处理。
(二)病人呕吐物、粪便
1.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 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 2.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 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处理。 3.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污染物可小心倒入足量的5000mg/L~10000mg/L 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4.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 氯5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厕所、 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谢谢(十Biblioteka )手的消毒(十二)凡直接或间接接触临床标本或实验微生物的器材均应视为有传染性,均 应作消毒处理。
1.金属器材、玻璃器皿:可用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的方法适用于耐 高温、高湿的医用器械和物品。

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指南

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指南

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指南2023-11-10•诺如病毒感染概述•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诺如病毒感染的治疗和管理•诺如病毒感染的宣传和教育•诺如病毒感染的挑战和对策•相关资源和参考文献01诺如病毒感染概述定义症状定义和症状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采取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饮用未消毒的饮料等,可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控制及时隔离患者,避免病毒传播,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和护理,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02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个人卫生习惯030201定期清洁及时清理呕吐物和相关废弃物,用袋子封紧后放入指定的垃圾桶。

垃圾处理通风隔离措施如果有人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相关卫生部门。

健康监测对员工和来访者进行健康监测,特别是针对有诺如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

宣传教育对员工和来访者进行诺如病毒感染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遵守卫生规定。

集体单位的防控措施03诺如病毒感染的治疗和管理疑似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总结词及时发现、快速报告详细描述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及公共场所的监测,发现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给当地疾控部门,并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隔离等工作。

病例的隔离和治疗总结词详细描述追踪密切接触者、采取防控措施详细描述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如消毒等,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必要的医学观察,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

总结词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VS疫情的监测和预警总结词详细描述04诺如病毒感染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开展广泛的社区宣传活动,包括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等,以普及预防知识。

利用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发布关于诺如病毒感染的预警和防控指南,扩大覆盖面。

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危害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预防措施的重视程度。

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教育在学校和社区组织专门的宣传活动,向儿童和青少年普及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知识。

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呕吐后消毒处置指南

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呕吐后消毒处置指南

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呕吐后消毒处置指南诺如病毒为杯状病毒科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感染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因其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

诺如病毒感染易引起儿童患者呕吐,呕吐物中含大量病毒颗粒,极易造成传播。

学校往往由于消毒处置呕吐物不规范,造成后续感染暴发疫情,使学校停课,极大影响儿童和中小学生健康。

针对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呕吐后消毒处置,应事先配备相关物资,遵循以下指南,不可使用拖布或抹布直接清理,应由校医、保健老师或经培训人员处置呕吐物,不得由儿童或中小学生处置。

一、物资储备学校应储备下列物资(消毒药械与个人防护用品),建立呕吐物应急处置包。

常见处置包下列三种,可任选一种。

包内应包括但不限于:A包:1.消毒剂和吸附用具:含氯固化消毒粉+清洁吸附巾+刮铲和刮板。

2.含高水平消毒剂湿巾或含氯消毒剂+干净抹布。

3.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隔离衣,胶靴,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扎带,呕吐袋。

B包:1.消毒干巾(内含高水平消毒剂)。

2.含高水平消毒剂的湿巾或含氯消毒剂+干净抹布。

3.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隔离衣,胶靴,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扎带,呕吐袋。

C包:1.漂白粉+清洁吸附巾。

2.含高水平消毒剂的湿巾或含氯消毒剂+干净抹布。

3.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隔离衣,胶靴,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扎带,呕吐袋。

注:清洁吸附巾大小宜采用50cm×50cm方巾。

二、呕吐发生后处置程序(附图1)(一)疏散.儿童(学生)发生呕吐后,当班老师应迅速组织其他幼儿(学生)有序离开事发地点。

(二)隔离。

老师将患儿(患病学生)带去隔离室(校医室),并随身携带呕吐袋,以免患儿(患病学生)发生二次呕吐污染其他地方。

诺如病毒感染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诺如病毒感染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6、依次脱下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丢 入废物袋。 7、用扎带扎紧废物袋丢弃到指定区域。 8、再次用洗手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老师应该怎么做?
1、加强晨午检 入园前和起床后,做好记录。
2、缺勤追访工作 每日由各班老师开展 ①对缺勤幼儿调查因病缺勤的原因; ②对到园幼儿检查传染病的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的症
状:发热、腹泻、呕吐等) 3、发现问题及时隔离
诺如病毒报告程序
• ① 托幼机构在同一班级2天内出现符合腹泻/呕吐病例定义的病人5例以上 (含5例)应立即报告地段保健科和辖区内中小学保健所,地段保健科及 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 ② 托幼机构在同一班级2天内出现出现符合腹泻/呕吐病例定义的病人10 例以上(含10例),必须立即报告所属的地段保健科和辖区内中小学保健 所,地段保健科、区疾控中心和中小学保健所应在接到报告后到现场调查 处理。
只水样便
基本一致 还可能血样、脓血样便
医疗救治
往往不需要(自限性)
往往需要
病程
2天-3天
视治疗而定
潜伏期范围
12小时-72小时
数分钟-10天不等
诺如病毒与食物中毒的相同点
项目 高发季节
传播途径
传染性 隔离管理
诺如病毒与食物中毒的相同点
诺如病毒感染
食物中毒
12月-次年2月
还可通过密切接触、气 溶胶或经水传播 有
• 3、马桶内排泄物:先用消毒粉或消毒液覆盖30分钟, 后冲掉;
• 4、最后清洁完呕吐物、排泄物,需用肥皂水将双手 洗净。
诺如病毒的应对(防2+控3)
• 1、保障食品、饮用水的安全: • 2、秋冬季减少有车内、室内的群体性活动,如集体出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相关
3
1.1 热力消毒
包括煮沸、流通蒸气法、巴氏消毒等。 湿热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 121℃,20min;
132 ℃,4min
包括焚烧、灼烧和干烤。对物品的穿 干热方法 透力与杀菌作用不及湿热,所需温度
高(>160℃)时间长(1-3h)
毒相关
4
煮沸消毒
• 适用于餐 (饮)具、织物等耐湿、耐热物品的消 毒。
精品课件 ——诺如病毒消毒指南
毒相关
1
一、消毒方法介绍
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
消毒方法
化学方法
毒相关
2
1. 物理消毒
• 利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 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 常用的物理杀菌因子包括热力、紫外线、 电离辐射、微波、等离子体等。
• 物理消毒效果可靠,并且不会残留有害物 质,所以常为工作中的首选方法,但受条 件所限。
• 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净以减轻 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毒相关
9
2)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 适用于餐 (饮)具、织物、耐湿物品等
• 操作时应注意应将物品全部浸没消毒剂溶液 中。对官腔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充满消毒剂 溶液。
• 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
• 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性和污染情况,及时
• 缺点:紫外线穿透力弱,杀菌效能受到一 定限制。
•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30W),辐照度值 ≥70μW/cm2
毒相关
6
2 化学消毒方法
2.1化学消毒剂
• 醛类消毒剂:戊二醛、甲醛(福尔马林)
• 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 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
尿酸钠
• 烷基类消毒剂:环氧乙烷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 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 400~700 mg/L、浸泡或 擦拭消毒30分钟。
• 操作时应注意将物品全部浸没于水中。水沸开 始计时,持续15- 30min,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 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人物品再 次煮沸时算起。
• 可用0.5%肥皂水,或1%碳酸钠溶液代替清水, 以增强消毒效果。
毒相关
5
1.2 紫外线消毒法
•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段为240-280nm。可 杀灭各种微生物,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 表面的消毒。
毒相关 16
毛巾类织物
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后, 置阳光直接照射下曝晒 干燥。
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 低于6小时。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 消毒10分钟。
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 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 疏松放置。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 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 氯250~400 mg/L、浸 泡消毒20分钟。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 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 冲净。
毒相关 17
抹布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 毒10分钟。
煮沸消毒时,抹布应全部浸没在 水中;蒸汽消毒时,抹布应疏松 放置。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 毒。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400 mg/L、浸泡消毒20分钟。
消毒时将抹布全部浸没在消毒液 中,消毒后可直接控干或晾干存 放;或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 剂冲净后控干或晾干存放。
的 物品。 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 间不低于6小时。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250 根据污染情况,每周至少消毒 mg/L、表面擦拭、浸泡消毒 一次。 10~30分钟。
毒相关 20
便盆、坐便器与皮肤接触部位、 盛装吐泻物容器
更换。
毒相关
10
3)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
• 适用于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
消毒。
普通 喷雾消毒
气溶胶 喷雾消毒
使用时,以使物品表面全部 湿润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 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 剂时,消毒人员应戴用防护 口罩和眼镜。
喷雾时,关好门窗,以消 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 品表面为度。结束后,开 窗通风,散去空气中残留 的消毒剂雾粒。对消毒人 员和物品的进行防护,尤 其应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 胶进人呼吸道。
15分钟。
式。
1.不具备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条件时使用。
采用紫外线杀菌灯 进行照射消毒每日1 次,每次持续照射 时间60分钟。
2.应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按照每立 方米1.5瓦计算紫外线杀菌灯管需要量 3.禁止紫外线杀菌灯照射人体体表。 4.采用反向式紫外线杀菌灯在室内有人环 境持续照射消毒时,应使用无臭氧式紫外
毒相关
11
4)熏蒸消毒
• 环氧乙烷简易熏蒸消毒法
• 适用于棉衣、书信、皮革制品、电器及电子 设备等怕湿、怕热和易被腐蚀物品的消毒。
• 操作时将物品放人丁基橡胶消毒袋中,排尽 袋中空气,扎紧袋口,放入环氧乙烷消毒柜 中消毒。
• 易爆,不能用于空气消毒。
毒相关
12
三、预防性消毒
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 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 醇类
• 酚类
• 碘类
• 胍类: 洗必泰
• 季铵盐类:洁尔灭
毒相关
7
2.2 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
擦拭消毒
常用的 消毒方式
浸泡消毒
熏蒸消毒
喷雾消毒
毒相关
8
1)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 适用于家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和地面、 墙面等的消毒。
• 操作时应注意用布浸以消毒剂溶液,依次 往复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
毒相关
13
手卫生
• 可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按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 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 • 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时,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并消毒
毒相关
14
空气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
备注
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 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
次;每次至少10~ 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
线杀菌灯。
毒相关 15
餐具、炊具、水杯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 汽消毒10分钟。
餐具消毒柜、消毒碗 柜消毒。 按产品说明使用。
1、对食具必须先去残渣、清洗后再进 行消毒。 2、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 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 松放置,水沸后开始计算时间。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产品。 2.保洁柜无消毒作用。不得用保洁柜 代替消毒柜进行消毒。
毒相关 18
餐桌、床围栏、门把手、水龙头 等物体表面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 毒。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 250 mg/L、消毒10~30分 钟。
1.可采用表面擦拭、冲洗消毒方 式。 2.餐桌消毒后要用生活饮用水将 残留消毒剂擦净。 3.家具等物体表面消毒后可用生 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去除。
毒相关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